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射混凝土配比 (自动保存的)

喷射混凝土配比 (自动保存的)

喷射混凝土配比 (自动保存的)
喷射混凝土配比 (自动保存的)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的:此砼配合比用于工作坑初期支护施工,设计以达到砼和易性良好,满足施工要求,其坍落度指标在80-120mm范围。

二、设计依据:

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三、基本数据:

1、混凝土设计要求fcu,k=20Mpa。

2、坍落度要求:80—120mm。

3、水泥:新乡原阳同力水泥(P.O42.5R级),富余系数б取1.16。

4、粗集料:碎石粒径5~10mm,ρg =2.510g/cm3。

5、细集料:细度模数Mx=3.5,石粉含量15.3%,ρs =2.720g/cm3。

6、水:工程用水(饮用水)。

7、外加剂:焦作市新筑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效782-3型速凝剂,掺量为5%。

8、环境条件:(按规范表4.0.4选择)潮湿环境。 9、混凝土类别:速凝早强混凝土。

四、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б=20+1.645×5.0=28.2Mpa

2、(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W/C= αаfce / (fcu,o+αаαb fce)

= (0.53×42.5×1.05) / (28.2+0.53×0.20×42.5×1.16)

=0.71

式中:αа,αb回归系数,对碎石混凝土αа取0.53,αb取0.20。

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按下式计算。 fce=γc .fce,g=1.16×42.5=49.3 Mpa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属于潮湿地区,查表4.0.4,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要求水灰比宜为0.42-0.50按强度计算水灰比为0.72,结合混凝土

要求故采用水灰比为0.50。

3、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mwo)确定。

(1)根据坍落度及石料种类、粒径参考“规范表4.0.1-2,初定用水量

mwo=220kg/ m3;

(2)据表4.0.1-2,并结合其他因素确定用水量为220kg/m3。

4、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mco 计算:

mco= mwo /W/C = 220/0.5 =440kg

5、砂率βs确定:按“规范”表4.0.2规定,参照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确定砂率为50%。

6、砂、石料用量计算:(采用体积法)

mco / ρc+ mso /ρs +mgo/ ρg+ mwo/ ρw +0.01α=1

βs = mso/ (mgo+mso)×100%

440/ 3.1 +mso/ 2.72+ mgo /2.51+220+10=1000

mso /(mgo+m so)=50%

得:mso=820kg,mgo=820kg。注:水泥ρc 取3.1g/cm3。α= 1 。

7、计算结果(每立方混凝土材料用量):

理论配合比:1:1.86:1.86:0.50:0.05

8、以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不变,水灰比采用0.45、0.50、0.55得出三个试

配配合比。

A组:W/C=0.45时: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

1: 1.73: 1.73:0.45: 0.05

489: 799: 799: 220: 23.55

B组:W/C=0.50时: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

剂 1: 1.86: 1.86: 0.50: 0.05

440: 820: 820: 220:22.00

C组:W/C=0.55时: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

剂 1: 2.09: 2.09: 0.55: 0.05

400: 837: 837: 220: 20.00

9、选定配合比说明

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要求水灰比宜为0.42-0.50。以上B组配合比水灰比为0.50,符合规范要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所以直接选用B组配合比拟用于工程施工。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釆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 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 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丨丨区中砂,石子为5-31. 5mm的连续级配的碎 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 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

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 07 X 7. 07 X 7. 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儿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 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 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 有325的和425的325的250元一300元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浅谈如何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浅谈如何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邓威 长深A4项目 摘要:目前喷射混凝土在隧道施工中广泛使用,但施工中回弹率普遍较大,不但原材料浪费较大,而且过大的回弹率使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过高,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本文结合贵溪洋隧道施工,论述如何运用PDCA循环来降低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职工健康。 关键词:PDCA循环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1、工程概况 贵溪洋隧道位于贵溪洋隧道为双向六车道隧道,起讫桩号左线Z4K29+110~Z4K30 +708,长1598m,右线K29+122~K30+635,长1513m;隧道最大埋深约100m,属长隧道。隧道衬砌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应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对于Ⅴ、Ⅳ级围岩的初期支护由工字钢拱架、径向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成,而对于Ⅲ级围岩则由径向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组成。 2、PDCA循环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是由美国的“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所提出的,但是由于美国人戴明博士将之采纳、宣传(尤其是在日本),使得这个循环得以普及,所以也被称为“戴明环”。P是计划,D是实施,C是检查,A是处理。 第一阶段是计划,包括方针、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等。 第二阶段是实施,即按照计划的要求去干。 第三阶段是检查,检查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去干,哪些干对了,哪些没有干对,哪些有效果,哪些没有效果,并找出异常情况的原因。 第四阶段是处理。就是说,要把成功的经验肯定下来,变成标准。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失败的教训也要加以总结,使它成为标准,防止以后再发生。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去。 2.1计划阶段(P) a、现状 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喷射混凝土是目前国内隧道施工的主要工艺,应用广泛,但回弹率普遍过高。 回弹率过高不但造成了原 材料的极大浪费,增大了施工 成本,而且过大的回弹率使施 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过高, 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安 全。 回弹量过高直接 延长了喷射混凝土的 工作时间,延长了喷 射时间,影响了施工 进度。

