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2、5X32、7、8+6、5+2、2 15X(4-0、5)2:100-63 48+39 17X4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整数口算当然简单一些--------课的发展如设计的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于是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说道:“对不起,老师在出题时只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而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则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分析:

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差生"的情感.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差生"一个班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时,"差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的那种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什么让他

们眼中一直闪悦那种激动的神情呢久而久之,让我发现这不是别的,正是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为什么我们不是给"差生"更多的表扬,更多的鼓励,更多的阳光呢这样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鼓舞,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差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差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差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我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老师对自已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用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这使我明白:课堂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生硬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的班主任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的班主任 后,我立即将孙某叫到办公室来,一顿声嘶力竭的训斥,可我竟发现孙某却高高的昂起头,显出一副毫不在乎且委屈的样子。让我非常气愤,可也让我冷静了下来。过了一天以后,我再次把他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的叫他坐下,顿时我发现王强表现出很惊愕的样子,我耐心的给他指出了在上次事件中表现出的不足地方,帮助他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变被动为主动。我发现他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老师,我错了,对不起”,只见他把头深深地埋下来,诚恳的请求我的原谅。就这样我们师生俩在办公室聊了很久,我给他讲了很多关于怎样做人和处事的道理和方法。最后,孙某面带笑容的离开了办公室,从那以后,孙某变得很谦逊了,并且从没和学生打过架了。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单调,枯燥乏味。针对学生心理上的困境,我要求学生参加兴趣小组,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体验了意志的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愉快自己的身心,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发展。是的,对于学生的每次转变,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

步,我都很珍惜,并大加鼓励和赞赏。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理,经常找孩子谈心,教诲他们少比聪明,多比勤奋;少比优秀,多比进步有目标才有方向,爱学生才能让学生爱自己,学习的兴趣好与强制,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好的学习成绩,这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的感悟。愿自己是一个小小的园丁,给每个学生于真心的呵护,让他们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桃李满天下,这就是我的最大幸福。 脚踏大地,仰望天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追梦与圆梦中体验和创造的。不管做什么事,都在于一种态度,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背负着责任,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华发早生, 我都会在这块教育的沃土里默默耕耘,耐心等待,直到花 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我的工作法宝是“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有时就得像学生的父母,时刻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作为初中生的一群孩子,正是青春期,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很敏感,尤其对异性同学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恋现象,其实在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也很正常,只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要正确引导,不能感到无所谓,也不能象遇见洪水猛兽一样惊恐不已,而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2、5X32、7、8+6、5+2、2 15X(4-0、5)2:100-63 48+39 17X4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整数口算当然简单一些--------课的发展如设计的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于是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说道:“对不起,老师在出题时只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而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则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分析: 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差生"的情感.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差生"一个班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时,"差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的那种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什么让他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我国小学教育界著名的老模范教师斯霞说过“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解放军爱武器,那么教师就是爱学生”,她的话清楚地告诉我们,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义务,是一件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事情。那么该如何用一颗爱心,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育他们对学习,对他人真诚的情感,使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是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爱学生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就必须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他们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班里有位男生,自幼失去母亲,性格有些孤僻,脾气很暴躁,同学们都有不敢“惹”他。有一次,同桌揭发他拿了他的钱。我刚想问个究竟,但一看他的眼神,他有些恐慌,吱唔着说:“我没有。”于是我心里有了底,没有马上问他,而是转向他的同桌:“是吗?你可别冤枉了好人。说不定是你自己丢的,同学们正捡着要交给老师呢!”课后,我私下找他来谈心,还没等我开口,他就掉下了眼泪说:“老师,钱确实是我拿的,谢谢你没当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要和同学和睦相处。此后,这位学生真正地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能与人相处了。 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从本质上爱学生。 其次,要关心学生。夏丐尊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既是一种教育,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因此,教师既要从学习上关心学生,又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记得以前我教过一名叫李娜的女学生,因家庭困难,父亲又有重男轻女的旧思想,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不支持孩子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导致这个孩子性格孤僻,学习上不思进取,上课经常迟到,成绩也很差。我很同情这个学生的处境,我经常与她促膝谈心,多次与其家长沟通。在学习和活动中,只要她有一点的进步,我就会公开表扬她;她犯错误时,我都会给她足够的面子,悄悄地批评鼓励她。这样,充分维护了她的自尊心,而且大大激励了她的上进心。我还安排学习好的同学去帮她补课。她感冒没来上学,我派学生代表用同学们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些水果、奶粉等去看望她,她感动

