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项目建议报告

XXXXXXXXXX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 项目信息 (3)

1.3架构解析与建议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8)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第三章项目建设原则及目标 (11)

3.1 建设原则 (11)

3.2 建设目标 (11)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13)

4.1特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13)

4.2校本资源共享平台 (16)

4.3网络学习空间 (17)

4.4 平台运维管理体系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1)

5.1平台架构: (21)

5.2网络系统设计 (22)

5.3 建设内容 (22)

第六章项目建设管理 (26)

6.1 管理机构 (26)

6.2 项目招标 (27)

6.3人员配置 (28)

6.4 人员培训 (28)

6.5运行维护 (28)

第七章节能分析 (29)

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29)

8.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29)

8.2 项目总投资预算方案 (29)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29)

9.1结论 (34)

9.2建议 (35)

附件: (36)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信息

1.1.1 项目名称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1.1.2 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XX县教育局

1.1.3 建议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XXXX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1.4 建议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4)《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实施意见》

(5)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6)项目建设方式采用自主开发或者云资源平台接入。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以XXXXXXXXXXXXXXXXXXXXX中等全国各地的一流名校权威、优质、前沿的新课程教学资源为依托,针对教育本地化趋势,搭建适用XX 本地信息化教育资源改革需要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从而提升地区教师队伍水平,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把握前沿课改动态,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师生开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的新途径。

平台通过视频课程还原、课件资源共享、优秀课例展播、校间互动合作

等栏目,真实展现名校优质教学资源,将为XX 新课程改革的科研、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及校间互动、合作、在线学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为培养适应新课程体系的优秀教师人才建立平台,并实现信息管理功能、远程教育功能、共享资源功能、服务区域社区等强大功能。

1.2.2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1)为XX 本地教学引入名校名师资源,促进本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针对XX 地区实际需求,真实再现全国名校新课改课堂案例,权威解读新课程变化趋势,多位资深新课改专家现身说法,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优秀新课改课例及先进教学理念的渠道。帮助师生更好地利用名师名校的资源为下本地教学进行服务,同时依托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创新,从而提升本地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为XX 的信息化教学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培训学习内容支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依托平台的支持,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最新课改培训视频、新课改优秀授课案例及课改权威专家访谈,大大拓展其获取数字化教学材料的空间,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开展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网络教学提供资源基础,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要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资源中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内容,巩固新课程授课内容,倾听名师新课程解读,扩大知识的涉猎面,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帮助师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知识的共享,强化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综合利用效率。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新课程的含义、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要求资源中心不仅能提供丰富、即时、准确的新课程教学资源,也要不断重视对已有教学资源和知识的管理,将教学模式的革新、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等统一考虑。目前国内构建的绝大多数教学资源库依然是独立的、封闭的系统,给内容交换和共享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带来了困

难,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构建学习社区,在学习者得到网上的学习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交换如何使用学习资源的经验,并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获得学习社区成员的帮助,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由此与校内同行进行校本课程教学交流的同时,通过平台使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手拉手、结对子,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研究新课程的共同体;还可以通过平台与各地的有关地区结成学习共同体,共享有关高中课改的优质资源。学生可以在获取权威新资源的同时,与教师或同学交流体会,扩大信息渠道,共享资源,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4)帮助XX实现持优质资源持续动态扩充,建立体系完善的本地教学资源体系。目前大多数类似信息平台还处于信息传递这一层次,以存放已开发的素材、课件、网上课程、参考资料等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让使用者参与到资源与知识的建设中,也没有考虑资源的动态扩充,而资源的不断扩充恰恰是资源库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海量新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为XX 地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应资源共建的子平台。教师从过去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发布资源。通过上传自己的相关新课程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法辅导、教学设计等,整合身边的资源,互学互动,弥补差距,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支持资源的自我动态扩充,从而促进本地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2.3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XX县

1.2.4项目建设内容

XX县教育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三大版块和两大体系。

三大版块:

①特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②校本资源共享平台

③网络学习空间

两大体系:

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②平台运维管理体系

1.2.5 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5个月。

1.2.6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根据不同模式估算为:

模式一:平台资源租用180.4万元/年。

模式二:自建外接管理机房95~205万元+平台资源租用180.4万元/年。

模式三:平台自建+自建中心管理机房1260万元。

(2)资金来源:申请县财政。

1.2.7 效益分析

XX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面积 397.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2.5 万亩,是陕西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区之一。西宝高速公路、陇海铁路、西宝中线、西宝北线和省道 107 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城区东距省会西安 7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 50公里,西距工业重镇宝鸡 80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近年来,XX县提出了努力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任务,进一步提升陕西教育强县和“双高双普”县水平,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校改造工程,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两富两美”新XX 的目标。

要实现该目标,并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是最核心的基石,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是关键。建设XX县教育教学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必将为XX 的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必将可以大

幅提升本县的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是一项造福万代,功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

