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敬业与乐业》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敬业与乐业》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敬业与乐业》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敬业与乐业》学案(新版)苏教版

5 敬业与乐业

精彩开篇词

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那么,亲爱的同学,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合理的生活。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厌恶(wù) 禅(chán)师佝偻(ɡōu lóu) 咽(yàn)气

骈(pián)进哭丧(sāng)着脸佛(fó)门强聒(guō)不舍

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说不到正经事上。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3.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梁启超一生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

5.文体链接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6.背景链接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交流点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交流点拨】①有业;②敬业;③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交流点拨】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交流点拨】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段总结全文,简而言之,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敬业”“乐业”。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二)深层探究

组织学生自读,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文字来思考下列问题:

1.“有业之必要”的3个主要论据是:

【交流点拨】孔子的两段言论;百丈禅师的故事;作者自己讲的道理: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2.阅读2~5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交流点拨】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举例论证),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阅读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交流点拨】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头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交流点拨】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②(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③(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④(省却烦闷)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5.文章第8段中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交流点拨】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因为抱怨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6.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1)“有业之必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引证:引用孔子言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坏处: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2)“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引证:引用朱子言论。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

(3)“乐业”一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

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第二等苦人。

引证:孔子的两句话。

(三)积极准备。

组织学生准备演讲稿,下节课学生进行即兴演讲。

四.板书设计

一、揭示中心“敬业乐业”。(1)

业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5)

与二、论述敬业论述“敬业”的重要性。(6、7)

和乐业的

乐重要性。(2—8)论述“乐业”的重要性。(8)

业三、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业。(9)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

【交流】知之者不如好之后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

干一行,爱一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一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让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有关敬业与乐业的经典格言。

2.复习导入:伴随着这一句句耐人寻味的名言警句,让我们继续跟随梁启超生动有力

的笔触开始今天的语文学习。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组织学生朗读或自读课文,互相探讨下列问题:

1.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直捷”和“直接”一样吗?

【交流点拨】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意思范围较宽泛。与“间接”相对。直捷:直截了当,似乎比“直接”更“直接”。也写作“直截”。意思范围较窄,只与动作行为相关。也没有与“间接”相对的意思。

2.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废物。

3.那为什么不如此说,而用“机器”之喻?

【交流点拨】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4.“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这句作如下改动可以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也一样是苦。不可。原文是反问句,语气更肯定。

5.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删除划线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可。原文不但语言通俗,如话家常,而且有强调作用。

(二)文本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

【交流点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学生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鼓励。)

2.学了本文,我们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二)即兴演讲

(教师设置情景,组织学生来一个即兴演讲或是辩论。)

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讨论:哪一个说得对?为什么?

【交流】生甲:作者这样说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脚踏实地、勤恳敬业,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生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生乙:职业分工即使没有“贵贱”之分,却也有“高下”之别。下层百姓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严,有时还要饱受欺凌。拉黄包车与当大总统,生活判若天壤。让下层百姓“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不平等秩序之嫌。一支部队,元帅只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怀揣元帅梦,不安心做士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大可怀疑。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而不成,人生岂不尽是失败?

生丙: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内敛的中国式人生哲学。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外向型人生观。

三、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总(第1段)

有业(前提)(2-5)

分(2—8段)敬业(基础)(6-7)

乐业(最高境界)(8)

总(第9段)

四、拓展延伸

下列名言能证明课文中的什么观点?

1、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吴玉章

2、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

3、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佚名

4、百事之成必在敬也。—荀子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交流】1、3、4句可以证明要敬业的观点,2、5句可以证明要乐业的观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Word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 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法提示: 1、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机 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 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骗()饿()绳()

蝙()蛾()蝇() 2、通过预习,我要 4、我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二)、学习探究 1、读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①通过默读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 ②读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我能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2、我要做好准备在小组中交流或表演。 3、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拼音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拼音 第一课藤野先生 绯红fēihɡón:鲜红。 标致biāozh:ì漂亮 落第 luòdì: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 búxùn:无礼。 诘责 jiézé:质问并责备。 托辞tuōc:í借口

油光可鉴yóuɡuānɡkěji:àn形容非常光亮润泽。例句:扎西的头发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é:厌恶到极点。例句:对于不伪劣产品,大部分是深恶痛绝的。jutɡònshēnwù深恶痛绝 :隐瞒真姓名,不署名。íng nìm匿名 杳无消息yǎowúxiāo:x没ī有一点消息。例句:我四处打听,也杳无消息。

