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经济 课后练习1.21-1.30

当代中国经济 课后练习1.21-1.30

当代中国经济 课后练习1.21-1.30
当代中国经济 课后练习1.21-1.30

收入的逆向调节和收入分配政策已完成

1

关于收入分配调节和生产条件分配的关系

?A、互不相干

?B、收入分配是生产条件分配的原因

?C、生产条件分配是收入分配的原因

?D、完全等同

我的答案:C

2

“五色”收入中“蓝色”收入代表着什么?

?A、贩毒

?B、权利

?C、黑社会

?D、走私

我的答案:D

3

在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中国民待遇的差异包括许多方面,关于这些方面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保共有不保私有

?B、保就业不保失业

?C、保固定不保流动

?D、保农村不保城镇

我的答案:D

4

高利率的弊端是、

?A、企业高风险

?B、借款人质量水平下降

?C、拖欠款债务增多

?D、银行资金质量下降

我的答案:A

5

收入的调节过程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逆向调节的现象,这些因素不包括??A、税制的不统一

?B、权利过于分散

?C、国民待遇的差异

?D、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我的答案:B

6

社会上存在的灰色收入现象体现的是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A、权力过于集中

?B、差别化的国民待遇

?C、分配制度不规范

?D、税制不统一

我的答案:C

7

我国的税制不统一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个人所得税不统一,企业所得税不统一

?B、内外所得税的不统一,城乡所得税的不统一

?C、地区税制不统一,个人所得税不统一

?D、内外所得税不统一,企业个人所得税不统一

我的答案:B

8

在享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我们归结为什么?

?A、身份差异

?B、等级差异

?C、国民待遇差异

?D、地区差异

我的答案:C

9

社会保障的覆盖的群体应是

?A、城市居民

?B、所有公民

?C、公职人员

?D、农村人口

我的答案:B

10

政府的收入过程和支出过程都对收入分配起着调价作用。

我的答案:√

11

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中也有公平的问题,并不是公平只存在于收入的调节过程中我的答案:√

12

社会保障的水平和形式应当根据各部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特点而存在差异。

我的答案:×

国民待遇的普遍化、反垄断化已完成

1

在市场经济中什么垄断不是反垄断的对象?

?A、制度性垄断

?B、自然性垄断

?C、人为性垄断

?D、阶级性垄断

我的答案:B

2

就业时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存在着系统性的收入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A、等级差异

?B、自身水平差异

?C、人力资本的差异

?D、学校教育差异

我的答案:C

3

以下关于规范政府调节过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加大税率以实现社会公平

?B、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C、合理规范税制

?D、适当的转移支付

我的答案:A

4

当税负过重的时候就会产生无效替代进而导致什么?

?A、效率降低

?B、经济萎缩

?C、经济膨胀

?D、经济滞胀

我的答案:A

5

若人民币升值,最受影响的是,

?A、私有企业

?B、政府

?C、国民

?D、涉外企业

我的答案:C

6

由于微观领域收入分配由生产条件分配所决定,收入分配的调节应当与生产条件的分配调节相结合起来,以下各项做法中不符合着个原则的是?

?A、避免乱征乱用

?B、避免经济性分离

?C、约束私企高管收入

?D、合理补偿失地农民

我的答案:C

7

不属于全体公民享受国民待遇的普遍化要求的是

?A、同等权利

?B、同等机会

?C、同等自由

?D、同等收入

我的答案:D

8

微观领域的收入调节的政策应当遵循的原则或内容不包括以下哪种??A、公平的国民待遇

?B、反垄断政策

?C、保护弱势群体

?D、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我的答案:D

9

投资率和储蓄率的差别越来越大,差别是、

?A、储蓄率上升

?B、投资率上升

?C、储蓄率降低

?D、投资率降低

我的答案:C

10

弱势群体缺少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因此应该对其给予特别的帮助

我的答案:√

11

政府调节过程只考虑公平不考虑效率

我的答案:×

12

人力资本投资情况对个人收入有决定性影响

我的答案:√

13

反垄断的对象既包括人为的、制度安排导致的垄断,也包括自然性的垄断。

我的答案:×

14

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事实上的权利和待遇的不平等。

我的答案:√

15

非公有制劳动者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我的答案:√

16

保证各社会成员的公平性不仅仅是均等的权力,而且包括对弱势群实现体权力平等的维护组织或安排等。

我的答案:√

国民储蓄、投资与金融已完成

1

以下关于国民储蓄的主体结构和形式结构之间的联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主体对储蓄形式结构的选择是有差异的

