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_杜晓燕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_杜晓燕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_杜晓燕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_杜晓燕

第19卷第5期2010年10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

J 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 19No .5

O c.t 2010

收稿日期:2009-05-13; 修订日期:2010-06-25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天津市水安全计算工具 (No .09YFSZSF021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 .200801135) 作者简介:杜晓燕(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险评价方面研究.E m ai:l dodoyan @m ai.l n anka.i https://www.doczj.com/doc/0314190640.html, 通讯作者:黄岁樑,男,教授.E m ai:l sl huang @nanka.i edu .cn

文章编号:1004-4574(2010)05-0138-08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

杜晓燕 黄岁樑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室,天津300071)

摘 要:在同一致灾强度下,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降低灾害脆弱性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因此旱灾脆弱性研究对地区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影响旱灾脆弱性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选取8项指标,运用数学模型及相关优化方法,对天津地区旱灾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借助聚类分析和M apIn f o 工具按旱灾脆弱度大小对天津地区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除个别区/县需加强措施,降低旱灾脆弱度外,整体上,天津农业旱灾脆弱度较弱,有较强的防旱抗旱能力。关键词: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天津;区划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识码:A

Comprehensive assess m ent and zoni ng of vul nerability to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T i anji n

DU X iao yan ,HUANG Sui liang

(T i an ji n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 en t al Re m ed i ation and Polluti on C ontrolLab oratory ofNum eri cal S i m u l ati on f or W ater Environm en tC ollege of Env i ronm 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kaiUn ivers i ty ,T ian ji n 300071,Ch i n a)

Abst ract :A t the sa m e degree o f hazard ,disastr ous sit u ation is shar pened w ith the strengthening o f vu l n erab ility .decreasi n g vu l n erability can reduce the direct econo m ic loss ,so t h e study on the vu l n erability of agriculture to

drought d isaster has greatm ean i n gs .A cco r d i n g to natura l and soc i o econo m ic factors ,8i n d icesw ere selected .Then t h e co mprehensi v e assess m en t o f vulnerability to drought disaster i n T ian jin w as co mp leted w ith m a t h e m atic m ode ls and relati v e opti m ization m ethods .Eventu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 f cl u ster analysis ,T ianjinM un icipa lity reg ion w as div i d ed i n to 5vu l n erab ility zones of different l e velsw it h the too lM apInfo .Research resu lts sho w thatm ost parts of T ianji n are on the l o w vul n erab ility leve l and have a better dr ough t d isaster resistant capasity .K ey w ords :agr ic u ltura l drough;t vu l n erab ility ;assess m en t i n dex ;co m prehensive assess m en;t T ian jin ;zon i n g 起初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灾害是地球物理过程的极端事件,是一种自然现象,属地球环境的一种自然变异[1-4]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灾害学界开始重视人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丹尼斯!S 米勒蒂[5]

认为 自然灾害是自然和社会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影响通过个人和社会的调整来减轻 。B lak i e 在A t R isk 一书中提出了灾害形成的压力与释放模型(灾害=致灾因子+脆弱性),认为 脆弱性 是灾害形成的根源,在同一致灾强度下,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增大

[6]

。随着研究的深入,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逐渐从社会

学的定性分析转向自然、社会学相结的综合性定量评估,目前,主要的方法或思路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恰当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渤海湾,其为半封闭的内海海湾,水体较小,对天津气候影响不大,所以天津属于温带大陆性向海洋性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内,降水年际变化很大,旱灾现象突出。自1470-1998年共出现旱年174a ,例如1971-1972年天津大旱,由于缺水驰名中外的小站稻被迫改种旱田;1980-1982年连续干旱受灾面积达3.6?105hm 2,为解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期[8]

。干旱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成灾与否及所造成灾情的大小由区域的承灾体脆弱性控制。

1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国际上,普遍将干旱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4种类型。由于我们主要从自然灾害风险角度探讨旱灾风险,是 某种自然变异活动 的结果,所以以城市用水供需关系、缺水程度、供水效益及供水措施等为主的城市干旱缺水问题不在研究之列,选取评价指标时更为关注与农业气象旱灾密切相关的指标。

1.1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各指标分析

影响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因素可概括为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含防灾减灾因素)。若将影响因素中的所有相关指标都作为评价指标,必将得到庞大的指标体系,不仅会加大工作量,也会冲淡主要指标的作用,反而降低结果准确性。因此,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系统性与准确性、简练性与代表性、实用性与可获性、独立性与非相关性等原则。

根据影响旱灾脆弱性的因素和指标选取原则,本文选取绿化覆盖率、旱地面积比、人口密度、单位农产量、机耕面积比、化肥施用量、农村人均收入、水利设施密度8项指标作为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的评价指标,其中绿化覆盖率、旱地面积比、机耕面积比、化肥施用量属自然环境因素,其他属社会经济因素。(1)绿化覆盖率(X 1):植被因素对降水的入渗有较大影响,其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覆盖率高,可以缓解水土流失情况,降低旱灾脆弱性。由于天津区/县面积较小,森林覆盖率数据无法全面获得,所以用各区/县的绿化覆盖率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区的植被覆盖情况。

(2)旱地面积比(X 2):计算方法:旱地面积比=旱地面积/耕地面积,反映了水系分布和地形对旱灾的影响。一般,旱地面积比高的地区,水系分布不密集,坑塘、洼淀比较少,地势相对较高。

(3)人口密度(X 3):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用水增多,势必造成农业用水缩减,加大旱灾脆弱性。此外,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人口的伤亡、疾病、失踪及紧急转移等,所以人口密度也是旱灾脆弱性的直接影响因子。

(4)单位农产量(X 4):农业是一个地区遭受旱灾威胁的主要和首要对象,一个地区的农产量大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承受旱灾威胁的脆弱性的强弱。根据资料的可取性及天津各区县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将粮蔬总产量来反映该地区的农产量情况,计算方法:单位农产量=评价单元粮食蔬菜总产量/评价单元面积。(5)机耕面积比(X 5):计算方法是:机耕水平=评价单元机耕面积/评价单元耕地总面积。一般来说,机耕水平越高,松土层的厚度越深,土壤含蓄水分的能力越高,承受干旱威胁的能力越强,旱灾脆弱性就越低。

(6)化肥施用量(X 6):计算方法是:评价单元化肥施用量/评价单元耕地面积。一个地区化肥施用多,对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的利用率都十分有利,因而可以降低旱灾脆弱性。

(7)农村人均收入(X 7):收入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减灾投入的能力和潜力。农民所有收入中需扣除基本生活费用部分,剩余的才能转化为经营生产,改善水利设施等作为减灾投入,进而影响到旱灾脆弱性的大小。

(8)水利设施密度(X 8):计算方法:水利设施密度=评价单元水库水利水塘总库容/评价单元土地面积。在自然降水一定的情况下,干旱灾情程度与水利化程度息息相关。水利化程度越高,旱灾脆弱性越小。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对地表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以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抗旱的主要手段。

下表(表1)是天津各区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及其原始数据。由于市六区没有农业区,很多数据无法准确获得,而且与其他各区欠缺对比性,所以不将市六区作为评价单元。

!

