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建国以后,以我国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

中的因素,动态,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古典舞日新月异,舞蹈家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为了使中国艺术文化以及舞蹈家们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永远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作用首当其冲,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1.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

划及组合范例。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A、“拧、倾、圆、曲”的身体形态。B、“内聚性”的内核。C、身韵。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舞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法的内容的科学性,我们经过研究探讨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舞蹈动作剖析和动作律动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的观点,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基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的描绘。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就拿“蹲”来讲,其目的和作用针对人体科学中的腿部肌肉全面均衡发展以及为跳作准备等。就其种类来讲一位蹲、二位蹲、踏步蹲、弓箭步蹲等等。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如:2/4,6/8拍皆可。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

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身韵的成形,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融合,是外部身法和内在神韵的合称。由此看来的身韵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强调人体运动划圆的轨迹及其过程中“反晍”倾向,运动的力源,以腰为轴,以神领形,内气导引等。这其中都含有古代佛、儒、道哲学的多少因素。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讲解,使我们舞蹈理论上能受获益非浅,从而指导实践。并且身韵教材确立以动作出发,提取元素入手,在形、神、静、律等四个方面把握中国古典舞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动作节奏丰富,韵律感强的科学的舞蹈身韵课教材,为教学法作了有益补充。

中国古典舞与其它舞蹈一样,是利用人体肢体来传情达意,所以,这就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我们的基训动作以研究人体运动学,解剖学等方面入手,遵循训练由小到大,有浅入深??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训练法则。把动作的审美与人体科学结合起来。

2.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系统原则性

“系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始终一贯的条理;顺序。”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具有系统性的。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从宏观来讲是对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对其教学任务、内容、步骤、方法个组织形式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由此可看出,该教学法结构条理清楚;从微观来看,其动作剖析的内容更具条理性。首先,它清晰地分出基本概念、舞姿、把上把下动作及身韵几大块面。其次,就拿把上动作来看,它又按照人体运动的逻辑顺序安排了一定秩序,擦地到蹲到小踢腿到腰到弹腿,最后到控制。就连每个动作的剖析也都规范了编写的顺序。这一点可从科学性中获知。这样一来,把教学法所要阐释的内容有条不理地连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教学法这一系统化的整体。

3.中国古典舞民族性原则

关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民族性,单就其本身只是一部某科的教学法,从客观反映某一科知识来讲,它是不具民族性的,但其内容来看,其民族性是由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性决定的。因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为中国古典舞服务的。使中国古典舞在理论的基础上得到升华。

除了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得知其民族性以外,仅就由“拧”、“倾”而发生出射燕、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就总体而言体现民族性有四方面:①在舞者自身的技能上强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是对肩、腰、腿、髋的柔韧性要求很高。②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刚柔相济,吞吐自如。③在基训练中贯穿着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④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体现民族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转,民族技巧——翻身。与武功技巧相

结合的弹跳,这些舞姿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法中都有体现。教学法还对中国古典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身韵作了讲解。“韵”乃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内核。它既意味着风格韵味、节奏韵律,又意味着精神气质、风采神韵,既是“内气”的外化,又是生命活动的显观,是神与形高度交融的标志。而且身韵本是来源于戏曲舞蹈脱离出来的独立的“舞蹈本体”,有较强的民族底蕴。教学法对其的记录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