好意难却hǎoyìnán:qu好è的心意难以推却,指不便推辞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物以稀为贵wùyǐxīɡwuéìi: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第二课我的母亲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á:责备处罚。fz责罚é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ùuǎnsh管束ɡ 气量qìlinàɡ: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广漠ɡuǎnɡmò:广大空旷。 宽恕kuānsh:ù宽容饶恕。 质问zhìwèn:根据事实提出疑问。 文绉绉wénzhōu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 幽默 yōumò: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qīcǎ:凄n凉悲惨。 奥秘àomì: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学法提示:、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1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 2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3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通过正确的读课文 1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i) (māǐn ruì)i zhu) (bǔō) (fēé) (wén zi) (bì k n f(biāú (líng dāng)(cāng yíng)(zhàng ài) (jiē kāi)(yíngguāng píng)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1 / 4 骗()饿()绳() 蝙()蛾()蝇() 。我要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我要批注24、我 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1.藤野先生 备课时间: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难点: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3)结尾部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驿站()教诲()系住()芦荟() 瞥见()畸形()匿名 ()诘责() 绯红()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油光可鉴() (2)解释词语。 宛如绯 红 油光可鉴驿 站 掌故不 逊 诘责杳无消 息 瞥见 3、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4、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回答。 .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从“我就往仙台”到“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从“我离开仙台之后”到完。.. 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么? 看到的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会馆学跳舞。 .提问“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 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 .提问:“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本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第11课 台阶(无答案)

11.台阶 编写者:章顺兰责任编辑:余佑鹏 【学习目标】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从细节描写中,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 3、联系实际,感悟生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了一批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2、知识窗 古代台阶的等级制:在我国古代,建筑台阶的高低,是随地基的高度决定的,地基的高度决定台阶的踏跺的级数,即“阶级”。后来衍生为表明主人身份的象征。 【自主学习】 1、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涎.水()揩.()硌人 ..()() ..()尴尬 黏.性()凼.()撬.开()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尴尬:筹划: 若有所失: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4、快速浏览课文,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5、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导航]根据台阶在文中的喻意来作答。 6、父亲为了台阶做了哪些准备? 【合作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文本理解 1、“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2、请大家找出最能让你感动的刻画父亲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导航]请大家依据说片断位置、读课文内容、扣字词分析、探内心世界的步骤谈谈你对文中细节刻画的认识。 3、描写父亲在新屋建成放鞭炮时的神情、动作有什么作用? [导航]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反映人物的心理,表现其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 三、综合探究 4、这篇小说题为“台阶”,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到老屋的三级青石板? 5、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对文中父亲的认识,用“父亲是一个___ ___的人”的句式概括。 【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与父亲抬担子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 。”父亲说:"小孩 ... 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知识点+课后探究.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知识点+课后探究 知识点 1.《梅岭三章》从三个侧面有层次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回延安》的五个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用简短的话进行概括,并说一说这几个部分是按什么线索组织起来的。 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 (1)诗歌分五个部分,各有侧重; ①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头扑在亲人怀”) ②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革命生活。(“亲山亲水有亲人”,“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③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一口口的水酒干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④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⑤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2)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第一部分,集中写出了内心的激动。为什么如此激动?第二部分交代了原因,使诗歌的思想朝深处发展;第三部分,又回到眼前,写出了延安亲人的精神面貌;接着,由人及物,写出了延安城的发展变化,而这发展变化,正是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最后集中歌颂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功勋,歌颂了党,并与开头呼应,说明延安永远留在他心中,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2.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分析:(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 “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一些“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冥有鱼

第一课北冥有鱼 一、教学内容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北冥有鱼》这一段,说的正是世界里奇特怪诞的事物。故事汪洋恣肆,仅仅描绘了鲲鹏,一鱼一鸟的变化,背天搏浪,不可思议。它拍击翅膀,激起三千里浪,依靠着海风,飞翔于高达九万里的上空。大鹏展翅,看到的不再是常人眼中的世界,也许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无线辽阔和远大,大鹏那样在天地南北之间展翅的人生才接近了人生的真谛——所谓的逍遥。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初步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中表现了鲲鹏怎样的情景,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3.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对鲲化为大鹏,大鹏展翅高飞至南海的描述。 难点:理解大鹏高飞与逍遥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学习新课 A 导入 有一句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咱们大家想一想,你们见到过很奇特的事物吗?(大家积极发言),是的们真是应了这一句话。哪有这样一种动物,它是一条鱼,可是化作了一只鸟,而后展翅高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北冥有鱼》。 B 《庄子》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的庄周及其后学者所著,在我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庄子是道家的开山人物,他首先提出了“道”“自然”等重要观念,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C 诵读感悟 一读,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情景一:你们见过鲸鱼吗?我们知道鲸鱼是一种很大的鱼,那么这种鱼游动的时候,