139!第5期 杜晓燕,等: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

表1 天津地区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表

T ab le 1 O r i g i na l data f o r assess m ent i ndic i es o f drought vulnerability i n T ian ji ng reg i on

评价单元

绿化覆盖率X 1/%旱地面积比X 2/%

人口密度X 3/(人/km -2)

单位农产量X 4/(t !hm -2)

机耕面积比X 5/%化肥施用量X 6/(t/hm 2)农村人均收入X 7/元水利设施密度X 8/(万m 3!km -2)

市六区33.3721692

塘沽区35.0032.1264110.7998.170.350687299.573汉沽区35.0047.5841823.5673.620.207482988.431大港区37.0094.113555.6595.080.1633834952.498东丽区37.0048.2467620.0397.570.114395004.598西青区37.6780.6858727.4696.550.297896965.562津南区34.1669.5810079.7598.440.154556157.648北辰区45.0091.4772319.3297.830.125296653.966武清区35.5499.2152422.7097.020.403877801.702宝坻区38.8086.4643613.1493.290.352773823.002宁河县25.5449.7428512.0596.390.433576501.852静海县41.0399.003588.6390.980.2286737712.198蓟县

42.70

95.00511

24.90

89.05

0.4216

7383

98.069

注:数据来源#2007天津统计年鉴?;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http ://www.d ata .ac .cn /zrzy/G52.asp);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天津市(http ://number .c nk.i net/cyf d /A reaNav.i as px ?cod e=xj 02)

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量纲不同,须先对初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上述指标体系中,X 2,X 3,X 4与旱灾脆弱度呈正相关,即其值越大,旱灾脆弱度越大,采用公式(1)进行无量纲化;其他指标与旱灾脆弱度呈负相关,采用公式(2)无量纲化。最终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所有指标统一为了正向指标。

X *

i =X i X i (m ax),(1)X *i =

X i X i (m ax)

.

(2)

式中:X *

i 为各指标因子无量纲化后的数值;X i 为各指标因子的初始值;X i (max)/X i (m in)为各指标因子初始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表2 天津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T able 2 P rocess i ng o f da ta for assess m en t i nd i ces o f drought vu l nerab ility in T ian ji n

评价单元

绿化覆盖率(%)X 1旱地面积比(%)X 2人口密度(人/km 2)X 3

单位农产量(吨/公顷)X 4

机耕面积比(%)X 5化肥施用量(吨/公顷)X 6

农村人均收入(元)X 7水利设施密度(万m 3/km 2)X 8

塘沽区0.72970.32380.63650.39290.74990.32600.64330.1778

汉沽区0.72970.47960.41510.8580 1.00000.55110.67670.2019大港区0.69030.94860.35250.20580.77430.69990.67250.0324东丽区0.69030.48620.67130.72940.7545 1.00000.59110.3702西青区0.67800.81320.58291.00000.76250.38380.57910.3060津南区0.74770.70131.00000.35510.74790.73981.00000.2225北辰区0.56760.92200.71800.70360.75250.91290.58100.4291武清区0.7186 1.00000.52040.82670.75880.28310.72171.0000宝坻区0.65820.87150.43300.47850.78920.32410.76060.5670宁河县 1.00000.50140.28300.43880.76380.26370.73400.9190静海县0.62250.99790.35550.3143

0.8092

0.50000.76120.1395蓟县

0.5981

0.9576

0.5074

0.9068

0.8267

0.2711

0.7605

0.0174

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对评价结果起着关键作用,其由指标本身的社会价值、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及评价者的个人知识等决定。目前,权重确定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3类,其中组合赋权是对前两类方法的综合优化利用。主观赋权法包括专家咨询法、最小平方和法、层次分析法(AH P 法)等。其特点是能较好反映评价对象的背景条件和评价者意图,但有赖于专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准确性不高;

!140!自 然 灾 害 学 报 第19卷

客观赋权法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这类方法严格依赖于原始数据,切断了权重系数的主观来源,使系数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但由于过于依赖于数据及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有时反而出现 重要指标权重系数小而不重要指标权重系数大 的不合理现象。组合赋权法是基于将主观、客观优势互补的思想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3步:(1)分别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内部找出合理的主、客观方法;(2)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客观权重系数各自所占比例;(3)求出综合权重系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也充分利用了客观原始数据,使权重结果更为可靠。考虑到计算的简便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组合赋权法,选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

[9-11]

和主观赋权的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12-14]

先分别计算,最后将得到的组合权

重作为最终结果。

熵值法计算结果可信度度较大,自适应功能强,适用于具有原始数据的样本。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是较之常用的层次分析法更为简单、实用、准确的一种方法。它采用3标度代替传统的9标度,不但使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最小,而且一致性指标最小,指标权重的精度较好[13-14]

。根据组合赋权法的思路,采用式(3)计算组合权重。由于水平所限,在此认为主、客观两类方法同样重要,在组合权重中两类方法各自占比例0.5,即a 1=0.5;a 2=0.5。下表(表3)为不同类方法下旱灾脆弱性指标的权重情况,其中组合权重值将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a 1 1+a 2 2.

(3)

上式中, 为组合权重; 1, 2分别为不同方法下的权重值;a 1,a 2分别为两类方法下的权重在组合权重中所

占的比例

表3 不同方法旱灾脆弱性指标权重

T able 3 W e i ghts o f i ndices of drought vu l nerab ility fro m d ifferen tm ethods

编号指标赋权方法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组合权重X 1绿化覆盖率0.06080.01510.0380X 2旱地面积比0.20290.07600.1395X 3人口密度0.05220.08670.0695X 4单位农产量0.08360.13820.1109X 5机耕面积比0.14660.00500.0758X 6化肥施用量0.06080.16010.1105X 7农村人均收入0.09820.01710.0577X 8

水利设施密度

0.1412

0.5017

0.3215

3 天津地区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

近年来,围绕着多指标综合评价,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不断渗入,使得评价方法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加权综合评分法外,又出现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数据包络法等。由于不同方法所掌握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不同,评价结果难免存在差异。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可信,目前主要有两种思路来优化原有方法:一是组合评价。针对同一被评事物将不同方法所得的评价结果再次进行综合(组合),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作为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二是等级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排序结果的两两相关度,如果某方法与其他方法等级相关度都较大,则认为这一方法较优

[15]

。但后一种适用于至少有3种方法的情况

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用了加权评分和灰色关联度评价两种方法,所以将利用组合评价的思路进行综合评价。

3.1 加权综合评分法

加权综合评分法是一种传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可以得到天津各区旱灾脆弱度综合评价值(i n dex o f co m prehensive assess m ent,I C A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评价值

I CA =

&m

j=1

X *

j j .