1.3架构解析与建议

1.3.1 架构解析

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将基础教育管理和家校沟通渠道虚拟化、社区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互动互通,具有以下突出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1)集中和整合的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包括物理IDC机房,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主要设备,并在集中基础上利用虚拟化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统一的管理流程和自动化工具提高管理效率。

(2)集成和开放的软件平台。基于多年累积的校园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经验,软件平台提供身份、数据和流程等最基本的校园业务支撑功能,同时提供存储、协作、缓存和移动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开放接口,方便平台功能扩展和应用创新。

(3)丰富和易定制的管理应用。平台直接提供成熟的综合校务管理,资源库管理,网络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家校通等应用,只需根据各校业务流程做简单定制即可快速生成业务应用并上线运行。

(4)层次化和自治的管理模式。按区、县教育局和学校层次化管理,为每个实体生成独立应用环境,兼顾区域内资源建设共享需求和实体单位应用自治灵活性的需求。

(5)共享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提供的资源库管理支持教学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具(制作、审核、发布、存储、查询、点播、归档、版权保护等),支持多种类型和数字格式,支持智能组卷和评测,并支持区域间和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6)社区化和协作化的沟通平台。利用社交网络和计算等概念,重塑

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沟通的实时性、互动性和精准性。同时引入协作功能支持社区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跨区跨校的互助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7)即时和准确的统计分析。统一平台和集成数据管理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可支持即时查询和分析,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科学化决策。极大地简化了区域内数据交换和统计流程。

(8)安全和可靠的服务。高标准的IDC 机房保证了平台的物理可靠性和安全。平台提供的学校应用实体隔离、统一身份认证、基于角色的授权访问和审计日志等安全机制和业界IT安全最佳实践保证了服务安全。标准的业务连续性流程和灾备等机制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1.3.2 建议

建议XX县尽快推进该项目的实施,给予项目大力支持,使项目能够早日建设完成,达成教育信息化和经济发展先人一步完成的总体目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1)国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在信息化技术领域一直是

独占鳌头。美国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先进设备来

完成教学任务。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以提供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完成

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实验,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美国各地区教育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直接领导,无需接受上级教

育部门的统一指挥,因此,美国各地区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

教学教材等方面参差不齐,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研究制定了国家统一教学标准,美国全国图

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其

中《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和《全体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主

要针对师生信息化技术知识和能力构成要素做了详细说明。

(2)国内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国教学管理目前最具前沿性研究是教育科研网络(CERNET)及

卫星视频系统。通过这些网络完成远程教学任务显示还不够成熟,虽

然现阶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投入使用的比例

还不够大,因为高速网络需要的费用高、传输速度还不够稳定。

因此国内应加强各教育机构的局域网建设,以局域网为起点,连

接全国的独立教育机构,实现全国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有条

件的中小学和教育管理部门互通互连连接,以此提高主干网络的运行

速度,并保证其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国内教育管理信息化将以各

教学实践基地信息互通为目的,完成一个整体网络构建,各级学校应

该加强自身网络建设,在有限的资源下,开发资源共享平台,使得学

生和教师能够很方便的在局域网内分享和发布资源。即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又分担了教学管理任务。国内教育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

也可以借鉴国外,加大国家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入比例,保证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并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引企业作为技术入股,

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问题。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完成县级平台建设任务,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县资源共享、为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建立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能更好的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促进本地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造福本地的学校师生。

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建设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通

过发展信息化教育,推动优秀教育资源的普及,提升广大教师教学职业技能,从根本上解决XX 教育发展不均衡和教师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欠缺的问题。该项目将惠及XX 所有教师,让他们能够有效利用这一平台,就地、就近、平等地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让XX县的整体教育质量得以持续提高,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逐渐消除,进一步推动XX县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教育资源共享的需要

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社会共享,就必须要搭建功能强大的资源共建共享传送平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平台分享到四面八方,让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共享教育资源。让偏僻地区的中小学也可以分享到教育发达城市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教研和课改的需要

教师对课改、备课、组卷需求迫切。利用平台提供的课件资源、在线

辅导、网上备课、智能组卷、智能评测、中高考考前冲刺等功能模块,以

及“网络学习空间”等,可促进各个学科的教师团队利用平台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和队伍培训

通过对XX县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可建成一个现

代化程度高,拥有培训教师等多功能的基地,可以为XX县广大中小学

教师提供一个功能完备的教师培训基地。

第三章项目建设原则及目标

3.1 建设原则

本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建设的过程,在项目实施与建设

过程中应遵循“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稳定性”原则。

(1)先进性:采用先进技术架构和设计方法,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结构化程度高,灵活性、兼容性、集成性、开放性,符合技术发

展趋势,适应用户成长需要。提供开放和标准的接口。

(2)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做精、做细核心功能,兼顾常用的

辅助功能,实现快捷、方便地部署和使用。界面友好,结构清晰,流

程合理,功能一目了然,菜单操作满足用户使用习惯。易理解、易学

习、易使用,实现便捷操作。

(3)安全性: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细致的访问权限控制;对重要数据,系统应提供良好的安全管理,实现在数据存储和数据传

