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第九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第九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第九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第九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平喘药的分类,沙丁胺醇、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2、熟悉色甘酸钠、酮替芬、可待因及苯丙哌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3、了解喷托维林,祛痰药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二、内容提要

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三者往往同时存在,而且相互影响。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是对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一)平喘药

1、平喘药的分类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仑特罗等。

(2)茶碱类:氨茶碱、二羟丙茶碱

(3)M受体拮抗药:异丙托溴胺

(4)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5)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色甘酸钠、酮替芬

2、常用平喘药

沙丁胺醇选择性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特点是:①作用强而持久;

②口服有效;③兴奋心脏作用弱。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口服用于预防发作。

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增加,能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阻断腺苷受体等而起到平喘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松弛胆道平滑肌的作用。临

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心源性哮喘。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性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静注过量、过快可引起心悸、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等。

倍氯米松通过抗炎、抗免疫,增强机体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减轻支气管粘膜炎性渗出等机制产生平喘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的防治及依赖皮质激素的慢性哮喘。

色甘酸钠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起效慢,主要用于预防外源性哮喘的发作,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

(二)镇咳药

镇咳药按作用部位可分为:①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喷托维林;②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

可待因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镇咳作用与吗啡相似但较弱,主要用于剧烈干咳。久用易成瘾,多痰者禁用。

喷托维林为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兼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常用于无痰干咳。

苯丙哌林为兼有外周和中枢镇咳作用的强效镇咳药物,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刺激性干咳。

(三)祛痰药

祛痰药可分为粘痰促排药(又称恶心性祛痰药)和粘痰溶解药两类,前者有氯化铵,后者有乙酰半胱氨酸和溴己新等。

氯化铵口服后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部分自呼吸道粘膜排出,因高渗作用而带出水分,稀释痰液。用于痰多而不易咳出者。

乙酰半胱氨酸能裂解粘痰中连接粘蛋白肽链的二硫键,降低痰的粘度。还可使脓痰中的DNA纤维断裂,使脓性痰溶解。适用于大量粘痰阻塞气道引起的呼吸困难及术后咳痰困难者。

溴己新能裂解粘痰中的粘多糖,并抑制其合成,从而稀释痰液。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

三、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沙丁胺醇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对β2受体的选择性高

B、心悸副作用轻

C、既可口服也可气雾吸入给药

D、可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

E、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2、氨茶碱的平喘机制主要是

A、激活磷酸二酯酶

B、兴奋腺苷受体

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E、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

3、关于氨茶碱,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松弛支气管和其它平滑肌

B、可兴奋心脏

C、可兴奋中枢

D、为控制急性哮喘应快速静脉注射

E、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4、不能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是

A、色甘酸钠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沙丁胺醇

E、氨茶碱

5、色甘酸钠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机制是

A、直接对抗组胺、缓激肽的作用

B、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C、直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D、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E、激动β2受体