(4)

式中: j 为第j 个指标的权重值(表3);X *

j 为第j 个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表2)。由于在标准化处理时将所有指标变为了正向指标,所以I CA 值越大表示该评价单元的旱灾脆弱度越大。

经计算得:I C A 2=0.3479;I CA 3=0.4593;I CA 4=0.3911;I CA 5=0.5424;I C A 6=0.5226;I C A 7=0.502

!

141!第5期 杜晓燕,等: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

8;I C A 8=0.6075;I C A 9=0.7466;I C A 10=0.5516;I CA 11=0.6011;I CA 12=0.4278;I C A 13=0.4342。因此,天津各区(除市六区外)旱灾脆弱度排序为D 9>D 8>D 11>D 10>D 5>D 6>D 7>D 3>D 13>D 12>D 4>D 2,即武清区>北辰区>宁河县>宝坻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汉沽区>蓟县>静海县>大港区>塘沽区。3.2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

灰色关联分析(GRA )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它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联度来描述

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较低而且计算量小,便于广泛应用[16]

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评价,主要是将评价对象看作时间序列(每个评价对象对应的各项指标),进而对这些 时间序列 排序。这里,可以将被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值构成的序列视为比较序列,然后根据评级目的或要求选出最优/差样本数列为参考序列,与其关联度越大的被评价对象越好/差。

设有n 个指标X 1,X 2,X 3,?,X n (不失一般性,设其均为正向指标)则对m 个样本(对象)进行评价,无量纲化后形成如下矩阵:

x 11x 12?x 1n x 21x 22?x 2n !!!!x m 1

x m 2

?

x mn

m ?n

.

(5)

式中:第i 个样本数据为X i =(x i 1,x i 2,?,x in )(i =1,2,?,m )。

构造最优样本

X 0=(x 01,x 02,?,x 0n ).

(6)

式中:X 0j =m ax 1(i (m

{x ij },j =1,2,?,n 。由以下公式计算出样本X i (i =1,2,?,m )与最优样本的关联度r 0i :

ij =|x ij -x 0j |(i =1,2,?,m;j =1,2,?,n ),

(7) ij =

m in i m i n j ij +!m ax i m ax j ij

ij +!m ax i m ax j ij

=

(m in)+! (m ax)

ij +! (m ax)

,(i =1,2,?,m;j =1,2,?,n),

r i =

&

n

j=1

j ij (i =1

,2,?,m ).(8)式中: ij 为样本X i 与X 0的关联系数(常简称为关联系数); j (j =1,2,?n )是指标X j (j =1,2,?,n )的归一化权重;!的取值大小可以控制 (m ax)对数据转化的影响,取值越小,可以提高关联系数间差异的显著性,因而称为分辨系数,在(0,1)内取值,此处取!=0.4;r i 即为样本X i 与构造样本X 0的关联度。最后由r i (i =1,2,?m )值对m 个样本(评价对象)排出优劣顺序。

根据以上步骤,首先利用表2中各正向指标的处理结果,然后选择参考样本X 0=(1,1,1,1,1,1,1,1),根据灰色关联度原理,与其关联度越大的评价对象脆弱度越大。最后考虑到各指标权重的影响X 1,X 2,X 3,X 4,X 5,X 6,X 7,X 8的权重向量 =(0.0380,0.1395,0.0695,0.1109,0.0758,0.1105,0.0577,0.3215),根据公式r i =&n

j =1

j ij ,得到各评价对象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r 2=0.3747,r 3=0.4571,r 4=0.4427,r 5=0.4942,r 6=0.4945,r 7=0.4922,r 8=0.5342,r 9=0.7113,r 10=0.4804,r 11=0.5566,r 12=0.4612,r 13=0.4842,则天津各区脆弱度大小顺序为:

D 9>D 11>D 8>D 6>D 5>D 7>D 13>D 10>D 12>D 3>D 4>D 2,即武清区>宁河县>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津南区>蓟县>宝坻区>静海县>汉沽区>大港区>塘沽区。3.3 组合评价

每个被评价系统内部都存在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评价值,即 真正的位序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这两种评价结果,避免评价结果与 客观评价值 有太大出入,根据序号总和理论,对原有评价结果进行组合以此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序号总和(sum o f rank number)理论是把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下的排序相加得出序号总和,总和排序的结果为真正的位序

[17]

。评价结果见下表(表4):

!142!自 然 灾 害 学 报 第19卷

表4 不同评价方法下天津各区县旱灾脆弱度排序表T ab l e 4 Sequence of drought vul nerab ility i 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 f

T ian ji n M un i c i pa lity from different assess m en tm ethods

编号区名线性加权综合评分法序号

灰色关联度评分法序号

序号总和总排序D 1市六区%%%%%%%%%%%%D 2塘沽区12122410D 3汉沽区810187D 4大港区1111229D 5东丽区55103D 6西青区64103D 7津南区76135D 8北辰区2352D 9武清区1121D 10宝坻区48124D 11宁河县3252D 12静海县109198D 13

蓟县

9

7

16

6

由上表知(表4),除D 10(宝坻区)在两种方法间有4个名次的波动外(由线性加权综合评分法的第4名变为灰色关联度评价法的第8名),其余各区只是有1,2位序的变动甚或没有变动,所以,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根据序号总和理论确定天津各区/县农业旱灾脆弱度顺序:

D 9(武清区)>D 8(北辰区)=D 11(宁河县)>D 5(东丽区)=D 6(西青区)>D 10(宝坻区)>D 7(津南区)>D 13(蓟县)>D 3(汉沽区)>D 12(静海县)>D 4(大港区)>D 2(塘沽区)

4 天津地区旱灾脆弱度区划

为了从整体上更为全面的了解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度的情况,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对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度情况进行区划研究。首先分别依据加权综合评分值(I CA )和灰色关联度(GRA )借助SPSS 软件的聚类功能得到系统聚类图(图1,图2),如下所示

:

图1 依据I CA 的系统聚类结果F i g .1 C l uste r resu lt based on IC A syste

m

图2 依据灰色关联度的系统聚类图

F i g .2 Sy stem cluster diagra m based

on g rey correlation deg ree

将天津旱灾脆弱度分为5个等级,)(强度),?(较强度),+(中度),,(低度),?(微度)。依据系统聚类结果(图1和图2),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度区划结果见下表(表5)2,3列。最后,根据上一节得出的天津各区/县农业旱灾脆弱度综合排序(D 9>D 8=D 11>D 5=D 6>D 10>D 7>D 13>D 3>D 12>D 4>D 2),对天津各区/县进一步区划(聚类),结果见表5中最后一列。

!

