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复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线索;

2、现代文学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

3、具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阶段和特点

(一)内容思想

上编:第一个十年(五四文学·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中编:第二个十年(左翼文学·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下编:第三个十年(抗战和解放文学·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艾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考核题型分析

试题按能力层次分为三种,即识记性试题、领会和简单应用性试题、综合运用性试题.

命题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2题,每题4分)、简答题(3题,每题8分)、论述题(2题,每题14分)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论》,发表在( A )

A.《新青年》

B.《新潮》

C.《小说月

报》 D.《现代评论》

2.《故事新编》是一部( A )

A.历史小说集

B.散文集

C.现代小说集

D.杂文集

3.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B )

A.郭沫若

B. 冯至

C. 徐志摩

D. 刘半农

4.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作品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作家是( D )

A.叶绍钧

B. 王统照

C. 王鲁彦

D. 许地山

5.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 C )

A.1917年1月 B.1917年2月 C.1918年5

月 D.1920年3月

6.认为诗仅仅是“个人灵感的记录”的诗人是( D )

A.冯至

B.汪静之

C.冰心

D.李金发

7.下列哪一组作品是田汉1920年代所作( B )

A.《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

B.《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新儿女英雄传》

C.《火之跳舞》《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

D.《新儿女英雄传》《火之跳舞》《风云儿女》

8.中国新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是( A )

A.《家》中的觉新

B.《灭亡》中的杜大心

C.《寒夜》中的汪文宣

D.《家》中的觉慧

9.老舍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时创作作品有( A )

A.《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B.《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C.《月牙儿》、《微神》、《断魂枪》

D.《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

10.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观念与创作倾向是( D )

A.表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B.表现农民的命运与

前途

C.表现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

D.表现理想的“人

性”

11.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C )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 性苦闷的情绪

C. 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12.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 B )

A.《踪迹 》

B. 《 毁灭 》

C. 《 火把》

D. 《 北 游 》

13.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A )

A.柔石的《二月》

B.蒋光慈的《短裤党》

C.丁玲的《梦珂》

D.艾芜的《故乡》

14.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 D )

A.《李家庄的变迁》

B.《李有才板话》

C.《邪不压正》

D.《小二黑结婚》

15.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 C )

A.《光荣》

B. 《麦收》

C. 《荷花淀》

D.

《芦花荡》

16.何其芳获1932年《大公报》文艺奖的《画梦录》,属于( D )

A.长篇小说

B.短篇小说集

C. 诗集

D. 散文集

17.抗战初期的街头剧不包括( A )

A.《终身大事》

B. 《最后一计》

C. 《放下你的鞭子》

D. 《三江好》

18.方鸿渐这个人物形象出自( B )

A.《倾城之恋》

B.《围城》

C.《长河》

D.《塔里的女人》

19.《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 A )

A.马峰、西戎

B. 孔厥、袁静

C. 欧阳山

D. 柳青

20. 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A.《翡冷翠的一夜》

B.《志摩的诗》

C. 《猛虎集》

D. 《云游集》

21.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是( C )

A.《雷雨》

B. 《北京人》

C.《原野》

D. 《农村三部曲》

22.张爱玲笔下带着黄金枷锁、人性被严重扭曲的人物是( B )

A.白流苏

B. 曹七巧

C.长白

D. 葛薇龙

23.《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B )

A.丁玲

B.周立波

C. 孙犁

D. 赵树理

24.被称为“泥土诗人”的作家是( B )

A.田间

B.臧克家

C. 艾青

D. 李季

25.以写作爱情诗为特色的“湖畔诗社”成员是( B )

A.冯雪峰潘漠华胡适应修人

B.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C.应修人刘大白冯雪峰潘漠华

D.应修人刘大白汪静之潘漠华

26.林语堂主张幽默文学的命脉是( D )

A.“语言”

B.“闲适”

C. “笑料”

D. “性灵”

2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 C )

A.《丈夫》

B. 《长河》

C.《边城》

D.《湘西》

28.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

D )

A.创作社

B. 新潮社

C. 新月社

D.鸳鸯

蝴蝶派

29.洪深的话剧代表作是( D )

A.《五奎桥》

B. 《香稻米》

C. 《青龙潭》

D.《农

村三部曲》

30.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的故事背景地是( D )

A.吕梁山地区

B. 陕北地区

C.胶东地区

D.白洋淀地区

31.现代“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 A )

A.鲁迅的《故乡》

B.许杰的《惨雾》

C.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D.沈从文的《边城》

32.胡适的《终身大事》是( C )

A.短篇小说

B.杂感

C.独幕剧

D.

