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①电子音乐的专业化创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至中期,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当时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基本都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现代音乐,同时也是最早接触电子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整体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子音乐后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电子音乐早期的创作模式,对了解中国电子音乐早期的历史、评估中国电子音乐现状、指导中国电子音乐的民族性的未来发展,无疑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张小夫在《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评估》一文中将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大体划为三个阶段:“1984—1993年,为中国电子音乐的探索与起步认知阶段;1994—20XX年,为中国电子音乐的开拓与创业积累阶段;20XX—20XX 年,为中国电子音乐的创新与全面发展阶段。”②本文所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为上述的1984—1993年这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与德国相继开始电子音乐创作,与之相比,中国电子音乐的起步滞后了40余年。事实上,这种滞后不仅反映在电子音乐的创作上,也延展到了现代音乐的创作上。20世纪70年代末,当西方早已进入现代音乐创作的繁荣期时,中国新一代的作曲家对“先锋派音乐”仍知之甚少,对“电子音乐”一词更是闻所未闻。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法国作曲家让·米歇尔·雅尔③(Jean Michel Jarre)的中国之旅,将盛行于西方音乐世界的电子音乐带到了中国,才掀起了一股“新潮音乐”的旋风。随后,一些中国青年作曲家开始尝试电子音乐创作,并举办了一两场以电子合成器为创作技术平台的、业内交流性质的小范围音乐会。其中,1984年9月2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那场纯电子音乐会可以说标志着电子音乐创作活动进入了我国的专业音乐学院。该场音乐会的演出曲目包括谭盾的《游园惊梦》、《三月》,陈怡④的《吹打》,陈远林⑤的《女娲补天》、《昊》,朱世瑞⑥的《女神》以及当时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作曲的周龙⑦的《宇宙之光》等8首作品。从这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们对电子化的声音产生了极浓的兴趣,但尚缺乏对电子音乐实质的理解,还没有形成以声音元素构建作品的概念。不过,在几位中国作曲家留学西方对电子音乐做了系统、深入的学习之后,到了90年代初期,中国作曲家已经创作了几部成熟的且独具中国民族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例如《吟》、《太一》等。另外,1987年,武汉音乐学院作曲家刘健⑧、吴粤北⑨创办了音乐音响导演专业,1993年,旅法的张小夫回国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电

子音乐逐步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为期十年的探索与起步认知阶段内,诞生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电子音乐作品。下面笔者将择其几例进行分析,作为探讨中国的早期电子音乐创作整体特点的基础。

一、中国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的实例分析

《牛郎织女》是作曲家陈远林于1986年创作的一部音乐诗剧,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使用MIDI技术制作完成的大型现代交响合唱。整部作品除“序曲”外分为三幕:“人间”——“天上”——“人间”。

陈远林是中国第一代电子音乐作曲家中的重要先驱。他的创作类型多样,主要电子音乐代表作品有《牛郎织女》、《飞鹄行》等。他的电子音乐强调通过现场效果器对声音做实时处理,因此,作品前期的技术创作都主要集中在对效果器参数的设置上。他的电子音乐作品多以中国民间故事为题材,或从中国传统音乐中取得灵感,每部作品都彰显着中国传统音乐色彩。

在《牛郎织女》中,一些唱段带有明显的简约派写作风格。同时,作曲家对纯电子化声音的运用较为谨慎。虽然电子音乐风格化的特点在此曲中表现不足,但作曲家大胆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制作交响乐,这一尝试本身就让作品有了重要意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牛郎织女》这一创作题材也体现了作曲家对中华民族人文关怀精神的解读。

《纹饰》为合成器与弦乐队而作,是刘健的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时长6分34秒,创作于1985年。该曲曾获得1989/1990年度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大赛”(The International New Music Composer Competition)的“才华成就奖”(Meritous Achievement Award)。

作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的创办人和电子音乐创作的探路者,刘健教授生前对武汉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创作活动与电子音乐学科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他的《纹饰》、《半坡的月圆之夜》等作品,通过现代音乐的理性创作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极原始的民族风貌与气息,并尤其以表现少数民族的传统风貌见长,他的音乐亦因此有“新民族根源音乐”之称。

该作的电子音乐部分运用合成器制作完成,电子音乐的音色来自YAMAHA-TX802音源发生器。正是这款发生器中的Full Tines+’s音色激发出了作者的灵感。

在总谱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弦乐编制:一组是弦乐四重奏,另一组是弦乐队。这就使该曲的整个弦乐形成了两个大的层次。在这两个层次中,弦乐四重奏中各声部的独奏音响与弦乐队的群奏音响通过“拨奏、连奏、音串”共同勾织出“纹饰”中的“点、线、面”。这种多点、多线条、多面的多层次结构所形成

的乐队音响,在错综复杂的声部运动中为电子音乐的进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音乐的主导旋律运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同时,西方音乐创作的理性思维和现代音乐中模糊调性的写作特征也很明显,并与传统音乐手法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该曲的神秘基调。

《太一II》是旅法作曲家许舒亚于1991年为长笛与电子音乐创作的个人首部电子音乐作品,时长14分22秒,曾分别获得法国第21届布尔吉斯(Bourges)国际电子音乐作曲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意大利第15届路易吉·卢索罗(Luigi Russolo)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二等奖和日本东京“入野义朗(Irino Yoshiro)音乐奖”。该作品是在法国的电子音乐实验室内创作完成的。

许舒亚在传统器乐写作和电子音乐创作上都有着较大的成就。他的电子音乐风格深受法国电子音乐流派影响,虽数量不多,但早期创作的《太一II》至今仍是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佳作。

他认为,中国电子音乐赶超西方大有希望,若能够在系统研究之上结合本土音乐特点,极有可能诞生代表中国的“东方学派”。该作中,电子音乐部分的声音来自对真实乐器的声音采样,其中包括箫和长笛的“打键”、“吐气”等噪音类声音。在通过模拟与数字结合的技术手段将声音原形进行多重变形、合成后,作曲家创作出了能够充分展现该作品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声音。

从命题文字“太一”来看,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是对宇宙终极问题的一种关怀。“太一”是中国古老的哲学范畴,但作曲家在调式方面并没有选择中国传统调式,相反还使用了无调性和微分音等西方现代音乐写作手法来表现“太一”所蕴含的东方哲学思想,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作品的曲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作品有两种情绪特征,也可称为两种音乐形象:第一种是引子与A部分中体现的长气息的、悠远的东方音乐特征(见谱例1);第二种是B段与C段中充满急速流动感的、噪音类的音响特征(见谱例2)。这两种音乐情绪是形成该曲音乐“语汇”的基础。

谱例1

谱例2

A段以不同形态呈现了三次,主题材料是长笛吹奏的二度颤音及震音音型,其发展过程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花舌、微分音、超吹等技法。B段中,长笛出现了急速的琶音和大跳音程,并明确了音高,与A段形成对比。C段使用了大量的非乐音演奏法,中间部分出现了长笛集中吹奏高音区长音的段落,从而形成整个乐曲在音高方面的高潮。

该曲的采样音色在使用上可大致分为三类:原始音色、复合音色、通过效果器改变的音色。原始音色例如在乐曲开篇用箫的采样来演奏的、奠定了全曲

的东方音乐基调的段落,又如A段中对由长笛采样的“气声”和打键声的使用。复合音色例如A段中对长笛采样音色进行多次叠加后获得的音色。通过效果器改变的音色不妨以从 B段开始到过渡段结束这一区间为例,该区间中,电子部分的音色都是用采样的原始声音进行了多种效果器处理后得到的,并明显可识别出GRM TOOLS效果器的音效风格。