143!第5期 杜晓燕,等: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

表5 不同依据下天津各区旱灾脆弱度聚类(区划)结果T able 5 C luster(zon i ng)resu lt of drough t vu l nerab ilit y degree i n d i str icts and counties of T ian jing M un ici pa lity on diff e rent bases

等级I CA GRA 综合结果)(强度)D 9D 9D 9武清区?(较强度)D 8,D 11D 11

D 8,D 11北辰区,宁河县

+(中度)D 5,D 6,D 7,D 10D 5,D 6,D 7,D 8,D 10,D 13

D 5,D 6,D 7,D 10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宝坻区

,(低度)D 3,D 4,D 12,D 13

D 3,D 4,D 12

D 3,D 12,D 13

蓟县,汉沽区,静海县?(微度)

D 2

D 2

D 2,D 4

大港区,塘沽区

由表5结果知,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度的最终分区结果与加权综合评分法的分区结果更为一致。对比加权综合评分法(I C A )与灰色关联度(GRA )的按5类聚类的结果发现,两种方法下虽然只有D 8和D 13两个区/县归类不同,但却分别从I CA 下的等级?和等级,同时汇聚到GRA 下的等级+中,使得GRA 下的聚类结果过于集中,因此,依据加权综合评分法(I C A )的区划结果要由于灰色关联度(GRA)。 为更直观表述天津地区旱灾脆弱度区划结果,借助M apInfo 的专题图功能,以颜色深浅代表脆弱度大小,如图所示(图3)。由区划结果知,处于中西部的武清县、北辰区、宁河县旱灾脆弱度相对较高。根据影响旱灾脆弱性的因素,地势和水利设施是两个关键性因素,表3中权重分配情况也反映了这一点。天津地势基本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北部有海拔较高的山地,易水土流失,一般年份易旱;南部尤其是东南沿海海拔较低,而且紧邻渤海,坑塘洼淀众多,相对易涝不易旱。从上图(图3)的区划结果看出除了蓟县、宝坻两区/县外,天津北部、西北部的区/县旱灾脆弱度要相对高于南部、东南部的区/县,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天津北部地区易旱,向来为人所知,防灾减灾工作中对该地区的抗旱能力格外重视,例如目前蓟县的水利设施情况为12区(县)中最好,

密度

图3 天津市旱灾脆弱度区划F i g .3 Zoni ng o f drought vul nerab ility

degree in T ian jing M un icipa lity

高达98.069m 3

/km 2

(表1),因此尽管像蓟县这种地势高易干旱的地区,但可能易发生干旱但不会造成旱灾,属于低度脆弱区。而中部尤其偏西部地区,由于其处于中间地带,地势不高、水土流失不重,相对来讲发生干旱的概率相应较小,因此很容易忽视这些地区的防旱抗旱工作。由分析结果知,恰恰是这部分地区脆弱性较高,说明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一些非灾害频发地段更值得关注。

总体上看,天津地区旱灾脆弱性较低,除市六区外12个区(县)中只有1个县属于强度脆弱区,2个区(县)属于较强度脆弱区,其他区(县)脆弱度都不高。说明除个别区(县)需要进一步采取兴修水利等措施降低旱灾脆弱度外,整体上天津地区防旱抗旱能力较强,对旱灾有较强的承灾能力。

5 结论及讨论

(1)文中分别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天津地区旱灾脆弱度进行了评价,然后根据序号总和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天津各区旱灾脆弱度排序为:武清区>北辰区=宁河县>东丽区=西青区>宝坻区>津南区>蓟县>汉沽区>静海县>大港区>塘沽区。

(2)根据聚类结果将天津各区按微度、低度、中度、较强度、强度5个脆弱度等级聚类,结果表明:12个区(县)中只有武清区属于强度脆弱区,北辰区和宁河县属于较强度脆弱度,从整体上看,天津旱灾脆弱度较弱,对干旱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3)进行脆弱性评价时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是关键。由于区域脆弱性一般受到该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

!144!自 然 灾 害 学 报 第19卷

济和防灾减灾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这些因素随着区域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如何建立全面、准确的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深入探讨。

(4)为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在权重确定上采用组合权重的思路,充分利用原始数据和专家的知识经验,使权重系数在与评价者主观要求一致的基础上又不失客观准确性。但计算组合权重时,由于水平有限,只能认为主、客观两类方法同样重要各取比例0.5,对此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arl ey A .D i sas t ers :fro m t h e excepti onal t o t he every d ay[M ]//In D is asters ,Devel op m en t and Env i ron m en t .A Varley (ed .),C h i chester :John

W iley .1994.

[2] 徐长乐,罗祖德.灾害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3] 叶义华,许梦国,叶义成,等.城市防灾工程[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4] 马宗晋,高庆华.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初议[C ]//施雅风,黄鼎成,陈泮勤.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长沙:河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2:68-71.

[5] 丹尼斯!S 米勒蒂.人为的灾害[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2.

[6] 商彦蕊,史培军.人为因素在农业旱灾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探讨-以河北省旱灾脆弱性研究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1998,7(4):35-43.

[7] 陈家刚.天津的旱涝灾害及其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报,1998,18(4):62-67.

[8] 张成科.基于熵的水质模糊评价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6):80-85.

[9] 王靖,张金锁.综合评价中确定权重向量的几种方法比较[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30(2):52-57.[10]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2.

[11] 李如忠.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研究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增刊):893-896.[12] 卢宗华.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构造方法的改进[J ].系统工程,1990,8(1):43-44.[13] 朱瑞祥.农业机械化管理学[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4] 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7(2):77-76.[15] 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1:180-184.

[17] 夏萍.定点医院医疗保险业务监督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探讨[D].成都:四川大学,2004.

!

145!第5期 杜晓燕,等: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

我国的干旱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的干旱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干旱的概况 干旱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面也特别广,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经济社会干旱等。干旱作为一种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干旱灾害较其他自然灾害妨碍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妨碍也最大。严峻的旱灾还妨碍工业生产、城乡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经常受旱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严峻,并已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旱在我国是妨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旱灾虽有一定操纵,但仍不断发生。1951~1990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7.5次,受旱农田面积约2000万公顷,成灾面积670万公顷,近30年因旱灾损失粮食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50%。1959~1961年三年连旱,累计受灾农田面积达1.1亿公顷,共减产粮食6115万吨。1997年全国受旱农作物3351万公顷,相当全国耕地面积的63%。 干旱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但不同地区受旱程度不一。1951~1990年我国有四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即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部、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其次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南部、湘赣南部。 目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西部和北部、江南和华南大部旱情持续进展。干旱对东北地区作物产量造成的妨碍后期无法弥补,受旱地区粮食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牧草生长也受到不利妨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晚稻缺水移栽,旱地作物生长和水果品质受到妨碍。 【二】干旱对我国农作物的妨碍 〔一〕东北、江南华南旱情持续进展对农业生产的妨碍 6月以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和北部降水量持续偏少。7月份,黑龙江中部和西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同时气温偏高,上述区域旱情持续进展,重旱区要紧分布在三江平原西部、黑河、松嫩平原东部。7月28日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说明: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地区中北部旱情持续加重〔图1〕,大部地区干土层厚度达5~25厘米。东北地区秋收作物均处于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水稻、玉米抽穗受到妨碍,结实率下降;大豆植株矮小,幼荚脱落、秕粒秕荚增多,同时干旱使大豆蚜虫严峻发生。干旱对作物产量形成造成的妨碍后期无法弥补,受旱地区粮食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局部地区绝产;牧草生长也受到不利妨碍。 6月下旬以来,江南大部和华南中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达12~38天,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38~40℃,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湘、赣、浙、闽四省出现伏旱并迅速蔓延,部分大中型水库蓄水严峻不足。旱区晚稻移栽和返青受到妨碍;部分地区甘薯、蔬菜、玉米等旱地作物出现凋萎;正当成熟季节的桃、梨和葡萄等水果提早成熟,品质偏

