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好内容要保存,多学习

100个情绪概念解析(父母/教师珍藏版)----孙瑞雪教育机构

高兴:愉快而兴奋。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开心:心情快乐,舒畅。

快活:快乐。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爽快:舒适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甜丝丝: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畅快:舒畅、快乐。

喜悦:愉快、高兴。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兴极了。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愉快:快意、舒畅。

愤慨:气愤不平。

愤怒:生气(滚动到极点)

恼火:生气。

气愤:生气、愤恨。

悲哀:伤心。

悲伤:伤心难过。

沉痛:深深的悲痛。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伤心:由于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痛心:极端伤心。

心酸:心里悲痛。

胆怯:胆小,畏缩。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发憷:胆怯、畏缩。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恐惧:惧怕。

受惊: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害怕。

入迷、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醉:因极喜爱而陶醉。

仇恨:因利益矛盾产生的强烈憎恨。

敌视:当作敌人看待,仇视。

敌意:仇视的心理。

妒忌、嫉妒:对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反感:反对或不满的情绪。

可恨:令人厌恶恼恨。

厌恶: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

憎恨:厌恶痛恨。

别扭:不顺心。

不快:心情不愉快。

不爽:心情不畅快。

烦闷:心情不痛快。

窝火: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

窝囊:因受委屈而烦闷。

心烦:心理烦躁或烦闷。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担心:放心不下。

担忧:发愁、忧虑。

发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犯愁:发愁。

忧虑:忧愁担心。

忧郁:愁闷。

压抑:对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郁闷:烦闷、不舒畅。

无能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能干什么。

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狂妄:极度的自高自大。

体面:光荣、兴彩。

优越感:自以为比别人优越的意识。

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自负:自心为了不起。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抱屈:因受到委屈心中不舒畅。

冤枉:1、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应该有的罪名。2、不值得,吃亏。浮躁:轻浮、急躁。

急切:迫切。

急躁:碰到不顺心的事马上激动不安。

焦急:着急。

焦虑:着急忧虑。

心急:心里急躁。

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切:心情急迫。

发慌:因害怕、着急或虚弱而心神不安。

恐慌:由于担心害怕而慌张。

心慌意乱:形容心神惊慌忙乱。

不好意思:害羞。

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或做错了事、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舒畅。

丢脸、丢人、丢丑:丢失体面。

害羞: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耻笑心中不安,难为情。

亏心:感觉到自己的言行违背正理。

愧疚:惭愧不安。

腼腆:害羞,不自然。

难堪:难以忍受,难为情。

难看:不光荣,不体面。

怕羞:怕难为情,害臊。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羞辱:耻辱。

悔悟:认识自己的过错,悔恨而醒悟。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后悔:事后悔恨。

过意不去:心中不安,抱歉。

内疚:内心感觉惭愧不安。

吃惊:受惊。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惊讶:惊奇诧异。

震惊:大吃一惊。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怀疑:疑惑,不很相信。

可疑:值得怀疑。

困惑:感觉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迷茫:迷离恍惚。

为难:感到难以应付。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好内容要保存,多学习 100个情绪概念解析(父母/教师珍藏版)----孙瑞雪教育机构 高兴:愉快而兴奋。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开心:心情快乐,舒畅。 快活:快乐。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爽快:舒适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甜丝丝: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畅快:舒畅、快乐。 喜悦:愉快、高兴。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兴极了。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愉快:快意、舒畅。 愤慨:气愤不平。 愤怒:生气(滚动到极点) 恼火:生气。 气愤:生气、愤恨。 悲哀:伤心。 悲伤:伤心难过。 沉痛:深深的悲痛。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伤心:由于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痛心:极端伤心。 心酸:心里悲痛。 胆怯:胆小,畏缩。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发憷:胆怯、畏缩。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恐惧:惧怕。 受惊: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害怕。 入迷、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醉:因极喜爱而陶醉。 仇恨:因利益矛盾产生的强烈憎恨。 敌视:当作敌人看待,仇视。 敌意:仇视的心理。 妒忌、嫉妒:对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反感:反对或不满的情绪。 可恨:令人厌恶恼恨。 厌恶: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 憎恨:厌恶痛恨。 别扭:不顺心。 不快:心情不愉快。 不爽:心情不畅快。 烦闷:心情不痛快。 窝火: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 窝囊:因受委屈而烦闷。 心烦:心理烦躁或烦闷。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担心:放心不下。 担忧:发愁、忧虑。 发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犯愁:发愁。 忧虑:忧愁担心。 忧郁:愁闷。 压抑:对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郁闷:烦闷、不舒畅。 无能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能干什么。 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狂妄:极度的自高自大。 体面:光荣、兴彩。 优越感:自以为比别人优越的意识。 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自负:自心为了不起。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抱屈:因受到委屈心中不舒畅。