递过程中的加密防护。允许用户进行各种辅助的数据加密、密码保护、

身份认证等控制措施。

(4)稳定性:系统经过严格测试和大量客户应用检验,软件设计

优化,数据库稳定,功能顺畅,没有堵塞、丢失数据的现象,能在不

同的硬件、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操作习惯中长期平稳运行,适合大规

模用户使用,以保证日常办公的正常进行。

3.2 建设目标

建立起完善优质的资源体系,挖掘本地优秀的校本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平台,将教学的每一各环节联系起来,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一套独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服务系统。把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结合起来,建设便捷、快速、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系统。每个用户通过服务账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登录这个服务平台,随时随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最终打

造具有XX 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依据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规范和要求,参照同步教育公司多年陕西师大附中网校运营及教育信息化平台和优质资源开发经验,并结合XX县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特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校本资源共享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以及平台运维管理体系和支持该平台所需的全部配套基础设施。

4.1特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根据应用功能的不同,特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六大子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视听教学平台、远程支教平台、校间合作平台、CMS管理平台、业务管理平台。

平台整体架构示意图(以公司开发的延安资源平台为例)

4.1.1资源共享平台:

本平台提供以陕师大附中为主的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内容覆盖从初一到高三各学科的所有教学所需资源内容。包括试题、教案、课件以及教学研究等内容板块,包括教师教学工作中所需的海量教学资源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研究心得等资源的上传、发布,最终实现所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资源共享平台

4.1.2视听教学平台

该平台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将名校最优秀的教育教学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上传,实现全网共享。通过该平台,改变学校传统教学模式,融入全新的网络教学理念,在学生与优秀教师之间构建一条信息高速通道。

视听教学平台示意图

同步课堂页面展示

4.1.3远程支教平台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旨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与技巧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此平台的搭建以为本地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名校名师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目的,取长补短,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习中心页面展示

4.1.4校间合作平台

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就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经验等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所构建的平台。旨在不断更新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群组页面展示

教学研究页面展示

4.2校本资源共享平台

校本资源共享平台是针对XX 地区量身打造的本地资源建设共享的资源平台。

4.2.1校本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及应用领域:

本平台着眼于为XX 本地服务,提升本地资源的水平,整合本地创新的特色资源,为本地化特色教育提供强大后盾。同时通过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组织,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创建具有XX 特色的资源建设共享体系。主要包括优秀原创资源推荐、优秀本地资源展示、校本资源建设与共享等方面。通过不同管理权限,可以实现对本地新资源的录入、审核、编排、分类、发布、维护、上传、下载等操作,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制定相应的奖励监督政策引导各个县区和学校进行本地资源的建设,并实现对本地资源建设的监督和考核。

校本资源平台示意图

4.3网络学习空间

该版块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按照“三通两平台”的精神要求建设的具有展示、互动、合作等多个功能的线上教育交互空间。主要包括学校展示空间、个人实名制空间、在线交流、软件应用、教研探索等多个模块。

4.3.1学习空间功能及应用领域:

实现XX 各学校都拥有一个学校空间,用来展示学校、发布新闻、共享资源等功能,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一个实名制空间,打造教师的专属工

作室,实现教育文章发表、教育资源上传共享、教育问题交流沟通等功能。而且为各参与用户,包括学校和教师建立在线交流的机制和论坛群组讨论等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网络学习空间示意图

4.4 平台运维管理体系

4.4.1平台运维管理

平台的运行管理应建立专门的运行管理小组,小组可以由县教育局、县电教馆、县内学校的优秀教师组成。管理小组不用常设,可建立起定期会晤机制,通过定期的会晤进行平台运行推进各项事宜的协商和决定,可以让一线教师多提一些建议,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商议管理措施和规定。县教育局和县电教馆可进行大方向和政策上的指导和监督。常设机构可以由县电教馆担负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并具有平台运行的建议权和活动组织权。

4.4.2工作的考核监督和活动组织

工作的考核由县局授权县电教馆具体操作,县局进行整体指导和把

控。具体包括校本资源建设工作考核、资源创新考核、用户活跃度考核、用户参与度考核、资源建设任务考核、用户满意度调查、建议意见的收集与反馈等。通过设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奖励先进学校和教师,促进落后学校的发展。奖励措施可以包括在学校等级评定、教师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给予资源建设参与先进学校倾斜的政策,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家参与的热情。

平台的管理应纳入到县教育局年度工作当中,并进行具体工作安排或委托县电教馆进行安排,并设定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人员组织办法等,使平台的运行有所保障。

县电教馆可以根据平台的运行情况,依托平台的优质资源和传播媒介,组织校本资源大赛、优秀精品示范课大赛、先进典型宣传、先进经验讲座、校际教研合作等多种活动。并根据比赛结果进行评优奖先,促进平台的有效运行。

