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肥胖症

第五章 肥胖症

第五章 肥胖症
第五章 肥胖症

第五章肥胖症

肥胖症(obesity)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说已达到流行程度。据估计,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中,约有半数人超重和肥胖。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也迅速上升,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中报道,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一患病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肥胖症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和某些癌症密切相关。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使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已于2003年制订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肥胖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继发性肥胖症,约占肥胖症的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能量平衡和体重调节

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监测及调控系统以维持体重稳定,称为“调定点(Set-Point)”。由于体重调定点的存在,短期体重增加或减少将自动代偿,体重倾向于恢复到调定点水平。

体重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重调节,最终影响能量摄取和消耗的效应器官而发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影响能量消耗速率、调节与能量贮存有关激素的分泌,在能量内环境稳定及

体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是控制能量代谢最重要部位,影响下丘脑食欲中枢的信号包括传人神经信号(以迷走神经最为重要,传入同样来自内脏的信息,如胃肠膨胀程度等)、激素信号(如瘦素、胰岛素、各种肠肽等)以及代谢产物(如葡萄糖)等。上述信号传人中枢神经系统,经过整合后通过神经-体液途径传出信号到靶器官,以保持个体近期或长期能量平衡。

体内参与调节摄食行为的活性物质包括:①减少摄食的因子:β-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血清素、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和瘦素等。②增加摄食的因子:α一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神经肽Y、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ohn)、增食因子(orexin)、甘丙肤(galanin)等。③代谢产物如血糖水平等。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CB)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受体组成,可调节摄食行为,激活后引起摄食增加。

机体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生热作用、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以及适应性生热作用等。人体脂肪组织分为两种,白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脂肪,而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消耗。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脂肪分解及促使产生热量。

(二)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肥胖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未明,被认为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脂肪的积聚总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即无论多食或消耗减少,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肥胖,但这一能量平衡紊乱的原因尚未阐明,肥胖者这些因素与正常

人的微小差别在统计学上未能显示,但长期持续下去则可能使脂肪逐渐积聚而形成肥胖症。

肥胖症有家族聚集倾向,但遗传基础未明,也不能排除共同饮食、活动习惯的影响。某些人类肥胖症以遗传因素在发病上占主要地位,如一些经典的遗传综合征,Laurerice-Moon-Biedl综合征和Prader-willi 综合征等,均有肥胖。近来又发现了数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肥胖症,分别是瘦素基因(OB)、瘦素受体基因、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0MC)基因、激素原转换酶-1(PC-1)基因、黑皮素受体4(MC4R)基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突变肥胖症。但上述类型肥胖症极为罕见,绝大多数人类肥胖症是复杂的多基因系统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中主要是饮食和体力活动。坐位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少、体力活动不足使能量消耗减少;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多、喜甜食或油腻食物使摄入能量增多。饮食构成也有一定影响,在超生理所需热量的等热卡食物中,脂肪比糖类更易引起脂肪积聚。文化因素则通过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影响肥胖症的发生。此外,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或出生时低体重婴儿,在成年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也容易发生肥胖症。

遗传和环境因素如何引起脂肪积聚尚未明确,较为普遍接受的是“节俭基因假说”(Neel,1962)。节俭基因指参与“节俭”的各个基因的基因型组合,它使人类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利用食物能源而生存下来,但在食物供应极为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却引起(腹型)肥胖和胰

岛素抵抗。潜在的节俭基因(腹型肥胖易感基因)包括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激素敏感性脂酶基因、PPARγ基因、PC-1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等,这些基因异常的相对影响未明。

[病理生理]

(一)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

脂肪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贮存和释放能量,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能分泌数十种脂肪细胞因子、激素或其他调节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紧张素原、瘦素、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cliPonectin)和游离脂肪酸(FFA)等,影响局部或远处组织器官,在机体代谢及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组织块的增大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增生型)、体积增大(肥大型)或同时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增生肥大型)。

(二)脂肪的分布

脂肪分布有性别差异。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称为“腹型”或“中心性”肥胖。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于下腹部、臀部和股部皮下,称为“外周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较大,而外周性肥胖者减肥更为困难。

(三)“调定点”上调

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体重增加后,即使恢复正常饮食,也不能恢复到原先体重。因此,持续维持高体重可引起适应,体重调定点不可逆升高,即调定点上调。可逆性(轻度和短期)体重增加是现有细胞大小增加的结果,当引起脂肪增加的情况去除后,脂肪细胞减少其

平均大小而体重恢复原有水平。不可逆性(重度和持续)体重增加可能伴有脂肪细胞数日增加,因而变化将是恒定的。

[临床表现]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多有进食过多和(或)运动不足病史。常有肥胖家族史。轻度肥胖症多无症状。中重度肥胖症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以及焦虑、忧郁等。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常同时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即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癌肿(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结肠和直肠癌等)发病率增高等,且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增高。肥胖可能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病,至少是其诱因和危险因素,或与上述疾病有共同发病基础。肥胖症及其一系列慢性伴随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和寿命。严重肥胖症患者精神方面付出很大代价,自我感觉不良及社会关系不佳,受教育及就业困难。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肥胖症的评估包括测量身体肥胖程度、体脂总量和脂肪分布,其中后者对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更为准确。常用测量方法: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身体肥胖程度,BMI(kg/m2)=体重(kg)/[身长(m)]2。BMI是诊断肥胖症最重要的指标(详见下文)。②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IBW):可测量身体肥胖程度,但主要用于计算饮食中热量