一、蹲的练习 “蹲”是腿的屈伸和弯直的训练。通过蹲的练习使腿的关节韧带与肌肉富有柔韧的弹性,这是男、女舞蹈演员掌握技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跳跃要有弹性,几乎所有的技巧都离不开蹲的动作。同时“蹲”还具有增强后背力量的作用。 教材内容: 双腿蹲: 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 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 3、踏步半蹲、全蹲 4、弓箭步蹲(正、旁) 5、移动穿掌扑步(男)单腿蹲: 1、端腿蹲 2、掖腿蹲 3、跨腿蹲 4、环动掖腿蹲(旁腿环动到后面成后抬腿后再掖蹲的动作) 教材的组织范围: 1、“蹲”是离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要求练习时的动作徐缓、连贯。因此,宜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 2、分别将双腿蹲或单腿蹲中的(2)至(4)项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双腿蹲可与下列动作组合起来:大八字步的前、后、旁下腰及涮腰。在小八字步蹲和大八字步蹲之后立半脚尖。蹲后接90度以上前、旁、后腿的舞姿。 4、单腿蹲可与下列组合练习:单腿前、后下腰。踏步旁下腰;大踏步旁下腰。蹲后接90度以上的前、旁、后腿,斜探海,后腿侧身等的碾转。蹲后接各种单腿变身和90度以上的抬腿环动动作。 二、腰的练习 腰是身体运动和舞蹈动作的轴心,而腰的动作又是掌握繁难舞姿和技巧的动作基础,如:风火轮、卧鱼、斜探海、探海、紫金冠跳、双飞燕跳以及翻身......等都是以腰为主的动作。腰的训练目的是增强舞蹈演员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此外,腰的动作也常是舞台表演上直接采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大八字步前、旁、后下腰 2、丁字步拧腰 3、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 4、弓箭步涮腰(男,1-3次)

5、踏步旁腰 6、大踏步旁腰 7、单腿重心前、后下腰 8、单腿跪前、后下腰 9、卧鱼 10、八字步风火轮(女,1-3次) 11、弓箭步风火轮(男,1-3次) 教材的组织范围:1、腰的训练先可采用慢速或中速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音乐,这样可以训练腰部具有灵巧的运动能力。 2、可将两项以上不同舞姿的腰的动作,组合起来练习。 3、常用的组合如:涮腰卧鱼,穿掌扑步风火轮 4、可以作为各种舞姿、大踢腿、旋转和跳跃等组合的衔接动作或结束动作。 三、大踢腿 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训练“腿功”的重要教材。通过大踢腿练习,可使舞蹈演员腿部肌肉柔韧、有力而富有弹性,并可增强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这部分练习动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动作。 教材内容: 1、踢前腿(勾脚、绷脚) 2、踢旁腿(勾脚、绷脚和向左、右转身四分之一的踢旁腿) 3、踢后腿 4、踢十字腿(勾脚、绷脚) 5、踢蹁腿(勾脚、绷脚和带转身的蹁腿) 6、踢盖腿(不转身与带转身的盖腿) 7、踢紫金冠 8、踢冲天炮(男) 教材的组织范围: 1、大踢腿是腿部超过90度较大幅度的动作。由于运动量较大,每条腿在每一姿态上不宜连续超过8次。用不同舞姿连接起来的大踢腿动作或左、右两腿交替做时,不宜超过24次,先采用中速音乐,之后可以采用快速音乐伴奏。 2、首先,结合每一种手的姿态单一的反复踢腿(可以原地做也可以行

校本舞蹈教案

舞蹈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类别:舞蹈 适用对象:1—6年级爱好舞蹈的学生 课程理念: (1)强化舞蹈审美理念 审美体验是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在舞蹈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中,应以情感人,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培育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2)激发巩固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动力,它的产生与保持,取决于是否能从舞蹈动作中获得每的享受和身心愉悦,要根据学生学习舞蹈的认知规律,增强舞蹈动作的贴切性与情绪性,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环境,对学生予赞赏和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生成强化。 (3)注重舞蹈的文化品位 舞蹈蕴涵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具有相应的文化价值。舞蹈教育要以舞蹈文化为主干,注重舞蹈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与时代感性,形成多元文化,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目的。 (4)重视实践 实践是培养舞蹈能力的基础。舞蹈教学中应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性、多样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

