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把新加坡建设成漂亮、文明的居住地,值得世界尊重。同样,李光耀在教育方面也有自己专门的见解,他同样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

跟小孩轻声细语地讲道理,沟通比斥责更重要

李光耀教育子女最重要的体会,确实是父子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他认为,沟通比斥责更重要。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会斥责小孩,童年时代的李光耀也曾领教过做烹饪教师的母亲所给予的这种“待遇”,母亲的斥责使他明白得如何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李光耀为人父后,继承并发扬了母亲教育过他的这一“法宝”,当小孩们做错事时,通常也会受到他的斥责。然而他更偏向于跟小孩轻言细语地讲道理,而且他从来不体罚小孩。

即使斥责子女,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李光耀对子女的要求专门严格,小孩们也都专门听话,没有一点娇娇之气,也不自以为是。他管教小孩时会把小孩叫到屋里关上门,不让其他人到里面去,连太太都不能出声、甚至不让到里面去看,家里的工人更是不让看、不敢劝。“有时候小孩从他的房间出来,脸上表情不对,我们悄悄问便明白发生什么事了。”在他家做过40年保姆的广东顺德自梳女欧阳焕燕老姑太回忆道。

尽管严格,李光耀一向给予子女充分的尊重。亲小孩李显龙读小学3年级就想自己坐校车去上学,一开始家里工人担忧他跟不上校车、没位子坐如何办?李显龙倒专门有体会,告诉我们说:只要放学的铃声一响,就赶忙“飙上校车”,找个位子坐好就能回来了。事实上,当时李光耀夫妇并没要求他这么做,看他自己喜爱,父母就由他去,支持他的决定。

小孩21岁就要自立,家长不做有求必应的“圣诞老人”

从小孩们明白事开始,李光耀便教育他们不要依靠父母,要走自己的路。“我们老早就说明立场,他们也晓得必须靠自己争取成功。”李光耀规定,子女读完书,21岁就要自立。李氏子弟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时候,用的东西经常托家中的帮工去买。工人买完东西回来跟李太太对账时,一提到她子女要的东西,她便专门干脆地说“你找他们算账去”。

当长子李显龙从内阁部长升任为副总理时,人们一直认为显龙是父亲的接班人。但李光耀坚决反对,他说,总理这份工作不是私人财产,不能传给亲小孩。果然,当李光耀隐退时,吴作栋担任了总理职务。李显龙对父亲的安排也毫无怨言。

担忧小孩不如引导小孩

新加坡的电视业十分发达,内容也十分丰富。有人问李光耀:“你担忧电视文化对小孩们的阻碍吗?”李光耀的看法是十分确信的,但他认为不买电视机并非一种完全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孙子孙女能够跑到邻近的爷爷家去看电视。要解决好那个问题,李光耀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的行为和对小孩的正确引导。

“我担忧电视文化对小孩的阻碍太大。我们家的小孩往常也是一到晚上,就喜爱坐在电视机前。只是,他们不久后就改变了这种适应。我想,这可能是做父母的给他们的阻碍。”在李光耀看来,一方面,父母自己不要一到晚上就坐在电视机前一个频道接一个频道地看节目;另一方面,当小孩们在盲目地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就应该耐心地告诉他们,与其这么消磨时刻,不如去多读点书,读好书对他们有好处。

再忙也要和小孩多相处!

尽管李光耀的公事专门多,工作专门忙,但他仍抽出时刻与小孩们在一起,跟小孩交流和沟通。一样情形下,他都和小孩们一起共进晚餐。他每年至少带小孩们旅行一次,每次都有大约两个星期的时刻。他去打高尔夫球时,也喜爱带上他们一道去。另外,带小孩去走亲戚也是李光耀常做的一件事,他专门重视春节除夕的家族团圆。通过这种场合,他让小孩们有机会去认识家族的新成员,包括家族中新添的婴儿,反过来也给亲戚朋友认识自己小孩的机会。李光耀认为:“有了经常联系,大伙儿就会相互关心。”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教子观 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把新加坡建设成漂亮、文明的居住地,值得世界尊重。同样,李光耀在教育方面也有自己专门的见解,他同样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 跟小孩轻声细语地讲道理,沟通比斥责更重要 李光耀教育子女最重要的体会,确实是父子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他认为,沟通比斥责更重要。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会斥责小孩,童年时代的李光耀也曾领教过做烹饪教师的母亲所给予的这种“待遇”,母亲的斥责使他明白得如何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李光耀为人父后,继承并发扬了母亲教育过他的这一“法宝”,当小孩们做错事时,通常也会受到他的斥责。然而他更偏向于跟小孩轻言细语地讲道理,而且他从来不体罚小孩。 即使斥责子女,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李光耀对子女的要求专门严格,小孩们也都专门听话,没有一点娇娇之气,也不自以为是。他管教小孩时会把小孩叫到屋里关上门,不让其他人到里面去,连太太都不能出声、甚至不让到里面去看,家里的工人更是不让看、不敢劝。“有时候小孩从他的房间出来,脸上表情不对,我们悄悄问便明白发生什么事了。”在他家做过40年保姆的广东顺德自梳女欧阳焕燕老姑太回忆道。 尽管严格,李光耀一向给予子女充分的尊重。亲小孩李显龙读小学3年级就想自己坐校车去上学,一开始家里工人担忧他跟不上校车、没位子坐如何办?李显龙倒专门有体会,告诉我们说:只要放学的铃声一响,就赶忙“飙上校车”,找个位子坐好就能回来了。事实上,当时李光耀夫妇并没要求他这么做,看他自己喜爱,父母就由他去,支持他的决定。 小孩21岁就要自立,家长不做有求必应的“圣诞老人” 从小孩们明白事开始,李光耀便教育他们不要依靠父母,要走自己的路。“我们老早就说明立场,他们也晓得必须靠自己争取成功。”李光耀规定,子女读完书,21岁就要自立。李氏子弟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时候,用的东西经常托家中的帮工去买。工人买完东西回来跟李太太对账时,一提到她子女要的东西,她便专门干脆地说“你找他们算账去”。 当长子李显龙从内阁部长升任为副总理时,人们一直认为显龙是父亲的接班人。但李光耀坚决反对,他说,总理这份工作不是私人财产,不能传给亲小孩。果然,当李光耀隐退时,吴作栋担任了总理职务。李显龙对父亲的安排也毫无怨言。 担忧小孩不如引导小孩 新加坡的电视业十分发达,内容也十分丰富。有人问李光耀:“你担忧电视文化对小孩们的阻碍吗?”李光耀的看法是十分确信的,但他认为不买电视机并非一种完全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孙子孙女能够跑到邻近的爷爷家去看电视。要解决好那个问题,李光耀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的行为和对小孩的正确引导。 “我担忧电视文化对小孩的阻碍太大。我们家的小孩往常也是一到晚上,就喜爱坐在电视机前。只是,他们不久后就改变了这种适应。我想,这可能是做父母的给他们的阻碍。”在李光耀看来,一方面,父母自己不要一到晚上就坐在电视机前一个频道接一个频道地看节目;另一方面,当小孩们在盲目地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就应该耐心地告诉他们,与其这么消磨时刻,不如去多读点书,读好书对他们有好处。

