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2)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二 (6)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三 (11)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xiéduìzhènɡ,jiǎduìzhēn 邪对正,假对真

xièzhìduìqílín

獬豸对麒麟

hán lúduìsūyàn

韩卢对苏雁

lùjúduìzhuānɡchūn

陆橘对庄椿

hán wǔɡuǐ,lǐsān rén

韩五鬼,李三人

běi wèi duìxīqín

北魏对西秦

chán mínɡāi mùxià

蝉鸣哀暮夏

yīnɡzhuàn yuàn cán chūn 莺啭怨残春

yěshāo yàn ténɡhónɡshu òshuò

野烧焰腾红烁烁

xīliúbōzhòu bìlín lín 溪流波皱碧粼粼

xínɡwúzōnɡ,jūwúlú

行无踪,居无庐

sònɡchénɡjiǔdé

颂成《酒德》

dònɡyǒu shí,cánɡyǒu jié

动有时,藏有节

lùn zhùqián shén

论著《钱神》

【解析】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

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独角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時,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是正义的化身。

[汉]扬孚《异物志》载:“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

麒麟传说中的独角仁兽。雄曰麒,雌曰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人们把麒麟的出现视为祥瑞。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延伸阅读:古文法字源于獬豸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金文为“灋”。《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想象力。“灋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说文解字》释为“灋,解廌(zhì)兽(即獬豸)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看来,“灋”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义;二是“灋”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应该对任何人都公平如水。

韩卢对苏雁

韩卢韩卢是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故名卢。《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韩卢也在今后成为狗的别称。

有成语 [ 韩卢逐块 ],意思是狗只知道追逐人投掷的土块。比喻被事物表面现象迷惑,不能弄清事物本质;或做事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抓不住根本;引申为白费精力。

苏雁传说西汉使者苏武被匈奴单于放逐北海牧羊期间,利用南飞鸿雁向汉帝捎信,告知自己在北海牧羊。后人因以“苏雁”或“雁足”比喻书信(详见本系列第23讲“延伸阅读:鱼鸿尺素本无凭”)。

陆橘对庄椿

陆橘三国陆绩六岁时,在袁术家作客,偷装几个橘子回家打算给母亲吃。(详见本系列第27讲“梅可望,橘堪怀”)。

庄椿《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人以“庄椿”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末五代前蜀]贯休《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诗云:“今朝献寿将何比,愿似庄椿一万寻。”

韩五鬼,李三人

韩五鬼唐代文学家、诗人韩愈写的《送穷文》把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称为“五种穷鬼”,并说:“此五鬼,为吾五患。”

李三人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独酌的诗人幻想是自己、月亮、影子三人对饮。邀月对影饮酒,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受。

北魏对西秦

北魏(公元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统一了北方十六国,形成了与南朝并立的局面。后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先后为北齐、北周取代,共历20帝,享国148年。

西秦(385年—431年),与北魏同时代的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兰州西固)。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被夏国所灭。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蝉鸣哀暮夏夏去秋来,蝉的生命将近终点,故感秋凉而悲鸣。

唐代诗人王维《早秋山中作》中故有“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之句。

莺啭怨残春春去夏至,莺歌留恋不舍,故而似有怨春之啼。

唐代诗人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中故有:“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之句。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

野烧:野火。烁烁:火光闪耀。

意即野火烧得烈焰翻腾,火光闪耀。

碧粼粼:形容碧波荡漾。

元朝戏曲家关汉卿《双赴梦》中有:“碧粼粼绿水波纹皱”之句。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他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被认为无能而罢官。他嗜酒成癖,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的纵酒放诞之情趣,蔑视传统“礼法”。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来客责问于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

西晋鲁褒的《钱神论》,对货币权力作了深刻的揭露和嘲讽。他痛斥人的贪鄙,主张“动有时,藏有节”。他说:“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针对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论,他说:“死生无命,富贵在钱。”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二