发挥潜能,获取新的知识。 (5)关注个性发展 舞蹈属于提高性艺术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是学生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获得自主的空间。 设计思路: 按照课程的定位、性质及课改的心理念,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低年级为基础班,主要是基本功练习和律动表演再穿擦学习简单的舞蹈,每学期学跳二个舞蹈作品,对学生而言,既有所得,又没有太大的压力,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充分的提高。教师尽量的给孩子多些舞蹈素材,对学生今后的编舞大有帮助,使她们成为班级的文艺骨干力量。本课程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能力,又能促进个性发展,兼有拓展性课程与选修课的功能。 课程目标: 总目标: (1)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 (2)在自信、有表情的表演中,加强合作交流,既表现个体的水平,有体现群体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3)在舞蹈训练、表演过程中,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促进人格完善。 (4)了解舞蹈的基本要素: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使

中国古典舞身韵八个基本动作要素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中国古典舞身韵八个基本动作要素中国古典舞作为历史传承最悠久的一种中国古代舞蹈,舞姿更是含蓄优美,令人陶醉,之所以跳的好看中国古典舞身韵是非常重要的,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因此小编今天特意为艺考生整理了一篇中国古典舞身韵八个基本动作要素,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必看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八个基本动作要素 一、沉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是躯干之上下动律,主要掌握躯干上提下沉纵向的动势与呼吸的配合关系。先“沉”后“提”。 做法:在盘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沉丹田,以气息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眼皮随沉气慢慢放松。 二、提 同是躯干之上下动律,主要掌握躯干上提下沉纵向的动势与呼吸的配合关系。先“沉”后“提”。 做法:在沉的基础上,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从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顶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随着头顶虚空而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瞳孔放神。 三、靠 是在“提沉”的基础上躯干“斜移”的动律。掌握以拧带动向侧后形成的横向动势,体现古典舞的饱满、端庄、妩媚、含蓄的气质特点。 做法: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水平拉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四、冲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是在“提沉”的基础上躯干“斜移”的动律。掌握以拧带动向侧前形成的横向动势,体现古典舞的饱满、端庄、妩媚、含蓄的气质特点。 做法: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保持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觉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方向一致。 五、含 躯干向后移动,形成”内收“的过程。是后肩缩力的向后动律。 做法: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头。”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觉。 六、腆 躯干向前移动,形成”外开“的过程。是胸腔推力的向前动律。 做法: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探胸微抬头,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七、移 腰、肩进行左右水平运动的“横线”动律。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一.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理解其精髓,掌握与具有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把上擦地组合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完成完美的动作与要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体符合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 二.教学对象 职业中学舞蹈专业一年级学生(有一到两年的舞蹈训练基础)。三.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上擦地组合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脚背,与腿部的软开度的加强,与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2、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与控制 3、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二)教学难点: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保持直立,从脚往上肌肉的收紧。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舞蹈基训服 (二)老师准备:钢琴伴奏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新课内容 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与作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练在今后的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性与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基本素质练习 (1)压脚背练习:音乐节奏3/4拍,学生地面横排插空对齐,脚背绷直跪下,脚腕并拢准备,双手平放膝盖前,音乐响起,胯部抬起,膝盖伸直。做8x8拍。教学要求:脚腕并拢。 (2)压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地面右脚在前竖叉准备。a 向前压8x8拍,前4x8双手扶地,后4x8双手变三位手。b向后压8x8拍,前4x8拍双手扶地,后4x8拍左手扶地,右手三位手。c变横叉4x8拍,身体往前趴。然后变反面。教学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直,上身直立,不能掀胯,节奏要准确。 (3)踢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前、旁、后,各4x8拍,反面一样。要求:脚背带动,快起慢落。 2.把上擦地组合 (1)教师完整示范:钢琴伴奏准备2/4拍。双手扶把,一位站好准备。动作过程:a右脚由脚后跟带动向前擦出,脚尖点地整条腿外开,1x4拍完成前擦动作,然后由脚尖带动擦回一位,1x4拍完成擦回动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建国以后,以我国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 中的因素,动态,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古典舞日新月异,舞蹈家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为了使中国艺术文化以及舞蹈家们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永远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作用首当其冲,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1.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 划及组合范例。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A、“拧、倾、圆、曲”的身体形态。B、“内聚性”的内核。C、身韵。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舞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法的内容的科学性,我们经过研究探讨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舞蹈动作剖析和动作律动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的观点,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基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的描绘。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就拿“蹲”来讲,其目的和作用针对人体科学中的腿部肌肉全面均衡发展以及为跳作准备等。就其种类来讲一位蹲、二位蹲、踏步蹲、弓箭步蹲等等。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如:2/4,6/8拍皆可。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 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中国舞蹈古典舞身韵教材法

