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理数的由来

有理数的由来

有理数的由来
有理数的由来

由来古埃及人约于公元前17世纪初已使用分数,中国《九章算术》中也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分数的使用是由于除法运算的需要。除法运算可以看作求解方程px=q(p0),如果p,q是整数,则方程不一定有整数解。为了使它恒有解,就必须把整数系扩大成为有理系。关于有理数系的严格理论,可用如下方法建立。在Z(Z -{0})即整数有序对(但第二元不等于零)的集上定义的如下等价关系:设 p1,p2 Z,q1,q2 Z - {0},如果p1q2=p2q1。则称(p1,q2)~(p2,q1)。Z(Z -{0})关于这个等价关系的等价类,称为有理数。(p,q)所在的有理数,记为。一切有理数所成之集记为Q。令整数p对应一于,即(p,1)所在的等价类,就把整数集嵌入到有理数的集中。因此,有理数系可说是由整数系扩大后的数系。有理数集合是一个数域。任何数域必然包含有理数域。即有理数集合是最小的数域。有理数是实数的紧密子集:每个实数都有任意接近的有理数。一个相关的性质是,仅有理数可化为有限连分数。依照它们的序列,有理数具有一个序拓扑。有理数是实数的(稠密)子集,因此它同时具有一个子空间拓扑。采用度量,有理数构成一个度量空间,这是上的第三个拓扑。幸运的是,所有三个拓扑一致并将有理数转化到一个拓扑域。有理数是非局部紧致空间的一个重要的实例。这个空间也是完全不连通的。有理数不构成完备的度量空间;实数是的完备集。p进数除了上述的绝对值度量,还有其他的度量将转化到拓扑域:设p是素数,对任何非零整数a设 | a | p= p- n,这里pn是p的最高次幂除a另外 | 0 | p= 0。对任何有理数,设。则在上定义了一个度量。度量空间不完备,它的完备集是p进数域。一个困难的问题:有理数的边界在哪里? 根据定义,无限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整数可认为是小数点后是0的小数),统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但人类不可能写出一个位数最多的有理数,对全地球人类,或比地球人更智慧的生物来说是有理数的数,对每个地球人来说,可能是无法知道它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了。因此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边界,竟然紧靠无理数,任何两个十分接近的无理数中间,都可以加入无穷多的有理数,反之也成立。竟然没有人知道有理数的边界,或者说有理数的边界是无限接近无理数的。定理: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是不可能被写出的,尽管它的定义是有有限位,但它是无限趋近于无理数的,以致于没有手段进行判断。证明:假设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被写出,我们在这个数的最后再加一位,这个数还是有限位有理数,但位数比已写出有理数多一位,证明原来写出的不是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所以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是不可能被写出的。

