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1类:汽车市场对排放污染控制没有或极少要求,主要考虑汽车或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

2类:市场上有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其它要求。

3类:市场上有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和其它要求。

4类:市场上有更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满足最新汽车复杂的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世界燃油规范》不允许汽油中加入含有锰、铅等金属的添加剂,可加入无灰的汽油清净剂,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对硫、烯烃、芳烃和苯的含量分别加以限制,其中硫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世界燃油规范》不仅对汽油的组分有限制指标外,还对汽油的性能评定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世界燃油规范》指标见表2。

表2 《世界燃油规范》主要指标

针对世界环保要求的大趋势以及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的事实,我国在提高汽油质量和标准制定上是跳跃式前进的,牌号升级、无铅化和组分优化同步进行。

我国汽油无铅化的步伐很快,至200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了车用汽油无铅化,并于1999年12月28日颁布了《车用无铅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1999;为了提高汽油的清洁性,改善汽车尾气排放,2006年颁布实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2006,硫含量从800μg/g降到500μg/g;为了进一步降低硫、芳烃、烯烃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尾气排放,2011年5月12日颁布了实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2011,其中,车用汽油Ⅲ(国Ⅲ)的硫含量从500μg/g降到150μg/g,烯烃从35%降到30%。车用汽油Ⅳ(国Ⅳ)的硫含量从150μg/g降到50μg/g,烯烃从30%降到28%。我国汽油规格指标变化见表3。

表3我国汽油规格指标变化

尽管我国制定了新的汽油标准,提高了规格指标,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汽油新标准与欧盟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相比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1).蒸气压分级不细、数值偏高,欧盟和《世界燃油规范》的标准是按不同的季节和地区确定上下限,而我国只按季节规定了上限;

(2).芳、烯烃和硫的含量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欧盟要求汽油硫含量不超过10μg/g,烯烃含量不大于18%,芳烃含量不大于35%,而我国最高级别的汽油(国Ⅳ)控制指标为硫含量不超过

50μg/g,烯烃含量不大于28%,芳烃含量不大于40%;

(3).对含锰金属抗爆剂(MMT)的要求不严。《世界燃油规范》明确规定不允许加入MMT,而我国还在使用,最高级别的汽油(国Ⅳ)的锰含量控制指标为0.008g/L;

(4).对添加清净剂的要求不全面,且无相关控制指标,目前尚无法检验是否加了清净剂;清净剂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无法检测加了清净剂后能否达到清净的效果。另外,也未明确是在生产还是在销售环节加剂。《世界燃油规范》对燃料有组分指标要求外,对燃料的性能指标也有严格要求。对Ⅱ类汽油来说有四点:一是燃油喷嘴清洁度,要求流量损失最大不超过5%;二是进气阀沾滞,要求能够通过;三是进气阀清洁度,要求不超过平均50mg/阀;四是燃烧室沉积物,要求不大于140%。性能评定是衡量汽油品质的重要一环,但我国在汽油性能评定标准方面尚是空白,各地技术监督局无法实施监控。

我国汽油硫含量低,芳烃含量相对较低,但烯烃含量高、蒸气压偏高,氧化物含量低,辛烷值低。在实现车用汽油无铅化后,大幅度降低芳烃、烯烃和硫、含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车用汽油的质量,将是今后主要面临的问题。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 比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1类:汽车市场对排放污染控制没有或极少要求,主要考虑汽车或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 2类:市场上有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其它要求。 3类:市场上有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和其它要求。 4类:市场上有更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满足最新汽车复杂的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世界燃油规范》不允许汽油中加入含有锰、铅等金属的添加剂,可加入无灰的汽油清净剂,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对硫、烯烃、芳烃和苯的含量分别加以限制,其中硫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世界燃油规范》不仅对汽油的组分有限制指标外,还对汽油的性能评定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世界燃油规范》指标见表2。

国六排放标准 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

国六排放标准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 Sales and registrations of new vehicles in region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Hebei province and Guangdong province now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world's strictest rules on automobile pollutants. 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广东等地区销售和登记注册的新车都需符合国六排放标准,该标准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之一。 【知识点】 国六排放标准(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全称为“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China's stage 6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分为对轻型车以及重型柴油车两类标准,全称分别为《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Stage 6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Light-Duty Vehicles)》,以及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Stage 6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heavy-duty diesel vehicles)》。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2016年12月23日、2018年6月22日发布。其中,轻型汽车(light-duty vehicles)指包括轻型汽油车(light-duty gasoline vehicles)、轻型燃气车(light-duty natural gas vehicles)、轻型柴油车(light-duty diesel vehicles)和轻型两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于2013年12月1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组织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过渡期至2017年底,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供应国五车用汽油标准车用汽油。 该标准是在参考欧洲标准基础上,经专家反复试验验证,并在征求环保、汽车和石化行业意见以及网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商国务院有关部委最终确定。

