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司法公正是当前乃至今后社会对法院的永久期待,而目前社会上对法院公正的要求都希望从提高法官的素质入手,希望通过法官的良心来求得法律的正义。其实这样的期待还是从人的角度,是长期的人治对现实社会影响的产物;而本质上,实现司法公正极为重要的环节,在于法院的制度定位,通过制度来约束操作程序和操作人员,这是法治发展的需要。然而仅仅讨论法院个别的审判制度必然会面临与法院整体功能设计的冲突,因此,有必要从现代司法理念的高度,审视目前法院制度的缺陷,并从中寻找完善的路径。

一、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

1、司法理念的演变

从西方诸哲开始,每人对理念有自己的理解。柏拉图认为“理念乃自最高理性发生,自此最高源流成为人类理性所分有”,[2]康德所谓的理念“指理性之必然的概念,对于此概念,无相应之对象能在感观着经验中授予者。”[3]可见,当时的理念与概念并无实质的区别,有时这两个概念还是互换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法学界学者中开始使用理念的说法,大多没有阐述其具体的含义,“理念”常被作为书名使用,更多地被理解为人们对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观念,但理念又比一般的认识和观念更具有稳定性、原则性和基础性,比一般的认识和观念积淀得更深。[4]司法理念是人们(包括司法者和被司法者和其他相关和不相关的普通群体)对司法制度的价值和原则的基本认识,这种认识内化成人们的观念,并长期地与一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相融合和冲突之后,形成并非约定却已俗成、内容庞杂却未系统梳理的一种意识集成,这种意识是对法律价值的集体认同,是司法观念和司法文化的核心,对具体司法制度当然也包括法院制度的建构和修正具有不成文的指导作用,而具体的司法制度的实施和社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对司法理念形成反作用,拉动(促进或使倒退)司法理念的脚步。而现代司法理念应该是近十年正在形成的先进的、代表前进方向的司法理念。

2、现代司法理念应有之义

司法理念内涵丰富、层次繁多,可以有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各种理念群落,笔者简单归纳现代司法理念之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五点:

(1)司法的终局性——即唯一性。人类社会设计司法制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化解冲突与解决纠纷,需要赁借社会力量将一定的规则转化成不可违背的社会秩序,这就提出了现代司法权威性的要求。司法的权威性体现在司法的终局性,法院是正义的最后屏障,也就是说,诉讼是争议最后唯一的解决方式。一旦终审判决或裁定下达之后,诉讼程序终结。有争议的法律关系便得到重新确认,新的法律关系又得以产生,社会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安定和稳固。没有任何机关和个人可以撤销或重新启动程序,就同一法律关系开始新的审理,党政机关、上级机关也不能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调解、让步或进行重新处理。 (2)法院的中立性——即被动性。司法理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理念,作为人的意识,又必然受到了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现代司法理念中,与自身有关的人不应是法官,诉讼结果不应含有纠纷解决者个人的利益,这是对法

官中立性的要求。法院处于居中审判的地位,不能主动要求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即上门揽讼;也不能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即偏袒任何一方的利益,法院只能被动地等待当事人

前来起诉,并以中立身份做出评判。

(3)诉讼的程序性——即规范性。诉讼的程序性是用人尽皆知的方法,逐步揭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从而推导出可以预期的结论,才能为社会普遍接受。诉讼启动之后,法官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讲究处处规范,各方当事人都应得到公平机会来对另一方提出的请求和证据做出反应。法官最后的解决纠纷应以理性推演为依据,推理应涉及所有的论据和证据。程序的规范性对于公正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正义的保证。法律的程序就像火车所遵循的铁轨,法官在程序的范围内行驶诉讼的列车,才能使秩序有保障、权利可预期。 (4)司法的效益性——即及时性。效益是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表现和必需。司法的效益性要求法官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耗费,包括法院系统和当事人方面的,也包括物质财富形态的和时间、人力、知识等不以物质财富形态存在的资源。法官应及时地解决当事人的纷争,保证人们以最简便的手续,最少的时间耗费,达到预期的法律目的。“迟来的正义就是非正义”,这句法谚的深入人心,表明司法及时性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司法效益的理念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思维的定势。

(5)司法的公正性——即合法性。

法院要依法而判,要公正公平,这是最简单、最悠久也是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的一种司法共识。从法的古体字“ ”可知,在中国古代执法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平之若水”,有恶行的人被生性正直的独角神兽触之——“触不直者”,即“去”——败诉,所以法是公正、公平、扬善、惩恶的价值追求。美国法学家戈尔丁在《法律哲学》一书中认为“坚持公正标准能促进纠纷的解决,而不仅仅是把它们了结。”[1]公正是一种价值的追求,它需要通过合法性来显示。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从程序、实体都应该合法,并且谨慎地维持这种形象,才能使当事人认为法官是公正的,且实际上也更接近公平和正义。

二、现行法院制度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差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主体多元,司法已经很难采用主动引导方式来消除各利益主体作为经济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发生的冲突,在此前提下,司法的被动并由此引申出法院中立性制度保障,显然有其独到意义。然而现行法院制度设计与现代的司法理念相比,似