诗歌

33.关于陈白露这个人物的准确概括是( B )

A.被压迫被损害的下层贫民

B.骄横自尊、堕落放

荡,但善良富有同情心

C.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时代的女性

D. 自作多情、俗

不可耐的富孀

34.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 B )

A.抒情散文集

B.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

C. 传记

D. 杂文集

35.属于鲁迅《呐喊》小说集的作品是( C )

A.《伤逝》

B.《在酒楼上》

C.《阿 Q 正传》

D.《祝福》

36.叶圣陶的小说中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的是( C )

A.《潘先生在难中》

B. 《多收了三五斗》

C. 《倪焕之》

D.《城中》

37.标志老舍创作幽默风格成熟的作品是( C )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月

牙儿》

38.茅盾在“五四”时期提倡( B )

A.革命文学

B.为人生文学

C.为艺术

D. 表

现自我文学

39.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的三部作品是( D )

A.《幻灭》 《彷徨》 《追求》 C.《呐喊》 《动

摇》 《追求》

C.《幻灭》 《动摇》 《新生》

D. 《幻灭》 《动

摇》 《追求》

40.巴金的小说《火》三部曲又称( B )

A.激流三部曲

B. 抗战三部曲

C. 爱情三部曲

D.

都市三部曲

二.多项选择题

1.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有(A B D )

A.取材广泛,不拘一格

B.恬淡从容,真率亲切

C. 情景交

融,感情真挚

C.简素质朴,庄谐并出

D.构思精巧,虚实并举

2.属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剖析派”的小说家有( B C)

A.张天翼 、老舍

B.茅盾 、吴组缃

C. 沙汀、艾芜

D. 叶紫、

柔石 E.丁玲、罗淑

3.最早在《新青年》刊物上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作家有( A B)

A. 鲁迅、周作人、胡适

B.刘半农、沈尹默、陈衡哲

C. 叶圣陶、杨振声、汪敬熙

4.下列关于老舍创作特色的正确表述有( B D )

A.现实主义、口语化

B.文化反思色彩、“京味儿”

C.讽刺、浪漫主义

D.象征主义、抒情性

5.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A B C E)

A.形象性

B.抒情性

C.讽刺性

D.闲适性

E.文字

简练隽永、机智幽默

6.下列各组中作者都曾写作“问题小说”的又( B D)

A.叶绍钧、胡适、鲁迅

B. 冰心、叶绍钧、王统照

C. 冰心、庐隐、张资平

D.许地山、王统照、冰心

E. 冰心、王统照、郁达夫

7.下列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有(B C D )

A.《竹林的 故事》

B.《柏子》

C.《丈夫》

D.《长

河》 E.《南行记》

8.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 E)

A.《昨日之歌》

B.《死水》

C.《繁星》

D.《尝试集》

E.《翡冷翠的一夜》

9.“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 B C D )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蔡元培

E.周作人

10.沈从文小说《八骏图》描述正确的有:(ABCDE)

A是一篇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的都市题材小说 B运用了

复杂的叙事手法

C达士先生的书信构成一个多功能的独立的叙事声音 D教授丙是

哲学教授

E是组织一个梦境。至于用来表现‘人’在各种限制下所见出的性心理

错综情感

三.名词解释

1.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十二人。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

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2.《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3.新月诗派: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提出诗歌“三美主张”代表是徐志摩、闻一多。

4.《白毛女》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传说为素材,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

5.《离婚》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通过对北平财政所和几个科员及其家庭风波的描写。《离婚》标志着老舍创作思想艺术的新高度。四.简答题

1.简述《阿Q正传》艺术成就。

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

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体现国民性的典型形象,刻画出了国民的灵魂,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

2.简析曹禺话剧《日出》的艺术结构。

在艺术形式上是一次新的创造。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从多个侧面来表现社会生活,用诸多生活的片断连缀,矛盾冲突和生活画面虽然较分散,但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反复出现的打夯工人的歌声起到了对全剧节奏的协调作用,增强了戏剧的整体感。

3.简述《子夜》的主要艺术特色。

①结构宏伟、严谨,具有深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②使用“心灵辩证法”刻画人物的心理。③通过不同的事件和场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4.简析小说《家》中觉新的形象。

封建大家族的长子形象:一个封建家族制度重压下灵魂扭曲、病态的形象,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双重人格。半新半旧的人物,思想与行动分裂。既是受害者又是帮凶。觉新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多余人”的代表,其艺术魅力是显而易见的。

5.简评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方法。

善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描写田园牧歌因素的爱情,“人与自然的契合”,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抒写自然风物。散文化的特征。抵制将故事结构化、戏剧化,希望在“糅小说故事散文游记而为一的”新实验之外,更有一种“新的形式”,即用“写故事方法,带点‘保存原料’意味”。在小说叙事格局方面,总有一个不知疲倦的讲述者、评论者,引领读者进入湘西世界.

