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1、分析问题:明确条件和需求,找出条件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2、设计算法: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问题的具体解决步骤;

常见的描述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算法的特征:有输入(0或多个)、确定性、有穷性、有输出(至少要有1个输出)、可行性

3、编写程序:用计算机能读懂的程序语言描述算法;

程序的发展:机器语言(用二进制(0和1)代码表示,

唯一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接受的语言)

汇编语言:又称符号语言,间接接受的语言 高级语言:间接接受的语言,

常见的有FORTRAN 、BASIC 、PASCAL 、COBOL 、C 、Visual Basic 、Visual C++、LISP 、Visual Foxpro 、Delphi 、Java 等

4、调试运行:主要目的是查错,查找和改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使程序顺利地执行,

得出正确结果;

Eg :

1、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 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B.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 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D.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2、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 A .算法与程序之间无关系 B .算法是对程序的描述

C .程序决定算法,是算法设计的核心

D .算法决定程序,是程序设计的核心

3、能够被计算机直接接受和执行的计算机语言,通常称为( )。 A .低级语言 B .高级语言 C .机器语言 D .汇编语言

4、在流程图中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时使用( )图形框。

A.平行四边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矩形框

5、如图所示,分别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它们的描述方式是()

A.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B.自然语言和数字语言

C.数字语言和自然语言 D.计算机语言和数字语言

6.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正确答案:BDCBAC

第二章第一节

一、VB常见的数据类型:

1、数值型数据 : 分为整数型和实数型两大类

a、整数型分为整型(Integer),范围:-32768~+32767

Eg:4、256、

长整型(Lon g),约10位有效数字

Eg:45678、58566685

Eg:

1、vB语言中,下列各种数据类型是整数型的是()。

A.456 B.”789”C.abc D.true

2、VB语言中,下列各种基本数据类型说明符中表示长整型的是()。

A.Integer B.long C.Single D.String

正确答案:AB

b、实数型:

单精度浮点数(Single),有效数字:7位十进制数,用E/e表示10的次方Eg:3.14、5.9858、3.15E+20

双精度浮点数(Doubl e ),有效数字:15或16位,用D来表示10的次方Eg:28684558498515、4.5685214D+35

Eg:

1、VB语言中,下列各种基本数据类型说明符中表示单精度实数型的是

A.String

B. Single

C. Integer

D. Boolean

2、下列数据中,只能用双精度实数型表示的是

A.4238

B.324052342223

C.1.564×10

D.′ewt′

正确答案:BB

2、字符串型:( String ) 用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括起来的内容;

Eg:”125”、”中国人”

3、日期型:(Date)表示日期或时间,用#括起来

Eg:#2012-4-16# 、#08:30:00 AM#

4、逻辑型:(Boolea n)

逻辑型数据只有两个可能的值:True(真)False(假)

二、常量与变量

1、常量(Constant)

格式:Const 常量名(As 类型) = 表达式

Eg:const pi (as single) =3.14

2、变量(Variable)

格式:Dim 变量名As 数据类型

Eg:dim a as integer

3、变量、常量命名约定

英文字母开头, 后面则可以由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比如下划线)组成。(不能使用运算符及关键字,即:+、-、*、/等运算符,integer、single等)Eg:a1 , ab345 , book , sqr3 , ad_2

Eg:

1、以下哪个是合法的变量名()。

A.x*9 B.sq3 C.end D.rood/1

2、以下哪个是合法的变量名O。

A.a+b B.dim C.2pal D.bzl

正确答案:BD

三、运算符

1、算数运算符: 运算 运算符 表达式举例 说明

幂(乘方) ^ X ^ Y X^Y 表示数学中的X 2^10表示2的10次方

取负 - -X

乘法 * X * Y 2*5 表示数学中的2×5 浮点除法 / X / Y 5/2 表示数学中的5÷2 结果为2.5 整数除法 \ X \ Y 截去小数,不舍入 如:5\2 结果为2 取模

Mod

X Mod Y

取余数

表示X ÷Y 的余数

如:5 Mod 2 结果为1 加法 + X + Y 减法 -

X - Y

Eg :

1、下列Ⅵsual Basic 表达式中,能与代数式

3

76+ 对应的是

A .(6+7)/3

B .6+7/3

C .(6+7)÷3

D .6+(7/3). 2、与代数式

a

a +55对应的Visual Basic 表达式是

A .5*a /(5+a)