《太一II》体现了作曲家对电子音乐声音概念的准确认知。作品通过多样的现代音乐创作手法及含蓄的民族音乐表达形式,传递出“太一”所蕴含的玄妙的中国哲学思想。传统的民族气韵与西方激进的微分音手法,在这部作品中通过碰撞对比与相互交融,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作品《吟》为中国竹笛(大曲笛)与电子音乐而作,是张小夫的首部电子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他的音乐会保留曲目,初创于1988年,时长10分2秒,1994年10月3日首演于北京音乐厅。

张小夫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群体中为数不多的跨界作曲家之一,作品类型多样。1988年之后,电子音乐是他主要的创作方向,代表作有《不同空间的对话》、《吟》、《诺日朗》等。他的电子音乐创作深受法国流派影响,但在音乐风格上主张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使中国的电子音乐风格区别于西方的现代音乐,形成独特的民族音乐语言。

该作品分为两个版本,1988年创作的是第一版,第二版则于20XX年重新制作。两版作品相比,乐器(中国竹笛)部分未作改动,电子音乐部分有所区别。鉴于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电子音乐的早期作品,在此只对第一版进行分析。

该作品从命题到音乐写作手法,无论从表层上看还是从内部细节上分析,都可发现明显的中国民族音乐特征。由于作品的雏形是作曲家早年为竹笛与乐队创作的协奏曲,器乐部分的写作已相对完善,故在结合电子音乐之时,竹笛部分未做改动。由于这部作品也是作曲家早年间涉猎电子音乐的首部作品,加之在创作前并没有接触过太多电子音乐作品,故该曲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带有尝试性。

作品《吟》的1988版(以下简称《吟》)以电子合成器为电子声音创作技术平台,所用合成器包括YAMAHA DX-7、Roland D50和Roland S

50等。作者通过调音台将合成器的声音分轨录入多轨模拟磁带录音机,最后将录好的声音整体缩混、合成。

“旧版电子音乐部分组织声音的方式是:前期在多台型号、发声原理以

及声音风格各不相同的电子合成器里寻找声音;中期将选择好的声音经过调音台,以分轨、分声部的方式录入多轨模拟磁带录音机;后期把录制好的声音进行整体的缩混、合成,包括对音量(Volume)、声像(Pan)、均衡度(EQ)、混响度(Reverb)等的调整。”⑩

在电子音乐部分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运用合成器中的调频技术改变声音原形,尽可能地使电子化声音与真实乐器的音色相对统一。FM调频技术可以对声音波形的频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基于此,作曲家在合成器中合成了多种贴近本曲风格特点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作为基本材料,根据作品的需要在不同段落予以展现。但单独展示一个声音是远远不够的,在通过调音台的分轨录音后,作曲家将多种不同性格色彩的声音叠加起来,形成多种频段、多种动态的电子音乐效果。在后期处理上,对声像和混响度等参数的调控,也使电子音乐部分初具通贯时空的“场态效应”。

该作品结构分为6段,如下图所示。

具有典型中国音乐风格的主题贯穿整曲,动机为一个上行的纯五度。主题(竹笛声部,见谱例3)使用了五度和二度音程为主题材料,材料简单统一。这个主题构成了音乐民族“语汇”的最初形态,此后的主题发展则运用了诸多西方音乐创作技巧对主题进行展开。

该曲各段落都有鲜明的色彩,不同段落之间呈对比发展关系。六个段落可概括为两大类:第一类是A、B、D和F,这几个段落的音乐情绪彼此类似,均较为平和、舒缓,旋律特征明显;第二类是C和E,这两个段落的音乐情绪较为亢奋。

在独奏乐器竹笛的演奏法上,作曲家有颇多创新的尝试,例如使用多种“笛膜”来展现竹笛不同的音色(包括“竹膜”、“纸膜”、“无膜”)以及其他演奏法的开发(包括“吹指孔”、“吹笛头”、“卡腔”等)。这些手法的使用极大提升了竹笛的表现力。谱例4展示的是B段开始处竹笛用“纸膜”吹奏的主题。这个手法所产生的独特音色是更加空灵、缥缈的,是对主题的一次深度发展,似乎勾勒出了作曲家对遥远的“悟”之彼岸的心向神往。

该曲E段中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段落,即竹笛在整个段落均使用“卡腔”吹奏,见谱例5。这种演奏法赋予笛子音色更为激烈、亢进、有力的效果,作曲家借此表达在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悟”的道路中内心那种强烈的、无休止的思辨与挣扎。这个音色在听觉上既有吹奏乐器的声音特点,同时又有人声音色的痕迹,这种模糊音色的使用恰好贴近电子音乐的声音语言特征。

《吟》对传统乐器演奏法的开拓,体现出作曲家试图寻找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新路径并极力追求现代音乐“新音色”的创作理念。可以说,这种在传统民乐写作中将乐音与噪音相兼顾、交融的手法,为其电子音乐版本提供了很好的

创作前提及改编意义。

在电子音乐声部,音色主要来源于合成器,并以乐音类音色为主,或者说更多地使用了比较接近真实器乐的音色。例如作者使用了多种音色来支撑竹笛,这些起支撑作用的音色可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长线条音色,包括长线条低音、长线条高音、仿吹奏音色;第二类是打击乐音色,包括仿铃音色、仿马林巴音色、仿钟音色、仿鼓音色。

谱例3

谱例4

谱例5

该作品的电子音乐部分主要发挥了两个功能——背景铺底和乐句呼应。长线条低音与长线条高音分别作为背景音色,打击乐音色与仿吹奏音色则作为呼应音色。两种类型的音色运用完全基于竹笛声部的主题发展,与主奏乐器形成了极为紧密、有序的关系。例如在A段中,作曲家使用了模仿竹笛的电子音色对主奏做引入,此音色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对竹笛做呼应。仿鼓声的音色主要功能是模仿竹笛声部的节奏型,多使用在乐句的结尾处。又例如在C段中,仿鼓声的音色的节奏型在该段结束处逐渐密集,并借助了更为强烈的打击乐音色将该段推至高潮。电子音乐的整体写法与竹笛声部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复调关系,其较为活跃的节奏型为竹笛的即兴演奏提供了参照。

从电子音乐部分的发展手法和音色选择上来看,作曲家当时关于电子音乐声音的概念基本上还是基于“音符”的。这部作品中的电子化声音材料尚不具备较强的展开潜力,且电子音乐部分与器乐的融合程度还不是很高。总体来说,电子音乐在这部作品中的功能更像是竹笛的伴奏,独立性依然不强,而这也充分体现了作品的探索性。

《吟》全曲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基础并谨慎运用外音,使其体现出最基本的民族音乐形式特征。电子音乐的功能以辅助竹笛声部为主,作曲家采用固定音高写法,使其与竹笛的整体音乐气息相一致。旋律写作方面,作曲家在不失民族音乐特点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了西方的主题动机发展手法,使作品的整体旋律在富有严密逻辑性的曲式框架之内体现出明显的即兴特征,犹如随心流淌而出,充满感性色彩。由此或许可以说,《吟》是中国早期电子音乐代表作品中,中国民族音乐风格最浓,表达方式最为直接的一部。更重要的是,作品成功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极关怀和人文关怀精神,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中国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的整体特点

以上四部创作手法各不相同的作品,在各自鲜明的音乐语言中折射出了一种共性,即运用明显的民族音乐音调,结合中西方音乐不同的创作思维模式,在

音乐中形成特定的民族“语汇”,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作品整体上的民族音乐基调与神秘的东方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承载了民族化的音乐语言与人文关怀内容。总结、概括这几部作品的共同特点,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中国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的三个主要创作特征——探索性特征、技术多样性特征与民族性特征。

