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确保职工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及我公司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以便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制定了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6)《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628号

(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1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1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第55号令)

(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我公司无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泄漏、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的应急救援Ⅰ级、Ⅱ级、Ⅲ级事故级别之救援行动。

1.4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公司各岗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反应快速,运转高效。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预防为主,防预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2事故风险描述

2.1单位概况

本公司与生产厂家联系货源,然后由厂家直接销往使用单位。不负责运输,无储存场所。危险化学品运输时,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输。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有2-丁酮、甲基苯、硫酸、盐酸、丙烷、石脑油、氢氧化钠、异丁烷、甲烷(压缩的)、甲烷(液化的)、正丁烷、2-甲基丁烷、正戊烷、己烷及其异构体、庚烷异构体、辛烷异构体、石油醚、苯、粗苯、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乙基苯、苯乙烯(抑制了的)、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壬烷及其异构体、乙硫甲威颗粒剂、氢氧化钠溶液。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公司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甲烷(压缩的)、甲烷(液化的)、正丁烷、丙烷、异丁烷属于第 2.1类易燃气体,2-甲基丁烷、正戊烷、己烷及其异构体属于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甲基苯、甲醇、甲基叔丁基醚、2-丁酮、苯、粗苯、乙基苯、石脑油、异辛烷、石油醚、庚烷异构体、辛烷异构体属于第 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苯乙烯(抑制了的)、壬烷及其异构体、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属于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乙硫甲威颗粒剂属于第6.1类毒害品,硫酸、盐酸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属于第8.2类碱性腐蚀品。其中甲基苯、硫酸、盐酸、2-丁酮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公司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特性,一旦经营管理不善,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等事故。由于本公司从事以上产品的批发业务,没有储存场所,不设存储装置,故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进行运输。根据本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将危险化学品的装卸场所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确定为危险源。

1)硫酸

(1)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2)盐酸

(1)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3)甲基苯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4)甲醇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5)甲基叔丁基醚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有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对皮肤有刺激性。

6)2-丁酮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的混合气体有爆炸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并可引起窒息。急性中毒:出现粘膜刺激症状、嗜睡、血压稍升高,心率增快。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昏迷。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己酮同-[2]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2]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7)苯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8)粗苯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咽痛、

耳鸣、全身乏力、嗜睡等。吸入高浓度蒸气能产生眩晕、头痛、恶心、神志不清等症状。

9)乙基苯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较强刺激性,高浓度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轻度意识障碍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及呼吸循环衰竭。可有肝损害。直接吸入本品液体可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慢性影响: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肤出现粘糙、皲裂、脱皮。

10)石脑油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11)正丁烷

(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高浓度有窒息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主要症状有头晕、

头痛、嗜睡和酒醉状态、严重者可昏迷。慢性影响:接触以丁烷为主的工人有头晕、头痛、睡眠不佳、疲倦等。

12)辛烷异构体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3)健康危害:吸入引起呼吸道轻度刺激、头痛、头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症状。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引起腹泻、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炎。

13)正戊烷

(1)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可随水漂流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可引起轻度皮炎。

14)苯乙烯(抑制了的)

(1)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

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惩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15)丙烷

(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液体能腐蚀某些塑料、涂料和橡胶。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1%丙烷,对人无影响;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在较高浓度的丙烷、丁烷混合气体中毒时,有头痛、头晕、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流涎、血压轻度降低、脉缓、神经反射减弱、无病理反射;严重者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有的发生继发性肺炎。液态丙烷可致皮肤冻伤。

16)石油醚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强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17)氢氧化钠

(1)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18)异丁烷

(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具有弱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恶心、酒醉状态,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慢性影响: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倦。

19)甲烷(压缩的)

(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分钟,麻醉作用。

20)甲烷(液化的)

(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可致冻伤。

21)2-甲基丁烷

(1)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主要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重者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皮肤长期接触可发生轻度皮炎。

22)己烷及其异构体

(1)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

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3)庚烷异构体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吸入或误服对身体有害。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喉炎、气短等。本品具有麻醉作用。

24)1,2-二甲苯

(1)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25)1,3-二甲苯

(1)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26)1,4-二甲苯

(1)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27)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

