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纱学简要回顾

纺纱学简要回顾

纺纱学简要回顾
纺纱学简要回顾

第一章绪论

1、纺纱基本原理(松解、集合、开松、梳理、牵伸、加捻、除杂、精梳、混和、卷绕)P1~2页及PPT教案。

2、纺纱工程包含的工序

①初步加工工序:原棉的轧棉;原毛开洗烘及含草多时炭化;麻类纤维脱胶;绢纺中的精练以去除丝胶、油脂等。

②梳理前准备工序:

棉纺即开清棉工程,制成棉卷(定量单位为克/米)或均匀的棉流。使用机台为开清棉联合机。

毛纺即和毛。使用机台即和毛机。

麻纺即精干麻→机械软麻→给湿加油→分磅堆仓→开松

③梳理工序:棉纺盖板梳理机,制成生条(定量单位克/5米);毛、麻、绢纺用罗拉梳理机。

④精梳工序:对棉纺而言,是精梳前准备工序(制精梳小卷)+精梳机(制精梳棉条)的统称。

⑤并条(针梳)工序:制半熟条、熟条。涉及并合原理、牵伸原理、混和原理(涤棉混纺纱采用棉条混和)。

⑥粗纱工序:制粗纱(定量单位为克/10米)。

⑦细纱工序:制细纱(定量单位为克/100米)。

⑧后加工工序:络筒、并纱、捻线、烧毛、上蜡、丝光等。

3、棉纺纺纱系统(普梳系统、精梳系统、废纺系统:与普梳系统相比,无并条工序)化纤与棉混纺系统(精梳系统:棉要经过精梳、涤要经过预并、然后三道混并

普梳系统:棉不需精梳但要经过预并、涤要经过预并、然后三道混并)

第二章纤维原料初加工与选配

1、轧棉机分类、轧棉质量判断(三观察:

外观变化、长度变化、皮辊棉黄根的多

少及锯齿棉疵点的多少)。

2、棉包质量的标识方法(P9页。类型代号、

品级代号、长度代号、马克隆值代号)。

3、“三丝”定义,三丝含量分档(“无、

低、中、高”四档)。4、含糖棉的处理方法。

5、乳化洗毛原理及工艺流程。(P12~13页)

6、炭化原理。

7、麻纤维脱胶基本原理(微生物脱胶、化

学脱胶)。

第三章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配棉定义:棉纺厂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1.配棉目的或意义(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

相对稳定、多唛混纺,混和批量大,混

和棉的性能差异也较单一品种间的原棉

性能差异为小,因而采用混和棉纺纱既

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时期内保

持原棉性能的稳定,确保生产过程和成

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能节约原棉和降低

成本)

3.原棉主要性能(长度、短绒、细度等)与成纱强力、条干间关系。

其它条件同时因锯齿棉短纤维少,当

轧工良好时,成纱强力比皮辊棉为高;

皮辊棉轧工好,成纱棉结少;

轧棉过程中产生的短绒、黄根等疵点,

对成纱棉结不利;

短纤维多,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不易

控制,成纱条干差。短纤维越短,成

纱条干越差;

线密度细而柔软的原棉,手感好、富

有弹性、色泽柔和,成纱后纤维间抱

合良好,强力较高;

纤维细、细度不匀率低,纱线截面中

纤维根数多,分布均匀,成纱条干均

匀等。

4.分类定义(把适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及分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纱特和品种、原棉资源和季节变化、加工机台机械性能、配棉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工厂中的配棉经验有:

“短中加长”——可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对条干无影响,而对成纱强力有利。

“粗中加细”——对改善条干和提高成纱强力都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混入量不宜过多。5.排队定义(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

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及排队时应考虑问题(严格控制队与队之间、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及接批前后的混合棉的平均质量的差异,各队原棉的地区差异要小;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率;勤调少调;逐步抽调、部分成分提前接批;排队时避免有两个批号在同一天内接替。)

6、化纤选配长细度经验公式;化纤选配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化纤品种、合理选择混纺比)。

7、混和体各项指标的计算(混纺比是干重之比)

第四章梳理前的准备(开清棉工序)

1、任务及开清棉联合机机械分类及作用。

2、抓棉打手刀片齿数稀密配置(由内到外逐渐变密)及其目的。

3、抓棉机主要工艺参数(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和运行速度、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抓棉打手速度)对开松度、抓棉机产量的影响。

4、影响抓棉机混和作用因素。

5、各种典型混棉机的主要混棉机理(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

6、影响自动混棉机混和作用、扯松作用、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7、反映除杂效果几个指标的定义(落棉含杂率、除杂效率等等)。

8、主要开棉机类型、打击方式(六滚筒、轴流开棉机对棉层的开松作用为自由打击,豪猪开棉机为握持打击);自由打击和握持打击特点。

9、尘棒作用(协同打手对纤维开松、除杂并托持纤维)、尘棒安装方式(正装有除杂作用;反装仅起托持作用)及安装角大小对落棉影响。

10、“死箱”、“活箱在生产中如何使用?(一为主要落杂区,一为主要回收区)

11、天平调节装置原理。

12、气流除杂原理(P40)。包括:尘笼除杂作用、气流喷口的除杂作用。12、开松工艺原则(先缓和后剧烈、渐进开松、少碎少破)、排杂工艺原则(早落少碎)13、开松分类

据原料喂给方式:分自由开松、握持开松两类;按机械作用方式:扯松、打松、分割开松。

自由开松

●自由撕扯:单角钉对原料的撕扯、双角

钉对原料的自由撕扯。

●自由打击:多辊筒开棉机、轴流开棉机

实现。握持开松。

握持开松:。又分握持打击(豪猪开棉机、清棉机实现)、握持分割(锯齿打

手或梳针打手)

反映打击强度指标:打击冲量、打击次数(次/克)。

自由打击、握持打击的特点(作用剧烈,开松与除杂作用比自由开松强,但纤维损伤与杂质破碎比自由开松严重。刀片不能深入棉层内部,打击后纤维块重量差异较大)。14、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P35~36)

开松工作机件的形式、开松机件的速度、工作机件之间的隔距、开松机件的角钉、刀片、梳针、锯齿等的配置。

15、棉卷质量的控制项目(重量不匀率、伸长率、正卷率)。

第五章梳棉工序

1、梳棉机各主要针面间产生的具体作用。

2、传统梳棉机(A186系列)的落杂区划区及各落杂区落杂特点。除尘刀工艺对后车肚落棉的影响。

3、影响梳棉机给棉刺辊部分的分梳作用的因素。

4、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定义及其长度的选择与分梳效果及纤维损伤关系。

5、刺辊附面层原理及刺辊附面层中纤维和杂质分布特点。

6、影响刺辊与锡林间纤维的转移的因素(线速比、隔距)