6.简要总结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1)联锁式平书体情节结构;

(2)人物描写不用静止的方法,而是让人物在活动中显出自已的性格特征;

(3)烘云托月的人物肖像刻划;

(4)语言完全口语化而又形象化。

五.论述题

1.说说戴望舒及其诗歌的创作特点。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代表性作家。

成名作是《雨巷》。诗作发表后,在当时广为流传,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全诗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这首诗将音乐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因此,叶绍钧称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

元”。

创作特点:

1.注重表现诗人所敏锐感受到的或朦胧或明朗的“诗情”,是戴望舒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2.长于情绪的细腻体味而淡于激情的直接抒发,是他创作的第二个特点。将主观情感外化为意象,把抽象的情绪感觉化,戴诗的情绪表现方式在其爱情诗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3.摆脱外在形式的束缚,采取散文化的自由表达方式。戴望舒的诗歌侧重借鉴并娴熟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象征、隐喻、通感、移情和奇特的观念联络等表现手法。

抗战以后,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加具有社会性,情绪激昂,风格自然、明朗,写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2. 分析茅盾小说《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吴荪甫是《子夜》的主角,是3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吴荪甫出身封建世家,曾游学欧美,见多识广,具有现代工业的管理观念和能力。他性格果敢、自信,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壮志,被誉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吴荪甫资本雄厚,不乏魄力和手腕,又竭尽全力地奋斗、挣扎,但仍无法改变惨遭破产的悲剧命运。吴荪甫的形象及其失败命运,形象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更昭示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

国是行不通的。

3.从思想层面分析小说《围城》中“围城”的象征意义。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

《围城》的思想意蕴是多层次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其一,社会批判层面。

其二,文化批判层面。

其三,哲学反思层面。“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城》对人生、对现代人的命运思考,“围城”这一意象深刻地道出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

《围城》不仅是旧中国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真切写照,而且还有对此类知识分子病态人生的历史原因的深刻分析。小说深刻地揭示出了造成方鸿渐等人文化性格的因素。

4.论述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艾青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厚重的历史感,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有:一、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 二、注重挖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三、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 四、表现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息的追求。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是艾青几十年如一日热情讴歌的“永恒”主题。这在“太阳组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艾青的诗歌突出地表现着一种独特的情调,这便是浓浓的忧郁情绪。

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独特建树:第一,意象和诗歌形象。第二,感觉印象与所宣泄的主观感情的融合。第三,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提倡诗的“散文美”。艾青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

3-技术创新管理办法(DOC37页)

三、技术创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技术创新含义 技术创新是指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发展为目的,针对项目施工技术难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以及引进市场中对工程项目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技术与研究成果,通过适用性试验研究或继续研究进行消化、吸收、应用、创新,革新改造原有施工、生产工艺、机具设备和管理方法,推广有应用前景,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质量,改善劳动条件,获取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条技术创新方针 技术创新要贯彻“巩固、创新、提高”的六字方针。“巩固”就是巩固我们以前突破的众多新技术,对这些新技术要坚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抓好推广应用。“创新”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全力攻克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重点解决项目部面临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提高”就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抓好技术总结和成果提炼,形成知识产权,使各项创新成果成为企业长久的智力财富。 第三条技术创新目标 技术创新要以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发展为宗旨,按照建设单位工程创优总体规划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明确

按照铁路争创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的具体要求开展科学技术创新。除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的项目外,还要在包括计划管理,成果管理,信息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法管理、专利管理等几个方面开展技术创新。 第四条技术创新组织机构 (一)项目部成立技术创新领导小组 组长:赵存 副组长:夏艳国、林敏、李正元 组员:刘思霞、张卓、蔡晓卫、郑付、夏忠全 (二)技术创新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全面领导项目部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对项目部管段内施工的技术创新负责。 (三)技术创新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1、执行上级下达的技术创新计划,编制本项目的技术创新计划,检查、分析和总结本项目的技术创新工作。 2、组织技术创新项目(课题)的立项报审、合同签订、过程管理,适时跟踪、检查合同项目进展情况,为合同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全面完成合同项目。 3、作好技术创新投入经费管理。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科技投入经费、科研器材申报计划和报批,认真测算科技投入经费,对经费使用情况负责。 4、提供相关资料,参与科技成果鉴定、评审或验收,参与科学技术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

