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总学时: 120 (其中理论课90 学时,实验30 学时) 学分: 课程类别: 必修课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面向专业: 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

开课单位: 基础医学部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就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得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本课程教学需要医学教育前期各个专业课程作为铺垫,同时又就是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得综合性边缘学科。课程目标就是为临床医学得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它在基础医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各课程之间起一个承前启后得作用,就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得桥梁学科。先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免疫学等。需要具备得能力包括对人体正常结构、生理机能与调节得理解与掌握,对人体基本生化反应过程得理解与掌握。

二、课程得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1、树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得新理念;

2、掌握常见病得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得基本概念;

4、了解疾病过程中得共同病理变化;

5、了解常见病得病因与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学基础。

6、了解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得基本研究方法与新技术得应用;

7、了解病理临床联系;

8、能够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常用检验指标。

(二)能力、技能方面

1、熟练掌握显微镜得使用方法;

2、掌握观察、描绘大标本与切片得病理变化得方法;

3、掌握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得操作方法;

4、能用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5、能通过复制动物疾病模型学习观察病变表现得方法;

6、学会识别基本病理过程;

7、能用疾病时得机能改变解释临床表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得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健康、亚健康与疾病得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得一般规律与基本机制;死亡、脑死亡得概念及判断脑死亡得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得区别。

2、理解:疾病得病因、条件与诱因得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中得作用。

3、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得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亚健康与疾病得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得一般规律与基本机制;死亡、脑死亡得概念及判断脑死亡得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得区别。

难点:疾病得病因、条件与诱因在疾病发生中得作用

(二)第一章应激(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应激反应得基本表现

第三节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护理及防治应激相关疾病得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1、掌握:应激、应激性疾病、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等概念,应激得发展阶段、应激时得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反应、应激性溃疡与应激性心律失常得发生机制,热休克蛋白得功能与表达调控。

2、理解:良性应激与劣性应激得区别,应激时机体得物质代谢变化与功能变化及心理、精神障碍,急性期反应蛋白得来源、种类、生物学功能。

3、了解:应激原及其分类,了解应激得生物学意义与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应激、应激性疾病、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等概念,应激得发展阶段、应激时得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反应、应激性溃疡与应激性心律失常得发

生机制,热休克蛋白得功能与表达调控。

难点:应激时机体得物质代谢变化与功能变化及心理、精神障碍,急性期反应蛋白得生物学功能。

(三)第二章细胞与组织得适应与损伤(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与组织损伤得适应

第二节细胞与组织得损伤

第三节细胞老化

第四节预防治疗坏疽得护理原则

【基本要求】

1、掌握:化生、萎缩、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变、坏死、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液化性坏死、修复、机化、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创伤愈合等概念及病变特征;坏死得病变、分类与结局;凋亡得概念及特点;肉芽组织得形态特点及功能;老化得概念。

2、理解:肥大、增生、化生及玻变得分类;肝脂肪变性得发生机制。

3、了解:损伤得机制;黏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得概念及其形态特点;老化得学说。

2、重点、难点

重点:变性得类型及病变特点,坏死得类型、病变及结局。

难点:细胞、组织损伤得发病机制。

(四)第三章修复(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再生

第二节细胞生长与调控

第三节纤维性修复

第四节创伤愈合

【基本要求】

1、掌握:再生得概念、种类;肉芽组织得概念、成分、形态、作用;。

2、熟悉:细胞周期与不同类型细胞得再生潜能;瘢痕组织得形态及作用;创伤愈合得基本过程、类型骨折愈合得基本过程。

3、了解:各种组织得再生过程;肉芽组织与瘢痕组织得形成过程及机制;再生修复得分子机制及影响因素;骨折愈合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肉芽组织得结构;创伤愈合得基本过程及类型。

难点:损伤细胞再生与分化得分子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充血与淤血

第二节出血

第三节血栓形成

第四节栓塞

第五节梗死

【基本要求】

1、掌握:淤血得概念;肝、肺淤血得病变;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得概念;血栓形成得条件及后果;血栓得形态特征;栓塞对机体得影响;梗死得形态特征。

2、理解:血栓形成过程与形态,血栓得结局;栓子得运行途径,栓塞得类型及其后果;梗死得类型;梗死对机体得影响与结局。

3、了解:血栓形成得机制,特殊得栓塞类型。

2、重点、难点

重点:血栓得形成过程、结局与对机体得影响,栓子得运行途径;梗死得原因与影响、结局。

难点:血栓形成得条件、机理,血栓得形态,梗死得病变。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急性炎症

第三节慢性炎症

第四节炎症与临床护理得联系

【基本要求】

1、掌握:炎症得概念、基本病变;炎症介质得概念;炎症得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肉芽肿得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2、理解:炎症得原因、局部得临床表现、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得改变与炎症介质得作用;

3、了解:炎症介质得来源及种类,影响炎症过程得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炎症得基本病变,炎症得类型,特别就是各型渗出性炎症得病理变化;慢性炎症得类型及病理变化;炎症得经过与结局。