C20隧道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湖南省G320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江西省路桥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省汇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时间: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一日

目录 1、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 2、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3) 3、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稠度(维勃仪法)试验记录表(CS315) 4、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1) 5、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CS311) 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CS312) 7、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牌水泥质量检验报告 8、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3) 9、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4) 10、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 11、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 1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 13、外加剂检验报告

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及施工要求 1.1、强度等级:C20。 1.2、设计坍落度:80~120mm。 1.3、使用部位:隧道初期支护 1.4、粗集料: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 1.5、粗集料级配:采用4.75-9.5mm连续级配,级配范围见下表。 1.6、细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 2.5。 1.7、搅拌机: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二、配合比试验依据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B50086-200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湖南省G320洞口县城至江口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纸设计》。 三、原材料及性能 3.1、水泥: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牌水泥,P·O 42.5水泥,各项性能指标见下表。

浅析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浅析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及控制措施 四川都汶高速公路I合同段皂角湾隧道长700m, 初期支护形式主要采用锚喷混凝土支护(见图1 ) 。喷射混凝土强度C20, 设计厚度为15cm和24cm ( Ⅰ类围岩) 。在施工过程中, 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 而配合比设计在其中尤显重要, 对质量的影响更为突出, 直接关系到喷射混凝土强度、施工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因此, 为了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在配合比设计阶段, 必须对原材料特性及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从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使配合比设计更合理, 喷射混凝土质量更能满足设计要求。 2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原材料的要求 喷射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速凝剂等, 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是进行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也是保证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前提。 2.1水泥 喷射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因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与速凝剂相容性好、能速凝、早强、快硬、后期强度较高等特性, 应优先选用。本项目使用水泥为拉法基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P.O42.5R ) 。 2.2骨料 (1) 砂: 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 细度模数宜大于2.5, 含水率宜控制在5% ~7%, 含泥量不得大于3%。细砂会增加喷射混凝土干缩变形, 易产生粉尘, 恶化施工环境。本项目使用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90。 (2) 石子: 应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卵石光滑干净, 对喷射机和输料管路磨损小, 有利于远距离输料和减少堵管;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强度高, 回弹也较少, 但对喷射机和输料管路磨损大; 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 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本项目采用碎石, 粒径范围5~10mm。 (3) 级配: 宜采用连续级配。若采用缺失中间颗粒的间断级配, 则混凝土拌和物易产生分离,粘滞性差, 回弹率较高, 抗压强度也会下降。 2.3速凝剂 速凝剂种类较多, 无论选用哪种, 都应在使用前与所用水泥进行相容性试验和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 掺有速凝剂的水泥净浆必须满足: (1)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不得出现急凝; (2) 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 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 通过试验确定速凝剂的最佳掺量, 使用时准确计量。本项目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 2.4水 应使用无杂质的洁净水, 不得使用污水及HP值小于4的酸性水。 2.5外掺料 外掺料能够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降低水化温度, 增进后期强度, 提高耐久性等。如工程需要掺加外掺料时, 掺量应根据试验来确定。常用的外掺料有粉煤灰和硅灰。 3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具有自身工艺特点,要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选定。

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控制

目录 工程概况 (2) 武罐QC18小组简介 (2) 选题理由及课题现状 (3) 原材料控制 (7) 配合比控制 (9) 施工工艺控制 (10) 试验总结 (16)

