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的世袭传授者周朝后期这些官吏丧失职位流落民间讲学

从而产生各个学派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刘歆的理论,在详细情节上也许是错误的,但是他试图

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一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寻求各家起源,这无疑代表着一种正

因为上帝有人格化倾向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确观点。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在中国不是通过宗教,而是通过哲学

完成的封士建国制度被秦朝始皇帝于公元前221年正式废除。

中国的哲学主题是寻求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内圣外王但是在正式废除以前的几百年,它已经开始解体了,而在几

哲学不但是知道它更是体验它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千年后,封建的经济残余仍以地主阶级权力的形式保存着。人的哲学就是他的传记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前七至三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

明晰与暗示不可兼得大转变的时期。

对前人著作的翻译终归只是一种解释周朝解体的真实意义,不只是某个具体的王室的解体,

翻译工作就如同嚼饭喂人而更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的解体。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四海之内的地理环境农的意识和思想反者道之动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小农的简朴生活——》道家家族制度——》儒家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三四世纪接近儒家的新道家十一二世纪接近道家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的新儒家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道家对精神自由的赞美中国画的山水自然

两种概念直觉的(已区分的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区分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的概念) 假设的直觉哲学家偏爱无区别的假设哲学家偏

爱有区别的中国与西方哲学的区别中国哲学里知识论(有孔子是周朝之前的商朝王室的后裔区别的认识)的缺乏语言的含混与模糊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前期贵族教育的基础。有些

希腊哲学:商业数学假设概念知识论语言的明晰和贵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靠教授典籍,逻辑性城邦非独裁(中国为家邦独裁 ) 在婚丧祭把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中国的农强调自然谴责人为西方商业为技术进步提孔子"述而不作",孔子给与它们以新的解释,在"述"里"供动力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

哲学往往包括局限特定社会情况和超越特定社会情况的人传之永久,写出了无数的注疏。两个部分

儒家的理想人生: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见解却仍然置孔子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身于普通的社会关系之中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

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

任和义务。

第一个对哲学流派做分类的是司马谈(司马迁之父):阴

阳家(宇宙生成论) 儒家(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者) 墨家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 (墨子领导下严格组织) 名家(名实之辩) 法家(宣扬成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文法典) 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

道德家(围绕着“道” “道”在个人便是“德” ) 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

刘歆十家说(增加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首次则是"爱人",就是"仁"。

系统追溯各家起源:周朝前期各部门的官吏同时是相关学术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

1

"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他自认为是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的人,他的工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作是以述为作,这使得他的学派重新解释了前代的文化。他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坚持了古代中他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又创立了一个有力的传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统,一直传到最近的时代,这个时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时代,中国又面临巨大而严重的经济、社会变化。最后,他是中国

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的第一位教师。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

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墨子则是批判者。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儒和侠都源出于依附贵族"家"的专家,儒出身于上层,

侠则出身于下层,自然认为礼乐之类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

孔子说的天命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我们的活动,价值,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判孔子和儒家。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种种条件的配合。所以我们能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为严格。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首领称为"钜子",对于所有成员具有决定生死的权威。墨子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知命也就是承认就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任钜子

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

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两点不同。第一,普通的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游侠什么仗都打;墨子强烈反对侵略战争,只愿意自卫。第不相干。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二,普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职业道德的条规,无所发挥;墨乐。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

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成为一个新学派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创建人。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道,就是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l)儒者不相界的真理。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

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

四十而不惑,是说他这时候已经成为知者。"知者不惑"。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

能够顺乎天命。换句话说,他到这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

价值。在这方面孔子很像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觉得,他是受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神的命令的指派,来唤醒希腊人。孔子同样觉得,他接受了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神的使命。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正确。

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

坚持兼爱的人他名之为"兼士",坚持爱有差别的人他名

孔子本来是普通教师,不过是许多教师中的一个。但是之为"别士"。用他的"三表"来判断兼与别的是非,其中"中国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

