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之.doc
- 格式:doc
- 大小:14.72 KB
- 文档页数:17
《有趣的语言翻译》十分钟片段教学教案
语文组高一年级教师:杨杰琼
教学内容: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翻译现象及其妙处。
2、掌握翻译的常用方法。
3、了解中西文化心理的异同,坚持“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4、培养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兴趣。
课型:新授课、探究课(梳理探究专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以“课前游戏”导入,让学生们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标与其汉语译文连线配对。
(初步感受语言翻译)
二、展题
《有趣的语言翻译》
三、简介翻译的基本方法
四种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与意译结合法。
(讲授知识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方法概念)
四、识别翻译方法
请对照下面的实例,小组讨论指出其属于哪种翻译方法?(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
②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③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④冷战:Cold war。
⑤Cambridge:康桥(剑桥)
⑥Cool:酷
⑦Disco:迪斯科
五、小试牛刀(练习环节)
1、Some prefer(更喜欢)turnips(萝卜)and others pears(梨).
2、Armed(武装地) to the teath(牙齿).
3、Clone
并请学生举例说明经典外国电影的中文译名。
六、总结。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语言翻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翻译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1. 介绍语言翻译的概念和定义。
2. 强调语言翻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翻译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语言翻译的认识和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翻译的重要性,如跨文化交流、多语言信息传递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内容和观点。
第二章:翻译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准确翻译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语义准确等。
2. 讲解翻译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
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翻译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3. 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翻译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
第三章:诗歌翻译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翻译的兴趣和敏感度。
2. 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翻译的特殊技巧。
教学内容:1. 介绍诗歌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2. 分析一些经典的诗歌翻译案例。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诗歌翻译作品。
2. 学生尝试翻译一首简单的诗歌。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翻译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
第四章:影视翻译1. 培养学生对影视翻译的认识和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影视翻译的独特要求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介绍影视翻译的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一些影视翻译的实例。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一些影视翻译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翻译技巧。
2. 学生进行影视字幕翻译练习。
3. 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自己的翻译作品。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编写人:刘妍审核人:李花教学目的:1、借助翻译探究活动的平台,展现汉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
2、比较语言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借助工具书和网络,学生自主学习,从审美、文化、语言三个角度,体会翻译所要达到的“信、达、雅”的要求。
2、引导学生领会文化交流需要良好的翻译,而良好的翻译必须以良好的母语为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趣的译名。
翻译下面电影名字和书名。
比较一下译名与原义在表达上的效果。
Transformers变形金刚Terminator终结者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Bathing Beauties出水芙蓉Gone with the Wind飘二、严复的翻译理论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三、经典译句翻译。
比较直译与意译的区别1、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2、If the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远落在后面吗?四、经典诗歌翻译。
介绍原诗裴多菲和译者白莽,体会如何根据文化历史背景翻译诗歌。
Liberty, love! These two I need. For my love I will sacrifice li fe, for liberty I will sacrifice my love.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五、有趣的唐诗翻译。
如果说原作只是体现本国语言文化的精华,那么译作则是两种语言交融同化的结晶,两种文化在交汇的过程中必然有得有失。
文言文翻译查缺补漏——增强三种意识,提升翻译能力一、学习目标1、查漏补缺,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2、培养学生文言文对译和句式调整能力;二、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文言文对译和句式调能整力三、新课导入:高考对古诗文能力的要求为理解B,其中包括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就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并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
四、考点回顾,熟知体系复习回顾:以前我们讲过,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几个原则:信、达、雅。
1.“信”,就是“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漏译,不随意增减。
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3.“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不作要求)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名、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等。
删:就是去掉那些没有意义的虚词。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助词(凑足音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换:1、单音词换成双音节词;2、通假字换成本字;3、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词语。
调: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补: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
贯:古文中使用借代、借喻、用典、互文等修辞手法以及委婉的说法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意译)经过上一轮的复习,我们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最近的练习和考试当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大家出现的这些问题来做讨论。
五、展示学生作业,总结失分原因1、字词、句式没有落实。
2、忽略语境,不明大意。
3、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六、思考归纳,找准对策对策一:增强采分点意识说到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及教学反思课程背景本课程所属的语文必修五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最后一门必修课,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在这个阶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语言翻译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语言中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差异2.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教授语言翻译能力和文化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语言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语言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
具体重点包括:1.如何正确理解不同语言文字的意思和语义差异。
2.如何利用语言翻译技巧进行语言的翻译和理解。
3.如何利用文化差异进行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4.如何进行团队协作意识和认识。
