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

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檩子:上周我们推出了一套非常有新意的书,美国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是怎样一步步学写作的?如果用的好,跟着这套书可以引导小孩掌握基本的表达和写作方法。后来,就有几位网友问我:可不可以推荐类似性质的数学方面的书?当时我觉得有些奇怪,咱们国家孩子的数学技能好像比美国娃儿强太多了,为什么要看他们怎样学数学?网友告诉我,檩子,这你不知道。和国外相比,国内孩子的数学是学得又多又难;不过孩子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感觉不到位;要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光光做题是不够的。况且,害怕数学的小朋友也很多。家长给孩子做数学辅导,固然在做题方面没问题,

但真的要把最基本的数学概念讲解得很清楚、让孩子彻底明白,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儿。你会发现,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需要大师级讲解。千言万语,归结成一句话:檩子,你有啥资料可以推荐?呵呵,这个问题容易,答案以光速逼近我的头脑。这年头,但凡和教育沾点边的,还有谁不知道可汗学院啊-Khan Academy?前段时间他的故事被编成了鸡汤文,弄得我妈都知道,因为比尔盖茨都为他唱赞歌。好吧,这个故事你多少也知道,咱们就简单回顾一下,再进入正题:萨尔曼·可汗是美籍孟加拉国移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萨尔曼·可汗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2004年她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要求可汗给她辅导。可汗和纳迪亚不在同一个城市,于是通过互联网教纳迪亚学数学,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纳迪亚的数学成绩提高神速。很快,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也让可汗给孩子辅导数学。

经过可汗辅导的孩子,数学成绩都直线上升。可汗想,这样辅导效率太低,不如做成视频,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观看。结果回到家他就躲进衣帽间里,把自己关起来,拿摄像头开始录制视频。他的视频非常生动,基本能在十分钟内把一个数学概念讲完,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他把自己关在衣帽间录制了一年的视频,从小学数学,到高中的微积分,再到大学的高等数学,统统讲了个遍,共计4800个视频。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点击率接近5亿,共有4800万人观看。在美国,有2万多所学校,上数学课时老师会让学生不时观看可汗的视频,看完视频后老师负责答疑。老师们说:“如果你在美国教数学,你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萨尔曼·可汗。” 2011年,可汗做了一次TED演讲,比尔盖茨为他站台,和他问答互动。演讲主题是:什么才是未来的教育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盖茨是可汗粉。

他曾经花费很多时间教3个孩子数学和科学的基本概念,可孩子们总是听得懵懵懂懂。2010年初,有人向他推荐了可汗的网站。没想到,那些他怎么也解释不清的知识点,汗通过短短12分钟的视频,就让孩子融会贯通。檩子很早就知道可汗和他的小视频了。看过几个,可汗的确很牛,能用一块黑板,一枝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写写画画解释得很明白。当时很想把可汗推荐给大家,不过这些视频虽好,却是全英文的,不要说小孩,英文六级的大人看得也会很费劲。所以就算了。这次,既然大家让推荐资料,我又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网易公开课里可汗的不少小视频已经做了一定程度的汉化,配上了中英文字幕。虽然还没有中文配音,但是看懂是没问题了。目前,很多可汗的视频都在网易公开课上能找到,有中英文字幕。虽然涵盖多个科目,不过数学小视频仍然是主打。大概有40个主题。我看了一些,感觉最实际的使用方式是

这样的:家长先去看,了解一下可汗的讲解方法,然后参照可汗的方法把这个概念亲自讲给孩子听。可汗视频的价值在于可汗能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把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孩子能听得明白的话,讲解方式是最值得借鉴的。可汗的视频很多,不过最经典的还是数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檩子做了一点小功课,把可汗学院的算术与代数预备课程的视频目录找出来了,列在这里,供大家检索参考。可汗学院的算术与代数预备课程,是从零开始学习数学的起始点,是代数课程的先导课。对于那些想从最基础开始学习数学,或者以后想要学习代数课程的幼儿园大班和小学生来说,这套课程比较适合。1、加法与减法主要内容:正数和负数的相加减,从1 1=2开始[第1集] 加法1[第2集] 加法2[第3集] 减法1[第4集] 减法2[第5集] 减法3[第6集] 加法3[第7集] 加法4[第8集] 减法3[第9集] 为