枣庄农业资源区划

枣庄农业资源区划 1、地貌特征: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带,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较多。山丘、平原、洼地此起彼伏,整个地形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地貌类型由北向南呈横向双波型。东北部为全市地势最高,地形最复杂的群山丘陵区,群山向外是滕、薛、枣一片海拔为100上下的山前平原。往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起向西至薛城附近又隆起东西走向的带状山脉。再往南又是海拔100米上下的山前缓平地。西部滨湖及南部沿运地区为海拔30—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枣庄共分为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洼地三种农业地貌类型,三种地貌类型的大体比例是二洼三平五山丘。 2、土壤类型及分布:枣庄市土壤多属于历史悠久的农业土壤。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和水稻土五个土类。(1)棕壤土类:全市各区(市)均有分布,以北部和中部的丘陵地带较多,与褐土土类成复区分布。棕壤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5.17%,居第二位,该土类肥力一般较低,供肥性好,保肥性差,其缓平地带适种小麦、玉米、棉花等,部位较高地带宜作花生、地瓜、小杂粮等。(2)褐土土类:全市各区(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的山体上及山体周围山间谷地,山前倾斜平原上,缓岗及低洼地片的周围亦有分布,其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8.93%,是我市主要土壤类型,居第一位。褐土区一般水源较缺,易受干旱威胁,耕层较浅,犁底层坚硬,适宜农作物主要

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高梁、棉花、黄烟及其他小杂粮等。(3)砂姜黑土类:是我市第四位土类,其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2.71%,主要分布在滨湖沿运(河)地势平洼地上以及北部山区洪积扇缘的低洼地带。(4)潮土土类:全市潮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2.75%,居第三位。除峄城区外,其他区(市)均有分布,以滕州西部平原分布较广。潮土依水傍河,水资源条件优越,地势一般较平坦,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精种高产区。(5)水稻土土类:我市水稻土较少,其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44%,主要分布在滕州西部濒湖平洼地及台儿庄区运河东段两岸的平洼地上。 3、农业气候资源:枣庄市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其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热多雨,冬寒少雪,春旱多风,秋旱少雨。全市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为52.3×108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地理分布不均匀,一般南部少于北部,平原洼地少于山 丘地带。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一般在2300~2500小时之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2~58%。累计平均气温13.2~14.2℃,年气温日较差一般为11~13℃。我市≥0℃的积温总量一般为4800~5200℃,≥10℃的积温总量一般为4300~4700℃,≥20℃的积温总量一般为2700~3000℃。全市无霜期在190~215天之间,光热条件基本能保证一年两熟。我市降水年平均为815.8毫米。空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雨季与高温期基本一致,对喜温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1.农业资源包括哪些?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主要特征。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肥料资源和废弃物资源等自然资源;另外还包括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资金、技术和信息、农业旅游资源等。 光热资源较丰富,水资源不足 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有林地数量少,宜林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 草地数量多,质量较差 生物资源种类多 资源区域分布不匹配,大部分地区资源组合错位 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化素质低 大部分地区物质技术基础薄弱,装备水平还是以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为主 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差,对农业生产支持和辐射不够 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目前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农业资源与利用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耕地资源紧张 农业水资源不足 化肥资源短缺 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不断增长 农业资源质量不高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农业后备可开发资源潜力有限 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3.气候资源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如何综合利用太阳能。 组成因素的相互制约性和不可代替性; 时间变化的周期性和随机波动性; 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开发利用的有限性和长远潜在性; 气候资源的多宜性和两重性。 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通常根据太阳能的地区分布特点、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太阳能利用的技术措施等,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分类和区划。 太阳能可以转换成热能、电能和生物化学能,转换过程分别称为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利用光伏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加以利用,称为光--电转换,即太阳能光电利用。接收或聚集太阳能使之转换为热能,然后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方面,是光—热转换,即太阳能热利用的基本方式。 利用藻类或叶绿素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加以储存和利用,称为光—化学能转换 4、我国水资源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在农业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或节水。 我国水资源的问题: ①分布不均、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对象和任务 自然界是一个物质世界,它遵循物质不灭和能量守衡定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对人 类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但业非杂乱无章的对象。空间各种形式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换都给人类带来或是利益或是炎难。然而利益和炎难都是相对的,它决定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决定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力量,决定于时间。 从对物质世界的利用、适应和改造的角度出发,我们把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形式区分 为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已被人们认识业利用的物质及其在运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例如矿藏、森林、土壤、水、辐射能、风能、热能等等。自然条件是指我们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风力大小、温度高低、坡度陡缓、霜期早晚、辐射强弱、酸碱程度等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同出于一个物质世界,由于它的表现形式不同,或者说对不同物质或现象的作用不同,再加上人类对它们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的大小,就体现为资源或条件。例如凤,当它达到一定风速时可作为风力资源利用,但风速过大在农业上就成为害风条件;又如北京山区森林很少,这不仅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为水源涵养差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向短。 无论是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或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都必须弄清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 然条件的区别和关系,不能以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单一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自然条件因素。综合农业自然区划是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不 仅把自然界作为自然资源,而且是把它作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区划的。 以自然因素作为对象的区划很多,有单项自然因素的自然区划,如气象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等;有综合自然因素的区划,如综合自然区划。但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则与之不同,它是直接为农业区划服务的,为农业区划提供自然依据,是农业自然因素的综合区划。通过这一区划耍提出各分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对农业自然条件适应和改造的措施。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探索各农业自然因素的地域分布规律和作用特点,根据各因素的异同性和相互联系以及合宜的土地利用方向,划出各级农业自然区。 二、综合农业合然区划的分区原则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耍求各自然区都能体现出主导的土地利用和不同的综合治理特点,以便进,步为综合农业区划确定各区主导专业方向提供依据,业使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育保护相互结合。根据这一要求,提出以下划区原则。 一生3一 1、自然因素的搽合1lJ区原则各级自然区不能简单依某个单一自然因素的分布规律 划分,而应按照各自然因素的综合特征来划分。因为诸自然因素相互制约,且资源的利用受到多因素综合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某个单一因素的作用。 土地利用方向是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之间联系的出发点,反之,为了确定某一土地利 方向必须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的作用。例如在北京山区的条件下,若初步考虑适宜利用方为牧,那么首先应考虑有无草本群落,其次分析地形坡度是否便于放牧,能否引起严重水流失(暴雨强度、次数),土壤水分状况和肥力能否保证牧草较快恢复,牧草生境对提供 季牧爆或干草的可能性,等等。只有根据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才能划出宜牧分区。 但是,自然因素的综合不是任意可以选择的,它是按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因此,我 只能按照它们分布的规律,考虑资源可能利用方向和自然条件的作用来选择各种组合的围,划分区域。 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有一条相对比较明显的规律,这就是地貌分异的规律。现将北京 区各自然因素随地貌变异而组合的规律以图示意(见下图)。 由图可见,随着地貌的变异,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都相应产生较规律的变化。当然,气候、土壤、植被等也相互作用而促成这样的分布规律。平原地区地貌类型的差异对不同

