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观《世界电影史有感》

电影,这一元素自诞生以来就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一直活跃在近现代文明的历史舞台上。自2009年底2010年初的《阿凡达》在全球掀起一阵新的狂热效应之后,单单对于电影本身的了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了。越来越多的影人及资深影迷纷纷将目光转移并锁定在了电影的制作背景上。而好莱坞电影无论是其运作模式还是拍摄水准制作功底都位及全球电影界的翘楚。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无论是《与狼共舞》的叙事,还是《骇客帝国》的科技,或者是卡梅隆曾经保持了13年的全球票房纪录的《泰坦尼克号》,都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以此切入分析《阿凡达》获得成功的背景。正如知名电影评论人莫绶所言:“《阿凡达》的成功并不是一鸣惊人,而是根植于美国文化创意领域深厚的积累沉淀。”

如今我在读完《世界电影史》之后对其中美国电影史部分,特别是战后至今的美国电影史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想在此谈谈我对其的看法并分析一下我所理解的战后至今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由于阅读时间仓促,且下文所述皆为个人粗浅见解,还望老师指正。

一件艺术品往往和艺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一种艺术形式的历史通常是将艺术家的名字记录下来。这样的历史其实是把个别艺术家的生活和作品置于一种社会真空状态之下,或者超越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也就是说他们的作品处于社会历史之外。如果说个别艺术家超越了社会生活,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社会生活同样高于该艺术家的整个内在,因为每部作品至少都带有两个印记——艺术家的印记及其作品所在环境的印记。但是不管怎么说,任何时期的电影都会有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整个大环境下各个不同导演发挥各自的主观想象力与创造力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灵享受。

“战后初期美国好莱坞电影面临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罗斯福的自由主义在恢复时期(1945-1947)风行于好莱坞的一些制片厂内,这个时期社会纠纷很多,在这个电影

的首都也不例外。那些战前的电影大师,如约翰·福特、卡普拉、惠勒,似乎准备重显

身手,大干一场。电影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卖座打破了记录(1946年售出50亿张影票),盟军的胜利又为好莱坞打开了新的世界市场。(日本、西德、意大利

等轴心国)”[1]

威廉·惠勒以极大的热忱和心血拍了《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年代》这部具有鲜明时

代特征“恢复时期”特点的影片。这位作风细致的杰出艺匠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三个复员军人——一个银行家,一个飞行员,一个失去双臂的残废者一一归来的情景。故事结局虽

然不脱“大团圆”的老套,片中却有不少场面给人以真实和尖锐的感觉。真实地表现了战后初期社会各界人士对战争结束的喜悦以及战后重建工作的忧心忡忡。

此时期最卖座的影片当属《罗马假日》,全片的故事情节简单却以性格化的人物塑造取胜。影片中毫无大制作大场面,情节也简单得很。但是其作为浪漫爱情电影之代表,至今无出其右。“《罗马假日》这部浪漫的爱情喜剧影片,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是一部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轻松、自然而富有情趣的文艺片,是不可复制的。之所以不可复制,是因为它在情与景中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使得情与景相互调协,把感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影片。由此,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相逢喜而不俗,而他们的离别亦哀而不伤,他们的爱情显得温馨别致,增之一分减之一毫都会过火。”[2]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威廉?惠勒属于那种不出世的天才,他用一种很有节制的笔触,令这段爱情逐渐走上高潮,然后就让它停留在最美的一个点上,纯真又带些调皮的公主和善良又有些心计的小记者,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纯真年代的一幅美好景象。诚然若非战后社会重建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的衬托,此片定当无法达到现今这一高度。

时间来到了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讲到这个时期就不得不提《逍遥骑士》。1969年,《逍遥骑士》横空出世。“这是一部充满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它不仅是60年代美国垮掉运动的经典符号之一,更是开创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分水岭。《逍遥骑士》的成功,在当时如同一场狂风暴雨席卷了好莱坞。各大公司和制片商纷纷请来顾问研究这一现象及对策,发现这一时期48%的观众是16岁-24岁的年轻人。调查的结果竟使好莱坞几乎在一夜之间淘汰了整整一代编剧,导演及行政管理人员,而换上了新一代的年轻制作者,利用年轻人与现存社会的矛盾,把革命制造成容易脱手的完美商品。”[3] 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六十年代末美国电影的新老交替。30岁上下的青年导演开始发言。但他们对好莱坞的电影传统决不是持否定态度,而是在巨大商业成就的掩护下同它进行斗争的结果,这股突然出现的短暂新倾向,就是日后波及深远的新好莱坞运动。《逍遥骑士》中的两位浪荡四方的瘾君子,他们抽大麻,骑摩托,夹克背上缝着美国国旗。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一年后,新好莱坞彻底进入黄金时代而《逍遥骑士》,原本叫《孤独者》。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事实上美国一直未与战争真正撇清关系。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美国人民这个世界尚未完全和平。而七十年代初适逢美国深陷越战泥潭阴影,社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再加上之前肯尼迪总统遇刺,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辞职等等政坛的不平静加上内忧外患侵扰,使得此时期好莱坞战争片大行其道。