和各种营养素供应量。IBW(kg)=身高(cm)一105或IBW(kg)=[身高(cm)-100]×0.9(男性)或0.85(女性)。③腰围或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反映脂肪分布。受试者站立位,双足分开25~30cm,使体重均匀分配。腰围测量骼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臀围测量环绕臀部的骨盆最突出点的周径。目前认为测定腰围更为简单可靠,是诊断腹部脂肪积聚最重要的临床指标(详见下文)。①CT或MRI:计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内脏脂肪量,是评估体内脂肪分布最准确的方法,但不作为常规检查。⑤其他:身体密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测定法、双能X线(DEXA)吸收法测定体脂总量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根据所测指标与危险因素和病死率的相关程度,并参照人群统计数据而建议,目前国内外尚未统一。200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以BMI值≥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cm和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中肥胖的标准定义为BMI≥25。应注意肥胖症并非单纯体重增加,若体重增加是肌肉发达,则不应认为肥胖;反之,某些个体虽然体重在正常范围,但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易患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倾向,因此应全面衡量。用CT或MRI扫描腹部第4~5腰椎间水平面计算内脏脂肪面积时,以腹内脂肪面积≥100cm2作为判断腹内脂肪增多的切点。

(二)鉴别诊断

主要与继发性肥胖症相鉴别,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下丘脑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药物引起的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糖皮质激素等病史。

对肥胖症的并发症及伴随病也须进行相应检查,如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睡眠中呼吸暂停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应予以诊断以便给予相应治疗。

[治疗]

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并发症及伴随病应给予相应处理。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减肥目标极为重要,体重过分和(或)迅速下降而不能维持往往使患者失去信心。一般认为,肥胖患者体重减轻5%~10%,就能明显改善各种与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

(一)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步骤。

(二)医学营养治疗

控制总进食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对肥胖患者应制订能为之接受、长期坚持下去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使体重逐渐减轻到适当水平,再继续维持。只有当摄入的能量低于生理需要量、达到一定程

度负平衡,才能把贮存的脂肪动员出来消耗掉。由于每公斤身体脂肪含热量31050kJ(7500kcal),因而如果每天热量负平衡达到加2070kJ(500kca1)则每15天可使体重减轻1kg。热量过低患者难以坚持,而且可引起衰弱、脱发、抑郁、甚至心律失常等,有一定危险性。一般所谓低热量饮食指侮天62~83kJ(15-20kCal)/kgIBW,极低热量饮食指每天<62kJ(15skcal)/kg IBW。减重极少需要极低热量饮食,而且极低热量饮食不能超过12周。饮食的合理构成极为重要,须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和25%左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例如谷类)、足够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100~200g/d)、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巧克力和零食等,少吃甜食,少吃盐。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非吸收食物及无热量液体以满足饱腹感。

(三)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与医学营养治疗相结合,并长期坚持,可以预防肥胖或使肥胖患者体重减轻。必须进行教育并给予指导,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适合患者具体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有心血管并发症和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必须更为慎重。尽量创造多活动的机会、减少静坐时间,鼓励多步行。

(四)药物治疗

医学营养和运动治疗的主要问题是难以长期坚持,中断后往往体重迅速回升,因此也倾向于对严重肥胖患者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

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危险作出决定。目前对减重药物治疗的益处和风险的相对关系尚未作出最后评价。减重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药物减重的适应证为:①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每餐进食量较多;②合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脂肪肝;③合并负重关节疼痛;④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⑤BMI≥28有上述合并症情况,或BMI≥28不认是否有合并症,经过3~6个月单纯控制饮食和增加活动量处理仍不能减重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可考虑用药物辅助治疗。下列情况不宜应用减重药物:①儿童;②孕妇、乳母;③对该类药物有不良反应者;④正在服用其他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减重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食欲抑制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调节摄食的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血清素能通路等发挥作用。包括拟儿茶酚胺类制剂,如苯丁胺(Phenlermine)等;拟血清素制剂,如氟西汀(fluoxetine);以及复合拟儿茶酚胺和拟血清素制剂,如β-苯乙胺(西布曲明,、1 butramin。)。②代谢增强剂:β3肾上腺索受体激动剂可增强生热作用、增加能量消耗,其效应仍在研究和评价之中;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已不主张应用。③减少肠道脂肪吸收的药物:主要为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orhstat)。目前获准临床应用的只有奥利司他和西布曲明,且尚需长期追踪及临床评估。

1.奥利司他

非中枢性作用减重药,是胃肠道胰脂肪酶、胃脂肪酶抑制剂,减慢胃肠道中食物脂肪水解过程,减少对脂肪的吸收,促进能量负平衡从而达到减重效果。配合平衡的低热量饮食,能使脂肪吸收减少30%,体重降低5%-10%,并能改善血脂谱、减轻胰岛素抵抗等。治疗早期可见轻度消化系统副作用如肠胃胀气、大便次数增多和脂肪便等。需关注是否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推荐剂量为120mg,每天3次,餐前服。