?B、在政府为主导的储蓄形式中,金融需求低

?C、企业选择资产形式的自由度比家庭更大

?D、在家庭为主导的储蓄形式中,金融的地位更为重要

我的答案:C

2

以下关于传统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投资不再与储蓄相关

?B、储蓄主体多元化

?C、投资主体多元化

?D、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相分离

我的答案:A

3

资产的三性指的是什么?

?A、安全性,流动性和贬值性

?B、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C、贬值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D、安全性,贬值性和收益性

我的答案:B

4

储蓄的主体结构由什么组成?

?A、家庭和个人

?B、企业

?C、政府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5

国民储蓄的主体结构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主体或部门?

?A、个人或家庭

?B、银行

?C、企业

?D、政府

我的答案:B

6

国民储蓄的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考察?

?A、主体的结构,形式的结构

?B、主体的结构,制度的结构

?C、制度的结构和成本的结构

?D、收益的结构和形式的结构

我的答案:A

7

原来的统一的资本积累过程现在分成了哪几个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过程??A、储蓄,投资和消费

?B、金融,投资和消费

?C、储蓄,投资和金融

?D、储蓄,外汇和消费

我的答案:C

8

储蓄决定论是、

?A、储蓄决定物价

?B、储蓄决定投资

?C、储蓄决定生产

?D、储蓄决定社会

我的答案:B

9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时间里我国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小于投资

?C、储蓄等于投资

?D、每年情况不同

我的答案:A

10

在经济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投资与储蓄之间可以没有关系。

我的答案:√

11

政府作为储蓄主体的情况下需要多元的金融产品

我的答案:×

12

实物不是储蓄保有的形式

我的答案:×

13

储蓄主体结构决定了储蓄的形式结构

我的答案:√

14

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可以兼顾

我的答案:×

15

在传统体制下投资的主体和储蓄的主体是分离开来的,并不是一个共同的主体。我的答案:×

16

一国的储蓄并不一定投资于本国。

我的答案:√

17

国民储蓄的三个主体部门储蓄的总和称为国民总储蓄。

我的答案:×

国民收入结构与储蓄投资结构已完成

1

即便在金融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会由于什么的不同而带来金融地位的不一样?

?A、投资结构

?B、投资主体

?C、储蓄结构

?D、储蓄形式

我的答案:C

2

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国民收入的供给和需求不一定相等,其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因素??A、人民将部分货币存在家中

?B、金融支持不能完全实现人们的消费计划

?C、政府财政可以采用先支后收的形式

?D、生产资料供应部足

我的答案:D

3

我们支出的多少除了与个人的收入和收入预期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A、个人受教育状况

?B、现实提供的金融支持

?C、家庭经济状况

?D、地区差异

我的答案:B

4

传统体制下的国民收入主要以什么方式存在?