“在战场这个世界里,法律、信仰、行为,还有文明的道德都是被废除的。这不仅仅是允许一个人去杀另一个人,还是命令让他去做的。战争改写了文明与犯罪的法则,像威拉德上尉(马丁·西恩扮演)在《现代启示录》所提醒我们的,要改变一个用谋杀

手段杀戮敌人的士兵,“就像在印地500赛车比赛中开超速罚单”。”[4]当然,根据日

内瓦条约,战争有它的法则。战争影片使角色陷入一个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动作(就算是什么也不做)也会导致丧生的极端世界——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战友。最能体现这种绝对论者语调或者人类生存本质的一幅画面:一个美国大兵不小心踩在敌人的地雷上,并且知道只要动一下地雷就会爆炸(《坚韧的刺刀》、《C连的孩子们》)。他的性命,还有他身边的人的性命,全取决于他的自我控制。他不得不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以便他的战友来拆雷。之后他和伙伴们要谨慎地从雷区折回返出。生命是以秒来计算的,每一步都是介于生与死之间的噩梦般的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只是运气而已。同时期电影《猎鹿人》的导演迈克尔·西米诺,也采用过类似的画面,一个比美国大兵进入雷区

的传统敌我概念更加贴近“越战”的场面。对于西米诺来说,“越战”是有意的自我毁灭——就像俄罗斯轮盘游戏。

“战争片中,即使好人偶尔也会打破规则,尽管他们通常被看做是受到愤怒、私利和同情心的动机影响,而且他们这些官方下令的违规行为通常发生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因为此时美国的精神状态不如在“二战”中描绘的那般清晰。影片《钢盔》中,一名美军中士不情愿地射杀了一名朝鲜人,因为后者对一名韩国男孩的死的无动于衷;《现代启示录》中,威拉德宁愿射杀一名垂死的越南女孩,也不愿让他伪善的战友——那个一开始射伤女孩的人——带着女孩到达可能提供医疗救护的地方,从而耽误任务;《全金属外壳》的结尾,外号“小丑”的海军陆战队员依照一名受伤倒地、正在用血在地上写字的越南女狙击手的请求,杀死了她。”[5]

这究竟是战争的残酷还是人性的苏醒此时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随后的若干年是美国电影百花齐放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造就了多样化的拍摄手法以及多层次多维度的拍摄主题。电影影片有个无法避免的取材滞后性,七十年代美国历史上的很多大事也在之后因科学技术的提升有了创作的可能,阿波罗登月等外太空探索影片掀起了另一阵科技狂潮。

九十年代势必将是美国电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峰。《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勇敢的心》、《低俗小说》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当今影坛上的经典传世之作。思想的解放以及美国越加巩固的世界老大地位,再加上同时比尔·克林顿治理下经济发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速度上看都可以排在美国历史前列的社

会背景,给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电影视觉特效风行天下的年代。单纯的剧情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了。而如今这一发展路径正逐步偏离正确轨道,浮躁功利的社会大环境,越发高强度快速度的生活节奏,滋生了追求视觉享受漠视剧情内容这一不良趋势。

我认为,视觉效果只是给电影打分的添头,真正的好电影只有在优秀的剧本出色的导演加上不俗的表演水准的基础上才可能制作出来。反观现在,《阿凡达》幼稚的剧情却因为其炫目的特效麻痹了观众们的神经,大获好评。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好莱坞电影正走入的误区,也是全世界电影乃至其他各个领域逐步步入的桎梏。

我最喜欢的一部科幻片《守望者》不仅仅拥有华丽的视觉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它那饱满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同类型电影中出类拔萃的历史容量(如同《阿甘正传》一样叙述了尼克松总统遇刺,水门事件,越南战争等事件),我认为这些才是作为一部优秀电影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电影作为一项艺术品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在这么多年的观影过程中我也从单纯地欣赏影片向探究其创作背景时代印迹的方向进步着。美国作为电影行业世界的龙头老大,产业发展在其日益发达的同时正不断吸引着我回过头去关注美国历史上的时代背景与电影创作的关系。

美国电影文化对国际文化的影响

[摘要]美国电影中融入了美国文化人的精神视野,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文化价值立场,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电影爱好者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从文化的视角对美国电影进行分析,探讨了美国电影中所体现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包容性。 [关键词]美国电影好莱坞文化特征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电影也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就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美国电影基本主题都是爱、正义、家庭、亲情等等,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主题。[1]美国电影为全球观众接受,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好莱坞电影同时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 一、美国电影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 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并使追求个人幸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他们总是将自己放在核心地位,而对别人的干涉和形响嗤之以弃。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冒险,崇尚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自主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具有神圣的意义。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因此,美国电影中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极力制造英雄神话是好莱坞电影长盛不衰的重要秘诀,也是美国电影蕴藏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根源。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无论面对何种危机、困难,无论受到何种致命的打击、毁灭性的创伤,从来就不相信失败,因而也没有任何胆怯心理,英雄们总是临危不惧,一往无前。无论这些英雄们面对怎样险恶的危机、不利的局势、突然的灾难,他们总是临危不乱,冷静机智地奋勇前行。无论这些英雄们面对怎样复杂多样、变化无端的局势,他们都拥有无比清醒的理性头脑,快