教学内容1. 语言翻译活动1.1 活动简介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语言中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翻译的创新。
学生将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活动,每组设有一个组长,其他成员随机分配角色,包括翻译员、发言人和记录员。
1.2 活动过程1.组长向全组介绍活动内容,分配角色和任务。
2.组员根据所分配的任务开始查阅资料和讨论,翻译员主要是进行文章翻译,并注意文化差异,发言人主要是表述原意和译文的区别,并表述所学的文化知识。
3.组员讨论和汇报其所得的信息,讨论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所做的翻译。
4.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并向全组展示翻译结果。
5.全组根据展示结果进行点评和评分,评出最出色的小组。
1.3 活动反思本活动是一种创新的语言翻译形式,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过程中往往存在对译文的完全照抄和直译的倾向,而忽略了所涉及到的文化差异。
文言翻译见妙招——有滋有味学文言【三维目标】1.训练学生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乐趣中掌握方法。
【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以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当堂演练法、分组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最动人的文言“情”书投影展示几段感人肺腑的文言片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①让学生整体阅读,感受文言语言之美,情感之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②用红体字标出语段中的关键词,启发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次品读文段,感受情感之醇厚。
[环节设置目的]:在动人的文字中让学生感受到锤炼文言字词是赏读文言文的根本,只有在准确把握字词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欣赏到文章的无限精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经验回顾(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
(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有趣的语言翻译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一般原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高考命题规律的把握,总结失分原因,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整体意识,采点意识,巧借意识,语境意识),切实提升学生翻译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知识回顾(1)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句顺(2)翻译标准:信、达、雅(3)翻译方法:留、补、换、删、调、贯三、真题回顾,找寻规律:例:2016全国卷《宋史∙曾公亮传》(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锡”“虔”“处之”各1分,大意2分)(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责”“救正”“持禄固宠”各1分,大意2分)参考答案:(1)(君主)赐宴(你)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却一定让(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小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1、注重对句子的整体理解设句意分2、选择含有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的句子设采点分(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四、考题重现,问题诊断:例:2017.3市模考《旧唐书∙盛彦师传》请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据高纵射,刀楯即乱出薄之。
(“据高、即乱、薄”各1分,句意2分)参考答案:等到叛贼渡过一半的时候,同一时间一起行动,弓弩手凭借高地向下射箭,刀斧手乘乱冲出逼近他们(砍杀)。
学生答案:(1)等到叛贼渡到一半,同时一起发射,弓弩从高处向下射,刀楯就乱砍乱杀。
(1)等到叛贼渡过一半的时候,同一时间一起行动,手持弓弩的士兵凭借高处向下射箭,手持刀楯的士兵就纷乱地冲出削弱他们。
学生查找失分原因(2)会徐圆朗反,彦师为安抚大使,因战,遂没于贼。
(会、遂、没”各1分,句意2分)参考答案:恰逢徐圆朗谋反,盛彦师担任安抚大使,于是(和徐圆朗)战斗,最终落入叛贼手中。
有趣的语言翻译文言文翻译教学目标:1、重视文言文翻译,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四招六种方法:对、留、换、删、补、调。
3、巩固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强化翻译基本功。
教学重点:以课内文言语句为例,介绍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同时兼顾能力迁移。
教学难点:留、换、删、补、调五种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自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04年、2005年浙江卷中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就都已提高到8分,最近几年增至10分。
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比较明确的要求和实用的技巧。
二、修改常见的翻译失误(在原句中改)看一看评一评(知识回顾)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误译:晋国侯爵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对晋国国君没有以礼相等。
晋国国君和秦国国君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对晋国国君没有以礼相等。
2.把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
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了。
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能把今义当古义。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误译: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误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任命他为上卿。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误译: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不吝啬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误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图文转换漫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高考图文转换的三种常考题型。
2、了解高考图文转换题型的命题特点。
3、掌握图文转换的作答方式,规范答题。
【教学设想】
作为高三语文二轮专项复习中的一个小专项,教学中宜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要面面俱到,而要善于取舍,删繁就简;二是不要局限在画面之中,要巧妙联系,适度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高效创新精神,将设计的问题分为A、B、C三个等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二轮复习的课堂效率。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漫画题型答题要点并做到规范答题。
2、准确概括漫画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高考试卷中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它已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分值一般为5—6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习图文转换中的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对比、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二、过程:
(一)漫画的构成
1、标题: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注释: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3、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二)漫画的命题形式
1、描述内容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三)试题演练。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之一-
5、通过对具体语言翻译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课型:任务型教学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梳理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学生课前准备]1、阅读教材P122-124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翻译的相关知识2、通过查找相关工具书,完成课前布置的中英互译的翻译练习
一、导入课题二、知识梳理任务一:从中英两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翻译的基本方法1、学生回答课前布置的翻译练习[明确]:①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电影名)
②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谚语)
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Some prefer(更喜欢)turnips(萝卜)and others
pears(梨).2、学生总结自己在翻译上述练习时的感受和过程方法3、教师就上述实例展开分析,总结出翻译的常用方法:直译和意译4、教师举出更多例子加以解释佐证[例如]:直译的例子: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Break(打破)the record(纪录):打破纪录。
冷战:Cold war.