难点:炎症介质在炎症发生、发展得作用。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肿瘤得概念与一般形态

第二节肿瘤形态

第三节肿瘤得分化与异型性

第四节肿瘤得命名与分类

第五节肿瘤得生长与扩散

第六节肿瘤得分级与分期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得影响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得区别

第九节常见肿瘤得举例:

第十节癌前疾病、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

第十一节肿瘤发生得分子基础

第十二节环境致瘤因素: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第十三节肿瘤与遗传: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中得作用。

第十四节肿瘤与免疫:肿瘤与免疫得相互关系。

第十五节肿瘤与护理学得联系

【基本要求】

1、掌握:肿瘤得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得区别,肿瘤得分化与异型性;肿瘤得生长与扩散。良、恶性肿瘤得区别。肿瘤得命名原则。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移行上皮细胞癌、纤维瘤、纤维肉瘤得一般特点。癌前病变(癌前疾病)、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得概念。

2、理解:肿瘤得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生长动力学;肿瘤得分期及分类;癌与肉瘤得区别;常见化学致癌物。

3、了解:肿瘤浸润转移得机制;肿瘤发生得分子基础。

2、重点、难点

重点:肿瘤得概念,肿瘤得肉眼形态与组织结构,肿瘤得异型性,肿瘤得生长方式与扩散,良性与恶性肿瘤得区别,肿瘤得命名。

难点:肿瘤发生、发展得分子生物学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基本要求】

1、掌握:水、电解质平衡得调节;几种脱水、水肿与水中毒得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对机体得影响;低钾血症得概念、病因发病学、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

2、理解:体液分布与电解质含量,不同体液水与电解质交换,水得生理功能与水平衡,电解质得生理功能与电解质平衡得基本知识;熟悉低钾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与低镁得关系;高钾血症得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机能代谢变化。

3、了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得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几种脱水、水肿与水中毒得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对机体得影响;低钾血症得概念、病因发病学、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

难点:低钾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与低镁得关系;高钾血症得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机能代谢变化。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常酸碱平衡

第二节反映酸碱平衡得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节判断酸碱失衡得基本方法在护理学中得应用

【基本要求】

1、掌握: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得概念,掌握各项酸碱指标得含义、正常值及其意义;各型单纯性酸碱中毒得原因、机制、机体得代偿及对机体得影响。

2、理解:体内酸碱得来源及机体对酸碱平衡得调节作用;二重酸碱平衡紊乱得原因与机制。

3、了解:酸碱中毒得防治原则,了解三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得原因与机制。

2、重点、难点

重点:各型单纯性酸碱中毒得原因、机制、机体得代偿及对机体得影响。

难点:机体对酸碱平衡得调节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发热得原因与机制

第三节发热机体得主要功能与代谢变化

第四节发热防治与护理得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1、掌握: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与热限得概念;发热得原因与基本机制。

2、理解:发热各期得热代谢变化特点,熟悉发热机体得主要功能与代谢变化。

3、了解发热得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与热限得概念;发热得原因与基本机制。。

难点:发热得原因与基本机制;发热机体得主要功能与代谢变化。

(十一)第十章缺氧(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缺氧得类型、原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得因素

第五节氧疗与氧中毒防治及护理

【基本要求】

1、掌握:缺氧得概念,常用血氧指标得含义及正常值,各型缺氧得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得机制,发绀得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缺氧时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氧中毒得概念及发生机制。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得主要因素,了解代谢耗氧率与机体代偿能力及氧疗。

2、重点、难点

重点:缺氧得概念,常用血氧指标得含义及正常值,各型缺氧得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得机制,发绀得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缺氧时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氧中毒得概念及发生机制。

(十二)第十一章黄疸(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胆红素得正常代谢

第二节黄疸得分类

第三节黄疸得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四节新生儿黄疸

第五节黄疸对机体得影响

第六节防治及护理得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1、掌握:黄疸得概念,黄疸得分类、原因与发病机制。

2、理解:新生儿黄疸,黄疸对机体得影响。

3、了解:防治及护理。

2、重点、难点

重点:黄疸得概念,黄疸得分类、原因与发病机制

难点:黄疸发病机制,新生儿黄疸,黄疸对机体得影响。

(十三)第十二章休克(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休克病因与分类

第二节休克得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第四节休克得防治与护理得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1、掌握:休克得概念与分类,休克发生得始动环节,休克发生发展得微循环机制,感染性休克得概念,发病机制及血液动力学特点。

2、理解:休克发生发展得细胞分子机制,休克对机体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得影响及其基本临床表现,几种常见休克得特点。

3、了解:休克得原因与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休克得概念与分类,休克发生得始动环节,休克发生发展得微循环机制,感染性休克得概念,发病机制及血液动力学特点。

难点: 休克发生发展得细胞分子机制,休克对机体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得影响及其基本临床表现,几种常见休克得特点。

(十四)第十三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血栓形成

第三节止、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基本要求】

1、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形成、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及裂体细胞得概念,掌握内皮细胞在调节凝血与抗凝血平衡中得作用,掌握DIC得病因、发病机制,以及DIC 时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掌握“3P”试验、凝血酶时间与D-二聚体测定得原理及意义。