有理数的加法(2)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实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 3、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使用 法则实行计算,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实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听说了一个很有意思发生在南方的故事,是一个数学计算题,题目是,小明去商场花60 元买了一个好看的书包,回家后碰到了小刚,小刚非常喜欢小明的包,愿意花70 元买走此包,小明同意 了。第二天,小红也非常喜欢此包,于是找到了小明,希望小明能够想办法,帮忙从小刚手里转卖给她, 自己愿意花90 元,于是小明花了80 元从小刚手里买回了包,接着卖给小红90 元。问题是,在整个过程中,小明一共赚了多少钱? 生1 :很简单,赚了10 元钱。理由是,第一次卖,赚了10 元钱,第二次买,亏本10 元 钱,再卖,又赚了10元钱。所以一共赚了10 元钱。 生2 :赚了30 元钱。理由是,第一次卖,赚了10 元钱,第二次又赚了10 元钱,第三次又赚了10元钱,所以一共赚了30 元钱。 生3:赚了20 元钱。 老师:商人的做法是,这就是两次生意,第一次进价是60 元,卖70 元,赚了10 元钱;第二次进价是80 元,卖90元,又赚了10 元钱。总共赚了20元钱。 商人的做法用纯数学的理论表示就是:-60+70-80+90=20 元。师:同学们想像这个商人一样聪明吗? 生: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 、突出主题,突出主体师:看大屏幕,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某人从原点0 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 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 为8 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4.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3.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的法则 计算:(1)(-0.9)+(-0.87); (2)? ????+456+? ?? ??-312; (3)(-5.25)+51 4 ; (4)(-89)+0. 解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首先判断 这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异号两数还是同0相 加,然后根据相应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和绝 对值. 解:(1)(-0.9)+(-0.87)=-1.77; (2)? ????+456+? ????-312=113 ; (3)(-5.25)+51 4 =0; (4)(-89)+0=-89. 方法总结: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 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类型一】 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股民默克上星期交易截止前以收 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元 4 4.5 -1 -2.5 -6 (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 解析:(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出这五天的价格,然后即可得解. 解:(1)67+(+4)+(+4.5)+(-1)=74.5(元),故星期三收盘时,每股74.5元; (2)星期一:67+4=71(元),星期二:71+4.5=75.5(元),星期三:75.5+(-1)=74.5(元),星期四:74.5+(-2.5)=72(元),星期五:72+(-6)=66(元),所以本周内每股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一)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一) 一、选择题 1.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A 6或6- .B 6 .C 6- .D 3或3- 2.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00000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记作( ) .A 58610?万元 .B 58.610?万元 .C 68.610?万元 .D 78.610?万元 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33--= .B 01020= .C 201611-=- .D ()201611-=- 4.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0 .B 2 .C ()06- .D 5- 5.若3a =,则a 的值是( ) .A 3 .B 3- .C 3± .D 13- 6.已知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把a a b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0b a .A b a a b -<-<< .B a b a b -<-<< .C b a a b -<<-< .D b b a a -<<-< 7.在数023 1.2,,-,-中,属于负正数的是( ) .A 0 .B 2 .C 3- .D 1.2 8.若320a b a b =,=,-<,则a b +=( ) .A 1或5 .B 1或5- .C 1-或5- .D 1-或5 9.如果a 与3互为倒数,那么a 是( ) .A 3 .B 3- .C 13 .D 13 -

10.定义一种运算规则为11a b a b ?= +,根据这个规则,则34? 的值是( ) .A 712 .B 17 .C 7 .D 12 二、填空题 11.计算()()127482-?-+÷-是结果是 12.从数61352-,,-,,-中任取二个数相乘,其积最小的是 . 13.若有理数a b 、满足()2 3120a b ++-=,则a b -的值为 . 14.1231??--- ??? 的相反数是 . 15.若x 是2的相反数,3y =,则x y -= . 16.有一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5,可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8,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4,……,请你探索第2016次输出的结果是 . 三、解答题 17.计算:()()111212362????-÷-+-?- ? ?????

2.4有理数的加法 (2)

课题:有理数的加法(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会运用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加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候课朗读】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2)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特别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 (3)一个数同0相加, 仍得这个数 【学习过程】 ◆ 学习准备:阅读教材。计算算式,发现规律。 ◆ 归纳结论:; (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分配律: (4)** 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加法法则吗?试一试。 ◆ 知识应用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8+31+(-28)+69 (2)()?? ? ??-++-+25213118916.211333 (3)(-1)+(+2)+(-3)+(+4)+…(-2007)+(+2008)+(-2009)+(+2010) 解:

变式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⑴()()35242516-++-+ ⑵()()()423132-++-+++- (3)()()2261723-++-+ (4)()()79.2121 22721.78211949-++-+ (5)(-1.9)+3.6+(-10.1)+1.4 (6)(-7)+(+11)+(-13)+9 (7)?? ? ??-++??? ??- +6131211 (8)??? ??-++??? ??-+528435532413 例2.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91.3、91、91、91.5、89、91.2、88.7、88.8、91.8、91.1(单位:千克)。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完整版)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汇总