?A、个人或家庭储蓄

?B、企业储蓄

?C、政府储蓄

?D、非政府部门储蓄

我的答案:C

5

政府投资主要考虑

?A、项目盈利性

?B、项目的投资额

?C、项目的投资期限

?D、项目的社会效益

我的答案:D

6

以下关于投资主体和投资部门之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个人只考察内在收益较强的部门

?B、政府可以将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结合起来进行投资部门的选择

?C、投资主体会影响投资部门

?D、政府投资于外部性较弱的部门

我的答案:D

7

外部经济较强的投资项目主要由哪个部门投资

?A、政府

?B、企业

?C、外国人

?D、家庭

我的答案:A

8

通货膨胀势必造成的是、

?A、市场不稳定

?B、社会不稳定

?C、人民币贬值

?D、股市受影响

我的答案:B

9

政府能够使用我们私人部门不能使用的筹资手段是因为政府具有什么??A、公共权力

?B、独立性

?C、监督职能

?D、政府信誉

我的答案:A

10

非政府部门的投资会偏向于外部性较强的部门,而政府部门则不会。

我的答案:×

11

投资的主体结构和投资的部门结构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我的答案:×

12

传统体制下国民收入的储蓄过程和投资过程是同时决定的,是一个过程。我的答案:√

13

政府的支出必须在取得收入以后才能做出

我的答案:×

14

私人作为储蓄的重要主体的情况下金融的地位将会降低

我的答案:×

15

投资主体结构决定了投资部门结构

我的答案:√

16

《银行法》中规定人民银行可以向政府提供短期的财政资金支持。

我的答案:√

影响国民储蓄规模和结构的因素已完成

1

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一般不会影响以下哪个因素?

?A、储蓄倾向

?B、储蓄率

?C、投资率

?D、储蓄结构

我的答案:A

2

储蓄的规模和结构都要受到国民收入的什么的影响?

?A、总量大小

?B、组成形式

?C、分配结构

?D、来源方式

我的答案:C

3

凯恩斯认为储蓄的决定因素是

?A、收入

?B、利率

?C、投资

?D、金融机构服务

我的答案:A

4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

?A、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

?B、确定收入大小

?C、确定分配主体

?D、确定分配方式

我的答案:A

5

凯恩斯倡导绝对收入,他认为政府转移支付从高收入者手中取得收入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会使得国民储蓄率如何?

?A、不一定

?B、不变

?C、升高

?D、降低

我的答案:D

6

政府的收入通常是以什么形式集中从高收入人那里获得?

?A、税收

?B、政府债券

?C、强制征收

?D、社会保障金

我的答案:A

7

不属于相对收入理论的看法的是

?A、储蓄由当期的收入决定

?B、储蓄具有稳定性

?C、储蓄受示范效应影响

?D、储蓄受过去的储蓄习惯影响

我的答案:A

8

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带了储蓄的什么改变??A、储蓄水平下降,形式单一化

?B、储蓄水平波动,形式多元化

?C、储蓄主体不变,形式多元化

?D、储蓄主体和形式多元化

我的答案:D

9

国民收入分配影响国民储蓄及其规模的的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A、劳动性要素和非劳动性要素间的分配比例

?B、收入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比例

?C、公共产品的供给

?D、转移支付的部门或社会成员取向

我的答案:C

10

中国对外投资引进外资的利润是、

?A、利润大于成本

?B、成本大于利润

?C、互补状态

?D、人民币升值

我的答案:B

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已完成

1

金融改革之初,无法打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障碍,使得投资出现短平快和小规模的现象,这使得产业结构如何?

?A、同构化

?B、异构化

?C、分散化

?D、集中化

我的答案:A

2

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导致的储蓄与投资的决策分离程度越高,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A、不一定

?B、不变

?C、低

?D、高

我的答案:D

3

家庭主要是以什么形式来储存它所掌握的储蓄的?

?A、实物资产

?B、债券

?C、金融资产

?D、虚拟资产

我的答案:C

4

经济发展如果长期依赖外资,不对外投资,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是、?A、有利

?B、不利

?C、国民收入增加

?D、国民收入降低

我的答案:D

5

以下各因素中不会对投资的结构或者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金融结构

?B、储蓄结构

?C、消费结构

?D、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我的答案:C

6

传统经济形式下我们的投资主体单一是因为什么?