李光耀的父亲是谁 李光耀简历 李光耀家庭背景父亲资料照片

李光耀的父亲是谁李光耀简历李光耀家庭背景父亲资料照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李光耀的父亲是谁李光耀简历李光耀家庭背景父亲资料照片 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当地时间18日发表声明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仍在重症监护室,病情垂危,并且进一步恶化。 上月5日,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疾入院,此后一直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昨日,新加坡总理办公室曾发表声明称,该国前总理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出现恶化。 李光耀现年91岁,是新加坡首任总理,同时也是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的父亲。近些年,李光耀已经淡出新加坡的政治舞台和公众视野,但由于他是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健

康状况一直受到各界关注。 李光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他将弹丸岛国新加坡打造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政治生涯可谓波澜壮阔。李光耀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誉满全球的伟人,他的家庭、童年、学生时代以及工作经历又给其日后成为一国元首带来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李光耀的父亲是谁李光耀简历李光耀家庭背景父亲资料照片 童年家道中落,受祖父影响改学西方文化 李光耀的家族祖籍在广东梅州市,自其曾祖父开始定居新加坡,祖父李云龙是当时新加坡知名商人,经营船务公司还进行树胶贸易,父亲李进坤则是壳牌石油公司的员工。 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是家中长子。当时李家的生活状况还比较优渥,祖父在当地颇具声望。虽然童年的李光耀备受长辈宠爱,但并非完全无忧无虑。因为父亲好赌,偶尔输了钱脾

气会变得狂暴,回家便与母亲争吵索要首饰拿去典当换赌资。李光耀简历而李光耀的母亲却是个勇敢的女人,敢于与父亲抗争。在李光耀的心中,母亲穷尽一生的精力抚养孩子,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人士,如果她晚一代出生,且受过良好教育,很可能成为女强人。 祖父对于李光耀的影响最大。1920年代末期,由于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李家开始家道中落。李光耀简历但是,尽管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祖父丝毫没有放松关心李光耀的教育问题。李云龙向来崇拜西洋文化,在其影响下,李光耀从最初的华文学校转入古楼英文学校就读。李光耀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在校成绩常常名列前茅。12岁时,因为学习成绩突出赢得奖学金,他被保送进当地顶尖英校莱佛士学院深造。 李光耀的父亲是谁李光耀简历李光耀家庭背景父亲资料照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6年还不去新加坡做对外汉语教师吗

2016年还不去新加坡做对外汉语教师吗 看过这些新加坡汉语教师的福利,你还能不心动! 新加坡孩子从小学习简体汉字,汉语拼音,看书都是横排排版。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要求严格规范汉语教学,让孩子们学习最标准的拼音和汉语语法。他们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学,也学习当代作家的文章,贾平凹,冰心等作家的文章都出现在课本上。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道,再过两代人,华语就会成为新加坡华人的母语了。 新加坡对汉语和汉文化推崇备至,非常需要中国本土的优秀教师。赴新加坡的教师大多月薪过万。 儒森汉语学校与新加坡N余所中小学与大学合作“海外中文教师输出”项目,为希望通过在新加坡的工作经验增加自身竞争力、获得高薪、提升英语口语水平和获得一段宝贵国外工作经历的对外汉语教师量身定制的出国工作通道。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通过儒森的平台,到新加坡全境去工作。这些学校全都是新加坡教育部认可的正规全日制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都十分有保障。 项目相关信息:

项目编号:SGTCH10260825B 签证类型:SP准证(面试表现特别优秀者,学校可帮助申请EP) 合同期限:两年(欢迎续约) 工作职责: 1、教授6-14岁或1.5-6岁学生华文课程; 2、按学校要求认真批改作业、备课。 工作薪酬:2200新币/月(约合10000~11000元人民币/月) 工作时间:48小时/周,6天/周 休假福利:享受新加坡公休日、法定假日 带薪年假:转正后,每年有14天带薪年假 带薪病假:14天 医疗保险:校方提供 在新加坡教汉语的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发展前景非常好,除了在华文学校里与孩子们相处的乐趣,还有和教师同事的精彩生活。对外汉语教师的日常之美食篇: 这边吃的很多,日式,韩式都比较多,海鲜比较爽的是可以吃到斯里兰卡的螃蟹,大概一只有一公斤重那种。中餐里面依旧是福建和广州料理占了上风,偶尔能遇到川菜馆。