1.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包括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拧、倾、仰”等10种。 2.横拧是髋关节固定在一个水平面上,以腰部为中心,向左或右作水平横向转动的动作元素。 3.穿手亦称“穿掌”,穿手的形象含义是包含了钻和穿这两层意思,一般地讲,“钻”是指它的运动路线是 和“含”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穿”是指它的运动感觉是有向外放送的形象。它的动作特点偏向于干脆,利落的。 4.“云肩转腰”是武术上的叫法,实质上,它是综合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的七种基本动律元素,并将其串起来,使腰部作横向水平转圆的一种运动形式,他是中国古典舞的一切平圆动作的基础,也是古典舞风格性,韵味性集中体现的动作之一。 分析题 5. 穿手是一个系列动作,它包含了单臂穿手、双臂交叉穿手、平穿手、反平穿手、斜上穿接背 手穿、横拧反平穿、反平穿接背手下穿等形态。它的动作特性,包括“穿”与“钻”,动作用力特点偏 向于干脆、利落。 6.云手的教学要求:1云手整个过程要连绵不断,保持圆弧线的运动轨迹。2在起始后,一直要有揉球的形态和运动路线。3身法,眼要协调地与之相随。 7.燕子穿林动作要点:1前一动律是后一动律的铺垫和对比,如冲、靠、含均是“穿"一仰的铺垫,仰、旁 提恰是后一动律蹲,横拧的准备。2整个燕子穿林动作的完成要连绵不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3大开大 合,高低起落是它的特点,所以,就要求有一个良好的重心支撑,要求要掌握它的动势特点。 8.圆场有快,慢之分,对于初学者,一般以慢圆场“开法儿" ,无论是慢,快圆场都要求在行进过程中,膝关节以下的松弛和裸关节的放松。归纳起来膝关节的微弯是走好圆场保持平稳的关键,勾,压脚掌是形成 圆场中国风格的外形所在,腿部(膝关节以下),裸关节的放松是圆场灵活,具有行云流水般舒畅的重点。 9.古典舞身韵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是:以腰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云肩转腰为重点。“三园"路线为运动路线为运动轨迹,以传统典型动作为依据,组合为归宿的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方法。按照以上的方法和原则, 身韵训练要遵循从元素,动律训练过渡到完整的动作训练,再由动作训练发展到单句,复句型的小组合训练到,最后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和性格型的组合训练。 10.形神劲律的有机融合和完整体现是身韵的典范,所谓“形"是指外部动作,凡是动作,舞姿等一切可视的包括动作之间的点线连接,都是“形"的范畴。“神"是指人内在的气质,舞蹈的韵律,它是古典舞“形" 的生命力之所在。“劲":是指内在的动作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动作幅度处理。律 身韵”从字面上来解释,可以说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 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其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 韵”即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的同义语,通过身韵”的训练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它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虽然把训练身法”与陶治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但进一 步去剖析,便可了解它包涵着形、劲、律”这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形: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 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 有形”作为艺术表现和传达的媒介。任何艺术的审美性都是不能存在的。作为中国古典舞而言,它在解决形” 的训练上要注意以下3点要领:1、舞蹈者在静止的体态(或姿态)情况下所必须具备的自我审美意识与气质。比如:挺拔而含蓄”、刚劲而柔韧”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审美意识。2、掌握姿态与姿态、动作与动作的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与轨迹。正如书法艺术上的笔法一样,横、竖、点、撇”是有极其严格的规范 而又有充分的发展余地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体运动艺术也是具有其自身严谨的规范和规律的。 3、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这瞬间变化的运动法则。由动到静”在戏曲艺术中称之为亮相",亮相”是戏曲 艺术的精华之一;舞蹈虽不于戏曲,但舞者在千变万化的运动之后,将一切美凝于富有回味的如雕塑般的一个造型上,这种对于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案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舞蹈课教案 1、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女 口: 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