?A、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恐惧,政府掌握着可投资的资源

?B、经济主体单一

?C、经济不发达

?D、受国外势力压制

我的答案:B

7

可以借助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金融霸权来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家是哪个??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我的答案:A

8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投资主要是政府的预算内投资。

我的答案:√

9

储蓄,投资,决策和过程的分离程度越低,越需要更多的金融资产,金融化程度就越高。

我的答案:×

10

高收入水平的国家的储蓄率会高于低收入国家,高国民收入阶段的储蓄水平应该高于低收入阶段的储蓄水平。

我的答案:×

11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的答案:×

储蓄行为与储蓄决定间的关系已完成

1

影响储蓄的因素除了收入以外,还有消费,以下关于消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非完全个人和家庭的行为

?B、随着主导消费品的变动(从百元阶段到十万百万阶段),储蓄率会提高

?C、消费要符合社会生产的需要

?D、平均消费范围:一方面由社会所决定,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规律性

我的答案:B

2

除了收入之外,还有哪个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储蓄?

?A、国际金融市场

?B、国家实力强弱

?C、劳动力再生产费用

?D、银行的政策

我的答案:C

3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的主导消费品是百元产品,其中所谓的“三大件”不包括以下哪个?

?A、电视机

?B、自行车

?C、手表

?D、缝纫机

我的答案:A

4

纳入人们消费选择范围的主导消费品从社会长期的过程来看是什么?

?A、投资的规定性

?B、消费规定性

?C、储蓄规定性

?D、社会的规定性

我的答案:D

5

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储蓄行为具有阶段性,收入增加不会立刻引起消费行为的增加。因此,两个阶段过渡时期储蓄会?

?A、不变

?B、不一定

?C、增加

?D、减少

我的答案:C

6

关于平均消费范围的说法正确的

?A、由家庭偏好决定

?B、随着收入变化随时改变

?C、有社会的规范性

?D、独立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行为

我的答案:C

7

收入是影响储蓄的唯一因素

我的答案:×

8

消费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主导消费品的变动上,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因而其具有社会规定性。

我的答案:√

9

平均消费范围变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我的答案:√

10

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它由个人和家庭的行为决定,而无关于社会生产的需要。

我的答案:×

11

平均消费资料的平均范围并不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马上就会随之而改变,它有一定的阶段性。

我的答案:√

国民储蓄与强制储蓄问题已完成

1

最初我国主要是利用什么来实现强制储蓄的?

?A、相对价格

?B、绝对价格

?C、货币手段

?D、非货币手段

我的答案:A

2

强制储蓄是利用什么来扩大资本品的生产从而增加未来社会财富总量的一种行为??A、增加劳动力

?B、增加劳动资本

?C、货币发行

?D、结构调整

我的答案:C

3

弥补国民储蓄缺口的一个重要的办法是什么?

?A、国际贷款

?B、采取强制储蓄

?C、国内借贷

?D、国际援助

我的答案:B

4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采用的强制储蓄包括强制性公债,它不具有以下哪种特点??A、自由购买