乎还存在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1、法院权威性的缺失

在中国,法一直被称为“王法”,而王法的实施是依赖强有力的行政权与司法权的高度一致,才给予子民一种威慑力。法律的制订、执行和评价的价值准则是宗法观念,儒家孔孟的仁礼思想、《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理论被统治者定为伦理政治纲领,明确了以建设家族伦理作为实现王道政治的基石。时代进入民国,礼崩乐坏,君王没有了,伦理道德没有了约束,在被人为幼儿化的立法机构和永远飞扬跋扈的公共行政机构下,司法机构唯唯诺诺毫无权威,法律形同虚设。1949年以后,到1982年以前,虽然出现过三部

宪法,但除了1951年的《婚姻法》和1979年的《刑法》,我们几乎没有具体的子法,基本上是“万能政府”和“政策取代法律”的制度模式,处处可以看到行政行为几乎取代了其他一切公权力的法律行为,[2]并且历次政治运动将民众的权利意识再次压缩到不敢主张、甚至不敢想的地步。从1982年以后,我国的法律制度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法院的司法权威缺失是有历史、观念承袭原因的。虽然我们能够理解,然无奈和悲观是不足取的,法院的权威性必须加以改变,且需要依靠法院机制内外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够改变。法院的独立性尚有待于确立,法官的素质尚有待于提高,全国有20多万法官,而其中在行政部门如政治部、监察、财务、后勤、法警、办公室、档案室等部门工作而又拥有审判职称的人员,几乎占据了这个数据的三分之一,从事审判的法官和其他人员的待遇和荣誉感没有区分,缺乏法官的遴选和提拔制度,甚至法官觉得非审判部门的人员处处可以挟制法官,法官被人管着,上下班要敲时间卡,故而许多基层法院的法官自贬为“车间的操作工”。另外,不同级别法院的法官来源一致,水平相差无异,然而就因为一个法官是在上级法院,其撰写的裁判文书就被成为终审裁判,当事人和下级法院只能忍受。这种状况的存在,更加使法院判决终局性的权威遭到怀疑,从而也增加申诉和再审的累赘。

2、法院对中立性的把握须慎重

启动司法程序的根本目的是对违反法律行为的制裁,无论是补偿性还是惩罚性的赔偿以及对人身、自由的约束直至对生命的剥夺都是对违法者的一种伤害,是对守法者的一种公力保护,这种保护是以守法者的主动请求而展开,当事人是在无奈之下,才拿起法律这个双刃利器作为守护自己的工具,因为极有可能,起诉者即使赢了官司,却在资金、时间、精力等方面受到牵制而失去了本可以得到的其他利益。如果守法者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对违法行为的容忍,懈怠或放弃行使自己的权利,法院就不应主动启动司法程序。法院的中立性还表现在法院不应持有支持和反对某一方的偏见。现在虽然没有法院主动揽讼,但有变相的提前接触和咨询指导,当事人在得到法院暗示的结果之后,才起诉至该法院。现在提倡司法为民,但究竟应该如何为民解决纷扰,须寻找一个司法为民与现代理念在法院中立性和被动性方面

的连接点。

3、对程序的不重视导致当事人对诉讼的不可预期

正因为法院解决纠纷的裁判是终局性的,所以法院的诉讼程序需要严格控制。国家的立法以严密细致的程序来制约法院,其意旨就在于要求法院审慎、规范,让社会大众知道司法的进程,就像让旅客知道火车在何时、在何地停站,这样人们对于自己的诉讼就能依照程序的要求,恪守程序的义务、享受程序利益,对于诉讼的结果拥有可期望性。但是法院和法官在有的时候却想摆脱这层程序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推动程序,不按照法律规定的次序和连续性行事。如果法律规定的程序可省、可略、可改,当事人就无法做出他们的预期,无法期望法院会按照法律的规定得出他们想象中的结果。代理过同样案件的律师向当事人做出的许诺被不按照程序的司法结果弄得晕头转向,只能推理出“法官被对方搞定”的结论去向当事人解释。这样人们对司法的权威和公正当然会产生恐惧,只有千方百计地与某个特定案件的法官取得联系,于是司法不正之风就产生、蔓延,这又进一步动摇了司法权威的基石。程序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规范应该是审判一致,不能审者不判,判者不审,不然当事人的利益和命

运是被一个和几个根本没有在庭上审查他(她)的幕后人所决定,增加了当事人对审判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从法官的角度来讲,由于前些年庭长审批判决书的客观存在导致法官的判决须有人来把关的做法内化成了一些法官的理念,有的法官宁愿有审判委员会或者审判长联席会议等给评议一下,照此主意下判,万一被改判,责任也不是主审法官一个人的,而是经大家讨论的、集体智慧或集体失策的结果。如此,理念与现实做法的恶性循环,将会使中国的