?????????有理数?????)3,2,1:()3,2,1:(ΛΛ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Λ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Λ如正分数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汇总 1、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4、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5、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6、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7、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或 ???<-≥)0()0(||a a a a a 8、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 9、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 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 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绝对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数a ,都有|a|≥0 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 ③若|a|=b ,则a=±b ④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a| 1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 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2、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越来越大

有理数加法(2)

班级:姓名:组名: 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②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学习重难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知识链接: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 2、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是: 3、计算: (1)23+(-17)+6+(-22)(2)(-2)+3+1+(-3)+2+(-4) 4、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试将加法的运算律用式子表示出来。 [自主学习] 1、计算: (1)(-8)+(-9)(-9)+(-8) (2)4+(-7)(-7)+4 (3)6+(-2)(-2)+6 (4)[2+(-3)]+(-8)2+[(-3)+(-8)] (5)10+[(-10)+(-5)] [10+(-10)]+(-5 2、思考: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1、说出下列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0.125)+(+5)+(-7)+(+1 8)+(+2) =(-0.125)+(+1 8)+(+5)+(+2)+(-7)() =[(-0.125)+(+1 8)]+[(+5)+(+2)]+(-7)() =0+(+7)+(-7)()=0 ()2、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呢?

班级:姓名:组名: 3、计算:(1)16+(-25)+24+(-35)(2)(-2.6)+(-3.4)+(+2.3)+1.5+(-2.3); 【小结归纳】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课堂检测】 1、课本练习(直接做到书上) 2、做下面的练习,并思考你是如何使计算简化的? (1)23+(-17)+6+(-22) (2)(-2)+3+1+(-3)+2+(-4) (3)9+(-6.82)+3.78+(-3.18)+(-3.78) 【课外拓展】 1、计算:(1)(+7)+(-6)+(-7)+(+6);(2)(-2)+3+1+(-3)+2+(-4)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 (1)(+9)+(-7)+(+10)+(-3)+(-9) (2)(+1)+(-2)+(+3)+(-4)+…+(+2003)+(-2004 3、某食品加工组在某天中,收支情况如下(收入记为正数):-27.60元,-15元,+83.80元,-16.2元,-31.9元.试问收支相抵后,合计收入(或透支)多少元? 4、用筐装桔子,以每筐30 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5,-4,+1,0,-3,-5,+4,-6,+2,+1.试问称得的总重与总标准重相比超过或不足多少干克?10筐桔子实际共多少千克?

第四节 有理数加法1

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1)姓名 学习目标:主备人: 1.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实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有理数加法的法则的探究过程,能使用加法法则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运算。 2.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的确定方法。 一、学前准备: 1.知识链接: (1)任何非零数都是由和两个部分构成的 (2)如果水位上涨记作正数,那么下降记作________。某天水位下降了5厘米,第二天水位上涨了8厘米,两天水位变化情况是___ 米.用算式表示这个结果。算式:_____。 2.小学学过的加法是: 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学习负数后,加法还有另外三种情况: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同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 问题:小丽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1)小丽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 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 表示就是: (2)小丽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图所示: (3)如果小明第一秒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运动了米。写成算式就是 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 (2)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1.变式训练: 例1: (+5) + (+7) = +(___+___) = +___ (-10) + (-3) = ___(10___3) = - ___ 0 + (- 7.8) = ____, (-2.5) + (+2.5) = ____, (__5) + (__5) = 0(结论:P3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等于0)探究活动(二):异号两数相加 1.检查预学P35“议一议”情况,将自己的所得与同学交流,小组代表班上交流:问题:小明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小明向东走4米,再向西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5 -4 -3 -2 -1 0 1 2 3 4 5 2)小明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两次共向东走了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如图所示: -5 -4 -3 -2 -1 0 1 2 3 4 5 3)如果小明第一秒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运动了米。写成算式就是 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3)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的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三、随堂练习: 1.计算: (1)(-13)+(-18)(2)2.3 + (-3.1); (3)(-3.04)+ 0 (4)-20+14 四、课后作业: 计算: ①(+4)+(+7);②?? ? ? ? ? - + ?? ? ? ? ? - 3 2 2 1 1; ③;9)+(-4) ④;(-9)+0; 五、中考链接 (2010·南京)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A.1 B.0 C.-1 D.3 六、教学反思:

1-3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____元。 5、-0.25比-0.52大____,比-5 2 1 小2的数是____。 6、若b a ,b a -<>则0,0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7、已知2 1 ,43,32-=-== c b a ,则式子=--+-)()(c b a _____。 8、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7()3()2()8()5(++---++-+=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 A 、)3000()26000 (+++ B 、)3000()26000(++- C 、)3000()26000 (-+- D 、)3000()26000(-++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74)74(0= +-;②417)417(0=--;③510)51(-=-+;④5 10)5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 、12.25元 B 、-12.25元 C 、12元 D 、-12元 4、-2与414 的和的相反数加上65 1-等于( ) A 、-1218 B 、1214- C 、125 D 、12 5 4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7 C 、-17 D 、-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 B 、15米 C 、35米 D 、5米 7、计算:2 1 )7()9()3()5(+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2110- B 、219- C 、218 D 、2 1 23-

有理数及其运算口诀

1、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分三类,柱体锥体和球体,柱的上下一样粗,大小形状相同的。锥的底面是唯一,一头粗来一头细。柱体锥体真奇怪,根矩底面命名的。球体大家都认识,这里不用说别的。 2、正方体展开图 中间四个一连串,上下各一随便放;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两两相连各错一,三个两排一对齐。 3、不能围城正方体的展开图: 田不能,凹不能,五连六连都不能,7的形状也不能。 4、有理数加法常用技巧 多数相加要记住,先看有无相反数,正加正来,负加负;再看能否凑整数;易通分的放一处,两数结合添括弧。 5、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统成加法第一步;加号、括号都省去;再看是否有规律;运用法则值求出。 6、倒数: 两数乘积等于1,互为倒数要牢记;母子颠倒练倒立,没有倒数0自己。 7、乘除混合运算口诀: 乘除混合看负号,奇负偶正积牢靠;小数化分带化假,除法变乘约分掉。 8、乘法分配律:a(b+c)=ab+ac 口诀:分配公平最关键,如果漏乘就完蛋; 乘以正数看加减,乘以负数“和”运算。 乘法分配逆运算,相同因数仔细看; 无中生有是难点,提出因数像亮剑。

9、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 0的任何次幂都是0. 10、规律: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1的奇次幂是-1; 一个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即02 n a 11、10的几次幂,一后面就有几个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12、乘方: 乘方运算先看底,指数管底没问题;管谁给谁添括号,否则只能管脚底。 13、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很容易,a ×10的n 次幂;a ,n 取值要牢记;a 大于1小于10; n 的取值更好记,整数位数减去1。米毫微纳千倍差,一亿10的指数8。 14、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哪位,就说精确带哪位;要看精确到哪位,还成原数看末位; 要求精确的范围,海阔天空退一位。 1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不用慌,加减分段帮你忙。有括号的先括号,有乘方的先乘方; 乘除混合排头算,除法分配太荒唐。 16、“加号”“减号”分段法 先把算式念一遍,夹子剪刀来分段;各段运算同时间,加减放在最后算。 17、代入法口诀 挖去字母换上数,分数、负数带括弧。