2.西布曲明

中枢性作用减重药。特异性抑制中枢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二者的再摄取,减少摄食;产热作用可能与其间接刺激中枢交感传出神经、激活棕色脂肪组织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可能引起不同程度口干、失眠、乏力、便秘、月经紊乱、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等副作用。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慎用。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或卒中患者不能用。血压偏高者应先有效降压后方使用。推荐剂量为每天10~30mg。

新近开发的利莫那班(rimoriabarit)为选择性CBI受体拮抗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作用于脂肪组织诱导FFA氧化,可有效减轻体重,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五)外科治疗

可选择使用吸脂术、切脂术和各种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如空肠回肠分流术、胃气囊术、小胃手术或垂直结扎胃成形术等。手术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

治愈。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管道狭窄等,有一定危险性,仅用于重度肥胖、减重失败而又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术前要对患者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给予相应监测和处理。

[预防]

肥胖症的发生与遗传及环境有关,环境因素的可变性提供了预防肥胖的可能性。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早期发现有肥胖趋势的个体,并对个别高危个体具体进行指导。预防肥胖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3-6岁肥胖儿童自我评价分析

科研成果 3-6岁肥胖儿童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单位名称:永康市大司巷幼儿园作者:郑亦飒 摘要 本文依据皮尔斯和汉斯(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设计访谈问题,采用访谈形式请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各20名进行自我评价;采用观察法持续客观记录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生活活动;采用访谈法收集他人对肥胖儿童的评价。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儿童在躯体外貌、合群、焦虑三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其他三个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他人对肥胖儿童躯体外貌维度的评价最低,成人的评价低于正常儿童。 1导论 1.1研究背景 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当的饮食模式,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肥胖的症状,肥胖儿童问题日益突出。一般认为,肥胖不仅会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会对儿童的心理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事实是否如此呢?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浙江四所幼儿园里的在读儿童进行调查,以了解肥胖是否对儿童自我评价产生影响,到底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1.2主要研究问题 本研究假设肥胖对3-6岁幼儿的自我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在自我评价方面所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以皮尔斯和汉斯(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简称PHCSS)的6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为基础设计访谈问题,对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测评与分析。本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肥胖儿童的自我评价分析;(2)他人对肥胖儿童的评价分析;(3)肥胖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分析

1.3研究价值 儿童的自我评价与情感密切相关,对自己评价高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开心、积极的情绪,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他人对他们的评价高;而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则时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这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较弱,同伴对他们的评价也比较低。对于幼儿来说,能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促使其心理健康,帮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本研究旨在研究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评价有无影响,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影响,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教师、家长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2研究综述 2.1儿童肥胖的定义及弊端 2.1.1儿童肥胖的定义 儿童肥胖症是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而导致皮下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症。本研究中的儿童肥胖度为轻度肥胖与中度肥胖。 2.1.2儿童肥胖的弊端 研究发现,儿童肥胖在短期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阻碍身体素质的发育并引发心血管疾病、哮喘等一些临床症状;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肥胖还将影响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增加成年时发生心血管系统疾患的危险和死亡率1。 肥胖儿童胸部脂肪较多,容易气促、呼吸困难,脑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儿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而影响智力2。而美国宾州大学的研究证明女孩在幼儿期时肥胖,其提早进入青春期的几率较高;儿童过度肥胖还会导致成年后性功能低下,甚至终生不育。 儿童肥胖更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现社会对肥胖具有一定的偏见,肥胖儿童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嘲讽甚至差别待遇,这会影响肥胖儿童社会适1彭云,程茂金.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13(21). 2汪志超.5-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126.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者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其他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强度弱、工作压力大等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肥胖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肥胖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要点 1、广泛开展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意义的群众性宣教工作。

肥胖症与心理学

关于肥胖症的问题 1.造成肥胖症的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吗? 答:心理因素是造成肥胖症的原因之一。 情绪因素对摄食活动有显著的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心理应激和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愤怒、忧郁也能促使人多进食。根据推测,这些人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人格缺陷,情绪不良必须通过进食才能缓解,从而形成对摄食的情绪依赖,借以满足自己对安全和自尊的需要。多食之所以能达到上述目的,是由于这些人不能区分饥饿和其他心理生理激活状态。 另一方面,肥胖症对患者也可成为一种消极的刺激,有好多人(尤其是女性)因肥胖而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反应,包括自卑、情绪紊乱以及贬低自身形象。这些心理反应和由此而来的行为退缩、体力活动减少和多食,反过来又会加重肥胖程度。 2.肥胖症会造成心理问题吗? 答:肥胖症会造成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 肥胖通常引起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焦虑症,既肥胖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焦虑的状态; 抑郁症,心情极度低落和抑郁,一点小事就想不开,比如掉了10块钱也能不开心半天; 双相障碍,心情在狂躁高涨和极度低落消沉之间来回变动; 睡眠障碍,比如失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以睡眠障碍为例,睡眠与肥胖的关系一直以来被研究得比较多。首先睡眠不足本身容易引起肥胖,正常人每天需要的睡眠为7-8个小时,当每日睡眠不足5个小时时,内脏脂肪会比正常人高出32%;睡眠在6-7小时的,内脏脂肪会比正常人高出13%,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内脏脂肪会比正常人高出22%。也就是说睡眠时间不是越多越好,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内脏脂肪的堆积。 主要原因为睡眠过多时,活动量减少;而睡眠过少时,人会容易疲倦,白天运动量也会减少,同时与食欲有关的激素受影响,食量增加。 对于肥胖病人来说,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缺乏深度睡眠,睡眠时间过少,从而进一步加剧腹部脂肪堆积 肥胖对睡眠的另一个影响还有睡眠停综低通气暂合症(OSAHS),睡眠停综低通气暂合症是指以7小时/晚的睡眠为例,反复发作30次,每次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从而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肥胖症患者是的高发人群,其发病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5-7倍,OSAHS 人群里70%是肥胖者。 3.能利用心理治疗来医治肥胖症吗? 答:能利用心理治疗来医治肥胖症。对于肥胖症的治疗,首先要搞清病因。由其他疾病引起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由情绪因素引起者可进行心理治疗,其重点在于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反应和人格方面的问题,训练病人学会识别饱足信号、执行减肥计划。此外,还要注重体育锻炼,增加运动量。