司法程序走入一个更加难以琢磨之境。

4、延误效率的现象尚存

程序的编排要求诉讼的火车徐徐进站,审判活动不能急速行驶也不能延缓拖宕,审判的一切节点都需要及时。如果诉讼进程过于快速,程序参与者就无法充分地进行贡献和防御,法官也没有时间做充分的庭审前准备和庭后的评议、斟酌,突袭性和快速审判使当事人对程序丧失了可预测性;若诉讼过程太过缓慢,有争议的法律关系就长期得不到稳定。因此诉讼程序只有保持在适当及时的限度内,法官的裁判结论才能获得合理的证明,程序参与者才能信任审判机关。我国司法实践长期以来在“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下,动用法院的职权主动调查取证,为求客观真实,实际是不惜牺牲程序的效率而去追求法律的实体公正,然有时当姗姗来迟的公正降临到冤屈的当事人时,有的人已经变得痴呆、死亡、贫穷或遭遇其他不可逆的牺牲,这时的公正就变得极具讽刺或辛酸。还有涉及广大人民利益的小额诉讼问题,目前法院用速裁组和小额庭专门来进行审理。程序的随意减省和从略影响了司法公信,且大量的简单案件并不需要动用深奥的法律知识,由消费者协会、人民调解员、街道居委会干部能够做到事情,却仍由法官来担任,用十分稀缺的司法资源来代替其他资源,其结果是诉讼案件越来越多,反而使原先应该动用司法资源来处理的案件,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5、公正作为古今法律相通的价值追求不易准确把握

在谈公正这个人人皆知的概念时,笔者先引用一个家喻户晓的案件。2001年10月,四川省某法院判决了中国第一例“第三者”继承遗产案:原告“第三者”张某要求继承死者黄某遗产的请求违反了《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的规定,故被驳回。庭上1500余名旁听群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法官在接受采访时回答:如果我们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支持了原告的诉讼主张,那么也就滋长了“第三者”、“包二奶”等社会不良风气,而违背了法律要体现的公正、公平的精神。[1]本案折射出有关公正把握上的几个问题:(1)法官将作为特殊法、并且对系争法律关系有明确规定的《继承法》弃之不用,而适用法律的原则,是否是一种公正合法的法律适用?(2)法官在判决案件时能否受社会大众、舆论媒体和个人声誉、立场的影响和左右,迎合社会大部分群体的判决对案件当事人是否公平?(3)第三者的道德评判与第三者作为原告的法律利益是否有因果联系,将这两者混在一起考虑进而影响判决的做法对于一个法官来讲是有正义感呢还是不公正?(4)法官在解释自己的判决时用道德话语而不是用法律语境,这说明一个法官的理念中是合法代表了公正还是社会正统的道德代表了公正?法官在判案时应该用何种思维来考虑法律关系问题?笔者不是评判该判决的对错优劣,其实审理是一个不断追求客观真实却永远达不到再现真实的过程,而判决是一个无限逼近公正但永远无法达到绝对公正的行为。既然公正如此令人向往、魅力四射却又如此在水一方、不可捉摸,法官们只能通过对合法性的把握来表达自己对公正的追求和迷恋。

三、完善现行法院制度,符合现代司法理念

美国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官职业不能缺乏社会公信力的支持,遴选出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担任法官并非法官遴选的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遴选本身,昭示法官职业的公信度,提升法律被信任的程度。

1、建立法官遴选制度,维护职业尊严

中国法官并没有如现代司法理念中的那样受众人的敬仰,主要在于司法不公和执行难,这些现象内含十分复杂的社会和制度原因,且已经成为司法顽症,靠一些司法系统的小修小改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必须改革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才有可能加以根除,这些改革的每一部分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所以要特别慎重且要等待时机的成熟。然而在目前,法院可以先从自身做起,最主要的是要减少法官人数,保证少数有正义感和社会良知、具备系统法律知识、拥有丰富庭审经验的审判人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官,大幅提高法官的待遇,配备法官助理

和书记员,实行责权利三者的统一。

第一,要把好法官的进口关。通过司法考试来增高法官的门槛,是改革者苦心孤诣出台的一个措施,但是考试并没有增加法院对于优秀法学院毕业生的职业吸引力;相反,由于降低了当律师的门槛,统一司法考试同时也便利了至少是一部分已在法院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多年、有经验的法官离开法院去当律师。法院弥补了法学院学生司法实践知识不够的弱点,为他们积累了法律实务经验和关系资源,岂不是成了一个从业律师的上岗培训班?统一司法考试——至少在一些地方——居然成了一个逆向的选择机制![2]也有记者以《法官门槛提高,断层现象日甚》为题说明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某些地区也存在法院找不到、留不住法律专业本科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现象。[1]同时,复转军人进法院的现象也仍然存在,但这不是影响法学院优秀毕业生进入法院并留在法院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看,如今法院系统要提升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进人的机制,也不是在于非法律专业人员进法院挤占了法学院毕业生的位置,而在于法院系统没有足够的货币和非货币收益来吸收法学院的毕业生进入法院并长期工作,因此重要的措施并不是提高门槛,而在于增加可能的吸引力,留住更多的优秀法学人才当法官。不然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原有的高素质法官的分流