李光耀新加坡为何实行双语政策

李光耀:新加坡为何实行双语政策 (2011-11-29) 本文是建国总理李光耀在他的新书《我一生 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推介礼上的演讲 人们问我,为什么要撰写这本我认为是我最 重要的书。原因很简单:我认为双语政策是新加 坡成功故事的基石。新加坡并不一直是今天这个 样子:因为新加坡人普遍使用英语,来自世界各 地的人到这都可以觉得很自在。我开始担任新加 坡总理时,国人大多数不会讲英语。他们使用方 言、马来语、淡米尔语和其他语言,像是水族馆 里不同种类的鱼,看似在一起但却是分隔开来的。各族群彼此孤立,不相往来。我把让他们真正和 有意义地交往,当成我的任务。 没有几个国家尝试实行使用两种完全不同和没有关联的语言的双语政策。英文是北欧语言,而华文却是单音节、声调、没有拼音及象形或表意的。 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结合? 英语自英国殖民地时代便是新加坡的工作语言,法律和所有官方纪录,包括出生和死亡证书,都是使用英文。其次,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社会,英语不会让任何族群如华人、马来人和其他人处于劣势。所有人都必须学习世界上大多数人使用的英语,作为第一或第二语言。对新加坡华人来说,他们必须努力保留母语来维持认同感,尤其是在越来越多家庭使用英语的情况下。在1980年,每10个小一生中便有1个来自以使用英语为主的家庭。这个比例在2010年时增加到每10个中便有6个。 我的外祖母先把我送到靠近我家的一间华文学校,那只是间木制和亚答屋,是中年华文教师的家。他口操带严重方言口音的语言,不是华语。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请求妈妈让我离开,然后到如切台的俊源学校就读。然而,我还是不明白教师在讲解什么。我的同学几乎都不会讲英语。我说服妈妈让我转到英校。我进入德乐小学,从小一到小六,在那里上了6年课。我那时并不知道,年纪小的时候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你可以学习一种、两种或更多种语言。遗憾的是,我在成年时才学习华文。 [报业年会] 张晓卿:公信力是挽救报业武器 [名家专评] 郑永年:中国道德解体的根源 [时事漫画] 大陆学者 重炮批评蔡英文 [中国早点] 狼在猪面前自杀了

新加坡寸土寸金,但没人敢在这里炒房

新加坡寸土寸金,但没人敢在这里炒房 6月14日,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次子李显扬公开称已经对自己的哥哥、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失去信心,并对李显龙进行多项指控,消息一出震惊世界。李玮玲、李显扬同时在各自脸书以《李光耀的价值观哪去了?》为题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对新加坡的未来感到担心。 抛开李家的个人恩怨不谈,李光耀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有人说是廉洁高效的政府,还有人说是干净美丽的城市环境,但在新加坡老百姓看来,李光耀最深得人心的价值观,可能是“居者有其屋”。 步步升级的组屋制度 在新加坡,只要是其合法公民,结婚后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一套房子,而且这房子由政府进行精装修,还赠送基本家具,年轻的小夫妻们拎包入住即可。这就是新加坡的组屋制度。这就是李光耀的价值观――“居者有其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加坡令人羡慕的房屋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处于一场历史变革之中,这片土地刚刚摆脱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自治机构。与现在经济繁荣的新加坡大大不同,曾经的新加坡经济

十分落后。再加上地方狭小,居民的住房大多破败不堪,甚至有很多人全家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 1947年,英国房屋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新加坡有‘一个世界上最糟糕的贫民窟,是文明社会的耻辱’”。新加坡人均建筑密度在1947年高达18.2,高层建筑则颇为罕见。 1959年,住房短缺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在当年的一份建屋发展局文件中提到:“预估在1966年,30万人口将居住在棚户区,25万住在郊区或是市中心肮脏的店屋里。” 新加坡的200万居民中,有大概80万住在棚户区或者贫民窟。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是个有名的铁腕人物,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作“居者有其屋”。1960年,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正式成立,开始建造新加坡特有的“组屋”制度。 首先,要让新加坡买不起房的老百姓都住得起房子。 在建设初期,政府迅速建造了许多小户型的房子。这类房子的造价低,再由政府进行大量补贴,以极低的定价卖给民众,确保低收入群体也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在初步解决巨大的住房需求之后,新加坡政府接下来就开始注重房屋的舒适度和高质量。此后建设的组屋面积逐渐扩大,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的户型都有,和普通公寓住宅已经没什么差别,甚至更胜一筹。