?B、强制性购买

?C、政府可以少还

?D、政府可以不还

我的答案:A

5

强制储蓄是指利用非市场的手段增加国民储蓄的做法,这些做法的途径不包括??A、采用税收手段

?B、行政性强制

?C、利用货币手段

?D、法律规定

我的答案:D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 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 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 A A.正确 B.错误 4.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要方法。 A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称。 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是(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 A.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 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 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D.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 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 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C )。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B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3.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 A.《谢尔曼法》 B. 《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B.从平时法到战时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ABCD )。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 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 正确 B.错误 4.CEPA 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 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 A A. 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A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 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 的是(D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2.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A )中的地位。 A.法的体系 B.法的结构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第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一、选择题 1.货币是( D ) A.交易所用资产存量。 B.公众手中的现金。 C.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 D.以上全部。 2.物物交换的经济体要求( C ) A.使用法定货币。 B.使用商品货币。 C.需求的双向一致性。 D.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而非交换媒介。 3.法定货币( D ) A.以黄金为后盾。 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确定为货币。 C.包括通货和银行金库里储存的黄金。 D.是一种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4.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 B ) A.政府购买增加。 B.联储从公众手中购买国库债券。 C.一个平民购买通用汽车的债券。 向公众发售股票,然后将收益用于新工厂的建设。 5.下列哪项不包括在M1中?( C ) A.通货。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旅行支票。 6.根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 A ) A.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通胀率。 B.等于实际利率减去通胀率。 C.总是比实际利率高。 D.不变。 7.根据费雪效应,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 C ) A.更高的实际货币余额。 B.更高的实际利率。 C.更高的名义利率。 D.以上全部。 8.如果通货膨胀从6%下降到4%,其他都保持不变,那么,根据费雪效应( C ) A.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下降2%。 B.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不变。 C.名义利率下降2%,实际利率保持不变。 D.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下降2%。 9.预期通货膨胀损害( D ) A.货币持有者。 B.那些在预期通货膨胀之前收取固定的名义养老金并靠养老金生活的人。 C.饭店所有者。 D.以上全部。 10.假设经济中唯一的产品是马铃薯,某年1 000磅的马铃薯按每磅美元的价格出售。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尔雅当代中国经济答案

5春学期《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 1. 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变迁中采用的方式是以下哪种形式? A. 强制性 B. 诱致性 C. 自发性 D. 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 ? 正确答案:D 2. 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A. 公有制下企业管理者应遵循生产条件带来的收益由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共同分享的原则进行分配。 B. 公有制下企业高管也应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C. 私有制下企业高管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D. 分配中还需考虑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或是非个人所有。 ? 正确答案:B 3. 传统公有制在确定其范围和形式的时候,一般不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 社会化的程度 B. 劳动形式的不同 C. 占有主体的限制 D. 生产技术的特点 ? 正确答案:B 3. 关于我国利率和储蓄投资实际情况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储蓄增长速度高于投资增长速度 B. 储蓄投资存在不对称性变化 C. 应当抑制储蓄来降低高储蓄率 D. 应当提高投资能力

? 正确答案:C 4. 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储蓄行为具有阶段性,收入增加不会立刻引起消费行为的增加。因此,两个阶段过渡时期储蓄会? A. 不变 B. 不一定 C. 增加 D. 减少 正确答案:C 4. 在选择利率政策的时候,以下哪种因素一般不主要考虑其影响? A. 股票市场的供求 B. 借贷资金的供给 C. 借贷资金的需求 D. 社会平均利润率 ? 正确答案:A 5. 以下关于规范政府调节过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加大税率以实现社会公平 B. 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C. 合理规范税制 D. 适当的转移支付 ? 正确答案:A 7. 储蓄资源的提供者对于资产的需求往往有着“三性”的偏好,这不包括? A. 流动性 B. 收益性 C. 安全性 D. 风险性 ?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 A A.正确 B.错误 4. 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 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 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 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 称。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 是( 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 A. 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 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 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 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 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 C )。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B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 英国 3. 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ABCD )。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正确 B.错误 4.CEPA 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 正确 B. 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 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 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A A. 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的是(D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2.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A )中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经济体制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 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3、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共同作用的结果。 4、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5、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 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7、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8、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 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9、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 C.研究如何更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 D )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多余的农产品 D、对生产者予以补贴 4、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 5、关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正确的说法是( A )。 A、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基尼系数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 D、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 7、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D ) A.亏损 B.利润为零 C.获得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当代中国经济作业答案