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控制 1、工程概况 我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武罐高速公土建18标,武罐高速公路WG18合同段路线起点YK105+490(ZK105+497),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枫相院村,终点YK110+685(ZK110+680),位于武都区枫相乡强家湾村,WG18合同段路线全长5.190051km。共设特大桥2600.394m/2座,大桥236m/2座,中桥319.75m/2座,隧道7222.38m/8座。开工日期为2009年6月,合同工期为40个月,合同总价422412813元。 2、武罐18QC小组简介 武罐18标QC小组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由项目领导和工程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组员素质较高,技术实力雄厚,在施工生产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等特点。我们成立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一些工程方面的经验,为将来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组成员:

3、选题理由及课题现状 (1)课题名称 (2)选题背景 中交一公局一公司承建武罐高速18标工程项目,在本标段内有四座隧道,单洞共计7222.38m。初期支护C25喷射混凝土共计29951.8m3。如果混凝土的回弹在40%以上将浪费1198 m3混凝土,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费与资金浪费,因此如何减小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标段喷射混凝土方量大,可以进行长期性研究;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容易测定,回弹量指的是在进行喷射混凝土过程中,集料、水或已经拌好的混凝土喷射到围岩上,由于不能及时凝结,部分掉落的混凝土就是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回弹量的测定是在工地中找一块侧墙或顶面,在地下铺上防水板,然后喷射一定体积或重量的混凝土,将落到地面的混凝土收集并称重,落到地面混凝土重量占总喷射混凝土重量的比例就是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3)目标及可行性研究 喷射混凝土主要有干喷和湿喷两种形式,干喷以使用方便、机动灵活、操作方便、机器投入成本低等因素在我隧道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回弹量、粉尘多而限制了发展。干法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较高,可能达到40~50%。控制目标边墙不大于20%,拱部、拱顶不大于25%。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设计说明 1、试验目的: 云南省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A7合同段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使用于洞口坡面防护、喷锚支护等。 2、试验依据: 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试验的原材料: 1、水泥:采用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生产的堡垒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源石材场生产的5mm-1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3、细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元砂石料场生产的II类机制砂。 4、外加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 5、速凝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LZ-AP2液体无碱速凝剂掺量采 用% 6、水:昭通市鲁甸县都香A7标地下水。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在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时,则可由下式计算求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即 f cu,o= f cu,k+σ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σ=5 f cu,o= f cu,k+σ =25+×5 = 2-2、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Mpa),水泥实际强度f ce=(Mpa) 采用回归系数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得 a a=,a b= W/B=a a×f b÷(f cu,O+a a×a b×f b)=×÷+××= 注:f b=γf×γs×f ce= ××=(Mpa) 2-3、确定水胶比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无冻害地区,根据图纸设计及《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规定,允许最大水胶比为,计算水胶比为,不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经验水胶比 3、确定用水量(W0),掺量采用%,减水率为:20% 代入公式计算m wo=m′wo×(1-)=246×(1-20%)=197( kg/m3) 4.计算水泥用量(C0) C O=W O/W/C=197/=470kg/m3 5.确定砂率(S p) 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规定,砂率选用50%,符合规范中混凝土骨料通过各筛经的累计质量百分率要求。 6.计算砂、石用量(S0、G0) 用容重法计算,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 -2015)的规定,喷射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可取2200~2300 kg/m3,取容重为2300 kg/m3已知:水泥用量C O=470 kg/m3,水用量W0=197 kg/m3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c60 525 178 675 1100 备注1、我公司同时生产不同强度等级的不同品种水泥,除早期强度、施工性能和工性能有所区别外,28天强度指标基本相同,故本参考配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采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区中砂,石子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的内容还涉及到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的设置。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龄期均为3天和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4)其他方面的修订 编号与取样中取消了4~10万吨不超过200吨和小于4万吨不超过100吨为一个编号的规定,改为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个编号。在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的字样中,取消了“立窑与旋窑”字样,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将“交货与验收”的第一号修改单并入标准正文。 水泥强度检测方法是衡量水泥力学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标准用GB/T17671-1999取代GB177-85,将对我国的水泥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GB/T17671

