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3T09:36:10.157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作者:姜涛孙慧敏敖冰峰[导读]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已经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指导课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姜涛孙慧敏敖冰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已经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指导课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新课程体系

我国作为教育大国和拥有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就业压力的问题已经成为每年大家热议的话题。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解读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预示着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场"大变革"即将到来。扩招不仅是教学制度的改革,还要大力改革办学体制,更要大力改革职业院校的体制机制,这也包括继续教育的改革创新。最关键的是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水平。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上升,在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到2016年的15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95万人,比2016年多出30万。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用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越来越多的高文化高素质人才诞生。199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只有100万左右。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500万。仅仅十年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就翻了5倍之多。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世人惊叹!

在我国综合国力日趋强盛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在重视高等教育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开始认识到创新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支持。比如为以创业带动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体系的建设。并且设立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体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但如果需要彻底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首先应当从高校中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做到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使国家综合实力快速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和认知中,很多情况下还保有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习惯。大多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撰写还围绕着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采取知识灌输的授课形式。从长远角度看来是不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更不用说自主创业的能力了。甚至有的学生学习了三或四年的课程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课堂不是解决问题的,而是发现问题的"。笔者走访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学府。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除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外,更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空间想象力的开发。在很多通识课程中加入"创造"元素,鼓励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已团队的模式去协作创新和创业。而相比之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则还相对落后,甚至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缺乏重视。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指导课是"鸡肋",可有可无,就更谈不上对创业知识摄取的可望和兴趣了。

再者,高校的创业指导老师本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没有发挥课程应达到的层次和效果。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创业指导的老师本身没有从事创业相关的经历,也没有系统受过专业的指导。在授课过程中只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给与正确的解答,任课的指导教师纯粹为了讲课而讲课。还有一方面,创业指导教师的组成结构多都是在校的非专业老师兼任,或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在准备课程和设计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去精心思考,也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陈柳艳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综合化、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采进行。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一、关于离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考核方式等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说,课程体系定位应与人才培养下作目标相一致。我同高职教育的基本H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适应性,多元性的要求。在今天很多岗位消失得很快,越来越多的丁作岗位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要保证使受教育者以宽厚的基础与实力去迎接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可迁移性,可延续性。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与此相匹配一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理解并提高专业群、职业群的知识能力。使课程的框架臣宽、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又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要实现: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主线,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注重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而是完整的“社会人”。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把社会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作为确定课程体系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工作任务出发。关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公共基础等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确定、整合课程内容。 (二)按照模块化、综合化的结构建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除了选择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教学内容如何序化、结构化的问题。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割断学科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教学的目的性强,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建市模块课程体系,依据真实T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以及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检查评估与验收方法。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本位的原则。专业培养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能力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能力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能力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因此,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认真贯彻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文件精神,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实施“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有: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

高等体育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高等体育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2019-01-10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满足人才强国的需求,建立真实的创新型国家,在教育上要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我国至今已经设有大约九所创业教育试点型院校,很多院校为了创新设定了各类具有独特特点的活动形式。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系统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应当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创新课程;创业课程;体系建立 一.体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结构 体育类院校需要遵循其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活动与实践服务有机结合的原则,从而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所谓“四位一体”指的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以及校内活动,整个体系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基础,坚持差异化教学,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创新的意识,从何实现综合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整个体系的具体运行在于,学校会依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实践作为导向,进行差异化实践活动,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起坚强的从业、创业理念。同时,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商业决策、职场适应、信息处理、人际交往、挫折面对等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未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整个体系尊重了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个性突出的专业培养思路,让结构更具有层次感、规律性。 二.高等体育院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体现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对体育感兴趣,他们的个性符合体育本身的发展要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多的是可以展现学生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发展。 2.可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人才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仅仅是综合类高校的宗旨,更是体育类院校的办学宗旨,只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算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 3.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体育大学生脱颖而出。在培养他们创业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其兴趣从而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创业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特殊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