1、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 (6.00分) A.84% B.76% C.54% D.34% 2、以下属于政府取得收入和支出过程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的是 (6.00分) A.投资问题 B.决策问题 C.分散分配问题 D.国民待遇问题 正确答案: D 3、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6.00分)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4、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 (6.00分)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5、以下不属于存量的是: (6.00分) A.固定资产总额 B.国民总储蓄 C.政府待偿债券总额 D.国内生产总值 6、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6.00分)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正确答案: A 7、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6.00分)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8、以下哪种情况被称为外部经济 (6.00分) A.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B.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C.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收益 D.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9、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6.00分)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 C 10、以下不是国民待遇表现差异四保的是 (6.00分) A.保障的水平与所在单位相联系 B.保城镇不保农村 C.保就业不保失业 D.保流动不保固定 正确答案: D 判断题(40.050000000000004分) 1、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4.45分) 是否 2、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4.45分) 是否 3、在现有的生产力结构下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在其适应范围内是没有局限性和缺点的。 (4.45分) 是否 4、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没有公平问题 (4.45分) 是否 5、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4.45分) 是否 6、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4.45分) 是否 7、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4.45分) 是否 8、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4.45分) 是否 9、收入调节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存在收入调节的逆向调节(4.45分)

经济法四套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法》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1775年,经济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C )一书中。 A、《世界经济年鉴》 B、《煤炭经济法》 C、《自然法典》 D、《公有法典》2.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 ) A 财物 B 经济行为 C 经济权利 D 智力成果 3.在美国出现的最早的反托拉斯法是( D ) A 《克莱顿法》 B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C 《农业调整法》 D 《谢尔曼法》 4.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指( B ) A 权力机关 B 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C 行政机关中的非经济管理机关 D 司法机关 5.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而形成的( C )关系 A 物质利益 B 责权利 C 权利义务 D 特定经济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有( D )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标的 7.( A )是应用最广泛的经济法律关系客 A 物 B 行为 C 专利 D 商标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D ) A 市场主体组织管理关系 B 市场规制关系 C 宏观调控关系 D 市场交易关系 9.不属于经济法律事实的是( D ) A 合法行为 B 违法行为 C 自然灾害 D经济权利 10.7、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是( B)。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厂商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内部成员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C、工商管理机关与市场经营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D、税务机关内部的人事处理关系 二、名词解释 1. 经济法法律关系主体——又称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法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并享有经济权利并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2. 经济法——经济法就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4. 经济义务——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具有自己为一定行为或者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8课)

Macroeconomics(Tenth Edition)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her, Richard Star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onceptual Problems https://www.doczj.com/doc/0014554394.html,ing the aggregate supply-aggregate demand model explain how output and price are determined. Will output vary or stay fixed in the long run? Suppose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were to remain fixed: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behavior of prices over time? Answer: The way output and prices are determined in the aggregate can be analyzed most easily using the AD-AS model; however, we have to determine first which time frame we have in mind. The vertical AS-curve describes the very long run and output is determined by aggregate supply alone while the price level is determined by the level of aggregated demand relative to the output the economy can supply. The horizontal AS-curve describes the very short run and output is determined by aggregate demand alone while the price level is fixed and unaffected by changes in output. The upward-sloping AS-curve describes the medium run and fluctuations in aggregate supply or aggregate demand can determine actual output and the price level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productive capacity is given. The AD-AS framework is a very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al world that cannot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all people and enterprises in an economy. In this framework,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aggregate demand on output and prices depend largely on the slope of the AS-curve.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the long-run AS-curve tends to shift to the right from year to year as potential output tends to grow. Therefore, even in the unlikely event that the AD-curve remains fixed, the price level would change, that is, decline over time. Technical Problems 1.Suppose that actual output is $120 billion and potential (full-employment) output is $156 billion. What is an output gap in this hypothetical economy? Based on your estimate of the output gap, would you expect the unemployment level to be higher or lower than usual? Answer: The textbook defines the output gap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GDP and potential GDP. Therefore the output gap in this hypothetical economy is -$36 billion. Since actual output falls short of potential output, we should expect the unemployment rate to be higher than usual. Chapter 2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Conceptual Problems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尔雅