B .5a /(5+a)

C .(5*a)/5+a

D .5*a /5+a 3、VB 表达式5+2*12 Mod 8的值是()。 A .13 B .5 C .28 D .8

正确答案:AAB

2、字符串运算符:+ 或 &

Eg : ”234”+”568”→”234568”,

”福建省”&”南平”→”福建省南平”

3、关系运算符:< , > , <= , >= , <> 或 ><

4、逻辑运算符:not (取反值)→ and (其一为假则为假) → or (其一为真则为真)

Eg :

1、下列表达式中,运行结果为”Flase ”的是

A .3>5 and 3<5

B .3>5 or 3<5

C .not 3>5

D .3<5 2、当a=5,b=7,c=2时,下列结果为False 的是( )。

Y

A.a+b>c And a<5

B.a+b>c Or a>=5

C.a+b>c And a>=5

D.a+b

正确答案:AA

四、函数

Abs(n) 返回n的绝对值。

Sqr(n) 返回n的平方根。

Rnd(n) 产生0到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Int(n) 返回不大于给定数的最大整数。如:-8.6-->-9 8.6-->8

Cint(n) 小数部分四舍五入(integer)

Cing(n) 小数部分四舍五入(long)

Date()返回系统时钟的当前日期。

Time()返回系统时钟的当前时间。

Str(n)把数值转换成字符串。

Val(n) 把字符串内的数字转换为数值型数字。

Eg:

VB语言中,能够正确表达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平方根的是()。(注:判别式D=b*b-4*a*c) A.Sqr(D) B.Sin(D) C.Int(D) D.Abs(D)

函数Sqr(256)返回值是

A.256 B.16 C.-256 D.I

正确答案:AB

第二章第二-四节

一、顺序结构

1、结构特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执行没有分支没有重复;

Eg:

结构化程序设计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某程序中三个连续语句属于()

a=l:b=2:c=a+b

A.顺序结构B.选择结构C.循环结构D.其他三种都不是

正确答案:A

2、常见语句:

A、赋值语句:变量= 表达式

说明:等号左边必须是变量名,赋值内容放在等号右边;只有同种类型的数据才能构成赋值语句;经过多次赋值后,最后变量的结构应为最近的赋值;

Eg:

1、如果A=3,B=4.执行T=A:A=B:B=T语句后,A、B和T的值是()。

A.3、4、3 B.4、4、3 C.4、3、3 D.3、4、4

2、如果A=3,B=4,执行

A=A+B

B=B-A

语句后,A、B的值是()。

A.7、4 B.3、4 C.7、-4 D.7、-3

正确答案:CD

B、输出print语句:Print 输出内容

Print 5 原样输出

Print a 输出变量的值

Print “a=”直接输出引号里的内容 a=

Print a+b 直接输出表达式的值

Print a , b 按照分区格式输出

Print a ; b 后面一个输出紧跟前一个输出

Print 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Eg:

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整型变量a和b的值分别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a=2

b=6

a=a*b

b=a\b

a=a\b .

Print a,b

End Sub

A.12和2 B.6和2 C.2和6 D.6和6

2、下列关于Print语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它们的值

B.如果输出的内容是用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山

C.如果输出的内容为空,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D.如果输出的内容为空,则执行该语句时将出错

3.若a=l,b=5,则print a,b的结果为( )

A.15 B.6 C.1 5 D.ab

4.若a=”10”,b=”15”,则print a;b的结果为( )

A .1015

B .25

C .10 15

D .ab

正确答案:BDCA

二、选择分支结构

1、选择分支结构特点:

2、对应的if 语句: 块结构条件语句: IF <条件> THEN

<条件成立执行的语句块> ELSE

<条件不成立时执行的语句块> END IF

行结构条件语句: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g :

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变量b 的值为 Private Sub Comm~mdl_click0

a=75

If a>=60 Then b=”及格” Else b=”不及格” Print b

End Sub

A .75

B .及格

C .60

D .不及格 2、阅读以下程序

dim x as integer x=inputbox(“X=”,“输入”) if x<0 then x =–x print “︱X ︱=”;x

单分支结构

双分支结构 单分支只是省略了else 语句

若程序运行后输入-45,执行后X的值结果为( )。

A.true B.45 C.–45 D.False

正确答案:BB

三、循环结构

1、循环结构特点:语句需要重复执行,直到循环终止条件满足为止

2、对应的for语句:

For 循环变量=初值T o 终值Step 步长

语句组

Next [循环变量]

说明:对于累加题,结果变量s的初值为0;对于累乘题,结果变量s的初值为1;

对于循环变量i的选择,一般是构成规律变化的等差数列的公共项,初值为等差数列的第一项,终值为等差数列的最后一项,步长为等差数列的公差(即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值)循环语句:累加题——s=s+累加项

累乘题——s=s*累乘项

Eg:

1、以下是求阶乘1*2*3*4*5的程序

t=<选项>

for i=l to 5

t=t*i

next i

print“l*2*3*4*5=”;t

选项的值应为( )。、

A.1 B.5 C.0 D.6

2、阅读以下程序

S=0

for i=l to 5

s=s+i

next i

print s

执行后,s的值为()。

A.1 B.5 C.6 D.15

3、执行下列程序段后,变量s和i的值分别为

Private Sub Command 1_Click()

dim s,i as integer

s=0

for i=l to 5

s=s+i

nexti

Print“s=”;s

Print“i=”;i

End sub

A.15,5 B.15,6 C.5,5 D.10,5 正确答案:ADB

福建信息技术会考数据库知识点(答案)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复习班级:姓名:座号: 一、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 1、数据及数据类型(P6-7) 1)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数据是数值数据,如轻重、高矮、大小等数值型数据,用非数字形式来表示的数据称为非数值数据。如字符、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非数数值型数据。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信息的具体描述,是信息的载体 0806) A.记录 B.数值 C.数据 D.数字 2、用一组数据“班级:05;姓名:李想;性别:男;座号:9 ;总分:369”来描述某位学生信息,其中“总分”字段适合的数据类型为()(0906) 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型D:货币型 3、用一组数据“客房编号: 0101,额定人数:4,状态: 即将到达,是否可预定: TRUE”来描述某客房信息,其中“是否可预定” 字段适合的数据类型为()(0906)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型D:货币型 4、用一组数据"产品名称: 自行车,开始时间:2009-6-29,结束时间: 2009-12-3,需求数量:1010"来描述某生产计划信息,其中"开始时间"数据可设置为()(0906)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时间型D:货币型

5、用一组数据“班级:05,姓名:李警,性别:男,座号:9 ”来描述某位学生信息,其中“姓名”数据可设置为()(0906) A:文本型B:逻辑型C:日期型D:货币型 6、用一组数据“类型编号: BK001;类型名称:管理;可借天数:30”来描述图书类型信息,其中“类型编号”数据可设置为()(0906) 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型D:文本型 7、下列关于数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0901) A.数据只能以数字形式来表示 B.数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 C.数据是的信息的符号化表示 D.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 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P8)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人工管理特点: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紧密联系,不能共享。 文件系统特点:数据文件与应用程序分离,但独立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较差。 ①数据结构化。这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形式为二维表。 ②数据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多个用户所共享,冗余度小。 ③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④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人工管理、数据库管理和()(0906) A:网络管理B:计算机管理C:文件管理D:软件管理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最早出现的是()(0906) A:人工管理阶段B:机器系统阶段C:数据库系统阶段D: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按照先后顺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0901) A.文件管理、人工管理、数据库管理 B.数据库管理、文件管理、人工管理 C.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D.人工管理、数据库管理、文件管理 4、下面列出的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的是( )(0901) ①人工管理阶段②文件系统阶段③数据库系统阶段 A.只有② B.只有③ C.②和③ D.①和③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1、分析问题:明确条件和需求,找出条件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2、设计算法: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问题的具体解决步骤; 常见的描述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算法的特征:有输入(0或多个)、确定性、有穷性、有输出(至少要有1个输出)、可行性 3、编写程序:用计算机能读懂的程序语言描述算法; 程序的发展:机器语言(用二进制(0和1)代码表示, 唯一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接受的语言) 汇编语言:又称符号语言,间接接受的语言 高级语言:间接接受的语言, 常见的有FORTRAN 、BASIC 、PASCAL 、COBOL 、C 、Visual Basic 、Visual C++、LISP 、Visual Foxpro 、Delphi 、Java 等 4、调试运行:主要目的是查错,查找和改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使程序顺利地执行, 得出正确结果; Eg : 1、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 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B.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 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D.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2、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 A .算法与程序之间无关系 B .算法是对程序的描述 C .程序决定算法,是算法设计的核心 D .算法决定程序,是程序设计的核心 3、能够被计算机直接接受和执行的计算机语言,通常称为( )。 A .低级语言 B .高级语言 C .机器语言 D .汇编语言 4、在流程图中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时使用( )图形框。