(一)探索性特征

应当指出,所谓“电子音乐的探索”,至少可以指代分别基于中国、西方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探索之路。西方对电子音乐的探索更多地是寻找区别于传统音乐的声音以及寻找实现声音创新的技术路径;中国作曲家在早期则是对“电子音乐”是什么、怎样创作等基本问题处于探索状态。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专业音乐的创作风格基本还局限在古典派与浪漫派,音乐界对“现代音乐”不仅不提倡,有时甚至还抱以批判态度。当时中国用严肃音乐一词来解释古典音乐或者说是学院派音乐作品,而电子音乐则并不被视为此类音乐作品。到了90年代后期,中国电子音乐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即便是在那时的业内,对电子音乐概念的界定仍处于不太清晰的状态。对于这类问题,张小夫曾于20XX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一文,来集中阐释、界定电子音乐的概念。

中国作曲家在接触电子音乐之初,缺乏现代音乐的创作经验,甚至连听

的机会都极少。因此,早期的大多数中国电子音乐作品基本上都具备优美、流畅的旋律线条与保守的和声,所运用的电子化声音也大多类似于管弦乐音色,或至

少有着明确的音高。

以作品《牛郎织女》为例,其序曲中的主题声部使用由合成器制作的木管、铜管、马林巴等乐器音色轮流演奏,弦乐担任织体声部。在唱段“谁知道九霄云有多么高”的开始处,电子声音与仿乐器声音构成了多声部的旋律性织体,

其中电子音乐声部运用的音色以线条性声音材料为主。同样,作品《纹饰》中的电子化声音也以演奏旋律或织体伴奏为其主要功能。在这些作品中,所有的电子化声音材料都仅被作为有别于传统乐器的新音色来使用,且不具备任何展开功能。所以说,概括起来看,中国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在技术层面上基本是“因地制宜”的拿来主义。

(二)技术多样性特征

中国电子音乐由于没有像西方电子音乐那样经历早期实验室创作阶段,在技术实践上就显得缺少具体音乐方面的创作经验。中国早期电子音乐作品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作品所反映出的作曲家对电子音乐的认知程度,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中国电子音乐创作处于初步探索期,且技术手段呈多样性特征。这些特征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类:

MIDI、合成器技术这是中国作曲家在早期尝试电子音乐创作时使用的第一种技术手段。基于MIDI技术的自身特点,此类电子音乐作品的音乐构成元素大多以“音符”为主,缺乏电子化声音材料,也即在声音的使用上带有一定的局

限性。可以说,合成器只是被当时的作曲家看作一种能产生新声音的发声乐器。

这类的早期代表作品包括《牛郎织女》、《女娲补天》、《纹饰》等,1984年中央音乐学院首场电子音乐会中的作品也基本是使用合成器创作完成的。以《牛郎织女》为例,该作品的编辑、制作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KURZWELL合成器、一台音序器和一台磁带录音机。乐曲中所有的交响乐音色与电子音色均来源于KURZWELL合成器,人声独唱部分则由演员完成。作曲家运用音序器将声音的音高、节奏、表情等各类信息记录下来,在对原始音色进行编辑、修改后,演奏信息被音序器分轨记录在不同的MIDI通道中。由于传统器乐音色与人声合唱音色在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大,整部作品听起来更像是一部用MIDI技术实现的合唱交响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音乐。

多种技术手段并用即混合技术,采用多种技术平台、多种手段联合创作电子音乐。在早期,中国作曲家可以使用的技术手段基本局限在MIDI、合成器以及简单的音频拼贴和后期合成、缩混等,在音频处理方面仅能运用合成器的调频技术,没有特定的效果器硬件或软件。这类的代表作品如《吟》,从前文对《吟》的技术分析中可清晰了解这类技术的实现过程与特点。

采样、音频、效果器技术使用这类手段创作的电子音乐被称为

Electro-acoustic Music,它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声音采样、效果器处理、音频拼贴、声音合成等。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太一II》、《不同空间的对话》(张小夫作曲)等。以《太一II》为例(其技术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作曲家首先将

采样声音输入到MIDI键盘,用其控制并弹奏出来,经过内置调制器、滤波器、压缩器等多重效果器的处理后,声音被同步录制到4轨录音带上,最后通过分规、并置等手段来进行声音合成及音频处理(这部作品中使用的音频效果器是法国INA

声音研究所开发的GRM Tools)。

总体来看,除少数Electro-acoustic Music类型的作品之外,中国作曲家大多是从当时已有的合成器音源中寻找有可能贴近作品本身需求的声音材料的,在创作上处于某种被动状态,不仅没有创造属于自己作品的个性化声音的条

件与能力,更缺少创造声音的概念。同时,由于每个作曲家的个人条件与所在的地区环境均不同,他们创作时所使用的技术设备也就各不相同。这几点使得中国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在早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三)民族性特征

&nb

sp; 中国早期的电子音乐已经有了一个极其重要且宝贵的特点——民族性,这个特点几乎影响了中国此后三十年的电子音乐创作。

在探讨民族性特征之前,我们需要对民族性问题本身作一个简要的说明。我们今天所谈到的音乐中的“民族性”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关系是创作带有民族性特征音乐时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音乐是“民族性”音乐呢?是单纯运用民族器乐演奏的现代音乐,还是

融入民族语言、表达民族文化的现代音乐?笔者认为,音乐中的民族性特征问题应该通过三个层面来看:第一,音乐中单纯的民族形式;第二,音乐的民族性音乐语言;第三,音乐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

单纯的民族形式是指运用西洋乐器演奏具有中国传统音调的音乐,或是运用中国民族乐器演绎西方音乐。这两种形式都会使音乐中具有某种民族形式感,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结合的最初级体现,但究其根本来说,通过演奏形式实现的

“民族化”音乐,并不能在音乐上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格。而运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或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创作,是形成民族性风格的最基本条件。中国的民族音乐风格直接地反映在曲调上,即一种以五声调式为主的调式体系。同时,中国音乐强调横向线条,即旋律至上,并且旋律本身具有即兴特点。运用五声调式框架与强化旋律线条的写作方式,必然能最直接地体现出音乐中的中国风格。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民族性音乐不应仅体现于选择民族乐器、运用民族曲调,而应在音乐中蕴含并折射出更多的民族文化气质。“在内容和精神气质上与我们中国人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创作就是民族化创作应有的思路,这也是中国音乐创作的根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将其风骨、精髓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中延续和体现也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上。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实现音乐发展的现代化。而音阶素材、民间曲调、表述模式等音乐元素实际上都是音乐的外化部分。”(11)

基于以上对民族性三个层次的探讨,我们可将前面分析的四部作品逐一放入其中,来看看它们所表达的不同层次民族文化内容以及它们是通过何种创作手法体现出音乐的民族化或民族性特征的。

作品《牛郎织女》以及与之相似的《女娲补天》都以中国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带有叙事性特点,体现出作曲家对中华民族人文关怀精神的解读。但是,作品完全采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音乐中对于民族音乐曲调的运用并不明显。

相比之下,作品《纹饰》的创作手法结合了中西方音乐的创作原则,在手

法与风格上显得更为宽泛。“纹饰”看似具象,但作曲家通过运用具体的民族音乐曲调,将“纹饰”作为一种具象民族符号,来隐喻民族发展中既彰显于表面又深刻于内心的历史烙印。例如在A至E段中,电子音乐部分运用了排笛(Pan flute)音色。该音色很像埙,被作为全曲的开始;它演奏的带有滑奏特点的上行纯五度音型,构成了乐曲的首要动机,如谱例6所示。