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

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 一.临床症状 肥胖正确定义是机体脂肪过度积聚与脂肪组织过量扩增,判断肥胖的科学方法是准确测定机体脂肪或脂肪组织的量。通常个人实际体重如超过标准体重的10%即为过重,应因其足够关注;若超过20%而无原因,即可诊断为肥胖。超过20%~30%者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100%以上者为病态肥胖。肥胖和过重,虽然都是集体能量正平衡的结果,但有不同内涵。肥胖固然可以导致过重,但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的过重,常不是肥胖而是因为肌肉发达所致。反之,平时不爱活动或活动量极少的虚胖者,即使不过重,但也有体脂过度积聚。 二.肥胖综合征 轻度肥胖除体重过重外,无其他症状;中都以上肥胖者,常有下列综合征及症状。 1.通气不良综合征 2.心血管系统症状 3.内分泌代谢紊乱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亢进、多食善饥、便秘、腹胀等,尤其是妇女有也是综合征,表现为夜间食欲旺盛、失眠、白天厌食;伴有胆石症肥胖者,有慢性消化不良与胆绞痛发作。 三.并发症 1.并发糖尿病 2.并发高血压病 3.并发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4.并发胆石症 四.营养原则 保证机体蛋白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需要,维持机体摄入量与消耗间的负平衡状态,并持续相当长时间,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标准体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肥胖直接起因是长期能量摄入量超标,治疗就必须坚持足够时间,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五.营养治疗 1.限制总能量 能量现只要逐渐降低,避免骤然降至最低安全水平以下,应适可而止。辅以适当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成年轻度肥胖者,按每月减轻体重~1.0kg为宜。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周减轻体重~1.0kg。每人饮食应尽量供给能量1000kcal/d,这是可以较长时间坚持的最低安全水平。 2.蛋白质 肥胖者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不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并选用高声物价值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 3.限制脂肪 限制糖类供给时,过多摄入脂肪可引起酮症,限制饮食能量供给时,必须限制饮食脂肪

肥胖症的临床表现

肥胖症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单纯性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幼年型者自幼肥;成年型者多起病于20~25岁;但临床以40~50岁的中壮年女性为多,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亦不少见。约1/2成年肥胖者有幼年肥胖史,一般呈体重缓慢增加(女性分娩后除外),若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增加,应考虑继发性肥胖。男性脂肪分布以颈项部、驱干部和头部为主,而女性则以下腹部、胸部乳房及臀部为主。 轻至中度原发性肥胖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重度肥胖者则多有怕热,活动能力降低,甚至活动时有轻度气促,睡眠时打鼾。可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临床表现。 ⒉继发性肥胖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状态,是诱发多种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大量临床实验证实,肥胖至少会影响到人体九个系统或脏器病变,如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不孕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结石、肿瘤及抑郁症等。 (1)心血管系综合征: 肥胖症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其发生率一般为非肥胖者的5~10倍,尤其是腰臀比值高的中心型肥胖患者。部分肥胖者存在左室功能受损和肥胖性心肌病变。肥胖患者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可能与心肌肥厚、心脏传导系统脂防浸润造成的心律失常及心脏缺血的发生有关。此外,高血压在肥胖患者中比较常见,也是加重心、肾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2) 呼吸功能改变: 肥胖患者肺活量降低且肺的顺应性下降,可导致多种肺功能异常,如肥胖性低换气综合征,临床以嗜睡、肥胖、