20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20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 篇 高一数学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 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

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二)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 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0和x0的所有实数,q不能是偶数;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2017信息技术vb选修知识点

选修知识点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流程图 (二)算法 一、 算法定义: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二、算法的描述方法:分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三种。 1、自然语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2、流程图: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3、伪代码: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三、算法的5个特征: 1、有穷性: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且每一步的执行时间也都是有限的。 2、确定性:每一步都有确切的含义。 3、可行性:原则上能精确运行,用纸和笔做有限次运算后即可完成。 4、输入: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5、输出:至少产生一个输出。 (三)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发展过程。 常用高级语言:、、、C 、、、、、等。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控件等。 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常用控件: 控件 对象的类型 前缀 名字举例 窗体 命令按钮 标签 文本框 若命令按钮()的属性设置为时按钮有效,设置为时按钮无效 输入、输出 判断 处理、运算 连 接点 流程线 开始、结束

对象的三要素:属性、方法、事件 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赋值语句在代码窗口设置: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例:给文本框123的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123 = “ 20 ” 注意:如果直接给对象名赋值的话,是赋值给对象的默认属性。 例: 123 = “ 20 ”相当于 123 = “ 20 ”都是给文本框123的属性赋值。 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变量名=对象名.属性名 例:读取文本框“123”的“”属性的代码如下:a = 123 ●方法常见的方法如下: 格式:[对象].方法[参数名表]例:1 ”欢迎使用” ●事件及事件驱动常见的事件如下:、、、、等。 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事件。如需要命令按钮响应事件,就把完成事件功能的代码写到事件的事件过程中,与事件一一对应。 事件过程的形式如下:对象名_事件名( ) (事件过程代码) 一、常量:指在程序进行过程中不变的量,在中一般分数值常量与字符常量两种 数值常量:就是数学中说的常数,分整型常量和实型常量两种 整型常量:即整数,指不带小数点的数值如1、0、、-10、+35等都是合法的整数 实型常量:即实数,指带小数点的数值。 实型常量又分为定点数和浮点数两种。 例:定点数:3.14159和-6.8,1.99 浮点数:2E6、1E5、88E 例:1.2345×103可表示为1.2345E3,字母E表示底数10 浮点数就是数学上的科学计数法。 字符串常量:被一对英文双引号括起来的若干个合法的字符称为字符串常量。例如:””、””、”18”、”3.1415”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知识链接】 1、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3、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 4、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不完全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普遍性。 【同步练习】 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必要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价值性 3、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D、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4、(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5、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电脑 B、VCD光盘 C、报纸 D、CCTV1播出的新闻 6、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 A、字数 B、字长 C、二进制的位 D、字节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知识链接】 1、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又称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 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 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将人类推进数字化信息时代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GUI图形化操作界面) ①虚拟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如,电子宠物等。 ②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ASR)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TTS)。《 ③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总的说来,信息技术正在向大众化和人性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 【同步练习】 1、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 )的简称。 A、输入设备 B、因特网 C、手写板 D、信息技术 2、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 )、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 A、识别 B、变换 C、显示 D、交流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是() 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使用 C、印刷技术的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4、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A、传感器技术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微电子技术 5、下面()属于虚拟现实技术。 A、电子宠物 B、ASR C、TTS D、Office助手 6、()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语言识别技术和语言合成技术。 A、虚拟技术 B、语音技术 C、汉字识别技术 D、桌面系统 :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1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 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3 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4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5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6 3、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7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8 4、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9 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 10 4、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 )11 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12 6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13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 、硬盘、内存、显示器 14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5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16 (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17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信息来源分类(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26 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27 信息获取的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28 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29 四、网络信息的检索 30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评价信息 调整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 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相对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4.信息编码:即将各种信息用二进制位来表示,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即机器语言)。 5.冯·诺依曼:“电脑之父”,提出“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即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经典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论之父”:申农 6.eniac爱尼阿克:1946年2月14,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7.计算机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五代,智能化和网络化) 代次年份主要采用的元器件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7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1978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8.计算机存储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8位=1个字节 9.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0.n个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 1.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 2=1*25+1*24+1*22+1*20=53 2.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0=(11010 )2 13.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14.在计算机内汉字以代码形式表示,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我国采用gb2312-1980标准进行汉字编码。 1.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 码。 2.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以字音为主)、形音 码(以字型为主) 3.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在计算机中,用第一个字节标记区 码,第二个字节标记位码。 18.模拟量:连续、平滑变化的量称为模拟量(或模拟信息)。容易失真受外界干扰。 19.数字化:将模拟量变成一系列二进制数据(或数字信息)。如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光盘里记录的信息等。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模拟技术。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 称“模数转换(a/d转换)”,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 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k 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000 次。 4.数字化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序也越好,数据量(即储存空间)也越大。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说明:虚拟现实技术举例: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语音技术举例: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学期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 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①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②GB18030对收录的字符分别以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进行编码。 ③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①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 ②黑白位图的图像所占空间大小计算。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个位就可以表示,因此黑白位图的图像大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的个数×垂直像素点的个数/8。以一幅800×600像素的黑白图像为例,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为:800×600位,即800×600/8=60000字节。 ③彩色图像所占空间除了它的像素点的个数之外,还与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表示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储存空间也越大。 3.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本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3)保护知识产权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 (4)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