1情绪概述

太原工业学院教案

第一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概念界定(举例,启发)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一)情绪的组成部分(提问,讨论,讲解)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情绪体验具有以下两种基本性质: (1)体验与表情的先天一致性:正是体验与表情的一致性保证了表情正确地反映情绪体验的性质,并传递其适应意义;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体验与表情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是感情和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2)情绪体验的不变性 2、外部表现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三种形式。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提问、举例)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区别 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应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情景性的、暂时的,变化的;情感则是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二、情绪的功能(提问,讨论,讲解) (一)适应功能: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页1第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1(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情绪之所以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是因为情绪的机能不仅可以来源于个2(体全部的先天机能,而且还来源于学习及认知活动。)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的互动功能。(3(二)信号功能: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讯的功能。(1)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词通讯手段,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2(人际间互相了解。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

《情绪》读后感_0

《情绪》读后感 《情绪》读后感 想到情绪,随着带娃的不断深入,自认为自己对情绪了解比较透彻了,无非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上火频次,多用理性去思考问题,不要大吼大叫,尝试温柔和善地语气去说话,同时也能有效关注他人的情绪。 如果再往深入地想,就是尽量让自己做一个情绪积极的人,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能正面思考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不是一遇到事情总是指责别人,将问题放大,却忽视核心焦点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带着好奇和疑问看完《情绪》后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情绪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以及可以从哪些地方有效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从育儿角度分析了一些情绪提升方法。 很早就给贝尔进行情绪概念的输入,遇到哭泣时告诉是伤心、难过了,遇到开心时喜悦、开心、兴奋了,遇到害怕时是恐惧等等。第一次说,是在构建情绪体验,引导他体验每个感官细节。 现在不需要沟通交流,贝尔一看到其他小朋友什么动

作或表情,就知道小朋友的情绪如何,从而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做准备。情绪概念的输入为贝尔对情绪预测打下基础,贝尔会根据自己已知的经验和感受从而赋予行为之意义。 比如,现在贝尔有一个固定的玩伴弟弟,第一次和弟弟玩时,贝尔不知道弟弟抢滑板车时是直接搂着肩膀倒地,所以第一次委屈的大哭,当时贝尔体验了这种情绪后,他自己所做的反应是记忆。第二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时,贝尔的反应居然是立刻起身,让给弟弟,因为相比保护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安全更重要。第三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贝尔的身体记忆和情绪反馈是直接用手和弟弟保持一手臂距离,并用语言告诉弟弟:这是我的,不要抢,不可以,会打你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不仅是地域饮食和风俗的不同,更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借钱,我们一般都是觉得不错的朋友或亲戚借钱,就直接借就可以了。但是有些区域是必须要打借条,并按照银行利息给予结算。也许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能因此结下矛盾的种子,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双方都认可借钱需打借条并按照银行利息计息的方式,所以文化的认可让彼此都能平和接受这种处理方式。 我的表妹比我小四岁,从小感情格外好。从她选择信仰基督教并从事教会工作后,一回家总会被各种反对声包

情绪定义30种

Box 12.1 Panel of Definition of Emotion (Classified by Kleinginna and Kleinginna) Categories(类型) Affective definitions 1, William McDougall (1921 ): ‘The emotional excitation of specific quality that is the affective aspect of the operation of any of the principal instincts may be called a primary emotion’ 2, Donald Hebb (1966): 'Special state of arousal accompanied by mediating processes which tend to excite behaviour maintaining or modifying the present state of affairs.' 3, Ross Buck (1976): 'Emotion is generally defined in terms of states of feeling. It i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activation and direction of behaviour,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cognition' External stimuli definitions 4, Robert Plutchik (198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may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way: 1. Emotions are generally aroused by external stimuli. 2.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typically directed toward the particular stimulus in the environment by which it has been aroused. 3. Emotions may be, but are not necessarily or usually actvated by a physiological state. 4. There are no 'natural'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like food or water) toward which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directed. 5. An emotional state is induced after an object is seen or evaluated, and not before' Physiological definition 5, John Watson (1924): 'An emotion is an hereditary