会加剧,法官队伍的素质和稳定不堪设想。

第二,法官助理制度虽然有难度,但这是改革的重头戏。法官助理制度是在1999年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正式提出,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还组织顾问团到全国各地的法院倾听意见、与国外法院和司法部人员召开了有关法官助理制度的国际研讨会。2003年2月19日,全国高级法院政治部主任座谈会正式透露:从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最高法院将在上海等地人民法院启动法官助理的试点,这一改革可望在年内全国推广。现在一年过去了,法官助理试点也总结了一些效率上的优势,但这种制度并没有如预期一样地在全国法院推广,并且试点的法院也多是基层法院,没有一个高级法院试行了该制度。这个制度与原先的设计有很大差异,并且很难落实,原因何在?因为这个制度的实施会影响许多人的既得利益。首先是由谁来担任法官助理的问题?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最高法院已有书面的试行管理办法,然而

有的法院并不明确,需要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担任这个角色的法官之称谓改为法官助理,降低了其荣誉感、在今后提升的道路上可能要多走一步或者几步、还存在若真正实施法官助理制度时永久成为法官助理的可能性,然而其物质收入上并没有增加,并且最高院现在的允诺只是“维持待遇不变”,会不会长期不变,无人能自信地预测。其次是由谁来担当改革后的法官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法官在掰着指头数法院的现有人数和今后法官的比例,以及自院长已降至中层副职的人数。会有几个专门从事审判而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审判人员拥有这份荣幸呢?如果让现在职位高且具法官衔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担任法官,这是令决策者剥夺自己利益的决定,违背人的本能,我们不能将一个改革的施行建立在希望执行者拥有神性般的高尚和随时为正义献出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所以法官助理改革必须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由被改革者自身发起。法官助理和法官人员的选定,必须由最高院制订统一的标准,由各高院组织实施,成立一个人数相对较多的、由法官、法学教授、司法官员、高端律师和人大代表组成的考评委员会联合投票。候选人数应该尽量多一些,条件低一些,这样能尽量避免由于入选条件高而导致几乎是等额选择,致使考评委员会和竞争过程走过场。考评委员会根据法官的素质要求来衡量被选审判人员的法学功底和综合学识、庭审能力、文书制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决定法官和法官助理人选。

第三,上级法院的法官自下级法院中遴选产生。上级法院的法官既是终审裁判文书的制作者又担负着指导下级法院工作的任务,故对上级法院的法官素质要求是既懂得深厚的法律知识,又了解基层法院的运作程序。上诉法院的法官要面对更大范围的、更多数量的、更众口难调的受众,要通过对法律问题的关注来统一本法域内的法律,以及在必要时通过“解释法律”来创造新的法律,促成社会最低的共识和规范,这些上诉审的知识不是简单地依据制定法的法条、法律教科书的教义就可能解决的。因此是否能够设定法官在审级上的升迁制度,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基层人民法院,满四年后有资格担任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担任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四年后,可以担任高级或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这样上诉法院的法官能较好处理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和控制庭审的突发性局面,其做出的终局性裁判文书也将会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司法的终局性将会更有内在的说服力。

2、提倡三审终审,取消再审制度

二审终审使大量案件始终没有走出地方保护的势力范围,当事人经过二审仍然没有得到公正的处理,因此反复缠讼、申诉,导致终审裁判仍有被撤销和改判的可能,程序总是被反复启动,当事人无法获得安全感,当事人之间发生冲突的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难以得到最终的确定,更严重的是当事人对无限延长的诉讼产生一种厌恶和恐惧的心理,也有可能成为他人和国家用以实现某种外在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司法的终局性所体现的司法权威还仅仅躺在理念的层面上。如果能够实行三审终审制,取消由于当事人申诉或国家机关引起的再审程序,当事人有可能走出一方强大势力的笼罩,三审法官也较少地受到非本地方的干预和影响,更有可能接近公正。三审法官主要是法律审,一般不就事实问题进行全面审理,除非上诉人对于原审判决的事实部分也提出异议。这样不仅有助于程序的规范性,而且有助于司法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三个审级的功能主要为:一审侧重于对冲突双方利益的及时调整;二审侧重于通过一个案件的裁决所给出的未来行为规则;三审则解决司法的冲突与做出司法的解

释。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最为合理的。同时,适当限制撤诉,比如加设必须征得被告同意等条件,避免原告恶意地重新提起诉讼对被告权利的损害,充分地保证程序的安定性,实现程