6、久用可产生成瘾性的镇咳药是

A、右美沙芬

B、可待因

C、喷托维林

D、苯丙哌林

E、苯佐那酯

7、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而稀释痰液的药物是

A、氯化铵

B、氨茶碱

C、可待因

D、溴己新

E、乙酰半胱氨酸

8、可待因主要用于

A、感冒初期的轻度咳嗽

B、肺炎引起的咳嗽

C、剧烈干咳伴胸痛者

D、支气管哮喘

E、多痰、粘痰引起的剧咳

9、大量粘痰阻塞气道的危重病人宜选用

A、溴己新

B、氯化铵

C、乙酰半胱氨酸

D、可待因

E、喷托维林

10、下列何药可选择性激动β2受体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沙丁胺醇

11、兼有中枢性及外周性镇咳作用的药物是

A、可待因

B、喷托维林

C、氯化铵

D、溴己胺

E、乙酰半胱氨酸

12、下列有关祛痰药的叙述错误项是

A、裂解痰中的粘多糖,使痰液变稀

B、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

C、部分从呼吸道粘膜排出形成高渗,使痰液变稀

D、扩张支气管,使痰易咳出

E、间接起到镇咳和抗喘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药物属于平喘药的是

A、沙丁胺醇

B、阿托品

C、肾上腺素

D、倍氯米松

E、可待因

2、氨茶碱静注过快,易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有

A、过敏性休克

B、惊厥

C、心律失常

D、水钠潴留

E、血压骤降

3、有局部麻醉作用的镇咳药是

A、可待因

B、右美沙芬

C、喷托维林

D、苯佐那酯

E、麻黄碱

4、下列属于过敏介质阻释药的是

A、酮替芬

B、氨茶碱

C、溴己胺

D、喷托维林

E、色甘酸钠

5、晚上服用易引起失眠的平喘药有

A、沙丁胺醇

B、色甘酸钠

C、氨茶碱

D、异丙托溴胺

E、麻黄碱

6、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A、氨茶碱

B、普萘洛尔

C、异丙托溴胺

D、阿司匹林

E、吗啡

7、氨茶碱和麻黄碱都能

A、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升高动脉血压

D、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E、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含量

8、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特点有

A、可以吸入给药

B、治疗作用与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有关

C、可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抢救

D、可使小血管收缩,减少渗出

E、长期吸入可发生口腔及咽部真菌感染

(三)填空题

1、平喘药可分为、、、、等五类。

2、可以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有、、等。

3、祛痰药中属于粘痰溶解药的有和等。

4、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有等,与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比较,其

特点有、、等。

5、可待因通过直接抑制而镇咳,主要用于治疗患者,

久用可,应控制使用。

6、喷托维林对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兼有作用和作用,

其镇咳作用强度比可待因。

(四)简答题

1、平喘药分哪几类?各举一代表药,简述其平喘作用原理。

2、简述沙丁胺醇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3、简述乙酰半胱氨酸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五)论述题

试述氨茶碱的药理作用、机制、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四、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E

3.D

4.A

5.D

6.B

7.A

8.C

9.C 10.E 11.B 12.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E

3.CD

4.AE

5.CE

6.BDE

7.ABD

8.ABDE

(三)填空题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类;M受体拮抗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

2、沙丁胺醇;氨茶碱;麻黄碱

3、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

4、沙丁胺醇;心血管副作用小;可口服;作用持久

5、咳嗽中枢;剧烈干咳;成瘾

6、咳嗽;阿托品样;局麻;弱

(四)简答题

1、常用平喘药分为五类: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等,主要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②茶碱类,如氨茶碱,可通过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及抑制磷酸二酯酶等机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③M受体拮抗药,如异丙托溴胺,主要通过阻断M受体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如倍氯米松,其平喘机制主要为抗炎和抗过敏;⑤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如色甘酸钠,主要作用机制为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2、沙丁胺醇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的cAMP水平提高,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平喘。作用特点为心血管副作用小,作用持久,使用方便,既可口服又可气雾吸入及静脉给药。临床主要用于控制急、慢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3、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SH)能使粘痰中连接粘蛋白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降低痰的粘度;还可使脓痰中的DNA纤维断裂,从而溶解痰液。临床适用于大量粘痰阻塞气道引起的呼吸困难及术后咳痰困难者。本品的喷雾器宜用玻璃或塑料制品,不宜与铁、铜等金属及橡胶接触;不宜与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混合,以免降低它们的抗菌作用。溶液应临用前配制。

(五)论述题

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平喘,其机制为抑制磷酸二酯酶,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阻断腺苷受体及增强呼吸肌收缩力,临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另外本品尚有强心利尿和松弛胆道平滑肌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心源性哮喘、胆绞痛等的治疗。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心悸、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等。