教师演讲稿:用爱温暖学生

用爱温暖学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参加工作以来,我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帮助,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我对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和如何备课、如何讲课等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屈指算来,我已走过近十年的教学历程,现在而言,我的学生成绩并不优秀,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受尽同学的嘲笑,老师的冷落。此刻,学生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关爱和鼓励,因此,我要用一切机会鼓励他们,与他们一起分析现实,展望未来,使他们鼓起勇气,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能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现在紧张的学习当中。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的讲课方式随教材内容、学生的课堂情绪和当时的课堂环境等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在讲授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我通常采用启发、联想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讲授课文的时候,我用自制的教具,导入、提问、讨论、故事欣赏的授课方法,以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目的,课堂的氛围随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整。记得去年冬天的那场雪,恰逢我周五下午的作文课,带着无边的魅力,雪飘飘洒洒的来到了人间。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情不禁油然而生,我便和同学们向漫天飞扬的雪花行注目礼。短短的几秒钟后,得到那份满足的我们,愉快飞扬的思绪,回到了作文课的内容,我们即兴收集整理有关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江雪”,讨论雪带给农业的收益,雪带给人们的灾害,通过讨论,同学们对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雪”的作文也就轻松自如,一挥而就。 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成绩并不优秀,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经常触犯错误,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听不进我的谆谆教诲。可我既然成了他们的教师,我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他们身上,我们班的吉永飞同学,刚进班时头发比女生的还长,我让他去理发,他的回答却是“我不愿意”,当时我觉得不能接受,后来知道他的发质不好,我也理解他的心情,经过和他的多次谈心,吉永飞终于转变了态度,不仅仅仪表象一个中学生,而且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李鑫华、王剑鑫、吉永强这三个同学在初一、初二年级打架捣蛋出了名,初二年级上课时把代课老师气的直哭,我刚接到这三个学生时,头脑一阵发蒙,这可怎么办?后来一想,难题既然推不掉,那就积极面对,课余时间,我经常和他们谈心,给他们讲打架的危害,每星期放假时,和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反映学生一周的在校情况,平时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把他们放到好学生的行列中,并且让他们担任班中的班干部,管理同学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本星期的升旗仪式,又让他们代表三十四班进行升旗。一次次的行动,使他们内心深处树立一个观念,“我是好学生”,从而思想表现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好转。xx 年我住院手术,当时伤口刚刚拆线我就回到教室,回到工作岗位,见到我可爱的学生们,当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切伤痛都抛到了脑后,只有我所热爱的学生,只有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我觉得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有爱就有温暖,有温暖就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成功,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我们一定会取得中考的胜利,一定会实现心中的理想。

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是灵魂。古往今来,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者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怎样领导好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学生交上朋友,在我19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总是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来到我们身边的孩子,很多是在家长的批评声中长大的,而有些家长又没有文化知识,有些家长行为还有些偏差。孩子们很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爱。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育学生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它也需要一种“人的情感”,这就是对学生的热爱。有了这份心理感情和责任感,就会时刻把学生挂在心上,就会为学生的进步而欣慰,为学生的退步而焦虑不安,为学生的错误而痛心。就会毫无保留地为学生献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这正如孔子所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 相反,一个教师若是见学生就烦,对学生冷漠无情,那么他就会对教育工作兴趣索然,感到百无聊赖,就不会有对

教育的热情,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可见,在爱学生与爱事业、爱教育的关系问题上,爱学生是根本,是第一位的。模范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充满献身精神。” 总之,一个教师只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就会努力具备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一切品德和智慧,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做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切事情。