公元前一世纪、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还高。孔子是活墨家相信鬼神存在,可是同时反对丧葬和祭祀的缛礼;着的神,知道在他以后有个汉朝,所以在《春秋》中树立一儒家强调丧礼和祭礼,可是并不相信鬼神存在。种政治理想,竟能完备得足够供汉朝人实施而有余。儒家所说,行祭礼的原因不再是因为相信鬼神真正存在,

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叫做宗教。的,不是宗教的。

2

墨子要证明鬼神存在,本来是为了给他的兼爱学说设立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宗教的制裁,并不是对于超自然的实体有任何真正的兴趣。四端”。

墨子认为,国君的权威有两个来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帝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对于兄之子的意志。人们接受这样的权威,是由于他们无可选择。的爱,自然会厚于对邻人之子的爱。在孟子看来,这是完全

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家的设立,有其明确的目的,正常的,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这种爱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就是结束混乱,混乱的存在则是由于"天下之人异义"。因此员。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一同国之义"。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

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第六章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有人伦以及建立在

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

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退隐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

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孟子像亚力士多德,主张"人是政治的动物",主张只有

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够充分发展这些人伦。国家是一个道

先秦道家认为,这是保身全生免受人世伤害的最好的办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君若没有圣君必法。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看全生的方法。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士地。行这种王道,

并不是与人性相反的事情,而恰恰是圣王发展他自己的"恻隐

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之心"的直接结果。王如果由知道自己的欲望,从而也知道他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的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做的结果不是别的,正是王道。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为了全生避害,杨朱的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方法是"避"。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

《老子》认为,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懂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得了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为"外王"之道。

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

《庄子》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从一个更高的照孟子一派讲来,宇宙在实质上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观点看生死,看物我,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也是"避"的一种德原则也就是宇宙的形上学原则,人性就是这些原则的例证。形式;然而不是从社会到山林,而很像是从这个世界到另一理解了这个道德的宇宙。就是孟子

所说的"知天"。一个人如个世界。果能知天,他就不仅是社会的公民,而且是宇宙的公民,即

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只是后来的发展,使这种为我走孟子所说的"天民"

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一个人通过充分发展它的性,就不仅知天,而且同天。

通过行忠恕,他的自我、自私,都逐步减少了。一旦减无可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减,他已经与宇宙成为一个整体。

孟子的"浩然之气":,孟子的"气"也就是"勇气"的气,"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士气"的气。浩然是盛大流行的样子。武士所养的气是关系到的现实主义的一翼。人和人的东西,所以只是一种道德的价值。但是浩然之气则

孟子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还有些与其他动物是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因而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浩然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之气不是别的,就是充分发展了的人性。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养浩然之气的方法,一个可以叫做"知道"。道就是提高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精神境界的道。另一个叫做"集义",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四体也。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说的"

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配义与道"。浩然之气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否则只会拔苗助长

3

(出处于此)。

仁是内部内容,其外部表现就是义。惠施和公孙龙认为他们的哲学含有"内圣外王之道",但

是充分运用名家对于超乎形象的世界的发现,这件事情却留

第八章名家给了道家。道家是名家的反对者,又是名家真正的继承者。

若试图更为精确地分析到底什么是名、实,它们的关系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是什么,我们就很容易钻进一些非常可怪的问题,要解决这

些问题就会把我们带进哲学的心脏。名家的哲学家通过对于名的研究,在发现"超乎形象"的

辩者本来是讼师,邓析显然是最早的讼师之一。不过他世界方面,获得成功。老子讲与"有名"相对的"无名"。并不仅只是开始对于名进行分析的人。真正创建名家的人是晚一是"超乎形象"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名"(如某个抽象的概念)。些的惠施、公孙龙。但无名者都一定超乎形象。道家的"道"就是这种"无名"的概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念。因为道无名,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言说,只好勉强给它某种代号。所以是我们称它为道,其实

道根本不是名。

我们不可能通过实际经验来决定什么是最大的、什么是

最小的实际事物。但是我们能够离开经验,说至大"与"至小",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太一"就是"道"。"常"就是都是绝对的、不变的概念,惠施就得到了什么是绝对的、不不变。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可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变的概念。从这个概念的观点看,他看出实际的具体事物的规律本身不变。