应该是对的,有自己整理修改 增量资源的相关概念已完成 1 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我的答案:A 2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我的答案:D 3 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A、.84 ?B、.76 ?C、.54 ?D、.34 我的答案:A 4 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我的答案:B 5 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我的答案:C 6 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之为? ?A、内部效应 ?B、边际效应 ?C、相关效应 ?D、外部效应 我的答案:D 7 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我的答案:D 8 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A、国民收入最大化 ?B、政府收入最大化 ?C、企业收入最大化 ?D、个人收入最大化 我的答案:A 9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个部门的分配比例? ?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我的答案:C 10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我的答案:√ 11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我的答案:√ 12 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我的答案:× 13 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我的答案:√ 14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的答案:× 15 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配套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法》第三版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法就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对经济诸环节进行干预之法。 2.经济法律关系就是指经济法主体在进行经济管理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经济法加以确认的经济权利与经济 义务的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与承担的经济义务。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指经济法律主体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5.经济法律事实就是指能够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设立、变更与终止的客观情况。 6.经济法律责任亦即违反经济法的责任,就是指由经济法规定,在经济法主体违反法定 经济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判断正误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对 7.对 8.错 9.错 10.错 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A 4.D 5、 A 6、 D 7.C 8.B 9.B 10.C 四、多项选择题 1、 A B C 2.A C 3.B C D 4.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A B D 8、 A B C D 9.A C D 10.A B C D 五、填空题 1.民法 2.市场自主国家干预 3.市场监督关系宏观调控关系 4.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商品经济关系经济关系 6.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 7.市场中的经济规律法律财政 8.营利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9.占有使用收益排她性绝对性 10.非财产所有者 六、简答题 1.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与民法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法制的组成部分,它们都以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从法律发展的历史瞧,民法出现在前,经济法出现在后。 民法调整的对象主要就是基于私有制而产生的商品经济关系,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就是基于经济的社会化而产生的经济关系。前者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后者以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为出发点。 民法与经济法的具体区别在于: (1)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关系;民法调整的就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2)调整目的不同。经济法对其对象进行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国家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民法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利益。 (3)主体不同。经济法的主体主要就是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主体地位可以具有不平等性;而民法主体就是平等地位的公民、法人或公民与法人。 (4)调整原则、方法不同。经济法调整的原则就是,既要体现经济法主体平等的一面,这与民法调整原则就是一致的,又要服从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体现上下级的服从关系;在调整方法上,民法主要采取民事的方法,而经济法则采用经济的、行政的与刑事的综合方法。 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也就是比较密切的。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等。经济管理关系与行政管理关系不同,尽管在行政法中也包括经济行政行为,但经济法调整的国民经济管理关系要比行政管理关系广泛、深入得多。至于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协调关系,行政法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Y Y 第三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一、选择题 1.生产函数是一个数学法则,它( C ) A .将要素价格和所需的要素投入量联系起来。 B .将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和要素价格联系起来。 C .将生产要素和产出量联系起来。 D .总是规模不变。 2.在一个给定的生产函数中,保持不变的变量是( D ) A .劳动投入。 B .产出数量。 C .资本投入。 D .生产技术。 3.一个经济体的总收入等于( B ) A .工人们挣得的总收入。 B .总产出。 C .生产者获得的利润。 D .资本所有者所收的总租金。 4.一个竞争性企业接受( C ) A .产出价格一定,投入价格不一定。 B .投入价格一定,产出价格不一定。 C .投入和产出价格都一定。 D .投入和产出价格都不一定。 5.利润等于( A ) A .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B .产出价格减去投入价格。 C .一个企业每年向其股东支付的股息。 D .企业经理人挣得的股息。 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规模收益不变( A ) A .所有投入要素数量翻倍时,产出也翻倍。 B .长期中产出保持不变。 C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D .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不变。 7.劳动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是( A ) A . B . Y F Y (K,L) F (K,L) 0 L 0 L C . D . F (K,L) F (K,L) 0 L 0 L