(1)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

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高浓度的二甲苯蒸气甚至造成肺水肿而死亡。

28)壬烷及其异构体

(1)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喉炎、气短等。本品具有麻醉作用。

29)乙硫甲威颗粒剂

(1)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2)危险特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甲壳虫、菜蛾、蟑螂、蚊蝇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健康危害:对眼睛及粘膜有刺激作用。

30)氢氧化钠溶液

(1)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2)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本品不会燃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3)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1、火灾

本公司拟经营的2-丁酮、甲基苯、丙烷、石脑油、异丁烷、甲烷(压缩的)、

甲烷(液化的)、正丁烷、2-甲基丁烷、正戊烷、己烷及其异构体、庚烷异构体、辛烷异构体、石油醚、苯、粗苯、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乙基苯、苯乙烯(抑制了的)、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壬烷及其异构体都具有易燃特性,其或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酸、盐酸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发生。

发生火灾诱因:

1)装卸时,静电接地系统未连接或不良,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事故。

2)装卸易燃易爆危化品时,因阀门、法兰、泵等封闭不好,发生泄漏、喷溅,可引起火灾事故。

3)物料流速控制不严,流速过快,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释放,如产生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

4)连接管未能连接严密,可造成物料泄漏。泄漏物料遇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事故。

5)操作人员野蛮装卸,如在水泥地面未采取措施滚动,包装容器破损易燃液体泄漏,遇点火源可发生爆炸。

6)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引起物料泄漏和火灾事故。

7)作业人员未按照要求穿戴防静电工作服装,如产生静电或火花,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8)超量装载,引发泄漏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致残、死亡;设备损坏、报废;财产损失等。

Ⅰ级事故:大型火灾。

Ⅱ级事故:装卸场所或运输车辆发生较大火灾。

Ⅲ级事故:初起火灾或小范围火灾。

影响范围:作业现场操作工及周围人员、周围设备设施、周边企业。

2、中毒和窒息

本公司拟经营的乙硫甲威颗粒剂是第6.1 类毒害品。其它危险化学品2-丁

酮、甲基苯、硫酸、盐酸、丙烷、石脑油、氢氧化钠、异丁烷、甲烷(压缩的)、甲烷(液化的)、正丁烷、2-甲基丁烷、正戊烷、己烷及其异构体、庚烷异构体、辛烷异构体、石油醚、苯、粗苯、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乙基苯、苯乙烯(抑制了的)、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壬烷及其异构体、氢氧化钠溶液也有毒害性、刺激性。装卸过程中,有毒性物品泄漏,可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发生中毒窒息的可能性: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发生。

发生中毒窒息诱因:

1)装卸过程中,因意外原因、违章作业等原因造成有毒性物品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

2)因阀门、法兰、泵等封闭不好,造成装卸场所物料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

3)操作人员野蛮装卸,如在水泥地面未采取措施滚动,造成包装容器破损,引发物料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

4)处理有毒物料泄漏事故时,防护用品未穿戴或失效,处理方式不正确等,导致人员中毒窒。

事故危害程度:

Ⅰ级事故: 1人以上人员中毒或大量物料泄漏有可能散发到厂外。

Ⅱ级事故: 1人中毒或大量物料泄漏。

Ⅲ级事故: 1人感觉身体不适或少量物料泄漏。

影响范围:现场操作工及周围人员及周边企业。

3、化学灼伤

发生化学灼伤的可能性: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发生。

发生化学灼伤诱因:装卸过程中,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泄漏,有可能造成人员被化学品灼伤事故。如操作不当、设备损坏、野蛮装卸等可引发物料泄漏发生化学灼伤事故;

事故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分析:化学灼伤事故有可能造成人员化学灼伤事故,如身体大面积接触可造成严重灼烧事故。

Ⅰ级事故: 1人以上人员重伤或死亡。

Ⅱ级事故: 1人重伤。

Ⅲ级事故: 1人轻伤。

影响范围:作业现场操作工及周围人员。

2.2.4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诱因、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分