中国气候区划

xx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 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 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

第三章 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三章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一节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一、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及其划分方法 划分中国干湿地区的指标目前主要是干燥度指标和年降水量指标。 (一)干燥度指标 采用这种指标划分的,有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其划分的方法见表。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进行三级区划,第一级气候地区划分从北到南以气候带为依据,从东到西以干燥度划分。第二级气候区划分,结合各区情况,甘蒙、甘新、华北三个地区重点考虑年、季干燥A度。第二级划分视各地情况适当运用年、季干燥度,年降水量、降水日等因素。这个区划以K≥4.00为干旱,K在1.50一4.00或1.20一4.00之间为半干旱,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从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张家口到榆林、兰州、阿坝、昌都、拉萨,由东北针贯西南,干旱与半干旱的界限大致是自内蒙古的海流图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柴旦、玉树、倾多、拉萨、日喀则至噶尔昆沙一线。 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在第二(气候大区)和三级(气候区划)中,分别采用年、季干燥度指标。因干燥度标准与划分方法的不同,此区划划分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大致为:东自海拉尔、齐齐哈尔、锦州,向西南经承德、太行山、运城,再折向西北,经洛川、兰州、酒泉、敦煌、和田至喀什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青藏高原气候区域除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外,也属于这个范围。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干湿情况,以干燥度为主要参考指标,划分出第一级(自然地区)范围大致自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十八盘梁、石家庄、阿坝、昌都、倾多一线的西北地区。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大致是从包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折向大柴旦、格尔木经唐古拉山口转向黑河、鄯善一带。 (二)年降水量指标 以这种指标进行大范围干湿地区划分的主要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中国自然区划”、“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及“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其划分的主要指标如表1-7。 表1-7不同干湿划分的年降水量标准/mm “中国自然区划”以400mm年降水等值线将我国划分为干旱和湿润两部分,在划分三大自然区域时,划出了西北干旱区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9.8%。“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100mm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和“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分别都以400mm和250mm降水量线作为划分干湿区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论文写作模板 基于中分辨TM 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1 空1行 李□□1,刘□□2, 吴□□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 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空1行 摘 要 【目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问题,但运用遥感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 【方法】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满足我国大面积水稻作物监测, 成为业务化运 行的主要数据源。为此,研究尝试以中分辨率TM 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SVM )两种算法对对黑龙江省富锦市2010年两期不同时相影像分别进行水稻分类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及混淆矩阵精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1)在高纬度单季稻生长区……;(2)对神经网络分类的结……;(3)选取关键水稻物……,【结论】……。(字数不少于350字) 关键词 水稻 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TM 影像(关键词3-8个) 空2行 水稻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正成为农作物空间监测[1]和土地变化科学[2] 的热点问题。精确的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水稻产量的预报和评估、粮食价格预测和国家粮食生产布局及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 。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 本文选择□□□□□□□□□□□□□□□研究区 Email: yangpeng@https://www.doczj.com/doc/0314190640.html, 。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70803020);国家环保公益性行”(201209032) 三号黑体 小五宋体 小五黑体 小五宋体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号黑体,顶格 四号黑体,上、下各空半行 正文,五号宋体 小四宋体,居中

长寿区农业资源与区划

农业资源与区划 地理位置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主城区东部,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距重庆市主城区50千米。东北邻垫江县,东南接涪陵区,西北靠四川省邻水县,西南与渝北区接壤。位于东经106°49′22″-107°27′30″,北纬29°43′-30°12′30″之间。东西宽57.50千米,南北长56.56千米。全区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千米。自然状况长寿区地质构造属压应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形为主,具有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斜纵横张烈隙发育的特征。地域地貌受构造控制明显,山体走向与构造形迹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背斜构成条状中低山岭,向斜构成宽缓开阔的槽谷丘陵,岭谷之间构成平行岭谷地貌景观。全境山区占18%,深丘占35%,浅丘占42%,江湖水面占5%。海拔多在300米以上,大堡至复元长江水面海拔154米。山脉为锯齿状,以明月山为大,其支脉支峰分布较广,主峰白云山海拔1034米,为全区最高峰。黄草山、铜锣山和五堡山,是境内主要山脉。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龙溪河、桃花溪河、大洪河、御临河等。2010年全区林地面积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 气候特征长寿区划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常年平均气温17.68℃,最高20.4℃,最低16.7℃,多数年份极端高温38℃,极端最低温0℃,曾有日极端最高温44℃和日极端最低温-6.1℃出现。常年降水量1162.7毫米,最高降水量1457.7毫米,最少降水量836.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96.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春79%,夏77%,秋、冬83%。常年平均无霜期360天,最长365天,最短349天。风向多北北东、少西西南。 行政区划长寿区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幅员面积1423.6平方公里。2010年长寿区辖4个街道,14个镇。即: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长寿湖镇、云台镇、葛兰镇、但渡镇、邻封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石堰镇、新市镇、八颗镇、洪湖镇、万顺镇。共设223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 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白族、藏族、彝族、傣族、土家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2010年末全区总人口352747户,902112人,其中农业人口626122人,比上年减少48207人,城镇人口275990人,比上年增加49312人。人口出生率为14.15‰,死亡率为11.87‰,自然增长率为2.28‰。 农业资源 (一)植物资源: 长寿有丰富的粮、油、麻、桑、茶、菜、果、药、竹、木等野生和栽培植物资源。粮食作物有3科11种300个品种品系,油料作物有7科12种以油菜为主,木本油料植物3科4种,桑树6种,茶叶5种,蔬菜12科15种,榨菜23种。果树12科154种,其中唐时荔枝誉高,今沙田柚、夏橙、脐橙、锦橙最名。经济林木有漆树、棕树、蒲树、白腊、花椒等多种树,风景名贵树有银杏、水杉、月桂、黄桷树等。 (二)动物资源: 长寿区动物资源丰富,有原生动物116种,腔肠动物2种,扁形动物12种,原腔动物17种,环节动物12种,软体动物8种,节肢动物106科368种,脊椎动物218种。动物资源中,一类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三类保护动物有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6种。畜禽等资源种类繁多,以猪、牛、兔、鸡、鸭、鹅、鹑、鸽、蜂、蚕等为主。