什么可以借代[第10集] 加法5 [第11集] 减法4 [第12集] 减法应用题[第13集] 交替心算减法[第14集] 负数介绍[第15集] 加负数[第16集] 加不同符号的数[第17集] 加减负数[第18集] 两位数相加[第19集] 加减法应用题2、乘法与除法主要内容:乘法与除法,正数和负数的乘除法,位值等[第1集] 基本乘法[第2集] 乘法表[第3集] 10 11 12的乘法表[第4集] 除法1[第5集] 除法2[第6集] 将总数平分及其应用[第7集] 两位数乘一位数[第8集]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9集] 数字相乘及其应用2 [第10集] 格形乘法3、数的性质主要内容: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恒等式等等[第1集] 加法交换律[第2集] 乘法交换律[第3集] 加法结合律[第4集] 乘法结合律[第5集] 加法结合律性质[第6集] 分配律性质[第7集] 分配律性质2 [第8集] 分配律性质例1 [第9集] 数

性质和绝对值[第10集] 恒等性质 1 [第11集] 恒等性质例2[第12集] 0的恒等性质[第13集] 加法的逆的性质[第14集] 乘法的逆的性质[第15集] 为什么除以0没有定义[第16集] 为什么0除以0没有定义[第17集] 没有定义和不确定4、分数主要内容:分数的计算与转换[第1集]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第2集] 解释分数的意义[第3集] 等价分数[第4集] 等价分数例题[第5集] 分数比较大小[第6集] 最简分数[第7集] 分数比较大小第2部分[第8集] 分数排序5、小数主要内容:概念的理解,对小数的计算,转换等[第1集] 小数加法[第2集] 小数位值[第3集] 小数位值2[第4集] 用数轴表示小数[第5集] 小数近似[第6集] 小数估计[第7集] 小数比较[第8集] 小数加法[第9集] 小数减法[第10集] 小数减法应用题[第11集] 小数乘以10的指数[第12集] 小数

乘法[第13集] 小数乘法[第14集] 小数除以10的指数[第15集] 小数除法1 [第16集] 小数除法2 [第17集] 小数除法3 [第18集] 小数乘法3 [第19集] 小数和分数互化[第20集] 把分数化成小数例题[第21集] 把分数化成小数[第22集] 把分数转换为小数例1 [第23集] 把分数转换为小数例2 [第24集] 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1 [第25集] 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2 [第26集] 把小数化成分数1例1 [第27集] 把小数化成分数1例2 [第28集] 把小数化成分数1例3 [第29集] 把小数化成分数2例1 [第30集] 把小数化成分数2例2 [第31集] 百分数和小数[第32集] 把一个数表示成小数百分数分数[第33集] 把一个数表示成小数百分数分数2[第34集] 数轴上一点[第35集] 数字排序6、负数主要内容包括:理解与使用负数[第1集] 负数介绍[第2集] 负数的大小排序[第3集] 加负数[第4集]

加不同符号的数[第5集] 加减负数[第6集] 正数和负数相乘[第7集] 正数和负数除法[第8集] 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得到正数7、约数与倍数主要内容:质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第1集] 质数[第2集] 判断质数[第3集] 判断整除[第4集] 共同整除的例题[第5集] 找一个数的因数[第6集] 质因数分解[第7集] 最小公倍数[第8集] 最小公倍数[第9集] 最大公约数[第10集] 代数表达式的最小公倍数[第11集] 3的整除性质8、指数主要内容:不用代数来理解指数[第1集] 理解指数[第2集] 理解指数2[第3集] 指数第一级[第4集] 指数第二级[第5集] 指数第三级[第6集] 指数法则1[第7集] 指数法则2 9、比率和比例主要内容:不用代数来理解比率[第1集] 比例介绍[第2集] 理解比例[第3集] 比例分数的最简形式[第4集] 比例化简[第5集] 求比例中的未知数

[第6集] 求单位速度10、计算顺序内容包括:表达式中各种计算的运算顺序[第1集] 运算顺序介绍[第2集] 更复杂的运算顺序例子[第3集] 运算顺序1[第4集] 运算顺序2

可汗学院新SAT语法真题下载(20210203081235)