四、授课地点: 音乐教室 五、内容安排: 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 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 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 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 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 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 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 舞蹈队活动计划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 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通过作品排练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部分代表性民族舞蹈,为随时扮演各种人物形象作好准备。 活动时间:每周六 活动地点:舞蹈教室 活动内容: —、身体基础训练1、基本脚位 2、上身练习 头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现代舞训练 仰卧起坐、蝶式、胯部练习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一.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理解其精髓,掌握和具有中国古典舞规范,扎实的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把上擦地组合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完成完美的动作和要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体符合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二.教学对象 职业中学舞蹈专业一年级学生(有一到两年的舞蹈训练基础)。三.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上擦地组合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脚背,和腿部的软开度的加强,和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2.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和控制 3.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二)教学难点: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保持直立,从脚往上肌肉的收紧。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舞蹈基训服 (二)老师准备:钢琴伴奏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新课内容 介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作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练在今后的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基本素质练习 (1)压脚背练习:音乐节奏3/4拍,学生地面横排插空对齐,脚背绷直跪下,脚腕并拢准备,双手平放膝盖前,音乐响起,胯部抬起,膝盖伸直。做8x8拍。教学要求:脚腕并拢。 (2)压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地面右脚在前竖叉准备。a 向前压8x8拍,前4x8双手扶地,后4x8双手变三位手。b向后压8x8拍,前4x8拍双手扶地,后4x8拍左手扶地,右手三位手。c变横叉4x8拍,身体往前趴。然后变反面。教学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直,上身直立,不能掀胯,节奏要准确。 (3)踢腿练习:音乐节奏2/4拍。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前、旁、后,各4x8拍,反面一样。要求:脚背带动,快起慢落。 2.把上擦地组合 (1)教师完整示范:钢琴伴奏准备2/4拍。双手扶把,一位站好准备。动作过程:a右脚由脚后跟带动向前擦出,脚尖点地整条腿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手臂的训练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手臂的训练 摘要:中国古典舞教学是舞蹈教学中比较难教的舞种之一。手臂的训练又是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笔者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与教学中,总结出一套针对中国古典舞手臂训练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已有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从手臂的基本位置、指的训练、腕的训练、肘的训练、肩的训练五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中国古典舞教学尽自己的一点儿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蹈教学手臂训练 中国古典舞的手臂是―个复杂而极富表现力的部位。由于手臂具有运用灵活、支配自如的特点,使得它成为整个身体动作中被发展得最丰富,也是最优美的一部分。“手臂动作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极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并且,还有着自己独立而完整的表现程式。尤其在古老的东方舞蹈中,这一特点更为鲜明”。①我国戏曲艺术中对手臂动作的发展和运用,其形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仅手掌运动的形态描述就有各种各样的形容。如:切、分、盖、推、摊、提、压、撩、绕、盘、转、抹、劈、托、穿等等。著名戏曲表演大师梅兰芳就总结出上百种手的造型。通过若干表演艺术家的积累、总结发展、越发使得戏