情绪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在心理学研究中,情感的概念与个性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以及认知动机有关。[1] 尽管许多分类法已被提出,但目前尚不存在明确的情绪分类法。一些分类包括:?认知情绪对应非认知情绪 ?本能情绪(源于杏仁核),对应认知情绪(源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 ?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导致复杂情绪 ?基于情绪存续时间长短:一些持续一段较短的(数秒钟)情绪(如吃惊),也有持续数年的(如爱情) 情绪和其产生的结果之间的相关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情绪的表达方面。人们某些行为(如哭泣、争斗及逃避)的直接原因往往源自于他们的情绪状态。然而,一个人如果出现没有与之相对应行为的情绪,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的行为对情绪来说不那么至关重要。詹兰理论指出,情绪体验主要是由于生理变化的体验。 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 个独立阶段。绝症患者被认为会经历这些阶段。这一模型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的。这一模型中的阶段后来广泛流传,被称作“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 库伯勒-罗丝模型五个阶段包括: 1.“否认”:“不会吧,不可能会是这样。我感觉没什么事啊。” 2.“愤怒”:“干嘛啊,这不公平!这怎么可能让人接受!” 3.“讨价还价”:“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儿子毕业就好。求你了,再给我几年 时间。我什么都愿意做。” 4.“抑郁”:“唉,干嘛还要管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也没什么意义 了。” 5.“接受”:“我没问题的。既然我已经没法改变这件事了,我就好好准备 吧。”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悲伤是种情绪反应,多数高等哺乳均有此反应,其中,人类对此最为显著。 人类的悲伤来源通常来自经历上的挫折失败,如:无法抗拒的住所改变,亲友死亡,离婚,毕业,或失业。另外,这类生物反应又会因生活经验与文化特质而异。举例来说,失去亲人往往让人觉得悲伤,但悲伤的表达方式或是失去哪些人发生,则因当事者年龄,经历而有所不同。

四种基本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情绪的含义 喜。喜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紧张感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程度可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 怒。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紧张感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可细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忿、激愤、狂怒等。 哀。哀是指所热爱对象的遗失、破裂以及与所盼望东西的幻灭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悲哀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 惧。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不能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恐惧可细分为:害怕、惊慌、惊恐万状等。 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之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如与感觉和知觉有关的厌恶与愉快,与自我评价有关的骄傲、自卑、自信、羞耻、罪过、悔恨等,与评价他人有关的热爱、怨恨、羡慕、妒忌等体验。 丰富多样的情绪 田甫 ◆早晨起床时,你发现自己又长了几颗青春痘,你的心情会? ◆在学校,如果遇到同学夸奖你的衣服漂亮,你的感受是? ◆上课时,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当听到自己的分数很低时,你的心情会? 这些情境是不是让你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而且每一种情绪都会对你产生不同的影响呢?学习了本框内容后,相信你会对情绪有一番新的认识。 一、情绪万花筒 1.主干知识:(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2)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其分类方法也很多,但喜、怒、哀、惧是最常见的四种情绪类型。(3)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2.深度拓展:(1)情绪是人内心世界的“窗口”。情绪由客观事物引起,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得到满足、并能以人的态度和行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情绪型消费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情绪型消费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情绪型消费”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情绪型消费 非理智地在瞬间作出购买某种商品决定的消费行为。是由冲动性购买动机驱使的,在未对商品进行考察和选择的情况下产生。 这种消费现象多发生在感情型消费者身上,尤其以女性消费者为多。 有学者将其区分为情绪高潮型和情绪低潮型两类。 情绪高潮型消费行为以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居多,这是因为她们的情绪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购买欲望多由直观感受引起,随时可改变自己的购物意向;青年人喜欢购买他们所能买到的并令人最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情绪低潮型消费行为以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居多,他们有一定的消费经验,很少因外界影响而造成非正常消费;但她们在情绪低落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特别是感觉自信不够时往往会购买某些商品以增加信心或发泄情绪,此时的消费成为情绪直接支配下的随意性行为。 该类消费产生的原因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如受挫折、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压抑等),从表现形式来看,它分为四种类型:纯冲动性购买,纯粹受好奇心或消遣驱使;经验性冲动购买,因