北京大兴精准农业示范区

北京大兴精准农业示范区 从2006年9月起,北京市大兴区开始超前示范推广精准农业,16项获得国家专利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在2000亩农田上,全程监控瓜果菜花生长过程,堪称国内精准农业推广的发轫之举。随着三年多来的改进,政府已为技术开发、项目推广投入资金2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用上精准农业技术,尝到了甜头。目前,大兴区正在筹划在更大范围推广精准农业,使全区示范推广农田达到4000亩,带动3万农户应用精准农业技术。 大兴农业示范区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就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与此同时,大兴区还自主开发了农业信息网,为农民搭建了一个集农业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网,同时链接了本区3个专业网站和20个农业企业网,架起了农民与市场、专家之间的桥梁,农民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上网与专家对话,初步形成了大兴精准农业的物联网。 通过对北京大兴精准农业和小汤山精准农业的考察,不难发现,精准农业的物联网应用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感知”是基础。物联网农业之所以被认为对于传统农业生产具有颠覆意义,重要一点就是改变了以往农业人员依靠有限农业知识对植物、土壤以及农业环境进行主观判断,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判断有可能出现遗漏乃至断层,而依靠感觉也会造成误判,对于个体生产而言,这样的失误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但是处于企业化的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损失的就大大增加了。所以,“感知农业”的优势就在此时得以凸显。“感知农业”通过室内传感器“捕捉”各项数据,经数据采集控制器汇总、中控室电脑分析处理,结果即时显示在屏幕上。这其中就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中央计算机还会通过计算给出决策方案,农业人员只需根据方案进行浇水、施肥或者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精确的“感知”才是物联网能够发挥出巨大优势的基础。如下图,北京大兴精准农业信息收集系统: 综合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聪明的温室娃娃以及现代化温室大棚 第二,“链条”是重点。在通过传感器以及GPRS和地理信息系统采集了视频、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数据之后,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实施操作,例如进行精准施肥、施药、灌溉以及光照,在实施完成之后,还可收集反馈信息以做进一步的判断。从收集信息——作

农业基础-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综述 我国气候、地形、上壤、作物十分复杂,人多耕地少又是农业的根本特点,因而决定了耕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复杂性。 (一)历史发展我国黄河流域六七千年前已开始了农业。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实行刀耕火种的撩荒制。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后到战国时期,休闲制逐步兴起,总耕地中己有1/3-1/2面积种植作物。秦汉以后,休闲已减少到总耕地1/3以下。唐宋以后,南方农业兴起。清朝开始,人口增加到1亿以上,人均耕地减少到5亩以下,集约耕作制渐渐增多。 (二)1949年以来的变化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①复种指数增加较多,1949年约为128%,而1978年已达151%。因复种而增加的播种面积3亿多亩。全国实行复种的耕地7亿多亩,约占耕地的1/2,复种播种面积则达全国总播种面积的2/3,它所生产的粮食已占全国3/4以上。可见,复种已是我国耕作制度的突出特点。1978年以后,由于调整结构,复种指数下降,到1983年为146.4%,但到1987 年又回升到151%的水平;②扩大间作套种。我国旱地上历来多间混套作。1949 年以后,混作面积减少,间作,

尤其是套作发展甚快,主要形式是玉米大豆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稻田套种绿肥等。目前,世界上约有复种的耕地面积15亿亩左右,间混套10亿亩左右,我国分别占世界的1/2与1/3。 (三)现状 1949年前,我国南方以单季稻和麦稻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仅6000万亩)。50年代,长江以南改间作稻为前后连作稻,并开始单季稻改双季稻,淮河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则扩大小麦油菜冬种,发展稻麦(油菜)两熟。60年代,双季稻北移至长江流域。到70年代,改两熟为三熟,发展冬闲-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绿肥-稻-稻。双季稻与单季稻播种面积之比接近2:1。1979年,三熟制(包括绿肥-稻-稻在内)面积达1.5亿亩,约占南方稻田面积的一半。近10年来,这种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制面积略有减少。目前,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皖中南、鄂中南)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占多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以及西南地区则以麦(油菜)稻两熟居多数。 华北平原在1949年以前,以一年一熟与两年三熟(如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为主。1949年以后,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面积扩大。目前,复种指数约150%。棉花在过去以一年一熟为主,近年来麦棉套种两熟在迅速发展。 东北、西北以玉米、春小麦、谷子等一年一熟为主。有少量麦后种植 填闲作物,也有极少量休闲田。 (四)展望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发展多熟多层种植势在必行。经研究,在2000年前,全国复种指数的可能潜力达到160%上下,约可增加播种面积1.5亿亩。复种的土地不必从头建设,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因为这些土地水、热、土、肥条件较好,一亩复种耕地产量往往等于在边远地区开荒的5倍以上。据预测,复种潜力最大的在粤、桂、闽三省,主要是开发冬闲田,约有复种指数50%的潜力,由当前的188%增加到247%;长江中下游(浙、苏、赣、湘、鄂)可从206%发展到223%;西南三省可由170%增加到185%;华北的京、津、冀、鲁、豫从151%增加到158%;西北与东北主要是减少休闲,只局部地区可复种,西北复种指数可由103 %增加到109%,东北由99%增加到102%。此外,各种类型的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可因地制宜推广。当然,间套复种的增加,必须以增加投入,改善农田质量为前提。 二、分区简述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性极大、耕作制度多种多样,若只按同一指标逐级分区就难以反映实际情况,故在本区划中采用了分级分类方法。即同一0级带内的一级区划分指标是一致的,但不同0 级带间一级区的具体指标是不同的。在指标中,环境指标主要是热量、水分、地貌、人均耕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制度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按此,全国共分3个0级带(一熟带、二熟带、三熟带),12个一级区与38 个二级区。各一级区主要特征如下。

第二讲 主要农业生产区

第二讲主要农业生产区 [合格考内容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区 1.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图中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以商品谷物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 (1)概况: ①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 ②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2)区位条件: 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区