曲舞蹈中的手臂动作多姿多彩,在表现力上独占优势。同时也增强了它的表演难度。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演员,是不可能很好地支配和运用于臂动作的。身韵在吸取大量的戏曲身段和武术的同时,训练上要根据舞蹈发展的需要,从科学性、系统性及训练性等方面去重新认识和整理传统中的手臂动作。比如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口诀,体现了在审美上、动体现范上以及动作方法上对手臂的严格要求,是供我们研究分析、建立手臂训练教材的极好基础。“六方圆满、三节白然、手、眼相随、大方舒展”这是对手臂动作的总的要求。还有很多很细致的要求如对手臂的形,讲“形圆”,动作过程则要“残圆”,“形圆接线圆,线圆落形圆。”避免僵直,但又忌过于弯曲,要做到圆而舒展,又如对“劲”的要求,“虽发力于腰,必须达于梢”。意即在动作过程中,力量要一直贯通到手指尖上,反对将力量停留在肩或大臀上,形成笨拙、僵硬的状态。 一、手臂的基本位置 要使学生树立手臂在运动过程中基本位置的正确概念,必须从一开始学习舞蹈时就教给他们,并反复进行练习,形成习惯,直到巩固下来为止。准备位:双背手,两手手臂在身后轻靠于髋骨上。下侧位:简称―位。手垂于体侧,离骨盆约12公分。平侧位:简称二位。手在体侧抬与肩平,开度与胸平。上侧位:简称三位。手上举于体侧上方,离头约16公分。体前位:简称四位。手位于胸前,高度抬与肩平,

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

“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说课稿 前言: 尊敬的给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中国古典舞身韵一些基本元素的学习。古典舞“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术语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学习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的是为以后一些大舞姿或者成品剧目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好古典舞身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用身体去诠释一个完整的舞蹈。 2、教学课时:本节课时间为5分钟,。 3、教学目标:让同学们掌握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的基本做法。 4、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舞身韵并不是外在的动作的笔画,而是靠身体中的气息去带动而完成,这一点与太极有一点相似。这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完成古典舞身韵学习的同时,对用气息带动肢体的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认识运用气息来带动肢体的舞蹈才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是整个舞蹈更具有生气。 3、教学难点: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元素的做法。 二、说学生

本课所针对的学生是大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经过了一年的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身体各方面的条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个时候开设的身韵课在进一步训练学生们的身体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理解由气气息带动身体运动的作用,为以后完成成品的舞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法 1、讲解:在学习之前学生对身韵的了解还不够多,所以要先给学生说规定和要领,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2、示范:标准的示范是很重要的,在讲解完以后,应该自己示范给学生看,在示范的同时再给予一定的讲解,如重点、难点、要注意的地方。 四、说学法 1、观察法: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自己开始进行一定的模仿,但是这只是存在于对动作的学习和识记。 2、加强对动作的练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不断的练习,已达到动作的规范度。 3、在将动作做到规范的同时,加入身韵中最重要的气息。 五、说程序 1、首先是讲解动作的要领和规定 2、教师示范给学生看。 3、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希望点亮自己,将自己散发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 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中国古典舞范本一: 1高伟;雷娟;;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 年05 期 2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金浩;;论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后身韵时段”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季鹰;;对身韵教学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中功能与价值的再认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 报;2007 年03 期 5刘曼利;;从《扇舞丹青》看舞蹈呼吸” [J剧影月报;2006年04期 6杨瑞燕;;对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教学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 年S1 期 7汪丽红;;谈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与基础训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任亦男;;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01 期 9陈煜芳;;试谈当前高校中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3期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范本二: 1. 资华筠:《舞蹈生态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年版。 2. 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年版。 3. 叶宁:《舞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年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授课班级】 中等职业教育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人数】 30人 【教 材】 中等职业教育《舞蹈》 (主编:吴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 古典舞训练单元——古典舞身韵 【授课形式】 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 2个课时(连排)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第二章第四节“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对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做到动作协调熟练地掌握身韵元素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即气息的运动规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因此,本课内容结合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又进行了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气息、韵律以及肢体表现力,最终增强了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是针对中职学校幼教专业二年级学生来设计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为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舞蹈表演中与气息、动作舒展有关的理论都结合在具体的组合和作品中讲解,再辅以作品的欣赏来加以理解和巩固。 【教学目标】 通过身韵组合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气息的存在,感受到气息的流动,以及气息对动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及规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气息起承转合的韵律: 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二)能力目标 1.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使学生具备将气息运用到舞蹈表演中去,使动作舒展、流畅、优美且传情达意的能力。 3.通过对气息的掌握,增强今后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肢体示范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案 2011年10月 “神州数码杯”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 精品文档 古典舞基训课教案 强化舞姿转组合 一、导言 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第三部分综合运用中的第三节中旋转短句舞姿短句进行拆解和重组进行训练的,教材本身讲解的是舞姿性的复合转,强调技术技巧的华美性,同时辅以身韵的抹手、分手、摇臂、燕子传林等元素进行连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作与旋转技术的衔接,心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再有就是突出组合的抒情性,使感情融合到动作与技术当中,增强组合的表现力。 三、学生分析 1 / 17 精品文档