有理数的加减第二讲

有理数的加减第二讲 说明:1(1)在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应注意包括符号确定和绝对值运算两部分。绝对值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计算,而符号又分为同号两数与异号两数两种情况。因此计算时应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它们的绝对值。 (2)注意特殊情况.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2做带分数加法时,可将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相加,然后再把结果相加;但要注意:①分开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必须保持原带分数的符号。②运算符号和数的 性质符号要用括号分开,如:,这里的“+”是运算符号,“-”是性质 符号,这两个符号不能连在一起写成“ ”。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其中:两变:减法运算变加法运算,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一不变:被减数不变。可以表示成:a-b=a+(-b)。 5.计算: (1) (2)(+1.7)+(-3.5)+(+9.2)+(-12)+4.6 例1计算 (1)(-9)+(-8);(2); (3);(4)。 解(1)(-9)+(-8)=-(9+8)=-17 (2); (3) (4)。

(3 例2计算 解 例3 计算: (1)16.96+(-3.8)+5.2+(-0.2)+(-0.96) (2) 分析:(1)中16.96+(-0.96)和(-3.8)+(-0.2)都是整数,应当先做加法; (2)中分母为37的分数分布在两个中括号里,应当先去掉中括号,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分母为37的分数结合起来运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解:(1)原式=[16.96 + (-0.96)] + [(-3.8) + (-0.2)] + 5.2 =16+(-4)+5.2 =17.2 说明:学会观察是此例训练的目的,对于较为复杂的题,先观察分析,发现加数间的联系,而后再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应灵活运用加

有理数的加法(1)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灵活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 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 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都是如何分类的呢? (有理数可以根据定义和符号性质分成两类.) 问题2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学过的加法类型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 (所以加法共分为三种类型:1同号两数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3、一个数与0相加) 二、讲授新课: 1.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 例题: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比如: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 记作-5 m. 问题(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了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问题(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总结问题(1)(2)归纳:(+5)+(+3)=8 ;(-5)+(-3)=-8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 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 问题(3):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 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 m,(-3)+5= 2 ; 问题(4):先向右运动了3 m,再向左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2 m ,3+(-5)=-2 ; 问题(5):先向左运动了5 m,再向右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运动了0 m ,(-5)+5=0 . 总结问题(3)(4)(5)归纳: (-3)+5= 2 ;3+(-5)=-2 ;(-5)+5=0 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个数与0相加 问题(6):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2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2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52+0=52.或(-52)+0=-52. 结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总结概括: 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3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若m 是有理数,则||m m +的值( ) A 、可能是正数 B 、一定是正数 C 、不可能是负数 D 、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2、若m m m <-0,则||的值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非正数 3、如果0m n -=,m n 则与的关系是 ( ) A 、互为相反数 B 、 m =±n ,且n ≥0 C 、相等且都不小于0 D 、m 是n 的绝对值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0=-+a a B 、a a --=0 C 、0=--a a D 、a --a =0 5、若230a b -++=,则a b +的值是( ) A 、5 B 、1 C 、-1 D 、-5 6、在数轴上,a 表示的点在b 表示的点的右边,且6,3a b ==,则a b -的值为( )A.-3 B.-9 C.-3或-9 D.3或9 7、两个数的差为负数,这两个数 ( ) A 、都是负数 B 、两个数一正一负 C 、减数大于被减数 D 、减数小于被减数 6、负数a 与它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 A 、 0 B 、a 的2倍 C 、-a 的2倍 D 、不能确定 8、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 C、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为零 D、零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9、对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加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 A、1 B、2 C、3 D、4 10、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b=0 B、a+b>0 C、a-b<0 D、a-b>0 11、用式子表示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正确的是()A、a+b-c=a+b+c B、a-b+c=a+b+c C、a+b-c=a+(-b)=(-c) D、a+b-c=a+b+(-c) 12、若0 a b c d <<<<,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 b c d +++一定是正数B、c d a b +--可能是负数 C、d c a b ---一定是正数 ---一定是正数D、c d a b 13、若a、b为有理数,a与b的差为正数,且a与b两数均不为0,那么( ) A、被减数a为正数,减数b为负数 B、a与b均为正数,切被减数a大于减数b C、a与b两数均为负数,且减数b的绝对值大 D、以上答案都可能