序本身的人性化,以求司法公正的最大化。

3、小额诉讼的程序设计应符合司法的效益性

公正与效率兼得只是一种理想化情况下的度的把握,不同争议标的对于公正与效率的要求各有侧重。选择审判这一司法程序中最为昂贵的做法本身就不应该对应于“小额纠纷”。许多有识之士对小额诉讼程序作了简化,力图尽可能地减轻法院的审判负担,提高诉讼的效率。然有两点应该引起司法界的注意:第一,这种程序的任意简化,并没有现行法律的支持,而随意剪裁程序会破坏人们对于诉讼结果的预期,其实是牺牲了程序的安定来追求诉讼的效率;第二,程序再简化,小额诉讼还是利用了宝贵的司法资源,导致法院在处理其他案件时显得人手短缺,产生诉讼拖延现象,仍然会使社会各界对司法的效率颇有微词。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已有的程序设计是一种很有益的探索,程序本身的合理部分可以保留,但操作的主体可以向法院以外去寻找资源,即可以由法院聘请经验丰富的律师、人民陪审员、消费者协会、人民调解员等作为小额裁判官,由法院收取诉讼费的一半,划入法院帐内,再由法院按件计付给小额裁判官;由小额裁判官主持的调解结果,在当事人签字以后,拥有法律拘束力,在一方当事人不主动履行时,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如果当事人之间不能达成和解,导致调解不成,可以由小额裁判员作出“调停意见书”,当事人若是对“调停意见书”满意,或在15日之内没有向法院提出转入诉讼的请求,“调停意见书”产生与既判力一样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若是不服,可以在15日之内向法院要求转入诉讼程序,重新缴纳足额诉讼费,小额诉讼的法院程序开始,法官做出的裁判文书是生效的法律文书,即小额诉讼一审终审。这样的程序设计能够节约法院的资源,有力地支持法官腾出时间去处理其他的诉讼,提高法院的司法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缩短法院的工作与现代司法理念之间的差距,更符合社会的期望值。

司法理念对法院的改革具有促进作用,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理论可以渗透进法院的实践中去。中国古代司法终极的价值追求是无讼,而当今的司法重要的指向是秩序,所以法院系统的改革既要重视现代司法理念、寻求自身行为的理论依据,又要使法院改革符合现代司法理念,才能做到既公正、中立、合法有效,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达到良法效应。“徒法不足以自行”,愿法院的制度改革能够更好体现现代司法理念,促进民众对法院权威的认同,深化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这样才能使法律不是纸上的法律,

而是人们心目中活的指南。

回答

司法制度比较

司法制度比较 篇一: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一、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

休。而且,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行不受法律追究。[1]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我国的司法机关虽然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这种独立不是绝对的,它最终要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对审判、检察机关和司法人员公正司法的情况进行监督,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申诉和对司法人员的控告,督促他们依法办理。 二、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 不是司法机关。就中国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律师组织、公证组织、仲裁机构等组织统一构成我国的司法组织体系。 就法院组织体系而言,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三级制,只有少数国家是四级制(如英国);西方国家在普通法院之外,还设有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税务法院、专利权法院等等专门法院(如美国);在一些联邦制国家,州法院与联邦法院并立,均有各自的组织体系,互不隶属。而在中国,法院体制实行单一制,上下级法院之间存在严格的控制关系,