谱例6

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常见对宇宙、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儒、释、道三大文化都有浓重的形而上精神。作品《吟》与《太一II》对民族文化的表现与诠释相当深刻,两者的音乐思想主题都体现了中国文化那种宏大深沉的哲学精神。“太一”是道家对宇宙本源问题的终极追求;在《太一 II》的音乐中,作曲家试图用一切音乐手段描述“气”,即天地的元气这个完全形而上的哲学概念。例如,在乐曲开篇处,作曲家运用箫的采样音色来奠定全曲的东方音乐基调,而箫的声音有着极其含蓄、深玄的气质。“引子”中,箫所吹奏的音高徘徊在B音周围,呈现出迷幻的音乐色彩以及较强的神秘感。同时,这一写法又与长笛的微分音交相呼应,两者都通过模糊音高、降低音乐归属感的方式,塑造“气”的音乐形态。

《吟》则将终极关怀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中国佛文化参禅悟道的基本精神。作曲家通过该曲表达了他本人通过参禅而未悟道的精神境界。“我们总试图闭上眼睛,在无垠的内心世界中远离外部空间的侵扰。然而却发现,真正令我们难以解脱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内心那永无休止的思辨吗?内心的追求无法抑制,却永远达不到‘悟’的彼岸,这便是人类内心生活的宿命。”(12)在创作手法上,该曲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曲调运用与乐器选择上,也实质地存在于那些由音色各异的演奏法所构成的同一主题的不同展开形态中。这些细腻、独特的音色不仅塑造了民族音乐形象,更传递出音乐在不同阶段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作曲家的心境。可以说,从乐曲结构到主题发展,再到每个段落中演奏法的运用,《吟》不仅将作者向往悟道境界的心境完整且深刻地表达了出来,还通过运用西方音乐的理性写作思维,呈现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哲学思想的新民族音乐。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国大陆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特点的探讨可见:中国作曲家当时在创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西方“正统”的技术理论指导,基本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电子音乐创作规律,这种情况也决定了中国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的技术多样性特点。至于民族性特点,当时几乎每部作品都有且体现形式多样,既有单纯的民族形式,也有独特的民族性音乐语言,更有对深层次民族文化精神的承载。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与西方电子音乐相比,中国电子音乐的创作起点较高。作曲家对音乐民族性的尝试与探索,使中国电子音乐在发展之初便深深根植

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这也为此后的中国电子音乐创作引领了发展方向,奠定了创作根基。大多数中国作曲家始终深信,电子音乐最终应传达给听众的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依靠技术实现的音响堆砌。早期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的中国作曲家虽然在电子音乐技术理论上有所不足,但他们通过作品传达出来的创作观念给了后来者很多启示,并在音乐史上有着充分的意义和价值。

注释:

①本文所论的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电子音乐早期创作特点,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相关情况。为简明见,后文提到“中国”时不再逐一作“大陆”标示,特此说明。

②张小夫《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评估》,载《艺术评论》20XX年第4期,第30页。

③让·米歇尔·雅尔,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氧气》曾排到了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第二名,产生了巨大的商业冲击力。

④陈怡,美籍华人作曲家,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音乐学院终身教授。

⑤陈远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绵阳艺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⑥朱世瑞,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音乐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网页制作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学习使用Dreamweaver 8设计网页,来达到熟知一个网站的网页整个设计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并能自行设计一个具有鲜明主题的完整网页的目的。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器材或软件环境 HP电脑、Windows XP操作系统、Dreamweaver 8 三、实验原理及方案 Dreamweaver 8是常见的设计工具,在设计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亲自动手设计源代码,但要设计一个满意的网页仍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1、确定网站主题、风格和布局 2、搜集相关素材,比如音频、视频、图片等 3、根据网站主题,在网站中放入相关元素和内容 四、实验步骤 1、确定网页的主题和风格,收集各种可能需要的设计素材(主要是图片,音乐,动画,视频); 2、规划网站,对网页的整体框架和结构进行设计,确定整个网站的内容,明确自己的网页需要满足的功能和内容; 3、Windows环境下,运行Drameweaver8 4、创建框架 在创建框架集或使用框架前,通过选择“查看/可视化助理/框架边框”命令,使框架边框在文档窗口的设计视图中可见。 (1)、使用预制框架集 1)、新建一个框架集,在弹出德对话框中选择“上方固定,左方嵌套”。

2)、使用鼠标直接从框架的左侧边缘河上边缘向中间拖动,直至合适的位置,这样顶部和嵌套的左侧框架就完成了。 5、保存框架 选择菜单栏>文件>保存全部,将框架集保存为yinyue.html,上方框架保存为kj1.html,左侧框架保存kj2.html,右侧框架保存为kj3.html。 这个步骤虽然简单,但是很关键,只有将总框架集和各个框架保存在本地站点根目录下,才能保证浏览页面时显示正常。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地区电子音乐的早期创作和问题分析 中国大陆①电子音乐的专业化创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至中期,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当时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基本都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现代音乐,同时也是最早接触电子音乐的作曲家。他们的整体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子音乐后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电子音乐早期的创作模式,对了解中国电子音乐早期的历史、评估中国电子音乐现状、指导中国电子音乐的民族性的未来发展,无疑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张小夫在《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评估》一文中将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大体划为三个阶段:“1984—1993年,为中国电子音乐的探索与起步认知阶段;1994—20XX年,为中国电子音乐的开拓与创业积累阶段;20XX—20XX 年,为中国电子音乐的创新与全面发展阶段。”②本文所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为上述的1984—1993年这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与德国相继开始电子音乐创作,与之相比,中国电子音乐的起步滞后了40余年。事实上,这种滞后不仅反映在电子音乐的创作上,也延展到了现代音乐的创作上。20世纪70年代末,当西方早已进入现代音乐创作的繁荣期时,中国新一代的作曲家对“先锋派音乐”仍知之甚少,对“电子音乐”一词更是闻所未闻。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法国作曲家让·米歇尔·雅尔③(Jean Michel Jarre)的中国之旅,将盛行于西方音乐世界的电子音乐带到了中国,才掀起了一股“新潮音乐”的旋风。随后,一些中国青年作曲家开始尝试电子音乐创作,并举办了一两场以电子合成器为创作技术平台的、业内交流性质的小范围音乐会。其中,1984年9月2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那场纯电子音乐会可以说标志着电子音乐创作活动进入了我国的专业音乐学院。该场音乐会的演出曲目包括谭盾的《游园惊梦》、《三月》,陈怡④的《吹打》,陈远林⑤的《女娲补天》、《昊》,朱世瑞⑥的《女神》以及当时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作曲的周龙⑦的《宇宙之光》等8首作品。从这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们对电子化的声音产生了极浓的兴趣,但尚缺乏对电子音乐实质的理解,还没有形成以声音元素构建作品的概念。不过,在几位中国作曲家留学西方对电子音乐做了系统、深入的学习之后,到了90年代初期,中国作曲家已经创作了几部成熟的且独具中国民族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例如《吟》、《太一》等。另外,1987年,武汉音乐学院作曲家刘健⑧、吴粤北⑨创办了音乐音响导演专业,1993年,旅法的张小夫回国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电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音奏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介绍运用555定时器制作简易电子琴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通过按键控制不同的RC组合应用多谐振荡器产生不同频率八个基本音阶的脉冲信号波,然后连到扬声器上,即可发出八音阶的音乐。在该设计中,利用了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各音阶不同频率的脉冲,不仅仅使其频率调节更加方便,而且发出的声音稳定、饱满。 前言 (1)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2) 1.1 设计的基本原理 (2) 1.2 设计要求 (2)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2.1 系统组成 (3) 2.1.1 按键模块 (3) 2.1.2音调发生模块 (3) 2.1.3音响模块 (4) 2.2 工作原理 (4) 2.2.1 NE555多谐振荡器 (5) 2.2.2 LM386集成功率放大器 (7) 第三章方案比较 (8) 3.1 方案一 (8) 3.2 方案二 (9) 3.3方案三 (10) 3.4方案分析与比较 (11) 第四章参数计算、器件选择 (12) 4.1 参数计算 (12) 4.2 器件选择 (12) 第五章系统调试及测试结果分析 (14) 5.1 系统调试 (18) 关键词:简易电子琴,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八个基本音阶 目录