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措施

【服务指导】 降低锚喷巷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措施 一、影响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因素与现状分析 1.风压、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 2.喷射顺序不合理; 3.一次喷射厚度过大,未分层喷射(喷射分层过多不在此列); 4.外加剂添加不规范、不均匀; 5.喷射手责任心不强或操作不熟练; 6.地面混合料配比不合理或不均匀; 7.井下水泥掺拌不均匀; 8.巷道成型不规整,受喷面凸凹不平。 9.影响回弹率的其它因素。 二、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措施及理论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用量要符合要求,掺拌均匀。 (1)砂石粒径符合要求。砂为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大于2.5(粒径0.25-1.5mm),石子粒径5-15mm。 (2)降低石子配比和增加速凝剂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回弹率,但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重量配合比一般取水泥:砂:石子=1:2:2,石子用量可降低为1.5-2。如有条件,喷射巷帮与拱顶时,可分别配料,帮部配合比=1:2.5:2,拱顶配合比=1:2:1.5。 (3)速凝剂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5%,可增加混凝土的塑性与粘性,但用量不宜超过5%,否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4)具体配比时,我矿一辆矿车(1.7m3)混合料使用10袋(50kg/袋)水泥,最多使用1袋速凝剂(25kg)。

(5)水泥与混合料的掺拌、速凝剂的加入量等均必须均匀。提倡地面使用搅拌机配料,井下使用搅拌机拌料。井下人工拌料时,掺拌不少于2遍。 (6)速凝剂加入要均匀,要将一袋速凝剂均匀掺入一车混合料中。 2.合理控制水压与水量,充分湿润拌合料。 水灰比一般取0.4-0.45,水压要比风压高0.05-0.1MPa,以保证喷头处的水环能充分湿润高速流过的拌合料。由于喷射工艺过程无法定量加水,只能靠喷浆手的经验操作。水量不足,扬尘大,喷层表面出现干斑,回弹率大;水量大,喷层容易产生滑移、坠落或流淌。 3.风压与输料管长度相适应,降低管道效应。 (1)风压一般控制在0.2-0.4MPa。风压过小,喷射速度慢,射捣无力,石子不易嵌入灰浆而发生回弹,还易堵管;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快,喷浆料对岩面的冲击力大,也易发生回弹。 (2)要正确区分喷浆机工作风压与喷头工作风压。喷头工作风压与管路损失风压之和等于喷浆机工作风压。理想的喷头工作风压,料束集中,混合料不产生分离现象,料束冲击力适宜,反射现象小,粉尘浓度与回弹率低。理想的喷头工作风压以0.06-0.08MPa为宜。 (3)管路的风压损失与管路铺设及连接质量、管路输料距离、管壁光滑度等因素造有关。在管路一定的条件下,管路铺设要平直、接头要严密,以降低风压损失;另外,钢管比胶管管壁光滑,输料顺畅,风压损失小。统计数据显示,2吋钢管的百米风压损失如下:上山16.5° 0.26-0.28 MPa 下山16.5° 0.15-0.17 MPa 上山24° 0.41-0.44 MPa 下山24° 0.13-0.15 MPa 平巷 0.18-0.21MPa (4)输料距离不宜过远,否则管道效应增大。混合料在风压输送过程中,虽然颗粒重量差异大,但所受的作用力相同,因而,水泥、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20喷射砼配合比设计记录 一、材料: 1、水泥:泾阳声威水泥P.O42.5R 2、粗集料:东岭碎石场(5-1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银花河河砂场(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KD-4型速凝剂,掺量3% 以上材料,经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设计依据 1、交通出版社《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 2、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4、GB50119-2003《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三、配合比设计过程 (一)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它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Dmax=16㎜ 2、确定砂率 砂率按下式计算: Sp=140.63Dmax-0.3447=54% 3、选择水泥用量