肺泡性低换气症为特征,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肥胖性肺心功能不全综合征亦称为皮克威克综合征 (pickwickian syndrome),或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源性心脏病。肥胖性肺心功能不全综合征多发于极度肥胖的患者,是肥胖症患者中一种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患者胸腔、腹腔内脂防组织增多,导致主持呼吸功能的胸腔容积缩小,膈肌运动受限,患者肺部通、换气功能受限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能平卧、心悸、口唇发绀、全身水肿、呼吸困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间歇或潮式呼吸、神志不清、嗜睡或昏睡,甚至出现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力衰竭,此种心衰往往对强心剂、利尿剂反应差。此外,重度肥胖者,尚可引起睡眠窒息,偶见猝死的报道。 (3)消化系综合征: 食欲亢进、善饥多食、便秘腹胀较常见。肥胖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脂防变性而肿大,伴胆石症者有慢性消化不良,此外还可出现胃食管反流病、疝气等。 (4) 内分泌及生殖系统改变: 脂防含量增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表现为糖耐量异常甚至出现糖尿病。此外肥胖者多伴有血雌激素水平增高,肥胖女孩,月经初潮提前;成年女性肥胖者常有月经紊乱或闭经。青少年肥胖者,不育症的发生率增加,常伴有多囊卵巢并需手术治疗。男性伴有性欲降低和女性化,并且与雌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

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

儿童肥胖症的防治

儿童肥胖症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近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儿童与青少年肥胖学术会议资料表明,近十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较以前升高50%以上,儿童肥胖症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还将成为成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结肠癌,前列腺癌症,子宫,卵巢及乳房癌症等疾病的高危诱因。因此,如何防治儿童肥胖症成为了社会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儿童肥胖症呢?儿童肥胖到什么程度才叫肥胖?有什么方法来衡量肥胖程度吗?儿童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当体重(KG)/身高(M)2大于20,或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即为肥胖症(相关数据可通过查相应表格查得)。肥胖程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实例体重-标准体重×100%,在20-30%为轻度肥胖,标准体重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人体脂肪组织发育分为2个阶段。即胎儿期的脂肪细胞大小发育阶段及出生后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发育阶段。目前认为导致儿童肥胖有3个关键期,即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孕后期为妊娠后期3月,母亲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快,过大。产后期为生后1-2月内,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如米糊,八珍糕,鸡蛋,肉类等,断奶过早。青春期摄食量过大,活动过少等,均易导致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的治疗目的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儿童有氧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科学、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去除成年疾病危险因素。在治疗儿童肥胖症时应注意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以控制体重为基本概念,不进行以减轻体重为目标的所谓“减肥”“减重”治疗,禁止使用禁食,饥饿,半饥饿或变相饥饿疗法。禁止短期,快速“减肥”,“减重”,禁止使用减肥药及减肥食品,禁止使用手术治疗或所谓的物理治疗,如“脂肪运动”“振荡法”等。 治疗方案应以运动为基础,结合行为矫正,健康教育,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场地实行综合治疗。运动训练应结合儿童趣味性,可行性,应长期坚持,使运动成为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训练强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短期,高强度训练,运动方式可多种多样,如跳绳,步行,骑童车,慢跑,踢球等。行为矫正应强调家长,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体育康复

名词解释 体育康复:指用体育的各种手段进行康复,以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 尽快的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 医学模式:指人们观察、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大脑的可塑性):中枢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树突 发芽以及突触阀值的改变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重新组织一个功能细胞集团的网络系统实现功能重组。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人的功能状况,主要利用;力学的原理,选 用合适的功能活动和运动方法对病人进行训练,以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肌肉等长收缩:肌肉产生张力但不产生关节的明显屈伸运动。 肌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克服阻力做功收缩,在牵动相应关节做全幅度运动时所克服的阻力值不变。 肌肉等速收缩:肌肉收缩做功,除对抗某种可变阻力外,所牵动的关节做等角速度圆弧运动。 步态:是指人行走时,人体结构与功能、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体运动功能的综合表现之一。 高血压:是指由于动脉血管硬化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异常所造成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多数肥胖症患者存在严重的脂代谢紊乱,常与II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合并存在,并成为其重要的致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填空+选择 康复医学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组成 基础医学包括运动学、神经生理学、人体发育学、残疾学和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临床医学包括康复诊断学和 体育康复包括局部体育康复和全身体育康复。 康复医学的基本准则: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者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其他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强度弱、工作压力大等环境因素也

儿童肥胖状况调查

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症现状调查分析 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约有30-80%成为成年期肥胖,而肥胖又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高度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发展,儿童期的肥胖呈快速发展趋势。为了了解淮阴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状,为控制儿童肥胖症的发生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4月~7月对淮阴区10689名在园3-6岁儿童进行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为淮阴区在园的3-6岁儿童,分为3~、4~、5~、6~四组。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定式量表,内容包括出生史、家庭状况、饮食习惯、睡眠时间、运动量、看电视时间等34项指标。由专人对被调查儿童家长进行询问,并由经过培训的区乡保健人员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1.3 诊断标准,以WHO推荐的NCHS标准为诊断标准。排除病理性肥胖后,身高别体重超过中位数20%为肥胖,超过20%-29%中轻度,30%-49%为中度,超过50%为重度。 2、结果 2.1 淮阴区3-6年儿童肥胖发生率情况,见表(1)男性肥胖明显高于女性。 表1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发生率情况 性别调查人数肥胖人数肥胖检出率(%) 男6124 272 4.44% 女4565 151 3.30% 合计10689 423 3.957% X2=8.85 P <0.05 有显著性意义 2.2淮阴区3-6岁儿童各年龄组超重人数比例及肥胖发生率