中国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

一、西方多党制的弊端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独大,多党协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制。与西方国家的区别在于:在西方国家,合法政党之间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平等的参加选举(总统、议会、地方长官),比如美国现在的局面就是两大政党竞选(轮流)执政。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必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能搞西方多党制。西方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在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虽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政党制度,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我们如果盲目照抄照搬,必然带来无穷后患。 比如,有人认为,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有利于民主,能更好地反映民意。这个说法是牵强的。其实,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他们所关心的是各自所代表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从美国来看,共和党的背后,主要有军工、石油、制造等“传统商业”的支持;民主党的背后,则主要有金融、电信、传媒等“新兴商业”的支持。所以美国学者伦德·伯格说:“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党,即财主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通过选举交替上台,轮流执政,表面看非常热闹、非常民主,实质上无论谁在台上,实行的政策大同小异,都不会改变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近年来,西方民众选举热情淡漠,投票率连年下降,就是因为人们逐渐看到了这种“民主游戏”的实质。西方国家虽然实行多党制,但对可能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政党特别是共产党,是严格限制的。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产党管制法》,后又通过了《麦卡锡法》和《蒙特法》,对共产党的发展作出了严格限制的规定。 比如,有人认为,实行了多党制就能保证政治和社会稳定。这种说法也似是而非。从根本上讲,多党制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它们之间经常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目的就是搞垮对方,自己上台执政。因此在权力争夺中,往往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政治动荡、内耗丛生。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其结果必然是人为地扩大和深化社会分歧。政党频繁选举、政府频繁更迭,带来的是政局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影响,这种民主只能是一种“泡沫民主”,对国家和人民是极其有害的。 还比如,有人提出,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更有利于防止腐败。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事实上,多党竞选本身就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等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为“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竞选费用不断攀升,数目之巨令人咋舌。据统计,2000年美国大选所花费的金钱高达30亿美元,2004年美国大选的费用接近40亿美元,2008年更是高达53亿美元。试想,没有大资本集团的资金支持,各党派怎能参与多党竞选的权力角逐呢?所以,竞选的优胜者为回报那些重量级的政治捐款人,当选后就得为他们的利益服务。西方有些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用金钱“购买权力”,是一种“集团贿选制度”,“民主”往往被卖给了出价高的人,广大人民的民主实际上被排斥在金钱势力之外。由此可见,西方政党政治的真正奥秘是金钱政治,金钱主宰着选举的过程和结果。 在西方国家被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通过各种方式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更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入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的诸多原因,中西方司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中西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的对应比较,来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特色。我国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在顺应国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法,从而建立更为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使得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关键词:司法制度;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之处,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不是司法机关。就中国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律师组织、公证组织、仲裁机构等组织统一构成我国的司法组织体系。 就法院组织体系而言,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三级制,只有少数国家是四级制(如英国)。而在中国,法院体制实行单一制,上下级法院之间存在严格的控制关系。 审判制度比较: 审判制度也称法院制度,是审判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一系列有关组织和活动的法律制度,包括法院的设置、审判组织、法官、审判原则、审判方式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来组成代议机关和担任国家特定公职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种组织推荐候选人的作法,存在一定的有利之处,它能够集中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广大选民的智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简单地将选举权等同于投票权,将被选举权等同于当选权,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权利形态被忽略,从而使选举活动失去其本来面目,让人感到,似乎选举本身是与选民或代表无关的事情,选民或代表除了被动地给他人投票之外,再无别的作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从候选人的提名和酝酿、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等,有关法律都离不开了组织、管理的色彩;对选举制度的核心问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运作和保障,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选举实践中,很多人甚至干脆将选举活动当成了人事安排活动。选举制度的人事制度化,也使选举往往只有举而没有选,当选者有职而无责,民主也因而失去其本来意义,并使国家面临政治民主虚化的风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选举在政治生活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9、地理环境的不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差异及完善 司法公正是当前乃至今后社会对法院的永久期待,而目前社会上对法院公正的要求都希望从提高法官的素质入手,希望通过法官的良心来求得法律的正义。其实这样的期待还是从人的角度,是长期的人治对现实社会影响的产物;而本质上,实现司法公正极为重要的环节,在于法院的制度定位,通过制度来约束操作程序和操作人员,这是法治发展的需要。然而仅仅讨论法院个别的审判制度必然会面临与法院整体功能设计的冲突,因此,有必要从现代司法理念的高度,审视目前法院制度的缺陷,并从中寻找完善的路径。 一、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 1、司法理念的演变 从西方诸哲开始,每人对理念有自己的理解。柏拉图认为“理念乃自最高理性发生,自此最高源流成为人类理性所分有”,[2]康德所谓的理念“指理性之必然的概念,对于此概念,无相应之对象能在感观着经验中授予者。”[3]可见,当时的理念与概念并无实质的区别,有时这两个概念还是互换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法学界学者中开始使用理念的说法,大多没有阐述其具体的含义,“理念”常被作为书名使用,更多地被理解为人们对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观念,但理念又比一般的认识和观念更具有稳定性、原则性和基础性,比一般的认识和观念积淀得更深。[4]司法理念是人们(包括司法者和被司法者和其他相关和不相关的普通群体)对司法制度的价值和原则的基本认识,这种认识内化成人们的观念,并长期地与一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相融合和冲突之后,形成并非约定却已俗成、内容庞杂却未系统梳理的一种意识集成,这种意识是对法律价值的集体认同,是司法观念和司法文化的核心,对具体司法制度当然也包括法院制度的建构和修正具有不成文的指导作用,而具体的司法制度的实施和社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对司法理念形成反作用,拉动(促进或使倒退)司法理念的脚步。而现代司法理念应该是近十年正在形成的先进的、代表前进方向的司法理念。 2、现代司法理念应有之义 司法理念内涵丰富、层次繁多,可以有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各种理念群落,笔者简单归纳现代司法理念之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五点: (1)司法的终局性——即唯一性。人类社会设计司法制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化解冲突与解决纠纷,需要赁借社会力量将一定的规则转化成不可违背的社会秩序,这就提出了现代司法权威性的要求。司法的权威性体现在司法的终局性,法院是正义的最后屏障,也就是说,诉讼是争议最后唯一的解决方式。一旦终审判决或裁定下达之后,诉讼程序终结。有争议的法律关系便得到重新确认,新的法律关系又得以产生,社会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安定和稳固。没有任何机关和个人可以撤销或重新启动程序,就同一法律关系开始新的审理,党政机关、上级机关也不能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调解、让步或进行重新处理。 (2)法院的中立性——即被动性。司法理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理念,作为人的意识,又必然受到了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现代司法理念中,与自身有关的人不应是法官,诉讼结果不应含有纠纷解决者个人的利益,这是对法