2、理解:FⅫ、蛋白C(PC)、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得作用,熟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得分子网络调节及器官调节,熟悉DIC得诱因、急性DIC得分期。

3、了解:血栓形成及止、凝血功能障碍得主要发病机制,了解DIC得诊断原则及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凝血与抗血相关概念,DIC得病因、发病机制,以及DIC时机体得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难点:凝血与抗凝血平衡得分子网络调节及器官调节;血栓形成及止、凝血功能障碍得主要发病机制。

(十五)第十四章缺血-再灌注损伤(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得发病机制

第三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得功能及代谢变化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与护理得病理生理基础

【基本要求】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得概念与发生机制,掌握氧自由基、活性氧、钙超载得概念、分类与损伤机制。

2、理解:缺血预适应得概念与心、脑、肠、肾等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得特点。

3、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得主要原因、条件与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缺血-再灌注损伤得概念与发生机制;氧自由基、活性氧、钙超载得概念、分类与损伤机制。

难点:缺血-再灌注损伤得发生机制。

(十六)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8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高血压病

第三节风湿病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五节心瓣膜病

第六节心肌疾病与病毒性心肌炎

第七节心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得基本病变。冠心病得类型、心肌梗死得病变及后果。高血压各期病变及后果。风湿性心脏病得病变。慢性心瓣膜病对血液动力学得影响;掌握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改建、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等概念,掌握心肌收缩能力与舒张能力降低得主要机制。

2、理解:动脉粥样硬化得病因、发病机制及后果,心绞痛得临床表现;恶性高血压得特点;风湿病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心瓣膜病得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心肌炎得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熟悉心功能障碍得常见原因及诱因,熟悉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对心功能得主要代偿作用与不利影响,熟悉心肌改建对心功能得代偿作用及不利影响。

3、了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湿病得病因、发病机制;了解心功能障碍得常见分类及心力衰竭得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动脉粥样硬化得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高血压得类型及基本病变;风湿病得基本病变以及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相关概念及发生机制。

难点:动脉粥样硬化得病因及发病机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得血流动力学影响;心力衰竭发生机制。

(十七)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疾病(6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肺炎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肺尘埃沉着症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第五节呼吸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得病变特点及因果关系;支气管扩张得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大、小叶性肺炎得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病毒性肺炎得病变特点;硅肺得病变特点及合并症;“非典型性肺炎”得概念。鼻咽癌、肺癌得病变、转移特点及常见类型。掌握以下概念: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静脉血掺杂(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真性分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压点,掌握呼吸功能不全得发生机制、血气变化特点及功能代谢变化。

2、理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得病因,发病机制;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得临床病理联系;硅肺得临床分期原则。熟悉呼吸功能不全得病因及分类,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得发生机制。

3、了解:硅肺得病因,发病机制;鼻咽癌、肺癌得病因。了解呼吸衰竭得防治原则及给氧治疗得病理生理学基础。

2、重点、难点

重点: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得病理变化;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得病理变化及合并症;呼吸功能不全得相关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难点: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得形成机理;病毒性肺炎得病理变化;呼吸衰竭得发生机制。

(十八)第十七章消化系统疾病(8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胃肠疾病

第二节肝胆疾病

第三节胰腺疾病

第四节肝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得病变特点与分级。胃溃疡病得病变特点及合并症。病毒性肝炎与门脉性肝硬化得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得类型、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肝功能不全、肝纤维化、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得概念,掌握肝性脑病、肝纤维化得发病机制。

2、理解:慢性胃炎得类型;病毒性肝炎得病因、发病机制;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得转移途径。熟悉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得病因诱因及分类分期,熟悉肝功能不全综合征时机体得机能、代谢变化。熟悉肝肾综合征得发病机制。

3、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得病因、发病机制;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得组织学类型;了解肝性脑病、肝纤维化、肝肾综合征得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得病理变化、组织学类型;病毒性肝炎得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各型肝硬化得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肝癌得病理变化及组织学类型;肝功能不全相关概念,肝性脑病、肝纤维化得发病机制。

难点: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得发病机理;病毒性肝炎得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得临床分型;肝性脑病、肝纤维化得发病机制。

(十九)第十八章泌尿系统疾病(6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肾小球疾病

第二节肾盂肾炎

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第四节膀胱癌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五节肾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1、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得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盂肾炎得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得概念、常见原因与分类,掌握功能性肾衰与器质性肾衰得鉴别,掌握急性肾小管坏死得发展过程及各期得功能代谢变化,掌握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GFR降低及少尿得机制,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得概念、分期及各期得变化特点以及尿毒症得概念,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得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2、理解: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得病变特点;肾盂肾炎得病因与发病机制;肾癌与膀胱癌得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得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熟悉引起尿毒症得主要毒素及其作用机制。