与第四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相比较,国五车用汽油标准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三减”是指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 将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二调”是指调整蒸汽压和牌号。其中,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 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同时,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情况,结合我国炼油工业实际,该标准将国五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并在标准附录中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指标要求。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还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3,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 据测算,国五车用汽油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 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发布 根据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油品质量升级工作的要求,为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供应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制定既考虑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和 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考虑了我国车用汽油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现状,以及油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减 少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 一般的有: RMS*25.4/1000=RA 举例: RMS64 = 64*25.4/1000= RA 1.6 几个常用的如下: RMS250 = RA6.4 RMS125 = RA3.2 RMS64 = RA1.6 RMS32 = RA0.8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 N1--0.025um;N2--0.05um;N3--0.1um; N4--0.2um;N5--0.4um;N6--0.8um; N7--1.6um;N8--3.2um;N9--6.3um; N10--12.5um;N11--25um; 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

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2. 《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国四标准与国五标准汽油的对比

1、(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 2、蒸发性 3、腐蚀性 4、安定性 项目国4 国5 90 93 97 89 92 95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抗暴指数(RON+MON)/2 90 85 93 88 97 报告 89 84 92 87 95 90 铅含量/(g/L)≯0.005 0.005 铁含量/(g/L)≯0.01 0.01 锰含量/(g/L)≯0.008 0.002 馏程: 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终馏点/℃≯残留物(体积分数)/% ≯70 120 190 205 2 70 120 190 205 2 溶剂洗胶质含量(/mg/100mL)≯ 5 5 诱导期/min ≮480 480 硫含量(质量分数)/% ≯0.005 0.001 硫醇(需满足下列之一) 博士实验 硫醇硫含量(质量分数)/% 通过 0.001 通过 0.001 铜片腐蚀(50℃,3h),级≯ 1 1 水溶性酸或碱无无 机械杂质及水分无无 苯含量(质量分数)/% ≯ 1 1 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40 40 烯烃含量(质量分数)/% ≯28 25 氧含量(质量分数)/% ≯ 2.7 2.7 甲醇含量(质量分数)/% ≯0.3 0.3 (1)抗爆性:衡量燃料燃烧性能、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四到国五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耗损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常用国内外材料的标准及牌号对照

一. 常用国内外紧固件材料的标准及牌号对照 表<-> 钢中国GB 美国ASTM 德国DIN 日本工业JIS 英国BS 种标准种类代号标准种类代号标准种类代号牌号标准种类代号标准种类代号A194 Gr.1 Gr.2 GB669 45 Gr.2H G4051 S43C 4882 Gr.2H S45C Gr.2HM GB669 35 A307 Gr.A G3101 SS4l 5708 SS41 碳 素GB669 20 Gr.B G4051 S20C 1769 钢GB669 25 S25C GB669 30 A325 1 型1654 Cq85 1.1172 CG4051 S33C 8189 2 型 3A型 3B型 3C型 3D型 3E型 3F 型 YB6 1Cr5Mo A193 Gr.B5 G4107 SNB5 Gr.B6 GBl220 1Crl3 Gr.B6X 17440 X15Crl3 1.4024 4882 Gr.B6 GB307735CrMOA A193 Gr.B7 17200 42CrMo4 1.7225 G4107 SNB7 4882 Gr.B7 合 金 Gr.B7M 钢 和 YB6 15CrM01V Gr.B16 17240 21CrMoV57 1.7709 SNBl6 Gr.B16 不 GBl220 0Crl8Ni9 GL B8 17440 X5CrNi189 1.4301 G4303 SUS-304 GL.B8 锈 钢 Gr.B8A GBl220 1Crl8NillNb Gr.B8C X10CrNiNbl89 1.4550 SUS-347 Gr.B8C Gr.B8CA GBl220 0C17Nil2M02 Gr.B8M X5CrNiMo1810 l.4401 SUS-316 Gr.B8M Gr.B8MA Gr.B8N Gr.B8NA