已有的商品知识和使用经验的影响而购买;诱导性冲动购买,初次看到商品即考虑其必要性而随之购买;“有计划的”冲动购买,事先无购买安排,但若有减价或附赠品且自己又满意即购买。 预防情绪性消费的措施有:一是捂紧自己的钱包;二是减少外来刺激;三是转移分心,如在购买欲望强烈时转移注意去做别的事情。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_特征与模型讲解

Lewis 等人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情绪。初级情绪包括喜悦、恐惧、愤怒、悲伤、厌恶和惊奇 , 这些情绪出现在婴儿早期阶段。随着婴儿的发展 , 对自我的理解出现 , 次级情绪随之产生。这些次级情绪包括尴尬、同情、内疚、羞愧、 自豪和嫉妒 ,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自我参照性行为—— —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 [1]。这种次级情绪就是自我意识情绪。相对于初级情绪 , 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 但是自我意识情绪在个体的社会行为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除了自我报告、非言语行为编码技术、言语报告和行为编码外 , 神经成像技术和反应时法也是自我意识情绪新的研究方法。文章概述了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和自我意识情绪的特征 , 并重点介绍自我意识情绪的两个重要模型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1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和特征 Lewis 认为自我意识情绪 (次级情绪与基本情绪 (初级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 但同基本情绪相比 , 自我意识情绪更加复杂 , 是一种以自我参照行为的出现为前提 , 并通过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 , 它在我们的情绪生活中占有中心地位 [2, 3]。 Tracy 和 Robins 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将自我卷入到情绪中的 一种特殊情绪类型 , 它包含内疚、羞耻、尴尬、妒忌、自豪等 , 自我意识情绪在调节和激发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自我意识情绪同基本情绪相比 , 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 首先 , 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觉察 (self -Awareness 和自我表征 (self-Representations 过程的卷入。尽管基本情绪 , 如害怕、悲伤等也能并经常有自我评价过程的卷入 , 但并不是必须的。而自我意识情绪则要求必须要有这些过程的参与。自我包括活动中的自我觉察的我 (I 和作为客体表征的我 (me 。这两种复 杂的自我过程共同作用使自我评价成为可能 , 自我意识情绪得以发生。当人们能觉察到他们的行为是按照一定的规则 , 或没有遵守规则进行时 , 人们才会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 , 如自豪、羞耻。如果事件没能激发出自我评价过程 , 这时可能会产生基本情绪 , 但不会有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因此 , 自我意识情绪的主要特征是

情绪概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b10185672.html, 情绪概论 作者:刘琴艺 来源:《卷宗》2019年第33期 摘要:情绪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同时也是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文将从情绪的取向入手,分析不同的情绪理论,同时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三个方面,更好的阐述情绪,帮助人们对情绪概念有基本的认识。 关键词:情绪;取向;理论;研究方法 情绪被认为是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或情境的一种内心的态度体验,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它是对个体的愿望、期待以及需要为中介的。同时情绪的唤起通常还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反应。总而言之,情绪是复杂的,多维度的。它是一种生理的、主观的、有一定目的的和社会的现象。正是由于情绪具有这些复杂的特性,心理学家对于情绪的内涵一直争论不断。 1 情绪的相关取向 目前,有关情绪的取向争论不断,而正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偏重研究的情绪的不同侧面,导致长久以来对于情绪的结构存在着争论,争论的取向主要有两类:一是分类取向。该取向认为情绪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该理论将情绪分解成为不同的有限基本成分,且各成分相互独立,如生理机制、外部表现等,但是研究者对于情绪基本成分的数量和概念上一直有所争论[1]。另外一种取向是情绪的维度取向,情绪的维度取向则认为情 绪是高度相关的连续体,是一种较为模糊的状态,它不对情绪的成分加以区分,只是对情绪的不同维度或核心进行阐释,但是基本维度是单级还是双极等个研究者仍然存在着疑问[2]。 2 情绪的相关理论 情绪分类取向认为情绪是由几种相对独立的基本情绪,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种复合情绪构成的。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固有的,生来就有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相对应的面部表情以及外在表现,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多种基础情绪混合的产物,或者说复杂是基础情绪和认知评价等相互分类的结果。例如,Ekman的基本情绪分类说。该理论的创立者Ekman认为存在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6种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3类复合情绪,包括基本情绪的混合、情绪与内驱力的混合以及情绪与认知的混合。尽管认同情绪分类观点的研究者普遍都认为存在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但是,对于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的数量以及分类一直存在着争议,这就导致分类取向遭受着各方的质疑。 由情绪的维度取向出发,相关的理论都认为情绪是混合的,多维度的。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度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的距离来显示的,不同情绪是逐渐的、平稳的转变,而情