āi duìlè,fùduìpín 哀对乐,富对贫

hǎo yǒu duìjiābīn

好友对嘉宾

tán guān duìjiéshòu 弹冠对结绶

bái rìduìqīnɡchūn 白日对青春

jīn fěi cuì,yùqílín 金翡翠,玉麒麟

hǔzhǎo duìlónɡlín 虎爪对龙鳞

liǔtánɡshēnɡxìlànɡ柳塘生细浪

huājìnɡqǐxiānɡchén 花径起香尘

xiánài dēnɡshān chuān xi èjī

闲爱登山穿谢屐

zuìsīlùjiǔtuōtáo jīn 醉思漉酒脱陶巾

xuělěnɡshuānɡyán

雪冷霜严

yǐ jiàn sōnɡ yún tónɡào suì

倚槛松筠同傲岁

rìchífēnɡnuǎn

日迟风暖

mǎn yuán huāliǔɡèzhēn ɡchūn

满园花柳各争春

【解析】

哀对乐,富对贫

哀伤对欢乐,富贵对贫穷。

延伸阅读:这句名诗常被误读

说到哀乐贫富,很多人或许都听过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古诗。但遗憾的是,这句诗,很多时候,不少人都会错了意,用错了地方。误以为这是在“感叹贫穷家庭夫妻生活的艰难”。事实上,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元稹为亡妻写的一首悼亡诗。原诗如下: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大意是“曾经开玩笑说过死后的事,今天就真的到了眼前来。你留下的衣服我几乎都送给别人了,你用过的针线我还留着却不忍再打开。念着曾经的旧情我对家里的婢女和仆从都格外怜惜,也因为梦到你而给你烧去钱财。我知道这样的生离死别世人难免,但对于一起经历过贫贱一路走来的夫妻来说,却是特别的悲哀。”

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当朝高官刑部员外郎、京兆尹、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在元稹科举不第,最落魄时下嫁与他,和元稹一起度过了一段很困苦的时光,却一直无怨无悔,夫妻二人恩爱有加。

事实上,写这诗的时候,元稹和韦丛已经相伴了七年时光,元稹也时来运转,升任了监察御史,家里还有效力了多年的婢女仆从,显然当时的境况早与贫贱无关。

元稹想要表达的是,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眼看幸福已经来敲门,却一朝永诀,是更为悲哀的。这是追思悼亡的情感,而非对于贫苦生活的现实感叹,所以,今人在引用时,不宜望文生义,曲解原文。

好友对嘉宾好朋友对应尊贵的来宾

延伸阅读:曹操名句竟是照抄

一说到嘉宾,不少人都会联想到曹操的《短歌行》里,那句充满好客色彩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但事实上,这句诗并非曹操的“原创首发”。而是曹抄了诗经小雅第一篇的四句原文。

因为短歌行入选了课本,而诗经不为普罗大众熟知,所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往往就被很多人直接记在了曹操名下,而浑然不知其更早的原始出处。

附原诗如下:

[三国]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弹冠对结绶弹冠结绶弹掉帽子上的灰尘,系结好朝服的印带,比喻要出来做官。

延伸阅读:弹冠相庆不宜乱用

有人在形容遇到高兴事儿的时候,有时又会望文生义地用上“弹冠相庆”这个词语。但这个词语却是专用于准备庆祝要做官,而且还带有些贬义的。

一开始,这个典故还是中性色彩的,说不上褒贬:

汉书中记载,汉宣帝时,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很好的朋友,贡禹多次被免职,王吉在官场也很不得志。汉元帝时,王吉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

很高兴,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多年布满的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这就是“弹冠相庆”的最初由来。