8.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持续雇用劳动力,直到(B) A.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B.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C.边际收益等于零。 D.实际工资等于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企业多租用一单位的资本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出价格。B.企业多租用一单位的劳动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工资。 C.一个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MPL曲线。 D.规模收益不变和利润最大化两者的结合意味着经济利润为零。 10.如果生产要素按其边际产量支付报酬,而且满足下列哪项时,根据欧拉定理,所有要素的支付总和等于总产出(A) A.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 B.生产函数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C.投入的资本量和劳动量相等。 D.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11.下列哪项交易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视为投资(C) A.你购买了100股苹果电脑集团的股票。 B.你购买了一台苹果Macintosh电脑帮助孩子们做作业。 C.苹果电脑集团建立新工厂来制造电脑。 D.你吃了个苹果。 12.下列哪项交易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视为投资(D) A.你买了1000美元的美国国债。 B.木匠理查德给自己建造了个小木屋。 C.现代艺术博物馆花2000万美元买了一幅毕加索的画。 D.你家买了一所新盖好的房子。 13.贷款利率取决于(D) A.贷款期限。B.贷款的风险。 C.贷款的税收待遇。D.以上全部。 14.有关国民储蓄,错误的是(A) A.国民储蓄是银行的存款总量。 B.国民储蓄是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的总和。 C.国民储蓄反映了消费者和政府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所剩下的产出。 D.在均衡利率处,国民储蓄等于投资。 15.如果总产出固定,国民储蓄和利率无关,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下列哪项的增加(C) A.国民储蓄。B.公共储蓄。 C.均衡利率。C.私人储蓄。 16.如果总产出固定,国民储蓄和利率无关,税收增加将(D) A.使垂直储蓄曲线向左移动。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降低均衡利率,增加投资。 17.如果国民储蓄和利率正相关,一项增加投资需求的科技进步将(C) A.对国民储蓄总量没有影响。 B.使投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04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三、练习题 (一)填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一规律可以用和两个理由来解释。答案: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2.顾客买一件衣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至160元,那么我们把那20元称作。答案:消费者剩余提示:消费者心理宁愿付出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 3.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一般来讲效用具有 和的特征。答案:满足感相对性主观性提示:效用是人主观上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4.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答案:偏好提示:偏好是人们在购买一种或多种商品或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对商品或服务的排序选择。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答案:上升达到最大下降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先越来越慢地递增后递减。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答案:满足感的增量 提示:这种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为负数。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答案:消费者剩余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答案:增加减少 提示: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收入效应是指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劳动闲暇的增加,从而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答案:利率 提示:消费者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储蓄或消费的,如果银行利率足够高,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储蓄;如果消费者认为银行利率低于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就会选择消费。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答案:未来收益率 提示:消费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益,所以家庭投资决策最终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二)单项选择 1.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答案:C 提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归属感和友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自我发展、自我理想的实现等,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答案:C 提示:不同的人对萝卜和白菜的效用的主观评价是不一样的,因此体现了效用的主观性,A、B、D都不能反映题干的内容。 3.“书到用时方恨少”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当代中国经济》试题2010 A

2003级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经济》试卷(A) (卷面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在试题和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分别写清姓名、学号等有关内容; 2.无须抄题,但要写明题号; 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卷一起上交; 4.书写要清楚、整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项目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8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中应贯彻的原则是()A.效率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D.差距模糊原则 2. 关于股份合作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不具有公有制的性质 B.它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特性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C.它只是保持了联合劳动和互动合作的性质 D.它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 公益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A.国有国营 B.民营化 C.以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D.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4.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呈现二元结构特征的时间为()A.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5.通货紧缩的主要表现是()A.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B.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下降 C.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D.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6.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A.庞大的人口规模与相对紧缺的资本投资资源 B. 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低素质劳动力普遍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缺乏所造成的岗位空缺 C.就业弹性系数过低;D.劳动力的流动性差 7.我国近年来财政赤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 B.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 C.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 D.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结果 8.区别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 B.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C.农产品总产量的高低 D.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项目代号写在答卷纸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6分) 1. WTO最重要的原则有()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关税减让原则 D.公正、平等地解决贸易争端的原则 2.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的手段主要有()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3.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A.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B.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 C.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 D.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