7、针面负荷定义及各针面负荷特点。作业布置。

8、锡林和盖板间采用紧隔距的意义。

9、道夫转移率定义及影响道夫转移率因素。10梳棉机混和作用及其机理、均匀作用及其

机理。混和作用好坏的鉴别(混色棉网长度越长,长片段混和效果好,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时间差混和的时间差大)

11、影响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的因素。

12、圈条形式(大小圈条定义)

13、金属针布的性能特点。

14、开环、闭环及混合环自调匀整特点。

第六章精梳工序

1.精梳前准备工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精梳前准备工序道数要遵守偶数法则的意义。

3.精梳锡林梳理须丛前端时,上下钳板组成的钳板钳口握持须丛后端;顶梳梳理

须丛后端时,后分离钳口握持须丛前端。4.前进给棉、后退给棉、给棉长度、喂给系数、分界纤维长度、重复梳理次数定

义。棉纺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中,钳板

的运动规律(后摆→前摆,且后摆平均

速度>前摆平均速度)

5.落棉隔距定义(当钳板摆动到最前位置时,下钳板钳唇前缘与后分离罗拉表面

间的距离称为落棉隔距)。其大小对落棉

的多少及梳理效果有何影响。

6.梳理隔距定义。(锡林梳理时,上钳板钳唇下沿与锡林针尖的距离。)

7.精梳机弓形板定位定义。弓形板定位提早有何弊病。

弓形板定位提早分析

●弓形板定位早时,梳针安装位置较

前,锡林开始梳理定时、梳理结束

定时均提早,会使锡林梳理位置前

移(向分离罗拉靠近),始梳时梳理

隔距大且梳理隔距变化大,锡林梳

理效果差。

●锡林梳理位置前移,钳板闭合定时

也应提早,则钳板开口定时会推迟

(钳板机构特性是开口早,闭合就

迟;开口迟,闭合就早),影响须

丛抬头。

●上钳唇到达最小梳理隔距处所遇到

的锡林针排数较后,此时针较细,

梳针易损伤。

弓形板定位推迟分析

●使锡林开始梳理位置后移(向锡林

中心靠近),始梳时,梳理隔距相对

较小且梳理隔距变化小,梳理效果

好。

●会使锡林末排梳针通过锡林中心与

后分离罗拉最紧点处时推迟,此时

后分离罗拉倒入的棉网尾部较长,

长纤维易被末排梳针抓走成为落

棉,影响接合质量。

从抓走长纤维角度来看,弓形板定位以早些好。这与梳理及须丛抬头要求

弓形板定位迟相矛盾,故在弓形板定位

时要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决定弓形板定位的主要依据

●纤维长度

纤维长,钳口处须丛前端到达分离钳口时间早,分离罗拉顺转定时要求

早,其倒转定时也提早,为防止末排梳

针将倒入机内的纤维梳下,弓形板定位

应早(让末排梳针早点通过锡林中心与

后分离罗拉最紧点处)。反之,弓形板定

位应迟些以提高梳理效果及须丛抬头效

果。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提早,其倒转定时也提早,为防止末排梳针将倒入机内

的纤维梳下,弓形板定位应提早。8.钳板机构特性(开口早,闭合迟)。钳板闭口定时过晚有何不好。

9.分离罗拉顺转定时过早、过晚有何不好?如何调节分离罗拉顺转定时?

定义:分离罗拉由倒转结束开始顺转时,分度盘指针指示的分度数称为~。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应满足的要求: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的确定应保证开

始分离时分离罗拉的顺转速度大于

钳板的前摆速度。否则,在整个棉

网上出现“横条弯钩“或“鱼鳞斑”。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确定应保证分离

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不被锡林末排

梳针抓走。如果分离罗拉顺转定时

过早,则分离罗拉倒转定时也早,

易于造成倒入机内的棉网被锡林末

排梳针抓走(此时应将弓形板定位

提早)。

如何调节分离罗拉顺转定时?

~应根据所纺纤维长度、给棉长度及给棉方式、锡林定位等因素确定。

当所纺纤维长度长、采用长给棉工艺时,由于头端到达分离钳口的时间较早,开始分离的时间提早,分离罗拉顺转定时也应适当提早;确定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应同时考虑锡林定位,以防锡林末排梳针抓走纤维。

第七章并条工序

1.实现罗拉牵伸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2.并合根数与均匀效果的关系。纺棉时并条机常用的并合根数和并合道数。

3.什么是机械牵伸倍数?什么是实际牵伸倍数?两者怎样换算?

4.移距偏差的概念。它是牵伸过程中产生条干不匀的主要原因。

5.影响摩擦力界分布的因素(罗拉加压、罗拉直径、须条定量;隔距、是否采用附加摩擦力界、是否有捻纱条牵伸)。

6.摩擦力界布置要求

布置要求:

既满足作用于个别纤维上力的要求,又满足作用于整个牵伸须条上力的要求。

●个别纤维:适当加强控制力,并减

少引导力,可以使纤维变速点向前

钳口靠近,并有利于变速点的相对

稳定。

●整个牵伸须条:牵伸力应具有适当

数值,并保持稳定。在牵伸区纵向,

应将后钳口的摩擦力界向前逐渐扩

展并逐渐减弱,意味着加强慢速纤

维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同时又能让

比例逐渐增加的快速纤维从须条中

顺利抽出,而不影响其他纤维的运

动。

●前钳口摩擦力界纵向分布要求:高

而狭。以便在靠近前钳口处稳定地

发挥对浮游纤维的引导作用,保证

纤维集中在前钳口附近变速。7.引导力和控制力定义。浮游纤维变速的条件。

9.牵伸力和握持力定义。正常牵伸时两者的关系。

10.影响牵伸力的因素。(牵伸倍数、罗拉隔距、胶辊加压、附加摩擦力界、喂入棉条的厚度和密度、纤维性质)。牵伸力的上下限原则,另外还需控制牵伸力不匀率。11.弯钩纤维伸直的实现条件。牵伸倍数大小对前、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分析。12.在普梳纺纱系统中,梳棉至细纱工序的工序道数为什么配置成奇数道?