到了宋朝,苏洵在《管仲论》里写到:“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这讲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三个近臣,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讨悦取宠的,一是竖刁,自宫入内,二是易牙,烹子媚君,三是卫开方,弃亲求荣,他们相互勾结祸乱齐国,后来齐桓公重用管仲为相,这三子无以施其伎俩。管仲一死,这三子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回家取出旧官帽来,弹灰雀跃,相互庆贺,准备卷土重来。三人得势入宫后,终将齐桓公筑高墙围而饿死。此语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指坏人得势,互相庆祝。就让这词从此染上了贬义的色彩。所以,今后大家还是额手相庆,不要弹冠相庆了吧……

白日对青春

白日青春白天与春天。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楚辞·大招》云:“青春受谢(青春会衰谢),白日昭只(太阳永明亮)。”

金翡翠,玉麒麟

金翡翠是美丽的金属制翡翠饰品。

[唐]李商隐《无题二首》诗云:“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玉麒麟是玉制麒麟佩饰物。

[宋]陆游《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

虎爪对龙麟

字面意思上是老虎的爪子和龙的鳞甲。

另,《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皇帝)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因以“龙鳞”指人主。

[宋] 梅尧臣《送马司谏使北》诗云:“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阴山。”

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

风吹柳塘荡起细小的波浪。

[宋]曹冠《夏初临·婺州郡圃》词云:“碧岑敛散瑶烟,柳塘风皱清涟”。

花园小路飘荡着芬芳的微尘。香尘:化妆女子走路带起的尘土。

[明] 谢谠《四喜记·花亭佳偶》:“花径尘芳,浅印花鞋小”。

闲爱登山穿谢屐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登山时,穿一种有齿的木屐(木制鞋),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脚著作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醉思漉酒脱陶巾

《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酿酒,酒熟后,脱下头上葛巾漉酒,用完,再戴在头上。

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

雪冷霜酷,松竹不改青坚节。松筠:松竹。

[唐] 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云:“欲识岁寒心,松筠更秋绿。”

[唐]李中《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诗云:“惟爱松筠多冷淡,青青偏称雪霜寒。”

日迟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

春风送暖,花柳满园争妍丽。日迟:即迟日,春日。

[宋] 曾觌《柳梢青·花柳争春》词云:“花柳争春,湖山竞秀,恰近清明”。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 蛩:音穷。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 恰恰:自然、和谐。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和谐貌。 《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迢递:遥远。 嵯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上智:智力特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奁:音廉,妇女梳妆用的镜匣。笥:音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杵:用以捣物的木棒。 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灼烁:光皎貌。 蒙茸:草乱貌。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 戏马: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晋书·刘毅传》: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 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 鹤氅:《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李白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三姑石:《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镛:大钟,古乐器,奏乐时用来表示节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

《 声律启蒙 十一真》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十一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的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学者认识声调和谐,对仗工整。《十一真》让我们继续学习对仗的韵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六先》,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声律启蒙》的每一课都洋溢着音韵、文采和意境的美。我们平常看到的对联就洋溢着《声律启蒙》的基本韵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声律启蒙》第十六课。 (二)根据图片复习学过的内容 课文用“先”做标题,其中必有用意,你们先读读课文,用心观察,看看这个先与课文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从“先”字的拼音入口)

二. 初读 (一)找韵脚,指名说韵脚(引导学生从每一对的韵脚,或最后一字入手)(二)课件出示带韵脚的韵文,学生试读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以字数找出一一相对的句子,再引导。) 三. 韵文赏析 (一)学生自由练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1)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并加以纠正。 (2)同桌开火车合作读。 2.指名领读。 3.齐读。 四.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一)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学生用文本中的句子回答。 五.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有节奏地美读 (一)齐读 (二)指名读 (三)比赛读 六.拓展(课堂训练) (一)我来对对子:(由学生填写填空) 晴——()地——()