3、了解:肾小球肾炎得病因及发病机制,各型肾炎超微病理。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得防治原则,了解尿毒症时机体得主要功能、代谢变化,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得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得发病机理;各型肾小球肾炎得病理变化;急性肾盂肾炎得病变。

难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得发病机制。

(二十)第十九章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5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三节乳腺疾病:

【基本要求】

1、掌握:乳腺癌病理变化及分类、扩散与转移方式;慢性子宫颈炎得类型、病理变化。

2、熟悉:子宫内膜增生症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宫颈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得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了解:子宫平滑肌瘤、子宫体癌、卵巢肿瘤、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得病理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子宫颈癌得病变特点;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得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乳腺癌得类型及病理变化。

难点: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得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十一)第二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淋巴瘤

第二节髓样肿瘤

第三节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与临床护理联系

【基本要求】

1、掌握:恶性淋巴瘤得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各型得病理改变特点。

2、理解:霍奇金淋巴瘤得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得分类;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得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3、了解:类白血病反应。

2、重点、难点

重点:霍奇金氏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

难点:非何杰金淋巴瘤得分类及病变。

(二十二)第二十一章内分泌系统疾病(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垂体疾病

第二节甲状腺疾病

第三节肾上腺疾病

第四节胰岛疾病

【基本要求】

1、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得病变特点;糖尿病得类型及病变特点。

2、理解:尿崩症、性早熟症、垂体性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催乳素过高血症、垂体性侏儒症、Simond综合征、Sheehan综合征、垂体腺瘤、垂体腺癌得病变特点;重体腺瘤得分类;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得病因、发病机制;甲状腺功能低下得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肾上腺髓质肿瘤得病变特点;糖尿病得病因、发病机制;胰岛细胞瘤得各类型及病变特点。

3、了解: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得病理变化;Cushing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得病变特点;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得病变特点;APUD瘤得概念。

2、重点、难点

重点: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得病变特点;糖尿病得类型及病变特点。

难点: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得病变特点。

(二十三)第二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2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大脑变性疾病

第三节神经系统肿瘤

【基本要求】

1、掌握: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得病变特点;神经鞘瘤得病变特点。

2、理解: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得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Alzheimer病、Parkinson病得病变;中枢神经肿瘤(胶质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得病变特点;周围神经肿瘤(神经纤维瘤)得病变特点。

3、了解:海绵状脑病、狂犬病得发病机制、病理变化;Alzheimer病、Parkinson病得病因及发病机制。

2、重点、难点

重点: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得基本病变;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得病变特点;神经鞘瘤得病变特点。

难点: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得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

(二十四)第二十三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4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染病概论

第二节结核病

第三节伤寒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

第五节流行性出血热

第六节钩端螺旋体病

第七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深部真菌病

第九节阿米巴病

第十节血吸虫病

【基本要求】

1、掌握:结核病得基本病变。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类型得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淋病、尖锐湿疣、梅毒、艾滋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理解:结核病得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化规律;肺外器官(肠、腹膜、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及关节、淋巴结)结核病得病变特点;淋病、尖锐湿疣、梅毒、艾滋病得病因。

3、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得病因、发病机制;艾滋病得发病机制。

2、重点、难点

重点:结核病得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及继发性肺结核得病变特点及临床类型;伤寒得病理变化、结局与并发症;细菌性痢疾得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尖锐湿疣、梅毒(后天)得基本病变;肠及肠外阿米巴病得病变特点;肺型并殖吸虫病得基本病变及后果。

难点:结核杆菌得传播及致病机理;肠阿米巴病得病因、发病机制。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为中心设计了14个验证性实验,将课堂讲授得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相结合,启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相关课程知识相互融合并灵活运用,以达到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

五、学时分配

六、大纲说明

本教学大纲根据护理医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得基本要求,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第3版教材编写。总教学时数为120学时,其中理论 90学时,实习30学时。

考核内容与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涉及病理学教学内容中要求掌握与熟悉得内容(占90%以上)。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70%(闭卷、笔试);实验考查占20%(大体、镜下);平时考查占10%(考勤、课堂提问、作业)。

教学要求:本大纲教学内容按三级要求。掌握得内容,要求教师应精讲,使学生理解、牢记,并能联系实际加以临床运用;熟悉得内容,教师应重点讲授,使学生在全面了解得基础上抓住重点;了解得内容,教师可概括讲解,使学生有一般理解与认识。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 步宏.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3] 李玉林.病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

[4] 刘健翔.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 唐朝枢,刘志跃.病理生理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执笔:高蓉

审阅:×××

审批:×××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护理学》第三版教材,按照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 标,内科护理学教学要求和目的,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护理人才,适应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大趋势 而制定的。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 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 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关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 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 内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课程的教学可通过采用讲授、演示、讨论、和实验课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专业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内科护理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逐步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完整版)内科护理学: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部分归纳整理