13.并条机现在常用的主要牵伸型式(压力棒、多胶辊)及其特点。压力棒的主要作用(控制纤维运动,降低牵伸附加不匀)。14.并条机道数间牵伸配置有两种形式(顺牵伸:头小二大;逆牵伸:头大二小)。头道及二道并条机后区牵伸分配有何特点。15.说明并合可降低棉条不匀率的原因以及均匀效果和并合根数的关系。

16.牵伸波、机械波的成因及在波谱图上的特征。

第八章粗纱工序1.D型牵伸的特点。

2.浮游区长度定义。缩短浮游区长度的意义。

3.捻度的定义。选择粗纱(细纱)捻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原则

主要依据原棉品质和粗纱定量,同时参照细纱机牵伸形式、细纱用途及车间温湿度等条件而定。

●当纤维长、线密度小、整齐度好时,因

纤维间的抱合力大,选用的捻系数宜

小,反之宜大。

●当粗纱定量重,因其截面内的纤维根数

多,粗纱强力不成问题,捻系数宜小(以

提高粗纱机的产量),反之宜大。当细

纱机加压较重,握持力较大时,粗纱捻

系数宜偏大掌握。

●针织用粗纱,因细纱条干要求高,为加

强细纱机后区的摩擦力界,捻系数宜偏

大。

●气候潮湿,粗纱发涩,捻系数宜小;气

候干燥,纤维发硬,捻系数应大。

●纺化纤时粗纱的捻系数应较纺纯棉为

小(以免细纱牵伸时牵伸力过大)。棉

型化纤纯纺或与棉混纺,粗纱捻系数约

为纯棉纺的50%~70%,中长化纤混纺

时约为纯棉纺40%~60%,具体应视化

纤原料的类别及粗纱定量的轻重而定。

●粗纱捻回作为细纱牵伸过程中的附加

摩擦力界,所以在细纱机牵伸机构正

常、加压良好的条件下,粗纱捻系数可

偏大掌握,以改善细纱质量和降低粗纱

断头。

4.粗纱定量单位。

5.纱条结构有哪几种(实捻:股线;卷捻:粗纱与细纱;层捻:转杯纺与摩擦纺;缠

捻:喷气纺;搓捻:自捻纺)

6.捻回传递现象、捻陷、阻捻、假捻效应。7.差动装置的作用。

8.为什么要在粗纱机上使用假捻器?前后排粗纱假捻效应为何不同?

9.为了实现粗纱的卷绕成形,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粗纱卷装形式。

10粗纱若采用管导卷绕方式,其一落纱中筒管转速、升降龙筋的升降速度有何变化规律?

11.何谓粗纱伸长率?差异应控制多大。12.各段粗纱(细纱)张力的大小关系13.传统粗纱机小纱、大纱张力异常时如何调节?粗纱小纱张力正常而大纱不正常说明筒管每绕一层后的速度变化量不正确。14、粗纱机锭翼顶孔处的假捻器的作用(提高纺纱段捻度,对最终粗纱捻度无影响)13、粗纱机(细纱机)加捻过程中握持点、捻陷点、加捻点。

第九章细纱工序

1.细纱工序的任务。

2、细纱不匀的分类及组成。

3、双胶圈牵伸的特点。

因上、下胶圈工作面对纱条直接接触而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界,阻止纤

维提早变速。

柔和的胶圈钳口既能控制较短的浮

游纤维运动,又不妨碍前罗拉握持

的快纤维顺利抽出,能使纤维变速

点前移并集中。

弹性钳口的胶圈钳口压力稳定,纱条在前区牵伸过程中,牵伸力稳定,

有利于改善细纱的条干均匀度。

4、细纱工序稳定与调整牵伸力的常用措施

●调整粗纱捻系数:牵伸力大时,可

适当减小粗纱捻系数,以降低纤维

间的紧密度,来减小快速纤维从慢

速纤维中抽出时的阻力,降低牵伸

力。

●调整后区牵伸倍数:如原后牵伸倍

数偏小,牵伸力过大时,在可能范

围内可适当加大,使进入前区须条

的紧密度降低而降低牵伸力,使之

与握持力相适应。

●调整前罗拉加压:在加压偏轻时,

可适当增加前罗拉的加压量,使握

持力与牵伸力相适应。

●调整胶圈钳口隔距:如牵伸力过大

时,弹性钳口可将钳口隔距放大或

适当降低钳口压力。理论上虽然用

放大前区隔距的办法也可降低牵伸

力,但会导致浮游区长度的加大而

恶化细纱条干,所以此法一般不可

用。

●控制细纱车间温湿度。

5、细纱前区牵伸工艺

“三小”工艺----“小浮游区长度、小钳口隔距和小罗拉中心距”。可发挥前区牵伸能力、稳定前区牵伸力、减小浮游纤维数量和浮游动程,使纤维变速点前移、集中、稳定,有利于提高纺纱质量。

6、依纳V型牵伸装置特点。

7、增大细纱总牵伸有哪两类工艺路线。

8、纺毛、麻时,细纱机应采用滑溜牵伸型式。

9、细纱机加捻过程中握持点、捻陷点、加捻点。

10、细纱捻系数选择原则或应考虑因素。

经纱捻系数需大些。而纬纱经过的工序少且引纬张力小,为避免引纬

扭结,故捻系数可小些。纺相同线

密度细纱时,经纱捻系数比纬纱高

10%~15% 。

针织用纱的捻系数接近于纬纱的捻系数,其值因纱线品种不同而异。

棉毛衫用纱的捻系数较低,而汗衫

要求有凉爽感,捻系数略大些。

起绒织物与捻线用纱的捻系数较小。

在保证成纱品质的前提下,细纱捻系数应偏小选择,以提高细纱机的产量。

11、细纱管纱卷装形式、为此钢领板运动有何规律?

12、细纱断头率概念。断头分类。

13、一落纱中成纱后断头有何规律?降低细纱断头的主攻方向。断头敏感部位。

14、细纱各段张力的大小顺序及影响纱线张力的因素。

钢丝圈的重量:张力与钢丝圈的重量成正比。

钢丝圈速度:张力TR与钢丝圈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在钢领直径一定

时,决定于锭速的高低,所以当锭

速增加时,纱线张力会显著增加。

钢领半径R:张力TR与钢领半径R成正比,因此增大卷装、加大钢领

直径时会增大纱线张力。

钢领与钢丝圈间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大,纱线张力TR大。

卷绕角:在钢领板一次短动程升降中,钢领板在底部时,卷绕直径大,

卷绕角大,张力小;钢领板在顶部

时,卷绕直径小,卷绕角小,张力

大。

15、一落纱中纱线张力变化规律。

一落纱中,在小纱管底成形阶段,由于气圈长、离心力大、凸形大、

空气阻力大,因此张力大。随着钢

领板的上升,张力有减小的趋势;

管底成形完成后的中纱阶段,气圈

高度适中,凸形正常,张力小;而

大纱时气圈短而平直,失去弹性调

节作用,造成张力增大。卷绕直径

的变化对张力的大小起主导作用。

在钢领板一次升降中,钢领板在底

部时,卷绕直径大,卷绕角大,张

力小;钢领板在顶部时,卷绕直径

小,卷绕角小,张力大。

16、平面钢领钢丝圈如何选配。

●PG1/2型(边宽2.6cm):纺超细特

纱和细特纱用,其跑道由双曲率半

径构成,抗楔性能好,适应高速。

●高速平面钢领PG1型(边宽3.2cm):

纺细、中特纱用,其跑道由多曲率

半径构成,抗楔性能好。

●普通平面纲领PG2型(边宽4cm):