性质、差别都是相对的、可变的。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反者

大小高低异同无穷有穷今昔毁与建方位的相对道之动"。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性说:"知常曰明。"

根据自然规律来指导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

公孙龙强调"名"是绝对的、不变的,得到与柏拉图的理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念或共相相同的概念。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白马非马论:“白马”与“马”的内涵外延本质属性不

同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

坚白论:从知识论方面证明有一坚白石,用眼看,"得其子的回答就是,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白",;用手摸,则只"得其坚";坚、白二者作为共相表现在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老子认为,道生万一切坚物、一切白物之中,又是完全独立于坚白石以及一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坚白物的存在。有些物坚而不白,另有些物白而不坚。所以些东西,这就是"德"'。"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坚、白显然是彼此分离的。的,一物自然地是什么,就是它的德。

指物论:公孙龙以"物"表示具体的个别的物,以"指"表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因此他说:"失道示抽象的共相。在汉语里,一个共相就是一个名所"指"的东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西,另外"指"字与"旨"字相通,"旨"宇有相当于"观念"、"概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念"的意思。公孙龙把共相叫做"指",就是这个原故。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人们要

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快乐。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

在中国哲学中,有"在形象之内"与"在形象之外"的区别。老子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它也使名家的哲学家通过分析名,分析名与实的关系或区别,发现人能够对于欲望的对象知道得多些,以此作为手段去取得这了中国哲学中称为"超乎形象"的世界。些对象。《老子》中说:"慧智出,有大伪。"

"一切"即"一",所以"一切"无外。"一切"本身就是至大

的"一"、而由于"一切"无外,所以"一切"不能够是经验的对道家同意儒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可是也有不同,照象。这是因为,经验的对象总是站在经验者的对面。公孙龙儒家说,圣人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道家说,圣王应当完全也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因为他所讨论的共相同样不能够无为,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没做,而是是经验的对象。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

4

国君自己应该无为,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里忧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这样,他就不依赖外界事有"无为"的另一种含义,后来经过一定的修改,成为法家的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圣人可以说是已重要学说之一。经得到了绝对幸福。

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欲望。他们距离原有的"德"还不道家思想还有另一个方向,它强调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远。老子说:"圣人皆孩之。""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愚"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要达到这种同一,人需要更高层在这里的意思是淳朴和天真。圣人不只希望他的人民愚,而次的知识和理解。由这种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且希望他自己也愚。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 幸福。

圣人的愚是一个自觉的修养过程的结果。它比知识更高;每个个人从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观点形成的意见必然是比知识更多,而不是更少。圣人的愚是大智,不是孩子和普片面的,人们若这样各按自己的片面观点辩论,既无法得出通人的愚。后一类的愚是自然的产物,而圣人的愚则是精神最后的结论,也无法决定哪一面真是真非。的创造。二者有极大的不同。但是道家似乎在有些地方混淆名家的人是要驳倒普通人的常识,而《齐物论》的目的了二者。是要驳倒名家,因为名家确实相信辩论能够决定真是真非。

在其是非的对立中,像一个循环无尽的圆。从道的观点

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看事物的人,好像是站在圆心上,理解在圆周上运动着的一

切,但自己不参加。这是因为他已经超越有限,从一个更高

《庄子》是一部道家著作的汇编,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的观点看事物。

思想,才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在《庄子》里,把有限的观点比作井底之蛙的视野。

第一篇《逍遥游》思想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

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一"究竟是什么,这是不可言说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因为、如果一对它有所思议,有所言说,它就变成存在于这

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发挥自然的个思议、言说的人之外的东西了。这样,它无所不包的统一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性就丧失了,它就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的"一"了。因而他们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对于"一"有真正的理解,比名家言说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人指人为。 "前进了一大步。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得道的人不仅有对于"一"的知识,而且已经实际体验到"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一"。他已经忘了事物的一切区别,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区别。他的经验中只有浑沌的"一",他就生活在其中。(可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联想宇宙物理学中的人择原理)