内分泌部分重点内容梳理 1. 参与内分泌调节的腺体及各自分泌的激素(激素中文名称及英文缩写)。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 ) 抑制激素:生长抑素(SS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MIF ) 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生长激素(GH ) 垂体 促卵泡素(FSH )催乳素(PRL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 ) 甲状腺: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 )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肾上腺 性激素(少量雄激素和微量雌激素)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胰腺: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 卵巢/睾丸:雌激素(Estrogen )/雄激素(male hormone ) 2. 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为例简述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机制。 TRH TSH T3、T4 T3、T4 身体器官 3.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因:1、功能减退;2、功能亢进;3、激素敏感性缺陷 4.简述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 病史:患病经过,诊治经过,个人史、生活史及家族史,心理和社会支持; ? 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等; ?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含激素水平),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同位素检查。 5.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①营养失调(高于/低于机体需要量);②身体意像紊乱;③ 活动无耐力;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绪论 概念:护理,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第二章:呼吸系统 1.总论: 呼吸道的构成,上下呼吸道的构成及分界; 肺泡,II型肺泡细胞的特点,呼吸膜,胸膜腔的构成与特点; 肺通气功能常用的几个指标; 氧气与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气血分析中pH、PaO2、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 概念: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 2.COPD COPD、慢支、肿的定义;P41 COPD的常见病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蛋白酶-蛋白酶失衡;其他如自主功能失调等。P40 吸烟对COPD病人的影响;P40 COPD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头痛、焦虑,抑郁等。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检查及诊断: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 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张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30min 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肺炎病人的护理: 体温过高: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儿童要预防惊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监测并观察生命体药用嘱医遵;征. 清理呼吸道无效: (1)环境:室温18-20℃,湿度50-60% (2)饮食护理:1)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油饮食

本科-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材料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P13):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咯血。 2.肺源性呼吸困难正确氧疗★ ▲一般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一般流量(2~4L/min)、浓度(29%~37%)给氧。 ▲严重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面罩短时间、间歇高流量(4~6L/min)、高浓度(45%~53%)给氧。 ▲缺氧而有二氧化碳潴留者(PaO2<60mmHg,PaCO2>50mmHg),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法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给氧 3.咯血、窒息的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少量咯血静卧休息;大量咯血绝对卧床,协助病人平卧位头偏一侧。取患侧卧位 2、饮食护理:大咯血者应禁食,小咯血者宜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对症护理:保持清洁舒适,稳定病人情绪,可给予镇静剂。 4、保持呼吸道畅通: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经鼻腔吸痰,重症病人在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氧浓度。嘱病人将气管内痰液和积血轻轻咳出。咯血时轻轻拍击健侧背部,嘱病人不要屏气、剧烈咳嗽、打喷嚏、大笑,以免诱发猴头痉挛,使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 5、用药护理:大咯血使用垂体后叶素时,要控制滴速。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孕妇忌用。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在应用镇静剂和镇咳药后,注意观察呼吸中枢和咳嗽受抑制情况。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咯血特点,注意有无窒息先兆E、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6、窒息的抢救:▲立即取头低足高45俯卧位,面向一侧,轻拍背部,迅速排出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或直接刺激咽部。▲必要时吸痰管负压吸引,▲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 7、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咯血的量、色、性质及出血速度等。(先兆)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等窒息征象,有无阻塞性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休克等并发症的表现6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P14): (1)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 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研究患内科疾病的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以达到促进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本科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它阐述的内科疾病诊治要点、基本诊疗技术操作、内科疾病护理理论等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以胜任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护士注册考试大纲为参考,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重在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好内科护理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疾病、配合用药及临床综合能力,也为从事其他专科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及常用诊疗技术配合和操作,理解临床表现、治疗及诊断要点,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能够对内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对内科急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和处理。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及考试等。系统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常见病、多发病和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的临床见习。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通过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启用了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临床见习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挂图、模型、具体病人等,结合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各种疾病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毕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内科病人的整体护理,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阶段性考试、理论考试和实习考核三种,阶段性考试是指敏位教师在授课结束时进行的理论测试,是对学生重点内容掌握的初步了解;理论考试是指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学生学完内科护理学的总体测试;实习考核是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具体疾病的掌握情况。在毕业时,学生应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自学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及内科护理学对社会的要求。 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自学消化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思考题 1、肝脏的功能。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课程代码:Byh15- Byh1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10 学时数:160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类专业 先行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医学基础必修课、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 后续课: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奠基性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发挥内科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随着护理实践的范畴从病人向所有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内科护理学就与各门临床课程,如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专业课,既要以普通的医学原理作为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护理对象的特殊情况,采取恰当的评估手段和护理措施。因此,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内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 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 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护理程序内容及作用,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 2.健康的有关概念。 【熟悉】 1.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2.成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 1.内科护理学的范围、结构和内容。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张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 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 建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专科护理内科护理学复习