纺粗特纱用,其边宽较宽,使用寿

命较长。

17、钢丝圈重量如何选择。

●细纱的线密度小,所用钢丝圈愈轻。

●钢领直径大,锭速快,钢丝圈宜稍

轻。

●新钢领较毛,摩擦力大,钢丝圈宜

减轻2~5号。

●锥边钢领和钢丝圈是两点接触,钢

丝圈宜减轻1~2号。

●原纱强力高,管纱长,导纱钩至锭

子端的距离大(此时气圈高度高,凸

形大),钢丝圈可加重。

●气候干燥,湿度低,钢丝圈和钢领

的摩擦因数小,钢丝圈宜加重。

18、平面气圈方程式及影响气圈形态的因素

●气圈角速度对气圈形态变化没有影

响。

●纱条线密度:线密度大,气圈凸形

变大。

●钢丝圈重量:钢丝圈重气圈凸形变

小。

●钢领半径R:R增大起主导作用,

气圈凸形增大。

●气圈高度H:

一落纱由小纱到大纱,气圈高度H随之缩小,气圈凸形也随之减小。

●当观察同机台各锭的气圈形态发现

有凸形差异时,往往是由于张力异

常所致。

19、新型环锭纺纱技术(紧密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缆形纺)

20、转杯纺为自由端纺纱。

纺纱学2思考题-终极

1、棉纱(普梳、精梳)生产工艺流程及各工序作用? 普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精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 精梳前准备-精梳 (预并条、条卷);(条卷、并卷);(预并条、条并卷) 2、棉纺粗纱机常用的牵伸机构形式?列出粗纱机的主要牵伸工艺参数。 牵伸机构形式:三罗拉/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 参数:定量、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罗拉握持距、罗拉加压、钳口隔距 3、粗纱捻系数确定的原则。 一般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细度细、粗纱定量重、加工化纤、冬季干燥时,粗纱捻系数偏小掌握;当细纱机采用较大后区牵伸和较大后区隔距时,粗纱捻系数偏小掌握。 4、粗纱张力是如何形成的,一般以什么来衡量? 粗纱在卷绕过程要克服锭翼顶端、空心臂和压掌等处的摩擦阻力而形成粗纱张力。 一般以粗纱伸长率来间接衡量粗纱张力。粗纱伸长率(%)=(实际长度-理论长度)/理论长度*100% 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 工艺参数: (1)总牵伸倍数: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应尽可能多负担E,以减 轻前道工序负担 (2)前牵伸区工艺:采用紧隔距,小钳口,强控制,重加压原则。 ①浮游区长度:在机器不出硬头下,以小为好,该参数一般不 调。②皮圈钳口隔距:隔距小,对纤维控制强,但牵伸力大,易 牵不开。一般根据纺纱特数高。 (3)后区牵伸工艺:前区牵伸控制强,后区牵伸倍数设置可大。 (4)罗拉加压 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小 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布。 V型牵伸是将后罗拉中心抬高到前牵伸区平面,后皮辊后倾,使其中 心和后罗拉中心连线和罗拉倾斜面呈25 角。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 一段包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 附加摩擦力界,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作用压成扁平带 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布,捻度 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 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 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 V型牵伸的特点:增强并扩展了后钳口处摩擦力界(CD),大大加强了对 纱条的握持和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在较小的罗拉隔距条件下,具有较 长的罗拉钳口握持距(AD),以及较短的非控制浮游区长度(BC),从而 大大减少了后区牵伸中浮游纤维数量及其浮游动程;使牵伸纱条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从而

纺纱学复习

任务1:原料选配 名词解释 1、配棉:纺织厂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纺纱,而是将几种相互搭配使用,这种方法即称为配棉。 2、主体成分:在配棉成分中有意识地安排某几个批号的某些性质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一般以地区为主体,也有的以长度或细度为主体。主体原棉在配棉成分中应占70%左右。 3、分类: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4、排队: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批使用。 5、囬花:纺纱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细纱断头吸棉等。 6、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花(俗称统破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经处理后使用。 7、原棉有害疵点:原棉有害疵点是指原棉中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如:带纤维耔屑、软耔表皮、索丝、棉结等。 填空题 1、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色泽、含水含杂等。 2、配棉的目的是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满足成纱质量要求、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3、原棉分类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原棉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原棉性质差异、机台的性能。 4、原棉排队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 任务2:开清棉 名词解释 1、棉卷质量不匀率:棉卷质量不匀率指每米棉卷重量之间的差异率,用平均差系数表示。 2、正卷率:正卷率指重量符合要求的棉卷(正卷)只数占生产棉卷的总只数的百分率。 3、落棉率:落棉率指落棉重量占喂入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4、落棉含杂率:落棉含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落棉重量的百分率。 5、落杂率:落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6、除杂效率:除杂效率指除去杂质的重量占喂入原棉中杂质的重量百分率。 7、自由打击开松:自由打击开松指纤维在自由状态下受到的打击、撕扯作用。 8、握持打击开松:握持打击开松指纤维在握持状态下受到的打击、分梳作用。 9、直放横取:直放横取指各种纤维组分沿抓棉机纵向(抓棉小车前进方向)依次排列,抓棉机从上至下逐层抓取纤维的混棉方式。 10、横铺直取:横铺直取指在自动混棉机上,通过摆斗进行横向铺层,角钉帘垂直抓取纤维的混棉方式。 11、尘棒安装角:尘棒安装角指尘棒工作面顶点与打手中心线连线的延长线和尘棒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减小尘棒安装角,尘棒间隔距增大,落物增多,反之落物减少。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答案:建筑 2、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 3、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答案:请 4、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请 5、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答案:哑剧 第2章单元测试 1、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答案: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康孚咨询开发的战略五要素分析法简称ECSRE 3、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答案:分类排队 4、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答案:地理、人口、心理、行为 5、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答案:第一空:婚姻自由第二空:一夫一妻第三空:男女平等第四空: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五空:计划生育 6、锯齿棉的特点是()。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梳理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2、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中包括哪些()。 答案:是 3、清梳联工艺处理化纤时,因其杂质少,且纤维细、长,为避免损伤纤维。因此,不用()。 答案:并条 4、豪猪式开棉机属于哪种开松方式()。 答案:嚎哭 5、开松效果评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个()。 答案:和过法国和符合规范化孤鸿寡鹄 第4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组部件间不是分梳作用()。 答案:甘油 2、梳棉机下列两针面间属于转移作用的是()。 答案:握持梳理 3、以下不是评价生条质量指标的是()。