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可是却只庄子从而最终用取消问题的办法,来解决了先秦道家固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可与儒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比) 有的全生避害的问题。这真正是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

为了与"大一"合一,圣人必须超越并且忘记事物的区别。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弃知"。这也是道家求得"内圣"之道的

因为必须依靠某种东西,依靠发挥自然能力的幸福,是方法。照常识看来,知识的任务就是作出区别;知道一个事一种有限制的幸福,是相对幸福。物就是知道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以弃知就意味着忘记这

不过这种畏惧和忧虑,可以由于对事物自然本性有真正些区别。一切区别一旦都忘记了,就只剩下浑沌的整体,这理解而减少。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就是大一。圣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说是有了另一个更高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层次的知识,道家称之为"不知之知"。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 "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而"不知"状态则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与大乘教的说法相类似)

5

第十一章后期墨家后期墨家用他们的辩,不仅反驳其他各家反对墨家的意见,而且批评其他各家。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后期墨家在批评道家的时候,揭示出了一些也在西方哲下》、《大取》、《小取》有一个总的目

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学中出现过的逻辑悖论,只有在现代建立了新的逻辑学,这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的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些悖论才得到解决。他们试图创造一个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纯叫做墨经。系统,这是中国古代其他各家所不及的。

道家也反驳名家的辩论,不过从逻辑上讲,比名家的辩

论更高一层。道家的辩论,名家的辩论,两者都需要反思的第十二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思想作出努力,加以理解。两者的方向都是与常识的常规相反的。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

墨家以及某些儒家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在务实这形法。

一点上却彼此一致。,这两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思路反驳名家,术数以迷信为基础,也往往是科学起源。术数与科学都发展了知识论的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论,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术数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就变成科学。篇。阴阳家对于中国思想的贡献就是力求对自然物事只用自然力作出实事求是的的解释。

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要有知识,则认识能力还必

须与认识对象接触,而且还要心加以解释。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有两条路线。阴

知识按来源分为三类:来自认识者亲身经验;来自权威阳家的著作(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儒家的无名作者们所著的传授(即得自传闻或文献;来自演绎推论。按认识的对象分的"易传"(强调阴阳而不提五行),到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为四类: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行为的知识。混合了。到司马谈的时代已经是如此,所以《史记》把他们

名分为三类:达名,类名,私名。"物"是达名(通名),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一切"实"必用此名。"马"是类名,此类的一切"实"必用此名。

"臧"(人名)是私名,此名只限用于此"实"。周武王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大法,箕子讲的就是"洪范

相合的知识,就是知道哪个名与哪个实相合。 "。其中列举了"九畴",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互相关联;君

行为的知识是如何做一件具体事的知识。主的恶行就导致自然界异常现象。

这个学说,被后来的阴阳

家发展为"天人感应"论。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两种学说解释了感应的原因。一种是目的论的:君主方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面的恶行,使"天"发怒,用异常的自然现象警告。另一种是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放,以类取,以类予(由机械论,君主的恶行造成自然界的混乱,因而机械地产生异已知推出未知) 常现象。这种学说代表了阴阳家的科学精神,前一种学说则

前半段是说辩的目的和功用,后半段是说辩的方法。反映了其术数根源。

后期墨家遵循墨子功利主义哲学的传统,主张人类一切阴阳家的《月令》是小型的历书,概括地告诉君民,他行为的目的在于取利避害。《经上》篇说:"利,所得而喜也。们应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其中,宇宙"害,所得而恶也"这样。后期墨家就为墨家的功利哲学作出的结构是时空的。由于位于北半球,古代中国人十分自然地享乐主义的解释。以为南方是热的方向,北方是冷的方向。于是阴阳家就把四

季与四方配合起来。夏季配南方;冬季配北方;春季配东方,

关于兼爱学说,后期墨家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因为东方是日出的方向;秋季配西方,因为西方是日落的方也就是"周"。必需遍爱一切人,才算爱人;但是