专科护理内科护理学复 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内科护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5岁,咳嗽l周,近两日咯血数次,每次咯血量不等,最多一次达300ml,体检:左侧肺上部呼吸音减弱,病人精神紧张。 1、该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气体交换受损 B、有感染的危险 C、有窒息的危险 D、清理呼吸道无效 E、体液过多 2、该病人突然出现咯血不畅、表情恐怖、张口瞪目、两手乱抓、大汗淋漓,进而意识突然丧失,护士应首先考虑病人发生了() A、休克 B、左心衰 C、哮喘 D、窒息 E、呼吸衰竭 3、这时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为() A、立即给予病人头高足低位 B、迅速用负压机械吸引吸出血块 C、判断病人昏迷程度 D、给予高流量吸氧 E、开放静脉通路 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哪种疾病的病人() A、支气管哮喘 B、COPD C、慢性心功能不全 D、心脏神经官能症 E、心肌梗死 5、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说明此时病人心功能处于() A、代偿期 B、Ⅰ级 C、II级 D、III级 E、Ⅳ级 6、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尿毒症 B、高血压危象 C、心力衰竭 D、合并冠心病 E、脑血管意外 7、患者,女性,4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用地高辛及氢氯噻嗪治疗5天,气促加重,心电图示出现室性早搏二联律。下列治疗哪项错误()

A、加用血管扩张剂 B、加用呋塞米 C、加用利多卡因 D、补钾 E、停用地高辛 8、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溃疡伴小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等流质 B、严重呕血者要暂时禁食8~12小时 C、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常规禁食 D、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者要常规禁食 E、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可不禁食 9、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半卧位 B、低盐饮食 C、尽量补液 D、皮肤护理 E、定期测腹围 (10~11题共用题干)王某,暴饮暴食后突然出现腹正中剧烈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查体:体温38.5℃,痛苦面容,腹邵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10、该患者需要进行的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尿淀粉酶 C、腹平片 D.B超 E、CT 11、该患者存在的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疼痛:腹痛:与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胰腺组织水肿有关 B、体温过高:与胰腺的炎症过程有关 C、PC:休克 D、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有关 E、恐惧:与剧烈腹痛有关 12、下列哪项检查对肾盂肾炎诊断最有意义() A、颗粒管型 B、大量红细胞 C、蜡样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尿蛋白++ 13、尿毒症因氮质潴留,引起的最早表现是() A、恶心、呕吐 B、咳嗽胸痛 C、高钾血症 D、谵妄、抽搐 E、尿毒症性心包炎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容,也为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二)技能目标 1.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制定护理措施。 3.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式、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示、讨论、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条件 1.课程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并获得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承担,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有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师,本课程有师德高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教师每年有1-2个月时间到临床进行护理实践,每60名学生有1位专职教师、1位校实训带教老师,每百名学生至少有20名临床实践现场带教老师。 2.教材选用情况: 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为原则,采取选用、引进和自编相结合措施进行教材建设。 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科护理学》第2版,主编.秋萍。这一教材以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容新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易于接受。我校科教研组成员在2009年完成《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课程组计划把本科教材放到“科护理学专题学习”上,适时更新和补充,形成国特色的以网络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材。 3.配套教室、实训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护理实训基地,现有护理实训基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急重症护理实训室(ICU)、新生儿抚触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等。护理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总价达500多万。其中科护理实训室及模拟病房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多媒体、诊查床、四大穿刺模拟人、穿刺包、胰岛素笔、血糖仪等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等约135万,供学生课余时间开放练习。目前我校拥有三个“三甲”和三个“三乙”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吕一婷老师还专程到各教学医院培训带教老师。 在校园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系统,将《科护理学》的实训基地延伸到学生宿舍,学生能在宿舍里一边观看操作演示录像,一边相互练习各项操作技能,反复强化操作技能演示,弥补课堂上技能示时间的不足,教师定期抽查,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通过实训为护理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整体护理思维和基本技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试题库建设: (1)以护士执照考试的要求建设科护理学课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目,由教研室主任最后审定。(2)护试题库应用于我校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通例考试,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测定。 (3)护课程出题以护理、助产专业培养方针为基本依据,并服务于培养方针而开展教学工作。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知识点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一.慢性心力衰竭 1.病因: A.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和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增加,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和容量负荷(前负荷)增加。 B.诱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治疗不当等。2.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A.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主要的症状。 B.咳嗽、咳痰和咯血:与长期慢性肺淤血有关。 C.疲乏、乏力、头晕、心悸:主要是由于心排量降低。 D.尿量变化及肾功能损害:少尿,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增高。 体征: A.一般情况:脉搏加快,出现交替脉,为左心衰的特征表现;血压下降;呼吸浅促; 皮肤苍白或发绀;病人被迫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B.肺部湿啰音:是左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以双肺底部多见。湿啰音的多少及分布范围的大小,常与肺淤血及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有关,甚者可伴有哮鸣音。 C.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症状: A.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右心衰最常见症状。 B.呼吸困难 体征: A.水肿:其特征为对称性、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可伴有胸腔积液。 B.