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参考资料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参考资料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参考资料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参考资料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在印染行业地位愈来愈重要

涂料印花已在全世界印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显示,20 世纪90 年代,世界上大约有50% 左右产量的印花织物是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的,尤其是美国,涂料印花达到了80% 左右;西欧地区也占60% ;日本比例较低约为10%?15% ;我国的涂料印花产品也由原20 %逐渐上升到了35% ,广泛应用于纯棉织物、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针织物等。涂料印花是涤棉混纺织物印花中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印花工艺,国内外涤棉混纺织物中约有70%左右的产品采用涂料印花。

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各种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大量生产,对涂料印花又是一个挑战。涂料本身对纤维没有亲和力,仅靠粘合剂将涂料机械性附着在纤维表面,形成薄膜,使其着色固化后形成图案,且有一定的坚牢度。就涂料印花的原理而言,它适应于所有的纤维印花,所以涂料印花的优越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它已成为当今纺织品印染加工中的一大领域,占有半壁江山。再加之涂料印花工艺简单易学、节约能源、成本低廉、无环境污染,成为广大从业者和企业重视而被广泛采用的印花方法。对于习惯于采用涂料印花的人来说,往往忽略了涂料印花色浆组分的选择,结果在印制过程中出现故障,特别是印制精细花纹时就更易出现。本文将着重分析介绍涤棉混纺织物涂料印花时,出现的印花花纹边缘渗化、轮廓不光洁等弊病。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混纺品

种已由原先的65% 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 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由于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存在许多差异,印花时必须注意涤纶纤维是一种疏水性纤维,对纯涤纶纤维或是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涂料印花时,不论采用何种印花方式(如手工台板、布动式平网印花或圆网印花),经常会出现印花织物花纹边缘渗化,导致花型轮廓不光洁,以及花纹越精细渗化问题越严重等现象。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简介2010-5-19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涤纶和棉纤维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能均不相同,因此,它们的染整加工就不同于单一纤维织造的织物,要复杂得多。对于混纺织物进行印花要获得均一色泽,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l) 用一种染料同时印两种纤维。可使用的染料有聚酯士林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缩聚染料、混合染料以及涂料。该种方法一般用于浅、中色。

(2)用两种染料分别印两种纤维。目前用的印花方法有: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分散染料与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分散染料与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涤棉混纺织物印花所用染料虽然很多,但常用的则为分散染料与活性

染料同浆印花和涂料印花

1.分散-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特别适应于中、深色

印花,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工艺简单的特点。但由于两种染料在两种纤维的固色条件不一,而且还会对两种纤维产生干扰,存在着棉纤维被分散染料沾染,导致花色鲜艳度差、白地不白的疵病,活性染料也有沾污涤纶的可能,因此必须对染料加以选择。

(1)染料选择:

①活性染料的选择: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时,活性染料应选择牢度好、色泽鲜艳、固色快、稳定性好、对涤纶沾色少的活性染料品种。由于某些分散染料对碱敏感,故应选择在弱碱条件下固色的活性染料。

②分散染料的选择:分散染料的选择除了色泽鲜艳、各项牢度要好外,还应考虑分散染料对棉纤维的沾色要小,要具有一定的抗碱性和耐还原性。如偶氮结构的分散染料和含有较多硝基的染料在高温、碱剂的作用下均会发生褪色或变色,某些分散染料还会发生碱性水解,使其牢度下降或变色。

(2)印花工艺:

①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热熔(180?190C, 3?2min)-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处方:

③操作:活性染料选定后调制好色浆,但不能配足总重量。分散染料

单独溶解后,临用前滤入,然后以原糊或水调至总重量。

2.涂料直接印花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用涂料印花日益增多,涂料印花靠粘合剂所形成的薄膜机械性地将涂料固着在织物表面,所以适用于各种纤维的混纺织物。涂料具有得色较深、印花轮廓清晰、工艺简单等优点,但由于手感硬、摩

擦牢度差等缺点,因此目前用于印花织物中,仅限于线条纹及面积不大的花形。印花处方同前面所介绍的涂料直接印花。印花后处理基本同涂料直接印花,其固色条件为温度140?160C、3?5min或170C、1?1.5min。由于固色温度升高,故粘合剂应耐高温焙烘。工艺流程也同涂料直接印花。

来源: 印染在线文章链接: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https://www.doczj.com/doc/0b8217418.html,/Tech_news/Detail/3348.html

涂料印花的生态要求

目前,比较印花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的环境和生态负荷有六个因素,即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土地利用、在空气与水和土壤中的排放、危险物质的使用、可能产生的危险(例如运输和使用等)。大量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涂料印花方法的能耗、原材料消耗以及对土地的要求都要比使用得较多的活性染料印花低,这是因为涂料印花后取消了后洗涤工序、减少了产生环境和生态负荷的源泉、减少了废水和发生事故的危险性。

显然,涂料印花具有下列四个突出的特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简单的生产工艺;适用性强,不仅能得到要求的印花效果,而且几乎毫无疑问地适用于所有的纤维类型;在宽阔的范围包括色泽、手感和牢度等几乎不再与活性染料印花的水平相区别;低的环境和生态负荷,节能节时又比较安全。

因此涂料印花应用面不断扩大,再加上其生态保护性能不断提高,今天已

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获得在印花纺织品中的主导地位。据统计,在当今全世界的印花织物中涂料印花超过了55%( 活性染料印花占24% 、还原染料印花的比例不到5%等),其中,美国占80%,印度为60% ,我国约为20% 。