美国电影60-70年代赏析

美国电影60-70 年代赏析 一·前言: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样十年的区分也不是说一定在十年内,关键是关联的东西。文化的东西是很难界定清楚的,只是大概。美国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电影史离现在不太近又不遥远,,所以对其作用与意义的认识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然而也因为这个原因讨论它又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了解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国电影的崛起也许能指出一条出路。个人认为,任何事物是有联系的。任何艺术的发展必须是与时代紧紧相连的。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以文艺复兴为参考,并从历史文化,社会现状等角度试图了解这一时期的电影特色。之后笔者同时也认为,这一时期的电影是处于一种承上启下或者说是一种近似于文艺复兴的前期的状态。很多电影人开始探索好莱坞辉煌以后的出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二·背景: 表现:笔者认为三十到四十年代,美国电影始终处于黄金时代,“美国电影中类型影片,在30 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 年代初期有声电影的出现,对白、歌曲和音乐的使用,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 而四十到五十年代,美国电影开始下滑呈现颓势。“美国电影自40 年代末至50 年代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 年5 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裁决,判定大公司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就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 年,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 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 年前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最甚者是自1947 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1948 年,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判处好莱坞十人案,1951 年又继续加深和扩大对电影界人士的迫害。许多人被指控为共产党,800 余人被列入黑名单。这场迫害极大地损伤了美国电影的创作元气。但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1954,H.比伯曼导演),至今仍受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主要发生在40 年代中期至50 年代初期的美国“黑色电影”,如B.怀尔德的《加倍赔款》(1944)和《日落大道》(1950),T.加奈特的《邮差总是按两次铃》(1946)和N.雷伊的《以夜维生》(1949),亦是在这种政治气候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50 年代末政治迫害的消退而逐渐消逝。”而七十年代后的美国电影又开始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流派,包括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形式主义Formalism,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film,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真实电影与后现代电影相继完善并日渐成熟。可见,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影其重要意义。原因:历史方面:美国历史自1960 以后,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 经济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 则仍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 继续增加, 1970 年, 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社会方面:1960 年初期, 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1960 年代中期, 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由于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中, 60 年代后期, 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 70 年代初期, 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 是大恐慌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 文化方面:社会摇滚的盛行,嬉皮士的出现,美国出现了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有更强烈的怀疑精神。所以那一时期的电影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三·六十年代电影概况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印年代中期开始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随之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在“好莱坞之后”的年代里,一些经典题材和类型电影发生了变化。N,雷伊、V,米纳里和D,西尔克使美国情节电影前进了一步,出现了西尔克的《写在风中》(G.R. 希尔的《虎豹小霸王》(1969)和S.佩金珀的《野性的一群》(1969)等与过去不同的西部片。歌舞片中的佳作当推顾柯的《窈窕淑女》(1964)、R.怀斯的《西区故事》(1961)和《音乐之声》(1965)以及惠勒的《滑稽女郎》(1968)。这一时期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浅析从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 ——观《世界电影史有感》 电影,这一元素自诞生以来就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一直活跃在近现代文明的历史舞台上。自2009年底2010年初的《阿凡达》在全球掀起一阵新的狂热效应之后,单单对于电影本身的了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了。越来越多的影人及资深影迷纷纷将目光转移并锁定在了电影的制作背景上。而好莱坞电影无论是其运作模式还是拍摄水准制作功底都位及全球电影界的翘楚。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无论是《与狼共舞》的叙事,还是《骇客帝国》的科技,或者是卡梅隆曾经保持了13年的全球票房纪录的《泰坦尼克号》,都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以此切入分析《阿凡达》获得成功的背景。正如知名电影评论人莫绶所言:“《阿凡达》的成功并不是一鸣惊人,而是根植于美国文化创意领域深厚的积累沉淀。” 如今我在读完《世界电影史》之后对其中美国电影史部分,特别是战后至今的美国电影史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想在此谈谈我对其的看法并分析一下我所理解的战后至今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美国文化。由于阅读时间仓促,且下文所述皆为个人粗浅见解,还望老师指正。 一件艺术品往往和艺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一种艺术形式的历史通常是将艺术家的名字记录下来。这样的历史其实是把个别艺术家的生活和作品置于一种社会真空状态之下,或者超越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也就是说他们的作品处于社会历史之外。如果说个别艺术家超越了社会生活,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社会生活同样高于该艺术家的整个内在,因为每部作品至少都带有两个印记——艺术家的印记及其作品所在环境的印记。但是不管怎么说,任何时期的电影都会有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整个大环境下各个不同导演发挥各自的主观想象力与创造力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灵享受。 “战后初期美国好莱坞电影面临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罗斯福的自由主义在恢复时期(1945-1947)风行于好莱坞的一些制片厂内,这个时期社会纠纷很多,在这个电影 的首都也不例外。那些战前的电影大师,如约翰·福特、卡普拉、惠勒,似乎准备重显 身手,大干一场。电影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卖座打破了记录(1946年售出50亿张影票),盟军的胜利又为好莱坞打开了新的世界市场。(日本、西德、意大利 等轴心国)”[1] 威廉·惠勒以极大的热忱和心血拍了《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年代》这部具有鲜明时 代特征“恢复时期”特点的影片。这位作风细致的杰出艺匠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三个复员军人——一个银行家,一个飞行员,一个失去双臂的残废者一一归来的情景。故事结局虽