武装到牙齿:Armed(武装地)to the teath(牙齿)
意译的例子:Dog eat dog:你死我活。
(不是:狗咬狗)
Eat one s words.:承认说错了话。
(不是:食)
三、深入探究任务二:通过翻译实践中一些误译现象探究翻译与文化审美之间的关系
1、教师给出翻译中的误译实例:
①文学作品《水浒传》中人物语言的误译:
第32回中,武松看到邻座喝上好的酒,吃熟精肉,而自己只喝一般的酒,仅一碟熟菜,以为店家故意不卖给他,便非常生气,店家解释,武行者心中要吃,那里听他分说,一片声的吆喝道:放屁!放屁!有翻译者把最后一句译成:Pass(传递;放出)your wind(风;气体)Pass your wind![明确]:此处的放屁!实际上是胡言乱语之意,不是真正的放屁。
若按上述的翻译理解就等于说:把你的气体放出来吧!把你的气体放出来吧!听后,不免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
正确的译文应是:Shit!或What crab!
②日常生活用语中的误译: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赞美他人的时候,这时对方通常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这哪能跟你比呢!。
对这样一句回答语,有人将它译成:Where
!Where!。
[明确]:其实,在外国人看来,这样的译文给他们的第一感觉
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他们无法理解。
因为他们认为有人赞美自己是对自己某方面的一种肯定,所以通常会马上回一句Thank you! 诸如此类的话表示感谢。
正确的译文应是:Thank you!I m flattered(受夸奖的)!
③广告商标用语中的误译:
曾有这样一种女士口红产品名叫芳芳,为了打通国际市场,提高在欧美国家的销路,有人将它译成:Fang fang,结果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国外市场大受冷落。
[明确]:在汉语中芳芳这个名字确实很好,我们一看到芳芳二字就不禁在心中升起美的联想:不禁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
可这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 fang ,欧美人士一看心中不由得生起一种恐怖之感,因为fang 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指: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
因此,他们想象的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这样一来,口红的销路可想而知了。
2、学生就上述误译实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析误译的原因。
讨论后,学生回答。
[明确]:误译的根本原因在于译者没有充分注意到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大
众的审美心理差异。
3、教师小结:文化不同,心理认知角度不同,得出的认识就不同。
因此,在从事语言翻译的时候,除了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外,还要正确地理解翻译源语言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度语言的文化差异性。
四、拓展训练任务三:通过诗歌、谚语、成语等的中英互译,加深对本堂课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理解,从而力求做到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准确翻译1、教师给出相关练习
A
中译英
①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ver(翻转)one s hand
②天长地久:as long as the hills(山)
③乱七八糟:like a kettle(一桶)of fish
④寻寻觅觅,So dim(昏暗的),so dark(黑暗的),
冷冷清清,So dense(密度大的),so dull(枯燥无味的)
凄凄惨惨戚戚,So damp(潮湿的),so dank(潮湿的),so dead(死气沉沉的)!
B
英译中
①As light(重量轻的)as a feather(羽毛):轻如鸿毛
②Love me,love my dog(狗):爱屋及乌
③Do in Roman(罗马)as Roman(罗马人)does.:入乡随俗
④The burnt(被烧伤的)child dreads(害怕)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上述练习
3、教师给出解释说明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之二-
4、通过对具体语言翻译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培养运用工具书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习课型:任务型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梳理探究法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步骤:
一、课前准备
读一读:阅读教材P122-124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翻译的相关知识2、课前练习:通过查找相关工具书,完成下列中英互译的翻译练习
做一做:你能把下列的中文译成英文和英文译成中文吗?①The Lord of the Rings:
②Like father,like son:
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任务一:从中英两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翻译的基本方法试一试:结合上述自己的翻译实践,你能总结出自己翻译方法吗?
任务二:通过翻译实践中一些误译现象探究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深入探究
1、翻译中出现的误译实例:
误译一:文学作品《水浒传》中人物语言的误译
第32回中,武松看到邻座喝上好的酒,吃熟精肉,而自己只喝一般的酒,仅一碟熟菜,以为店家故意不卖给他,便非常生气,店家解释,武行者心中要吃,那里听他分说,一片声的吆喝道:放屁!放屁!有翻译者把最后一句译成:Pass(传递;放出)your
wind(风;气体)Pass your wind!
误译二:日常生活用语中的误译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赞美他人的时候,这时对方通常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这哪能跟你比呢!。
对这样一句回答语,有人将它译成:Where!Where!
误译三:广告商标用语中的误译
曾有这样一种女士口红产品名叫芳芳,为了打通国际市场,提高在欧美国家的销路,有人将它译成:Fang fang ,结果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国外市场大受冷落。
2、请就上述误译实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析误译的原因。
讨论后,请回答。
原因在于:
三、课堂拓展训练任务
通过诗歌、谚语、成语等的中英互译,加深对本堂课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理解,从而力求做到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准确翻译。
练一练:请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把下列中英谚语、成语和诗歌翻译出来,注意翻译时的正确理解和表达。
A中译英
①易如反掌:
②天长地久:
③乱七八糟: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B英译中
①As light as a feather(羽毛):
②Love me,love my dog:
③Do in Roman as Roman does:
④The burnt(被烧伤的)child dreads(害怕)the fire: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3、教师给出解释说明
五、课堂自我小结
六、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