然涂料印花有许多生态保护上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生产废气的污染问题

在涂料印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里,含有的重要物质和它们的产生源泉涉及到:(1)矿物油产生源泉:煤油、糊状合成增稠剂、柔软剂、消泡剂;(2)甲醛产生源:粘合剂、固着剂、防腐剂;(3)单体产生源泉:粘合剂、

固着剂、增稠剂;(4)烟雾产生源:糊状合成增稠剂、

柔弱剂、尿素、乙二醇;(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生源:煤油、糊状

合成增稠剂、柔软剂、消泡剂、乙二醇。由于考虑到对涂料印花织物越来越高的牢度要求,目前国外的很多粘合剂仍在使用低甲醛的三聚氰胺类树脂固着剂,国内多数企业生产的粘合剂的自交联单体也仍沿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占单体总量的3%?5%),

它们在焙烘和储藏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甲醛,使印花织物上的游离甲醛含量很难确保在检测限度以下,还有用于拔染印花的还原剂大都含有甲醛,因此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印花色浆的毒物学问题涂料印花色浆是由颜料、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润湿剂)和水经高速预分散后再经高剪切力机械研磨加工而成的颜料浆状体,颜料除黑(碳黑)、白(钛白粉)之外,其他色谱均为有机颜料,按化学结构分有偶氮型、杂环型和酞箐结构,其中以偶氮颜料居多,大部分的黄、橙、红色均为此类,杂环类颜料以红、紫色为主,而酞箐结构的颜料是蓝色和绿色的颜料。

涤棉混纺纱混纺比测试

涤/棉混纺纱混纺比测试 1 概述 对混纺产品进行纤维含量分析是纺织生产、贸易和科研中经常性的工作。现行的国家标准有纺织品二组分、三组分、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这些标准用于纤维混纺及交织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本试验仅以二组分含量分析中的涤棉混纺产品为例来介绍,本法适用于除去非纤维物质后的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混纺产品。 2 目的与要求 通过测试,了解纤维含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二组分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测试方法及操作过程,并计算其混纺比。 3 采用标准 3.1 采用标准:GB/T 2910、ISO 1833《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3.2 相关标准: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GB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2911、ISO 5088《纺织品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4 仪器与用具 4.1 YG086型缕纱测长仪 4.2 恒温水浴锅、索氏萃取器、电子天平(感量为0.2mg)。 4.3 真空泵、干燥器、250mL带玻璃塞三角烧瓶、称量瓶、玻璃砂芯坩埚、抽气滤瓶、温度计及烧杯等。 4.4 化学试剂:石油醚、硫酸、氨水、蒸馏水等。 5 原理 混纺产品的组分经定性鉴定后,选择适当试剂溶解,去除一种组分,将不溶解的纤维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 6 取样 取样应包含组成织物的各种纱线和纤维成分,试样数量应足够测试用。 7 试样及制备 7.1 取试样5g左右,放在索氏萃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以去除非纤维物质,然后取出试样,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试样浸入冷水中,浸泡1h,每克试样再用100mL、温度为(65±5)℃的水浸泡1h,不断搅拌,最后挤干,抽吸(或离心脱水)后晾干。 7.2 被测试样如果是织物,应拆为纱线。毡类织物剪成细条或小块;纱线剪成10mm长。 7.3 每个试样至少2份,每份不少于1g。 8 环境及修正 温湿度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可在常温下进行。 9 程序与操作 9.1 将预处理过的试样至少1g,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瓶内,连同瓶盖(放在旁边)和玻璃砂芯坩埚放入烘箱内烘干。烘箱温度为(105±3)℃,一般烘燥4~16h,至恒重。烘干后,盖上瓶盖迅速移至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分别称出试样及玻璃砂芯坩埚的干重。 9.2 试剂选配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参考资料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在印染行业地位愈来愈重要 涂料印花已在全世界印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显示,20 世纪90 年代,世界上大约有50% 左右产量的印花织物是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的,尤其是美国,涂料印花达到了80% 左右;西欧地区也占60% ;日本比例较低约为10%?15% ;我国的涂料印花产品也由原20 %逐渐上升到了35% ,广泛应用于纯棉织物、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针织物等。涂料印花是涤棉混纺织物印花中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印花工艺,国内外涤棉混纺织物中约有70%左右的产品采用涂料印花。 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各种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大量生产,对涂料印花又是一个挑战。涂料本身对纤维没有亲和力,仅靠粘合剂将涂料机械性附着在纤维表面,形成薄膜,使其着色固化后形成图案,且有一定的坚牢度。就涂料印花的原理而言,它适应于所有的纤维印花,所以涂料印花的优越性就显得更为突出。它已成为当今纺织品印染加工中的一大领域,占有半壁江山。再加之涂料印花工艺简单易学、节约能源、成本低廉、无环境污染,成为广大从业者和企业重视而被广泛采用的印花方法。对于习惯于采用涂料印花的人来说,往往忽略了涂料印花色浆组分的选择,结果在印制过程中出现故障,特别是印制精细花纹时就更易出现。本文将着重分析介绍涤棉混纺织物涂料印花时,出现的印花花纹边缘渗化、轮廓不光洁等弊病。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混纺品