5.2 硬件调试···················································19 2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19) 前言 随着当代科学设计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多重要的地位。电子琴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引领着许多孩子进入音乐的殿堂。因此,我们选择了简易电子琴这个题目来制作,因为它不仅能过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还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此次课程设计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探究书本知识。本课程设计是设计出一个电子产品,先焊接好,再进行检验。 在电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系统的概念十分重要,熟悉从系统的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基本方法除了实验课中要求掌握的功能测试、故障排除等各种一般方法以外、要特别注重使用“电路拼装”的方法。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课题;(2)、查阅有关资料;(3)、进行可行论证;(4)、通过设计方案的比较,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5)、分解为多个模块;(6)、分别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电路,并完成调试;(7)、组装成完整的数字系统;(8)、编写设计、安装、调试报告。 1 第一章设计原理及要求 1.1 设计的原理 555定时器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外形为双列直插8脚结构,体积小,使用起来方便。只要在外部配上几个适当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等脉冲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它在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测量与控制、定时电路、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电子乐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5.4 误差分析 (19) 实验小结及心得体会 (20) 结论······························································21 参考 文献·························································22 附录一····························································23 附录二···························································· 24 3

电子音乐历史发展回顾与思考

电子音乐历史发展回顾与思考 一、国外电子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国家早在四十年代后期便出现了电子音乐这种新兴的音乐艺术形式,从一定程度上讲,电子音乐的辐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演奏上、创作上均可以采用这种手段。电子音乐作为音乐创作的新势头,在欧洲的音乐创作领域得到空前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的音乐艺术工作者们也受到了其影响纷纷开始投身于电子音乐创作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秀的电子音乐作品。国外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磁带录音机的问世对人类文明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将音响进行快放、慢放、回放、重放等特点,美国的音乐工作者将其运用到了音乐领域。具体音乐①这一新名词是由先锋派作曲家皮埃?舍费尔提出的。具体音乐是把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和其它音响采集后经过加工处理,制成可以通过录音设备播放的磁带录音。他在巴黎广播电台工作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地铁练习曲》便是他将车轮声、喷气声、汽笛声等音响拼接、剪接、录音而成。1951年至1957年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建立电子音乐中心,米兰意大利广播电台音位学实验室宣布成立。日本广播电台成立电子音乐实验室,慕尼黑西门子电子音乐实验室的成立,随后华沙的波兰广播电台实验室也相继成立。世界各地的电子音乐实验室的成立为电子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极大的促进了电子音乐产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电子合成器的出现给电子音乐创作注入了新的能量。第一台电子合成器是由美国rca唱片公司生产并尝试将其运用在电子音乐创作领域。计算机音乐之父马克思?马修斯在1957年发明数字音频技术,哥伦比亚大学两位工程师赫伯特·贝勒(bert baylor)和哈利·奥尔森(harry olson)在此基础上改良,研制出一台名为马克二号的电子合成器。后来电平控制合成器的问世,使得合成器被广泛的运用到了音乐创作中。1982年midi 制定方案的通过,为紧接而来的计算机音乐时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 第三阶段:计算机音乐时代。计算机音乐既为那些不仅使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而且其主要音响素材均来源于计算机的电子音乐作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随后,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从1955年开始,计算机技术开始与音乐创作相结合。这套供音乐创作使用的能够产生音高和节奏的软件的出现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实用快捷的便利条件。这些技术成果为后来发展计算机音乐的高科技手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电子音乐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经历的这三个阶段虽然至今不过几十年,但其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电影、电视广播、唱片、等领域,成为人们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国内电子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法国电子音乐作曲家米歇尔·雅尔于1981年在北京举行的电子音乐会让电子音乐活动开始进入中国。电子音乐在中国也就仅仅数十载,但取得的成绩却是令世人瞩目的。我们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由于电子音乐创作在国内刚刚起步,对于电子音乐的创作也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尝试创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探索的方式在专业电子音乐创作、电子音乐的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此时的中国电子音乐创作正经历着从未知到知晓的一个过程。1984年9月2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举办的中国第一场探索性的电子音乐会,演出了谭盾的、陈怡、陈远林等人的音乐作品。这次电子音乐会表明了作曲家们开始涉足电子音乐创作领域,对于当时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电子音乐创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二阶段:成长阶段。通过萌芽阶段各方面的努力和探索,这个阶段主要是明确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方向及创作理念,从专业电子音乐创作、电子音乐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开拓性工作。经过萌芽阶段的作曲家们在这个阶段起到了带动作用,指导和帮助青年作曲家在创

音乐盒设计

机电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名称:音乐盒的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月* 日止 一、课程设计目的 利用AT89C51系列单片机,实现两首歌曲的依次、循环播放,并在播放歌曲的同时,与之对应的LED灯亮起,形成三种绚丽的灯光效果,制作成一个简单的音乐盒。 二、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设计任务: 1.运用AT89C51系列单片机的技术原理,通过硬件电路制作以 及软件编译,设计制作出一个多功能音乐盒; 2.运用2N2905三极管放大技术,对扬声器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实现音乐播放功能; 3.8个LED灯对应音乐的不同音阶,实现伴随音乐播放,发出 不同的花样效果的功能。 基本要求: 1. 能够实现设计任务的基本功能; 2. 至少设计两种音乐的播放和三种灯光效果的制作; 3. 能够完成音乐盒实物的焊接; 4. 完成设计后独立撰写3000字左右的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1 概述 (2) 1.1设计意义 (2) 1.2设计方案 (2) 1.3设计内容 (2) 2 硬件设计 (3) 2.1音乐盒的结构框图 (3) 2.2单片机模块 (3) 2.2.1 AT89C51系列单片机介绍 (3) 2.2.2 最小系统 (4) 2.3扬声器模块 (4) 2.4LED显示模块 (5) 2.5按键模块 (5) 3 软件设计 (6) 3.1音乐盒的功能框图 (6) 3.2音调、节拍以及编码的确定方法 (6) 3.2.1 音调的确定 (6) 3.2.2 节拍的确定 (7) 3.2.3 编码 (8) 3.3软件程序设计 (9) 3.3.1 程序流程图 (9) 3.3.2 程序源代码 (10) 4 调试 (10) 4.1实验环境 (10) 4.1.1 PROTEUS软件简介 (10) 4.1.2 KEIL简介 (11) 4.2仿真调试 (11) 4.3花样灯3种效果 (12) 4.4实物调试 (13) 5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附录1仿真电路图 (16) 附录2实物图 (16) 附录3元器件清单 (16) 附录4程序源代码及注释 (17)

当今音乐制作软件介绍

当今音乐制作软件介绍 作者:布鲁斯小伙 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刚开始接触电脑音乐时总会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学习哪一个软件最适合自己,也不明白需要什 么样的音乐制作设备和电脑配制对自己来说就够用,不要着急,跟着我一步步的来搞个明白,菜鸟也可以变凤凰哦 电脑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说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了。 只要你有一台配置说得过去的电脑(怎么也要P4 以上吧,现在可都已经双核啦!),就可以开始你的独立音乐之 旅了,硬件先放一放再说,先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当今常用的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以便于朋友们先挑选出哪一个适合自 己而来学习。 现在常用的音乐制作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录音编曲音乐软件(功能全面、录音+MIDI制作+混音) 2 舞曲制作软件(以制作舞曲见长,当然也可以制作别的风格的音乐录音软件) 3 以录音混音为主,(MIDI制作方面相对薄弱) 4 MIDI制作软件(以MIDI制作为主) 现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些神通广大的音乐制作软件的真面目吧! 1、录音编曲音乐软件 现在主流的录音编曲音乐工作站以功能全面、强大,适合制作任意一种音乐风格而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首先出场的 是音乐制作领域的大哥大,被多数人使用的录音编曲音乐软件: CUBASE