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名师注解] 【记】亚洲水稻种植区的生产特点,可归纳为“一大(水利工程量大)、一小(小农经营)、一高(单产高)、三低(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 【点1】在分析亚洲水稻种植区的特点时,应特别注意,日本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机械化水平高,实行家庭农场经营,商品率高。 【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的特点及原因 【点2】大部分的大牧场放牧区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区的气候却比较湿润。 考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区 (一)亚洲的水稻种植生产区 1.亚洲水稻种植生产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2.亚洲水稻种植生产区的生产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二)美国的以商品谷物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区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是大规模经营的条件,先进的农业科技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美国的以商品谷物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简述了开发与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农业生物资源保存、研究和利用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的设想。 关键词: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农业生物资源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健康与发展的最根本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也是农业新品种和生命科学源头创新的材料基础。育种实质上就是作物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重组再加工,小麦矮秆基因、水稻“野败”型不育基因的应用引发了“绿色革命”。因此,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发掘其中的优异基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策略。当前,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作物种类减少、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农业生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与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切实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对生物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公益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是管理职责不明,缺乏高层次整体规划,尚未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全省农业生物资源管理工作体系。 三是资源保存分散,共享效率低。长期以来,资源分散保存在不同的行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手中,存在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的现象,机构之间以及保存者与利用者之间缺乏联系,资源共享的整体能力较差。 四是资源评价、鉴定等技术工作不深入,典型性和关键性数据缺乏,资源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五是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基础性和技术支撑性等特点,短期内难以出大成果和高水平论文,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这项工作。 2 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战略设想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但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生态环境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之长期以来农业生物资源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破环严重,农业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因此,加强农业生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及研究利用越来越迫切,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综合开发中要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过程,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农业综合开发所包括的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专项科技示范项目等几类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农民的生活宽裕及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总

中国气候区划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到北部的10 -14℃。大陆性强对农作物蛋白质合成有利,如北部和西北地区小麦品质比南部好,日较差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有些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比日较差小的地区为优;④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可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多种需要;⑤一些重要的农业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大,农业气象灾害多。以降水量年变率为例,主要农业区的平均年变率在10-30%之间,生长期中各月的变率更大,以南北纬度差异很大的两地为例,北京在39-83%之间,广州在29-96%之间,年际变化大对于多熟制地区的年总产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季风强弱、迟早和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以及短期强烈天气的偶然发生,我国常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分区论述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遵循农业气候相似性和差异性,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主导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按照指标系统,逐级分区。分区系统依次为农业气候大区、农业气候带、农业气候区。农业气候大区主要反映光热水组合状况的差异和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农业气候带的划分主要考虑具有明显地带性的热量带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的熟制、不同种类经济林木和作物地域分布、越冬状况和产量等方面的热量特征值;农业气候区着重考虑非地带性的农业气候因素。全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55个农业气候区。 Ⅰ.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位于我国东半部广大区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6%。农业耕地占80%以上,人口占90%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业气候特点如下: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研究 一、宁夏平原: 资料1: 资料2:在外人的感觉上,宁夏就是一个被沙漠覆盖的地带,但是宁夏人可不这么看。宁夏人有一首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从歌声中,可以体会出宁夏人对这块土地是多么的热爱。 现今,天下黄河富宁夏,红白葡萄酒滋润塞上江南。宁夏人雄心壮志,他们要在大漠建立起世界最大的优质葡萄酒酿造基地。 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枸杞制品、乳制品、清真牛羊肉、粮食加工及瓜果等5 大支柱产业。 问题: 1.根据所给材料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分析该地区人们为了发展农业做了哪些努力?他们是如何充分利用该地的自然条件的? 3.你认为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4.请你分析该地区成为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什么?具有推广性吗? 二、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绿洲农业 资料1:吐鲁番盆地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 资料2:吐鲁番绿洲,棉谷遍地,瓜果飘香,防风林带纵横交错,随处可见杨、柳、枣、桑、桃、杏、梨、苹果等果木,以及葡萄园和西瓜、哈密瓜田。

资料3: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表明,该地区迅猛发展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87%,非荒漠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8%。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坎儿井”流量减少,甚至干涸。该地区“坎儿井”曾多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减少了43%。“坎儿井”为何衰减? 资料4:新疆示意图 资料5:坎儿井示意图 问题:1.根据所给材料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分析该地区人们为了发展农业做了哪些努力?他们是如何充分利用该地的自然条件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你认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之处是什么?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注意什么? 三、以色列灌溉农业 资料1:以色列国土面积27800平方千米,而且仅有20%的土地可以耕种,其中一半的地方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

高考地理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考点专项复习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特别提醒 南方低山丘陵区仅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并不包括这些界线之间的全部地区。要除去其间面积较大的平原和高山,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各组成部分等。 (1)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有利条利: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热量条件优越,雨热同期;②灌溉水源充足;③山麓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不利条件:①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洪涝灾害;②夏季伏旱,易造成减产;③春季降水较多,易造成低温;④寒潮台风可能影响该地区;⑤土壤酸性强;⑥地形以山地以丘陵为主,河流众多,易发生水土流失。 (2)依靠植物秸秆作为燃料,不足之处是:①能源利用效率低,有的地区由于缺柴滥伐树木,滥垦草皮,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②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③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2.东北地区林业开发中的问题及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林业开发中的问题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特别提醒 (1)针对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现象,应采取的措施为:①加强对沟壑,坡面治理,并植树造林;②增施有机肥料,实施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堤高土壤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我国东北地区部分河流下游沼泽遍布的原因是:①纬高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②地下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③地势低洼,不易向外排水;④河流流向高纬度,且流域内有结冰现象,易发生凌汛。总之,长期积水形成沼泽。 【例1】(2009·广东三校)读下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_前景与对策

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北京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范子文 文 摘:阐述了北京都市农业开发的背景和功能,剖析了都市农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北京市 都市农业 前景 对策建议 收稿日期:1997年10月6日 作者为主任助理、经济师 作者单位邮政编码:100029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扮演着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角色,好像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生产农副产品。其实,农业除了具有生产性功能外,还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性功能和为人类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空间的生活性功能。近年来,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逐步得到认识并加以开发,农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城市服务的功能增强,都市农业有了快速发展。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功能 都市农业一般是指地处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大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郊区的农用土地越来越少,1996年每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不到0.1公顷,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京郊发展农业、提高效益的重点在于搞深度开发,即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集中、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身居 都市的人们逐渐被“水泥丛林”所包围,被“柏油沙漠”所环绕,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紧张,心理压力大。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众多的城市居民渴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在绿色田园环境中休息、度假、观光、旅游、呼吸新鲜空气。显然,仅靠少量的公园式绿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使都市成为有“农”的都市。伴随着这两方面的需要,都市型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受到市民的欢迎。 根据首都城市功能的要求和郊区的特点,北京都市农业的功能主要有:(一)经济功能。除生产农产品外,还可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二)社会功能。增进都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拓展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教育功能。提供机会让都市居民认识农业、掌握作物栽培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了解农村文化等。(四)生态功能。为招来游客,都市农业区须改善卫生状况,提高环境质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通过教育解说服务,可使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