(1)Rs=A(1.44Rb-2.04)>Rye=0.41×(1.44×42.5-2.04)>20=24.26>20 式中:Rs—喷射混凝土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MPa) A--取0.41 Rb—水泥标号(MPa) Rye—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 (2)计算水泥用量 Co=782.4 Dmax-0.2377·B=782.4×16-0.2377×1=404 Kg/m3 B—调整系数,当用425号水泥,则B=1。 4、选择速凝剂及其用量 Qo=△g·Co=404×3%=12 Kg/m3 5、确定水灰比及其用水量 W/C=0.45 Sp+0.2475=0.45×0.54+0.2475=0.49 W=0.49×404=198 Kg/m3 6、计算砂石用量 Vs+G=1000-[(Wo/ρw+ Co/ρc+ Qo/ρq)+10·a] =1000-[(198/1+404/3.15+12/3.05)+10×1] =1000-[330.2+10] =1000-340.2 =660L So= Vs+G·Sp·ρs=660×0.54×2.6=927 Kg/m3 Go= Vs+G·(1- Sp)ρq=660×(1-54%)·2.61=793 Kg/m3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说明和设计 一、喷射混凝土的概念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将速凝混凝土喷向岩石或结构物表面,使岩石或结构物得到加强和保护。喷射混凝土有干混合料喷射与湿混合料喷射两种施工方法,我国井下巷道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干混合料喷射施工法。 二、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要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选定。在保证原材料合格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既要兼顾对强度等主要指标的要求,又要兼顾到施工工艺的要求。一般应满足如下几方面: (1)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如有抗渗要求,还应达到抗渗等级。 (2)回弹量少。 (3)粉尘少。 (4)粘附性好,能获得密实的喷射混凝土。 (5)能满足施工要求,输料顺畅,不发生堵管等。 三、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 1、水泥 ⑴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⑵当有抗冻、抗渗要求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 2、粗骨料 ⑴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或两者混合物,粒径不宜大于16mm. ⑵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二氧化硅的石料。 3、细骨料 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 2.5。 4、减水剂 对混凝土和钢材无锈蚀作用,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干法喷射混凝土不适合添加减水剂。5、速凝剂 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 ~5%。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在采用其他类型外加剂时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6、水 喷射混凝土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应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

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中铁五局一公司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

2012年4月 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砼回弹量 QC小组成果 一、基本概况 家山隧道是新建中南部铁路通道的重难点工程,也是 ZNTJ-10标重点控制工 程。该隧道位于市安泽县 境,全长10190m,为直线 单洞双线隧道。隧道的 Ⅲ级围岩所占的比率为 隧道全长的96.2% ,且以水平岩层为主,其隧道的支护质量,尤其是喷射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施工安全。但在以往的实际施工中回弹量普遍较大,平均在30%以上,不但其材料浪费大、成本较高,而且过大的回弹率使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过高,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如何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来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为减少回弹量,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职工健康,成立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QC小组。 二、小组概况

四、现状调查 QC小组全体成员对家山隧道容易造成回弹量增大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实地调查,并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情况见下表:

结论:通过影响喷射混凝土回弹量调查统计表(一)、(二)可以看出,影响回弹量大小的因素为七个,其中“风水压控制、喷射距离”的合格率仅为56.36%, “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占到总频率的80%,是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小组将以解决“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作为改进的主攻方向。 1、小组目标 (1) “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6.36%提高到90%。 (2)确保本隧道喷砼回弹量降到15%以下,既保证施工安全,又提高经济效益。 五、课题目标 现状值 100% 50% 目标值 风水压控制、喷射距离 现状值 目标值 喷砼回弹量

c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c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4、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强度等级:C2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800~12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10mm碎石。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凝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隧道锚杆支护、仰拱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 (1:水泥) (2:粗集料)

(3:细集料) 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计算配制强度2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4.0MPa 。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2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 0,cu f =σ645.1,+k cu f =20+1.645×4=26.6MPa 2、水胶比: 根据设计规范及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52。 3、单位用水量 根据设计规范及施工条件需要,混凝土坍落度为800~120mm 。 根据实际试拌效果,取用水量为238kg/m 3。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8kg/m 3 4、选定砂率: 根据根据设计规范及实际试拌效果初步选用55%。 5、计算配合比: 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为2300kg 则 即:458+00s g m m ++238=2300 55%= %1000 00 ?+s g s m m m 解得:=0s m 882kg =0g m 722kg 6、确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 =458:882:722:238 比例为1:1.93:1.58:0.52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要求,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选配两个调整配合比,其用水量与基

混凝土配比表[专题]

混凝土配比表[专题]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 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 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P.O 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 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 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 1 1.22 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 1 1.68 3.12 0.51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工程名称 忻阜高速公路S合同段 二、结构环境 潮湿寒冷环境,无侵蚀物质影响 三、设计目的和用途 1、目的 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且经济合理 2、用途 用于隧道初期支护C20喷射混凝土施工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强度:C20 2、坍落度要求:干硬性混凝土 五、设计依据 JTJ041—2000规范要求 JTJ042—94规范要求: C:(S+G)=1:4~1:5 S: (S+G)=0.45~0.6 W:C=0.4~0.5 GB50086-2001规范要求: C:(S+G)=1:4~1:4.5 S: (S+G)=0.45~0.5 W:C=0.4~0.45