目前,CUBASE的最高版本为(不过没有了H2O破解组织的破解,国人可能只有少数人才可以用上了,目前大家 一般都用或的版本)。Cubase是德国Steinberg公司开发研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业音乐制作软件, 全面、强大的功能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是人们喜爱并使用它的主要原因,从录音到MIDI的编辑到整首歌的 缩混有Cubase一个就够了。 上手度:不太容易上手,需要花点时间好好学习!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CUBASE一奶同胞的哥哥: NUENDO

音频编辑实验报告

音频编辑实验报告 姓名:戴俏波班级:机电1113班学号:11223064 一.实验内容及任务要求 1. 内容:学习audition的使用 2. 要求:广播剧的设计与制作 二.实验步骤 1、选好广播剧剧本《卖火柴的小女孩》 2、在多轨视图界面用Audition完成素材的录音,步骤如下: (1)执行【选项】|【Windows录音控制台】,打开【录音控制】对 话框,进行相关设置。 (2)设置完毕后关闭【录音控制】对话框。 (3)打开剧本。 (4)单击【传送器】面板中的【录音】按钮,并切换到剧本,使用麦克 风进行剧本表演。完毕后,再次单击【录音】按钮,结束声音的录制。 (5)单击【传送器】面板的【播放】按钮,试听录制的效果。 (6)执行【文件】|【另存为】命令,保存录制的音频文件 3、对录制的音频在编辑模式下进行处理 (1)删减空白音频波形 (2)增加间隔时间 (3)对音频进行降噪处理 (4)修复破音 (5)增大音频音量

(6)为声音添加混响效果 (7)对处理后的音频进行局部修整,或调整局部的音量大小,或去除局部的噪音,使得整个音频听起来更加与谐。 4、给录制的音频添加背景音乐 (1)在网上下载背景音乐《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其她配合使用的音乐素材,如风声,铃铛声,马蹄声,马啸声。 (2)将音乐添加到第二个音轨上,配合录制的音频的情境适当删减音频的长度或增加音频的长度。 (3)适当减小背景音乐声音的大小,使得二者相匹配。 5、试听录制的音频与背景音乐一起的效果,根据视听效果局部修整音频。 6、将修改后的广播剧保存成mp3格式。 三.实验感悟 1、由于音频实验就是几周前完成的,开始不知道要写实验报告,所以就没有截屏,只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具体进行的音频编辑操作,请老师谅解。 2、在进行音频编辑操作时,只选中自己想编辑的区域进行编辑,不要全部选择。比方说用降噪器效果,如果将音频全部选中,则全部降噪,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3、录音时不要离话筒太近,也不要太大声,否则波形振幅过大,不容易编辑而且容易失真。录音时尽量保持周围无噪音。 4、要及时保存,否则很容易丢失音频。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音乐盒的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子音乐盒的设计 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01月12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电子音乐盒的设计 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21 日至2012年1 月3日共2 周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设计要求 查阅资料,了解单片机控制单音喇叭发声原理;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盒;通过按钮可选择不同的音乐。 创新设计: 1、安装复位键,暂停、播放键; 2、有6首不同的音乐用程序编出可供选择。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2.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该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选择所用元器件,设计硬件电路。要求用Proteus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 2.2软件设计 根据该系统要求的功能进行软件设计,绘制整个系统的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并汇编调试通过;列出软件清单,软件清单要求逐条加以注释。 2.3 Proteus仿真 用Proteus对系统进行仿真并进行软硬件调试。 2.4 编写设计说明书 内容包括任务书、设计方案分析、硬件部分设计、软件部分设计、调试结果整理分析、设计调试的心得体会等,字数不少于4000字;硬件部分设计要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对各部分电路设计原理做出说明;软件设计部分要绘制整个系统及各部分的软件流程图,列出程序清单,逐条加以注释,并在各功能块前

加程序功能注释。 3.工作计划 4.主要参考资料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皮大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吴金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夏路易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 MCS-51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王质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蒋辉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指导老师签字: 日期:

制作电子音乐的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

制作电子音乐的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 序号 名称 重要级数 图片 数量 说明 01 电 脑 主要设备1级 1-2台 录音用的电脑的配置不需要很高,现在P4系列的都可以使用,内存256M 就可以使用(建议使用双显示器), 但一定要有光盘刻录机。如果您还要拍摄MTV 的话,配置就一定要高了。 02 调音台 主要设备1级 1 调音台是录音棚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它,你基本上无法完成录音任 务。即便有的系统说不用调音台,其实在声卡里面也是因为搭配上了调音台的基本功能,这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03 专业音频卡 主要设备1级 1 音频卡一定要专业的,普通民用音频卡不能满足录音棚需要的音质。最好 需要6进6出以上的通道,音频卡不需要有太多的功能,但一定要驱动稳定,音质好! 04 监听音箱 主要设备1级 1-2对 专业监听音箱不同于普通民用HiFi 音箱,即便是价格特别贵的民用家庭 影院音响也不适合与在录音棚中使用,因为它不标准。如果您想在监听音箱上省钱,那真是干什么不吆喝什么了。 05 电容话筒 主要设备1级 1-2 录音棚用的是专业的电容话筒,这种话筒很灵敏,需要48V 供电。演唱者需要与话筒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只话 筒其实就能满足一般的录音需要了, 如果您的录音棚比较大,而且有录合 唱和乐器的机会,您就要考虑买一只以上的麦克风了。 06 话筒放大器 主要设备2级 1 话筒放大器其实对录音棚录制的音质有很大关系。但是一台好的放大器价格不菲,许多投资者就望而怯步 了,其实如果您的资金允许,你最好买一台,虽然不买也可以用调音台上的增益实现信号放大的作用,但是,有没有专业的话筒放大器,音质相差得真是太远了!

设计乐曲实验报告

汇编语言设计性试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级:2008级(2)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开发过程; 2、掌握分支、循环程序设计方法; 3、掌握子程序设计方法; 4、熟悉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思想; 5、掌握常用BIOS和DOS中断; 6、熟悉发声系统程序设计。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安装了masm汇编程序微型电脑一台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两只老虎 1=C 4/4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 3 4 5 - | 56 54 3 1 | 56 54 3 1 | 2 5. 1 - | 2 5. 1 - | 音阶表如下: 〔设计原理和方案〕这次课程设计的设计思想是在熟练掌握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通用发生程序编写音乐程序.组成音乐的每个音符的频率值和持续时间是音乐程序发声所需要的两个数据,根据音调与频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把要编辑的音乐的每个音符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定义成两个数据表,进而把它们写入通用发声程序,音乐程序就完成。

在编制此音乐演奏程序时,ROM BIOS 中有个BEEP子程序,这能根据BL中组出的时间计数值控制8254定时器,产生持续时间为1个或几个0.5秒,频率为896HZ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并修改BEEP,使其产生任一频率的声音。首先了解计算机是如何产生声音和乐曲的。找出相关程序源代码,弄清楚各功能的环节间的联系、联接方法,搞清楚单调与频率和时间的关系,利用计算机控制发声的原理,依照基本的算法思想写程序,测试,更正,扩充功能,修饰细节。 〔总体方案设计〕 主程序流程图: 图1主流程图 gensound子程序流程图:

电子音乐发生器报告-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电子音乐发生器 班级: 班内序号: 实验组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电子音乐发生器