不必需遍不向。阴阳家还认为,昼夜变化是四季变化的小型表现。爱一切人,才算不爱人。这与乘马不同。

当时有两个主要的反对意见: "无穷害兼"和"杀盗,杀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阴阳家邹衍的方法是"

人也"。后期墨家用他们的"辩"试图反驳这些反对意见。 "。建立了新的历史哲学,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

皇帝的正式头衔是"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就是

6

承五德转移之运。是智的。

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就引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因为,每个人如果生来就是恶的,那么,道德又起源于什么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呢,(可联想康德的《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为了回答这后来,阴阳就与《易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占卜者用个问题,荀子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论证:第一个方面,人们不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后对照《易经》读出它的卦辞爻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辞,断定所卜的吉凶。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人类的根本烦恼之一"欲恶同物,由于古人通常认为占卜是泄露天机的方法,又由于用蓍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草占卜是根据不同的数的组合,所以"易传"的无名作者倾向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于相信天机在于数。(可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相对照:照定这种限制。这种论证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与墨子的论证很它说、希腊哲学讲的四大元素:火、水、地、气都是由数字相似。

间接地导出的) 另一方面,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

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

"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各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其余六卦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乾坤结合而生其余六卦,这种因为人应当具备它。这方面的论证又与孟子的论证更其相似。过程,也就是阴阳结合而生天下万物这种过程的象征。

在儒家学说中,礼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功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能就是调节),使人文雅。

人心有两方面:理智的,情感的。知识是重要的,可是,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不能不考虑理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概括得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照儒家解释的,丧祭之礼正好做到了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这一点。这些礼本来含有不少迷信和神话。但是经过儒家的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解释,宗教成分都转化为诗。

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作真的来说,而

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荀子的性恶学说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

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正名"是孔子提出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

有价值的东西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的时代,因此他的正名学说既有伦理的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兴趣,更有逻辑的兴趣。

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在孟子看来,圣人要成为圣人,必须"知天",但是荀子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李斯后来作则相反,他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了秦始皇帝的丞相,帮助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两位君臣一殊的职责,如果敢于"思天",就会冒充天履行天的职责。起致力于政治的统一和也是思想的统一,这个运动的顶点就

是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另一位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

荀子的人性论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照孟子所说,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

人就成为圣人。但是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第十四章韩非和法家

反地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

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一条是"刑"。礼西周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为人本来是善的;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只适用于平民。这就是《礼

7

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封建社会制度逐所主张的,只是词句上稍有不同。步解体,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区别不再是绝对的了。国家需要法家的治道。需要君主公正无私。他一定惩罚应当受惩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结果政府的机构和功能比以前越来越复罚的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亲友;他一定奖赏应当受奖赏的杂得多了。人,即使这些人是他的仇敌。真正能实现这种要求的还只有

孔子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多不够现实。诸侯需要的不圣人。

是行仁政的理想纲领。而是如何应付他们的政府所面临的新

情况的现实方法。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德。不应当以法以刑。

有些人对现实的实际政治有深刻的理解,成为诸侯相信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不认识当初实行此道的环境已经变的顾问,就是所谓的"法术之士"。有些"法术之士"将他们的了。在这个方面,儒家是保守的。在另一方面,传统上只按法术理论化,于是构成了法家的思想。出身、财产划分的阶级区别,儒家不再坚持了,讲君子与小

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是走极权人的区别在他们看来只在于个人的道德水平。儒家要求不仅主义的路线。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

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

韩非是法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理论家,在他以前,法家革命的。

有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强调"势"。另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强调"术"。再一派以商鞅,最重视"法"。"势",指权力,权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术。韩非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

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原故,所以在中国历

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极少迁徒。他们根据季节变化耕种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土地,年复一年地重复。过去的经验足以指导他们的劳动。腐、空谈。

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中国哲学影响很大。所以从孔子的时代

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第十五章儒家的形而上

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因此,拯

救人类,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复古。 "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学发展的最后阶段。

法家是先秦最后的主要的一家,对于这种历史观,却是公元三、四世纪的新道家把《易》、《老子》、《庄子》三部主鲜明的例外。要经典,合称"三玄"。公元十,十一世纪佛教禅宗也作过注,