《纺纱学》课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纺纱学》课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分类排队:棉纺配棉方法。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性质和各种成纱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时,将同一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去。 2 给棉分梳工艺长度:指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点到给棉罗拉(或给棉板)与刺辊最小隔距点间的距离。当分梳工艺长度约等于纤维的主体长度时,分梳效果好,纤维损伤不显着 3 摩擦力界:在牵伸区中,纤维与纤维间、纤维与牵伸装置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所作用的空间称为摩擦力界。 4 变速点:在牵伸区中,浮游纤维由慢速变为快速时头端所处的位置。牵伸过程中,纤维的变速点形成一定分布。 5 移距偏差:牵伸过程中,因纤维头端不在同一截面位置变速,牵伸后的纤维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牵伸前头端距离的牵伸倍数倍)之间的偏差。变速点分布越离散,移距偏差越大,牵伸引起的附加不匀越大。 6 落棉隔距:在精梳机上,当钳板摆动到最前位置时,下钳板钳唇前缘与后分离罗拉表面间的距离称为落棉隔距。落棉隔距越大,精梳落棉率越高,其梳理效果也越好。落棉隔距通过调节落棉刻度盘进行调节。 7 梳理隔距:精梳锡林梳理纤维从时,上钳板钳唇下缘到锡林针尖之间的距离。梳理隔距在锡林梳理过程中是变化的,梳理隔距变化小,有利于提高梳理质量。

8 喂给系数:对于前进给棉而言,喂给系数是指顶梳插入须丛前的喂棉长度与总喂棉长度的比值,喂给系数越大,落棉率越低;对于后退给棉而言,喂给系数为钳板闭合前给棉罗拉的喂给长度与总给棉长度的比值,喂给系数越大,落棉率越高。 9 管导:粗纱机上,加捻卷绕时,筒管速度大于锭翼速度的称为管导。 10 D 型牵伸:即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装置,是在三罗拉双皮圈牵伸形式的基础上,在前方加上了一对集束罗拉,与前罗拉一起构成了一个整理区,将主牵伸区的集合器移到整理区,使牵伸与集束分开,实行牵伸区不集束,集束区不牵伸。 11 气圈:在细纱机上,处在导纱钩与钢丝圈之间的纱线,在纱线张力(纱段顶部张力、底部张力)、高速转动的离心力及空气阻力、哥氏力和纱线重力等作用力的作用下,呈现出空间曲线形态,即为气圈。 12 自由区长度:在双皮圈牵伸装置中,皮圈钳口与前罗拉钳口之间的距离。自由区长度大,不利于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的控制。 13 加捻三角形(区):在细纱机上,前罗拉输出的须条呈扁平的状态,纤维与纱轴平行排列。钢丝圈回转产生的捻回向前罗拉钳口传递,使钳口处的须条围绕轴线回转,须条宽度逐渐收缩,两侧也逐渐折叠而卷入纱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区。在加捻三角区中,须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状逐渐形成近似圆柱形的细纱。 14 INA 牵伸:细纱牵伸装置的后罗拉中心抬高,后上皮辊沿后下罗拉表面后移,使后上皮辊和后下罗拉中心连线与水平线有一定的夹角,使喂入后牵伸区中的纱条在后罗拉表面形成一段包围弧。由于后罗拉抬高形成的曲线牵伸和适当的粗纱捻回配合,后罗拉附近形成较强的摩擦力界,使后牵伸区中的纱条获得较高的集合,纤维的变速点前移,牵伸纱条不会扩散,反而逐渐向中罗拉收缩集合,形成狭长V 字形,以较高的纱条紧密度喂入前牵伸

纺纱学思考题.

纺纱学思考题 1、何谓纱线?何谓纺纱? 2、纺纱的四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3、写出精梳棉纱、普梳棉纱生产工艺流程,写出各工序作用? 4、棉纺生产的特点(与毛纺生产比)? 5、皮辊棉、锯齿棉的特点? 6、唛头中各字符代表的含义? 7、含糖棉的处理方式有哪几种? 8、何谓“三丝”? 9、原料选配的目的? 10、分析原料性质对纱线主要质量(强力、结杂、条干)的影响? 11、何谓分类排队法? 12、化纤选配时考虑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13、混纺纱线时,原料混合的方式有哪几种? 14、自由开松与握持开松的特点? 15、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6、图示三角尘棒的安装角及尘棒间隔距,并说明安装角对开松除杂的影响。 17、打手与尘棒间的排杂,有哪几种情况? 18、图示并说明气流喷口除杂的机理。 19、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物率和落物含杂率? 20、简述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

21、横铺直取混合原理? 22、简述开清机器排列组合原则,写出纯棉、化纤开清棉和清梳联选用的流程。 23、梳理机有哪些种类? 24、两针面间的作用的分类及作用? 25、针布的分类? 26、何谓同向剥取、反向剥取?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主要决定什么? 27、什么是针面负荷?分析盖板梳理机上锡林各部位的针面负荷组成。 28、什么是道夫转移率? 29、画出梳棉机工艺简图,标明主要机件的针向与转向,说明各主要机件(相关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30、加工涤纶与棉的梳棉主要工艺有何不同?为什么? 31、生条质量控制项目? 32、何谓清梳联? 33、何谓精梳? 34、棉精梳前准备工序有哪些? 35、何谓喂给长度、喂给系数和拔取隔距、梳理隔距、梳理死区、重复梳理次数? 36、分析落棉隔距、给进长度、梳理隔距对精梳质量的因素? 37、棉给棉方式有哪两种?特点? 38、了解圆梳、顶梳对纤维的梳理方式?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棉纺部分 第八章细纱 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 后隔距 工艺参数: (1)总牵伸倍数 (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 (3)后区牵伸工艺 (4)罗拉加压 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 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 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 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 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 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 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 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

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 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 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 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 6、细纱断头的原因? 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7、细纱国标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及定义? 国标有六项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2)、重量不匀率3)、重量偏差4)、条干均匀度5)、一克纱内棉结杂质数6)、10万米纱疵8、何谓乌斯特公报? 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 目前大多用乌斯特统计值:有条干CV%,粗节,细节,棉结,强力及CV%,伸长率,各项指标有相应水平指标。另外,毛羽指标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9、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 ①合理配棉 ②开松梳理工序:提高纤维平行顺直度,防止纤维损伤。 ③并条、粗纱工序:应提高纤维平行,提高半制品条干均匀度。 ④细纱工序:提高条干均匀度; 合理选择细纱捻系数,降低捻度不匀; 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10、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 条干不匀重要指短片段不匀,因此细纱上加强控制就更显重要、直接、有效。设计合理牵伸工艺参数减少牵伸波,保证设备良好减少机械波。 1)采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四种现代牵伸装置 2)喂入纱条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α 1 =α0E+X(E-1),牵伸倍数↑附加不匀越大。如纺出细纱特数不变,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3)细纱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本学期纺纱学思考题 期末复习资料