种已由原先的65% 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 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由于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存在许多差异,印花时必须注意涤纶纤维是一种疏水性纤维,对纯涤纶纤维或是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涂料印花时,不论采用何种印花方式(如手工台板、布动式平网印花或圆网印花),经常会出现印花织物花纹边缘渗化,导致花型轮廓不光洁,以及花纹越精细渗化问题越严重等现象。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简介2010-5-19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涤纶和棉纤维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能均不相同,因此,它们的染整加工就不同于单一纤维织造的织物,要复杂得多。对于混纺织物进行印花要获得均一色泽,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l) 用一种染料同时印两种纤维。可使用的染料有聚酯士林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缩聚染料、混合染料以及涂料。该种方法一般用于浅、中色。 (2)用两种染料分别印两种纤维。目前用的印花方法有: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分散染料与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分散染料与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涤棉混纺织物印花所用染料虽然很多,但常用的则为分散染料与活性 染料同浆印花和涂料印花 1.分散-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特别适应于中、深色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1初步掌握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方法和工艺 2 能简单的将其应用与实际 重点:分散1活性染料对染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难点:工艺及条件 讲授,提问

4-3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染料选择 2.分散-活性二浴法 二染色方法浸染 三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1.分散染涤 (一)分散染料染色 2.活性染棉 (二)分散-活性染料染色(三)分散-还原染料染色轧染 1.分散-还原一浴法 1分散-活性一浴法 1.流程 (1)热浴轧蒸法 2.处方 a 流程 3.条件 b 处方分散-还原二浴法 c 条件 (2)热浴固色法 1.分析分散-活性浸染二浴法染涤棉混纺织物工艺 2.分析分散-还原一浴轧染涤棉混纺织物工艺

4-3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复习: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新课第一课时 一,染料选择 涤:分散染料 棉: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料 具体分析见表3-4-1 P143 二染色方法 两种染料染色方法二浴法 一浴二步法 一浴一步法 三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分散染料染色 1.单染涤纶,用于染淡色或()产品 2.分析染料对棉有一定的沾色 (二)分散-活性染料轧染染色 1.分散-活性一浴法 (1)热浴轧蒸法(一浴二步法) a 流程:浸轧分散-活性染料液-红外线顶烘-烘干-热浴-轧碱-汽蒸-水洗-烘干 b 处方:分散染料xg/l (要求有较好的耐碱性) 轧染液:活性染料yg/l

防泳移剂10-30g/l 尿素0-100g/l 渗透剂1-2ml/l (碱液处方:氢氧化钠 4.5-9.0g/L 碳酸钠40g/L 元明粉200g/L)实验中 C条件:培烘温度180-210摄氏度 时间 1.2min 汽蒸温度100-103摄氏度 时间30-60S (2)热浴固色法(一浴一步法) 浸轧染液-烘干-热浴-后处理NaHCO3 5-10g/l 2.分散-活性二浴法 先用分散染涤,后用活性染棉 浸轧分散染料染液-红外线顶烘-热风烘干-热浴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套染活性染料。 分散-活性浸染染色 1.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方法染涤 2.活性染料套染棉 第二课时 (三)分散-还原染料染色 1.分散-还原一浴法

涤棉精梳纱卡纺部工艺设计

J29tex×29tex (T65/C35) 涤棉精梳纺纱工艺设计 一、纺部产品及规模 1.纺部产品种类和用途 种类:J29tex×J29tex 涤65/棉35混纺纱 用途:供织厂织162.5×J29×J29×425×228涤棉纱卡 二、纺纱工艺流程: 棉:FA006C型往复式抓棉机(抓包机)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型凝棉器及TF30型重物分离器→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208型六仓混棉机→FA109型三辊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机→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FA327型预并条机→FA356型条并卷机→F1268A型精梳机 涤:FA006C型往复式抓棉机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型凝棉器及TF26型高架→FA208型六仓混棉机→FA111A型清棉机→A045B型凝棉器及TF26型高架→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C型梳棉机→FA327型预并条机 棉、涤:→FA327型头道并条机→FA327型二道并条机→FA326A型三道并条机→FA458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ESPERO-M型络筒机 三、纺部机器工艺参数及配备计算 注:涤棉干重混比为65%:35%,所以精梳条经纱线密度=1.164×3700=4300tex 精梳条经纱线密度=1.164×4000=4600tex 某工序牵伸倍数=上工序半成品线密度×本工序并合数/本工序半制品线密度经纱:涤:预并牵伸=4500×8/3700=9.7 棉:预并牵伸=4500×8/4000=9.0 条并卷牵伸=4000×24/55000=1.7 精梳条牵伸=55000×8/4300=102.3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涤棉混纺织物是涤纶和棉以一定比例混纺而成,既保持了涤纶的特点,又改善了穿着不透气等缺点,是针织面料中又一较典型的产品。 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中和→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 前处理原理与目的 T/C织物的前处理其主要目的的去除棉纱线上的天然杂质,这些天然杂质主要包括棉籽壳、蜡状物质等天然纤维的共生物。纤维在纺纱,纱线织造过程中沾染的油污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施加的油剂,色素等。通过练漂,一方面充分发挥纤维的优良品质,更主要的是满足染色,印花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对织物白度和吸湿,渗透性的要求。同时,前处理还能改善针织物的光泽,手感等服用性能。 传统的碱煮练法,以氢氧化钠为煮练剂,精练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被部分除去棉针织物煮练后,杂质明显减少,吸水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纤维上还存在天然色素,外观不结合,除深色外还要进行漂白,否则回影响染色均匀性和色泽的鲜艳度,漂白其目的是破坏色素,提高白度,并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棉籽壳,果胶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水性。 常选用漂白方式:氧漂,漂白效果好,对纤维的损伤小,环境污染小,去污能力强。 练漂方式: 碱氧一浴法练漂即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处理T∕C混纺织物,使精练和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过程,减少设备损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织物的牢度。 工艺流程及条件:坯布→浸轧碱氧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热水(85-90℃)3次→温水洗(65-70℃)2次→冷水洗→晾干,待测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一、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 二、实验原理: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就是将常规的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合并为一步完成,常常被称为短流程处理工艺。退煮漂一浴法中的主要助剂为碱性溶剂和氧化剂。 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纤维中含有果胶物质、棉子壳、油脂、蜡质、含氮物质以及色素等杂质,它们在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乳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最终使杂质被水洗去除;涤纶中含杂质较少,主要是一些纺丝油剂和加工中沾的油污,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碱性溶剂和精炼剂可以使之乳化而除去。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加工后成为半成品,其质量主要用毛细效应、白度和织物断裂强力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轧蒸法退煮漂一浴工艺 1、实验仪器:涤棉混纺织物坯布,氢氧化钠,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耐碱渗透剂,高效精练剂,量筒,电子天平,均匀小轧车,蒸箱。 2、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10g/L 100%双氧水8 g/L 双氧水稳定剂 5 g/L 耐碱渗透剂 5 g/L 高效精炼剂 3 g/L 总液量200ml 浸轧温度室温