1、火灾

本公司拟经营的2-丁酮、甲基苯、丙烷、石脑油、异丁烷、甲烷(压缩的)、甲烷(液化的)、正丁烷、2-甲基丁烷、正戊烷、己烷及其异构体、庚烷异构体、辛烷异构体、石油醚、苯、粗苯、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乙基苯、苯乙烯(抑制了的)、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壬烷及其异构体都具有易燃特性,其或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酸、盐酸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发生。

发生火灾的诱因:

1)在运输过程中意外发生泄漏,遇到明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意外交通事故,引起包装容器破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3)中途停车位置不合适,车辆附近火源引起火灾、爆炸。

4)停车修理车辆时,违章动火,引起燃烧、爆炸。

5)检修动火时,未置换清除干净容器内部易燃物料,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6)运输时,禁忌物品混运,极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危害程度分析: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致残、死亡;车辆损坏、报废;财产损失等。

Ⅰ级事故:大型火灾。

Ⅱ级事故:发生较大火灾。

Ⅲ级事故:初起火灾或小范围火灾。

影响范围:司机押运员及现场工作人员、周围人员、周边企业。

2、中毒和窒息

本公司拟经营的乙硫甲威颗粒剂是第6.1 类毒害品。其它危险化学品2-丁

酮、甲基苯、硫酸、盐酸、丙烷、石脑油、氢氧化钠、异丁烷、甲烷(压缩的)、甲烷(液化的)、正丁烷、2-甲基丁烷、正戊烷、己烷及其异构体、庚烷异构体、辛烷异构体、石油醚、苯、粗苯、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乙基苯、苯乙烯(抑制了的)、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壬烷及其异构体、氢氧化钠溶液也有毒害性、刺激性。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可导致司机、押运员及周围人员中毒窒息。

发生中毒窒息的可能性: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发生。

发生中毒窒息诱因:

1)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引起包装容器破损发生泄漏事故,导致人员中毒窒。

2)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发生危化品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

2)司机、押运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私自上岗或者违反操作规程,疲劳驾驶等,发生危化品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

事故危害程度:

Ⅰ级事故: 1人以上人员中毒或死亡、大量物料泄漏。

Ⅱ级事故: 1人中毒、大量物料泄漏。

Ⅲ级事故: 1人感觉身体不适、少量物料泄漏。

影响范围:司机押运员及现场工作人员、周围人员、周边企业。

3、化学灼伤

发生化学灼伤的可能性: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发生。

发生化学灼伤诱因::运输过程中,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泄漏,有可能造成人员被化学品灼伤事故。如操作不当、疲劳驾驶等可引发车辆出现故障引发泄漏发生化学灼伤事故;

事故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分析:化学灼伤事故有可能造成人员化学灼伤事故,如身体大面积接触可造成严重灼烧事故。

Ⅰ级事故: 1人以上人员重伤或死亡。

Ⅱ级事故: 1人重伤。

Ⅲ级事故: 1人轻伤。

影响范围:作业现场操作工、运输车辆司机、押运员及周围人员。

本公司经营的物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特点,如若发生泄漏,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在装卸场所若发生泄漏、火灾、化学灼伤事故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及现场操作人员、周围的人员造成一定威胁。

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泄漏、火灾、化学灼伤事故可能对周边建筑物、周边村庄、路上的车辆、行人造成一定的威胁。

本公司现有保障物资如下:

委托具有运输资质的车辆进行运输,每辆车上都配有干粉灭火器、GPS、防火帽等。

进行货物装卸时,装卸现场都配有可燃气体报警仪和消防器材。而且针对装卸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对员工进行了专门培训。

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委托生产厂家进行全程监管;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公司进行全程监管。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发生重大事故时,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由组长,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小组设在办公室。若组长不在企业时由副组长负责。

应急指挥体系: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指挥机构主要职责:

(1)负责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织实施和演练;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3)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4)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5)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6)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7)组织本公司的或配合政府的事故调查。

2)指挥人员分工

(1)组长负责人:

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工作。

①作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②根据危险等级、潜在后果,决定启动几级预案。

③指挥和协调应急行动期间各救援人员的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④批准向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⑤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发展情况超出公司处置能力时,经应急救援小组批准,报请上级政府救援。

⑥负责事故调查。

(2)副组长:

当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权利。协调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保护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

(3)安全员:

协助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的管制、协助相关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清点、撤离。日常的生产安全检查、监护及危险源检测和现场的封闭工作。