李光耀经典语录大全

李光耀经典语录大全 作为新加坡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18分点去世,享年91岁。在他执政3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许存在分歧;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位值得尊敬、擅于驾驭文字的演说家,为您整理值得铭记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经典语录。 谈努力: 1、你脑海里应当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努力才变成了现在这样。如果你停止努力,你就不可能会比现在好。 2、不要把lsquo;不rsquo;改成lsquo;是rsquo;。不要成为一个傻瓜。如果有说lsquo;不rsquo;的理由,那么就必须是lsquo;不rsquo;,但是必须要有礼貌地说出来。 3、我害怕的是满足。当事情总是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就会想少做多得。 李光耀经典的话 1、人类是不平等的生物,这是事实。一切伟大的宗教、政党、运动都是为了让人类更平等,但他们都没成功。执政者永远不应该被大众的观点所左右,那是一种思想上的软弱,也是在行动上告诉大家你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我最喜欢的李光耀语录 2、李光耀语录中很有趣的一句: 美国人是强势的传教士,他们想要让世界皈依其信仰的冲动难以抑制 3、一方面,我倡导机会均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有一定的悲悯之心,希望失败的人不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我想让制度以最高的效率运作,但同时考虑到那些现状不佳的人,因为他们的自然条件没有提供给他们足够多的资源,或者他们本身缺乏努力奋斗的条件李光耀 4、李光耀:新加坡人大多是福建人和广东人的后裔,祖先都不识字,很贫穷,而达官显宦、文人学士则全留守中原。因此没什么事是新加坡人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的,或没法子做得更好的。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非常好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 5、我一向努力做正确的事,但不一定是政治上正确的事。 6、要检验一套政治体制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看它能否建立稳定的社会稳定,是否有助于改善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标准,能否在确保人民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李光耀。录自《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7、李光耀语录:1、同知识、道德和精神上的满足相比,尘世的一切荣耀与成功都是转瞬即逝的,一切感官上的愉悦和快乐都是短暂的。 2、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征服世界,或者按照自己的设想重塑世界。 8、美国正处于系统性的衰落之中吗?绝对没有。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虽然面临债务、赤字和极为艰难的经济时期,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美国仍将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李光耀经典语录大全 【谈统治新加坡】 你要是想使人民幸福,你就得做这两件事中的一件:要么,给他们一些能让他们感到满足的事物,更好的食物、更好的衣服、更好的房子;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得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在他们前方。 我不是任何人的傀儡。我不是为了玩别人开发的游戏才出现于此地。我需要为几百万人的生活负责。 【谈典型的新加坡人】 大家应该都了解新加坡人。他们工作努力、为人勤勉、个性鲜明。否则,我们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过,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他们也极爱发牢骚。

个人-2014.12.15-读书心得(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读《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后感 陈玉燕 读一本好书,可以给人很大的启迪;读一本好书,可以开启人的心智;读一本好书,可以知道自身的渺小。读《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这本后我想到的一个词是:精辟。说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篇文章的题目和把第一章用来论说中国,说明他把对中国的关注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中国的情感植根于他的灵魂深处。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李光耀担任共和国总理,至1990年11月。1991年9月任总理公署高级部长。1994年10月当选为新成立的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1997年1月任内阁资政(总理公署),2001年11月连任。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宣布退出新加坡内阁,标志一个时代的终结。2013年8月6日,已经89岁的李光耀在新加坡总统府举行新书发表会,新书名为《李光耀观天下》。李光耀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李光耀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用了30多年时间把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变成第一世界。李光耀的思想极有智慧,尽管他的一些观点本人不是很赞同。 新加坡那么-个小国,人囗只有400万;他们要生存和发展,有些言语和行动跟我们不-样是可以理解的。以他极力支持美国重返亚

洲,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为例。我们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针对中国、扼制中国、建立C型或O型包围圈,不可接受。习近平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这代表官方的态度。我们不急于改变二战后亚洲的现狀,欢迎美国在亚洲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並不反对美国重返亚洲,按照我国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谋求地区或世界霸权。老子说:“將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噐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我们追求的是和平发展,並不热衷当头领。经过思考和分析对李光耀热衷美国重返亚洲就不会纠结,心态就会显得平和,对其他-些问题也-样。 李光耀,他用简单明晰语言,直指美国的要害,语气之坚定让我震惊。“我不赞成美国或英国的竞选模式。”、“我认为民主制度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发展,这个观点与美国政治评论家们所说的恰恰相反。”、“我並不认为-人一票是最好的。”、“我认为美国的制度不一定是理想的或者适用的。”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对那些自认为对西方很了解,满肚子学问的人、不顾我国的国情,想照搬西方民主和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最欣赏的一段话是:“不会。中国不会成为一个自由的西方民主国家,否则就会崩溃,对此我相当肯定。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明白这一点。”这是对我国现行政策的肯定。他所崇拜的人有三个,其中之-是邓小平,这同样是对我国所走道路的肯定。当然目前的中国并不完美,还需要不断完善,还需要与时俱进。 我认为李光耀像-座高峰,值得我仰望。他的这本书是-座宝库,很多话淔得我深思和铭记。 李光耀对世界的认识对今天的中国很有帮助。当今中国,很多所谓的学者不看中国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讨好大众,高举人道大旗,鞑

李光耀治理的新加坡

李光耀治理的新加坡 在李光耀的高明统治术的领导下,新加坡的闽南人社会实现了经济方面的极大超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鲜为人知的一点是,新加坡曾是一个闽南人为主体的城市。大概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刚刚获得自治的新加坡的通行语言就是闽南语。时至今日,新加坡人中祖籍福建(仅指厦漳泉地区)的依然超过半数有余。 如果说唐宋时代南下汉人在晋江、九龙江流域开拓的这块农业地带是闽南的第一时空,清代中叶直到甲午战争前漳泉移民在台湾建筑起的米糖富庶之岛是闽南的第二时空的话,第三时空的闽南就应当是十九世纪末南下的福建人在莱佛士河口参与兴建的这片国际商贸中转之城新加坡。闽南族群正是通过悠悠拓展的新航线,在西南太平洋相隔千里之遥的三地构筑了一片围绕南中国海的闽南文化核心地带。尽管古老的语言和传说几乎都来自厦漳泉三角洲,但有关闽南文化开拓、创新的意涵则联系着台湾、新加坡这两片同样言语相通的土地,并且联手缔造了迟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业已稳固的现代闽南人社会系统。 但是,在国际冷战风波和非殖民化浪潮的作用下。传统意义的中华帝国和大英帝国不论在实力还是精神方面的影响都逐渐消失,分属三个时空下的闽南社会也终究分道扬镳,各自开启了独立于另二者的发展道路。 新加坡这一暴露在南洋灼热阳光之下的小型闽南社会,亦在此巨流的生拉硬扯之下开始探求自己的前途命运。首先,当然是经济上的白手起家。令人感到庆幸的是,当1965年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迈上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之时。它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邦政府、一套行之有效的法治制度和一支经历过政治纷纭的群众。因此,对于独立的新加坡来说,经济上的开基立业便成为了新加坡发展的当务之急。闽粤人身材矮小、却精力充沛。自古以来以内部滥斗为目的的私会党盛行。同时,闽粤人普遍的个性精明、但极其缺乏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普遍羸弱,只得通过出卖廉价的体力在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势力之间博取稀薄的利益。因此,如果任由闽粤人组成的社会体系充分自由运作的话。那么那种着力于短期利益的、好勇斗狠并且自我消耗的倾向就会占据上风,并且劣币驱逐良币地排斥任何长远的、整体的利益。新加坡的社会不单将因此乱成一锅粥,甚至于独立自主的地位都将被动摇,摆脱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被剥削地位的企图更将沦为一纸空谈。土生土长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深知这一点,并且良好的家境出身,留学英国的特殊经历,都使其在个人的层面发现了一些破解闽粤人发展弱点的方法:即高度地克制和压抑