汽蒸温度95~100℃ 汽蒸时间60min 3、工艺流程: 浸轧(二浸二轧)→汽蒸(100℃,60min)→热水洗(→双氧水酶洗)→温水洗→冷水洗→晾干 4、实验步骤:按实验处方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然后依次加入双氧水稳定剂、氢氧化钠、耐碱渗透剂和高效精练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双氧水,配制成工作液备用。 取一块30×20cm(经×纬)的涤棉混纺织物坯布,在工作液中充分浸湿,室温下二浸二轧,带液率70%~80%,然后放入蒸箱内100℃汽蒸60min,取出后90~95℃水洗一次,50~60℃温水水洗,再冷水洗,最后晾干留做半成品指标测试。 5、退煮漂效果测试:1、毛细效应 2、白度 3、织物断裂强力 四、注意事项:1、织物浸轧前处理液后,马上送入蒸箱,若不能马上汽蒸要用保鲜膜包好。 2、新型的前处理助剂发展很快,国内外都有很多性能优异的产品,实验时要注意选择。 3、此法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法中织物会受怎样的损伤,应如何避免?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原布准备 2.烧毛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 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 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烧毛后落布时布身温度应

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干落 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上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3.碱缩涤棉的碱缩工艺与纯棉相似区别在于处理条件缓 和,由于涤纶的耐碱性较棉差,特别是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涤纶容易发生水解,所以涤棉针织氢氧化钠浓度一般为90-160g/l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控制在60—70℃,因为温度较高易造成水解。? 90—160g/lNaOH ?室温浸湿5-20min。 4.退浆涤棉混纺织物多用PVA 及其混合浆料上桨,退浆时可采用碱退浆。碱退浆工艺用烧碱5~1Og/L,润湿剂适量,80℃轧碱后堆置0.5~1h,热水(80~85℃)冲洗,冷水洗。水洗时水量要充分,防止退下的浆料重新吸附到织物上,影响染色,退浆率要求达到80%。氧化剂退浆可用亚溴酸钠1~2g/L, pH9.5~10.5,室温浸轧后堆15~2Omin,用3~5g/L 烧碱于85~90℃碱洗,再用热水、冷水洗净。也可用烧碱—过氧化氢 液退浆。 5.煮练涤棉混纺织物上浆料以PVA为主时,可以退煮一次进行,若是浆料以淀粉为主时,仍应经酶退浆后再煮练。由于聚酯纤维耐碱性较差,煮练工艺应比棉织物煮练温和。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煮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低浓度碱、高温汽蒸煮练工艺;另一种是碱浓度稊高、热堆置的工艺。煮练设备以平幅汽蒸设备为主,绳状煮练容易造成折皱,一般不用,但也有少数工厂用绳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

T/C混纺织物染色综合实验 一、实验内容 1、T/C混纺织物轧--焙法染色 2、T/C混纺织物二步法染色 二、实验目的:学习T/C混纺织物不同工艺染色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T/C混纺材料的纺织品,在纺织品消耗总量中占很大比例。由于涤、棉两种纤维性能差异大,染色时要求的pH值、温度不同,染色工艺相对复杂,生产单位还往往根据自己的设备情况,制定工艺。近年来,性能优良的染料不断问世,使T/C混纺织物染色工艺不断优化。 涤纶是疏水性纤维,结构紧密,使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须在高温高压(130℃)或热熔培烘(180℃以上)条件下进行。在高温下,纤维大分子链段振动频率增大,出现了许多允许染料了通过和容纳染料的空隙,温度越高染料扩散越快。温度降到玻璃化温度以下时,染料分子便固定在纤维中。 棉纤维可以用直接、活性、还原等多种染料染色,染色工艺可以是轧染法和浸染法,常温染色。选择棉用染料一般根据色相和要求的色牢度、深度而定。 四、实验步骤和工艺条件 (一)、分散活性轧-焙一步法染色 流程 二浸二轧(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190℃、90s)→热水洗(80℃、5min)→皂洗(皂粉2g/L、95℃、10min)→水洗→烘干 处方 分散红S-BWFL(g/L)24 分散金黄E-RGFL(g/L)16 活性橙KGN(g/L)25 尿素(g/L)50 碳酸钠(g/L)15 JFC(g/L) 2 六偏磷酸钠(g/L)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二)、两步法染色工艺 1、分散、活性染色工艺 流程 二浸二轧分散染料(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200℃、60s)→热水洗(80℃、5min)→水洗→烘干→活性套染棉 套染棉工艺 60℃ 15’ 15’20‘ 3 分散浴处方:套染棉处方: 分散红玉S-2GFL(g/L)活性红BES (owf%) 3 分散蓝2BLN(g/L)活性蓝BET(owf%) 2 分散青莲S-BLN(g/L) 2 碳酸钠(g/L)20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硫酸钠(g/L)30 六偏磷酸钠(g/L) 2 浴比:1:30 2、分散/还原悬浮体染色工艺 流程: 二浸二轧工作液(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190℃、90s)二浸二轧浸轧还原液→用薄膜包好→汽蒸(100℃、2min)→水洗→透风氧化→水洗(50-60℃、5min)→皂煮→晾干 处方:还原浴处方: 分散大红HBGL(g/L) 3 氢氧化钠(g/L)20 还原黄RK(g/L)85%保险粉(g/L)20 还原桃红R(g/L)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涤棉全棉面料印花方法