(4)办公室:

协助抢救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运输,事故现场相关数据的统计、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保证应急财务经费的及时供应。

(5)业务员:

协助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抢救,指挥和转、护送到医院的工作。

科技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科技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ISO45001-2018) 1.0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以及公司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作为公司总体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直接处理重大应急事件的应对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以下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编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4)《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招商局集团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人身伤害以及重大财产损失,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

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生产性事故灾难,具体包括: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生产性事故灾难。本预案所指生产性事故特指《招商局集团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定义的集团一级安全生产事故,即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或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事故或事件。 1.4 应急预案体系 XXX科技园应急预案体系属基层单位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根据法律、规章及本预案原则制定并报一级单位备案。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对于影响特别重大等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或者一级单位认为应由其协调处置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由一级单位统筹部署应急管理工作。 1.5 应急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认真履行应急主体的职责,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机制。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深圳市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深圳市

————————————————————————————————作者:————————————————————————————————日期: ?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预案名称:安全生产综合预案 编制:总务部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2.事故风险描述? 2.1公司概况? 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2.3生产安全相关方应急救援图?2.4风险管理流程图?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4.2信息报告?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2响应程序 5.3处置措施? 5.4应急结束 6.信息公开?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9.应急预案管理? 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 1.着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化学品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电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7.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9.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0传染病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1.大型聚会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放射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部分附件 附件一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附件二重要物资装备清单? 附件三避灾路线、标识和图纸? 附件四?应急预案演练(培训)计划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安全方针,规范ATL-ND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做到事前预防、事中事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在经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各类灾害事件事故、办公设施事件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1.3.2适应的事故及响应级别 根据公司特点,根据事故伤亡情况和损失程度分Ⅰ、Ⅱ级响应。 ●符合Ⅰ级响应条件:造成人员1人死亡或3人重伤以上或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 以上的事故,或超出本公司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外部消防机构支援的事故。 ●符合Ⅱ级响应条件:未造成人员死亡及重伤人员3人以下,经济损失少于10万元, 并可通过内部应急力量处理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1.4.1本预案与当地人民政府等相关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衔接。 1.4.2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 1.4.3专项预案是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或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ATL-ND制定的专项预案主要针对某种特有或具体事故、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浙江富豪特电器工具有限公司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臵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部门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 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行业特点和部门实际情况,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河北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专项(车间)应急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本预案属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车间)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共同构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车间)应急预案是针对专项的及各车间具体的事故类

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臵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臵、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臵措施。 5、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本单位危险性分析 1、单位概况: 公司是一家水泥生产企业,位于,从业人数200人左右,主要产品为水泥熟料和水泥成品。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生产机械设备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多;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与分析,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以下危险源:机械伤害、带电设备触电伤害、交通意外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爆破伤害、粉尘、火灾等有害因素。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确保职工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及我公司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以便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制定了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6)《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628号 (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1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1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第55号令) (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应急预案汇编70528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汇编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对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我国《安全生产法》作了相应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法律责任。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2.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 一,医疗投诉发生后,科室应立即向医务部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引起的一切后果。 二,有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 三,主管部门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室负责人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材料。然后,找有关负责人调查了解问题的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向院领导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果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四,对主管部门已接待但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当事科室在一周内备齐所需病案摘要、原始病案、有关资料及科室意见。 五,当事科室指定专人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 六,患者及家属向法院起诉后,当事科室指定专人和律师代表医院出庭,必要时职能部门陪同。 七,主管部门根据医疗纠纷的性质对科室和个人提出行

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编号:Y A-01-201 4 分宜县洞村红利煤矿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014年度) 矿长:尧英孙 总工程师:彭水清 生产矿长:施秋发 安全矿长:黄运兴 机电矿长:章庆云 编制:彭水清 编制:分宜县洞村红利煤矿 颁布日期:2014年2月18日 目录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规范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煤矿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井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尘爆炸事故、顶板事故等。 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其中,专项预案主要有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 5、应急工作原则 煤矿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调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二、企业的危险性分析 (一)矿井概况 1、位置与交通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深圳市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预案名称:安全生产综合预案 编制:总务部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 目录