伤痕文学(70年代末期) 名词解释: 新时期重要文艺现象。1977年底,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深刻揭示了极左路线给青少年一代造成的严重内伤,提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一社会问题。此后不久,卢新华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示极左路线对人的命运迫害和心灵摧残。继之,我国文坛上便相继出现了描写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着重表现极左路线给人民生活命运特别是思想心灵造成创伤的文学,被称之为“伤痕文学。” 开山之作:刘心武的《班主任》,人物形象有谢惠敏和宋宝琦 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 反思文学 名词解释: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

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茹志鹃的小说创作风格也由清新俊逸转变为严峻 代表作有: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蝴蝶》,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讲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代表人物是陆文婷,还描写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形象)改革文学 名词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 开山之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主人公乔光朴,乔光朴和作者其他作品中的车篷宽、高盛五、牛宏、宫开宇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30年代文学(革命文学) 一一、、3300年年代代文文学学思思潮潮((人人文文主主义义文文学学思思潮潮和和左左翼翼革革命命文文学学思思潮潮)) 1.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思想。他受美国白璧德主义的影 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为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籍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他在艺术上批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几乎是整体地否定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包括: 一、人性论。(他强调把人性作为文学的唯一标准。梁实秋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他的人性概念本质上是一个伦理概念。他所谓的人性是二元的,一是以想象情感为代表的;一是以理性为代表的。他主张文艺上的“合于理性的束缚”。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二、天才论,声称“文学不是大多数人的”。 (2) 朱光潜30年代的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 《变态心理学》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与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他提倡“自由生发,自由讨论”,奉行严谨而超脱的风格,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功能,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 2.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1)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普罗文学”)兴起。。。 (2)左联:1930年3月2日,鲁迅、冯雪峰、柔石等人在上海霞飞路出席了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蒋光慈、冯乃超等制定的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1930年11月被吸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1936年初经共产国际指示解散。 (3)左联进行的文学活动: 一、 创办刊物 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三、 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四、 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五、 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对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 倡 六、 培植了大量的文艺青年 3. 30年代重大文学论争 (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以冯乃超为首的革命文学派对以鲁迅为首的五四作家进行批判,双方论争的焦点是五四文学是否已经死去。前者鼓吹“一切艺术都是宣传”的观念,鲁迅发表《革命时代的文学》加以反击,认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这次论争是左联成立前后对新月派及其宣传的人性论的批评。就梁实秋提出的“文学是没有阶级的”以及天才论,左翼文学家认为这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全面批评,认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性”。 (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杜衡)和左翼作家之间,双方论争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坚持文艺自由论,反对艺术宣传政治;左翼作家冯雪峰(洛扬)却批评胡是“向普罗文学运动进攻”。

最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练习题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练习题 1、技术创新的含义 2、技术创新的特点有哪些? 1.1技术创新不是技术行为,而是一种经济行为 研究开发(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三种活动,这三种活动都是技术行为,其主体是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其产出都是研发成果。而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家,技术创新的产出成果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市场实现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 R&D活动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1.2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 1.3技术创新时间的差异性 大部分技术创新需要2~10年的时间。其中,发展性开发属于短期创新,一般需要2~3年;应用性技术开发属于中期创新,大概需要5年左右;基础性开发需要的时间较长,为8~l0年。 1.4外部性 外部性体现为一件事对于他人产生影响,但不需要他人为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因此对于高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给予恰当的资助和支持,以避免企业投入的不足。 1.5一体化与国际化 一体化:第一表现为企业外部产学研一体化,第二表现为企业内部技术开发部门、生产现场及质量管理和销售部门一体化。 国际化:第一表现为国际性、地区性机构的作用及国家间的技术创新合作趋势正逐渐加强;第二表现为技术开发的多国籍化。 3、技术转移方式中最为重要和最受关注的是( ) A.技术帮助 B.信息传播 C.技术并购 D.技术许可证。参考答案:D 解析:技术许可证以许可证转让方式所进行的技术转移,是目前技术转移中最受关注和最为重要的方式,称之为“技术转让”,是一种有偿的技术转移。 4、技术在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之间,或在同一国家、地区、行业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是( ) A、技术扩散 B、技术转让 C、技术引进 D、技术转移。参考答案:D 解析: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 5、技术转移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和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办法