情绪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情绪的基础知识 一、导语:感情 所谓感情(affection;чувство),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或现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也就是感情的体验。我国心理学家指出,感情有以下两层意思:“其一,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起的喜、怒、哀、惧等心理反应,如人们常说的动感情或感情用事;其二,对人或事物的关切、喜爱的心情,如人们常说的联络感情,产生感情等。”又说:“在科学概念上,它的内涵还没有严格的规定,泛指情绪、情感的一般现象。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在描写动物行为时也使用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它不但表示情绪表现和情感体验,而且还包括着与内驱力或生理需要直接联系的驱动性。一般汉语习惯于把情感过程的产物叫感情,或者把情感与感情当做同义语用。”(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说:“学者们把区别于认识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情、同人的特定需要 (自然的或社会的)相联系的感性反映统称为感情。所以,感情是标示这一感性反映的普遍的、一般的概念。它一般地包容着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既有情绪的含义,也有情感的含义。”孟教授还指出:“首先应当肯定,无论情绪、情感或感情,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情绪或情感术语时,指的是这同一过程、同一现象所侧重的不同方面。”(孟昭兰著《人类情绪》) 感情包容着情绪和情感,或者说是情绪和情感的总和,它综合反映了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愿望、需要等的感受倾向。一般来说,这种理解已没有太大的争议。那么,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呢? 二、情绪和情感 ㈠情绪 关于情绪(emotion;эмоция),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其定义十分概括:情绪是对事物的关系或主观态度的体验。 西方心理学家对情绪的定义各种各样,例如: ⑴阿诺德(,1960)的定义是:“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 ⑵拉扎勒斯(https://www.doczj.com/doc/0b10185672.html,zarus,1985) 提出与阿诺德类似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 ⑶扬(,1973) 的定义是:“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汇总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 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 验,较低级,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 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 变化,不稳定;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

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举例说明。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1、面部表情 2、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第3章情绪和情感

第三章情绪与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它反应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人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它亦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通过人的表情外显;同时常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反应。 由此可见情绪心理现象主要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生理三因素组成,又与环境、认识和行为多方面密切联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的区分是相对的,实际上他们指的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一种复合状态。情绪更倾向于行为,情感更倾向于体验。 一般说:与自然需要(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心体验谓之情绪。它有情景性强、表情和行为表现明显、冲动性大、发生时间短暂等特点;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对人类,也可用于动物。而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的内心体验谓之情感。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意识性的,往往无明显表情和行为冲动伴随。侧重于人的主观体验及对其它正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 事实上,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变化一般都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们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是一种与环境、认识、行为等多方面相联系的有机体的复合状态,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认识、度量它都是过于简单化。

知识点1情绪情感概述

知识点1——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概念 情绪是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感概念 情感是指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与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effectlon)。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性的、深刻性的、持久性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母亲的热爱,对坏人的痛恨。 3.婴儿情绪的发生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普遍认为,儿童出生后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舞动,就是原始的情绪反应。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一些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天生的、不学就会的。孟昭兰(1989)在概括总结当代主要情绪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人类婴儿先天地具有情绪反应能力”,人类婴儿的感情性反应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从降生到人类社会环境中的第一个刹那间开始的。伊扎德、凯波斯等的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 婴儿初生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①原始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②原始情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4.婴儿情绪分化理论 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早期情绪分化的理论观点。 1.华生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B.,1917)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够具有一定的反射性情感反应,至少存在三种情感:怕、怒和爱。 怕。华生认为,婴儿怕两件事:一是大声,婴儿静静躺在地毯上,如果用铁锤在他头部附近敲击钢条,立刻引起他的惊跳,即时筋肉猛缩,继之以哭。其他的高声,如器皿落下、窗帘飞起、屏风跌落等等,都会引起同样的反应。二是失持,婴儿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失去依托,身体下面的毯子突然被人猛抖,引起剧烈震动,婴儿会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即使口中有“安慰器”(奶嘴),也不例外。 怒。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当实验者双手温和地、坚定地按住婴儿的头部,不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哭叫,挥手蹬脚。 爱。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特别是抚摸皮肤的敏感区域,如唇、耳、颈背、乳头、性器官等,婴儿都会发生安静的反应,表示爱。 2.布里奇斯的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嫉妒。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模式。 3.林传鼎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