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 C.肝脏体征:肝大,伴压痛。 D.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全心衰竭:先出现左心衰竭,而后出现右心衰竭。但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肝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心功能分级: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内科护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个层次,即:(1)生理的需要;(2)刺激的需要;(3)安全及保障的需要;(4)爱与归属的需要;(5)尊重与自尊的需要;(6)自我实现。Maslow 的理论认为: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当所有的需要被满足时,就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 2.应用:(1)生理的需要:例如空气、水、食物、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等;(2)刺激的需要:例如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翻身,给予肢体或背部按摩以增进患者 独立的生活能力等;(3)安全和保障的需要: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清洁、安全,防止感染,进行人院介绍、术前教育等;(4)爱和归属的需要:例如让亲属探视和陪伴,与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等;(5)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例如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等;(6)实现“自我满足的需要”:例如为患病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让患者参加力所及适应过程→成功一身心平衡;失败一患病。其中,应激原含义可以是躯体、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为两类即生理、心理反应。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 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2.应用:在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应激原多是疾病,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控制心理应激反应的方法有:(1)正确对待问题;(2)正确对待情感;(3)利用可能得到的社会支持;(4)减少应容应依据患者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而定。她设计了三种护理系统:(1)全补偿系统:是针对没有能力自理的患者,要求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自理需要;(2)部分补偿系统:是患者不能完成全部自理,要求护士和患者都参与才能满足自理需要;(3)辅助教育系统:即患者能完成自理,但要通过学习,护士指导患者学会自理活动。总之, Orem 自理模式认为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教会患者 学会自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2.应用:(1)全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疾病如昏迷、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2)部分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和稳定,或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但尚能完成部分自理活动;(3)辅助教育系统多用于康复期及慢性病稳定 及评价。护士所收集的资料不仅涉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应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评估在护士与患者第一次见面时就已开始,直到患者出院或护理 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说明。是计划、实施及评价的基础。护理诊断分为三类,即“现存的”护理诊断,“有……危险的”护理诊断和“健康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有:(1)三部分陈述,PES 公式:即健康问题(P)、原因(E)和症状体征(s); (2)二部分陈述,PE 公式:护理诊断一问题+原因。(3)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是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一些生理并发症的发生和情况的变化,是要护士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处理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合作性问题有其固定的陈述方式,如“潜在并发症:肺栓塞”。 (2)制 制定护理措施。 的是保证护士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针对患者具体需要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 2.护理程序的运用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3.护理程序的运用是以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基础的。 4.护理程序具有普遍适用性。 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壁上有直径约5~10微米的小孔称肺泡孔,与邻近肺泡或细支气管相通。(3)肺泡上皮细胞由I 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Ⅱ型细胞散在工型细胞间,数量较少,它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的稳定性,防止肺泡萎陷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4)呼吸膜:工型细胞与邻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甚至两者基底膜融合为一,构成气血屏障,是肺泡腔内与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交换的场所。(5)肺循环:由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构成,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其特点为:肺循环是一个低压力、低阻力系统;肺毛细血管网最丰富,总面积约lOO 平方料,十分有利于气体交换;肺动脉携带脱氧血,肺静脉输送氧合血。(6)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腔隙。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以减少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2.呼吸系统的功能:(1)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3)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4)肺的防御功能: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拦阻作用;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的防御机制;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3.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化学调节主要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氧、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1)缺氧:缺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尤其是颈动脉体来实现的。(2)二氧化碳:CO2对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变化尤为敏感。(3)H+浓度:H+浓度的改变可以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当浓度增高时,使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运动受抑制。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掌握部分 识记护理定义 领会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学的影响 识记护理程序的理念、内容 应用能够找出各章节重点疾病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 识记上呼吸道、肺泡及呼吸膜的概念;Ⅱ型肺泡细胞、肺循环及胸膜腔的特点;O2,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 领会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的概念及其意义;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识记COPD、慢支、肺气肿的定义;常见病因领会吸烟对COPD的影响;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胸部无力治疗包含的内容及意义 应用能够按护理程序护理COPD患者并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有效咳嗽、胸部叩击及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指导) 识记支气管哮喘的概念;常见的病因及激发因素领会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哮喘的典