第三十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 学习要点 咳痰、咳嗽和喘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三大症状,祛痰药、镇咳药和平喘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对症治疗药物。 一、祛痰药 祛痰药是指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并易于排出的药物。按其作用方式不同分成刺激性祛痰药和粘痰溶解药。 氯化铵:口服对胃粘膜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炎症而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 乙酰半胱氨酸:使粘痰中连接粘蛋白肽链的二硫键断裂,变成小分子的肽链,从而降低痰液的粘滞性,易于咳出。 雾化吸入用于治疗粘痰阻塞气道、呼吸困难者。 二、镇咳药 镇咳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及外周性镇咳药。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苯丙哌林、苯佐那酯等。 可待因:又命甲基吗啡,抑制咳嗽中枢,适用于慢性和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其不良反应有呼吸中枢抑制和便秘作用,还有成瘾性。 喷托维林: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并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呼吸道感受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 三、平喘药 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成六类: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克伦特罗等。激动3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平滑肌细胞内CAMP浓度,从而使平滑肌松 弛;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可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作;②茶碱及其复盐,如氨茶碱、胆茶碱。短期应用可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阻断腺苷受体;减少炎症细胞向支气管浸润,具有抗炎作用;③ M 旦碱受体阻断药,如异丙阿托品等;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倍氯米松、氟尼缩松、布地萘德等;⑤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等;⑥其他平喘药,如IgG抑制药、PAf拮抗药等。 肾上腺素:对a、3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其舒张支气管主要靠激动3受体。a 受体激动可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有利于气道通畅。皮下注射可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麻黄碱: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缓慢、温和、持久。用于轻症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异丙肾上腺素:选择性作用于3 受体,对3 1、3 2受体无选择性。平喘作用强大,可吸入给药。主要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皮下注射可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沙丁胺醇对3 2受体的作用强于3 1受体,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A型题(本大题34小题.每题1.0分,共34.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色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是: A 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递质释放 C 阻断腺苷受体 D 促进儿茶酚胺释放 E 激动β2受体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主要机理是: A 抗炎、抗过敏作用 B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 C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E 阻断M受体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首选哪种药物: A 麻黄碱 B 沙丁胺醇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阿托品 E 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预防支气管哮喘用药。沙丁胺醇口服有效,作用可维持4~6h,而且有明显的β受体选择性,其舒张支气管作用较强,故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预防。这种考虑完全正确,但本题所问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首选药物,选项中A项麻黄碱更具优点,因为麻黄碱作用出现缓慢、温和、持久更适宜预防给药。同时麻黄碱不但激动β受体,且激动α受体,可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有利于气道畅通。 第4题 外周性镇咳药是: A 溴己新 B 喷托维林 C 苯佐那酯 D 氯哌斯汀 E 右美沙芬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下列祛痰药的叙述错误项是: A 间接起到镇咳和抗喘作用 B 裂解痰中的黏多糖,使痰液变稀 C 部分从呼吸道黏膜排出形成高渗,使痰液变稀 D 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 E 扩张支气管,使痰易咯出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1、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宜选用 A、可待因 B、喷托维林 C、氨茶碱 D、溴己新 E、氯化铵 答案A 2、常用于祛痰,又可以酸化尿液的药物 A、右美沙芬 B、喷托维林 C、氯化铵 D、乙酰半胱氨酸 E、溴己新 答案C 3、沙丁胺醇的平喘作用 A、兴奋α1受体 B、兴奋β1受体 C、兴奋β2受体 D、兴奋H2受体 E、兴奋M1受体 答案C 4、大量黏痰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处理 A、口服溴己新 B、口服氯化铵 C、注射氨茶碱 D、气雾吸入异丙肾上腺素 E、乙酰半胱氨酸气管滴入 答案E 5、用于预防哮喘发作而对发作期无效的药物 A、氨茶碱 B、克伦特罗 C、色甘酸钠 D、异丙肾上腺素 E、异丙托溴铵 答案C