4.2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方法: 单一染料同时上染两种纤维 将染涤纶和染棉两类不同的染料调制在同一印花色浆中,印花后分别固着在两种 纤维上,即用两种染料同浆印花;印涤纶通常是分散染料,印棉可选用活性、还原、可溶性还原,但最成熟的是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困难 涤纶和棉性能完全不同 活性染料碱性色浆印花,会影响分散染料固色 分散染料热熔法固色的高温,会影响棉纤维: 棉在170度的干热空气中即开始泛黄, 织物带碱下(pH>10),会形成枯焦斑;在190度以上,情况更为严重 印花色浆带酸性:pH值过低,热熔时,棉聚合度会显著降低,甚至炭化,许多鲜艳色,特别是蓝色,会明显萎暗 有些分散染料会严重沾污棉,难以去处,在水洗时会沾污白地 活性染料也可能沾污涤纶,但一般较轻 (1)颜料印花 在涤棉印花中占有重要地位, 精致的或块面不大的花型几乎都采用颜料印花工艺; 如选用成膜手感柔软的粘着剂,也可印制块面稍大的花型 在印花前常先浸轧涤纶增白剂(白地)或分散染料(染浅地色),然后印上颜料色浆,印花后,增白剂或分散染料在高温热熔固色的同时使颜料及粘着剂固着 在后整理中需经定形处理,所用颜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升华牢度。 涤纶表面光滑,和粘着剂分子之间结合不如棉,表现为粘着剂膜对涤纶的粘着力较小,耐摩擦或耐搓洗牢度不高

自身交联型的粘着剂在涤棉织物上的耐摩擦和耐搓洗牢度都较好 乳化糊稳定性能好的,耐摩擦牢度也较好 (2)“涤棉混纺专用染料”的直接印花 该染料可热熔入涤纶,又能沉积在棉中,固色率和递深能力也较高, 在棉纤维上有一定的染色牢度,特别是耐氯漂牢度较好,洗涤时也不会造成白地污染。 这类染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易升华,在涤纶上的扩散速率也较低, 因此必须用较高的热熔固色温度(210~215),并加入固色促进剂 对棉纤维的上染借助于助剂的作用,如聚乙二醇(分子量200),在高温下(约180)就能溶解专用染料,低温时染料的溶解度锐减。 印花时,与水使棉纤维溶胀并一起进入没纤维部, 烘干时水分蒸发,而聚乙二醇则留在棉纤维中 焙烘时,染料进入棉溶于聚乙二醇中。冷却后,染料即沉积于棉纤维中,聚乙二醇则在水洗时去除。 色光不够鲜艳,色谱品种也少,在棉上的牢度不够高,但印深色时不会沾污白地; 一般只用于印制大块面的深地色 应用方法: (1)先浸轧聚乙二醇,然后印上专用染料 (2)将聚乙二醇调在色浆中,较为经济、常用 聚乙二醇用量约为4~8%太少会影响对棉的固色,太多又会影响对涤纶的固色 印花色浆中加防染盐S 0.1%,并用磷酸二氢铵或柠檬酸调节pH值至5~6 工艺流程:印花-烘干-焙烘(210~215,1~2.5min)-水洗 (4)可溶性还原染料直接印花 为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对涤纶无亲和力,只有在显色后成为还原染料才可能通过热熔环染涤纶上染到涤纶的染料量和得色量远较上染棉的少 主要用于印浅色 印花工艺可用棉布印花的亚硝酸钠法

涤棉

目录 涤棉介绍 涤棉特性 历史 缺点 分类 纺织纤维的代号 染色工艺 1. 两浴法染色 2. 还原皂洗机 3. 染料的选择 涤棉介绍 涤棉特性 历史 缺点 分类 纺织纤维的代号 染色工艺 1. 两浴法染色 2. 还原皂洗机 3. 染料的选择 展开 编辑本段 涤棉介绍 ?? 涤棉 涤棉是指涤纶与棉的混纺织物的统称,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俗称棉的的确良。 涤棉的特点: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涤棉的缺点: 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涤棉是合成纤维,不能降解。 涤棉的分类: 常买衬衫的顾客都知道,很多衬衫的面料标着涤棉或者是棉涤。“涤棉”和“棉涤”,两个字的顺序一换就成了两种不同的面料。“涤棉”面料是指涤纶的成分占60%以上,棉的成份在40%以下;“棉涤”正好相反,是指棉的成分在60%以上,涤纶的成分在40%以下。 那么,“涤棉”和“棉涤”两种面料,究竟哪个比较好呢?这个就要看顾客的喜好和实际需要了。也就是说,您希望一件衬衫的面料涤纶的特性多一些,就选“涤棉”,希望棉的特性多一些,就选“棉涤”。