李光耀观天下 读后感

读《李光耀观天下》有感 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内,有一幅名叫“伟人之约”的巨幅油画作品。画面上,邓小平与李光耀并排站着,两人面带微笑。他们身后,是美丽金鸡湖。这张画作,记录着有着华人血统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不仅在政治上支持我国改革开放,在经济上更与我国深度合作并共同筹建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我最早了解李光耀先生便是缘于苏州工业园区,那是十几年前,站在金鸡湖边上的我为其超前的现代化所震撼,我的朋友告诉我,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新加坡经验的导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促成这一切的人,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今天,苏州园区还是那么美丽,但先生已于去年仙逝,怀着缅怀的心情读完这本《李光耀观天下》,不禁为这位老人卓越的眼光与深邃的智慧而赞叹。 书中毫无保留地阐述了李光耀先生对世界各国及有影响的领导人的看法。对于最近也是最大的邻邦中国,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在中国有着共同的认知,即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才能带来繁荣。而现行体制下中国内部稳定,韬光养晦,使中国得以继续和平发展,这终将使得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是美中两极的世界格局,中国的发展是难以扼制的,世界都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并为此做好准备。这些看法,我深深地认同,我国长久以来,一直牢牢把握稳定和发展的主题,对外不露锋芒,保持谦逊,对内务实发展,稳步前进。这是大智慧的体现! 对于美国,先生认为美国的实力随着其他新兴国家的兴起而相对下降,但是,美国拥有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创新条件和国民性格的优势(对其它民族的包容),能适应未来世界形势的发展。就我的看法,美国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去借鉴。 对于欧洲,先生认为其优渥的福利及其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会使其逐渐失去竞争力,而欧元区的解体也存有很大可能性。但是,由于其拥有极好的国民教育水平与创新工业基础,欧洲优良的生活水平将持续下去。给我的体会是,实施福利制度需要同保护工作积极性结合起来,而我国也到了开放生育控制的时刻了。 对于日本及韩国,先生认为其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就其经济而言,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为有些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解决。但不容忘记的是,这两个国家都有着不错的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他们将很大可能性为美国拉拢,来平衡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

李光耀的“真知灼见”启迪世界

李光耀的“真知灼见”启迪世界 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 去年美国两位学者采访了年近90的李光耀,然后从他过去卷帙浩繁的讲演和著作中辑录了许多言论,编成了一本书《李光耀对中国、美国和世界的真知灼见》,出版后引起了很大反响。 两位美国学者说,他们的目的“不是回顾过去,而是启迪未来”。他们认为“李光耀本能地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性’”,也就是敢于讲一些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很犯忌的大实话,而这些话会让西方一些人“感到震惊甚至不安,但往往具有启发意义”。 进入21世纪,大家深感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风起云涌,容易心浮气躁,如果能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誉为“令我万分钦佩的李光耀”的一些言论,一定会大有裨益。 只要适合的民主 没有人会怀疑李光耀是亲西方的,但西方不断有人指责他是“威权主义者”,甚至“独裁”。 在如何对待西方民主的问题上,他最鲜明地表现出了坚持独立思考、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大无畏个性。他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要民主,但我们要适合新加坡、

对新加坡有利的民主。 为此,他对一些学者显得有些“大不敬”。他说:“我已经学会了忽视专家和类似专家的人提出的批评与建议,尤其是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的学者。他们的理论讲的都是社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最接近他们的理想状态,尤其是应该减少贫困、增加福利。我一向努力做正确的事,但不一定是政治上正确的事。” 李光耀一点也不反对西方在自己的国内实行他们的民主,而且对英国的治理方式心存好感,但他也看出西方民主的弊病,并且善意地予以提醒。他对金钱和媒体在选举中的作用十分反感,而福利问题则是近几年他最替西方担心的问题之一。 他说:“当你实行大众民主时,要赢得选票,你就不得不给选民提供更多的好处。而且,如果你想在下一届选举中打败对手,承诺给的好处比以前要更多。因此,这就类似于拍卖过程中的不断加价,而这样做的代价、债务却留给下一代人,让他们承担。如果总统给他的人民开出的是一剂苦药,那么他就不会再次当选了。” 他不同意说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美国民主,为此,他在2009年讲了这么一段话:“美国人相信他们的理念具有普世价值,比如个体至上理论,无拘无束的