小学声律启蒙国学教案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珙泉中心校邹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领悟能力,教会学生欣赏。 三、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讲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对对子导入 1.大家还记得我们二年级学过的对子歌吗?一起来背一背。下面我们再来对几组对子,看看哪些孩子反应最快。(出示对子) 2.看你们对的这么开心,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声律启蒙》“一东”这一课,它也是很多对子组成的对韵歌。(指板书)(二)互动合作 1.初读韵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韵文。 2.齐读韵文,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对仗的感觉。 3.师正音,难的地方多教读几遍。 4.多种方式练习读(打节拍读,同桌对读,唱读) 5.品读解意,参考课文译解,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体

会词语的意境。 (三)初识声律启蒙 1.刚才大家已经熟读了韵文,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则韵文有什么特点?(生说)孩子们可真会发现,对的《声律启蒙》的第一个特点(板书:韵)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相同,这就是押韵。最后一个字叫做韵脚,文章押韵,读起来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板书:律)律就是节奏。 2.听了我的介绍,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次就要特别注意押韵。(四)创作交流 1.完成我会填:小组评议,然后推荐出最佳作品参与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2.成果展示 (五)巩固拓展 1.对于我们的国学,我们不仅可以用通俗的方式来朗读、朗诵,我们还可以把它编成歌儿唱出来,请大家欣赏一段不一样的吟唱法。(放音乐)大家可以小声的跟唱。 2.课下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孩子们,古人能出口成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刻苦的训练,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大多是韵文。《声律启蒙》就是教人作诗吟对的入门教材,认真学了它,说不定很快你们也能自己作诗了。

声律启蒙(注释版)

声律启蒙(注释版) 作者:(清)车万育撰,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 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 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

“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清暑殿,天上有凄冷广寒宫。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沿对革,异对同①。白叟对黄童②。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③。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④。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⑤。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⑥。 【注释】 ①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②黄童:即儿童。黄:指黄口。(chú)雏鸟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③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下联出自《晋书?(ruǎn)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原文】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 【译文】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④(zhuó)濯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⑤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yǎn)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⑥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声律启蒙》课堂教学构建与检测说明 一、教材简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按平水韵30个韵目分编,分上下卷,每卷有15个韵目。即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在编写方法上,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脚以对词、诗文、对句的形式编写而成的韵文。如:一东,平水韵部表的第一个韵目是“ong\ng”韵,韵目是以第一个韵脚命名的,东是这韵目的第一个字,所以称为“一东”。在平水韵表中一东的韵目共收录了74个韵脚: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声律启蒙》“一东”的韵文选择了这一韵目其中东铜童弓宫穷风红空虹翁通11个韵脚,串联成对词或对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在内容选材上,《声律启蒙》对词、对句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但是对词与对句之间在意义上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中涉典用故较多,有严格的平仄规律,在理解与运用需要穿插渗透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在对句结构上,采用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2)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二 (6)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三 (11)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xiéduìzhènɡ,jiǎduìzhēn 邪对正,假对真 xièzhìduìqílín 獬豸对麒麟 hán lúduìsūyàn 韩卢对苏雁 lùjúduìzhuānɡchūn 陆橘对庄椿 hán wǔɡuǐ,lǐsān rén 韩五鬼,李三人 běi wèi duìxīqín 北魏对西秦 chán mínɡāi mùxià 蝉鸣哀暮夏 yīnɡzhuàn yuàn cán chūn 莺啭怨残春 yěshāo yàn ténɡhónɡshu òshuò 野烧焰腾红烁烁 xīliúbōzhòu bìlín lín 溪流波皱碧粼粼 xínɡwúzōnɡ,jūwúlú 行无踪,居无庐 sònɡchénɡjiǔdé 颂成《酒德》 dònɡyǒu shí,cánɡyǒu jié 动有时,藏有节 lùn zhùqián shén 论著《钱神》 【解析】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 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独角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時,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是正义的化身。 [汉]扬孚《异物志》载:“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