可汗学院新SAT语法 真题下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JINGBIAN

可汗学院新SAT语法真题下载 到目前为止,新版SAT可汗学院官方不断放出更多真题,已经放出了68篇阅读,且之前已经和大家分享过可 汗学院新SAT阅读真题,想要下载的同学,请点击:新SAT阅读真题下载(共68篇,且已全) 目前可汗学院一共放出41篇新SAT数学真题!想要下载的同学,请点击:新SAT数学真题下载(共41篇) 分享了可汗学院的数学和阅读真题后,还有我们的可汗学院SAT语法貞?题。截止到6月前,可汗学院一共放出了 48套新SAT语法真题,想要吗?下载请点击:新SAT语法真题下载(共48篇)(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0b8846480.html,/sat/news/606541.html) 可汗学院新SAT语法真题(部分) Questions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 Searching for Guinevere Stories of kings and queens have captivated readers for centuries, and arguably, the tales of King Arthur and Guinevere are among the most enchanting? Arthur ruled the kingdom of Camelot, and Guinevere was his queen. But were they real people or fictional characters The debate has continued for centuries? 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found evidence that the legendary Arthur was, at the very least, based on a real person who lived in Britain roughly between 450 and (1) 500 CE? They continue to search for the historical identity of Guinevere? Guinevere first appeared as King Arthur's queen in one of the most widelystudied works of Arthuria n literature, (2) The 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 ? This book was writte n by Geoffrey of Mon mouth around 1135 CE ? Geoffrey's historical treatment of the legend is often (3 ) sited as evidenee that the queen of Camelot existed, as the book chronicles the lives of a number of historical rulers.*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We help those who trust us. Contact Wechat:satxbsl23/ help is waiting. 1 A)NO CHANGE B)500 CE. Continuing C)500 CE, continuing D)500 CE, they continue Which choice most effectively combines the sentences at the underlined portion?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汇 禄新中学小学部:黄玉粉 一、常用计算公式表 1、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 3、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公式C=4a 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 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V=πr2 ★圆的周长=л×直径或л×半径×2即C =лd或C = 2лr ★半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的一半+ 直径即:лr + 2r

★环形的面积=3.14×(大半径的平方-小半径的平方) ★圆柱体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 侧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 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檩子:上周我们推出了一套非常有新意的书,美国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是怎样一步步学写作的?如果用的好,跟着这套书可以引导小孩掌握基本的表达和写作方法。后来,就有几位网友问我:可不可以推荐类似性质的数学方面的书?当时我觉得有些奇怪,咱们国家孩子的数学技能好像比美国娃儿强太多了,为什么要看他们怎样学数学?网友告诉我,檩子,这你不知道。和国外相比,国内孩子的数学是学得又多又难;不过孩子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感觉不到位;要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光光做题是不够的。况且,害怕数学的小朋友也很多。家长给孩子做数学辅导,固然在做题方面没问题,

但真的要把最基本的数学概念讲解得很清楚、让孩子彻底明白,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儿。你会发现,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需要大师级讲解。千言万语,归结成一句话:檩子,你有啥资料可以推荐?呵呵,这个问题容易,答案以光速逼近我的头脑。这年头,但凡和教育沾点边的,还有谁不知道可汗学院啊-Khan Academy?前段时间他的故事被编成了鸡汤文,弄得我妈都知道,因为比尔盖茨都为他唱赞歌。好吧,这个故事你多少也知道,咱们就简单回顾一下,再进入正题:萨尔曼·可汗是美籍孟加拉国移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萨尔曼·可汗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2004年她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要求可汗给她辅导。可汗和纳迪亚不在同一个城市,于是通过互联网教纳迪亚学数学,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纳迪亚的数学成绩提高神速。很快,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也让可汗给孩子辅导数学。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精编合集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精编合集 ——Summaring Experience, 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精编合集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1 1、听课不仅要听,还要思考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候都能认真听讲,对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有很深的记忆,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做不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还要进行思考,了解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会记忆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而不懂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答问题,那么他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非常差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非常低下。 2、扩宽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学生要利用好这些机会,扩宽解题思路,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3、利用好错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做错题目,这时候要将错题进行整合归纳,建立错题集。借助错题集,学生可以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翻看错题集,不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抬升知识短板、弥补知识漏洞的目的。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2

