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题库】2021年湖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传播学考研核心题库[概念题+简答题+论述

【考研题库】2021年湖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传播学考研核心题库[概念题+简答题+论述

版权声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按照考研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重点试题及高频试题并给出了详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特别说明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概念题

1.传播流

【答案】传播流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和影响,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2.枪弹论

【答案】枪弹论(bullet theory),又称“皮下注射”论,是传播效果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就像靶子一样,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枪弹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播媒介的作用不分条件地夸大化,有严重的缺陷,因此很快遭到唾弃。20世纪40年代,枪弹论被有限效果论所代替。

3.“冷媒介”与“热媒介”

【答案】“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的概念。对这两种分类的标准,麦克卢汉本人未进行明确的界定。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明确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黄远生

【答案】黄远生,江西九江人,近代著名新闻记者。曾赴日留学,在中央大学专攻法律。回国后在政府部门任职。公余从事报业活动。辛亥革命后,辞去官职,专心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中国》、《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北京之新年》等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他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1915年冬赴美访问。同年被革命党人以袁党人罪名枪杀。黄远生以“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其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于1919年出版,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5.权力的代言人

【答案】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所言,新闻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是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6.报禁

【答案】为了加强对新闻亊业特别是报刊的控制,台湾当局于20世纪50年代作出“限证、限张、限印”的规定。限证即当局严格控制登记证,压制新闻事业规模。限张即限制报纸的张数,控制其内容和业务的发展。限印即控制其印刷地点和发行场所。以上“三限”被台湾新闻界称为“一报三禁”,这构成了所谓“报禁”的具体内容。直到80年代,“报禁”才逐渐被解除。

7.回归分析

【答案】回归分析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适合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平均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8.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

【答案】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是由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及其同事韦弗于1949年提出的。这一模式可以用图表示为:

这一模式的贡献在于发现了传播中的噪音,并揭示了由于噪音干扰所导致的所传信息与所受信息之间的差异。但是,由于其本身是研究技术问题的,因而未能够在模式中考虑人和社会的因素,忽略了讯息的内容和传播的效果等。同时,单向性也是其不足之处。

9.传播媒介

【答案】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也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10.大众

【答案】指广大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一种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在传播学和社会学中,大众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

11.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答案】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有: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

1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答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旨趣》一文,提出了所谓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

方针体现了该报追求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但是,其后来的报刊实践活动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一原则。

13.传播单位

【答案】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4.莫尔斯电码

【答案】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是美国人莫尔斯于1837年发明的,由点(?)、划(-)两种符号组成。其符号含义为:一点为一基本信号单位,一划的长度等于3点的长度;在一个字母或数字内,各点、划之间的间隔应为两点的长度;字母(数字)与字母(数字)之间的间隔为7点的长度。莫尔斯电码发明后,人们开始用莫尔斯电码通过无线电把自己的思想发往远处,开始了人类利用无线电的新纪元。在无线电发明后一百年中,莫尔斯电码一直是人类沟通信息的重要方式。最早的重要应用是海轮之间的通信。在新中国诞生的历程中,莫尔斯电码成为革命根据地和前方唯一的最迅速的通信工具。现在,无线电技术进人了信息时代,先进的数字通信设备代替了传统的靠人工收发的电报,莫尔斯电码已经先后从铁路通信、公众电信、海事救援等行业退役。但是,莫尔斯电码靠人工收发,人的耳朵和大脑所组成的判别系统在目前还很难用电脑代替,因此莫尔斯电报在信道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比复杂的通信手段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世界各国,它仍然被当作军事通信的一种重要后备手段。

15.BBC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在1955年独立电视台和1973年独立电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16.分层抽样

【答案】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即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层),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17.传播障碍

【答案】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18.信息环境

【答案】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环境。

19.传播中的嗓音

【答案】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常常为各种噪音所干扰。西方传播学界把阻碍、歪曲或干涉信息顺利传递的任何事物都称之为“噪音”。噪音包括环境噪音如机器轰鸣、雷电风声,也包括技术噪音,如电视的马赛克、印刷字体的模糊,还包括心理噪音(人的心理偏见和思维定定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