新加坡选择了李光耀 - Channel NewsAsia

新加坡选择了李光耀 在国会《怀念李光耀》讲话 26-3-2015 成汉通 宏茂桥集选区国会议员兼 今天在国会这里,我们怀念建国总理李光耀。我们应该以感恩和感激的心情,怀念这位毕生为新加坡鞠躬尽瘁的伟人。 他曾经说过:“我背负的是几百万新加坡人的生存,新加坡将会生存。” 因此,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他对新加坡的奉献,最恰当的是“忧国忧民”。 他最后一次到国会耒是去年11月5日。当时他的行动已不大方便。他的一举一动,左右了全场的视线。 2013年9月16日,我们在国会这里,为他庆祝90岁生日。 配合他的90?生日,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出版了《新加坡选择了李光耀》丛书。在丛书出版前,我到总统府他的办公室,提问他对新加坡最担心的是什么。 他说:“新加坡将享有持续的和平,稳定和进步。90岁的他,无须再为新加坡担心。现在有年轻及胜任有余的领袖负责,所以他对新加坡没有太大的担心。他认为新加坡现在管理得好,将会继续繁荣兴盛。” 可以说,老先生是安祥地告别了我们。 实际上,国会议员们每年都联名祝贺他的生日。记得在他88岁生日那天,我把国会议员们的贺卡当面交给他,並祝他长命百岁。 老先生微笑地对我说:“我看90岁没有问题,100岁就很难。”

他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认真对待的人。他这么说是有根据的。他曾经公开说过,他的爸爸活到94岁,妈妈在69岁去世,平均年龄是81.5。所以,在他年过80之后,他是“乐天知命”的。“乐天知命,故不忧。”。用俗语说耒,就是放心了。 老一辈的新加坡人都知道,李光耀先生一手打造了今天的新加坡。没有李光耀,就没有现代化的新加坡。 没有李光耀的新加坡会是怎么样的呢?没有人会知道。 針对这奌,建国总理李光耀这么说:“就因为是我,我坚持的一些理想,如维持人民生活的整体素质,绿化城市,让人民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中。 他也说:“生活不只关系到你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拥有什么财产。生活还包括总体觉得过得不错的感觉。你看看自己的周围,希望看到美丽和让你欢乐的事物:音乐会、交响乐、博物馆、图书馆等等。这些都是伴随文明社会而来的事物,而这些正是我所坚持的环境。”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新加坡在环球竞争的情况下,继续在许多领域保持领先的优势。可以说,建国总理李光耀留下的,不是《李光耀思想》,而是一个制度,这个制度包括精英治国,种族和谐,经济发展,小国外交,强大国防,双语政策,廉洁公正,花园城市,环球都会,饮水思源和居者有其屋。 这是一个可以使新加坡持续发展,可以灵活应变,与时并进的制度。就像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可以时不时升级,再以经常加入新的应用程序。 这个制度使新加坡人站了起来,站在国际舞台上,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小小的国家。 这个制度也使新加坡人走出去,走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虽然我们是一个没有腹地的城市国家。 80年代期间,我在《早报》政治新闻组任职。当时李光耀总理频频出访,我和几位同事轮流随团采访。在出访期间,我们有更多的进距离观察,交流。他也尽量争取时间和随团记者共餐。 李光耀的洞察力,分析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加上他的口才和对文字语言的掌握,使到他在和东西方领袖交流时,得心应手,同时得到他们的敬重和

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深圳商报记者刘悠扬 虽然已经离开总理职位,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至今仍是新加坡政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最近,李光耀最新亲笔自传《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国内,由译林出版社推出。该书2011年底在新加坡初版,曾引起巨大争议。记者从出版方了解到,李光耀不仅在书中回顾了新加坡推行双语政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挣扎和痛苦历程,还对一些争议话题作出回应,并称“这是我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时政书中的“票房灵药” 在近几年内地书市上,最畅销的时政类书籍中,只有两位外国政治名人算得上“票房灵药”—写《论中国》的基辛格和不断出版自传的李光耀。 李光耀的新书还收录了18篇个人文章,包括现任总理李显龙、著名歌手孙燕姿等,展示不同背景、身份、年龄层的新加坡人如何走上各自的双语路,几番风雨,多少艰辛,最终殊途同归。 据简体中文版译林出版社宣传主管周璇介绍,书中还收入大量独家照片,完整呈现李光耀的生平。 图书策划人、书评人陈轩对记者分析:“基辛格博士作为名符其实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中国几代领导人都保持了独特而密切的关系,也成为西方公众了解中国现实最为重要的管道。在这个意义来讲只有李光耀能与之并肩。”陈轩认为,《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以当事人的角度回顾其政治生涯中所遭遇的危机与挑战,“李氏的铁腕治新的威权手段虽经常招致批驳,但率领新加坡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各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纵横自如,总有值得借鉴与学习之处。” 周璇介绍说,李光耀这本亲笔自传,并不像一般人物传记那样从小到老一一详述,他写的是他心中“一生的挑战”—如何把新加坡从一个多语种的殖民地打造成一个多数人都通晓

李光耀纪事年表

李光耀纪事年表 2015年3月23日 我常被指干预人民的私生活。是的,如果我没有这么做,我们不会走到今天。我可以无悔地说,如果我们不干预很私人的事,如谁是你的邻居,你如何生活,你发出的噪音,你如何吐痰,你所用的语言,我们不会有今天,我们不会取得经济进步。我们决定什么是对的。其他人怎么想不重要。 ——国庆群众大会 1986年8月17日 我们也许是个小国,这我们承认,但我们也拥有‘成就情结’。那是我们的情结。我们能够面对全世界,我们正眼面对全世界。每一名国民服役人员手上握着的枪,都是我们自己付钱买的。没有人免费送我们那把枪,而我们因此能够正眼面对全世界。 ——《成就情结》 安顺民众联络所 国庆日庆祝活动演讲1972年8月12日 1923年 9月16日:在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号家中诞生。 1936-39年 在莱佛士书院和莱佛士学院求学。 1946-50年