一、“记错题法”。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实际的学习中,要经常查看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 二、“1×5”学习法。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反对搞题海战术。 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 ⑤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当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怎么样。 三、“1×3”纠错法。 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错在哪里。 ②错的原因是什么。 ③符合什么条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四、“1×3”思考法。一道对题,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②有没有别的解法,若有多种解法,哪种解法更佳。 ③这道题还可以如何变化? 以上“四法”,既适合于学生的学,又适合于教师、家长的教。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3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各年级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计算方面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最新小学数学基本概念汇总教学内容

最齐全的小学数学基本概念,没有之一!下面是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大全,家长收藏起来,一条一条讲给孩子听。整数概念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可汗学院数学题目-32Center,spread,andshapeofdistributions

Center, spread, and shape of distributions 1. The number of telephone lines in each country in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ribean is shown above in a dot plot. The number of telephone lines in each country has been rounded to the nearest 250 thousand. According to the dot plot, what is the median number of telephone lines (in thousands)? Correct answer: 0 Difficulty level: 2 2. In the dot plot above, the length of the coastline of each country in South America is shown in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1000-km), rounded to the nearest thousand kilometers. According to the dot plot, what is the mean length of coastline, in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Correct answer: 2 Difficulty level: 2

3. During a five-day period, Marta served a different number of customers at her flower shop each day. The mean number of daily customers served during this period was 17.In the following month, during the same five-day period, she served 16 customers for four of the days, but on the fifth day, she served 25 customer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s of the number of customers she served during the two five-day periods? A.** B.** C.** The two means are equal. Correct answer: A Difficulty level: 2 4. The table above shows the annual average per pupil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8 through 2012. What is the range of the per pupil expenditures? Correct answer: 641 Difficulty level: 2 5. The box plot above summarizes the resting heart rates, in beats per minute, of the members at a gym. What is the range of resting heart rates? A.16 beats per minute B.31 beats per minute C.62 beats per minute D.70 beats per minute Correct answer: C Difficulty level: 2 6. The box-and-whisker plot above shows the average outdoor temperature of a North American City

北师大小学数学各册知识点全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 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 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 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 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 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 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教学教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周佩清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过概念的引入、建立、巩固和深化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是一个知识再创造、概念逐步理解的过程,又是一个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在概念教学中,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错误做法,要通过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已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人公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去修正数学概念。 一、概念引入的教学策略 儿童学习数学概念有一个学习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概念的引入”。良好有效的概念引入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有: 1、生活实例引入 数学源于生活。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概念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可以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例如:“直线和线段”的教学。可呈现四组镜头让学生观察。镜头一: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突出散乱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镜头二:斜拉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镜头三:一个女孩打电话,用手指绕着弯弯曲曲的电话线。镜头四: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拴住重物往上拉的画面,突出笔直的钢丝绳。然后提问:“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你能给这些线分分类吗?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线变直?”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不仅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激起了学生探索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2、从直观操作引入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如:教学“平均分”的概念,可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8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众多的分法中有一种分法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每人分的同样多,从而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从旧知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到了中高年级,许多概念可以通过联系相关的旧概念直接引入。例如:“质数与和数”的教学。由于质数、和数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 合集 檩子:上周我们推出了一套非常有新意的书,美国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是怎样一步步学写作的?如果用的好,跟着这套书可以引导小孩掌握基本的表达和写作方法。后来,就有几位网友问我:可不可以推荐类似性质的数学方面的书?当时我觉得有些奇怪,咱们国家孩子的数学技能好像比美国娃儿强太多了,为什么要看他们怎样学数学? 网友告诉我,檩子,这你不知道。和国外相比,国内孩子的数学是学得又多又难;不过孩子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感觉不到位;要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光光做题是不够的。况且,害怕数学的小朋友也很多。家长给孩子做数学辅导,固然在做题方面没问题,但真的要把最基本的数学概念讲解得很清楚、让孩子彻底明白,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儿。你会发现,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需要大师级讲解。 千言万语,归结成一句话:檩子,你有啥资料可以推荐?呵呵,这个问题容易,答案以光速逼近我的头脑。这年头,但凡和教育沾点边的,还有谁不知道可汗学院啊-Khan Academy?前段时间他的故事被编成了鸡汤文,弄得我妈都知道,因为比尔盖茨都为他唱赞歌。好吧,这个故事你多少