国四与国五汽油比较

国四、国五汽油比较表 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腐蚀性4、安定性(评分标准:严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3)腐蚀性: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4)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国四、国五汽柴油对比

(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腐蚀性4、安定性(评分标准:严格按顺序分类说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 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腐蚀性: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 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2)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流动性4、腐蚀性5、安定性(评

国内外标准对应表

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名称 GB 9706.1-2007 (IEC 60601-1:1988+A1:1991+A2:1995,IDT)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 要求 IEC 60601-1:2005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GB 9706.15:-2008 (IEC 60601-1-1:2000,IDT) 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安全通用 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 求 IEC 60601-1-1:2000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 Collateral standard: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electrical systems YY 0505:2005 (IEC 60601-1-2:2001,IDT)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 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 IEC 60601-1-2:2007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2: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 Collateral standa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and tests GB 9706.12-1997 (IEC 60601-1-3:1994,IDT)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 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 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 IEC 60601-1-3:2008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3: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 Collateral Standard: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diagnostic X-ray equipment YY/T 0708-2009 (IEC 60601-1-4:2000,IDT) 医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安全通用 要求并列标准: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 IEC 60601-1-4:2000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4: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 Collateral Standard: Programmable electrical medical systems / / IEC 60601-1-6:2010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精品】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2.《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

关于2020年全国成品油实施国五标准

关于2020年全国成品油实施国五标准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有关要求,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守法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时限停售低标准油品 (二)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Ⅴ标准的车用汽 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 二、规范成品油流通管理 (三)严禁炼油企业将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成品油以其他产品名义销售给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 (四)严禁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从无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成品油,严禁成品油批发企业向不具有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 销售用于经营用途成品油。 (六)规范加油站(点)产品标示,按法规要求明确标注所售汽、柴油产品名称、牌号和等级(如:0号普通柴油,92号汽油(Ⅴ),0号 车用柴油(Ⅳ)),便于消费者选择、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七)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加油站车用汽、柴油封闭销售,除农村加油站(点)及水上加油站(点)外,加油站不得 销售普通柴油。 三、加强炼厂质量升级和生产监管 (九)中央及地方炼油企业(以下简称炼油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时限要求,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保障清洁油品市场 供应。

(十)炼油企业必须依据国家现行质量标准组织成品油生产,未取得工业产品许可证、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成品油产品不得出厂。 (十一)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等单位继续深入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监管,有效促进企业如期完成升级改造; 各炼油企业按季度向相关派出机构报送升级改造、成品油生产情况 等信息。 (十二)各地质检部门督促炼油企业强化出厂检测,确保出厂成品油质量,同时加大对生产企业汽、柴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重 点查处汽、柴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虚高标号等违法行为。 四、落实相关管理责任 (十三)各省(区、市)政府应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有关精神,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及 前述要求,加紧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逐项拆解任务,启动相关工作,并按季度向国家能 源局报送进展。要畅通信息举报途径,做到“有疑必查、有举必究”;要加强信息共享,大力开展联合执法和联合惩戒,做到“一处 违法、处处受阻”;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油品质量抽 查不合格的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 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的。成品油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 成品油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以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成品油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以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成品油的定义: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 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 替代燃料。”

国外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与国内对应一览表

国外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与国内对应一览表 为了保证元器件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元器件标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制定了“七专”7905技术协议和80年代初制定了“七专”8406技术协议,已具备了军用器件标准的雏形,但标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制定的,有很多局限性,很难与国际接轨。 从80年代开始,我国标准化部门参照了美国军用标准(MIL)体系建立了GJB体系,元器件的标准有规范、标准、指导性文件等三种形式。 一、国内军用元器件质量分级 二、美国军标质量等级体系: MIL-PRF-19500半导体器件试验总规范(依次低→高等级) 单片微电路规范(依次低→高等级) B-2级:不完全符合MIL-STD-883的1.2.1节的要求,并按照政府批准文件,包括卖方等效的B级要求进行采购。 B-1级:完全符合MIL-STD-883(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的1.2.1节所要求,并按照标准军用图样(SMD –Standard Microcicuit Drawing),国防电子供应中心(DESC –DefenceElectronic Supply Center)图样或政府批准的其它文件进行采购。即通常称883级,