?? 涤棉 涤棉是涤纶和棉的混合物,手感不如全棉舒服。穿着不如全棉吸汗。涤纶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的第一大品种。涤纶有多个商品名,“涤纶”是我国的商品名。化学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通常是化学物聚合而成,因此学名常带“聚”。涤纶也称聚酯。结构及性能:结构形态由喷丝孔决定,常规涤纶横截面呈圆形,无中腔。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制出异形纤维。提高光亮度和饱合力。纤维大分子结晶度,取向度高,所以纤维强力高(是粘胶纤维的20倍),耐摩性好。弹性好不易起皱,挺拔保形性好,耐光、热性好,洗涤后快干免烫,洗后可穿性能良好。 编辑本段 涤棉特性 ?? 涤棉 涤纶是化纤织物,不容易排汗。摸上去有刺拉的感觉,很容易起静电,斜着看上去有亮光。 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混纺品种已由原先的65%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编辑本段 历史 ?? 涤棉 涤棉在中国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的,该纤维因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混纺品种已由原先的65%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编辑本段 缺点 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编辑本段 分类 ?? 涤棉 涤棉混纺产品,一般棉含量高于涤纶的称为CVC纱,反之为T/C纱,我们通常说的CVC是指棉含量65%以上的产品,C/T比例55/45以下的一般仍叫T/C纱。 编辑本段 纺织纤维的代号 几种常用的纺织纤维,一般用以下代号所表示:--------棉:C 毛:W 麻:L 丝:S 涤:T或P 腈纶:A 维纶:V 粘胶纤维:R 涤棉:T/C 涤粘:T/R 毛腈:A/W N:尼龙;等。

涤棉混纺工艺设计 第五组

混纺纱工艺设计 配棉 棉:平均等级210,平均长度30.06,回潮率7.0%,含杂率1.31%,成熟系数1.57,细度1.4dtex,马克隆值4.43,品质长度32.81,整齐度1141.05,基数37.97%,短绒率10.20%,单强2.63cN/dtex, 涤:回潮率0.67%,细度1.33dtex,含油率0.18%,超长0.4%,倍长0.6% 工艺流程: 棉:开清棉→梳棉→预并→条并卷→精梳 涤:开清棉→梳棉→预并 棉:开清棉:FA002自动抓棉机×2→FA022混棉机﹙附FA045B 型凝棉器﹚→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 A045B 型凝棉器)→FA046A 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 涤:FA002自动抓棉机×2→FA022混棉机﹙附凝棉器﹚→FA106A 梳针式开棉机(附凝棉器) → FA046A 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 棉工艺参数 1、FA002抓棉机,伸出勒条的距离为5mm ,抓棉小车每次下降距离为4mm ,抓棉小车打手转速为740r/min ,抓棉小车行走速度为2m/min. 2、FA022混开棉机,打手转速为330r/min ,罗拉转速为0.2r/min ,罗拉间隔距为30mm ,罗拉~打手间隔距为11mm , 3、FA106开棉机,矩形打手转速为600r/min ,尘棒间隔距:进口一组12 mm ,中间两组9mm ,出口一组6 mm ,打手与尘棒间隔距:进口一组13 mm ,中间两组15mm ,出口一组16 mm 4、FA046A 给棉机,角钉帘速度71m/min,输棉帘线速度14m/min ,剥棉打手速度429r/min , 均棉罗拉转速272r/min , 清棉 ⑴棉卷定量设计:根据所纺纱线为14tex ,棉卷定量为390g/m ,棉卷实际回潮为7%, 棉卷湿重= G 干×﹙1+7%﹚=390×1.07=417.3g/m, ⑵棉卷长度设计: 棉卷设计长度为34m ,棉卷伸长率为3% ,棉卷计算长度=实际长度/﹙1+棉卷伸长率﹚=36×﹙1+3%﹚=37.08m ⑶棉卷净重=棉卷实际长度×棉卷湿重=15㎏,棉卷毛重=棉卷净重+棉卷扦重=15+1.25=16.25㎏ ,棉卷重量偏差:±200g 落卷时间=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拉线速度=棉卷计算长度/﹙N 棉卷D ×3.14﹚= 35/13.34=3.63min ⑷综合打手速度n 1﹙r /min ﹚=n ×D /D1=1440×160/D1=230400/D1 D 1﹙230,250㎜﹚ 则N1=230400/250=921.6r/min ⑸天平罗拉转速n 2 ﹙r/min ﹚:设皮带在铁炮的中央位置n 2 =n ′×(D3×Z1×186×1×20×Z3 ) /(330×Z2×167×50×20×Z4 )=0.0965×130×25/17×25/26=17.74r/min ⑹ 棉卷罗拉转速n 3 (r/min)= n ′×(D3×17×14×18 )/(330×67×73×37)=0.10×D3=13.34r/min ⑺ ①理论产量G=﹙∏D n 3×60×Ntex ﹚/10003×﹙1﹢£﹚ =∏×230×13.34×60×9750/10003 =252.07㎏/台·h ②定额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252.07×90%=226.86㎏/台·h