用爱浇灌教育之花

用爱浇灌教育之花 发表时间:2018-12-26T14:29:16.4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作者:李丽芳 [导读] 李丽芳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新岗小学 723000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57-01 我做了三十年的教师,担任过二十多年班主任,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经历看,教育没有秘诀,如果有,那就是一个字“爱”。怀着爱心对学生施教,他们才会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 在谈到对儿童的教育时,马克思也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以心来换心。”一个拥有爱心的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会是积极向上的。一位教师有了爱心,才能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全身心地呵护,才能充分的体现自己的责任心,真正使学生得到爱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爱不仅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生活和物质上的关心帮助,还体现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和赏识。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爱: 用爱心和恒心鼓励帮扶后进生。我通常把他们安排在显眼的位置,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真诚的加以表扬,私下再针对其缺点,对症下药。后进生表面上逆来顺受,内心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很渴望被欣赏、被尊重、被认同。因此,不能对后进生一味地批评指责,冷嘲热讽。要用真心和善意打动他们;启发引导他们增强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帮助他们,点燃他们渴望求学的火花。 用信任和表扬来推动中等生,帮助他们树立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坚强决心。我在任用班干部时,一般不选优等生,而是用中等生。只要孩子踏实、上进,有责任心,凭借我对他的信任和自己肩负的班干部责任,中等生一定会在鞭策和表扬中进步到班级前列,引领班级形成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用激励和赏识来“稳住”优等生。通过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切记:“好马”也须“扬鞭催”!对待优等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我会在优等生取得好成绩沾沾自喜时,表扬与告诫并用,使他们明白“井底之蛙,何以骄傲”的道理;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会把发言权赋予这些优等生,使他们有机会自由发挥,展现个性,增强他们攀登学业高峰的信心和决心。 用父母般的关爱来呵护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于爱的渴望比同龄的孩子更加迫切。我对他们倾注的爱要比别的孩子更多,以情感教育为主,帮助他们找回缺失的爱,使单亲的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用一颗坦诚之心帮助残疾的孩子和那些自卑怯弱的学生,消除他们的疑虑,解开他们心灵上的疙瘩,开启他们的心扉。平时我会多给这些孩子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外来的各种刺激,增强孩子们内心的承受和抗压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用宽恕与包容对待顽劣的学生。我相信他们是向上的,向善的,是有希望转变的。这些学生只是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我会分析他们调皮现象的根源,运用语言艺术,认同、肯定、表扬和鼓励这些顽劣的学生,使他们对我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在重视他,老师把他当朋友。再通过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唤起顽劣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进而使他们“痛改前非”,学会尊重彼此,实现良性转化。 总之,教育就是一个施爱的过程。只要我们偏爱问题生,博爱中等生,严爱优等生,用一颗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爱的暖流润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相信用爱浇灌的每一朵花儿,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温暖,充满希望。

用爱来温暖学生

用爱来温暖学生 爱是世界上是最美好的情感,是最美丽的词汇,是最温暖的话语。爱对于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为只有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会投身教育事业;只有有了对学生的爱,才有呕心沥血的言传身教,倾囊相授的面命耳提;正因为有了爱,才会对三尺讲台不弃不离……用爱来温暖学生,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从教近三十年来的最深的感受。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呢?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只有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爱这个世界,爱人类、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应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那些真、善、美的东西,所以教师要用爱来照亮学生的心灵。我们得承认:教书育人的工作其实是一项长期而枯燥繁琐的工作,如果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已所面对的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如何才能坚持下来。所以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带着一颗仁爱之心,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必须从点点滴滴做起,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上,对学生尤其是是哪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在物质给予必要的帮助,精神给予学生以鼓励,积极从教学生的体育锻炼,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的困惑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

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然而,每个学生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人施爱,有针对性的去爱。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平时诚实、勤快,这方面可以说是班上的表率,但惟一的缺点就是不爱学习,我找他谈过几次话,先表扬他的优点,然后鼓励他学习,但是没什么效果,我不得不采取批评的方式,可是批评也不管用,学习上不见起色,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始终不解。在国庆长假期间,我校放假一星期,在放假期间,要求每个老师有两个家访任务,我就利用假期对他进行家访,第二天我就打电话到他家,了解他的情况,电话是他妈妈接的,告诉我他去田里干活去了,很晚才回来,我顺便就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他母亲长期有病,他父长期在外打工,对他关心的很少,放学回家还要干农活,我心酸了,怪不得他平时这么勤奋,但是就不用到学习上,性格也孤僻,原来缺少父母的爱和关心,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之后,我就经常找他谈话,规劝他,鼓励他,举成功人士的例子来诱导他,并主动提出帮他补课,让他找回学习的信心。另外,加强跟他家长的联系,让他家长多关心他的学习,慢慢的他的学习兴趣来了,后面的几次测验中,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教学更高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认识能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与课本对话,在