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 并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 1950-59年 执业当律师,出任多个工会的 法律顾问。 1950年 8月:从英国返回新加坡。 9月:同柯玉芝结婚。 1952年 长子李显龙出世。 1954年 11月:人民行动党正式成立, 当选秘书长。 女儿李玮玲出世。 4月:在根据林德宪制举行的大选中,当选进入新加坡立法议会,成为反对党领袖(人民行动党赢得三个议席)。 1956年 5月:参加由首席部长马绍尔率领的首个各政党宪制代表团到伦敦进行争取自治的谈判。谈判失败,马绍尔辞职,林有福接任首席部长。 1957年 次子李显扬出世。 3月:参加由林有福率领的第二个各政党宪制代表团到伦敦谈判,达成自治协议。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名言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名言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名言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癸亥年)—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新加坡国父,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 2015年0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强悍、充满斗志甚至偏执的强人远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冷硬如刀丶直指人心的箴言。 李光耀谈媒体 除了高水准的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取得了在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本土和外来学者的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各个领域的专才提供了最先进、方便的研究设施和条件。11个国家级的研究中心和11个大学级的研究中心遍布校园,创造了浓厚的研究气氛。这些研究中心与制造业、IT以及生物科学等产业紧密合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并启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已向海外发展,设立了三个海外分校:一个是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在硅谷设立的分校,一个是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设在生物谷的分校以及一个与复旦大学合作的分校。在亚洲《Asiaweek》

2002年亚太地区大学学府的排名榜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整体排名第五,学术排名第三。 【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 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11个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学院、1700名博士、博士后专家与学者和500名研究人员。这些教职人员均毕业于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主要是欧美名校),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和教学品质的卓越性。强大的教师队伍使大学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赞誉。近年来,它在国际高等学府的排名中不断飙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倍受瞩目的顶尖大学。 “我总是觉得此事很奇怪:一个国家有麻烦时,就会受到国际媒体注目......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之前,或1955年和1956年新加坡发生暴动期间导致两名记者遇害之前,世上没有多少人听过新加坡这个地方。後来我开始明白,当涉及外国媒体时,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李光耀於1959年9月16日於外国记者协会发言 【No news is good news】 “I have always thought it strange that a country figures prominently in the world press mainlywhen it is in trouble…Nobody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heard much about Singapore until it was captured by theJapanese in 1942 or again until there were riots in 1955 and 1956 in the course of one of which two members of yourfraternity were killed.I have come to believe that,so far as the foreign press

李光耀 悼词

Good morning, my fellow Singaporeans, I am deeply saddened to tell you that Mr Lee Kuan Yew passed away peacefully this morning at the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Let me say a few words in Malay and Mandarin. Malay: Dengan berat hati dan penuh hiba, saya ingin memberitahu anda bahawa Encik Lee Kuan Yew telah meninggal dunia pagi ini. Encik Lee adalah Perdana Menteri pertama Singapura. Beliau telah mengabdikan dirinya dan seluruh jiwaraganya untuk Singapura. Beliau membangunkan Negara ini dari mula dan berjuang untuk kemerdekaan kita. Kepintarannya mencari jalan keluar dan keberaniannya yang tidak menyerah kalah, menjadi tunggak kejayaan Singapura. Kita kehilangan seorang tokoh yang telah memimpin kita, menjadi sumber inspirasi kita dan menyatupadukan kita. Walaupun kita berdukacita dengan pemergian Encik Lee, ayuh kita menjunjung dan meraikan semangat, serta sumbangan beliau. Marilah kita teruskan usaha membangunkan Singapura dan memperkukuh masyarakat berbilang bangsa dan agama kita yang beliau perjuangkan sepanjang hayatnya. Semoga mendiang Encik Lee tenang bersemadi. [Translation of Malay Statement: I am deeply saddened to inform you that Mr Lee Kuan Yew has passed away. Mr Lee was Singapore’s founding Prime Minister. He had dedicated his whole life for Singapore. He built a nation where there was none, and fought tenaciously for

读《李光耀:新加坡的硬道理》有感

读《李光耀:新加坡的硬道理》有感 以前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的了解比较概略和宽泛,仔细通读《李光耀:新加坡的硬道理》之后,对他的生平及思想有了更全面清晰的认识,本书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描述,使人在读书时感觉也像是在参与对话,更能够从李先生的言谈语气中感受到他秉直的人格、锐利的思想、坚韧的意志和无限的忠诚,彰显着特色的硬道理。 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硬道理 要想平衡必须发展。新加坡的基尼系数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高位,2008年为0.425。当记者问及追求高增长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收入差距扩大,是否应采取牺牲经济增长率来平衡社会差距的问题时,李光耀说:“你想要一个平等的低增长社会,还是一个高增长的不平等社会,然后利用部分增长帮助低收入民众?没有增长,所有事情都会出问题。”因此,新加坡政府的策略是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因为只要这个国家还处于经济增长中,就有足够的资源去解决潜在的社会问题。新加坡正是牢牢秉持这一发展理念,才使得这样一个缺少资源和国内市场的国家,连续创造

了经济发展奇迹,并较好地破解了平衡与发展之间的“二律背反”问题。 认清形势建出特色。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幅员范围决定了新加坡的经济建设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在这样一个人才和资源都异常短缺的“弹丸之地”发展经济,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何处,然后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政治和经济措施。因此,新加坡不是依照日本或者新西兰的发展模式,而是在快捷高效的政府、能力超强的人才、投资落地的便捷、誉满海外的诚信等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上做足功夫,建出品牌特色,将一墙之隔的邻居远远地甩身后。他强调说:“我认为我们必须与众不同,不然我们就完了”,“如果新加坡的政府和民众忘记这些就会迷失方向,走下坡路”。 鼓励创新强化研发。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既要借助优势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优势,如果长期依赖优势而不图创新,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因此,新加坡新一轮的经济转型着眼点就是要摆脱过分依靠交通便利这一优势条件,转而在合理调控企业规模、努力成为制造业中心等方面做文章,并向生命科学等世界尖端科研领域进军。正是不懈创新和坚持研发新产品的举措,新加