棉和涤棉混纺织物活性荧光染料染色

印染助剂TEXTILE AUXILIARIES Vol.33No.1Jan.2016第33卷第1期2016年1月曹机良,杨柳,安刚,曹成辉,俞显芳,刘彩红 (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采用活性荧光黄FL 对纯棉和65/35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 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上染率、固色率和K /S 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荧光黄FL 对纯棉和涤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纯碱10g/L ,氯化钠50g/L ,60℃保温60min ;活性荧光黄FL 用量超过4%(omf)时,染色棉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但非荧光活性染料的加入对染色棉织物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涤棉织物在1%~20%(omf)的染料用量范围内未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荧光染色棉和涤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 关键词:活性荧光染料;分散荧光染料;棉织物;涤棉织物;染色 中图分类号:TQ61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39 (2016)01-0041-04Reactive fluorescence dyeing of cotton and polyester/cotton blend fabric CAO Ji ?liang,YANG Liu,AN Gang,CAO Cheng ?hui,YU Xian ?fang,LIU Cai ?ho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The Reactive Fluorescent Yellow FL was applied to dyeing of cotton and polyester/cotton blend fabrics.The effects of dyeing temperature,time,dosage of sodium carbonate,sodium chloride and reactive dyes on exhaustion,fixation rate and K /S value of dyed fabrics were discussed.The fluorescence effect of dyed fabrics was analyzed,the color fastness of the dyed fabrics were also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dyeing process was sodium carbonate 10g/L,sodium chloride 50g/L,dyeing at 60℃for 60min.The dyed cotton fabrics reached the fluorescent effects of warning clothing needs by dyeing with above 4%(omf)Reactive Fluorescence Yellow FL,and the addition of non-fluorescent reactive dyes influenced the fluo ?rescent effects obviously.The dyed polyester/cotton fabrics could not reach the fluorescent effects of warning clothing needs by dyeing with 1%~20%(omf)Reactive Fluorescence Yellow FL.The washing and rubbing fast ?ness of fluorescence dyes dyed cotton and polyester/cotton fabric was good. Key words:reactive fluorescent dyes;disperse fluorescent dyes;cotton fabric;polyester/cotton blend fabrics;dyeing 收稿日期:2014-12-31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13年科技开放合作项目(132106000067) 作者简介:曹机良(1982-),男,湖南湘阴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与理论,纺织品功能整理方面的研究。传统染料只要求有好的色牢度、色光,而在一些 特殊领域(如消防)则要求染料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如警示作用)。荧光染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染 料,既具有常规染料的染色性能,又能发射出荧光, 有意想不到的警示效果[1-2]。荧光面料不仅用于具有 安全警示防护作用的职业服装面料,也用于对服装 面料鲜艳度等具有特别要求的普通服饰,提高制品的美学价值[3-4]。目前,市场上用于棉织物染色的荧光色素主要为荧光涂料,但涂料染色织物往往存在耐摩擦色牢度和手感不佳的问题。活性荧光染料市场化的只有活性荧光黄FL ,关于活性荧光染料对棉的染色有少量报道,但没有关于活性荧光染料对涤棉荧光性能影响的报道[5]。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活性荧光黄FL 染色棉棉和涤棉混纺织物活性荧光染料染色

涤粘、涤棉织物工艺设计

涤粘长织物工艺设计 一、设计产品:涤/粘长织物规格: 二、工艺流程 (漂白布)—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染色布)—热定形—水洗—染色—整理—落布(印花布)—热定形—印花—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布 三、工艺说明: (—)练漂涤粘混纺织物含杂质不多,故一次双氧水漂白工艺即可达到煮练漂白的要求,纤维本身具有一定光泽,一般无需丝光。 (二)染色涤粘织物的染色与涤毛织物的染色大致相同,都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染色前要经过水洗烘干的过程来消除布边针铗印和应力。(三)印花涤粘织物可采用涂料印花同时上染两种纤维,也可用染料印花两种不同染料分别上染两种纤维,涤粘织物的印花与涤毛织物基本类似。 (四)整理漂白布通过预缩整理防止收缩折皱,印染布则可采用树脂整理达到目的。 四、工艺流程、条件、处方以及加工设备设计 (—)漂白 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工艺条件同棉织物 退浆处方:烧碱6~8g/L 渗透剂3~4mL/L

堆置温度75~800C 堆置时间40~45min 漂白处方:H2O2 (100%)4~6g/L 水玻璃6~8g/L 温度室温 2、热定形 (1)热定型机理:1)在热定形过程中,施加一定力使织物被拉伸到所需要的尺寸,由于分之间作用力阻碍了分子链段按纤维被拉伸的方向蠕动。 2)在拉伸的同时对织物进行加热,分子的链段热运动加剧,变得可以按外力方向进行重排。 3)应力松弛后在新的位置上能与邻近的分子链段建立新的关系(键的结合)。 4)冷却后,这种新的状态被固定下来. (2)工艺条件: 温度高于Tg 15~20 0C 力适量施加 时间30~40 s 水(溶胀剂)适量 加工设备:热定形机 3、预缩过程同纯棉织物 (二)染色 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漂白—热定形—水洗—染色—整理—落布

涤棉混纺漂白布

涤棉混纺漂白布任务书 一、涤棉混纺漂白布 涤棉混纺织物是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以一定比例混纺而成的,它既具有涤纶织物抗皱性好、挺括、飘逸、洗后易干、不霉不蛀等优点,又有棉织物手感柔软、透气、吸湿性好、不易起球等性能,穿着舒适、经济实惠,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二、工艺设计 平幅加工(烧毛、退浆、精练、氧漂、丝光)→定形→整理(柔软、 增白、拒水整理) 三、设备选择 四、检测方法及标准

一、涤棉混纺漂白布 涤棉混纺织物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但是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等缺点。通常采用的混纺比例为:涤/棉=65/35,涤/棉=45/55,涤/棉=40/60等。 二、工艺设计 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烧毛 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 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 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 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烧毛后落布时布身温度应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干落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上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2.退浆 退浆方法:热水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

涤棉混纺织物的整理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的整理 2 初步掌握涤恩棉混纺织物的一般整理 掌握分散/活性染料轧染涤/棉的工艺 重点:一般整理及分散/活性轧染涤/棉工艺难点:分散/活性轧染涤/棉织物工艺 讲授