2.3 淮阴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表3淮阴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超重肥胖“超重+肥胖”检出率(%) 年龄组 男女男女男女 3- 48 31 38 20 7.42 6.30 4- 57 20 64 33 6.74 4.12 5- 58 27 98 60 7.78 5.55 6- 23 9 72 38 8.12 5.18 合计186 87 272 151 7.48 5.21(6.51)注:(6.51)为总“超重+肥胖”检出率 2.4 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的分度见表4 表4淮阴区3-6岁儿童肥胖的分度 分度检查人数肥胖人数发生率 轻 10689 246 2.30 中 10689 143 1.34 重 10689 34 0.32 3、讨论: 3.1 淮阴属苏北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儿童肥胖的

肥胖症患者健康饮食方案

肥胖症患者健康饮食方案 (1) 每天总热量不宜少于1200千卡。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按营肥胖症养配餐方案计算每日总热能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 (2)应广泛摄取各种食物,变化愈多愈好,养成不偏食习惯。不要采取禁食某一种食品的减肥方法,例如不吃蔬菜、水果、粮食,只吃肉类的办法。 (3)绝对不要因贪嘴而破坏饮食减肥计划。 (4)忌喝果汁,尽量采用新鲜水果、蔬菜,因其富含纤维素,既可增加饱腹感,又可防止便秘。 (5)口味不可太咸,以免体内水分滞留过多。 (6)烹调方法,以蒸、煮、烤、炖等少油法为宜。炒菜用的油,必须按计划中规定的量,因此不宜吃油炸食物及喝肉汤。 (7)增加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例如多选用糙米、胚芽米、麸皮面包及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 (8)用餐采用分食方法较好,以便正确控制份量。 可任意选择的食品:清茶、淡咖啡(不加糖、奶精)、柠檬、泡菜、酸黄瓜、辣椒、胡椒、五香粉、醋。 禁忌食品:严格限制糖果、酒类、饮料、甜点、罐头制品、蜜饯食品等零食。 宜吃食品: 1.冬瓜 能消痰、利水、减肥、美容。《神农本草经》中即有"冬瓜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的记载。唐代食医还认为:"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长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可见,冬瓜古今均视为减肥佳品,尤其是痰湿型肥胖症,尤宜多食常食。 2.黄瓜 生吃黄瓜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熟食黄瓜能通利水道,消胀通便。据研究,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有减肥作用。黄瓜中含有较多的钾盐又有利尿效果。正因如此,身体过于肥胖者,宜多食黄瓜。 3.赤小豆

性平,味甘,既能利水除湿,又能补脾益气。元·王好古就认为它"消水通气而健脾胃",无论痰湿型肥胖症或气虚型肥胖者,均宜常食多食。对于赤小豆的减肥作用,古代早有认识,如陶弘景曾说:"赤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食性本草》亦有"久食瘦人"的记载。 4.萝卜 能化痰、利尿、散瘀。近代研究发现它所含胆碱物质,有利于减肥,并能降血压降血脂,特别适宜肥胖之人血脂偏高,或血压偏高,中医辨证属痰湿型的肥胖症,经常食用。 5.竹笋 为一种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素、多维生素食品,具有"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益气力,利水道"的作用,单纯性肥胖症经常服食,有减肥效果。 6.金针菇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蘑菇,而且含钠量也很低,是防治肥胖症的保健食品,对气虚型肥胖症尤为适宜。 7.山楂 有活血化瘀、消积导滞、降低血脂和减肥作用。特别是血脂偏高的肥胖症,尤其适宜。中医认为山楂多食能耗气,所以,痰湿型肥胖者宜吃。 减肥食谱举例: 早餐:豆浆250毫升,花卷50克,煮鸡蛋1个。 午餐:牛肉炒豆腐干(牛肉50克、豆腐干75克),炒小白菜(小白菜150克),米饭80克。 晚餐:肉片香干炒芹菜(瘦肉50克、芹菜100克、豆腐干50克),米饭80克。 全日用烹调油18克。 以上食谱全日蛋白质74。5克,脂肪30克,碳水化合物197。9克,总热量(1463。2千卡)6122千焦。 最后,应强调减肥者一定要配合适量体育运动,减重期应照常工作及劳动,不要休息。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a4836636.html,/fp/2014/0723/183477.html