教育叙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爱护、尊重、欣赏每一位“默默无闻”的学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爱护、尊重、欣赏每一位“默 默无闻”的学生 ——我的教育叙事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爱要求的不是对少数学生的爱,不只是对个别学生的爱,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可是事实上,我们往往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优秀生和后进生上,表现良好的中等生反而被无意中冷落了,使他们的精神欲求无法得到满足。 记得一次上公开课,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讨论的很热烈,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很踊跃。教学进行到一多半的时候,我抛出的一个思考题难住了大家,或许是因为难度较大,在思考、分组讨论了一会之后也没有人举手。“这下要冷场了……”我心底一凉,站在讲台上,环顾四周,我开始把眼神扫向那几位平常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心里暗暗希望能有个学生来救救场。让我意外的是,前排两位女生互相推让了一会,其中一位女生举起了手,虽然平常很少听到她的发言,但当下也只能是她了。“那个……小惠,……小惠。”我竟想不起本该属于那名字的姓氏,就这么心虚气短的叫出了口。随着我的声音,那站起来的女孩因为惊奇,抑或激动,脸胀得通红。“不喜欢老师这样叫吗?老师感觉这样叫更亲。”庆幸自己的随机应变,女孩使劲的点点头,无声却又欣慰地笑了。后来她在周记里写道:“我本是一个长相普通,成绩一般,毫不引人注意的女孩,没想到老师竟能如此亲切地像好朋友一样叫我的小名,我知道我在老师心目中是不一样的,我这一辈子可能就遇上这么一个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多少劲也在所不惜。”没想到一次善意的谎言却鼓起了她心中前进的风帆。以后的日子里,她时常会拿问题来和我讨论,我时刻督促她,耐心辅导她,孩子也真的很认真,令我很欣慰。 一次误会打开了我和她交流的大门,如果不是这个际遇,我估计她可能会在这个集体里一直默默无闻下去,而这个美丽的误会也让我深深反思,是否我们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班集体中“默默无闻”的中等生的关注,他们可能“优秀”谈不上,“及格”不成问题,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忽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些默默无闻、看似平庸的学生,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亮点”。有的尽管成绩不算优秀,但动手能力强,或具有某方面的特长。有的看似“与世无争”,但生就一副热心肠,助人为乐,关心集体。有的善良、懂事、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他们或许未能把握自己,也许“甘于淡泊”,但需要老师去发现、去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1)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4646325.html,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作者:杨明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4年第01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 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做他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的朋友。在班会、团会中,我会经常讲我的初中生活,讲我如何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讲我如何做团支书工作,讲我当干部时碰到棘手问题如何处理,甚至讲到小学升初中的两科成绩仅丢一分时的激动心情,讲我原来的学校与现在比有多大的不同,讲我工作之后的理想与目标,讲我为人父后培育孩子的辛苦,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恩情……在与学生的一次告别会上,学生送我一个日记本,扉页写着:老师:您的成长之路是我们追寻的轨迹,您的言行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是啊!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我的行动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从而更让我时刻要求自己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育人环境,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学生学会战胜困难,实现自我。 二、用爱浇灌学生心灵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老师,我每天都在与鲜活的灵魂对话,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我坚信。 我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但无论他们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犯了怎样的错误,我从来不用过激的言词去批评他们。在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我可以看到他们的许多优秀品质,诸如:真诚、善良、爱劳动、乐于助人等,并鼓励他们。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闭塞,看问题偏激,我鼓励他们与同学多交往,包容他人,并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完整的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生活奢侈,好铺张浪费,我向他们讲述在偏远农村还有那么多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并鼓励他们将零用钱节省起来去支援山区孩子,我坚信:神圣的师爱,会陪伴着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 三、优化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这些观念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班集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