本节课针对的授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男班,该学期内的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基本的基础规范,在身体能力、旋转技术技巧控制、舞姿规范、身韵连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比较好的完成单一的训练元素。所以在教授组合之处初,重点是先放在对以往单一的舞姿旋转做常规性的训练与恢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复合旋转组合中的单一舞姿,为即将开始的组合教授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该组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将单一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复合单一性的复合转,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表演能力。 2、让学生学会动作与技术技巧的连接,做到不留痕迹、顺畅、自然,同时能将组合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融进去,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重点 1、旁腿转的连接、后腿转的舞姿控制、旁腿转接旁提后腿舞姿转 2、起到连接动作与技术技巧作用的身韵元素。 3、体会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节奏,学会融入情感,表演。 六、教学难点 1、单一技术技巧的连接,过渡。 2 / 17 精品文档 单一技术技巧的旋转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将两个以上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在不转换主力腿的前提下,就相对难一点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给学生示范与让学生自己实践是巩固提高的最佳途径。 2、情感融入。 此方面重点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上入手,使学生多体会,在完成组合中的技术技巧的同时,要突出组合的抒情性,增强组合的表演力。

[实用参考]古典舞基训校本教材

第一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要 一.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独具的风格、特性,而这种所谓风格特性,也就是中国古典舞这门艺术的神韵特征之所在。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就是要围绕着形、神、劲、律进行的整体而系统的训练。它是中国古典舞的神韵特征的突出表现。 形——指的是外形。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外部形态特征。除人体共性的舞蹈所需要的直立形态外,中国古典舞的外形特点是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 神——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这是古典舞的内涵。 劲——劲头儿,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等对比的方法,也称做反衬法,中国古典舞所要求的劲头儿,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寸劲儿”,它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 律——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圆、立圆、8字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留下身、走上身,或者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腾挪是中国古典舞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由此决定了形、神、劲、律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四大要素,离开了它们就没有了真正的古典舞精髓,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自身民族的风格特性及神韵特征,从而其训练的价值及意义也必将荡然无存。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任务及特点 根据中国古典舞舞种的特性需要,以中国古典舞审美意识为基点,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属性的原则下,确定训练的目的和手段,培养既有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又有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具有全面能力的演员,是我们的训练特点和最终任务,为此我们应当认识和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新鲜的认识和发展。 (一)中国古典舞训练上的特点 1、外形的特点 (1)除直立外,拧、倾、圆、曲的外形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训练的外部特征。 (2)以躯干为核心的重要特征,是完成中国古典舞舞姿以及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重要环节。(3)各类舞姿在规格、要求上的特殊性构成的中国古典舞鲜明的风格性。 2、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 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古典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它对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各个部位的回旋幅度要求很大,同时所需要的不仅是软开度而且还要求具备力量,因此刚柔并济是中国古典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 3、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的特点 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缺少或根本没有这种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就不会达到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要求。 4、中国古典舞的连接特点 平圆、立圆、8字圆是中国古典舞所有连接特点,而8字圆又是各种转换连接中的必然过程,是转换的衔接点,在运用过程中有时是局部的,在审美上它是一个弧线,离开了弧线也就没有了圆,没有圆就没有了动势,而缺少了动势的动作变化就是相加的,是生硬的,就会不顺、不圆、不流畅自如。 5、中国古典舞的节奏特点 平铺直叙不是中国古典舞所要的节奏,也达不到古典舞的审美要求,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则是古典舞所要的节奏特征的总的概括,无论从外部形态的要求标准,到内在意识的发掘阐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 教学目的学习古典舞基本手位,通过学习古典舞手位组合,较准确熟练的运用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体会、运用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动手先动腕、眼随手动等风格特点,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让音乐与感情的融合、与动作的配合,化成整个肌体的动力抒发在流动的形体线条之中 课程类型 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 教具(含电 教用具) 音响、VCD、光盘 教学过程说明