高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总结

高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总结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棱柱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 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面是矩形. (2)棱锥的底面是任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叫正四面体.反过来,正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 (3)棱台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得到,其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 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1)圆柱可以由矩形绕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 (2)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 (3)圆台可以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面中心所在直线旋转半周得到,也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 (4)球可以由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或圆面绕直径旋转半周得到.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平行投影得到,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全等和相等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 4.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基本步骤是: (1)画几何体的底面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A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 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例 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 例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例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C ) A.文字B.视频C.声音D.图像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⑦传 递性: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 例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例5.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 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 例6.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 B )功能 A.处理信息B.传递信息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例7.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例8.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的是( D ) A.听诊器B.摄像头C.麦克风D.计算器例9.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 B ) A.飞鸽传书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 4.信息技术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例10. 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 D 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D.语言的使用例11.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B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创造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例12. 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 B )A.网络化方向发展B.多元化方向发展 C.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D.虚拟化方向发展例13. 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D )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高昂贵的价格 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主流是积极面。 7.信息的传递:时间上(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事)与空间上(我们可以通过电 视知道发生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传递 例14.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发生在远方的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可以通过( D )A.时间传送 B.电缆传送 C.信道传送 D.空间传送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考点】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1 / 8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最新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最新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https://www.doczj.com/doc/0c11048651.html,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实 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

信息、物质、能量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 信息的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的过程叫做信息的数字化 进位计数制:数位、基数、位权 将二进制数按权值展开求和,称为“按权乘基数相加”法 目前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字符码是ASCII码 共可表示128种不同字符 控制字符34个、阿拉伯数字10个、英文字母52个、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号32个 汉字的编码包括输入码、内码和字形码 输入码:为方便汉字输入的编码 内码:计算机内部用来进行存储、处理的编码,是唯一的 字形码:为显示、打印输出汉字的编码,用点阵、矢量、和曲线轮廓的方式表示 输入汉字编码→转化为内码→输出字形码 GB2312-80 7445个字符、6763个汉字 GB18030-2000 27484个汉字 声音的编码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级数越多,数据量越大 音质最好的是CD和W A V格式,MP3和WMA次之,RA只适用于在线播放MP3、WMA压缩、mid以乐器形式编码 图像分为矢量图和位图 矢量图通过数学计算公式获得WMF 位图由像素点构成,像素越多越清晰BMP、TIF、GIF、JPG 压缩分为有损和无损 无损:WinZip、WinRAR 有损:广泛应用于动画、声音、图像中MP3、JPG、MPEG JPG压缩比约为50:1 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分配的相关技术 四大基本技术:感测(OCR 字符识别软件)、通信、计算、控制 信息处理:获取原始信息,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过程 获取、加工(文本表格多媒体)、表达、传播、存储、转换、使用 ENIAC 1946 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