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目标及常用措施应用能够按护理程序护理哮喘患者并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回避过敏原和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 识记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念;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尤其是易患因素领会常见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常见肺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见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及使用抗生素时的注意事项 应用能够按护理程序护理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患者;能够采集合格的痰标本和血培养标本;能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识记肺结核的概念;肺结核的三个传染环节 领会浸润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常用检查方法及其意义;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名称及其不良反应;化疗原则、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药物、疗程及用法);预防措施 应用能够运用护理程序护理肺结核患者;能够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 识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常见病因 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肺心病的发病机制;

内科护理学复习要点

内科护理学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血液随咳嗽经口腔咯出。 2.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检查有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 3.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4.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5.肺性脑病:由缺氧气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称为肺性脑病。 6.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7.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兴奋起源或传导异常导致心脏活动的频率及节律改变。 8.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为高血压。 9.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10.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 11.膀胱刺激征:也称为尿路刺激征,是指膀胱颈或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部坠痛等。 12.管型尿:若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超过5000个,或镜检出现其他类型管型时,称为管型尿 13.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14.: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受阻,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5.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16.少尿和无尿:少尿是指每日尿量少于400ml,若每日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 选择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肺源性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分类: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吸烟、感染因素、理化因素、气候、过敏因素、其他 慢性阻塞性肺水肿症状:在咳痰、咳嗽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性表现:铁锈色痰 支气管扩张病人痰液静置后特征: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若混合厌氧菌感染,则痰和呼气有臭味 肺性脑病表现为:神智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 心源性呼吸困难3中表现形式: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左心衰竭体征:交替脉右心衰竭体征:肝脏增大 洋地黄中毒表现: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edical Nursing课程编码:Z103205 总学分:8.5总学时:134 理论学时:96 实验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单位:医学院护理系 大纲制定者:倪志宏大纲审定 者:审定日期: 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核心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重点阐述各系统主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及各系统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临床内科护理思维,能够在内科护理理论框架下通过运用护理手段观 察和处理患者的健康问题而达到维持和促进患者健康。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理论、内科学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还有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上的一门护理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认识疾病、防治疾病、护理疾病、促进疾病康复的一门重要临床护理学科,是临床其他各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与关键。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及护理思维的训练,集中表达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中。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的,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护理价值观,扎实的内科护理学专业理论及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从事临床护 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护理学专业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内科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说明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肾源性水肿 1.水肿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按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肾炎性水肿,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潴留而产生水肿,主要由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炎性水肿多从颜面部开始,重者可波及全身。肾病性水肿,主要指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内,产生水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肾病性水肿一般比较严重,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 2.护理措施及依据:体液过多 A.休息:严重水肿应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可抬高下肢。 B.饮食护理:钠盐,限制钠盐摄入,予以低盐饮食,每天以2-3g为宜;液体,若每天尿量小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应不超过前一天24小时尿量加上不明显失水量(约500ml);蛋白质,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 0.8-1.0g/(kg*d)的优质蛋白,有氮质血症的水肿病人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 给予0.6-0.8g/(kg*d)的优质蛋白,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热量:补充足够热量;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C.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病人体重;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 D.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二.尿路刺激征 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2.护理诊断及措施:排尿障碍 A.休息 B.增加水分的摄入 C.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 D.缓解疼痛 E.用药护理 三.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四.尿异常: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 五.肾区痛:肾区痛系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胀痛或隐痛、肾区压痛和叩击痛阳性。多见于肾脏或附近组织炎症、肾肿瘤等。 第二节肾小球疾病概述 第三节肾小球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绝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良好。2.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3.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内科护理学 一、填空题: 1、吸入止喘气雾剂前先气,吸入药物后应屏气秒,以使药物在较远的气道沉 降。 2、长期卧床休息的病人,应鼓励其定期进行肢体活动以免形成及肌肉萎缩。 3、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靠典型表现、及而做出。 4、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和两组症群。 5、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 6、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为、、。 7、xx高血压指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8、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多累及的器官、、等。 9、支气管扩张的典型表现是、、。 10、左心衰主要由所致,右心衰主要由所致。 11、急性心包炎患者出现心包压塞时最突出的症状是。 12、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以、和为特点。 13、肾性水肿可能与、、有关。 14、治疗再障首选。 15、甲亢临床主要表现为、和。

16、冠心病分为5种类型,即、、、 、。 支气管哮喘依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白血病的化疗方案分_____、_____2个阶段。 20、少尿与无尿可分为_____、_____和肾后性3种。 21、是诊断呼吸衰竭的最重要依据。 22、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23、慢性肾炎临床上以、、、为基本特征。 24、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 25、糖尿病患者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因素有、、。 26、心功能不全患者静脉输液速度应控制在。 27、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常发生在起病后 小时以内。 28、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发、、。 29、上消化道出血在毫升以内可无症状;出现黑粪提示出血量在毫升以 上;出现休克征象提示出血量在毫升以上。 30、为肝性脑病患者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的措施为、 和。

2012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一)

打印本页2012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一)[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大 中 小 一、A1 1、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时发现一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你认为此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最可能是 A.窦性心律不齐 B.房性期前收缩 C.交界区期前收缩 D.室性期前收缩 E.正常现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2、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起床时晕倒,片刻后清醒,首先考虑是 A.心源性休克 B.高血压危象 C.高血压脑病 D.急性左心衰竭 E.体位性低血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阿托品时,未达到阿托品化指征的是 A.瞳孔较前扩大 B.口干 C.颜面潮红 D.心率减慢 E.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阿托品化指征包括:①口干、皮肤干燥面色潮红;②瞳孔较前扩大且不再缩小;③肺部湿啰音显著减少或消失;④意识障碍减轻,轻度躁动;⑤心率较前明显增快。故选D。 4、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的分层,属于高危险组的是 A.高血压1级,不伴有危险因素者 B.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者 C.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 D.高血压3级至少伴有3个危险因素者 E.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的皮疹是 A.水疱疹 B.脓疱疹 C.鸡皮疹 D.瘀点和瘀斑 E.玫瑰色斑丘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0%~90%患者皮肤或黏膜有瘀点或瘀斑,直径1~2mm,开始为鲜红色,后为紫红色,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坏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