6、既可以平喘又可以强心利尿的药物 A、氯化铵 B、氨茶碱 C、色甘酸钠 D、肾上腺素 E、沙丁胺醇 答案B 7、能裂解黏痰的黏蛋白成分,使痰粘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的药物 A、麻黄碱 B、可待因 C、氨茶碱 D、喷托维林 E、乙酰半胱氨酸 答案E 8、用于顽固性哮喘宜选用 A、氨茶碱 B、麻黄碱 C、异丙肾上腺素 D、倍氯米松 E、酮替芬 答案D 9、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口服使用的药物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沙丁胺醇 D、异丙托溴铵 E、胆茶碱 答案E 10、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嗜睡 B、心动过缓 C、心动过速 D、低血压 E、过敏反应 答案C

11、氨茶碱静脉注射速度过快不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A、心悸 B、中枢兴奋 C、中枢抑制 D、心律失常 E、血压骤降 答案C 12、患者男66岁,患高血压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哮喘时,不宜选择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沙丁胺醇 C、异丙托溴铵 D、氨茶碱 E、糖皮质激素 答案A 13、某患者手术后呼吸道有黏痰不宜咳出,我们可以考虑下面哪种药物治疗 A、可待因 B、氯化铵 C、乙酰半胱氨酸 D、氨茶碱 E、溴己新 答案C 14、患者男,22岁行走于花园附近时,突觉鼻、眼痒,流涕,打喷嚏,继之出现胸闷气促,即去医院治疗,既往有吃鱼虾过敏现象。患者所患疾病可能为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内源性哮喘 D、外源性哮喘 E、感冒 答案D 15、为预防哮喘的发生可选择哪种药物 A、肾上腺素 B、沙丁胺醇 C、氨茶碱 D、色甘酸钠 E、二丙酸倍氯米松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三大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喘息。 相应的对症治疗的药物: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 平喘药: 支气管扩张剂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共有的平喘作用机制: 1、激动呼吸道平滑肌β2受体促进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c AMP水平升高,引起平滑肌松弛; 2、激动呼吸道肥大细胞β2受体,抑制组胺等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气道水肿。 3、动支气管平滑肌粘膜血管α受体减轻粘膜充血水肿。 (1)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舒喘灵)、特布他林、克伦特罗(瘦肉精) 【作用特点】: 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对β1受体基本无作用,心脏反应较少见。 【临床应用】控制哮喘症状(气雾剂)预防发作(口服) (二)茶碱类——氨茶碱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抑制磷酸二酯酶(PDE)使c AMP降解减少,c AMP水平升高,松弛支气管平滑肌;(2)促进AD、NA释放,间接激动β受体,使c AMP水平升高; (3)阻断腺苷受体,拮抗腺苷诱发的平滑肌痉挛。 2.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功能 3. 强心、利尿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溴铵(异丙阿托品) 【作用机制】 1.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使c GMP水平降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应用: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但副作用多且重。 2.局部应用:吸入式给药 3.目前作为抗哮喘的第一线药。 4.重症者不能控制时需全身给药。 (丙酸)倍氯米松 特点: 1)为地塞米松衍化物。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百倍。 2)气雾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通过抗炎、消除水肿、抑制变态反应而发生抗喘作用.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详细参考)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 1、什么是镇咳药?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答: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炎症、痰液等异物的刺激后,发出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是一种有益的动作,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当患有某些疾病时,有时医生还要鼓励患者咳嗽,以使呼吸道通畅,只有当咳嗽频繁发作,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甚至促使病情发展,引起其他合并症时,才需使用镇咳药。因此,所谓镇咳药,就是指能制止或缓解咳嗽的药物。按作用机制的不同,通常将镇咳药分为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即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的药物,有:可待因、右美沙芬(0TC)、喷托维林(0TC,又称咳必清)、苯丙哌林(0TC,又称咳快好)、氯哌斯汀(OTC,又称咳平)、二氧丙嗪(OTC)、替培啶等。 2、外周性镇咳药,凡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者,归为此类,有:那可丁(0TC)、普诺地嗪等。 