韩非认为,只有用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只有愚人才看标志着新儒家的开端。

不出这个明显的事实。(守株待兔的比喻) "易传"中最重要的形上学观念是"道"的观念。但道家的

法家用术这个名词表示的正名学说是“循名而责实”,就道是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正是道,也只有道,才是是责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做到该职务应当合乎理想地做到可名。道家的"道"是统一的"一",由此产生宇宙万物。"易传的一切。君主的责任是,把一定的职务授予一定的人。 "的道则相反,是多样的,是宇宙万物各类分别遵循的原理,

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二柄之所以有效,是像西洋哲学中"共相"的概念。有许多这样的道,如君道,臣由于人性趋利而避害。韩非像他的老师荀子一样相信人性是道。每一类的道各以一个名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合乎理想地恶的,但是他看来,正因为人性是人性的原样,法家的治道依照这些不同的名来行动。

才有效。

《易》本来是占卜的书。"易传"的作者们由这种程序而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悟到公式,认为卦辞、爻辞都是公式,代表一种或多种道,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 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__学术界尤其是 __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精心的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先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阐述一些读后的感受。 一、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此外,他还阅读过他父亲所藏的一些新书籍、新刊物,初步接触了世界的新知识。冯友兰少年时阅读过一些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并开始对逻辑学及哲学产生兴趣。冯友兰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刊物,并于此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与新实在论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思想虽然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与思想主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他毕生所追求的正是复

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承认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阐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 的思想也做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他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仁义观念、忠恕之道、精神修养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孔子讲《诗》,不只是练习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 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 节奏,而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所以,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为作,遂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体现的哲学观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 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当代伟大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座教授,以教授中国哲学史。他的英语讲座被编入《中国哲学简史》,该书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伦出版。该书一出版,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后来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南斯拉夫和日语的翻译版本。50多年来,它已成为世界各地大学普遍接受的中国哲学教科书,并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这本书没有中文版。直到1980年代,冯友兰的学生才根据英文文本将其翻译成中文。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第一版印刷了100,000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畅销书。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其进行了重新出版,并进行了精装,内容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可以说,这本书是理解中国哲学的第一选择,也是影响公众生活的经典。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和思想的结晶。有了专为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着,我们就可以了解古代和现代中外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充满了智慧和哲学见解。特别是,作者对实际问题的关心是“学习但不要忘记拯救国家,而要拯救国家而不忘记学习”的举止。

《中国哲学简史》以200,000个字符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并结合了古代和近代中国及国外的相关知识,并在有限的空间内融合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因为它最初是一个讲座,所以它的语言非常流利。因为它是英文翻译的,所以其文字与当代阅读极为一致。它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翻译,并且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关于中国哲学的通用教科书,也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它对当今的读者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心得体会-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精品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度》读书笔记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在我看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明确的说是什么地位,但举足轻重。在看地位前要先明确在中国什么被称之为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礼仪之邦",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为"君子之道"。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创世,有没有天堂地狱。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没死,他就还在人生之中,就要进行对人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的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概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安图三小周红新书名:《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页码:302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读后感受: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如那不可触摸的皇冠,它的金光灿烂已在昭示着,是凡人不可侵犯的。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在首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而《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更无须多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

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读后感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圣才出品】

第16章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一、秦朝统一中国前的中国政治情况 1.春秋和战国的划分 (1)春秋时期 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前479年),得名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载入称为《春秋》的史书之中。 (2)战国时期 继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80~前220年),得名于这一时期列国之间战争加剧。 2.“礼”的制约作用 (1)中国封建时期人们的行为受“礼”(仪式、礼制、行为规范等)的制约。 (2)不仅个人行为要受“礼”的制约,国家的行动也同样受到“礼”的制约。为和平时期国际交往和战争时期对交战双方的约束,相当于今天的“国际法”。 3.“合纵”与“连横” 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组织联盟,一称“合纵”,一称“连横”。 (1)当时中国有七个比较强大的国家,称为“七雄”,其中处于西端的秦国最为野心勃勃,“合纵”是六国联合对抗秦的联盟。 (2)秦国采取联合六国中的任何其他国家,攻击与秦对抗的国家,这是由西向东的联盟,称为“连横”。