认识情绪教案

认识情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 3、让学生表现形式 4、让学生了解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及学习的影响 二、授课年级 初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哆啦A梦的表情图片 看完哆啦A梦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各个图片展现的是哆啦A梦具体表情。同时要求学生罗列出自己知道的有关心情的词语。从而引入今天上课的主题——认识情绪。 2、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3、人类四种基本情绪 现代心理学把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四种基本情绪。 (1)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随之而来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目的无足轻重,只能引起些微的满足;目的极为重要,并且是意外地达到,则会引起极大的快乐。 (2)悲哀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依存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 (3)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而成的。挫折如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被人恶意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 (4)与愤怒导致攻击不同,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的情景。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的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造成的。恐惧比其他任何情绪更具有感染性。上述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在体验上是单纯的、不复杂的,在此基础上,可以派生出许多不同情绪的组合形式,也可以赋予不同含义的社会内容。例如,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是比较单纯的情绪,而悔恨、羞耻这些情绪则包含着不愉快、痛苦、怨恨、悲伤等复杂因素,是一些复杂的情绪体验。 5、情绪的表现形式 情绪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面部表情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伊扎德将人们面部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认为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相应的情绪。比如,人愉快时,额眉——鼻根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颊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下巴区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笑的面部表情。在表现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 心理健康: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 1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的综合,是人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的对新情景作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甚至相对与同龄人,其智力总体水平较高,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的发挥了效能。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此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兴趣、爱好等也是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2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理愉快。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大学生的情绪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 (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

情绪、情感、感觉和心情这四个概念具体存在那些不同之处

情绪、情感、感觉和心情这四个概念具体存在那些不同之处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被描述为针对内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突发反应,一个主体对同一种事件总是有同样的反应。情绪持续时间很短,产生的情绪包含语言、生理、行为和神经机制互相协调的一组反应。人类的情绪也来自生物性能,特别是在演化中被强化。 情感是一个笼统概念,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有时可以专指"情绪"。折叠情绪与"情感"一词常通用,但有区别。中国大部分的心理学教科书与《心理学大辞典》中都认为情绪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的产生伴随着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也受情感的控制。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喜悦、愉快等;反之则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忧愁、恐惧等。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时刻都在感知自身存在的外部环境,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而感觉的综合就形成了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评价。感觉的个人对情绪的主观认识,更私人化,因人而异。 心情是指无特定、普遍及能够广泛影响认知和行为的一种情感状态。一般而言,心情会受到外在环境和因素以及实物和药品的影响。心情的主体所处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

情绪管理基本定义

礼仪修养类> 情商管理 情绪管理基本定义 情绪管理就是:面对不良的情绪,使用科学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调整情绪、理解情绪并放松情绪。 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吧! 什么是情绪管理?

礼仪修养类> 情商管理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 通俗的讲,情绪管理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探索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其核心是遵循人本原理进行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可以: ?使人性和情绪得到充分发展 ?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 ?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 ?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正确认识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调整,不是压制 情绪管理不是压制情绪,而是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因为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情绪管理是善于掌握自我 情绪管理就是掌握自我,合理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进行恰当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绪来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礼仪修养类> 情商管理 情绪是一种态度体验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负面情绪是短暂的,会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 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步骤一:体察自己的情绪 人都会有情绪,压抑它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我们可以这样做:时时提醒自己关注自己的情绪,并常自问:“我现在的情绪怎么样?” 当你因为好友迟到而冷言冷语时,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自己他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情绪做更好的处理。 步骤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什么样的表达是恰当的?什么样的表达不恰当?我们仍然以朋友迟到为例,来看看吧! 婉转的告诉朋友:“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非常担心你在路上指责朋友:“每次约会都迟到,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觉?”