实验摘要 此次本组制作的基于pic单片机的电子音乐发生器是具有液晶显示屏提示的音乐简单演奏、播放等功能的演示作品。在目前很多简单音乐播放器件(如贺卡、礼品中的简单音乐单元)中,这样的简单电路和rom编程原理都是可以通用的,而且电路搭接、布局简单,十分适合电路原理学习、汇编语言编程零基础训练以及简单礼品核心部分制作参考。 整个系统中,微控制器采用了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软件设计中涉及PORTB\PORTC\PORTD\PORTE用作普通数字I/O脚功能。本实验用单片机PORTB\D接收来自键盘输入的指令信息,由此确定lcd液晶屏幕显示以及喇叭播放内容,再通过PORTC\D\E输出声音或字幕信息。 A b s t r a c t In this experiment,our group made this pic microcontroller based electronic music generator is a simple LCD prompts music playing, playback and other functions to the presentation. In the current lot of simple music playback devices (such as greeting cards, gift of simple musical elements), such a simple circuit and rom programming principles can all be generic, and the circuit lap, the layout is simple, very suitable circuit schematic learn assembly language zero-based training program and a simple gift core part of the production reference. Throughout the system, the microcontroller uses Microchip's PIC16F877, software design involves PORTB \ PORTC \ PORTD \ PORTE used as a normal digital I / O pin functions.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microcontroller PORTB \ D receives commands from the keyboard input information, thereby determining the LCD screen display and speakers to play the content, and then through PORTC \ D \ E output sound or subtitle information. 关键字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芯片——CMOS chip lcd液晶显示屏——LCD screen 输入输出端口——I / O pin 一.实验论证与比较 电子音乐发生器采用以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芯片为核心的简单控制系统,外部

谈电子音乐唱片封面设计风格与创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b10054882.html, 谈电子音乐唱片封面设计风格与创意 作者:晏雅静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1期 摘要:在当代音乐文化背景下,文章以研究分析电子音乐封面设计的风格与创意,给出 一个浅显的国内电子音乐封面设计的建议。首先介绍了电子音乐及其封面设计风格类型,再者解释电子音乐封面设计所包含的创意要素。挑选了1980年至今的封面设计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音乐封面的设计,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的电子音乐封面设计要把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关键词:电子音乐;封面设计;创意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3-0149-01 音乐和平面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如今,有众多平面设计师本身也是出色的电子音乐制作家。 音乐唱片其封面图的风格设计一直是最讲究艺术性的,它不像广告设计和VI设计等,客户会给设计师很多限定和要求。没有过多的束缚与约束,不限定某种主题和表现手法。甚至越新颖、越出众越好,它重点追求趣味性。 一、电子音乐封面设计风格 电子音乐,广义而言,只要是使用电子设备所创造的音乐,都可属之。任何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电子声响,都可合理地称为电子音乐。狭义而言,电子音乐指涉科技(Techno)、出神(Trance)等种类的乐曲。电子音乐唱片封面设计也比较其他类型的唱片更有特点。 迷幻型电子乐Chillwave就比较喜欢用一些蓝紫色类似水彩那种通透感觉作为背景色,再加上一些文字。以白色为主。字体设计一般用细长形,突显清丽娟秀并且表达细微的变化,代表是音乐人XXYYXX、SLOW MAGIC等。连他们巡演的海报都是渗透了迷幻的风格。 而高科技舞曲Techno的专辑封面一般而言则比较冷静,简洁,不花哨。一般而言封面都以纯色为主,加以几何图案,表达一种抽象的沉稳并且低调的感觉。色彩一般都比较深沉,多为冷色调。代表是John Tejada的专辑。 而另一种舞曲,House浩室音乐的封面设计一般颜色跳跃,艳丽。以红橙色为主,多为暖色调。并加以流畅的纤细的线条。就如这种类型的音乐风格一样,热情洋溢。代表,Miguel Migs的专辑。

分钟学会电脑MIDI音乐制作

10分钟学会电脑MIDI音乐制作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把人类思维瞬间闪烁的创意记录在跌宕的音符中,用富于变化的旋律和节奏展示艺术的魅力。电脑是一种科技的工具,把复杂繁多的运算集中在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上,用高速的衍变解脱现实的束缚。如果把音乐和电脑结合起来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电脑音乐",它是数码时代的听觉新艺术,是科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一个人的音乐灵感在一台电脑的辅助下就能快速的完成一首音乐作品的艺术理念,突破乐器演奏技术的限制,实现庞大的乐队宏伟效果。在电脑技术的协助下,我们的艺术创造思维直接与最终的音乐作品联系起来,中间的演奏环节将由电脑轻松的为我们实现。"一个人乐队"的音乐梦想不再遥远,技艺精湛的各种电脑"演奏家"就在身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电脑音乐的神奇世界吧! 第一步准备工作 与许多朋友事先料想的不同,电脑音乐其实并不需要堆积成山的传统专业设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台电脑加上一些软件再加上一些最基础的多媒体设备就足够了。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两大类: 1.硬件设备 所有的电脑音乐制作思路都是建立在PC电脑以及相应的多媒体配套硬件设备基础之上的,他们负责着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实现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是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具体包括:●PC电脑●具有较高信噪比的声卡(质量好一点的声卡,如现在较为流行的MAYA 44声卡) 2.软件设备 再好的硬件设施都是在软件的组织经管下进行工作的,能否更合理的利用硬件的资源依赖于软件的选择和使用。在最基础的电脑音乐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下几种音乐软件:●音序器软件(如Sonar,图3,用于组织、编辑输入的MIDI信号,使之形成完整的MIDI音轨)●MIDI效果器(如Style Enhancer Micro 2.0,用于为MIDI信号添加逼真、富于变化的"人性化"的真实效果)●多轨音频编辑软件(如Vegas,用于将各个MIDI音轨导出的音频音轨混合再作进一步处理)●音频效果器(如Waves 3.0,直接作用于音频Wav文件,优化声音效果)●后期处理软件(如T-Racks 2.0,将多轨音频软件生成的最终Wav文件再进行母带处理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摘要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控制智能化、仪器小型化、功耗微小化得到广泛关注。在这些领域中,单片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把单片机的应用提升到重要的地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就成为新的技术热点。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上智能化楼宇的不断升温,门铃系统已作为智能化办公室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各商家和用户所接受。人们已开始习惯用门铃系统代替传统的铁钥匙去管理各通道门,这使门铃系统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实现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这将会日益成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的方向。 本设计是介绍了由AT89C51单片机来构成电子音乐门铃系统的工作 过程,本系统主要完成该电子门铃不仅具有普通电子门铃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一些扩展功能。它的工作状态能够由用户自行设定等常规功能,并给来访者提供必要的语音和文字回应信息,此外。这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关键词:单片机;电子门铃;液晶显示;语音录放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music doorbell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processor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ntrol,small machines, micro-power consumption get a wide concern. In these areas,Single chip microprocessor played a pivotal role,which the MCU application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status of Single Chip Microprocessor applications designed to become the new recent years,with intelligent buildings on the market as intelligent office and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quarters of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raders and users to accept. People to use doorbell system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iron keys to manage the access door, rang the doorbell so that this system leap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ingle Chip Microprocessor technology,people will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life of the