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简明手册 一、财政支持政策 (一)国家专项资金打算 1.科技支撑打算 支撑打算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进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打算。该打算要紧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进展提供支撑。 支撑打算项目依照支持的方向和作用,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按项目、课题两个层次组织实施。 重大项目要紧支持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以及重大技术引进消化汲取等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对经济社会进展带动作用大、阻碍度高,需要在国家层面协调推动的跨

行业、跨部门、跨区域项目。 重点项目要紧支持着眼于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解决经济社会进展瓶颈制约问题,具有较强应用前景的项目;支持服务于国家区域进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社会经济进展和区域性重大工程建设的项目。 企业承担或参与项目和课题的条件: (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 (2)企业技术需求与项目和课题的目标一致; (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 (4)企业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 (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项目或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他条件; (6)通过项目或课题的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项目或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 ——2006年7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支撑打算治理暂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 1 / 13

————————————————————————————————作者:————————————————————————————————日期: 2 / 13

1、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A]《怀旧》[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D]《孔乙己》 2、郭沫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领域是历史剧和()。 [A] 诗歌[B]小说[C]散文[D]甲骨文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A]叶圣陶[B]冰心 [C]王鲁彦[D]彭家煌 4、郁达夫的小说通过对精神困境的自述,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的形象。 [A]“多余人”[B]“彷徨者”[C]“精神者”[D]“零余者” 5、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 [A]《一九三零年春上海》[B]《莎菲女士的日记》 [C] 《水》[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6、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 [A] 《蕙的风》[B] 《春的歌集》[C]《湖畔》[D]《女神》 7、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从而创作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的是()。 [A]萧乾[B]冯雪峰 [C] 陈独秀[D]瞿秋白 8、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上海[B]北京 [C]广州[D]香港 9、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由“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转化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的是()。 [A]陈独秀[B]鲁迅 [C]赵家璧[D] 茅盾 10、下列不属于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 [A] 《老张的哲学》[B] 《四世同堂》 [C] 《二马》[D]《断魂枪》 11、执着的“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的作家是()。 [A]老舍[B] 沈从文 [C]巴金[D]茅盾 12、下列不属于“新感觉派”作家的是()。 [A] 曾虚白[B]穆时英 [C]施蛰存[D]刘呐鸥 13、樊家树、沈凤喜是张恨水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A]《金粉世家》[B]《啼笑因缘》 1 / 13

技术创新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1._____被认为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创造性的模仿者【】A.中国B.俄罗斯C.日本D.韩国 2.按熊彼特关于创新的观点,技术创新的承担者(主体)是【】 A.科学家B.大学教授C.企业家D.技术人员 3.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容____三类要素的系统。【】 A.机构、制度和人员B.技术、经济和社会C.资金、实验室和技术人员D.发明、专利和商标 4.企业的技术知识一般以____等形式表现出来。【】 A.新产品、新商标、新广告 B.新产品、新生产技术、新材料 C.新环境、新制度、新员工 D.新厂址、新厂房、新厂服5.目前,中外企业中所进行的创新活动越来越多地是通过对现有技术或引进技术的____来完成的。【】 A.自主创新B.合资生产C.模仿与改进D.自主创业 6.有效市场需求是指:_____的市场需求。【】 A.投资火热推动B.消费膨胀刺激C.货币升值造成D.真实反映消费者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 7.中国优秀企业在加强技术创新方面应着重谋求开发、形成有特色或优势的【】 A.适用技术B.专有技术C.环保技术D.技术 8.美国以技术(IT)为代表的高技术很发达,主要是因为【】 A国家富,投资多B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C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企业非常重视自主研发、创新D风险投资业追逐暴利9.技术创新是联系科学技术和——的中介与桥梁。【】 A.国际经贸交往B.经济活动C.投资活动D.管理活动 10.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主要有【】 A.安全性策略、保守性策略、退却性策略B.激进性策略、创造性策略、挑战性策略 C.稳妥性策略、改进性策略、变革性策略D.抄袭性策略、引进性策略、模仿性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均无分。 11.高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A.高创新性B.高增值性C.高风险性D.高竞争性E.高成功率 12.企业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可以选择的有效组织变革措施主要有【】 A.组织分裂法B定性分析法C.定量分析法D.组织调整法E.一条龙法 13.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预测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A.以用户为媒介B.通过参观博览会、出访外国以了解技术发展方向 C.专利查询D.来自国外的样品E.通过大众媒介、学术刊物来了解技术创新 14.阻碍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哪几种【】 A.缺乏耐性(或耐心)B.解散了设计小组C.不积极申请商标注册D.不能吸收新的技术E.不在成功产品上继续前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上)