高职院校是什么

高职院校是什么 篇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拥有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优势,就业市场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一定职业水平的从业人员,那么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就应该围绕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 教学改革。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高职教学改革职称英语职称英语考试 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但教学改革不是单纯为了改革进行改革,而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因地制宜、有清晰的计划和目标展开,同时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问题,不能也不可能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教学改革中主要的深层次方面,很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分析、研究,寻求适宜的改革措施和途径. 从全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研讨会上传出消息:广东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招收9名高级技术工人,只有1人报名,而招收1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就有6人报名”,1∶9表明广东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为此,广东全面放开了高级技能人才的准入条件,对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不限生源,不限单位,不限时间”的优惠接收政策,并在落户问题上享受本科生以上的待遇。

职业资格证书比学历证书更能适应市场需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全国许多经济发达的省市都出台了全面大幅度提高取得高级技工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职工的工资和津贴标准,其收入将比普通工人高出10%~20%。专家指出,在中国有可能在制造业大国的位置上更向前推进一步的今天,出现了与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尴尬局面:中国已成为了一个制造业人才尤其是高级蓝领稀缺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技术工人的素质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中国企业平均产品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000亿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学校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适应市场的需要,紧跟发展的步伐,培养出一流的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再高的学历也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拥有资格后才能到研发生产第一线。实际上,市场这一只“无形之手”已经开始对忽视技术工人的行为进行矫正。在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正成为“香饽饽”。在南方,高级技工和硕士博士一样大受欢迎;在深圳,大学生失业率在逐年上涨至17%,而中高级技工的失业率基本为零,显示出职业资格证书比学历证书更能适应市场需要。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3T09:36:10.157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作者:姜涛孙慧敏敖冰峰[导读]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已经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指导课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姜涛孙慧敏敖冰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已经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指导课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新课程体系 我国作为教育大国和拥有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就业压力的问题已经成为每年大家热议的话题。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解读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预示着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场"大变革"即将到来。扩招不仅是教学制度的改革,还要大力改革办学体制,更要大力改革职业院校的体制机制,这也包括继续教育的改革创新。最关键的是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水平。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上升,在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到2016年的15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95万人,比2016年多出30万。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用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越来越多的高文化高素质人才诞生。199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只有100万左右。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500万。仅仅十年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就翻了5倍之多。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世人惊叹! 在我国综合国力日趋强盛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在重视高等教育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逐渐开始认识到创新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支持。比如为以创业带动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体系的建设。并且设立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体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但如果需要彻底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首先应当从高校中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做到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使国家综合实力快速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和认知中,很多情况下还保有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习惯。大多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撰写还围绕着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采取知识灌输的授课形式。从长远角度看来是不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更不用说自主创业的能力了。甚至有的学生学习了三或四年的课程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课堂不是解决问题的,而是发现问题的"。笔者走访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学府。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除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外,更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空间想象力的开发。在很多通识课程中加入"创造"元素,鼓励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已团队的模式去协作创新和创业。而相比之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则还相对落后,甚至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缺乏重视。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指导课是"鸡肋",可有可无,就更谈不上对创业知识摄取的可望和兴趣了。 再者,高校的创业指导老师本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没有发挥课程应达到的层次和效果。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创业指导的老师本身没有从事创业相关的经历,也没有系统受过专业的指导。在授课过程中只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给与正确的解答,任课的指导教师纯粹为了讲课而讲课。还有一方面,创业指导教师的组成结构多都是在校的非专业老师兼任,或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在准备课程和设计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去精心思考,也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摘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建设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由此可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何谓标准?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那么何谓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呢?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各各院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规定课程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过程等的为课程教学提供指导的文件。课程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规范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涵:(一)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里包含了课程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它是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计的要学生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学习内容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课程应讲授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简单地说内容标准就是说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里包含了学习目标和考核评价。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以后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还有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教到什么程度”,是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考核评价也就是“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质”与“量”的考核标准,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三)教学指导教学指导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根据内容标准与考核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一)有章可循课程教学应该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内容的活动。(2)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程标准建设入手。因此,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的必要过程。正如管理的逻辑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一样,课程标准的建设包含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整个逻辑过程,从之前的策划与设计,到教学的组织设计,到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和最终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三)与行业企业零距离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把工作任务的要求课程化,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基于此,与行业企业零距离的课程标准建设势在必行。三、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一)精准的课程定位好的课程标准建立在精准的课程定位基础上,而精准的课程定位的前提是对课程开发过程的了解,对典型工作任务如何转换为此门学习领域课程的了解。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首先要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来明确课程的性质,弄清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练的语言对该课程的性质、典型工作任务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其中,课程性质要说明该课程在