4-4 涤棉混纺织物的整理 一.一般性整理 1.流程 1.种类 2.处方 2.拉幅整理 3.条件 3.轧光 4.硬挺整理 5.柔软整理 二.防皱整理 1.PP整理 2.耐久性轧光或轧花整理 三,特殊整理 1.阻燃整理 2.防污或易去污整理 分散/活性染涤棉工艺 P150 第11.12.14题

4-4涤棉混纺织物的整理 复习:涤棉混纺织物染色 新课:涤棉混纺织物的整理包跨 一般性整理、防皱整理和特殊整理 一.一般性整理 (一)种类 1.手感整理 硬挺整理 2.外观整理 轧光、电光、轧纹、增白等 3.定性整理 拉幅,机械预缩 (二)拉幅整理 二热定型 (三)轧光、电光、轧纹 T:180-200摄氏度 车速比棉织物要慢 (三)硬挺整理 1.浆料选择:分成浆料(以PV A为主) 2.工艺:(和拉幅定性仪器进行) 流程:浸轧整理液-顶烘-培烘-水洗-烘干 处方:聚乙烯醇0.4kg

乳化蜡 4.0kg 有机硅柔软剂 4.0kg 条件:T预90-100℃ T焙190-210℃t焙20-30S (五)柔软整理(常与硬挺、增白、树脂、拒水整理同时进行) 流程:二浸二轧(轧液率70-80%)→热风拉幅烘干(100-120℃) →热定型(190℃,20-30S)(整理液中加入柔软剂1-3%) 二、防皱整理 (一)PP整理 1、特点:成衣后挺括、平整、不起皱,同时保持经久耐洗的褶裥、高水平的免烫性能和优良的洗可穿性能。 2、方法 !)预焙烘法(PC法) 浸轧防皱整理液→预烘拉幅烘干→焙烘 拉幅焙烘成包→剪裁→缝衣→压烫→服装成品 2)延迟焙烘法(DC法) 浸轧防皱整理液→预烘→拉幅烘干→放冷→打卷成包→剪裁→缝衣→压烫→焙烘→服装成品 3、工艺 处方:整理剂150-200 g/L (2D树脂等) 氯化镁25-40 g/L (催化剂)

涤棉全棉面料印花方法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方法: 单一染料同时上染两种纤维 将染涤纶和染棉两类不同的染料调制在同一印花色浆中,印花后分别固着在两种 纤维上,即用两种染料同浆印花;印涤纶通常是分散染料,印棉可选用活性、还原、可溶性还原,但最成熟的是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困难 涤纶和棉性能完全不同 活性染料碱性色浆印花,会影响分散染料固色 分散染料热熔法固色的高温,会影响棉纤维: 棉在170度的干热空气中即开始泛黄, 织物带碱下(pH>10),会形成枯焦斑;在190度以上,情况更为严重 印花色浆带酸性:pH值过低,热熔时,棉聚合度会显著降低,甚至炭化,许多鲜艳色,特别是蓝色,会明显萎暗 有些分散染料会严重沾污棉,难以去处,在水洗时会沾污白地 活性染料也可能沾污涤纶,但一般较轻 (1)颜料印花 在涤棉印花中占有重要地位, 精致的或块面不大的花型几乎都采用颜料印花工艺; 如选用成膜手感柔软的粘着剂,也可印制块面稍大的花型 在印花前常先浸轧涤纶增白剂(白地)或分散染料(染浅地色),然后印上颜料色浆,印花后,增白剂或分散染料在高温热熔固色的同时使颜料及粘着剂固着 在后整理中需经定形处理,所用颜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升华牢度。 涤纶表面光滑,和粘着剂分子之间结合不如棉,表现为粘着剂膜对涤纶的粘着力较小,耐摩擦或耐搓洗牢度不高

自身交联型的粘着剂在涤棉织物上的耐摩擦和耐搓洗牢度都较好 乳化糊稳定性能好的,耐摩擦牢度也较好 (2)“涤棉混纺专用染料”的直接印花 该染料可热熔入涤纶,又能沉积在棉中,固色率和递深能力也较高, 在棉纤维上有一定的染色牢度,特别是耐氯漂牢度较好,洗涤时也不会造成白地污染。 这类染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易升华,在涤纶上的扩散速率也较低, 因此必须用较高的热熔固色温度(210~215),并加入固色促进剂 对棉纤维的上染借助于助剂的作用,如聚乙二醇(分子量200),在高温下(约180)就能溶解专用染料,低温时染料的溶解度锐减。 印花时,与水使棉纤维溶胀并一起进入没纤维内部, 烘干时水分蒸发,而聚乙二醇则留在棉纤维中 焙烘时,染料进入棉内溶于聚乙二醇中。冷却后,染料即沉积于棉纤维中,聚乙二醇则在水洗时去除。 色光不够鲜艳,色谱品种也少,在棉上的牢度不够高,但印深色时不会沾污白地; 一般只用于印制大块面的深地色 应用方法: (1)先浸轧聚乙二醇,然后印上专用染料 (2)将聚乙二醇调在色浆中,较为经济、常用 聚乙二醇用量约为4~8%太少会影响对棉的固色,太多又会影响对涤纶的固色 印花色浆中加防染盐S %,并用磷酸二氢铵或柠檬酸调节pH值至5~6 工艺流程:印花-烘干-焙烘(210~215,1~)-水洗 (4)可溶性还原染料直接印花 为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对涤纶无亲和力,只有在显色后成为还原染料才可能通过热熔环染涤纶上染到涤纶的染料量和得色量远较上染棉的少 主要用于印浅色 印花工艺可用棉布印花的亚硝酸钠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