浅谈美国电影文化

浅谈美国电影文化 [摘要]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因特网时代,谁买下了文化,谁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每个角落。 [关键词]美国电影;好莱坞;文化特征;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电影也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美国电影基本主题都是爱、正义、家庭、亲情等等,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主题。美国电影为全球观众接受,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一美国电影中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 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并使追求个人幸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而美国公民鼎立膜拜这种个人英雄,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冒险,因此,美国电影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希望以此鼓励自己民族,勇于承担自身责任, 并为社会做出贡献。《2012》里那位黑人总统,在人类大难临头之际,他放弃了登上逃生船的机会,留下了这样一句台词:“一个年轻的科学家,要胜过二十个老政客。”这是一种什么境界?这是一种以人类未来为己任的英雄主义境界!《蝙蝠侠》、《夜魔侠》(超胆侠)、《钢铁侠》、《绿巨人》中,男主角都以个人超凡的能力拯救社会,惩罚罪恶。而这类的孤胆英雄在电影的开始往往只是平凡人,体现了平凡的公民也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责任。他们无论面对何种危机,苦难,无论收到何种致命的打击,从来不相信失败,英雄们总是用无比清醒的理性的头脑,快速做出完美的布局,瞬间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总能抓住那只有百分之一的获胜机会,并获得胜利,典型的例子如《勇闯恶魔导》,《极限特工》,《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等等,在电影中广泛制造完美英雄的个体力量,将此力量无限 夸大,神化,从而赋予了这些英雄人物以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美国电影中永恒爱情和家庭亲情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哪部电影,都或多或少的描述爱情的完美与永恒。家庭是美国人最为重要的部分,911后美国彻底改变了人生活观念:家庭最温暖亲情最可贵。所以反映爱情和家庭亲情的美国电影用着神起的力量,仿佛人与人之间

通过电影鉴赏浅析英美文化

通过电影鉴赏浅析英美文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外语系的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电影鉴赏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更多、更有价值、更实用的英美文化和风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通过电影鉴赏浅析英美文化,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我们所说的电影文化不是指这一传播手段的使用模式或由此产生的生产关系,而是指由这一介质所承载传达的文化内容。无论传播以何种形式出现或借助何种媒介,其核心都是意义的构成。传播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面,文化借助传播形成,同时又为传播提供意义框架:文化赋予事件、事务及人物以意义,是我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 电影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形式。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异国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伊雷特·罗戈夫在《视觉文化研究》一文中把电影看作文化意义建构的竞技场,将意义构建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受众。了解了一部电影就了解了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生活及那个时期的文化,因此电影鉴赏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诸多电影分类当中我们选取了恐怖影片、社会伦理片和爱情片作为代表来浅析英美文化。 一、从恐怖电影中看人自身以及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对现代人来说,看恐怖电影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实,恐怖影片并不那么肤浅特别是经典的恐怖影片,我们还能从它们那种特别的符码演绎中领悟到许多深层的文化。恐怖影片提供的其实是对于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之间关系的理性反思。 如恐怖影片让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信任感以及相互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在《惊声尖叫》中,一件件凶杀案不断发生,可是女主人公绝对没有想到原来变态的杀手竟是自己的男朋友。影片从一个侧面表达了现代人安全感的缺乏,对于现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进行了审视。《第六感》不仅是一部悬念手法运用非常到位的心理惊悚片,而且整部片子也在探讨沟通的重要性。片中

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期中作业 浅谈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摘要: 美国文化的特点很多,集中体现在文学、绘画、建筑、电影等方面,其核心的便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文化语言、教育婚姻、竞技电影等方面。美国文化有精华,亦存在糟粕,那么我们在面对美国文化的时候应该批判的吸收,从而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美国文化、个人主义、批判的吸收 美国文化的特点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文学、绘画、建筑、雕塑、舞蹈、电影……我在这里就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进行浅析。 所谓个人主义,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它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或成功)意识。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个人主义体现在美国人的日常行为中。强调每个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在美国,个人的隐私权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而那些对年龄、婚恋、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有关方面的问题,美国人认为是隐私性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不允许对之进行刺探、干涉和侵扰。若一个人出于获利、好奇或恶意的动机而侵犯别人的隐私权,要受到惩罚。美国人如果对别人的私事爱讲闲话,不仅没有好处,有时还会卷入民事诉讼中去。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观念对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影响颇深,从其着装便能得知一二:美国人的服装观念是自由的、个性化的,衣服不是显示生活地位的标尺,而是展现个性的方式。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服装的颜色和样式,穿衣打扮自行其事,随心所欲。 个人主义体现在美国人的文化语言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首先,语言反映了文化。其次,文化支配着语言,即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会导致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谚语是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形式之一,最能反映—个民族的价值观,是一