(3)秦国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击破东方诸国“合纵”的联盟。秦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中国,秦王自封“秦始皇帝”。 二、中国的统一 1.中国自古以来天下一统的愿望 始皇帝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是在他之前很久,中国人便久已期盼出现一个“天下”一统的中国。 2.对“天下”的正确理解 (1)本章使用的“世界”是译自中文的“天下”一词,它的字面意义是“普天之下”。 (2)“天下”的定义应当是它内涵的意义,当时人们对它的理解和它本身应有的定义不是一回事。古代中国人说“天下”时,他们所指的是“世界”,不过他们当时所知道的“天下”只限于“中国”范围。 3.中国人的世界眼光 (1)从孔子的时代起,中国人虽然只生活在中国的地域之中,但他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却自认是生活在世界之中,所考虑的政治问题也是从世界范围来着眼。 (2)中国人惯以为,要有一个中央机构来实现世界和平。 三、《大学》 1.“四书”

中国哲学简史

第一部分 第1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1. 哲学 (1)分类: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 a. 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1. “本体论”,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索者。 2. “宇宙论”,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b. 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1. 心理学所考究的,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2. 伦理学、政治社会学等所考究,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 c. 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1. 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2. 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三者关系: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宇宙论。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 1. 哲学之方法 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 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三、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西洋所谓哲学,与中国魏晋人所谓玄学,宋明人所谓道学,及清人所谓义理之学,其所研究之对象,颇可谓约略相当。“义理之学”其研究天道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其研究性命之部份,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 四、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 中国哲学之弱点 (1)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 (2)中国人一向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 (3)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之有什么。 2. 中国哲学的弱点产生的原因 (1)中国哲学未以知识问题(狭义的)为哲学中之重要问题。其所以,固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喜为知识而求知识,然亦以中国哲学迄未显著的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也。 (2)中国哲学家多未竭全力以立言,故除一起即灭之所谓名家者外,亦少有人有意识地将思想辩论之程序及方法之自身,提出研究。 (3)中国哲学家,又以特别注重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五、哲学之统一 哲学系统之系统,即指一个哲学之实质的系统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里,有两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世界”,一个是“普天之下”,一个是“四海之内”。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1.中国的农业经济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俗语“男耕女织”最为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思想 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轻商。 三、《上农》 《上农》为《吕氏春秋》书中的一章,该书认为农业和商业相比,不仅农业对国家更重要,而且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比商人的生活方式高尚,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农业为上。

四、“反者道之动” 1.概念 儒道两家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到,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这是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 2.影响 (1)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 (2)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不为已甚”“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道家) 道家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朴归真;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鄙视知识。道家把农民对自然地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六、家族制度 1.背景 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也无法离开土地。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1广电1 2011370120 杨萌 第一部分: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philosophy)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字出于希腊,本是“爱智慧”的意思。百度百科说“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 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 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 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 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 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 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 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 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 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 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 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 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 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

读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感

读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感 读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感 近来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散论《无言之美》,每每为朱光潜先生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所吸引,细细回味,不忍释卷,获益良多。 朱光潜先生在《精进的程序》一文中谈到,作文有如写字,要经历“疵境稳境醇境化境”这四个境界。细细想来,朱光潜先生不只是在谈写文章和练字。这“疵”、“稳”、“醇”、“化”四“境”,可以普适于各个行业和各门艺术。同样教师的成长,也符合这样的规律。一个教师,从刚进入教师队伍到成为优秀的教师乃至名师,其教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必得经由“疵境”到“化境”,任何人概莫能外。 初登讲台的教师,尽管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能按教学方案亦步亦趋。课堂节奏,不能收放自如;突发事件,经常手足无措;生成资源,难于恰当利用。这可以说是“疵境”。 一位教师,只要他勤于反思总结,多观摩名家课堂,多研读课堂实录,多上公开课,那么他对于课堂的感觉,对于教材的把握,对于课堂的调控,可以悟得一些窍门,熟能生巧,积淀智慧,他就可以上出教学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学生学得比较投入的课。这可以说是“稳境”。 一般教师也许8-10年才能达到“稳境”,但是突破这个阶段进而达到“醇境”则比较难当然也并非难于登天。一个达到“稳境”的教师,如果再想进一步,就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一个教师若能针