器件上有5962 –xxx号。 S-1级:完全按照MIL-STD-975(NASA标准的电子电气和机电源器件目录)或MIL-STD-1547(航天飞行器和运载火箭用元器件、材料和工艺技术要求)进行采购,并有采购机关的规范批准。 MIL-PRF-38534D混合集成电路规范(依次低→高等级)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MIL 标准中有可靠性指标的元件失效等级分五级 MIL 标准中有可靠性指标的失效率等级和失效率的对应关系 三、欧空局元器件 半导体分立器件: ESA/SCC(Europe SpaceAgency/Space Componet Cooperation)5000标准 试验等级:B级、C级(从高到低) 批接收等级:1级、2级、3级(从高到低) 微电路: ESA/SCC(Europe SpaceAgency/Space Componet Cooperation)9000标准 试验等级:B级、C级(从高到低) 批接收等级:1级、2级、3级(从高到低) 电阻、电容、电感器件: ESA/SCC(Europe SpaceAgency/Space Componet Cooperation)3000和4000标准 试验等级:B级、C级(从高到低) 批接收等级:1级、2级、3级(从高到低) 四、国外军用元器件与我国军用元器件质量等级对应关系 半导体分立器件质量等级对应关系

国五车用汽油质量标准

国五车用汽油质量标准

对比国四、国五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存在以下差异: 1、抗爆性。衡量燃料燃烧性能,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7降为89、92、95。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3、腐蚀性: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

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4、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国内外常用钢材标准牌号对照表20200711165902.doc

国内外常用钢材标准牌号对照表 种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前苏联类CB JIS AISI 、ASTM BS DIN NF ΓOCT Q235-A · F SS41 A36、A283C Ust37-2 Q235-A SS41A、B Rst37-2 CT2 20 S20C C1020 En2C C22 C20 20 碳35 S35C C1035 En8A C35 XC38 35 素钢 20g SB42 A285、Gr.B A414、Gr.B 1633Gr.B Ast41 A42C 20K 20(管道用)STPG38、42 A106 、A53 st35.4 16Mn S M50B SM22 1633.Gr.1 st52-3 16Γ 低A516 、 合16MnR SPV36 A515、Gr·60、19Mn5 金Gr·70 钢 15MnV HTP57VW A225 、Gr.A A225、Gr.B 40Mn C1036 En15B 40MnA 40Mn5 40Γ 40Cr SCr4 5140 E n18 S117 41Cr4 38C4 40X 12CrMo A335 、P2 A213、Gr.B 3064-660 1501-620 13CrMo44 12CD4 12XM STT42 15CrMo STC42 A387、Gr.B 1653 16CrMo44 15CD4 15XM STB42 35CrMo SCM3 E4132 E4135 En19B 34CD4 35CD4 35XM 高0Cr13 SUS410 410S S41000 X7Cr13 Z6C13 08X13 合金0Cr18Ni9 SUS304 304 S30400 304S15 X5CrNi189 ZCN18.09 08X18H10 钢 0Cr18Ni10Ti SUS321 321 S32100 321S12 321S20 X10CrNiTi189 Z6CNT18.10 08X18H10T 0Cr17Ni12Mo2 SUS316 316 S31600 316S16 X5CrNiMo1810 Z6CND17.13 08X17H13M2

国五汽油标准对比

国五汽油标准对比

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比 2013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我国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国Ⅴ汽油标准(GB 19730-201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国Ⅴ汽油。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1为国Ⅴ新标准与之前标准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1)国V车用汽油标准在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调低了三个指标,即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μg/g降为1050μg/g,即每千克硫含量不高于10mg,降低了80%;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新标准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负责角度,制定预防措施,将锰含量指标限制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烯烃含量(体积分数)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2)对蒸气压、牌号进行相应调整。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国V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3)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的相对稳定,新标准中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20℃时为720~775kg/m3。 并且,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更高牌号的车用汽油,以文件附录形式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地防止车用汽油对汽车发动机使用造成的危害,首次限制了在车用汽油中人为加入甲缩醛、苯胺类、卤素以及含磷、含硅等化合物。同时也规定了车用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 2014年1月1日起国Ⅲ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国Ⅳ要求的技术规定过渡期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起国Ⅳ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 车用标准(Ⅴ)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 1.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 算数平均平均值。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 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 轮廓最大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 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 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但Rz值只反应取 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 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 特性全面。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直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 一般的有: RMS*25.4/1000=RA 举例: RMS64 = 64*25.4/1000= RA 1.6 几个常用的如下