《有理数及其运算》易错题及培优题

1 《有理数及其运算》易错题、难题 考点一:有理数的分类及应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0是最小的整数 B.若│a │=│b │,则a=b C.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零 D.两个有理数,大的离原点远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1-2+3-4+5-6+……+2015-2018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奇数 B.偶数 C.负数 D.整数 4.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 ,(25±0.?2)kg ,(25±0.3)k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 、0.8kg B 、0.6kg C 、0.5kg D 、0.4kg 考点二:数轴(☆☆☆) 5.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c<0 7. 考点三:相反数(☆☆) 8.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 是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 9.-m 的相反数是 ,-m+1的相反数是 ,m+1的相反数是 . 10.已知-a=9,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a=-9,则a 的相反数是 . 11.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0 B.-1 C.+1 D.不能确定 考点四:绝对值(☆☆☆☆☆) 12.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a+1|表示( ) A.A 、B 两点的距离 B.A 、C 两点的距离 C.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13.已知|m|=-m ,化简|m-1|-|m-2|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 14.若a 是有理数,则|-a|-a 一定是( ) A.零 B.非负数 C.正数 D.负数 ※若|x-2|+x-2=0,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2 B.x ≥2 C.x=2 D.任意实数 15.互不相等的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如果|a-b|+|b-c|=|a-c|,那么点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 在点B 、C 之间 B.点B 在点A 、C 之间 C.点C 在点A 、B 之间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6、(1)若|x+1|=3,则x=_______. (2)绝对值大于1且不大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_. 17.已知|a|=3,|b|=1,且|a-b|=b-a ,那么a+b=______. 19.代数式15-|x+y|的最大值是______,当此代数式取最大值时,x 与y 的关系是______. 20. 若x <0,3x+2|x|=m ,则m____0.(填“>”、“=”、“<”) 21.(1)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b-a|+|a+c|-2|c-b| . 2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例:如图所示,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 、b ,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 根据以上知识解题: (1)若数轴上两点A 、B 表示的数为x 、-1, ①A 、B 之间的距离可用含x 的式子表示为_____; ②若该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那么x 值为______.

有理数的加法1

1.3.1有理数的加法1 一、预习达标 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能使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准确实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一)、自主预习: 1、一只蜗牛在数轴上做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假 设原点0为运动起点,利用数轴,写出下列情况时蜗牛两次运动的结果: (1)先向左运动3cm,再向左运动2cm,蜗牛从起点向运动了 cm;算式 (2)先向右运动3cm,再向左运动2cm,蜗牛从起点向运动了 cm;算式 (3)先向右运动2cm,再向左运动3cm,蜗牛从起点向运动了 cm; 算式 (4)先向右运动3cm,再向左运动3cm,蜗牛从起点向运动了 cm; 算式 (5)先向右运动3cm,然后原地不动,蜗牛从起点向运动了 cm;算式 2、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符号,并把绝对值;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绝对值不等时,取的 数的符号,并用减去;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二)预习检测 1、计算:(1)16+(-8)= ;(2) 11 ()() 23 -+-=; (3) 17 (3)() 22 ++-=;(4)(+8)+()=5. 2、一潜水艇停在海面以下1000米处,先上浮250米,这时潜水艇在海面以下 多少米? 注意:在实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和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绝对值.即“一辨、二定、三算”. 二、展标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准确实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后练习(含答案)