可以想象,是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可是在鲸鱼的眼中,他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吗?古人早结谈到了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到课文中看看。 二读,根据音频,纠正字音,培养语感。 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跟着读,从而培养语感,纠正字音。 三读,根据注释,疏通课文,读熟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或者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表演读等等方式。激发学生竞争热情,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D 课文梳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鹏” 鲲:一种大鱼,如鲸。这段文字首先介绍鲲之大,还能变化为鹏。它生活在北边的大海,身躯之大,不知究竟有多少千里。它转化为鹏鸟,名字为鹏。(神奇汉字)(2)“鹏之背……南冥着,天池也” 鹏的背非常辽远,不知边垠。当它展开翅膀,如同遮蔽日月的云层,如此巨大的鸟,世间里并不能看到。一用数字表示其大,一用形象描绘其广。如此之鸟,飞翔于北海和南海之间,每当海波涌动,飓风兴起,大鹏即借海波迁徙至南方的大海。 (3)“《齐谐》者,……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它关于大鹏的记载是:大鹏往南海迁徙时,排起巨浪,高达三千里,依风盘旋而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度过六个月的远程,方才到达南海。 “抟”,本与转意思相关,此处为盘旋。扶摇:今成为龙卷风,即飓风。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状如野马随处游走的气息,还有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小尘埃,都是万物生长吐出的气息,他们相互吹拂着。这是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看到的景象,他看不见那些具体的花草树木,只见一片尘埃与气息。 (6)“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 苍苍:或以为苍然茫昧。 由于大棚看到地面情形只是一片尘埃与气息,于是,庄子想象到,人们看到的天空也是一片苍苍之色,湛蓝绵渺,这是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过遥远而无法看清尽头?大鹏看地面的情形,就如同人们仰望天空一样啊! E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采用了东晋名僧支道林在白马寺妙解“逍遥义”的故事,以深化学生对逍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回延安》课后练习题

《回延安》课后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回延安》体裁是___,采用陕北_____的形式创作的。 2.《回延安》中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例如:_______,____。3.《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三、阅读下节诗歌,回答1—4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浪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向“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思维点拨:要注意区分比喻、比拟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B.表示数量C.表示情态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思维点拨:按要求摘抄叠词“对号入座”。 3.“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 思维点拨:要联想毛主席在枣园住过来思考。 .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

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导学案word版-第7单元-第11课时 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1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96页例13和练习十九第5、6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1、引入课题: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说一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你当时带了多少钱?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商品,你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猜出这些东西的价格? 水杯(10元)童话书(18元)篮球(42元) (1)学生猜测水杯价格。 A、学生第一次猜测水杯价格。(乱猜) B、如果学生猜不到,就提示学生价格接近多少元。透露一点,接近10元。 C、学生第二次猜测水杯价格:11元、12元、13元、14元……