情绪概念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 目录 1基本概念 2产生过程 3构成要素 4一般表现 5主要特性 6社会观点 7主要分类 ?情绪理论 ?维度理论 ?物学理论 ?认知理论 ?分化理论 8情绪研究 ?实验 ?研究 9调节 10表达 11管理 12衰老 1基本概念 编辑 关于“情绪”的确切含义,心理学家还有哲学家已经辩论了100多年。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三种成份组成的: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2.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3.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由于情绪与情感表现表达极易混淆,比如爱情的满足感总是伴随着快乐,所以在情绪定义中 不同情绪 不同情绪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辩论争议的重要方面。 情绪被描述为针对内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突发反应,一个主体对同一种事件总是有同样的反应。情绪持续时间很短,产生的情绪包含语言、生理、行为和神经机制互相协调的一组反应。人类的情绪也来自生物性能,特别是在演化中被强化。因为情绪可以为一些远古人类常常面临的问题提供简单解决方法(如产生恐惧并决定逃离)。

情绪与大脑

情绪与大脑 情绪与大脑的联系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 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 二、脑在任何类型可感知的威胁下 1.失去正确解释环境中精细信息的能力 2.恢复到熟悉的经历过的真实行为 3.失去了一些索引、贮存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在反应中变得自动化和有限性 5.失去一些感知联系和模式的能力 6.变得不能用高级的思维技巧 7.失去一些长时记忆的能力 8.用恐惧的方式对刺激做出过度反应 日常生活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概念 “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合适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合适的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必先觉察自我的情绪,并能觉察他人的情绪,进而能管理自我情绪,尤其要常保鲜活的心情面对人生。 二、情绪管理的三种思路 1.第一种思路—ABC理论 A.Acting event:事件——————前因 B.Belief:对事件的信念、观点或者态度…信念 C.Consequence:结果和反应————后果 2.第二种思路:改变反应,改变情绪 A.改变表情,改变情绪

B.改变身体状态,改变情绪 C.直接调节情绪反应:如宣泄室找人倾诉、自我渲泄,如大哭一场 3.第三种思路:调整刺激 A.目的:减少消极刺激、增加积极刺激 B.转移目标法 C.环境改变法(冷处理) 三、生活中应有的心态 1.欲望不要太高。 2.欲望无止境,欲望越高,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形成的反差就越大,心态就越容易失衡; 3.攀比思想不能太重。 4.如果盲目攀比,就会“人比人,气死人。”如果和下岗工人比待遇,跟农民兄弟比收入,跟先进人 物比贡献,心态就能平衡,怨气就自然消了。 5.学会忘记。什么事要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看得穿。不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过去了的事 就让它过去,这样才会少去许多烦恼,心情才能舒畅。 二、生活中情绪管理的方法 1.选择情绪:一个愈懂得选择情绪的人,也就是愈能换个心情的人。如此其人生不仅愈丰富,而且 每天的日子会过得较快乐。 2.转移术(冷却或转移注意力):不要压抑,但也不要冲动行事。换言之,一个人遇事立刻发泄怒气, 将会使愤怒的情绪更加延长,倒不如先冷却一段时间,使心情平静下来后,再采取较理性的方法 解决问题。因此,当一种需求受阻或者遭到挫折时,可以用来满足另一种需求来代偿。也可以通 过分散注意力,改变环境来转移情绪的指向。 3.制怒术(或适度表达愤怒):在遇到发怒的事情时,首先想想发怒有无道理,其次发怒后有何后果, 然后想想是否有其它方式代替发怒。这样一想,你就可以变得冷静而情绪稳定。情感平淡,生命 将枯燥而无味,太极端又会变成一种病态,如抑郁到了无兴趣,过度焦虑,怒不可遏,坐立不安 都是病态。所以我们要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适时适所表达情绪”。 4.助人术:多做善事,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可使自己心境坦然,具有较好的安全感。 5.宣泄术(进行自我教导):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过做运动、读小说、听音乐、看电 影、找朋友倾诉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大哭一场。或者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 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到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6.替代术(使用替代想法或理性治疗法):理性治疗法强调理念、信念会主宰一个人的情绪。一旦产 生不合理的信念,情绪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常保持良好或善意的理念,情绪也会较稳定。 7.放松术:心情不佳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放松全身,或者是通过自我催眠、自我按摩 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想象曾经经历过的愉快情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在学习和教学中运用教学规律 一、在学校的运用 1.遵循情绪优先的原则(关注情感、态度、动机,而不只关注认知) 2.教室必须是一个积极的环境,教师需要在学生中培养积极的态度。 3.适时地运用幽默,笑是老师的义务,幽默并不是浪费学习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