2.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正的是 ( ) 3.下列各计算题中,结果是零的是 ( ) A .(-3)+|-3| B .|+3|+| -3| 23 C .( -3)+(-3) D.3+( -2) 4.若两个有理数之和为负数,则 ( ) A .这两个加数都是负数 B .这两个加数一正一负 C .这两个加数中一个为负数,另一个为 0 D .以上都有可能 5.温度由- 4 ℃上升 7 ℃是 ( ) A .3 ℃ B .- 3 ℃ C .11 ℃ D .- 11 ℃ 6.某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盈利 22000元,第二季度亏损 5000 元,若盈利记为 正,亏损记为负, 则该企业今年上半年盈利 (或亏损)的金额(单位:元 )可用算式表示为 ( ) A .( +22000)+(+5000) B .( -22000)+(+5000) C .( -22000)+(-5000) D .( +22000)+(-5000) 二、填空题 7.如图,数轴上点 A , B 分别表示数 a ,b ,则 a +b 0.( 填“>”或 “<” ). 8.比-3大 5的数是 ___ . 9.甲地的海拔为- 300 米,乙地比甲地高 320 米,那么乙地的海拔为 . 10.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 8,另一个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11.如果|a|=7,|b|=4,那么 a +b = __ . 第 1 章 有理数 1.3.1 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计算- 1+2的结果是 ( ) A .-3 B .-1 C . 、选择题 D .3 A .( -50)+( +4) B .2.7 +(-4.5) 12 C .( -3) D .0+(-31)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与作用,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3.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 (1)7+(-3); (2)-3+(-7); (3) -10+(+3); (4) +10+(-3). 2.用算式表示下列情境. 先请同学读出右图的第一支温度计所示温度.学生口答为 5℃,现上升15℃(演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2.1有理数的加法(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 2.掌握多个有理数相加的顺序和方法,探索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3.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合理灵活的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有理数运算律及例4要求列出两种不同意义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合作学习:请在下列图案内任意填入一个有理数,要求相同的图案内填相同的数。 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1、(1)老师提问:算出各算式的结果,比较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呢?(2)请多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结果,发现了什么? 得出: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仍成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示成: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示成:(a+b)+c=a+(b+c) 指出:更一般地,任意若干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不变。2、应用练习: 例1计算 (1)15+(-13)+18 (2)(-2.48)+4.33+(-7.52)+(-4.33) (3)5/6+(-1/7)+(-1/5)+(-6/7) (鼓励学生用简便方法解题,并让学生充分说明其依据与原因) 解:(1)15+(-13)+18=(15+18)+(-13)=33+(-13)=20 得出:同号数先相加 (2)(-2.48)+4.33+(-7.52)+(-4.33) =-2.48+(-7.52)+4.33+(-4.33) =[(-2.48)+(-7.52)]+[4.33+(-4.33)] =(-10)+0= -10 得出:能凑整的先凑整,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 (3)5/6+(-1/7)+(-1/5)+(-6/7) =[5/6+(-1/6)]+[(-1/7)+(-6/7)]

有理数及其运算专项练习共7个专题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专项练习 专题一:正数和负数 11小于的负数是(1、下列各数中,大于-)22121 B.- A.-C. 3332、负数是指() A.把某个数的前边加上“-”号 B.不大于0的数 C.除去正数的其他数 D.小于0的数 3、关于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零大于所有的负数 B.零小于所有的正数 C.零是整数 D.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4、非负数是() A.正数 B.零 C.正数和零 D.自然数 5、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 A.文具店 B.玩具店 C.文具店西40米处 D.玩具店西60米处 6、大于-的所有负整数为_____. 7、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表示为+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为____. 8、请写出3个大于-1的负分数_____. 9、某旅游景点一天门票收入5000元,记作+5000元,则同一天支出水、电、维修等各种费用600元,应记作_____. 10、某同学语、数、外三科的成绩,高出平均分部分记作正数,低出部分记作负数,如表所示 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15-6-3成绩 请回答,该生成绩最好和最差的科目分别是什么 专题二:数轴与相反数 1、下面正确的是() A.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单位的射线 B.离原点近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较小 C.数轴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 D.原点在数轴的正中间 2、关于相反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数之和为0,则这两个数为相反数 B.如果两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一定互为相反数 D.零的相反数为零 )一定(b-a的右边,则A在B,且b、a两点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B、A、若数轴上3.无法确定 D.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11点表示-_____.4、在数轴上AB点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