用爱温暖学生心灵

用爱温暖学生心灵 班主任生涯给了我很深的体会,既简单,又复杂。社会上对这一行业表面上的尊重和内心的蔑视;老师所承受的不为人知的压力与歧视,他们不求索取的付出和默默的奉献;所在团队的和谐、协调,工作时拼命工作,玩闹时尽情玩闹的畅快与投入;学生的顽劣、狡黠、率真……一言难尽。工作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好回报。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孩子,真的需要老师关心,需要细心的爱,需要老师站在他的角度体验他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正如苏霍姆利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爱能化尴尬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 我班有这样一个男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管他,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他,在学习上根本帮不了他什么。他自己自制能力不强,所以虽有几分小聪明,但在学习上总是不尽如人意。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怎么办呢?如果放弃,那真是太可惜了,他也的确是个可塑之材,很聪明,也很喜欢思考,问一些别人问不出来的问题。可是如果要真正地想启用他,那也是挺困难的,因为他上课老爱插嘴,自习课也是转前转后,课间经常与同学打闹;而且他本人好像上进心也不强,批评就批评,批评过了照样我行我素。 我考虑了好久,决定还是启用他,我先给他来一个思想动员兼教育,单独找到他,单刀直入地问他,是否想当劳动委员,他眼里流露出不屑的神色,我马上给他讲了劳动委员的重要性,他疑惑地看看我说:“可以吗?”我肯定地回答:“当然可以啦,只要你肯用心,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的,他开心地答应了。于是,班会课上,我先对同学们说劳动委员是一个需要非常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而且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再隆重地把他介绍给他们,我第一次看见他的脸有点红,眼睛里有了渴求上进的神采。 自从他走马上任以来,我发现他每天早上都很早到校,安排值日生扫地,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班里的卫生工作大有改观。为此我经常表扬他。为了树立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特别关照他,一看到他的表现比别人好就马上表扬他、奖励他;看到他举手发言,我总是尽量照顾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总是单独提醒他……渐渐地,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了,我又私下里找他,告诉他一个好的班委干部,不仅要工作负责,在学习守纪方面也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看见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好几次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可是好景不长,我突然发现近来他上课总有点走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一次上课,我无意中走到他面前,他突然紧张地把书遮到了一本本子上,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把本子拿来一看,上面竟然是他与一位女生的对白记录。我顿时感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心得体会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心得体会 在学校提供的资源下,我有机会聆听黄静华老师的报告--《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在她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看了黄老师的感人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所说的那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在对学生生气的时候应当想到这句话。“春雨润物细无声”,黄老师的所作所为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用爱去感染学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如果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态度和蔼一些,语气委婉一些,是不是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我们真正的用自己的心去爱学生,真正从他们的出发点来思考,是不是学生就更信赖我们呢?如果我们用平等的视角去对待学生,是不是孩子就更爱学习呢?大爱无言,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富

有成效的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富有情感的人,因而学生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少年儿童进行赏识与激励,被视为教育的精髓。“没有赏识,就没有孩子学习的成功,没有激励,就没有孩子成绩的进步”,这一新鲜而又经典的教育理念,已被许多活生生的实例所证实,也正被广大的家长与教师所接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内心深处”。黄静华老师在报告中将理论和亲身实例相结合说明“爱学生”应当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爱护学生,相应的学生就会敬爱教师,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很多工作就会迎刃而解。而这份爱护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也只有彼此真诚相对才能建立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赏识成“柳”,葳蕤葱葱。相互欣赏是爱的基石,是团结的催化剂,是架起

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 背景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作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而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心声》就是一篇充分体现上述新课程新理念的文章,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李京京的男生,因为有着和课文《凡卡》中的主人公相似的情感,他特别想在程老师的公开课上朗读一段课文,并在课前主动向程老师提出。但因他嗓子沙哑,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李京京没有放弃,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机会,他情真意切的朗读,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基于此,文章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写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倾诉思念之情,却遭拒绝,最后勇于争取、表达心声的故事,告诉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心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实话实说。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触动过你的心弦。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提供一次一吐为快的机会。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1:我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热爱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父母对我是精心呵护,给我做好吃的,记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医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们才放心。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演讲稿____用爱心浇灌每一朵花朵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浇灌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要承担如此重任,首先在于教师自己做人的层次要高,要做有识之人、有德之人、有为之人。“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四年前,我怀着美丽的梦想,踏上了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基础差、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是呀,在学校,老师就是父母,老师的爱,尤其是班主任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星光。因此,我找同学谈话,和家长沟通交流,掌握了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平时表现及个人爱好兴趣,这样针对学生的教育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我们班的王永贵来说,他基础差,又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家庭作业几乎完成不了,但他课堂上表现却很积极,对问题的思考很周全,他的答案总是很独特,从而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才智,对于这种情况,我和他家长进行了沟通,得知他从小跟着爷爷过,父亲过世了,母亲出门在外,所以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且性格也比较孤僻,因此,我在生活上多关心他,在学习上多鼓励他,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老师、同学的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感化,他能够主动去完成作业,劳动也很积极了,看到这种现象,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想,只要我们真正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限热爱之中。 对学生的爱要一视同仁,同时爱也是具体的,记得上个学期的一天中午,我们班的王敏芬小朋友不知被谁用石头砸了额头一个洞,鲜血直