六、所用原材料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二、确定试配强度(f cu,0) 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f cu,0≥f cu,k+1.645σ =20+1.645×5 = 28.2 (MPa)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取5.0 MPa 三、确定水灰比(W/C)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对喷射混凝土的要求并综合考虑,选取水灰比为0.40 四、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 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对喷射混凝土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取砂率βs=0.48,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4%,设定混凝土容重m cp=2300 kg/m3 确定以下参数: C/(S+G)=1:4 W/C=0.4 A/C=4% S/(S+G)=48% C+S+G+W+A=2300 综合计算出每方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水泥 C=426 kg/m3砂子 S=810 kg/m3 石子 G =877 kg/m3 水 W=170 kg/m3 外加剂 A=17 kg/m3 五、试配用基准配合比: C:S:G:W:A=426:810:877:170:17 = 1:1.90:2.06:0.40:0.04 六、试配调整 按基准配合比进行试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实测容重2287 kg/m3,不需调整。

C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说明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 设计要素 1.设计依据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2)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 (4) 《设计施工图》; 2.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1)设计强度等级C25; (2)设计坍落度120-160mm; 3.配合比使用材料 (1)水泥: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 (2)砂:宕昌县兴昌石料厂,细度模数宜大于; (3)碎石:宕昌县兴昌石料厂, 5-10mm,粒径不宜大于15mm;(4)速凝剂: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速凝剂; (5)水:拌和水。 4.拟用工程部位 隧道工程用喷射混凝土 二.配合比设计过程 1.确定基准配合比

依据现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湿法喷射水灰比宜不大于,砂率宜为50%-60%,塌落度不宜小于10cm。 (1)计算试配强度 f cu,o= f cu,k+δ=25+×5= f cu,o-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设计强度等级(MPa); 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表一:标准差δ值(MPa) (2)计算水灰比 W/B= a a×f b/(f cu,o+ a a a b f b)=××/+××× = W/B-混凝土水胶比; a a,a b-回归系数; f b-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MPa)。 表二:回归系数(a a、a b)取值表 (3)确定水灰比(水胶比) 依据现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水灰比宜不大于 ,经试验水胶比选取,满足要求。

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控制技术总结

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控制技术总结 摘要:对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回弹量控制与研究,结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喷射混凝土回弹量的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长,高速铁路与地铁工程建设呈现较大的增长趋势,因此隧道工程量也大大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5500余座,总长度约5000Km;公路隧道1900余座,总长度约850Km,是世界上隧道工程最多的国家。目前隧道工程支护中普遍采用的是喷射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具有支护及时、强度高、密实性强、操作简单、灵活性大等优点,特别是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配合钢拱架和系统锚杆作为联合支护,其优点更为明显。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控制是喷射混凝土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隧道工程的利润主要来自开挖和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因此回弹量的控制不仅关系到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质量,对工程的成本控制也有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得知,现在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普遍在35%以上,损失较大,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可将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控制在20%左右。

二、工程概况 范家山隧道设计长度10190m,Ⅲ级围岩占到全隧道围岩的90%以上,其地质状况主要为水平状红色砂岩或砂岩夹泥岩,层间结合多数较差,岩层裂隙水较大。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Ⅴ围岩全断面喷护,设计厚度25cm。Ⅵ级围岩全断面喷护,设计厚度18cm,Ⅲ级围岩拱墙喷护,设计厚度10cm。 三、隧道工程中应优先选用潮喷工艺 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据工艺流程一般分为干喷、湿喷、潮喷和混合喷四种。主要区别是各工艺的投料顺序不同,特别是加水和速凝剂的时机不同。干喷是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压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岩面上。潮喷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合,从而降低上料、拌合和喷射时的粉尘。湿喷是将骨料、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式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后喷出。 在上述几种喷射工艺种,湿喷法对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控制最好。但湿喷法对称量及湿拌的工艺要求较高,设备昂贵,而且速凝剂在喷射混凝土中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堵管故障,因此经综合考虑,潮喷法在隧道施工中较为适用,且能较好控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四、喷射前有效的准备工作可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