也知道,咱们就简单回顾一下,再进入正题: 萨尔曼·可汗是美籍孟加拉国移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萨尔曼·可汗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2004年她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要求可汗给她辅导。可汗和纳迪亚不在同一个城市,于是通过互联网教纳迪亚学数学,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纳迪亚的数学成绩提高神速。 很快,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也让可汗给孩子辅导数学。经过可汗辅导的孩子,数学成绩都直线上升。 可汗想,这样辅导效率太低,不如做成视频,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免费观看。结果回到家他就躲进衣帽间里,把自己关起来,拿摄像头开始录制视频。 他的视频非常生动,基本能在十分钟内把一个数学概念讲完,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他把自己关在衣帽间录制了一年的视频,从小学数学,到高中的微积分,再到大学的高等数学,统统讲了个遍,共计4800个视频。 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点击率接近5亿,共有4800万人观看。在美国,有2万多所学校,上数学课时老师会让学生不时观看可汗的视频,看完视频后老师负责答疑。老师们说:“如果你在美国教数学,你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萨尔曼·可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一.旋转.平移.轴对称 1.平移.旋转.轴对称都是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也就是说,经过这三种变换的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都没有改变. 2.平移是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沿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平移的基本要素就是方向和距离.方向就是 直线的方向.也就是移动路径的方向.一般我们常见的题目平移方向是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在平移问题中 确定距离是学生们易错的地方.学生总是把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之间的距离就当做了平移的距离.也就是说 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距离当做平移的距离了.其实应该在原图形上找一个关键点,这个点与平移后图形的对 应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原图形上的每一个点与其平移后的图形上的对应点的距离处处相等. 3.旋转是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让学生明确“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多少度”这几点就可以了.“绕一个点旋转”这一点也就是旋转中心了.在 小学阶段旋转中心一般都在图形自身的一个点上.也就是一直没动的那一点就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就是 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对应点与中心点所连线段的夹角. 4.轴对称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成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我们一般 用虚线或点画线来表示.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还有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如圆. 5.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 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以及题型归纳整理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整数和小数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小数的分类:小数有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二.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5.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三.四则运算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 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 数学的发展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关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

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中。 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 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图形与几何: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育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综合与实践: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分析: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分析研究教材中选配的练习题; 分析教材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 挖掘和分析教材的数学文化、德育、美育等非智力因素。

小学数学概念全部归纳

小学数学概念全部归纳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数学概念全部归纳 整数概念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 能整除a。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b(b不等于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 的约数或a的因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1、3、5、7......

小学数学知识点合集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小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在平时要及时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

知识点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先将这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如果这一组数据是单数个,中间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一组数据是双数个,中间两个数的和除以2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数学广角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身份证号码:18位 前六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从标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抽一张。 (1)抽到卡片“2”的可能性是( )。 (2)抽到卡片“1”、“3”的可能性是( )。 (3)抽到数字大于2的卡片的可能性是( )。 2、(1)指针停在这三个数字区域上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2)如果转动指针6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数字2区域呢? 二、拓展提升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球,每次只能摸一个球,然后把这个球放回盒子里,摇匀后再摸每人摸三次。摸出的是“111”获一等奖;摸出的是“222”获二等奖;摸出的是“333”获三等奖。那么获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蔡桥小学陶源 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理念决定行动,方法决定成败。想把小学数学教学这件事情干好,同样需要理念正确,方法得当。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数学学科的特点,表现为它的高度抽象性和规律性。 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表现为好奇、好动,喜欢形象、直观,抽象、推理能力差,注意力不持久等。 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把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概括成“一个理念、两个动力、三个阶段、四个方法”。 一个理念,就是要还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个人的认知能力,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图形性质,并且尝试用来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而不是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记住现成的数学知识比猫画虎地拿来套用。 两个动力,就是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让学生从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既有用又有趣,充分发挥“有用”这个外在动力和“有趣”这个内在动力的作用。 三个阶段,就是把握好学习过程由“感悟”到“掌握”再到“贯通”这三个阶段。“感悟”就是通过探索和思考,初步发现、感知和领悟新事物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就是经过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得到新知识,并能初步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解决一些课本上和生活中的问题;“贯通”就是把所获得的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并在解决问题和深层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解题的乐趣。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要给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