(完整word版)浅谈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社会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非常优秀的国产电影——《刮痧》。看完之后,我对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感触颇多。因此可以说“刮痧”就是一个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纠纷。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电脑游戏设计师。他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让许大同梦中惊醒。一天,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闹肚子,从北京来的父亲对丹尼斯进行了中国传统的刮痧治疗。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丹尼斯身上留下的刮痕竟然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许大同发现无法用西医理论来解释刮痧原理,而控方律师又一再的歪曲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许他和儿子见面。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分裂……接二连三的噩梦不断降临,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间支离破碎。许大同原以为实现的美国梦也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影片的最后,大同的朋友昆兰亲身尝试刮痧并为其正名,因此法官宣布了对许大同的解禁令,一家人终得团聚。 电影中一连串的误会和巧合造成了人物命运的曲折,但是究其根源,这一切都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可以说影片中许大同的遭遇有其偶然,但也是必然。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曾引入文化冰山模式来解读文化冲突。在他的论述中,文化被比喻成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是显性文化,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及某些信仰。而暗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冰山则是隐形文化,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更为深层的文化因子。而文化冲突主要就是隐性文化的冲突。正如《刮痧》中的许大同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八年,自己也成为了众多美国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在隐性文化层面,他仍表现出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在我看来,《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亲情观、友情观、人权观和道德观。 一、亲情观 在中国人眼中,“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家人要互相关心、休戚与共,子女要遵守孝道。正因如此,在影片中,为了让父亲能够成功办理到美国绿卡,许大同谎称是自己给儿子刮痧。同时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大同隐瞒了官司的事。后来昆兰知道了是丹尼斯的爷爷给其刮痧,不明白大同为什么始终隐瞒真相。大同的妻子只回答了一句“因为他是中国人”。 二、友情观 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影片中,昆兰出证听证会的一幕。昆兰是许大同在美国最好的伙伴,也是他事业上最好的搭档。可是昆兰却在听证会上说出了大同打孩子的事实,尽管这对许大同极度不利。西方在交友做事的轻重顺序是“法,理,情”,而中国人却刚好相反。在中国,人情被在了第一位。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思想,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思想有密切联系。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但这一套在美国就不适用。因此,昆兰认为:我讲了事实,你不该打孩子。而大同却说:“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出卖我。” 三、人权观 美国很重视人权。它提倡人人平等。在西方家庭里,每个成员,包括男性和女性,无论年龄,都是平等的且每个成员有权获得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所以昆兰认为大同打孩子是非法的。但在中国,父母认为管教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都是天经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在米高梅制片厂(MGM)的鼎盛时期,每部米高梅电影都以“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字样结束。尽管并不是每部美国电影都是由好莱坞制作的,但是大多数美国电影都是一个特定制作模式的产物。此模式将各种不同的要素以一种独特方式加以融合,同时好莱坞也不断地将该模式加以完善。 “好莱坞”不仅仅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制作电影的场所。它不仅包括制片厂、实验室和其他类似的建筑,也不仅包括制片人、明星、导演、编剧和其他参与电影制作的人员。“好莱坞”也是一套统一连贯、观众乐于接受的美学和风格的规则。这些规则背后是一个用以维持和支撑它们的工业体系,其中包括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以及围绕这些制度的电影文化本身。 电影文化的范畴包括广告、宣传和影迷杂志的文章(或者呈现方式)以及观影经验,后者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1908年在镍币影院观看长度为一卷本的电影的经验与1920年代在电影宫观看无声片的经验大相径庭。同样在1950年代免下车影院,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小银幕多厅影院,这些场所中的观影经验和今天多厅影院(8-15米的银幕)以及超大影院(16米以上的银幕)中的观影经验也完全不同。 而该书探讨的正是美国电影的现象,即它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运作这样的问题。为了使读者了解美国电影是什么及其运作方式,就有必要探讨其制作方式。好莱坞有自己的运作方式,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它发展出一套制片厂、明星、发行、呈现、宣传和市场的独特的体系,这套体系确保了利润。这种制作模式不仅确定好莱坞商业化的本质,而且还决定拍摄电影的种类,这些电影的呈现方式,以及这些电影讲述故事的方式。 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五章)集中探讨的是好莱坞的定义,即它是一个独特的、有效的体系,制作不同寻常的产品——电影。第一章“电影作为一种机制的出现”追溯了美国电影制作的历史演进:从玩具、新奇的玩意、游乐场的杂耍到一个精心设计的制作模式,该模式旨在以天衣无缝的叙事来娱乐大众。随后几章将探讨“经典好莱坞电影”(第二章集中探讨“叙事”,第三章集中探讨“风格”)、“制片厂体制”和“明星制度”,这部分探讨了该体系的本质,并详细描述了作为一种独特制作方式的好莱坞的基本构成元素。 正如好莱坞将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纳入一个有效的系统,它也将其生产的电影分门别类:通过类型体系来制作并销售电影产品。所以,本书的第二部分(第六章到第十一章)通过探讨主要的电影类型与特定的工业文化机器之间的关系,即类型与好莱坞机制以及好莱坞大众文化机制的关系,来审视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方式。 在电影产品领域,类型体系重复了一些以电影工业体系为基础的组织方式。该体系奠定了宽泛的电影类型范畴。这些类型通过经年的实践证明其商业价值,并有助于稳定生产流程,从而降低资金风险。观众会去电影院观看与他们以前看过的相似的电影,也就是说,观众反复观看喜剧片、情节剧、战争片、西部片和其他类型电影。 该部分还将这些类型电影与更普遍的文化观照相联系,后者启发了前者,而前者使这些观照得以具体化。这些章节按年代顺序加以安排,粗略对应的是各个时代制片厂生产的最优秀的类型片。