4.4.3平台激励机制:

平台的运行除了需要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外,还必须重视激励机制的运用。通过一整套激励机制,不但可以激发教师和学校的参与热情,还可以扩大平台的影响力,使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里的激励机制主要是积分兑换的机制。

积分兑换机制指的是教师通过登录平台参与各项活动科获得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各种礼品、话费等。这样老师们才会对平台的工作更加重视,并且更加愿意参与平台的各项活动。具体的积分奖励规则如下:(1)积分释义

在平台注册并完善信息通过审核后,用户就拥有了一个帐户,通过参与平台的各项活动,就可以进行积分。积分是用户参与平台活动得到的奖励,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用来兑换礼品、手机话费或现金。

(2)积分规则

A.信息完善

新用户登录后,需要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完善资料,完善资料后可以得到10个积分。

B.登录积分

用户每天首次登录可获得4个积分,第二次登录可获得3个积分,第三次登录可获得2个积分,此后登录将不再计算积分。

C.上传优质资源

平台鼓励教师上传有一定价值的原创教育资源,包括: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课件、论文、教学视频、教学音频、原创试题、模拟试卷、原创图片等;资料通过网站审核后,按资料价值给予积分奖励。

上传资源按照文档类、音视频类和多媒体类进行划分。

①文档类

包括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论文、原创试题、模拟试题及其他相关文档资料等。

上传文档资源经审核通过后被评为精品等级的可获得10个积分,评为优质级别的可获得7个积分,评为普通级别的可获得2个积分。

②音视频类

包括教学视频、教学音频、校园短片、知识讲座、教育动画等。

上传音视频资源经审核通过后被评为精品等级的可获得20个积分,评为优质级别的可获得10个积分,评为普通级别的可获得5个积分。

③多媒体类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软件等

上传多媒体类资源经审核通过后被评为精品等级的可获得15个积分,评为优质级别的可获得8个积分,评为普通级别的可获得5个积分。

D.撰写日志及发表评论

同步教育网教育资源平台鼓励用户多利用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用户发表一个评论可获得1个积分,每撰写一篇日志可获得2个积分。

3、审核标准: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信

第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官制 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 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楷书 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12.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 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 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一、网络课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5 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资源,特制定《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一、建设原则 教师培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包括:(1)适切性原则:在对教师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成人认知方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等研究成果为依据,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2)前瞻性原则:本着信息技术动态发展的观点,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要体现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以及教师日益发展的专业需求;(3)实用性原则: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符合信息技术特点,体现技术的应用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公开征集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500学时数字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研修工具等。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资源种类与基本要求 (一)资源种类 2013年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重点建设的种类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和研修工具。 1.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的培训活动的总和。从组成内容来说,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课程教学必备的要素。从组成形式来说,它包含符合网络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以及基于以上二者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 2.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在记录培训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典型意义事例及相关信息的资源。概括来说,典型案例有两类,一类是培训案例,可用于培训者总结培训教学经验,开展培训研究,促进培训水平提高。这一类培训案例需要包括培训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堂视频实录和教学反思四个部分(有的还包含专家、培训学员点评)。另一类是应用案例,可用于培训学员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激发培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3.“微课”资源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5 1.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5 1.1.1 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和背景 5 1.1.2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5

1.1.3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5 1.1.4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6 1.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7 1.2.1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7 1.2.1.1 传统PC机的现状7 1.2.1.2 传统桌面应用现状7 1.2.2 云计算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8 1.2.2.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带来的优势9 1.2.2.2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12 1.3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3 1.3.1 平台部署模式13 (一)直通部署模式13 (二)分布部署模式14 (三) 多“网合一”部署模式15 1.3.2 数字化管理和量化管理16 二、久远教育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18 2.1 解决方案简介18 2.2 解决方案说明20 2.3 解决方案功能模块组成和说明21 2.3.1 基础设施层21 2.3.1.1 久远多媒体教育云平台21 (一)系统框架21 (二)网络拓扑24 (三)产品特点25 2.3.2 通用服务层26 2.3.2.1 统一云桌面26 2.3.2.2 统一资源云存储30 2.3.2.3 统一门户接入30 2.3.2.4 统一身份认证31 2.3.2.5 目录服务32 2.3.3 教学业务层32 2.3.3.1 基于数据的量化管理和分析33 2.3.3.2 数字化管理33 2.3.3.3 数字化教学33 2.3.3.4 数字化资源34 三、久远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方案35 3.1 云平台建设方案35 (一) 云平台建设需求35 (二) 云平台整体规划36 (三)方案组件推荐36 3.2 统一云桌面应用37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支撑系统V1.0 学员端 用户手册 2012年6月