2、什么样的咳嗽才有必要应用镇咳药? 答:不能一见咳嗽就使用镇咳药,轻度而不频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可白行缓解的咳嗽,就无需使用镇咳药;只有那种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增加患者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引起疾病发展或产生其他并发症情况下,才应适当选用镇咳药。这里要强调的是:镇咳药制止或缓解咳嗽,只是对症治疗,并未消除病因,如服药1周咳嗽仍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治疗。 3、如何选用镇咳药? 答:镇咳药应根据咳嗽的性质和药物的特性合理选用,不是所有的镇咳药都可以用于任何性质的咳嗽,也不是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都可使用同一种镇咳药。无痰的干咳,宜选磷酸可待因、枸橼酸喷托维林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则宜选用磷酸苯丙哌林;对于痰多的咳嗽,除选用苯丙哌林这样既能镇咳又能稀释痰液的品种外,一般多在镇咳药的基础上,辅以祛痰药,或选用含有祛痰药的复方镇咳药,如复方甘草合剂。 4、为什么选用可待因要慎重? 答:可待因又名甲基吗啡,对延髓的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快,但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仅为吗啡的l/4。本品还可使呼吸道黏液分泌减少,故只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对痰多而黏稠的病人不宜应用。此外,它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轻度收缩作用,故对呼吸不畅、有气道痉挛的病人也不宜应用。本品反复应用会成瘾,剂量过大能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小儿可引起惊厥。因此,选用可待因镇咳要掌握适应证,不要滥用。口服,一般为一次15~30毫克,一日2~3次。 5、氢溴酸右美沙芬的作用如何?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答:氢溴酸右美沙芬属中枢性镇咳药,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长期反复应用不易成瘾,所以,又称为非成瘾性镇咳药。其镇咳作用在抑制咳嗽频率方面与可待因相似,而在咳嗽强度的抑制方面则优于可待因。无镇痛作用,几乎无镇静作用,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中枢。临床主要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肺结核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咳嗽。口服,成人一次10~30毫克,一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可达120毫克。不良反应为可偶见头晕、轻度嗜睡、胃肠道不适、口干、便秘等。应用过量可致兴奋、精神错乱、呼吸抑制等。与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可致高热,甚至死亡。多痰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 (总分:25.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14,分数:14.00) 1.伴有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者宜选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沙丁胺醇 ?C.色甘酸钠 ?D.地塞米松 ?E.氨茶碱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能够激动骨骼肌上β2受体产生肌肉震颤的平喘药有 ?A.沙丁胺醇 ?B.特布他林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克仑特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预防过敏性哮喘最好选用 ?A.麻黄碱 ?B.氨茶碱 ?C.色甘酸钠 ?D.沙丁胺醇 ?E.肾上腺素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应选用 ?A.静滴氢化可的松 ?B.口服麻黄碱 ?C.气雾吸入色甘酸钠 ?D.口服倍布他林 ?E.气雾吸入丙酸倍氯米松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祛痰药可以使痰液变稀或溶解,使痰易于咳出 ?B.祛痰药可以作为镇咳药的辅助药使用 ?C.祛痰药促进痰液的排出,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具有间接的镇咳平喘作用?D.祛痰药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有控制继发性感染的作用 ?E.祛痰药有弱的防腐消毒作用,可减轻痰液恶臭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生成的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异丙托溴胺 ?C.麻黄碱 ?D.丙酸倍氯米松 ?E.色甘酸钠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7.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时的主要优点是 ?A.抗喘作用强 ?B.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C.起效迅速 ?D.局部抗炎作用强 ?E.以上均不是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对哮喘发作无效的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异丙托溴胺 ?C.麻黄碱 ?D.丙酸倍氯米松 ?E.色甘酸钠 (分数:1.00)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