麒麟传说中的独角仁兽。雄曰麒,雌曰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人们把麒麟的出现视为祥瑞。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延伸阅读:古文法字源于獬豸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金文为“灋”。《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想象力。“灋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说文解字》释为“灋,解廌(zhì)兽(即獬豸)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看来,“灋”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义;二是“灋”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应该对任何人都公平如水。 韩卢对苏雁 韩卢韩卢是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故名卢。《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韩卢也在今后成为狗的别称。 有成语 [ 韩卢逐块 ],意思是狗只知道追逐人投掷的土块。比喻被事物表面现象迷惑,不能弄清事物本质;或做事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抓不住根本;引申为白费精力。 苏雁传说西汉使者苏武被匈奴单于放逐北海牧羊期间,利用南飞鸿雁向汉帝捎信,告知自己在北海牧羊。后人因以“苏雁”或“雁足”比喻书信(详见本系列第23讲“延伸阅读:鱼鸿尺素本无凭”)。 陆橘对庄椿

四年级声律启蒙 国学试卷分析李海思

上饶县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五府山小学四年级国学学科分析人:李海思分析时间:1月10 参考总人数评卷形式流水式 分项成绩(各项三率) 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 11人44% 人30% 21人84% 抽样原则随机抽样抽样份数 对试题题型、题量、难度、梯度、覆盖面、分数分配、思想科学性等方面的具体意见 四年级《声律启蒙》期末试卷从题型、题 量等分析,是非常合理的。既体现了课改的理 念,又结合国学课程的特点,做到题型多样, 题量适中,难易比例符合命题原则。注重对学 生所学课本知识的考察,如第一、二题就是课 本知识的再现,学生有没有花时间去学习背 诵,就一目了然;注重对学生理解、运用能力 的考察,如第三题;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考 察,如第四题。 题目覆盖面广,试题也较灵活。从分数安排上 来看,还是比较适当的,只是第一题的分数相 对较高,总分20一个空2分,对学生背诵的 要求相对高些,而学生平时要背诵语文、英语, 所以可能有些难度。第四题的分数可以再高 些。本人认为对国学课程的考察,死记硬背当 然要,但更多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抽样考生 情况分析 所抽取的15名学生中,达优2人,他们每道 题都做的较好;12-16分的共7人,他们理解 不了对子的意思,第四题做得比较不理想。另 外有6人分数在10-12左右,每道题做得都不 够好,而且他们的语文基础也比较薄弱。 学生 答卷 情况 统计 分析 抽样的15个学生中,总分195分,平均分 13分。及格率84%,达优率13.3%。及格分以上 的学生第一、二、三题做得比较好,第四题失分率 比较高,因为每周一课时的教学,要求学生读得都 不够,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会深入地引导学生去 理解对子意思。所以,学生的理解与想象的能力还 不够。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卷一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广寒宫:《明皇杂录》:“(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本为虚构,后遂以为月中仙宫名。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白叟,白发老人;黄童,儿童,幼童发色黄,故称。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颜巷陋:《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又名颜回,孔子弟子。阮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冀北:古幽都地。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濯:洗涤。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同泰寺:《梁书·武帝纪下》:“大通元年三月,舆驾幸同泰寺舍身。”后常在同泰寺讲经,传有天雨宝花而下。寺在金陵,今不存。未央宫:西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末毁。《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绿绮:汉卓文君琴名。青铜:古代镜子,以青铜铸造研磨而成,故称镜为青铜。欧阳修:素丝悲青铜。曾巩:水面磨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皤:白色。芰:音忌。古书上指菱。一说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新月:指农历月初时形状如钩的月亮。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长虹:雨气。《仪礼·聘礼》:“气如白虹天也。”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蛩:音穷。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恰恰:自然、和谐。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和谐貌。《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迢递:遥远。嵯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上智:智力特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奁:音廉,妇女梳妆用的镜匣。笥:音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杵:用以捣物的木棒。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灼烁:光皎貌。蒙茸:草乱貌。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戏马: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蟠龙:《晋书·刘毅传》: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鹤氅:《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李白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三姑石:《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镛:大钟,古乐器,奏乐时用来表示节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注释】禹舜羲农: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夏禹、虞舜、伏羲、神农。雪花:宋苏轼《咏雪》诗:“天巧能开顷刻花。”云叶:《史记》:黄帝与蚩龙战于涿