纺纱学2思考题 棉纺 1、细纱工序的作用。 (1)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2)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3)卷绕成形: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储存和后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工艺参数。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 后隔距 两大一小:两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中心距;一小:细纱后区牵 伸倍数。(粗纱牵伸倍数小) 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得非常狭窄。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以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 型牵伸的原理? V 型牵伸是将后罗拉中心抬高到前牵伸区平面,后皮辊后倾,使其中心和后罗拉中 心连线和罗拉倾斜面成25°角,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围弧,使须条紧 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以有效地控制纤 维的运动,使得后区原来的直线牵伸变为曲线牵伸,这样使得后部摩擦力界得到拓 宽和加强,使得纤维变速点得到前移和集中,牵伸附加不匀因而减少,后牵伸倍数 可以增大。但当脱离CD 弧线后,由于捻回的重分布捻度向中罗拉钳口传递,须条不 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 字形,使须条结构紧密,伸 直均匀地喂入前区,改善了前区牵伸条件。提高了条干均匀度还可增大牵伸倍数。 5、细纱国标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及定义? 国标有六项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2)、重量不匀率 3)、重量偏差4)、条干均匀度5)、一克纱内棉结杂质数6)、10万米纱疵 4、何谓乌斯特公报? 【乌斯特公报也称乌斯特统计值,其起源可追溯至1949年,瑞士蔡尔维格乌斯特公司对从世界各 地几十个主要纺纱厂按集的棉、毛、化纤纯纺及混纺纱样品,在标准试验室内,用乌斯特先进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得出某种纱线百分比所对应的质量水平。】→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目前大多用乌斯特统计值:有条干CV %,粗节,细节,棉结,强力及CV%,伸长率,各项指标有相应水平指标;毛羽指标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5、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 (1)合理配棉;(2)合理设置工艺,充分开松,减少短纤维与结杂;(3)提高粗纱均匀度; (4)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改善须条结构;( 5 )合理选择细纱捻系数,降低捻度不匀;(6)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6、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 1)加强对原料的管理及性能的试验分析工作。2)合理进行工艺设计,充分发挥各牵伸机件对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使纤维在牵伸过程中有规律的运动,以减小“牵伸波”。3)提高半成品的质量,严防半成品中的周期波及潜在不匀 工艺参数:(1)总牵伸倍数: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应尽可能多负担E ,以减轻前道工序负 担。一般中特纱20-30倍,细特纱30-35倍。特细纱可45倍以上。 (2)前牵伸区工艺:采用紧隔距,小钳口,强控制,重加压原则。 ① 浮游区长度(前区罗拉中心距)在机器不出硬头下,以小为好,该参数一般不调。②皮 圈钳口隔距:隔距小,对纤维控制强,但牵伸力大,易牵不开。一般根据纺纱特数高。 (3)后区牵伸工艺:总牵伸倍数=前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前区牵伸控制强,牵伸 倍数设置可大。后区牵伸的主要作用是为前区作准备,以充分发挥皮圈控制纤维运动的作 用,达到既能提高前区牵伸,又能保证成纱质量的目的。提高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有两 类工艺路线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是保持后区较小的牵伸倍数,主要是提高前区牵伸倍数。 第二类工艺路线是增大后区牵伸倍数。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第一类牵伸工艺路线。 (4)罗拉加压:握持力略大于牵伸力,一般前、中、后加压比2:1:1.4

纺纱工程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纺纱工程》教材第5章至第6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前进给棉 2、弓形板定位 3、纤维变速点分布 4、牵伸力与握持力 5、偶数准则 6、落棉隔距 7、浮游纤维 8、接合长度G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分离罗拉顺转不能太迟,否则会因纤维头端撞在罗拉上易形成弯钩或因分离牵伸太小使新须丛头端太厚而形成“鱼鳞斑”。() 2、为了保证小卷质量,精梳准备工序的总牵伸倍数和总并合数越大越好。() 3、精梳机钳板传动系统的特点是闭合早开口迟。() 4、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5、纱线的短片段不匀也称重量不匀。() 6、精梳中,给棉长度大,重复梳理次数多,梳理效果好。() 7、牵伸倍数越大,延长了伸直过程的延续时间,对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越好。() 8、一般前进给棉给棉长度长,后退给棉给棉长度短。() 9、精梳机梳理阶段,钳板先后摆再前摆,顶梳也先后摆再前摆,但未参与梳理。() 10、牵伸区中浮游纤维所受的控制力>引导力时,浮游纤维变速成快速纤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分离罗拉倒转定时提早时,为防止锡林末排梳针抓走倒入机内的棉网尾部纤维,应 结合弓形板定位,同时,还应钳板闭合定时。 2、精梳准备工序的设备有并条机、条卷机、并卷机和条并卷联合机,可以构成、、三种精梳准备工艺路线。

3、并条机一般采用曲线牵伸,牵伸区附加摩擦力界可以通过、等实现。 4、精梳机一个工作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 、。 分度盘被划分为等分,每等分称为。 5、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有、、 6、牵伸区中慢速纤维是指 7、牵伸效率是指 8、顺牵伸工艺是指头道牵伸倍数,二道牵伸倍数的工艺配置。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1、论述并合原理,分析确定并合数的依据。 2、分析弓形板定位过早和过晚会出现什么问题? 3、棉精梳前准备工序任务是什么,分析对比目前常用的三种精梳准备工艺的特点?

纺纱学复习重点

1.何谓纱线何谓纺纱 纱线即由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长丝集聚而成具有一定强力,能制成纺织品的细长体。 纺纱是把棉、毛、麻、丝(绢)和化纤切断纤维制成纱线的工艺过程。 2.纺纱的九大基本原理是什么其中必需的四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九大基本原理:初加工、原料选配与混合、开清(松)、梳理、精梳、牵伸、并和、加捻、卷绕 四大基本原理:开松、梳理、牵伸、加捻 3.写出精梳棉纱、普梳棉纱生产工艺流程 普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 精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1-2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4.皮辊棉、锯齿棉的特点 皮辊棉:由于皮辊轧花机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所以皮辊棉的特点是棉结、索丝等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棉:由于锯齿轧花机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所以锯齿棉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5.原料选配的目的 1.合理使用原料 2.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 3.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原料成本占65%80%) 4.增加花色品种 6.分析原料性质对纱线主要质量(强力、结杂、条干)的影响 ( (1)强力:a.纤维细度:纤维细度细,强力越高;b.单纤强力:单纤强力高,纱线强力高; c.成熟度:成熟度好,单纤强力高(一般,细号纱用成熟度偏低的,粗号纱选用成熟度高些的纤维); d.纤维长度、短绒率:纤维长度长,纤维接触面大,强力高。 (2)结杂:a.成熟度差,易形成结杂;b.僵棉、软籽表皮等有害杂质:多,加工中易分裂成结杂;c.含水率高,易形成棉结,纤维与杂质不易分离。轧工差,索丝多,带纤杂质和短绒率多。 (3)条干:a.纤维细,且细度不匀率小的原棉有利于改善条干;b.原棉结杂导致条干牵伸不匀;c.短绒率高或整齐度差,条干差。 7.何谓分类排队法 分类:根据原棉的性质及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产品或某号数的原棉划为某一类排队:在分类的基础上,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排成几个队,将产地、性质等接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替使用。 8.原料混合的方式有哪几种 (1)散纤维混合:抓直放横取法混合、横铺直取法混合、多仓铺放法混合、称量式混合 ?