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一部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工作原则 2.事故风险描述 公司概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生产安全相关方应急救援图 风险管理流程图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警及信息报告 预警 信息报告 5.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应急结束 6.信息公开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9.应急预案管理 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 1.着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化学品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电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7.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9.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0传染病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1.大型聚会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放射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部分附件 附件一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 附件二重要物资装备清单 附件三避灾路线、标识和图纸 附件四应急预案演练(培训)计划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安全方针,规范ATL-ND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做到事前预防、事中事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编制《生产安

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在经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各类灾害事件事故、办公设施事件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适应的事故及响应级别 根据公司特点,根据事故伤亡情况和损失程度分Ⅰ、Ⅱ级响应。 符合Ⅰ级响应条件:造成人员1人死亡或3人重伤以上或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以上的事故,或超出本公司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外部消防机构支援的事故。 符合Ⅱ级响应条件:未造成人员死亡及重伤人员3人以下,经济损失少于10万元,并可通过内部应急力量处理的事故。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与当地人民政府等相关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衔接。 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 专项预案是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或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ATL-ND制定的专项预案主要针对某种特有或具体事故、事件或灾难风险制定的专项预案,由以下部分组成: 1.着火事故应急预案 包含电气、电池、锂粉、燃气等着火现场处置方案 2.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无化学品 3.电气事故应急预案 包含配电房停电、着火、设备电气着火、触电现场处理方案 4.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无特种设备 5. 职业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包含工伤、窒息、中暑处置方案

机械制造企业应急预案

机械制造企业应急预案 ××××××有限公司 预案编号:×××安全×号 实施日期:200×年×月×日 修正日期:200×年×月×日 审核人(签字): 签发人(签字): ,单位公章, 目录 1.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2预警行动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2基本响应 5.3响应程序 5.4应急结束

6信息发布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2应急队伍保障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经费保障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9.2演习 10奖惩 10.1奖励 10.2责任追究 10.3保险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11.2应急预案备案 11.3维护和更新 11.4制定与解释 11.5应急预案实施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机械加工单位突发的重大生产安

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机械制造,加工,单位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等条款、《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88 3 《安全标志》GB2894-9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臵设计规范》GB50058-92 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7、《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 8、《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84 9、《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3350-1993 10、《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0 三、机械制造单位的相关资料

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汇编

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学校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特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分级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别重大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为特别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Ⅰ级) 2、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为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Ⅱ级)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为较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Ⅲ级) 4、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或一起食物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为一般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Ⅳ级) 二、组织机构 组长:全东 副组长:陈德礼黄福 组员:张伟新罗志安刘付仕禄刘付华云张辉旺 刘付国基颜孔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师生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

类可能引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校长负责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学校各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学校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 四、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学校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成立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生活管理员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成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并根据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2、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办公室,学校分管食品卫生的副校长和总务主任等,具体负责日常食物中毒防控工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XX XX控股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日期: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章预防与预警 第五章应急响应 第六章信息发布 第七章后期处置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九章培训与演练 第十章奖惩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XX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程序,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 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持正常 的工作秩序,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根据自身危险源辨识结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的方针、原则、应急组织和行动措施,以及各项保障工作要求。 第五条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有效应对”的原则。 第二章危险性分析 第六条公司概况

XXXX控股有限公司 第七条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公司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辨识。 存在的危险源为: 1、总部办公楼内外:外装饰材料坠落,可造成物体打击;总部办公楼内燃气泄漏,可造成火灾、爆炸; 2、办公区域内:地面湿滑,可造成摔伤;办公楼和办公区域内电气过载、短路,可引起火灾;办公区域内电气设备漏电,可造成触电; 3、人员外出:发生交通事故,可造成车辆伤害;进入下属公司生产现场,可发生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进入施工现场,可发生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等。 根据LEC风险评估法,无论是在总部办公楼内外、办公区域内,还是进入下属公司或下属施工现场,上述的各类风险均为低 风险,无一般及以上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章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总裁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委办,