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二年级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性的经典诗文。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什么是对仗工整?本书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

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教材。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准备教案,根据新课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每周的诵读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等多种游戏活动。诵读方式多样,如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诵的是速度。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之持久、有效进行。指导学生撰写诵读经典的体会和感受。 六、教学进度

诗词声律启蒙

诗词声律启蒙(全文) 一、東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二、冬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鏡奩對衣笥,野杵對村舂。花灼爍,草蒙茸,九夏對三冬。台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雪花對雲葉,芍藥對芙蓉。陳後主,漢中宗,繡

虎對雕龍。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戰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踈慵 三、江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蓉裳對蕙帳,玉斝對銀釭。青布幔,碧油幢,寶劍對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興延馬武,桀王失道殺龍逄。秋雨瀟瀟,漫爛黃花都滿徑;春風嫋嫋,扶疏綠竹正盈窗。 旌對旆,蓋對幢,故國對他邦。行山對萬水,九澤對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對鐘撞。清風生酒舍,白月照書窗。陣上倒戈辛紂戰,道旁系劍子嬰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鷗對對;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銖對兩,只對雙,華嶽對湘江。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塞缸。青瑣闥,碧紗窗,漢社對周邦。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主簿棲鸞名有覽,治中展驥姓惟龐。蘇武牧羊,雪屢餐于北海;莊周活鮒,水必決于西江。 四、支 茶對酒,賦對詩,燕子對鶯兒。栽花對種竹,落絮對遊絲。四目頡,一足夔,鴝鵒對鷺鷥。半池紅菡萏,一架白荼蘼。幾陣秋風能應候,一犁春雨甚知時。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汾水鼎,峴山碑,虎豹對熊羆。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後園葵。笛韻和諧,仙管恰從雲裏降;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声律启蒙(一1)整理版

声律启蒙(一东)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 能背诵韵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夸父逐日》 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对韵歌,请大家看。 2.出示韵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讲授新课 1.读准字音: (1)师:对照音节,自己轻声读一读,试着把字音读准,哪个字读不准,就多读读。 (2)如果你练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让伙伴帮你检查,是不是能正确读下来。 (3)学生互读,后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4)听完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把字音都读准。 2.品读对韵: (1)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看这一段对韵歌,里面藏着的对子可真不少,你能找出来吗?(PPT,大屏幕) 学生生汇报: 预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2)指导朗读: 师:来,咱们把前面这一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A、谁来试着读一读? B、讲授:这么简单的对子,如果我们能读得更加干脆利落,会更好听,不信,你们 试试看。(生自由读) C、指名读 (3)还有对子吗?

师:能试着说说这是几言对吗? (4)指导朗读: 这组对子,比起刚才字数多了,你认为我们该怎么读更好听呢? 讲授:读起来不能那么干脆,但我们读起来,既要流畅,还要让大家听出清晰的节奏。 A、教师范读 B、自己试试看 C、谁想读? D、小嘴角翘起来,头摇起来美美的读,就更好听了,自己再试试看 4.讲授韵脚朗读方法 师: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落在大屏幕上,再把这几句对韵连起来再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5,朗朗诵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6.指导背诵 1、师:孩子们,怎么样,读了这么多遍,我们能不能试着不看着屏幕诵读出来?自 己试试看 2、能背诵的站起来,不能的可以对照文字,和大家一起读。 提示:嘴角翘起来,表情美起来,手儿可以拍起来。 (三)作业 回家把今天学的韵文背给父母长辈听。 声律启蒙(一东)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二、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诵读背诵韵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精心整理 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 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 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原文】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译文】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①。 三弄笛,一围棋②,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③。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④。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 目录 上卷 (2) 一东1 (2) 二冬1 (3) 三江 (4) 四支 (6) 五微 (8) 六鱼 (9) 七虞 (11) 八齐 (12) 九佳 (14) 十灰 (15) 十一真 (17) 十二文 (18) 十三元 (20) 十四寒 (22) 十五删 (24) 下卷 (26) 一先1 (26) 二萧 (28) 三肴 (29) 四豪 (31) 五歌 (33) 六麻 (34) 七阳 (36) 八庚 (37) 九青 (39) 十、蒸 (40) 十一、尤 (42) 十二、侵 (44) 十三、覃 (46) 十四、盐 (48) 十五、咸 (51)