纺纱学试卷

纺纱学试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纺纱学试卷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纺纱,,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纺纱学试卷(2) 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 1、奇数法则: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这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 2、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

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 3、后退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过程中给棉的工艺称为后退给棉。 4、“三小”工艺:为改善成纱的均匀性在细纱机牵伸区的前区常采取的工艺,即小的罗拉隔距、小的浮游区长度、小的钳口隔距。 5、捻回重分布:当细纱机牵伸区的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 1、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 2、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作假捻效应。 3、前进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过程中给棉 4、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5、cVc纱:棉的含量比涤的含量多的涤棉混纺纱或倒比例涤棉混纺纱 二、填空题(1分×20=20分) 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2、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根据纤维的平均长度进行选择。(×) 3、细纱机的前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有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纺纱学第3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纺纱学》教材第7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粗纱捻回传递 2、粗纱机变速装置 3、随机不匀 4、粗纱伸长率 5、钢丝圈的号数 6、管导 7、弹性钳口 8、细纱前区浮游区长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粗纱机全机由四个部分组成:喂入、牵伸、卷绕、成型。() 2、皮圈牵伸区中,下销中部上托目的是减少皮圈回转时的中凹现象,加强中部摩擦力界。() 3、粗纱机上铁炮皮带的起始位置影响小纱的张力,铁炮皮带向主动铁炮小端移动,筒管速度减慢,张力减小。() 4、粗纱机前排捻陷大于后排。 ( ) 5、细纱机上钢领板短动程升降时,一般上升快,下降慢。() 6、细纱断头率:是指千锭小时的断头根数,是表示细纱断头多少的指标。 ( ) 7、实现粗纱卷绕,只要筒管与锭翼间有相对转动,即能实现粗纱卷绕() 8、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短粗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 9、粗纱机采用差动装置的目的是减轻铁炮负担、便于改变捻度、便于盘头。() 10、粗纱加工化纤的特点是重定量、小隔距、轻加压、大捻系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细纱机前区工艺特点是小、小、小。 2、捻度、捻系数都是细纱加捻工艺,设计时,一般先选择,再根据计算,由此在机器上配置。 3、细纱的卷绕方式是,其轴向的卷绕是通过升

降实现的,卷同一层纱时,各处卷绕直径。 4、同一台粗纱机上前后排粗纱伸长率有差异,一般前排伸长率后排。 5、粗纱机上的假捻器加装在 6、正常条件下成纱断头少,主要是成纱断头。成纱后的纱线断头多发生在,卷绕段较少,极少。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作图示意粗纱机D型牵伸型式,并分析其特点。 2、从细纱断头的实质分析降低细纱断头的措施。 五、计算题〖列出计算公式,共10分〗 1、已知纯棉粗纱回潮率为8.5%时的粗纱定量为4克/10米,所纺细纱特数为16tex,设计捻系数350,细纱机采用三罗拉双皮圈牵伸,后区牵伸倍数为1.2,细纱机牵伸效率为98%,细纱机锭速16000转/分。计算: (1)细纱机实际牵伸倍数 (2)细纱机机械牵伸倍数 (3)细纱机前区牵伸倍数 (4)细纱设计捻度 (5)细纱机前罗拉输出速度

纺纱学 习题

《纺纱学》作业 第一章原料选配 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 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 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4、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5、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 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 7、今将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 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 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 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9、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 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 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 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 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 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 第三章梳棉 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 20、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 21、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 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 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 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 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27、什么是固定盖板?什么是盖板反转?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8、什么是针面负荷?对梳理有什么影响?分析梳理机锡林上各部位的针面负荷。 29、梳理机是如何对纤维进行均匀混合的? 30、梳理条中纤维的弯钩形态有哪些规律? 31、什么是道夫转移率?什么是罗拉梳理机的分配系数?它们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 32、道夫是如何将纤维从锡林上转移出去的? 第四章精梳 33、什么是精梳,其实质是什么?目的意义是什么? 答:精梳:对纤维进行精细的梳理。一般是在粗梳后的再次梳理,是一端积极握持,另一端接受梳理的方式。

纺纱学复习题及答案

《纺纱学》复习资料 1、纺织纤维、纱线的概念。 纺织纤维:纤维长度达数十mm以上。具有一定强度、可绕性,互相纠缠抱合及其他服用性能,可生产纺织制品的纤维。 纱线:由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长丝聚集而成的,具有一定强力,能制成纺织品的细长体 2、纺纱原理和实质。 纺纱原理:就是把纤维中原有的局部横向联系彻底破除,并牢固建立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实质:使纤维由杂乱无章的状态变为按纵向有序排列的加工过程。 3、新型纺纱优点。 优点:1.产量高2、卷装大3、流程短4、改善了生产环境5、纱条质量高6、条干均匀7、纱疵少8、毛羽少 4、纱线细度换算 英制支数Ne=纱线长度码数/(840*纱线重量磅数)公制支数Nm=纤维或纱线长度米数/重量克数特克斯Ntex=(1000*纤维或纱线重量克数)/长度米数Nden=(9000*纤维或纱线重量克数)/长度米数换算关系:Nm=9000/Nden Ntex=1000/Nm Ntex=Nden/9 Ntex=587.6/Ne(棉型材料);Ntex=590.5/Ne(化纤) 5、苎麻脱胶概念和原理。 苎麻脱胶概念:用生物、化学方法将胶杂质从韧皮中去除,并使麻的单纤维分离的过程——脱胶。 原理:化学——利用原麻中纤维素和胶杂质对酸、碱和氧化剂作用的稳定性不同,去除胶杂质,保留纤维素。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胶质,微生物利用胶质为原料,分泌出酶来分解胶质,或直接利用酶分解胶质。 6、棉纺废棉原料加工处理方法。 回花:碎棉卷、碎棉网、碎棉条、粗纱头、皮辊花、风筒花——本支回用,棉包混合 再用棉:统破籽、斩刀花、抄针花、精梳落棉、品质可用的地脚花——经除杂和去除短绒后,降支回用(品质好的可本支回用) 不可纺棉:回丝、下脚——废品处理 7、麻纺废棉原料加工处理方法 回花类:与棉相似——分类—除杂—延展—(精梳或并条本支或降支回用) 落麻类:精梳落麻、圆梳落麻——用于与其他短纤维混纺 8、粗梳棉纺系统的具体工艺流程。 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棉型纱或线 9、洗毛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作用。 (1)降低水表面张力 (2)使油污稳定地悬浮在洗液中 (3)增加不溶物在洗液中的溶解度