肥胖症运动处方

人体可分为两种基本成分,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人体体重等于脂肪体重和非脂 肪体重(又称瘦体重)之和。而肥胖是指身体脂肪过多。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观念:肥 胖是脂肪问题,而非体重问题。 肥胖症的定义 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体内脂肪蓄积过多的 一种状态。肥胖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机体能量供需失调,饮食能量摄入多于机体能量消耗, 以致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所致。 肥胖症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 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神经及内分泌的改变,仅为营养过度引起。均占肥胖病人总数的 95%。它与生活方式相关,以过度进食、体力活动过少、行为偏差为特点,表现为全身脂肪 组织过度增生、能够合并多种疾患的慢性疾病 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两种 体质性肥胖 原因:先天性。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 现象:脂肪细胞大而多,遍布全身。 获得性肥胖 原因:由饮食过量引起。食物中甜食,油腻食物多。脂肪多分布于躯干。 继发性肥胖症则常为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下丘脑综合症等的一种症状。 根据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推算标准体重,常用的公式如下: 身高155cm以下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155cm以上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0.9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100%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 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 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肥胖度 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 肥胖原因 1.过量蛋白质 蛋白质也是一种产能量的物质,如果吃多了,食人的能量超过了人体需要量,储存起 来的还是脂肪。含蛋白质的食物多为肉类、蛋类、奶类、蔬菜和水果也有少量的蛋白质。含 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肉、蛋、奶、豆)都含高脂肪,这些食物吃多了脂肪也会随着吃多了。 2.多吃加工糖 1克人工碳水化合物或1克蛋白质只产生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能产9千卡热量,所以多吃一点脂肪等于多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植物油比同等重量的肥肉所含的脂肪 要多,因为肥肉中除了脂肪外还含有水分、蛋白质、纤维组织。瓜子、花生、核桃、松子、 榛子、夏果等这些硬果类食物的成分几乎一半是脂肪。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粮食、豆类、 奶、水果、干果、蔬菜。以前生活水平低的时候副食差,一般人每顿饭吃主食四五两是很平 常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副食好了,主食还吃四五两就超量了 3.吃“油”太多。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脂肪,植物油是纯脂肪,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还存在于内脏、蛋、奶、豆制品、某些蔬菜里都有一定量的脂肪。 4.零食+甜品 零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成分几乎都有。吃零食等于吃能量,有些零食的能

肥胖症的膳食营养治疗模板

单位代码:学号: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肥胖症的膳食营养治疗所在学院:食品工程分院 专业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二0一五年四月

目录 题目 (1) 摘要及关键词 (1) 1 概述 (1) 1.1 肥胖症的发展趋势 (1) 1.2 肥胖症的定义及典型症状 (1) 1.3 肥胖症的诱发因素 (1) 1.4 肥胖症的并发症 (1) 1.5 肥胖症常用的判定指标 (1) 1.5.1 体质指数BMI (2) 1.5.2 腰围WC (2) 1.5.3 腰臀比WHR (2) 1.5.4 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2) 2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3) 2.1 肥胖症与营养素的关系 (3) 2.1.1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3) 2.1.2 蛋白质的摄入 (3) 2.1.3 脂肪的摄入 (3) 2.1.4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3) 2.2 肥胖症与膳食的关系 (3) 2.2.1 摄食过量 (4) 2.2.2 进食过快 (4) 2.2.3 饮食结构不合理 (4) 2.2.4 三餐饮食能量不合理 (4) 2.2.5 零食、烟酒 (5) 3 肥胖症的营养治疗 (5) 3.1 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肥胖者信心 (5) 3.2 控制总能摄入,平衡膳食营养 (5) 3.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饮食 (6) 3.4 营养治疗肥胖症效果的监测与管理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肥胖症的膳食营养治疗 摘要:本文通过对肥胖症发生、对身体健康危害及肥胖症与膳食营养的关系分析,提出了膳食营养治疗肥胖症基本思路和途径,即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坚定治疗信心是前提;控制总能量摄入,平衡膳食营养是关键;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饮食是手段;做好肥胖症治疗效果的检测与管理是保障。 关键词:肥胖症 ; 膳食 ; 营养治疗 The dietary treatment of obesity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besity, the health hazards happe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dietary nutrition,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hinking meal nutrition treatment for obesity and ways, i.e. to strengthen nutri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education, the firm faith is the precondi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rol the total energy intake, a balanced meal nutrition is the key; Cultivate good eating habits, and do science diet is the method; Obesity treatment effects do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is the guarantee. Keywords: obesity ; meal ; nourishment treatment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4836636.html,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 作者:贺秀莲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09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方法通过实施多种途径,多方面的干预与预防结果通过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是防治儿童肥胖症的有效措施。结论儿童期肥胖的预防和干预,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肥胖症: 预防干预: 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23.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17-01 儿童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 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儿童肥胖症已成为我国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肥胖不仅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发展为成人肥胖的高危险性,并可能导致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 胖已不再是健康的标志,肥胖病将成为21世纪青少年健康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特别工作组主席詹姆斯教授近日曾指出,“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危害儿童期健康, 易延续至成年, 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儿童期肥胖的进行预防,从而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1 儿童肥胖症产生的原因 少年儿童来说肥胖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食,即儿童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摄入的热量超过消 耗的热量,由于吃得多消耗得少,食入的过多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转换成为脂肪,并逐步积累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儿童的体重过份增加成为儿童肥胖症患者。 2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的途径 2.1 是饮食管理患了儿童肥胖症的儿童要减肥,不提倡节食,因为儿童处在发育阶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在进食方面少一些油腻,多一点清淡。此外,进食的速度慢一些,尽量细嚼慢咽。肥胖作为营养-喂养失衡的一种营养结局,成为现代儿童营养偏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儿童肥胖与其饮食结构不合理,喜吃快餐饮料、食量大、进食速度快,而运动少有关[14]。儿童期尤其是幼儿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受引导性,他们的摄食在很大程度上受父 母的影响,父母的不良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因此家长应树立好榜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给子女提供各种健康食物的选择,避免幼儿挑食和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强迫子女进食,让孩子体验饱腹感,知道该何时停止进食;不要用食