RMS250 = RA6.4 RMS125 = RA3.2 RMS64 = RA1.6 RMS32 = RA0.8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 N1 ---- 0.025um;N2 ---- 0.05um; N3 ----- O.lum ; N4 ---- 0.2um;N5 ---- 0.4um ; N6 ----- 0.8um; N7 ---- 1.6um;N8 ---- 3.2um ; N9 ----- 6.3um; N10 --- 12.5um ;N11 ---- 25um 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 ▽: Ra25?12.5 ; ▽▽: Ra6.3 ?3.2 ; ▽▽▽:Ra1.6 ?0.4 ; ▽▽▽▽:Ra0.2 ?0.0013。 说明: 上面的数值依次为: 1.6S、3.2S、6.3S、12.5S、25S、50S、100S

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世界燃料规范/欧盟/我国国内汽油标准主要指标 世界燃料规范/欧盟/我国国内柴油标准主要指标 我国汽油质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烯烃含量高。我国多数炼厂汽油中烯烃含量高达40%-50%,与我国新汽油标准规定的不大于30%还有一定差距。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规定烯烃含量小于20%,欧洲现标准规定是小于18%。 2、硫含量高。欧洲委员会提出硫的控制值为150 ppm,到2005年为50 ppm。日本的现行规定为小于100 ppm。而我国标准规定汽油硫含量是不大于150 ppm。 我国轻柴油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硫含量高。我国轻柴油质量标准中硫含量的限值是小于350ppm,而欧洲现行标准不大于50ppm。 2、十六烷值低。欧洲2000年执行标准不小于51,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要求大于53,而我国现行标准为不小于49,也达不到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要求。 3、芳烃含量高。世界燃油规范二类标准多环芳烃小于5%,我国检测平均值为11%,还有很大差距。 清洁燃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炼厂的装置结构决定了它所能加工的原油种类和性质,也决定它可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油的种类和质量。我国炼厂催化裂化加工量占原油加工量的比例与美国相当,说明我国炼厂有较高的重质油深加工能力。但是从催化重整装置的加工能力比来看,我国仅有原油加工能力的6%,再加上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烷基化、异构化和醚化装置的总比例也不到7%,这

个数据美国是32. 5%,俄罗斯是14.15%,日本是15.74%。这种装置结构说明了我国汽油组分与国外的差异。此外,从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加氢处理三类加氢装置的总比例来看,我国仅有20.1%,与美国(73.54%),日本(87.74%)和欧洲各国(约60%)相比,仅是1/3-1/4,这又说明我国炼厂在产品脱硫精制方面的差距。 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未加氢处理的原料,催化裂化时总硫中约5%进入汽油馏分;经过加氢处理的原料,在降低催化裂化原料含硫量的同时,剩余总硫中只有1-3%进入催化裂化汽油;同时汽油中烯烃的含量也得到减少。在欧洲,1991年催化裂化汽油就已经降到了27%,而其它低烯烃、低硫、高辛烷值的汽油,如重整汽油、直馏汽油、异构化汽油等,所占比例都有了很大增加。我国直到2000年,还没有异构化装置,而烷基化、迭合、异构化等这些清洁汽油的加工手段,所占比例仍较小。 目前我国的燃油以催化裂化加工为主,并且这种状况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油技术包括从催化裂化本身着手,开发使用新型的催化剂和助剂,优化催化裂化工艺操作条件;大力发展加氢裂化、加氢处理和精制技术;积极开发生产清洁油品的新型工艺技术。 假设一座加工能力为500×104t/a的炼厂,年产汽油113×104t/a,柴油260×104t/a。产品质量等级由现在的国标分别达到欧Ⅱ和欧Ⅲ水平,汽油中的硫含量将分别减少339t/a 和630t/a,柴油中的硫含量将减少3900t/a和 4290t/a,炼油厂每年增加回收硫磺4239t/a 和4920 t/a。以某厂新建的120×104 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为例,以催化柴油、焦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经过催化加氢反应进行脱硫、脱氮、烯烃饱和及部分芳烃饱和,生产精制柴油,进料的平均硫含量为1985ppm,十六烷值42,精制柴油产品的硫含量降至105 ppm,十六烷值达到49,柴油中的硫含量每年将减少2257t/a。从中可以看出清洁油品在硫化物减排方面的巨大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