目录 声明 (1) 第一章引言 (2) 1.编写目的 (2) 2.项目背景 (2) 3.运行环境 (2) 3.1.硬件环境 (2) 3.2.软件环境 (3) 4.读者对象 (3) 第二章系统概述 (4) 1.设计目标 (4) 2.功能特性 (4) 3.定义和作用 (5) 3.1.什么是基础支撑系统? (5) 3.2.为什么要使用基础支撑系统? (5) 第三章角色说明 (6) 1.网联管理员 (6) 2.成员单位管理员 (6) 3.学员 (6)

第四章功能介绍 (7) 1.用户登录 (7) 2.选课管理模块 (8) 2.1.查询 (9) 2.2.志愿选课 (10) 2.3.实时选课 (11) 2.4.查看课程详情 (11) 3.学习档案模块 (14) 4.学分银行 (15) 第五章附录 (15) 附录A缩略语表 (15) 附录B相关术语 (16)

声明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北京安博在线软件有限公司商标均为安博教育集团商标。 注意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一章引言 1. 编写目的 本手册首先介绍了基础支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系统机构以及操作基础支撑系统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基础吃成系统的操作使用过程。本手册共分为引言、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简介、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角色说明、基础支撑系统(管理端)功能介绍、附录五个部分,指导管理员用户如何应用基础支撑系统,任何部门和个人在使用基础支撑系统进行管理操作时,均需参照本手册执行。 2. 项目背景 按照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发展规划,实现教师网联的目标与任务,必须建设一个满足免费师范生职前培养和在职教师职后培训服务需求的,促进网联成员和全国教师教育机构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网联平台”)。网联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以教师教育创新平台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依托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及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创新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适应全国教师教育需要的远程教育平台,为免费师范生培养与全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3. 运行环境 3.1. 硬件环境 以下提供主服务器最低配置,根据实际流量和访问量需增加服务器配置或增加服务器。基础支撑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表所示: 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山西分公司 1月

目录 一、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教育行业应用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教育信息化宏观需求:三通两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基础教育信息化需求微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两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三通”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宽带网络校校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优质资源班班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网络空间人人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电信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中国电信的互联网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CDMA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中国电信”班班通”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020年4月19日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使用手册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学生用户使用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电化教育馆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修改记录

目录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使用手册1.概述 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的操作方法,为学生用户使用本平台提供参考和依据。 功能概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学生用户提供:个人空间、用户中心、资源库、应用中心、发现、教育社区、班级主页、学校主页和消息中心等功能服务。2.注册登录 用户注册 如果你尚未获得用户名和密码,请先注册。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地址。在“空间登录”处,点击“还没注册”。 弹出如下注册信息填写页面,请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选择身份”、“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后,完成注册。 显示“注册成功”后,请进一步完善个人资料,选择“所在学校”,如下图所示。 填写完成并点击“提交”后,系统提示可以用注册账号登录进入个人空间。空间登录 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地址。在“空间登录”处,输入已有的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进入个人空间。 密码找回 如果用户忘记自己的登录密码,可以通过平台密码找回。首先,点击首页“空

间登录”的“忘记密码”,如下图所示。 密码找回需要完成三个步骤:选择找回方式、验证身份信息和重置密码。其中找回方式包括”通过邮箱找回“和”通过手机找回“两种方式。 选择“通过邮箱找回”,用户需输入已经绑定的邮箱,选择“提交”后,系统会将密码修改邮件发至绑定邮箱。 用户登录绑定邮箱,点击密码找回链接,就会跳转到密码重置页面。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后即完成了密码重置操作。 选择“通过手机找回”,用户需输入已经绑定的手机,点击“获取验证码“,将发至手机的验证码输入后,点击“提交”。 在打开的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后即完成了密码重置操作。 3.个人空间 登录进入个人空间,显示如下图。 网站导航 首页:“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首页。 资源库:点击进入”资源库”,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或学段、学科、年级、版本、资源类型等分类检索资源,并可以查看“资源库”推荐的资源。请查看有关内容。 应用:点击进入”应用中心”,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或应用分类查找所需应用,并可以查看“应用中心”推荐的应用。请查看有关内容。 发现:按照教师、课程、素材、文章、班级、学校、机构等大类,并选择相应的子类,发现相对应的资源、人物等。 教育社区:专题教育社区首页。 班级:所在班的班级主页,可以班级公告通知、班级成员、班级文章、班级相册、班级资源、班级问吧及班级留言等,和本班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学校:所在学校的学校主页,可以查看学校公告新闻、学校应用、学校资源、学校班级、教师成员、学生成员等,和本校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 指南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发布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编制 2013 年4 月 1 前言 本指南的附录是技术资料性附录。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负责解释。 i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3) 2.1 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3) 2.2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 三、建设总体要求 (4) 3.1 满足应用系统部署和服务的需要 (4) 3.1.1 承载国家信息系统部署 (4) 3.1.2 承载自建及其他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 (5) 3.1.3 提供本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云服务 (5) 3.2 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 (5) 3.3 符合国家及教育部信息化有关标准规范 (5)