各种康复训练

编操带操基本原则 一.医疗体育 医疗体育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运动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医学界,人们将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在临床医学及康复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医疗体育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各种脏器机能的恢复,既对全身有积极影响,又对局部器官发生强有力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体育进行医疗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就有了用舞蹈、导引、按摩治病的各种记载。我国医疗体育的特点是肢体活动与意识、呼吸、按摩等相结合进行,以后又将以意识和呼吸锻炼为主的方法发展为八段锦和各种体操,将以按摩为主的方法发展成各种现代按摩和保健按摩等各种形式。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 1.对抗运动不足的影响。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患病、受伤或其它原因致运动持续明显地减少,必将引起身体一系列功能和形态的变化,表现在运动系统有肌肉萎缩、关节挛缩、骨质脱钙;内脏系统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心肺功能水平下降、有氧代谢能力降低、脂质代谢障碍等,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生。另外伤病或手术后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也与运动不足有关。通过医疗体育的方式弥补运动缺乏,对保持全身健康,预防近、远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恢复和增强各系统器官的机能,疾病和废用引起的功能减退,在未达严重程度时往往是可逆转的,有针对性的医疗体育是促进其基本功能恢复和增强的有效方法。 3.促进功能调整。大脑皮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一些器官功能改变或代谢障碍,是很多疾病的基本病因。适当的医疗运动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及内分泌平衡,改善代谢,在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中有重要作用。 4.发挥机体的功能代偿。当机体某些器官局部遭到不可逆的损害时,通过相应系

浅谈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1121212 坐位护理 在患者胸前置一桌子,将患侧上肢放于桌面,肘关节微屈,手掌心向下,手指伸直,身体前倾,脊柱伸展,可以抑制躯干短缩,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在患者背部放一软枕,使患者坐位的重心在臀部,而不在骶尾骨上,以减轻骶尾骨受压的程度。患侧膝关节屈曲成90°,使足与小腿保持垂直位。坐位时应注意座椅不能太高,应保持双腿整个腿掌着地[4]。 1121213 站位护理 康复护士帮助患者进行站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应站在患者的患侧,减轻患者恐惧的心理。引导患者重心向患侧转移,用健侧手指紧扣住患侧手指,并抱于胸前,双足分开10c m左右。 11213 患肢功能康复护理 1121311 按摩 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 20m in/次,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柔的按摩。 1121312 翻身动作训练 患者双手交叉握住伸直,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健侧腿伸到患腿膝关节下方。以躯干为轴向患侧或健侧转向,护士站在患侧协助。每2h翻身变动卧位1次,患侧卧位每次不要超过1h。 1121313 床上训练 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上肢做握手动作,肘屈伸,肩上举;下肢做双桥和(或)单桥,床上轨迹,屈踝。 1121314 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首先侧移至床边,将健腿插在患腿下,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使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摆动双腿。 1121315 站起及站位平衡训练 患者握手动作,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立起;患者站立平行杠边,健侧上肢紧抓杠木,重心放于健侧下肢,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至大于30m in。 脑出血护理新进展的护理咨询及指导出院后遵医嘱用药,每天测血压1次,家属应随时与医生及护士取得联系,及时进行医疗和护理咨询,医生和护士定期到患者家中或通过电话随访,为患者检查及指导。 2 结果 出院1年定期指导、随访,14例不用拐杖可站立、行走,生活自理,并能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18例可用拐杖或在家人挽扶下如厕、更衣及洗漱;6例能在床上活动,自行支撑翻身、用杯喝水;1例患者无进展,肌力仍为0级;1例复发。 3 体会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性极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常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残疾的发生、降低本病复发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艰巨的课题。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可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及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利于康复,但短暂的住院治疗后,更多的康复护理需在家中进行,因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及随访指导就显得很重要。由于患者病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很易产生心理障碍,医护人员首先应从心理上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地制宜地给患者和家属做大量细致的说服工作和指导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及精神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程度和复发率[4]。 参 考 文 献 [1] 唐凤姣.脑卒中康复期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8,9 (10):42. [2] 朱镛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 31(4):195. [3] 万雪梅,娄秋英,李焕秀.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护理.实用护理杂 志,2007,(3):42. [4] 徐景云,赵林,耿秋菊.偏瘫病人体位变换技巧.国外医学护理 学分册,2008,17(1):191. 浅谈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指导姜颖慧 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异常疾病,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等集结表现。分单纯性和继发性肥胖症两大类。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中,约有半数人超重,通常女性多于男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肥胖症患症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在儿童),肥胖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 1 诊断标准 111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①体质量指数(BM I):BM I=体质量(kg)/身高(m2),较常用的指标。≥3010为肥胖;②腰臀比:正常成人男性<0190,女性<01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③理想体质量:理想体质量=身高2105,超过理想体质量20%者为肥胖;④其他:CT和MR I是诊断内脏型肥胖最精确的方法。 112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有关实验室指标即可诊断。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单纯性或继发性肥胖症。同时应注意单纯性肥胖症常同时伴有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和痛风。 2 病因 211 内在因素 ①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可呈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父母中1人或2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分别增至50%和80%,但未确定遗传方式。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多后天因素的疾病;②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有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瘦素一方面作用于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食感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在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