服装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服装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特制定本预案。 1.2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包括综合预案、火灾事故、电气设备事故专项预案和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业抢险救援与单位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2、危险性分析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服装加工企业车间作业现场人员密集,电气线路复杂,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 2.2.2一般火灾事故易发生在车间和员工宿舍区内,电气线路及装置安装不规范的、无人监视的作业现场。作业现场用电装置(包括:线路、控制装置、用电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等)。 2.3危险因素分析 (1)动用明火; (2)电气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在故障点迸发出火花; (3)配电箱内,当断路开关异常动作时迸发出火花;

(4)易燃物被火花或高温点燃就可能发生火灾。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总指挥):闫淑兰 副组长: 杜勇 组员:丁立军、董朋、梁新风、陈琴、张惠 职责:启动和终止火灾应急预案。 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 组建应急队伍,组织了实施和演练。 (2)应急抢救组﹙义务消防队﹚ 组长:×××副组长: ××× 组员:××××××

职责: ①现场灭火、抢救受伤人员。 ②清理爆炸危险源,控制火灾蔓延。 ③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灭火、抢救进展情况。 (3)应急疏散救护组 组长:×××组员:××× 职责: ①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 ②疏导现场员工按序从安全出口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③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并向总指挥报告。 ④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联系救护车并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⑤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救护进展情况。 (4)应急后勤保障组 组长:×××组员:×××××× 职责: ①拉好警戒带,做好警戒和保卫工作。 ②控制现场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③抢险救灾人员,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④落实抢险救灾及装置、设备抢修、恢复生产所需的物资。 ⑤随时向总指挥报告后勤保障情况。 (5)通讯联络组 组长:×××组员:××× 职责:

某某化工企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公司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速度和组织协调能力,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以下主要法律法规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化工有限公司。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经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主要为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对应急事件分为两级,I级:公司级;Ⅱ级、厂级。 1.4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各部门制定并共同签署的应急工作总体预案,是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具体的应急操作预案。主要内容包括火灾爆炸事故、泄漏事故、中毒事故、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预案处置措施。各部门针对自己生产活动中某一重大危险源或生产装置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自救为主、外援为

学校各种应急预案汇编年修订

东里小学 安 全 工 作 应 急 预 案 汇 编 修订日期2016年2月

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目录

学校应急机构及职责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发生,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李如忠(校长) 副组长:卢林(教务处主任) 成员:孙凌东(后勤处主任)杜小红(少先队辅导员) 二、主要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校园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工作、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具体负责校园安全工作,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交通安全事故,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 三、现场指挥系统 日常安全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各主管领导各负其责,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突发事件的临时指挥实行值班制度. 四、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 值班人员—>安全员—>校长—>镇教办—>教育局—>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学校消防应急预案 为加强和规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维护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造“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消防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火灾的能力。 二、制定预案的目的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学校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李如忠校长 成员:全体老师 下设五个专门工作组 (一)义务消防队(灭火行动组) 队长:蔡可锋成员:全体教师 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 义务消防队可进一步细分为灭火器灭火小组、水枪灭火小组、物资疏散小组等。

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加强公司设备安全和加强人身安全的管理,及时、有条不紊、妥善地处理好安全事故,确保公司生产和人身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和其他相关文件要求编写。 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性人身安全事故、机械事故;突发性治安事件的应急处理,抢险救灾。 4、应急预案组成 公司应急预案—水灾、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爆炸、火灾、突发性治安事件等应急预案。 5、应急预案处置方针与原则和目标 (1)、应急预案处置方针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2)、应急预案处置原则 坚持“以自救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当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以最快捷的方式对事故中受伤者进行救治和安置,确保救援人员不再受到伤害,减小事故损失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影响。 (3)、应急预案处置目的 提高公司日常管理和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二、公司工作危险性分析 1、公司概况

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1)生产自然环境: 公司厂房宽敞明亮,厂房内设施、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水电暖等设施齐全,公司生产正常运行。 (2)生活自然环境。 生活驻地为乡村,农田环抱。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3)事故可能发生的危害因素 可能影响或严重影响公司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中断;可能对有关人员造成肢体上的不同程度的伤害等。 4、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公司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甚至中断;有关人员发生工伤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1、事件(故)应急救援组成单位及配合与协调 事件(故)应急救援组成单位 (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以及各生产车间、设备、财务、企管、门卫等部门。 2、当地就近医院 就近百米有镇卫生院,部门科室健全,医治条件良好。 四、事件(故)应急救援配合与协调原则 1、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领导小组按照分组负责的原则,由部门、班组两级单位组成,分别协调本单位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工作。 2、公司组织协调职责 (1)需要相邻单位配合时,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与邻单位联系协调相关事宜; (2)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需要配合时,由公司负责组织与协调; (3)各部门之间需要配合时,也可由公司组织协调。 3、部门组织协调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广东省茂名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期 2013 年 7 月 2 日 安全生产应急预