3.4 建设集中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6) 3.5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 3.6 建立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体系 (7) 3.7 规范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管理 (7) 四、建设内容 (9) 4.1 省级数据中心分类 (9) 4.2 机房设施 (9) 4.3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 (12) 4.3.1 总体架构 (12) 4.3.2 基础设施层 (13) 4.3.3 云平台管理层 (21) 4.3.4 桌面云服务 (23) 4.4 公共软件平台 (24) 4.4.1 应用公共支撑平台 (24) 4.4.2 数据库平台 (26) 4.4.3 密码安全服务平台 (27) 4.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7) ii 4.5.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要求 (27) 4.5.2 信息安全方针策略 (29) 4.5.3 安全技术体系 (29) 4.5.4 安全管理体系 (36)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制度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制度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制 度 篇一: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使用管理制度 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使用管理制度 一、充分利用项目配发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开展教学应用。 二、确定专人做好硬件设备、软件资源的使用、管理工作。 三、根据数字教育资源节目播出安排,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农民实用科技培训的需要,认真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管理工作。以及光盘的刻录使用等工作。 四、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设备的教学功能,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应用计划及教学应用课程表,并统一上墙公布。 五、对项目所配发的教学光盘和收录的教育资源,在《资源目录登记表》上注册编目,并由专人妥善管理。严格教学光盘和资源接收、编目、观看、使用、借还登记制度,做到管理有序,手续完 备。 六、提高教学光盘和卫星教学资源使用率,充分保证资源效益 的发挥,并在《教学资源使用记录表》上作好记载。在保证课堂教学应用的同时,学校应在教研活动中,定期组织教师利用教育光盘和卫星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应用研究和课题研究。 七、在做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兼顾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党员教育信息等,综合发挥本项目的作用。

篇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管理制度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项目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项目设备由学校统一负责,明确管理人员,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设备登记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档案,按型号分类入账、入柜妥善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配套使用。 3、建立硬件设备使用登记簿、配套软件使用登记簿,对设备使用和运行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4、熟悉、了解设备的规格、性能、基本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 5、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6、禁止带故障运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 并及时请专职技术人员处理。同时,建立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 7、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也不允许个人占用。 宝石教学点 篇三: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地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地方案) 1、建设目的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提出: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中办国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等都对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出具体要求。 为实现国家、省、市、区“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淄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淄教发〔2015〕2号),建设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突破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规划要求 区教体局计划建设基于云架构的资源平台,为全区教育系统提供数字资源共享与服务,重点满足义务教育段学校需求,有力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群众满意度。

资源平台围绕学校、教师、教研员、学生和家长等服务对象,动态整合优质数字资源,提供网络空间、网络资源、网络应用3大共享服务,最终满足“教、学、测、评、管”5大需求。 ①教师利用资源平台实现网上备课、网上教研,在线授课、辅导,利用资源平台实现教学活动。 ②学生利用资源平台开展在线作业、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③家长利用资源平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并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④学校利用资源平台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测评(监测),开展教学评价、学习过程评价; ⑤教研部门利用资源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结果和管理的大数据记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精准评测学校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⑥教育主管部门利用资源平台监测教育发展、学校管理,推进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3、性能架构 3.1平台性能要求 资源平台是一个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可用性、开放性,支持多终端与多种交互方式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平台。平台及应用设计规模性能为:“50万用户、10万在线、3千并发”。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东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操作手册20150223

东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东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操作手册 (2015年2月13日版)

前言| Preview 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大网络资源仓库,将为师生

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丰富教学和科学研究资料,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这本手册主要从“平台功能简介”、“教师操作”、“学生、家长操作”、“单位管理员操作”、“顶级管理员操作”五个篇章来介绍不同的角色如何操作,无论您是通过管理、审核资源力求在资源库平台呈现最优质资源的单位管理员,还是通过上传优秀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普通教师,或是希望在平台里获取知识、提升学习水平的学生、家长,都可以查看相应的篇章来了解自己应该要做什么、如何做。 我们致力于与您一起打造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出一分力。由于平台装载的内容较多,各篇章会力争对涉及的内容有所说明,但受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做的很详细,希望您能在手册里获得帮助! 目录| Contents 一、平台功能简介 (4) (一)平台首页功能介绍 (7) (二)学科资源简介 (9)

(三)专题资源简介 (9) (四)综合资源简介 (10) (五)通用功能 (11) 1.资源功能 (11) 2.资源搜索 (12) 二、教师操作 (13) (一)登录 (13) (二)我的贡献 (14) 1.发布资源 (14) 2.我的资源 (20) (三)下载记录 (22) (四)我的收藏 (23) (五)基本信息 (23) 1.基本信息 (23) 2.修改头像 (24) 3.我的积分 (24) 三、学生、家长操作 (25) 四、单位管理员操作 (26) (一)前台操作 (26) 1.资源审核 (26) 2.信息采集 (27) 3.资源调用 (28) 4.资源初始化 (29) (二)后台管理 (30) 1.文件转换管理 (30) 2.分类设置 (31) 3.权限分配 (32)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过去的十多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莱芜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软硬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潮中,信息化软硬件投入的重复性建设、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效益不理想、教育均衡无法真正落实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重大的瓶颈,如何跨越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经过近2年的内部需求研究、方案论证、相关产品调研,2015年3月,莱芜市教育局完成了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招标工作,目前已部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测试,预计整体平台在2015—2016学年将整体投入应用。基本目标是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并着眼于未来,让全体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平台+空间+业务+资源”的整体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教学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政府办公效率,提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力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实现宽带联网,基本建成网络条件下教学与学习环境;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使所有教师、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山东省数字教育资源