简述德国司法制度

简述德国司法制度 ---- 张鹏飞(司法部研究室)■文 德国实行联邦制,全国划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联邦和各州均有自己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及司法机构,并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之规定履行各自权力。 一、审判制度 (一)德国法院的设置、管辖和审级。 德国主要设有六类法院:即宪法法院、普通法院(包括专利法院)、行政法院、财政法院、劳工法院、社会福利法院。此外还设置有纪律法院。 1、宪法法院。德国设有联邦和州两级宪法法院。两级宪法法院各自独立设置,没有隶属关系。德国16个州中14个州有宪法法院。①宪法法院管辖违宪案件,保证宪法实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超越其他各类联邦法院,是德国最高司法机关和最具权威的宪法机构,不从属任何权力机关,具有“司法审查”、“行政权限裁决”、“弹劾案审判”等广泛职权;州宪法法院仅管辖违反州宪法的案件。宪法法院诉讼程序不同于专门法院,其审理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②。 宪法法院外的5个法院系统不按地域、而按案件类别划分管辖范围。五类法院的联邦级法院还建立有“联邦法院联席会议”协调彼此工作。这五类法院的设置、管辖和审级分别是: 2、普通法院。德国设置区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四级。全国有区法院约700个、地方法院116个、高等法院25个,联邦最高法院包括分设在全国5个地区的12个民事审判合议庭、5个刑事审判合议庭、8个专业委员会及联邦司法部长在联邦最高法院所在地外设立的民事、刑事审判机构。普遍法院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其中区法院是一审法院,管辖刑期为3年以下的轻微刑事案;地方法院既是区法院的上诉审法院,同时也审理一审刑事案件;高等法院主要审理对地方法院二审判决不服的再次上诉案,对反国家罪和恐怖活动案件行使初审管辖权并受理州司法部指令管辖的案件;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审级,主要受理不服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的上诉案件。普遍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四级三审终审制。 专利法院归属普通法院体系,附设于联邦最高法院,与高等法院同级。它审理专利、许可和针对联邦专利局的案件。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一)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四)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

司法与司法制度

司法与司法制度 篇一:两种司法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题目两大法系司法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20XX 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张蓓学号11101216年11月29日 两大法系司法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中西方司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中西司法制度形成的渊源、分布、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陪审制度等进行比较来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特色以及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存在的不足。我国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在顺应国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法,从而建立更为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使得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关键词:司法制度;特征;优点;缺点;借鉴 一、引言 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人民司法制度体系,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

要。目前,司法改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为司法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动力。在下文中,笔者将对中西方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进行对应比较,以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之处,改革我国司法制度中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1] 二、法律渊源、分布地点等基本情况的比较 (一)法律渊源、结构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司法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涉及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而发展起来的。 (二)欧洲大陆上的法、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中国及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香港和英联邦国家采用的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 [2] 三、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2015年西方行政制度形考作业4_0003满分答案

2015年西方行政制度形考作业4_0003满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最早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是(B英国)。 2. 西方国家的政府就是专指其(B行政机关)。 3. (C部)是美国联邦行政系统最古老最正规的单位,是真正的职能部门。 4. 西方政府的本质是(D统治阶级的工具)。 5. 英国政府的(A阁员大臣)是政府的领导核心。 6. 美国的(A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国防内阁”之称。 7. 日本的(A总理大臣)是最有实权、最有影响的人物。 8. 半总统制政府的组织形式最早是由(C法国)创造的。 9. 西方国家的大陪审团制最早流行于(D英国)。 10. 目前采用委员会制政府的国家是(D瑞士)。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西方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有(ABCD)。 A. 司法审判权 B. 司法审查权 C. 行政裁判权 D. 司法行政权 2. 西方国家按法院的审级来划分,一般都设有(ACD)。 A. 初审法院 C. 上诉法院

D. 最高法院 3. 西方国家政府的组织形式有(ABCDE)。 A. 内阁制政府 B. 总统制政府 C. 委员会制政府 D. 半总统制政府 E. 独裁制政府 4. 美国的总统办事机构中最有影响的有(ABCDE)。 A. 白宫办公厅 B. 国家安全委员会 C. 中央情报局 D.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E. 国内事务委员会 5. 法国的法院组织还设有一些专门的法院组织,主要是(BCD)。 B. 争议法庭 C. 特别高等法院 D. 共和国法庭 6. 日本法院的组织系统分为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两类,下级法院由(BCDE)组成。 B. 高等法院 C. 地方法院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

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的具体国情。离开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生搬硬套某国的政治发展经验或政党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政党制度注定是没有活力或没有前途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凝聚力量的显著功能,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献计出力。这样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

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许多重大意见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团结合作的鲜明特色,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资源整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国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长期执政;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依法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l8万多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万多人,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中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在工作中享有充分的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下,中国共产党与各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

外国司法制度概要

外国司法制度概要 篇一:比较司法制度书目推荐 《比较司法制度》可参考的阅读书籍 1.《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范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司法制度概论》范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3.《司法的理念与制度》贺卫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4.《司法正义论》扬一平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 5.《当代司法制度》肖扬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年6.《中国律师制度研究》章武生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 7.《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熊先觉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年8.《美国法官制度与法院组织标准》于秀艳等编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XX年 9.《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杨兆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10.《司法权及其配置:理论语境、中英法式样及国际趋势》程春明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年 11.《两大法系判例制度比较研究》奚晓明等编著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年 12.《司法制度新论》冀祥德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13.《多元司法: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及其变革》高其才著法律

出版社20XX年 14.《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姚建龙著法律出版社20XX 年 15.《中国司法制度》李军、薛少峰、韩红俊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年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探索》主编曹建明人民法院出版社20XX年 17.《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XX年18.《少年司法通论》张鸿巍著人民出版社20XX年 19.《英国司法制度(第2版)》齐树洁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年20.《中国司法制度》左卫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年21.《比较司法制度》张彩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XX年22.《国际刑事司法制度通论》宋健强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年 23.《外国刑事司法制度》英文中文对照何家弘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 24.《司法理论与司法模式》武建敏著华夏出版社20XX年25.《司法权论:当代中国司法权运行的目标模式、方法与技巧》汪习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年 26.《理念、制度与实践:从司法制度到司法改革》冯军,吴卫军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XX年 27.《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