1.总则 4... 1.1编制目的 4... 1.2编写依据 4... 1.3适用范围 4... 1.4应急预案体系 4... 1.5应急原则 5... 2.危险源分析 6... 2.1单位概况 6... 2.2危险源分析 6... 3.组织机构职责 ................................................................ 7. .. 3.1应急组织体系 7... 3.2组织机构 8... 3.3职责 8... 3.4附件 9...

4.预防与预警 1..0. 4.1危险源监控措施 1 0 4.2预警行动 1..1. 5.应急响应 1.. 2. 5.1响应分级 ............................................................... 1.. 2. 5.2发生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1..2 5.3应急结束 1..3. 6.信息发布 1..4. 7.后期处置 ............................................................... 1.. 4. 8.保障措施 1..5. 9.................................................................................................. 培 训与演练 ............................................................... 1.. 6. 9.2预案演练............................................... 1..6. 10.奖惩 1..6. 10.1表彰奖励 ............................................. 1..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汇编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 要求汇编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对事故救援的 过程暴露出企业应对重大事故的不足,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 注。生产企业应尽快制订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对危险源 和危险部位的管理和检查,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予以控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 灾,防止事故的扩大,生产企业应对本单位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危 险源安全评价。对所有被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和场所,应事先对 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状态和定量进行预测,评估事故发生后的危害 大小、人员伤亡情况、设备破坏和财产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 漏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对周围地区可能造成 危害程度的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组 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援所需的装备、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 生后,能及时按预订方案进行实施,在较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控制, 或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救助和疏散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造成 不必要的损失。 一、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 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 建议书》。该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制订并实施重大危险源(重大危害设施)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国家政策,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

由于工业活动比较复杂,不同的生产企业存在不同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国际上一般认为的重大事故即指严重的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事故。因此,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其结构如下: 1.指挥系统及其职责 (1)制订应急指挥组织系统图。 (2)熟知有关应急救援方面的立法文件和规范规定。 2.指挥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a、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工作。 b、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c、负责组织排险队、救援队、医护队的实际训练等工作。 d、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e、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职责 a、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c、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d、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e、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3.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企业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范本).doc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范本)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和顾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发生的火灾事故、触电事故和机械伤害事故应对工作。 4、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协调统一。 二、危险性分析 1、企业概况: 坐落于方向的村区内,西边面临,北边面临,东边面临,南边为。营业面积平方米,安全出口处。现从业人数人,其中管理人员人,安全负责人人,是一家企业。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本单位内有高低压配电装置及经营区电源线路较多,易燃品集中堆放,且在区域内使用燃气和主食加工机械进行现场食品加工。如果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火灾、机械伤害及触电等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通讯联络组、灭火组、疏散组、抢救组4个应急救援组。 1、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职责: (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 (2)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负责本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5)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7)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演练,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 2、应急办公室成员及职责: 负责人: 成员: 职责: (1)设专人24小时值班。 (2)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3)事故发生时,负责判断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3、应急救援组职责: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各应急小组及对外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络和情况通报。 灭火组:发现火情立即利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初起火灾扑救,及时断电、断气。疏散组:负责引导各部位人员有秩序疏散。 抢救组:抢救受伤人员并进行救护,及时护送受伤人员就医。 (二)组织体系框架: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 预案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公司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指导公司各职能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解决目前公司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应急体系不完善与相关专项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检查的通知》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紧急救援,包括:机械伤人、火灾、电力、特种设备等。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预案及附件一并构成本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 1.5.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管理职责负责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5.3科学调控,依法规范。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做好应对各种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专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2危险性分析 2.1公司概况 太原福星斯达现代建材有限公司,位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材园一号,共有从业人员45人,隶属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生产原料有水泥、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