新宇小学校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方案

塘坝中学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塘坝中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教育资源中心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搭建的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和应用环境。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智能导航和以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多种教学应用服务,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购资源、应用和服务提供支持。 1.指导思想。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入教育教学主阵地,形成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以学校应用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教育资源和应用新格局,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连片应用,实现“资源班班通”和“空间人人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网络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最大限度汇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研究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完善共同建设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发展。 二、实施原则 1.统筹部署,分类指导。学校应统筹考虑本校实际情况,根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应用服务,针对各教育领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阶段进行,扎实推进。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操作手册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师使用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电化教育馆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修改记录

目录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 教师使用手册 (1) 1.概述 (1) 1.1目的 (1) 1.2功能概述 (1) 2.注册登录 (1) 2.1用户注册 (1) 2.2空间登录 (3) 2.3密码找回 (4) 3.个人空间 (5) 3.1网站导航 (6) 3.2空间导航 (7) 3.3空间介绍 (17) 4.用户中心 (20) 4.1账号设置 (21) 4.2账户中心 (27) 5.资源库 (27) 5.1资源库简介 (28) 5.2查看教育资源 (28) 6.应用中心 (29)

6.2查看应用 (30) 7.发现 (31) 7.1教师 (31) 7.2课程 (32) 7.3素材 (33) 7.4文章 (33) 7.5班级 (34) 7.6学校 (35) 7.7机构 (35) 8.教育社区 (36) 8.1专题教育社区介绍 (36) 8.2申请创建专题教育社区 (46) 8.3申请加入专题教育社区 (48) 9.班级主页 (48) 9.1班级设置 (49) 9.2公告通知 (51) 9.3班级成员 (51) 9.4班级文章 (53) 9.5班级相册 (55) 9.6班级资源 (57) 9.7班级问吧 (60)

10.学校主页 (61) 10.1公告新闻 (61) 10.2学校应用 (62) 10.3学校资源 (62) 10.4学校班级 (63) 10.5教师成员 (63) 10.6学生成员 (64) 11.消息中心 (64) 11.1系统通知 (65) 11.2提醒消息 (65) 11.3我与相关 (65) 11.4应用消息 (66) 11.5我的私信 (66)

云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畅言“云+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14年

目录 1.概述 (3) 2.技术实现架构 (3) 3.应用系统建设 (5) 3.1“云”的应用 (5) 3.1.1资源云平台 (5) 3.1.2网络学习空间 (8) 3.1.3监管平台 (10) 3.2“端”的应用 (12)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 (12) 3.3“云”与“端”的互通 (17) 3.3.1云平台主动推送到书到课资源至教学端 (17) 3.3.2云平台个人空间资源随时同步至教学端 (18) 3.3.3教学端垂直检索云平台资源 (18) 4.平台优势分析 (18)

1. 概述 畅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其中,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是教育资源集结与服务中心和网络学习协作池,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借助资源平台获得学习空间,获取教育资源,寻得专业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成为“三通两平台”运行的资源与智力保障。 按照“云+端”的建设和应用模式,平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与内容,调整资源聚合与呈现方式,建立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增强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2、优质资源班班通。聚合优质师资力量,通过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为学校提供在线课堂服务。为紧缺学科制作专递课堂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供教师点播应用。为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直达课堂。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应用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网络工作与学习空间,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信息化。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打造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主体的互动。 2. 技术实现架构 畅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专为教育定制的、成熟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具有遵循标准、数据安全存储、云计算架构体系、大数据处理能力、长时间不间断稳定运行保障等特点。 平台逻辑架构上共分为三层: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方案 云+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目录 (2) 插图索引 (8) 表格索引 (17) 第一章项目总体概述 (19) 1. 项目背景 (19) 2. 建设思路 (21) 3. 建设原则 (22) 4. 总体设计 (26) 4.1 IAAS层 (27) 4.2 PAAS层 (28) 4.3 SAAS层 (31) 5. 建设规划 (31) 第二章项目一期建设内容 (34) 1. 基础公共平台(PAAS层) (34) 1.1 用户信息服务 (34) 1.2 文件管理服务 (35) 1.3 资源转码服务 (36) 1.4 流媒体服务 (37) 1.5 个人门户 (39) 1.6 应用管理 (39) 2. 内容管理发布系统 (40) 2.1 门户显示模版编辑 (40) 2.2 版块管理 (40) 2.3 信息发布 (40) 2.4 创建投票 (41) 2.5 创建问卷调查 (41)