用师爱温暖学生

用师爱温暖学生 作为班主任,班级工作琐碎繁杂,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往往不是水到渠成的,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精力!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保障,我们的班级管理必然会感觉轻松自如!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同喜同悲,共欢笑、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孩子们其实要的不多,最多的需求就是得到理解和关爱! 每一个最简单的赞赏和关爱,对孩子们来说足以引以自豪。教育中“爱”是核心,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必然就能教育出心中有爱的学生!我们的艰辛付出应该是从孩子们这里最能得到认同和爱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批评;多一丝关切,少一点责罚,孩子就能感受到爱,并能用心和我们做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教师的赏识会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真的会出现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就会创造孩子一生的精彩的奇迹。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鼓掌,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点头的赞许,都能给他们带来欢愉,带来进取,带来信心,带来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赏识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这样,每个孩子在你心中自然都是聪明的,都是可爱的。

确实,我们都会倾向于喜欢那些成绩优秀,性格乖巧,遵守校纪校规的好学生,而把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破坏班级荣誉的学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差生,很难。 现在我班有一个叫王旭的男生,他在小学升初中时在班内成绩是最差的,刚来时我发现他不爱说话,也不爱笑,老师们与他交流时他总不能正常交流,他只是会说“是”,“不”,“没有”一类的词,但是课上他表现得可不一样,上课说小话,不听课,多动,经常不完成作业,任课老师都反映他不爱学习,影响课堂纪律。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找他谈话,做工作,还经常与家长沟通,但效果不明显,弄得我也无计可施。偶然的一次机会,学校组织卫生检查,我就安排了他和几个男生打扫厕所,在劳动的过程中他表现得很优秀,干起活来也很起劲,完全不像平时不完成作业的他,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大力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有了变化了,任课老师反映他的次数少了,说他能完成作业了,他与老师们也能正常交流了,他的家长也说他比以前懂事了,还主动和他们说学校的事,在我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建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白天鹅”固然可爱,但“丑小鸭”更需要温暖。教师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也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

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二、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风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处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后进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产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三、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如何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如何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 读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回顾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历程感触良多。 文章开篇就指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也就是说不存在可以把教师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由此,我觉得,我们教师更应该带着尊重与关怀的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就是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承认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教育。记得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班上有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还故意拉女孩子的衣服,发出奇异的声响,惹得其他小朋友哄堂大笑。那时侯,只觉得自己心里火冒三丈,不问原因狠很地批评一顿。可是,事隔三日,他又是故技重演。现在想来真是惭愧,面对孩子,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些表面的现象,然后从自己的角度、想法出发,去教育孩子,用简单而机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其实,如果当时能蹲下身子,真正地去聆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想一想:为什么他频频要拉别人的衣服?为什么他要在活动中发出异样的声响?跟他真心地聊一聊,或许结果就完全不同了。这也许也正是教师所需要思考的地方: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去了解他们,如何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使他们真正主动投入到每一次的活动中来。

关怀,是我们的教师要用自身的力量、信念和情操去鼓舞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在班上一些聪明、漂亮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喜爱;而一些沉默的孩子则容易受到忽视。有一次,班上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里说,“妈妈,是不是我长得不够漂亮,大家就不喜欢我拉!”孩子的话,给我很大的震动:她是班上一名很文静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从来不会有什么出格的事,因此,在老师这也不太会有过多地批评表扬,一切似乎很平静。但是,孩子的心是细腻而感性的,再内向的孩子,她也渴望得到老师、同伴的赞赏。也正是这些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或许我们只要我们一句话鼓励的话、一个鼓励手势或一个赞赏的眼神都可以使这些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从而受到鼓舞。 所以,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去感受孩子的需要,去发现孩子身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关注,建立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