对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下苦功夫,反复锤炼,用一辈子的努力去追求,想来“醇境”是可以达到的。 最难以达到的是“化境”。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领略举重若轻、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风采。他们拥有把握稍纵即逝的生成机会的能力;他们具备把学生错误的回答稍加点拨就使他们恍然自悟的妙招;他们练就了引领孩子经由“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的本领。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才领略到什么叫“返璞归真”,什么叫“水过无痕”,什么叫“课即是人,人即是课”。这样的境界,属于有天赋的人,更属于勤奋而有恒心的人。虽然大多数教师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有心中埋下一颗“成为大师”的美丽种子,我们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剖析了教师成长的“四境”,也许你会觉得无比失落这辈子,我是根本成不了名师的了。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悲观,名师(优秀教师)成长的“四境”,可以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名师的成长,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名师也经历过“疵境”阶段:教学之初,他们也会经历和我们一样的挫折,承受和我们一样的失败。他们也经历过由“稳境”向“醇境”乃至于“化境”突破的艰难与痛苦。而他们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很快地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和迷茫,名师们都经历过。这些困惑和迷茫,也许是一道坎,跨过了,我们就成了名师。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一定非要成为名师,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放飞自己的理想,享受无比美妙的“高峰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复习过程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 记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

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

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法学1203 苏珊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阐释,深入浅出的解说,各学说之间的比较,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与英国、希腊等海洋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很少提到海,即使提及也是非常简短。而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一个满眼都是海洋的环境下,可想而知二者的思想起源不同,观点也很不一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因素造就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 中国领土辽阔,平原多、海洋少,经济利益均由土地所出,农民在我国古代的地位仅次于“士”,而商人居末。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因为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民只能祖祖辈辈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家族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心中的家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家族利益也是族人共同维护的。相反,在海洋国家希腊,土地稀少,难以发展农业,所以主要依靠商业获取经济利益。商人的活动主要在城市,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原本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 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非全史在胸,克臻境。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先生自然是全史在胸,大有“小范胸中百万兵”之气势。先生抽筋扒皮,把两千年的哲学脉络清晰地展现于大家眼前。囫囵吞枣读完此书,我仍有许多不解,实在是自己资质愚钝。 所谓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才者,文笔之精妙也;识者,选材之精当也;学者,史料之精熟也。先生虽然强调著小史意在通俗,难展其学。我觉得此书已是三者兼备,方才领悟有人说,49以后大陆已鲜有可读之书(译著除外)。 我自己归纳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一,哲学和宗教。 哲学, 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更少。 这种思想,之所以称为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产生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宗教,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必要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二,中国的三教。

人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其实不然。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派别,道教才是宗教。道家与道教是有很大区别,两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类宗教)。 三,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宇宙)是超道德价值(更准确地说,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按斯宾诺莎,爱宇宙才是超道德价值)。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地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例外。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人们往往通过宗教来追求超道德价值,但科学往前进一步,宗教就往后退一步。幸好,出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途径——一条比宗教更为直接的途径。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 因此,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四,“入世的哲学”和“出世的哲学” 人虽有各种,但各种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中国哲学家的答案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汉语中有两个词语都可以翻译成“世界”:一个是“天下”,另一个是“四海之内”。海洋国家的人,如希腊人,也许不能理解这几个词语竟然是同义的。但是这种事就发生在汉语里,而且是不无道理的。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从事末作的人,即商人,因此受到轻视。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即士、农、工、商。商是其中最后最下的一个。而士和农的地位很高,所以在中国,一个家庭若能“耕读传家”,那是很值得自豪的。反者道之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在抗日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用假设的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希腊人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中国的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子的权威。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