中国电影文化赏析

世界上不同国家都希望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传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确立一种大众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尽管不同国家所认同的文化内容并不一致,相互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但是,各国始终都把电影、电视放在文化传播的中心位置。目前,中国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今天所要特别强调的是:电影的这种文化传播功能不应当仅仅体现在某种类型、某种题材的影片创作之中,而应当体现在整个国家电影产业的总体格局和影片的制作理念之中。 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根据相应档期进入电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统称为“主流电影”。这种影片不仅是支撑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也应当成为传播与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过去,我们认为电影在艺术层面上具有审美、启悟功能,在思想层面上具有教育、励志功能,在商业层面上具有消遣、娱乐功能。基于对电影这些不同的功能的确认,我们制定了关于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系列基本策略和政策,并且把电影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叙事形态,即所谓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相应地在这三个层面基础上建立了对电影艺术创作的评价体系和我们对电影产业的基本诉求。而在具体的影片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默认了好像艺术电影就是追求影片的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可以放弃教育与娱乐的功能;商业电影就是追求影片的娱乐价值,教育与审美的作用可以不必考虑;而主旋律电影就是要宣传效果,审美与娱乐因素也不必重视。这种相互对立的制片策略与评价体系造成了不同电影形态在话语体系之间的相互排斥以及在价值观念上的相互错位,即在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这些不同电影的形态中除了在制作方式、赢利模式、表述策略上各说各话之外,在价值观念上也自说自话,使中国电影无法在影片的文化核心价值领域进行相互整合,使我们的民族电影业最终没有形成一种像韩国电影、美国电影那样共同信守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没有建立一种整个行业共同敬重的文化价值取向。 在这种相互错位的价值观影响下,有些商业电影为了实现经济利润,在电影情节线索上设置无端的暴力场面和性爱标识,使没有分级制度制约的影片对低龄电影观众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在西方主流商业电影市场被列为限制级的影片在内地却大行其道;个别的艺术电影为了张扬所谓的导演个性,把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进行逆向表述,造成电影叙事文本与社会历史文本之间的价值断裂,扭曲了观众对时代的历史记忆;某些主旋律电影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对于影片的社会主题采用概念化的演绎方式,无形之中使大众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产生隔阂。总而言之,三种电影话语形态除了在电影功能方面的差异之外,在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进而使不同的电影叙事形态成为规定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一种合理通道。 我们现在应当确认的是:除了那种没有进入电影院线发行放映的所谓独立电影和实验电影之外,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根据相应档期进入电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统称为“主流电影”。这种影片不仅是支撑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也应当成为传播与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就像足球比赛不能在足球场外寻找规则一样,主流电影不能在一种没有边界的情况下进行随意创作,不能为追求奇特的观赏效果而放弃基本的道德规范,更不能为了影片的商业利益而践踏人类的伦理底线。主流电影中对个性审美价值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必须要背离大众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不能把体现人类正价值(正义、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置放在一个被否定、被质疑、被漠视的叙事语境中,也不应该把这些追寻人类价值理想的人物描写成为一种虚幻的、迂腐的、甚至是可笑的角色。从国

浅谈美国文化侵略

浅谈美国文化侵略 现在我们谈论最多就是美国,世界第一强国,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人才最多的国家,拍科幻电影最好的国家……为了以文化战的方式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改变中国一代的思想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底层植入西方的信仰体系,始终是美式文化战争的两大主攻方向。 文化冲击,这有讲到了接受先进文化,还是保持传统文化,我不想在这个问题纠缠,现在各国都遇到这个问题,美国文化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他从什么地方来输出他们的文化呢?美国大片,电影,歌曲,通过的途径是凭借他经济优势和语言优势。看看美国的大片,很科幻,男孩子都喜欢,对我们来说,美国的文化是另一个世界,我们渴望看到另一个世界,开阔眼界,不过我们也不要被一些表现蒙蔽了事实,美国没有农村么?不是的。美国没有穷人吗?不是的。外国的月亮不必家乡的圆,只不过我们到不了美国去,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我们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半个多世纪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尼克松就露骨的说:“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尼克松也曾直白的表述:进入21世纪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会结成和平演变的花蕾。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将其行动手册中针对中国部分加以充实完善和实用化,内部代号为【十条戒令】其主要内容包括:尽量用物质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思想。利用一切资源来破坏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打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成功了一半。一定要把青年的注意力引向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电影。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发动民主运动。 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 美国大片就是一种文化入侵。是美国人希望通过电影潜意识的向我们灌输诸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地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地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地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地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地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地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地跨文化传播手段. 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地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地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地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地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地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地干瘪动物.花家地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地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地格局俨然就是西方地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地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地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地文化就在这样地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地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地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地外形,更有典雅深邃地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地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地“美国功夫”.每逢格斗地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地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地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地“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地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地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地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地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地元素外表下,蕴含地是美国“相信自己”地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地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地一个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地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地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地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地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地并非是表象上地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地反思.《卧虎藏龙》地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地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地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地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地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地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地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地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地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地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地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地李慕白悲剧地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地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地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地人生拷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地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地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地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地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地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地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