上卷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叟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诵读《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 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 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 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 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培养敦 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 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 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 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90%的记忆力 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 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 性的经典诗文。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 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 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 什么是对仗工整?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 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 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 十五删。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 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每 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 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 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 教材。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 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 化底蕴;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历史、地理、天文、

20、声律启蒙十一真节选2《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1课时)

十一真(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有韵味地诵读《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 2、初步了解十一真韵的特点。 3、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领悟对对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复习: 全班齐背十灰部分。 二、点读《声律启蒙》十一真部分,点读繁体、小篆。 (一)整体感知《声律启蒙》十一真部分 1、点读繁体字十一真部分 2、点读小篆十一真部分 (二)读、吟 全班吟诵十一真第二部分(哀对乐——满园花柳各争春)字正腔圆 读正确。(会背的学生不用看书)。 1、小组吟《声律启蒙》十一真部分。 2、读一读十一真部分圈出来的繁体字。 (三)学习十一真第二部分 1、全班诵读《声律启蒙》十一真(第2部分)两次简体版, 找一找十一真第2部分押韵的字:真、正、椿、春、神,注意诵读时 把韵字拖长. 2、找入声字:白、日、结、玉、雪、日、各。 3、师领学生诵读一次。(正音)老师提醒:字音上要多注意“结、绶、屐、漉、倚、筠”等字。 学生跟录音一起吟诵两遍。(学生指字) 4、找对子理解:

(1)金翡翠,玉麒麟(2)、虎爪对龙麟(3)、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4)、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日迟风暖, 满园花柳各争春。(5)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6)日迟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 5、学生跟录音一起吟诵两遍。(学生指字) 6、全班吟诵两遍。(老师纠正学生吟诵不够准确的字音) 7、全班吟诵一次繁体版。 8、小组学习:1)组长带着组员一起吟诵两次繁体版。2)小组对歌三 个组员吟诵上半句,三个组员吟诵下半句,位置对调再对歌一次.3) 小组齐吟诵一次。 9、全班再次吟诵一次繁体版. 三、老师讲解个别字义,并且适当与学生对背. 漉酒:过滤酒。 筠:竹外青皮,引申为竹子。 四、精读理解,解惑答疑溯根源 1.典故学习:弹冠相庆 西汉宣帝时,王吉和贡禹都是琅邪的才子。他们很早相识,而且因 为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们两个人,无论 是学识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总是不够顺利,得不到皇帝 的喜爱。贡禹曾担任过很多职务,但多次被罢官。这样的经历,一 次两次还行,可是一旦频繁地出现,他心中就会闷闷不乐,陷入忧 愁之中。王吉虽然没有多次罢官的经历,但一直以来没担任过重要 的官职,郁郁不得志。两人同病相怜,经常在一起聊天,倾泻心中 的块垒。汉宣帝死后,汉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运,被提升为谏 议大夫,官位显要。此时贡禹正赋闲在家,他听说王吉被重用之后,心里非常高兴,他想:“我与王吉的经历与才学都差不多,既然皇 帝欣赏王吉,也可能会赏识我啊。这样一来,我很有可能会被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