丁西林剧作特色 (1)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3)别出心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4)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 填空题: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2.凌吉士是由作家丁玲创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物形象。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2人均为左联作家)戴望舒《雨巷》(成名作),《望舒草》(作品集)。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闻学社团是1921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12人。 4.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本、郁达夫和成仿吾等人。 5.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事先,冯乃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谈,共同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立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统一了思想,后来,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6.鲁迅思想:个性主义“图强”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受尼采思想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7.“乡土文学派”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成立的一个小说流派。 8..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沉沦》(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9.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此后,《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出版现实了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垦新诗处女地的是胡适,1920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尝试集》但真意义上的第一本新诗集要算是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 11.(茅盾)沈雁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蚀》,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该著作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12.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其是有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所构成的,他最著名的两个短篇散文是《风景谈》《白杨礼赞》。{链接: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巴金} 13.80年代寻根小说代表人物有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人。 14.七月诗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15.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描绘了的潘先生是一个带有浓厚小市民气味的卑锁形象,他苟且侥幸,表里不一。 16. 30年代戏剧曹禺《雷雨》,《日出》均为现实主义。40年代钱钟书《围城》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张爱玲主要作品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金锁记》(可以称之为“女性情欲的研究”)和小说《传奇》与散文《流言》,有着现代都市小说特征。 17.红色经典:写解放战争的《红日》,《红岩》;写农民(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的《红旗谱》,《创业史》(梁三老汉,梁生宝)柳青;写(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简称“三红”一创一歌。 17.建国后,对《武训传》,《红楼梦》,胡风有批判。 18.莫言的抗日故事《红高粱》主人公人物形象自尊自信坚韧不拔与表现中华民族血性性格。 名词解释:

技术创新管理复习纲要

技术创新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其创造性的构思和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具有层次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过程,它由新设想的产生(获取),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销售与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构成。 2. 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在正确分析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部署,以及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根本对策。 3.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项目风险就是为实现项目目标的活动或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其主要特征包括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相对性和无形性。主要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其中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和市场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非系统风险包括工艺技术风险,企业资源风险 4. 企业风险投资: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把企业风险投资看作是企业外部投资的一种模式;从创业企业的角度出发,把企业风险投资看作是创业企业融资的一个来源。 5.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法律所赋予的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6.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相当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7. 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其成功经验与教训,引进或破译领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加以吸收引进,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中后期环节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更富于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行为。 8. 合作创新:所谓合作创新,就是企业通过与那些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进行研发合作,以提升技术创新质量与层次所采用的模式。 9. 技术创新测度:技术创新测度仍然体现出测度的特征,即运用统计数据和经

《专业技术人员创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B.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C.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D.独创性和革新性创新的本质内涵 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创新的类型:(D) A.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B.渐进型创新 C.原始性创新 D.发展模式创新 3、以下公案,哪项是关于管理创新?(B) A.3M的创新产品 B.IT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流程再造 C.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 D.SONY公司基于市场开发新客户和产品 4、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D.风险意识 5、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结构:(D) A.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D.独特的个性化 6、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B)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7、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B)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8、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C) 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 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 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9、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C) A.敏锐的嗅觉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 绍钧、许地山等12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被称为"人生派"。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 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年2月该 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年4月,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 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 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病状",因封建思想没有完全从人们头脑中清除,加上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这种精神的病 容且时时警戒。 7、美文:即艺术性散文,通常称为"散文小品"。它不是批评的,也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艺 术性的。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家自己真实的"思想"。其风格是"真实简明"。"美文"在周作人看来,就是个人的"言志"之作。由于这种文体更能适应思想启蒙,又具有较 强的随意性,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们几乎没有不从事散文小品创作的,所以这一时期无 论从创作数量,文体品格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和成熟。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1.伤痕文学: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们精神创伤的 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 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悲剧性的。 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 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 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的《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5.先锋小说: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 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流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 6.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 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 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8.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 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 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9.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 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