纺纱原理各章复习题

纺纱学复习大体提纲 纺贸074 贾涛芳 第一章复习题: 1. 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纺纱实质上是纤维原料由块状经过开松—梳理—牵伸等松解作用,成为具有一定线密度的顺序纵向排列的纤维集合体后,再加上捻度使之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工过程。纺纱的基本原理,实质重点是研究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在纤维集合体的松解和集合过程的作用。大量而紊乱的纤维----》纤维集合体----》纱(一定标准、结构) 2. 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 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绢纺和化学纤维纺纱;在工艺上有精梳、半精梳、粗纺、普梳和废纺之分。 3. 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籽棉 ----》初加工----》(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4. 写出棉纺(混纺)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一)普梳系统1. 应用范围:纺制粗、中特纱,供织造普通织物。 2. 工艺流程: 籽棉 ----》 初加工----》(原棉)配棉 ----》 开清棉----》 梳棉----》并条 ----》粗纱----》细纱 ----》后加工 (二)精梳系统 1. 应用范围:纺制高档棉纱、特种用纱或棉与化纤混纺纱 2. 工艺流程: 籽棉----》初加工----》(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三)废纺系统 1. 应用范围:纺制价格低廉的粗特棉纱 2. 工艺流程: 破籽(梳棉抄斩花、粗纱头及回丝)----》开清棉----》梳棉 ----》粗纱----》细纱----》后加工 (四)化纤与棉混纺系统

纺纱学习题0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对纤维原料初加工的是()。 A. 和毛 B. 洗毛 C.炭化 D.脱胶 2.对羊毛脂去除的方法有()。 A. 喷水给湿法 B. 清水清洗法 C. 乳化法 D. 汽蒸法 3.一般皮辊棉比锯齿棉含短绒()。 A. 多 B. 少 C.一样多 D. 不确定 4.羊毛炭化的目的是()。 A. 去除短毛 B. 羊毛改性 C. 去除草杂 D. 使羊毛伸直 5.下列属苎麻脱胶方法是()。 A. 加热脱胶法 B. 水脱胶法 C. 机械脱胶法 D. 生物化学脱胶法6.配棉中每队的接批原棉混用百分比一般控制在()。 A. 25%以内 B. 35%以内 C. 15%以内 D. 40%以内 7.梳条配毛一般采用()。 A. 分类排队法 B. 配合毛排队法 C. 分批法 D. 主体配毛法 8.纯毛条混合配毛时,主要考虑纤维的性能指标是()。 A. 纤维细度 B. 纤维强度 C. 纤维长度 D. 长度离散系数 9.亚麻纤维选配方法基本和()的选配方法类似。 A. 毛纤维 B. 绢绵 C. 棉纤维 D. 化学纤维 10.化学纤维性质的选配主要是对纤维()的选配。 A. 强度 B. 伸长 C. 长度与细度 D. 弹性伸长 11.梳条配毛主体毛和配合毛的毛丛长度差异一般不超过()。A. 20mm B. 15mm C. 25mm D. 10mm 12.毛纺大仓式混合机的混合方式为()。 A. 直放直取法 B. 直放横取法 C. 横铺直取法 D. 横铺横取法13.FA025多仓混棉机向各仓喂料方式是()。 A. 各仓分别喂入 B. 各仓同时喂入 C. 各仓随机喂入 D. 连续喂入14.混合度指的是多种原料()正确程度。 A. 原料性能混合 B. 混合比例 C. 纤维长度混合 D. 纤维细度混合16.握持打击与握持分割相比,其开松与除杂效果是()。 A. 握持打击损伤纤维少 B. 握持分割损伤纤维少 C. 握持打击杂质破碎少 D. 握持分割杂质破碎多 17.增加豪猪开棉机落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前补风 B. 减少后补风 C. 减少前补风 D. 增加侧补风 18. 开棉机打手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 A.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 B.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 C. 自入口至出口一样大 D. 自入口至出口先增大后减小 19.开棉机尘棒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 A.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 B.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 C. 自入口至出口一样大 D. 自入口至出口先增大后减小 20.尘棒的安装角的作用是()。 A. 调节尘棒隔距 B. 调节打手与尘棒隔距 C. 调节尘棒速度 D. 调节打手速度 21.握持打击打手机械中的打手与尘棒隔距减小,会使()。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纺纱原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 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 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 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 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皮辊轧花: 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 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 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纺纱学 习题

纺纱学习题 《纺纱学》作业 第一章原料选配 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 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 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4、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5、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 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 7、今将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 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 /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求涤 9、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 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 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 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 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 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 第三章梳棉 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 20、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 21、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 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 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 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 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27、什么是固定盖板,什么是盖板反转,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8、什么是针面负荷,对梳理有什么影响,分析梳理机锡林上各部位的针面负荷。 29、梳理机是如何对纤维进行均匀混合的, 30、梳理条中纤维的弯钩形态有哪些规律, 31、什么是道夫转移率,什么是罗拉梳理机的分配系数,它们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 32、道夫是如何将纤维从锡林上转移出去的, 第四章精梳 33、什么是精梳,其实质是什么,目的意义是什么, 答:精梳:对纤维进行精细的梳理。一般是在粗梳后的再次梳理,是一端积极握持,另一端接受梳理的方式。 目的:(1)梳理:精细梳理纤维呈平行顺直状。

纺纱学重点

纺纱学重点第一章 棉纺纺纱系统 在棉纺中应用广泛,用于纺中,粗特纱 毛纺纺纱系统

第二章 轧棉原理:棉纤维和棉籽间具有一定的联结力,轧棉时,棉籽和纤维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纤维受到比联结力稍大的作用力,同时棉籽不断翻滚,使棉籽上长度在16mm以上的可纺纤维都被轧下。 纤维与棉籽的联结力约为单根纤维强力的25%~50%,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轧棉不会轧断纤维 代号表示 唛头:我国以原棉类型、品级、长度、马克隆值顺序组成,皮辊棉在下方加横线,锯齿棉不加。 类型代号:Y表示黄棉,G表示灰棉,L表示长绒棉,细绒白棉不作标志。 品级代号:用1-7表示一级到七级。 长度代号:25~32mm用数字表示。 马克隆值代号:分别用A、B、C表示,六、七级棉花不标注马克隆值。 配棉(分类排队法) 纺织厂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原料纺纱,而是将几种相互搭配

使用,这种方法即为配棉。 分类就是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划分为一类。 分类时的注意成纱要求、到棉趋势、纱线质量指标的平衡、气候变化、混合成分性质差异等。 排队:将某种配棉类别中的原棉按地区、性能、长度、线密度和强力等指标相近的排成一队。 原料混合目的:使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均匀一致;均匀混合是稳定成纱质量的重要条件。 实质 (1)每个成分的内部相混 (2)各种成分的纤维在整个混和原料中的均匀分布 要求 满足“含量正确”和“分布均匀”两种要求,即要使各种混合原料在纱线任意截面上的含量与设计的比率相一致,而且所有混合原料在纱线任意截面上的分布呈均匀状态。 均匀混合的前提是混合原料被细致地松解,直到单纤维状态。松解越好,纤维块越小,混合就越完善。 方法(1)散纤维(包)混合(2)条子混合 纯纺——散纤维混 天然纤维与化纤混纺——多采用条混 化纤之间混纺——多采用散纤维混;为控制混比,则采用条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