李光耀为何让中国人引以为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b5689300.html, 李光耀为何让中国人引以为傲 作者:李西梧 来源:《中华儿女》2015年第07期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辞世,引发了中国大地上如潮般的哀悼与怀念。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不吝赞美之词来颂扬这位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一致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肯定他的历史功绩。 其实,认为普通民众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李光耀,似乎真说不上。能知道的就是他来中国次数多,每次都受到国家最高规格的接待,于是人们就很熟悉。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这位创造了新加坡奇迹的一代枭雄,是个华人。 中国人历来都有着大国情怀,对周边那些小国家即便发展得再好,也多少有些瞧不起。新加坡是个典型的“蕞尔小国”,国土面积仅718平方公里,比香港还小,其国家元首如何能够得到有13亿人口大国的国民如此敬仰,实在难能可贵。其中缘由除了他华人的血缘外,与他在中国享受的特殊礼遇,中国媒体几十年来一如既往的高调宣传有着很大关系。 如果说我们因为李光耀是华人而对他情有独钟、一往情深,那并不尽然。因为李光耀虽然根在中国,可他到中国那么多次,却从来没有往广东梅州老家土地迈向一步;要是讲李光耀一贯是中国人民老朋友,也不尽符合事实。在他半个多世纪的从政生涯中,一度是坚定的“反共”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向东南亚“输出革命”中,他的反共立场曾经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新加坡的共产主义运动,他的驱逐更是毫不留情。 而将中国与新加坡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历史的机缘。晚年的毛泽东,为了扩大反苏联合阵营,已经不计过去追随美国那些国家的反共“前嫌”。而李光耀则是第一批“识时务”者,在1976年5月来到北京,受到病魔缠身的毛泽东亲切接见,旧日的恩怨情仇一笔勾销。 改革开放后,新加坡的发展奇迹更是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青睐。邓小平同志一直对新加坡经验赞赏有加,在与李光耀多次互访交谈中,对其发展经济及国家管理的借鉴推广始终没有间断。比如最早开始建立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特区,与外资合资合作的外向型经济等,都与新加坡经验有关。 尤其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后,新加坡的经验相对于台湾、香港、韩国来讲,是最能理直气壮举起的效仿旗帜。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批国家公职人员、企业家到新加坡考察学习。新加坡的经济腾飞为中国人津津乐道,而高效廉洁的政府、“鞭子+福利”的治理手段更是令人们叹为观止,被描绘为带乌托邦色彩的“新加坡模式”。尽管李光耀本人并不承认有这样一个模式,但挡不住中国上下对它的热衷推广。

《李光耀传》读后感1500字

《李光耀传》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李光耀传》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光耀传》读后感1500字: 李光耀生于新加坡,祖籍却是从福建迁移至广东梅州。祖父李沐文年轻时从梅州到新加坡,并定居在此。从而使得李家立居于新加坡的第一代侨民。直到李光耀,则为第四代。 李光耀孩童时期就表现得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学习能力超强的他,总是让爷爷和自己的爸爸骄傲不已,也同时令外面的人羡慕李家有这么个天才。 李光耀在12岁时,学习优异,考入了当时顶尖的新加波学校,莱佛士学院。这期间,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赞扬。在动乱时期,李光耀则会与学校的同学讨论当今的时政问题。可见年少的李光耀可见不一般。 在李光耀16岁时,则考进了梦寐以求的剑桥大学。不过可能是造化弄人,使得他的求学之路需要暂缓,而且差点无法享受后面的伟大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侵犯了新加坡,在抓危险分子时,把李光耀加入了危险名单中。从而被抓走到日本营中,最终庆幸自己的机灵,逃脱了日军,救了自己的命。之后流荡了好一段时间。直到被自己父亲找到。之后躲到了一个安全地方,等待日军投降。最终如

他所愿,在世界大战中,日军败给了多国联军,促使日军投降。 每次回想这个时段,李光耀总是感慨自己的生命坎坷。 日军投降后,英国各界才慢慢恢复运行,英国的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重新开始招外国学子。而李光耀在家人的帮助下,先到伦敦大学读书,但是由于学业上成绩优秀,不到一年就取得去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 在校期间,自己对时政的见解,让学校的老师和各界学生得到了很大的赞扬以及佩服他的眼光长远独到。 在剑桥读完后,李光耀与同样剑桥法律的柯玉芝晚婚,两人创立法律事务所,专门帮助普通老百姓打官司,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李光耀他们的做法为了之后政治生涯打定了基础。 开事务所期间,李光耀联合自己在剑桥读书的新加坡同学一起探讨如何做什事情才能让新加坡崛起。有这样的决心,李光耀他们总是以救国的态度想事情。经过商讨后,决定成立人民行动党,为的就是给新加坡有个美好的经济未来。 当然,有自己的党派,当然有别的党派做对立面,不过李光耀并不怕对立党派,因为自己深信自己的理念能让新加坡民众相信未来一定能有美好的经济发展()国家。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团队都是是是为人民着想,促使人民行动党击败其他党派,顺利成为了新加坡政府执政党派,而李光耀受到大家的爱戴,顺利成为了新加坡自立邦的总理,时任36岁。 当了总理,李光耀野心更加大,希望当时殖民地英国放弃对新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