电脑音乐制作软件

.当今音乐制作软件介绍 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刚开始接触电脑音乐时总会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学习哪一个软件最适合自己,也不明白需要什 么样的音乐制作设备和电脑配制对自己来说就够用,不要着急,跟着我一步步的来搞个明白,菜鸟也可以变凤凰哦 电脑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说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了。 只要你有一台配置说得过去的电脑(怎么也要P4 2.0以上吧,现在可都已经双核啦!),就可以开始你的独立音乐之 旅了,硬件先放一放再说,先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当今常用的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以便于朋友们先挑选出哪一个适合自己而来学习。 现在常用的音乐制作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录音编曲音乐软件(功能全面、录音+MIDI制作+混音) 2 舞曲制作软件(以制作舞曲见长,当然也可以制作别的风格的音乐录音软件) 3 以录音混音为主,(MIDI制作方面相对薄弱) 4 MIDI制作软件(以MIDI制作为主) 现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些神通广大的音乐制作软件的真面目吧! 1、录音编曲音乐软件 现在主流的录音编曲音乐工作站以功能全面、强大,适合制作任意一种音乐风格而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首先出场的是音乐制作领域的大哥大,被多数人使用的录音编曲音乐软件:CUBASE 目前,CUBASE的最高版本为4.0(不过没有了H2O破解组织的破解,国人可能只有少数人才可以用上4.0了,目前大家 一般都用3.0或2.0的版本)。Cubase是德国Steinberg公司开发研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业音乐制作软件,

全面、强大的功能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是人们喜爱并使用它的主要原因,从录音到MIDI的编辑到整首歌的 缩混有Cubase一个就够了。 上手度:不太容易上手,需要花点时间好好学习! 2.接下来要介绍的是CUBASE一奶同胞的哥哥: NUENDO 目前,NUENDO的最高版本也为4.0,也是德国Steinberg公司开发研制的音乐制作工作站。操作界面和功能与 Cubase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在对视频的编辑处理方面比Cubase更强大。说白了Cubase就是Nuendo的音频版本。 上手度:同样不太容易上手! 另一款被很多人使用的录音编曲音乐软件: SONAR

音乐门铃的实验报告

音乐门铃的实验报告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音乐门铃的组成、工作原理,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2. 通过对: YYML-08型音乐门铃的安装、焊接及调试,掌握音乐门铃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3.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会故障判断及排除。 4、学会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整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二,实验器材 1.材料清单:

2 器材介绍: ●(1)电烙铁一个(2)十字改锥、片改锥各一个(3)镊子一支 ●(4)万用表一部(5)YYML-08型音乐门铃完整组件 ●(6)焊锡半米(7)两节5号电池(8)电路图、元件清单 三、音乐门铃的原理 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音质优美,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耗电量较低。图中黑球是电路集成块,它构成无稳态多振荡器。按下按钮(装在门上),振荡器振荡,扬声器发出声音。与此同时,电源给电容充电。放开按钮时,电容便通过电阻放电,维持振荡。但由于开关的断开,电阻被串入电路,使振荡频率有所改变,扬声器发出声音。直到电容上电压放到不能维持芯片振荡为止。声音的余音的长短可通过改变电容的数值来改变KD-9300系列音乐集成电路是一种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典型工作电压为1.5V-3V,触发一次内存曲循环一次。利用该芯片制成的音乐电子门铃电路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外围元件少,

由电源,三极管,喇叭(扬声器),按钮开关等组成,焊接时可将三极管直接焊在音乐芯片预留的孔上,然后把音乐芯片一起焊在扬声器上,电源采用两节5号电池,平时电路电流极小,因而未设电源开关,当按下按钮AN时,电路被触发,触发信号从门铃集成电路3脚输入,门铃集成电路被触发,从5脚输出音乐信号,经三极管放大到扬声器发声,扬声器中便发出音乐声,唱完后电路又进入休眠状态。 四,注意事项 1、焊接音乐芯片时请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一次焊成,如果一次焊不成,请稍等一至两分钟,继续焊第二次,否则,将会烫伤芯片. 2、安装时请将电容剪下来的引出脚一端焊在音乐芯片上平,另一端焊在喇叭上,即可固定音乐芯片,其他元件(三极管、电容器等)焊在芯片上,发光二极管焊接在喇叭的两端(注意正负极),安装时请仔细的检查有无短路和开路现象;电容C起防止干扰和自激的作用。 3、.焊接时注意锡量适中,勿虚焊。 4、焊接时要对各个功能模块电路进行单个测试,需要时可设计一些临时电路用于调试。 5、测试电路时,必须要保证焊接正确,才能打开电源,以防元器件烧坏。五,实验步骤: 1.熟悉电路。十度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版图,弄清元件的装配位置;

电子音乐演奏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音乐演奏器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在这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技术不断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利用它进行产品开发,不仅成本低、周期短、可靠性高,而且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80C51单片机,附加一些外围电路组成的电子音乐演奏器。利用KEIL编写的C语言来实现乐曲的自动播放和按键演奏的功能。再通过proteus 仿真软件画原理图,将程序导入到单片机中进行仿真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功能,从而验证了设计目的。 选题的意义: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和工具发声了巨大的改变,单片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给设计者带来了更加的方便。利用单片机进行产品开发,不仅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而且易扩展,性价比高。本文介绍了以Intel公司生产的80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模块。 单片机是通过利用定时器来产生各种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也可以产生“DOU”、“LUAI”、“MI”、“FA”等音阶的各种频率的声音。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12MHZ的晶振,产生的频率信号由P1.7口输出,信号经过放大后由蜂鸣器发声。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基于80C51单片机设计一款电子音乐演奏器。该演奏器具有自动播放音乐和按键演奏的双重功能,同时可以通过按键来实现功能间的转换。 主要内容: 1 绪论 1.1研究现状 1.2 发展趋势

1.3 方案选择 2 电子音乐演奏器概述 2.1电子音乐演奏系统工作原理 2.2 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功能分析 3 电子音乐演奏器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2 发声电路设计 3.3 按键电路设计 4 电子音乐演奏器软件设计 4.1 音乐的产生 4.1.1音乐频率 4.1.2音乐节拍 4.2 软件程序设计 4.2.1主程序设计 4.2.2按键演奏程序设计 4.2.3音乐播放程序设计 5 系统调试及仿真 5.1程序在keil上的编译 5.1 Proteus软件仿真 5.2.1proteus简介 5.2.2proteus仿真 5.3 系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 采用C程序在KEIL上进行编译,编译成功后将程序以.HEX格式导出。接下来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原理图,将所编写的.HEX格式的文件烧到单片机中进行仿真,模拟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各种功能,以此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电子音乐发生器报告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2013年小学期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电子音乐发生器 班级: 班内序号: 实验组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期中检查 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音乐发生器 ――2011211****班实验摘要 此次本组制作的基于pic单片机的电子音乐发生器是具有液晶显示屏提示的音乐简单演奏、播放等功能的演示作品。在目前很多简单音乐播放器件(如贺卡、礼品中的简单音乐单元)中,这样的简单电路和rom编程原理都是可以通用的,而且电路搭接、布局简单,十分适合电路原理学习、汇编语言编程零基础训练以及简单礼品核心部分制作参考。 整个系统中,微控制器采用了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软件设计中涉及PORTB\PORTC\PORTD\PORTE用作普通数字I/O脚功能。本实验用单片机PORTB\D接收来自键盘输入的指令信息,由此确定lcd液晶屏幕显示以及喇叭播放内容,再通过PORTC\D\E输出声音或字幕信息。 A b s t r a c t In this experiment,our group made this pic microcontroller based electronic music generator is a simple LCD prompts music playing, playback and other functions to the presentation. In the current lot of simple music playback devices (such as greeting cards, gift of simple musical elements), such a simple circuit and rom programming principles can all be generic, and the circuit lap, the layout is simple, very suitable circuit schematic learn assembly language zero-based training program and a simple gift core part of the production reference. Throughout the system, the microcontroller uses Microchip's PIC16F877, software design involves PORTB \ PORTC \ PORTD \ PORTE used as a normal digital I / O pin functions.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microcontroller PORTB \ D receives commands from the keyboard input information, thereby determining the LCD screen display and speakers to play the content, and then through PORTC \ D \ E output sound or subtitle information. 关键字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芯片——CMOS chip lcd液晶显示屏——LCD screen 输入输出端口——I / O p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