浅谈高职院校建立与发展科研院所的意义

浅谈高职院校建立与发展科研院所的意义 阿伦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随着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在高速发展过后,有些院校已经出现了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突破瓶颈,如何使学院长久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科研院所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从一个全新的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科研院所的重要性。 关键字: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教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高职院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类高职院校的科研院所的发展已经严重的落后于学院的整体发展,甚至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瓶颈。随着近年高职院校建设,各个高职院校基本都完成了制度建立、主干专业建立和校区基建的建设,同时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在今后的发展将由其掌握的核心科技能力决定,这也对高职院校建立与发展科研院所提出了实际的要求。 1、高职院校研究所发展现状 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基本都设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有的是独立设置,有的是与科技处合署在一起,有的是与学报编辑部合署在一起。但是对于职教中心的具体工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其中有进行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的,也有顶了一个职教中心的牌子但承担其他工作的,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各个高职院校设立的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对学院发展的贡献非常有限,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将职业教育中心合署到其他部门中名存实亡。 2、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应有的分类 笔者认为高职科研院所应当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技术研究院所,另一类是教学研究院所。高职院校因为与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等诸多方方面的不同,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题一套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一定是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教育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A、政治知识的教育 B、金融知识的教育 C、法律知识的教育 D、道德层面的教育 2.信用评级的方法具体来说有( )。 A 、自评与同他人互评相结合 B 、组织考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C 、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D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的伟大民族精神。 A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4.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政府自身的诚信机制建设 , 这主要表现哪几个方面? A 、政府行为的诚信约束机制方面 B 、政府公务员的个人诚信约束机制方面 C 、对政府诚信监督机制的完善 D 、侧重完善和加强体制部和社会舆论两方面的监督

5.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度 , 这种制度重视个人对( )的道德责任 , 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人不得有独立的利益和人格 , 只能无条件地为宗族和国家利益服务。 A 、家庭 B 、宗族 C 、国家 D 、社会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 A、整合个人信息资源 B、科学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C、建立个人信用法制体系 D、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体系 E、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 2.我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储存的个人信用记录包括()。 A、银行信贷交易信息 B、个人的基本信息 C、消费信息 D、社会公共信息 E、以上选项都正确 3.下列诚信特点的描述中, 决定了诚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 A 稳定性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事关学校课程改革,关系着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实训为导向,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指导、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数字资源 一.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关系着职业院校教学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势必会筹集和配置最优质的团队师资力量,最优质的学科资源,以少数特色专业带动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方向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来发现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逐渐改变传统的、效率较低的课堂教学方式,青年骨干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直接推动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带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职业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高校有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有所不同。职业院校只有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批具有极具特色、强大优势的精品课程,才能为职业院校提升一定的知名度、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推动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虽然耗费了学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优势学科和高额的经费投入,但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院校采用远程教学、信息化教学、开展数字化教育的进程。职业院校建设的精品课程是一种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其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职业院校开放数字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程度,关系着职业院校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中的贡献程度。 二.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1.教学内容。精品课程选择和建设的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要素之一。选择正确和合适的课程课题,不仅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深受师生的广泛欢迎和接受,这样的课程才开始起到了应有的效用。由于精品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案的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笔者认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置,要坚持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即要坚持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②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设置和选取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课程内容不能远远超出学生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也不能停留在表层、肤浅的层面,为此职业院校精品课程不宜选择那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作为首选。③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建设应该利于推广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职业院校进行广泛和深入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试行,只有先行的课程改革进行的顺利,才能有效地促使教育主管者积极主张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2.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任何教学团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一支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优、团结奉献责任感高、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团队才能打造出一批出色的精品课程。职业院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选择师资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针对创业课程建设进行了多种尝试。针对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来年对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3+2”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即通识教育核心课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素质拓展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和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两个实践教学平台,并对这种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标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 1创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从最初的高校自主探索,到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试点建设,目前,已进入了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施阶段。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创业课程并没有真正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并未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往往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拓展三大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局限于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进行自由选择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受传统课程体系的影响,创业教育的定位较为模糊,创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创业类课程通常被挤压在专业选修或素质拓展这样的狭小的空间内,课程的辐射面及影响力不够。 第二,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全国高校的创新与创业精品课程数量少,几乎没有成熟的网络资源共享课。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三,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有等加强。 创业教育课程涉及创业理论、创业技能、创业宏观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这些课程的开设对老师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创业教育团队建设之初,政策或措施等暂不到位,教师指导或讲授创业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上创业教育课程往往作为副课的现状,老师付之的精力和时间有限。 2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一)调研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各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滞后,学习内容陈旧,考核方法死板,未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创业激情与兴趣。 (二)调研目的。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基础,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实践设计、项目平台孵化、文化氛围营造等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授课教师、用人企业4个方面的现