2.6 访问统计 (41) 2.7 网站群系统 (42) 3. 课程资源中心 (42) 3.1 资源建设 (42) 3.1.1 资源总体说明 (42) 3.1.2 小学课程资源 (46) 3.1.3 初中课程资源 (61) 3.1.4 高中课程资源 (93) 3.2 资源管理系统 (119) 3.2.1 教师空间应用 (119) 3.2.2 管理员后台管理 (129) 3.2.3 资源共建共享 (135) 4. 教师工作台 (142) 4.1 教材管理 (142) 4.2 备授课 (143) 4.3 授课工具 (146) 4.4 课件管理 (147) 4.5 资源管理 (149) 5. 双课堂教学平台 (151) 5.1 教学服务系统 (151) 5.1.1 资源管理系统 (151) 5.1.2 在线备课系统 (154) 5.1.3 网络学案系统 (157) 5.1.4 作业与测试系统 (161) 5.1.5 互动讨论系统 (166) 5.1.6 个别辅导系统 (174) 5.1.7 教学统计系统 (177) 5.1.8 班级管理系统 (180) 5.2 用户空间 (181)

特色教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特色教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网站策划方案与需求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一.特色教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综述 1.建设背景: 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北京市教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项目。在北京市教委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专项经费资助,北京市教委特色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2007年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承担单位之一,承担艺术设计教育专题资源建设。 2.建设原则: 依据《特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需求报告》和《特色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内容,以方便实用为准则,遵循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并执行北京市教委制订的《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下面简称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以艺术设计学院现有资源为主要业务内容,实现艺术设计学院承担的北京市教委信息化特色资源库建设在网络资源管理方面的自动化。 根据数字资源库应该实现的功能要求,以及北京市教委对各院校资源的“统一集成运营实施”的资源运营平台建设的构想,我们确定以我院承担的主要数字资源为基础,由门户网站构成信息资源、检索工具集成的数字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并由IP验证和用户认证构成用户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求界面设计风格应简洁友好,便于利用。提供用户帮助信息体系。 二.特色教育资源库网站平台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该平台架构下共有以下四个部分: 1.内容管理系统: ●权限管理:不同的资源栏目有不同的登陆入口可以操作属于自己权限范 围内的项目和功能; ●栏目管理:整个网站通过资源栏目分类来实现各个不同的频道管理,栏 目的分类没有目录级数的限制; ●模板管理:将网站上所有的页面风格、通样风格页面有效的管理起来, 以便不同级别、不同栏目的内容方便的套用; ●数据采集:实现对多图片、多风格、多页面的内容灵活录入; ●信息发布:可将录入并签发的内容根据管理员的要求定时或手动直接发 布到发布网站上; ●素材库管理:对历史素材文章、所有的内容图片实现统一管理,以便文 章编辑时方便的处理和调用; ●日志管理:实现对不同岗位的人员、不同栏目的人员的操作情况的记录, 便于管理员对人员工作状况、工作业绩的监控和比较; ●多媒体资源支持:实现对资源内容的音频、视频的扩展; 2.内容搜索系统: ●站内检索:提供站内信息关键字搜索功能,搜索响应时间达到亚秒级(低

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教育管理者

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 近年,国家教育部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三通两平台”政策。在该政策指引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功能单一的校园网发展到现在功能强大的公共教育平台,信息技术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办公效率等。 许昌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学实验阶段,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教育云资源平台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事关万千学子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12年,我市正式启动实施了“1559”教育信息化工程。目前我市由各级财政投资建设的4000个多媒体教室已陆续投入使用,首批300个中小学校园网、20个数字化校园也陆续投入使用,今后,许昌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在巩固发展已有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同时,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各县(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重点将教育信息化网络向农村学校延伸。 日前,通过外引内建,许昌市教育信息化已基本确定以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为基础来推进整个许昌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应用平台系统基本功能 应用平台系统以公共服务基础平台为基础,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但不限于门户集群管理系统(市级、县级、校级门户)、OA办公管理系统、课堂数字化教学系统、在线学习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家校即时交流系统、师生成长档案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人人通网络空间系统、电子教案设计子系统、多媒体设备管理系统等。 各子系统间是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以教与学的大数据为基础各系统之间却又通过以消息引擎、工作流引擎、数据引擎、门户引擎为驱动,形成一个有机而完备的整体,使得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间形成灵活的跳转,完全满足我市数字校园未来发展的要求,就平台系统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教育理念先进性,系统让所有的教育参与者互联互通,能很好的促进教育模式、方式的创新和优化。 同时,平台系统保持了良好的开放性,可以轻松与今后将要部署的各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体化方案,体现开放平台的优势,支持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本套平台系统采用B/S+C/S架构,支持采集数据的一体化抛转技术,轻松实现教与学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