浅析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浅析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摘要: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念的核心,它的产生有其思想和现实来源,其渗透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和奉行,对美国社会有利有弊。 关键词:美国个人主义独立 基督精神,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但代表美国文化模式基本特征的个人主义却是直接、真实地涵盖了美国思想。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在美国的文化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美国历史的发展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个人主义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对当代美国社会的了解。 一个人主义的内涵 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特别是在美国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主义”这个术语最早的用法是法语形式的“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尊重个人空间,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奋斗,尊重人权。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个人进步,全在于自己的艰辛努力和不息奋斗;个人进步,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反对权威,反对任何形式“不合法的”对个人的强制,尤其反对国家对个人不必要的控制。 二个人主义产生的原因: (1)历史渊源。 在美国,“个人主义”最早从法国启蒙运动得到启发,最初是唱着对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的颂歌而出现的。它成了一种具有巨大意义形态的象征性口号。最早的一批移民包括了来自欧洲的清教徒,他们认为上帝判断其选民的标准时个人在世俗世界中取得的成就,不希望遭到上帝的遗弃就应该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随后,伴随着西进运动和二战,个人主义实用性的优越性不断被证实,这一传统也被新一代和新移民不断得继承了下来。 (2)长久以来的独立意识传统。 首先,这源于东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受伦理思想和传统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代系之间教育和赡养义务往往持续终生。而西方人则视此为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仅以法律规定的上限为终点。孩子成年以后,在经济和心理上都要与父母相分离。连至亲的不想过分依赖的美国人,唯有靠双手为想要的生活奋斗不止。其次,美国人非常重视隐私。所以他们严格区分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内,他们热情洋溢,和家人朋友亲密无间;而这些人一旦侵入他们的私有空间,这种私有性便会被打破,隐私权被侵犯。所以,美国人认为,社会是一个个独立的,各不相同,互不侵犯的个人组成。社交就是独立个体之间的交流分享,共同创造。 (3)移民国家的自我安全感的创造。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自美国建国以来以来,大量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的人民怀揣着“美国梦”离开本土。他们不安于现状,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的双手,希望在这片新大陆上大展宏图。随之而来的艰难困苦使他们内心的漂泊感油然而生。奋斗初期孤立无援的困境和由此形成的独立人格使得他们认为,归宿感和安全感的获得,只有通过谋求一片立足之地,让自己成为这个这崭新世界的一员,而方法只能是自强不息,自我打拼。他们坚信,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虚无缥缈的外力并不能为自己的成功带来帮助。移民一代的这种传统思想意味着人格的独立性和选择的自主性,与美国主流价值观相得益彰。 三个人主义在美国社会的表现 美国人对个人主义的推崇渗透生活的方方面。在服饰、饮食、政治领域、文学创作等方

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的种种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各种差异。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外文化比较>这门课程,更是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当然中外文化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繁多复杂,因此为了方便比较,我通过一个极小的方面来窥视中外文化差异。 电影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他较之其他艺术形式或精神文化,更为全方位地吸取物质文化的成果,已经上升为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的文化形态之一,被称之为“电影文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特定民族文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受民族文化的制约。因此它更是各国传播本国文化的一种有效工具。 提及电影,就会想到美国好莱坞,每年在它为全世界输送大量的优秀电影的同时,也将美国的文化精髓传播给全世界。因此我们通过电影这样一个民族文化的极小的缩影,来剖析中美文化差异。 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的故事原型,耗资1亿美元,历时2年,集聚700多名艺术家的心血与才智完成的《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自1937年制作首部动画片《白雪公主》后的第36部动画片,并且是第9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迪斯尼动画。《花木兰》自1998年6月19日起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2300万美元,仅次于票房收入3100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 档案》。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然而好莱坞版的《花木兰》虽成绩优异,票房突出,但是却偏离了它的故事原型,变成一部地地道道的美国电影,在中国人看来这并非是我们所熟悉的那首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那个巾帼英雄花木兰,而是一个叫木兰的美国姑娘实现在我价值的奋斗史。 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迪斯尼版的《花木兰》于我国古代传说之间的差异,映射出中美文化差异。 首先,《木兰辞》中的木兰是替父从军,以尽孝道。中国的伦理思想常常是建立在贾婷德基础之上。与之相反的美国是一个一个人为本的国家。他们的思想里根本没有“孝”这个概念。每个人不是作为一个家庭或其他社会群体的成员,而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美国人是只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电影中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这时的她非常沮丧,木须龙劝她毕竟是为了父亲才到这种地步的,而她的回答确是:“或许我并不是为了父亲才来的,或许我只是向正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木兰的回答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而故事原型中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却被大大的淡化了,原作中“孝”的内核已经被个人价值实现完全替代。 其次,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文明古国,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儒家的思想特别强调“礼”,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中女子的“礼”就是要守本分,要遵从“三从四德”,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规则就是“男耕女织”。乐府诗中的木兰在参军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