一、复习上节课的组合《小踢腿》 二、学习古典舞《基本手位》 1、每个动作单独讲解 (1)准备位:手兰花指状,双手背在身后左右髋关节处,手指向斜下方身体的内侧相对(2)插腰位:手兰花指状,虎口张开,拇指外分,双手贴在腰的斜前位置 (3)山膀位:手臂在身体的旁边起至90°,小臂内旋,腕部下按外推成弧形,肘部稍曲(4)托掌位:手臂保持山膀状抬至头上方,手心向上,兰花指,抬头时可以看到手(分为单托、双托) (5)按掌位:兰花指,手抬至身体前方,手与上腹部保持平行,掌心向下,手臂保持半圆状 (6)山膀按掌:手臂一臂为山膀,一臂为按掌位 (7)按掌掌位:手臂一臂呈按掌,一臂托掌位 (8)斜托掌:右手扬掌位,左手低于山膀位,手心向上 (9)顺风旗:一手托掌位,一手山膀位。兰花指手心朝外 (10)提襟位:手臂在身体的旁边弯曲成弧形,小臂内旋,双手握拳,虎口对着髋关节斜前方,提起衣襟的感觉 2、看视频,听音乐数节奏 3、示范教学组合:动作(略) 4、学生练习 5、合音乐,指出问题。 课堂小结略 作业布置1、晚练练习组合、基本功 2、自学幼儿古典舞手位组合《寻胡隐居》 3、下周进行芭蕾基训把上组合回课

《中国古典舞韵》教案

“神州数码杯”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教案

2011年10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授课班级】中等职业教育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人数】30人 【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舞蹈》(主编:吴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古典舞训练单元——古典舞身韵 【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2个课时(连排)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第二章第四节“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对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做到动作协调熟练地掌握身韵元素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即气息的运动规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因此,本课内容结合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又进行了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气息、韵律以及肢体表现力,最终增强了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是针对中职学校幼教专业二年级学生来设计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为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舞蹈表演中与气息、动作舒展有关的理论都结合在具体的组合和作品中讲解,再辅以作品的欣赏来加以理解和巩固。

【教学目标】 通过身韵组合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气息的存在,感受到气息的流动,以及气息对动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及规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气息起承转合的韵律: 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二)能力目标 1.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使学生具备将气息运用到舞蹈表演中去,使动作舒展、流畅、优美且传情达意的能力。 3.通过对气息的掌握,增强今后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肢体示范能力。 (三)情感目标 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力以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气息、掌握规律并初步控制气息; 2.将气息初步运用到所学动作中,使动作灵活舒展,传情达意。 难点:灵活运用气息引领动作,使动作流畅自然、传情达意。 突破难点的关键: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形象理解;另外通过剧目赏析等手段让抽象的气息具体化.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不同情景的设定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气息的运用方法;在情景中讲解示范动作;在情景中练习表演;在情景中感受气息对动作产生的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合练习与展示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讨论研究等探究性的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小组内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进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案上课讲义

《中国古典舞基本 功》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案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舞蹈课教案 1、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训练步骤: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2.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二、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