状,进一步掌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教师XXXXXXX、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等信息,从而搭建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一整套涵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项目、平台孵化为主要环节的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调研内容 (一)调研内容。 针对院校的调研:主要包括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开设课程科目、课程课时、授课时间、学分置换、课程属性等;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相关建议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配套等方面内容。 针对教师的调研: 针对学生的调研: 针对企业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 针对院校的调研: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英语教师滕叶 在20世纪80年代初13所职业大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目前已占据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跨跃发展和引导高职院校健康发展。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还是相当短,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临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个问题仍在不断摸索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思考和研究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时期的阐述不尽相同。现就不同时期关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典型表述进行梳理,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探讨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解放初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规定专科学校“培养高等专门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普通高等工业学校举办的两年制专修科的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199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教高[1991]3号)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1995年8月,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这类人才一般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1996年,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该文件首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定位问题。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2003年,党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把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范畴。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面向铁路一线职工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6, 4(2), 32-42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0b17712159.html,/journal/ces https://www.doczj.com/doc/0b17712159.html,/10.12677/ces.2016.42007 文章引用: 高翠香, 肖贵平, 晋林蔚, 时芝平. 面向铁路一线职工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J]. 创新教 Curriculum Design for the Railway Front-Line Workers in Talents Cultiva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Cuixiang Gao, Guiping Xiao, Linwei Jin, Zhiping Shi School of Distance Lear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Apr. 22nd , 2016; accepted: May. 6th , 2016; published: May. 16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0b1771215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ailway, demand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the railway frontline workers has changed,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l transplanting cultivation plans from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which focus on subject integrity, and develop an application-oriented curriculum that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railway industry but also fits for the in-service adult learne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akes the maj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in top-up degree program as an example, concerns the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designs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professional task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flects the curriculum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n railway talents’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op-up program under new normal. Keywords Curriculum, Railway Personnel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ask 面向铁路一线职工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 课程体系设计 高翠香,肖贵平,晋林蔚,时芝平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 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专项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高 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 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了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建设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 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 系和课程形式,课程体系主要是参考就业市场的需求、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 体系和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有余,专业技能不足,学生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即到即用的需求,造成社会急需的优 秀高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日趋提高,高级技师的缺口日益 突出。 分析其原因,学校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 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脱节,教材内容没有很好地突出职业性和实 践性。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素质和职 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机结合。即使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也是验证性实验多,学 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新很难得到提高,体现不了高职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 培养的特色。此外,考核形式上,笔试仍是主要形式,技能评价的体系难于建立,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因此,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从源头开始突出高职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各专业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建立反映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贯 穿课程建设的始终。 1.知识目标。高职课程知识目标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所定岗位(群)职业能力 培养的需求进行,淡化公共基础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课程的设定要符合应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2.能力目标。高职课程能力目标的设定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适应 岗位需求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方法与能力。 3.素质目标。高职课程素质目标的确定围绕着职业需求展开,培养适应社会 的通用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与培养适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如职业道德相结合。 三、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试行)

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试行)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关于到2010年“建设200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精神,特制订《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教师为课程主导”的要求,建设一批省级精品课程,推动职业院校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建设目标 到2010年,全省建设200门以专业课(含实践课)为主的省级精品课程,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100门,初步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三、建设要求 1、课程建设措施。职业院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学校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有现场专家参与的精品课程建设队伍;学校有与重点建设专业配套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并逐步实施;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项经费。 2、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学生实际;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明确,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清晰;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3、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了教学内容遴选机制,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得到充分反映;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结构;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50%以上(文科类专业的课程不低于30%)。 4、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建立精品课程网页,将课程的教材、教师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像、网络课件、在线测试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公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 5、课程团队。形成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30%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团队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不低于35%,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团队教师8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其中45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教师全部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