电大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全部题型及答案(汇总)

填空题 A 1、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成员当前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 )。总督是派驻这些国家的代表,不是法理上的国家元首。 Z 1、总统制政府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 2、总统制政府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 3、政党制度狭义上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4、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政权的组织形式 )。 6、政府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政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泛指(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政府指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 )。 7、政府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政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泛指(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政府指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 8、政府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政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泛指(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政府指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 9、政治制度与国体相适应,既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又规定了运用(国家机器)的基本原则。 10、政党的基本特征是反映一定阶级和阶层的(共同利益)。 11、在当今几乎所有的现行政体中(宪法 )成为调节社会矛盾和政治利益冲突的最高准绳。 12、在国家形式方面,实行议会制君主制的最典型国家是(英国)和(日本 )。 13、(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是针对主权在君原则提出来的,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现代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G 1、古希腊民主概念的核心价值是(人民的统治),这一价值在制度上具体体现了古希腊人采取民选政府的制度。 2、国家结构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M A S T E R 04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齐 艳 摘 要: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日渐凸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词汇、亲属关系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究其根源,试图找出一条途径以期形成有效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词汇 亲属关系 法律 众所周之,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知识全球化与通讯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其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几点差异(一)词汇 课程认定为纯粹的技能型课程。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和音乐传承人的目标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强化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实用性,一些高深的理论课程如复调、和声学应该设置为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和需要加深专业学习的学生选修;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内容要加大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介绍和对该项课程作出如下设置。 (1)必修课: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汉族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土家族苗族侗族音乐鉴赏、外国音乐史、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歌曲写作与配器。 (2)选修课:音乐美学、教师口语、音乐学概论、舞蹈名作赏析、中国民族经典音乐赏析、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中外音乐教育比较、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解析、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管弦乐器教学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和声学、复调。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设置按照必修主修技能课、必修辅修技能课和选修技能课,为体现学科特性,强化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可以明确规定为:必修主修技能课每人确立一门专业主修课(如: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必修辅修技能课则必须确立为非主修技能课(主修为声乐的辅修必修钢琴、器乐、舞蹈),而且非主修技能课必修涉及有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同时,选修课程中必修有一门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课程。 (1)必修课:专业主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8学期)、专业辅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4—6学期)、即兴伴奏(128学时)、合唱与指挥(64学时)、计算机音乐制作与合成 (64学时); (2)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模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编排、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教学课件制作。 (三)专业实践与考察课程 专业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用,是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也是教师基础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体现。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专业实践课程,有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等,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整合音乐专业学科知识,强化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重视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二是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有教育教学实习、教育教学见习与课堂教学模拟等,通过教育实践型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日程教学的备、教、辅、改、考、评等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了解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三是艺术考察与采风、基础教育调查等,通过这类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地域特性或民族特性的音乐文化形态和音乐传承方式,为毕业论文或毕业汇演积累素材,收集资料,强化生活体验,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经验储备;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考察类课程要侧重于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和教育现状展开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使学生关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投身于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 专业实践必修课程: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考察、教育考察与模拟教学、武陵地区音乐文化考察。 (康晓蕴: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少 数民族艺术与音乐教育。)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每个语言学习者要想熟悉使用这种语言,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掌握大量的词汇。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了解其读音、意义,更要了解其文化内涵。 1、elephant(大象)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畅销,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好。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而数量不多,所以被看成一种罕物,仅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处罚失宠的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所赐之物,大臣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失误和损失。 2、称呼意义的区别 字面意义和涵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

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

燕京理工学院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法律英语》期末论文 题目:英美法系国家法律制度—陪审团制度 专业:法学授课教师:蔡丽辉老师姓名:陶伟伟学号:130710079 班级:1303 学生学院:文法学院学年:2015-2016 学期:第二学期

英美法系国家的制度—陪审团制度 陶伟伟 文法学院法学1303班学号130710079 授课教师蔡丽辉老师 摘要: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中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这个制度在世界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美法系国家中的陪审团制度不断深入认知,包括对这个制度的起源、发展过程的认知,我们会对西方的司法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司法制度 System of the Anglo American law system: the jury system Abstract: Jury system is a long history of the system in the Anglo American law system ,This system has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history.Through the jury system in the Anglo American legal system , Inclu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is system ,We will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estern judicial system. Key words:Anglo American law system The Jury System jury judicial system 陪审团制度是西方司法制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制度,我们通过美国律师协会将2005年定为“陪审团年”就可以看出陪审团制度在西方司法制度中占据何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陪审团制度,就是指指定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烦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在美国,有关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 [1]《美国司法制度》,齐树洁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90页。 [2]《比较司法适度》,张彩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83页。 [1]《西方司法制度》,王德志徐进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60页。 [4]伍为《陪审团制度的历史解读》,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133-134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