(推荐)论美国电影中的文化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 摘要: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美国电影中融入了美国文化人的精神视野,蕴含着他们深层的文化价值立场,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电影爱好者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美国电影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包容性。究其原因,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关键词:美国电影好莱坞文化特征 Abstract:American fil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American culture on the screen,American film into the spirit of the vision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s, contains a deep-rooted cultural values s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ir cultural values, affecting the world of movie-lover’s formation of those cultural values.American film reflect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elf-centered individualism and heroism, also reflects a st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clusiveness. The reason except Hollywood is good at telling stories and it has strong commercial operati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film maturity reflects the general demand of the people of reasonable order. Keywords: American movies Hollywoo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美国电影也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得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美国电影基本主题都是爱、正义、家庭、亲情等等,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好莱坞电影同时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

欧美电影赏析

从《美丽心灵》的约翰·纳什看西方文化 《美丽心灵》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内潜心研究,在妻子的帮助下顽强克服妄想型分裂症并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 影片开头,当一位导师在做演讲的时候,约翰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眼神躲躲闪闪;后来的茶会上对素不相识的人出言不逊可以看出纳什并不擅长或者说完全不会与人打交道的。纳什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为数字着迷。但同时纳什身上也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对数学的疯狂热爱,深沉的爱恋,顽强不屈的意志。 数字狂热。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时,曾获得著名的卡内基奖学金,影片开头的茶会中,纳什在摆弄桌子上的玻璃杯,光线透过玻璃杯在桌子上投射出复杂而又美丽的光线,当然,这是我们平常人的想法,当折射光线有桌面转到一位学生的领带上并在一个特殊的角度使领带发出特殊的光彩,但那时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的领带有多差。”纳什对数学的热爱早已使他忘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些常识。纳什由于不被周围的人接受,于是就创造了一个室友,陪伴他、安慰他,纳什的博士论文希望能创造出一个完全的原创理论,可是屡试屡败,纳什几近崩溃,但是纳什的室友却陪他一起疯狂,缓解压力,这是他精神分裂症的开始。之后,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John Nash和一班同学坐在学校 的酒馆里喝啤酒,这时,进来了三个女孩,其中一个是特别漂亮的金发美女,当其他人在评头论足、跃跃欲试的时候,Nash迅速在脑海里设计出了一个唯一能确保成功约到这个美女的公式,可他并不付诸实施,而是飞奔回寝室,将其写在了玻璃窗上。这是博弈论的开始,也是纳什辉煌成就的初始。 笨拙恋爱。创造出博弈论的纳什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惠勒实验室,击败了曾经羞辱过他的竞争对手--马丁。纳什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同时也开始担任麻省理工的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纳什难以与人交流,我几乎认为这样的纳什可能要孤独终老了,可是一位名叫艾丽西亚的女子却从容地走进了他的生命里,当纳什因窗外的噪音而关上教室所有的窗户,使教室内闷热无比时,艾丽西亚却打开窗户和施工人员商量后,噪音消失了。艾丽西亚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令人难以忘怀。Nash约会女友的时候,他拙嘴笨舌,无法像个文科 生那样表达自己的感情。借助于漫天星光,他站在女友身后,抱着女友的双手,逐一指点天上的群星。在他不发一言的指引中,一只巨大的雨伞从无序的繁星点点中慢慢出现,尾钩如月。两人相拥,星辉摇曳,在无限的宁静和永恒中无言的浪漫充斥天地---理科生的浪漫竟一任如斯!难怪我那挑剔的女同学会说他SEXY和CHARMING了。 顽强理性。在刚进入普林斯顿的时候,由于他不合群,所以他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好朋友。此人非常明白Nash的心意,一直鼓励和安慰他。毕业以后,Nash没有找到女友---他的性格缺陷让他在人际沟通方面举步维艰,所以他又创造出大学好友的侄女,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以满足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再后来,在冷战的大环境下,他又想象出一个密探,对方委托他为美国服务,分析杂志上存在的密码。这一切导致了他严重的心理障碍,形成了人格分裂。在数十年间,他一直为这三个人困扰。他知道他们不是真实的,但是又无力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随时会出现在他面前。直到有一天,小侄女伸手要他抱,他突然醒悟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们没有随岁月流逝而变得衰老!Nash冲出家门,拦在即将驾车离家出走的 妻子面前,几乎被车撞死。大雨淋湿了他的头发,他凝视车窗后的妻儿,用他那含混不清的语调说:“我明白了,他们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没有变老!”我非常喜欢这一段,觉得这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之处。一个人在精神世界如此凋残零乱的状况下,依然不放弃任何转好的可能。而在狂乱和绝望的挣扎中,他没有放弃理性之光,没有放弃一个智慧生物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他在观察自己心中生成的幻像时,依然能注意到他们没有随时光流逝而衰老,从而证明他们是虚幻不实的,这让人深深感动,也因为自己和他一样,为自己被冠以人类的名号而骄傲。即使是疯狂如斯,也坚持使用理性,人因为肉体而脆弱,却因为理性而坚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