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

【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社戏》 钳qián:1.夹东西的用具。 2.夹住;约束。 撮cuō(zuǒ):[ cuō ] 1.聚合; 2.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 3.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 4.摘取(要点) 5.吃:我请你上馆子~一顿。 6.容量单位。10撮等于1勺。1市撮合1毫升。 7.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盐。一~芝麻。b)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 [ zuǒ ] 成丛的毛发:一~胡子。 偏僻piān pì: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的山区。 行辈háng bèi:辈分:他~比我大。 照例zhào lì:按照惯例;按照常情:春节~放假三天。 欺侮qī wǔ:欺负:备受~。~弱者。 宽慰kuān wèi:1.宽解安慰:她用温和的话语~着妈妈。 2.宽畅欣慰:儿子总算理解了自己的苦心, 嘱咐zhǔ fù: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再三~。 怠慢dài màn:1.冷淡:不要~了客人。 2.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凫水fú shuǐ:游水。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踊跃yǒng yuè:1.跳跃:欢呼~。 2.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参加。 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家眷jiā juàn: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皎洁jiǎo jié:(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好歹hǎo dǎi:1.好坏:这人真不知~。 2.指危险(多指生命危险):万一她有个~,这可怎么办 3.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做某件事):时间太紧了,~吃点儿就行了! 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她要是在这里,~也能拿个主意。行辈:辈分。 礼数lǐ shù:礼节。 撺掇cuān 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第二课《回延安》 盏zhǎn:1.小杯子:灯~。 2. 用于灯量词。 登时dēng shí:立刻 糜子méi zi:穄子 油馍yóu mó:饼状食物 脑畔nǎo pàn :方言。指窑洞顶上。 眼眶yǎn kuàng:1.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里含着泪水。 2.眼睛周围的部位:他揉了揉~。 第三课《安塞腰鼓》 瞳仁tóng rén:指眼珠 恬静tián jìng:安静;宁静:环境幽雅~。 束缚shù fù:1.捆绑。 2.使受到约束限制 闭塞bì sè:1.堵塞:管道~。 2.交通不便;偏僻;风气不开:那里十分~。 3.消息不灵通:老人久不出门,~得很。 严峻yán jùn:1.严厉;严肃:~的考验。 2.严重:形势~。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人心。 磅礴páng bó:1.(气势)盛大,雄伟:气势~。 2.(气势)充满:~宇内。 辐射fú shè:1.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直线伸展出去。 2.电磁波或微观粒子流(如电子流、质子流等)从它们的发射体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过程。 渺远miǎo yuǎn:同“邈远”。 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精神~。 晦暗huì àn:文中指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jī bà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挣脱~。 冗杂rǒng zá:繁杂。 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形容彻底醒悟。 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第四课《灯笼》 争讼zhēng sòng:争辩是非。 领域lǐng yù: 1、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 2、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静穆jìng mù:安静庄严:气氛~。 思慕sī mù:思念(自己敬仰的人):~前贤。 怅惘chàng wǎng: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神情~。 锵然qiāng rán: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2.形容书声琅琅。 褪色tuì sè: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燎原liáo yuán:火烧原野。 熙熙然xīxīrán:1.温和欢乐的样子。 2.热闹的样子。 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状态词。暖烘烘 斡旋wò xuán:调解,把弄僵了的局面扭转过来。 马前卒mǎqián zú: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为人处世的道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5.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一、资料助读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2、解题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变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人治。 二、读准字音。 帙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知识系统解析: 1. 通假字:孰:通“熟”,仔细。例:孰视之。 2. 实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④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⑤时时而间进(间:间或,断断续续地)⑥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⑦期年之后(期:满一年)⑧能谤讥于市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注:讽:微言劝谏) 3. 虚词: “于” ①欲有求于我也(于:介词,对)②皆以美于徐公(于:介词,比)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测试D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测试D卷 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29分) 1. (5分)《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________。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________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________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2.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3. (2分)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 结庐/在/人境 B . 烽火/连三/月 C . 黑云/压城/城欲摧 D . 东风/不与/周郎便 4. (4分)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________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________ ③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________ ④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________ 5. (2分)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 .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 .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 .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6. (9分)文学常识填空。 ①文学作品四大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说》的体裁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台湾诗人。 ②“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几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7. (5分)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秀颀挺拔 二、课内品读练 (共1题;共16分) 8. (1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第一课《藤野先生》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基础知识: 1、指出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和意义。 (1)油光可鉴.(): (2)不倦教诲.(): (3)抑.扬顿挫(): (4)深恶.痛绝():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ěi)不逊.(xùn) B、瞥.见(piē)畸.形(qí) C、诘.责(jié)教诲.(huǐ) D、驿.站(yì)托辞.(cí)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有一间地板便常不免咚咚地响得震天。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墙上。 4、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肚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极了。答: (2)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答: 5、填入下列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1)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的著作。 (2)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3)日本报纸上很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4)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A、学问学术斥责诘责 B、学术学问诘责斥责 C、学术学问斥责诘责 D、学问学术诘责斥责 6、将下列几句话按照正确的次序重新排列,并说明这样排的理由。 (1)其实这三件事儿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使人类不同于别的高等动物的特征。 (2)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3)别的动物也都吃生的,只有人类会烧熟了吃。 (4)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休跟地面下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 (5)正是因为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平常,人们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6)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 (7)可是仔细想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3)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4)实在标致极了。(5)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6)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者 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1);(2) ;(3)。 3、第(2)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 4、第(4)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 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不同的理由是:。文中的“顶”字,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是,理由:。 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大学生

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十一课导学案Lesson11

Lesson11 When Is It 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 Class_________ Team__________ Name 相信你,一定行(汉译英)。 一月三月五月

九月二月十月 第一第二第三 春季秋季冬季 一、(认真听课文录音三到五遍,完成下面题目.) a.When is new year′s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When is spring festiv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When is Children′ s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When is National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学反思: (我还有问题没有解决!) 我不会的单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会的短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理解不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 自我评价: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Lesson11 When Is It 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 Class:__________ Team: _________ Name: _________一、我是小翻译: 元旦节_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 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

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衙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

1.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同步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同步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书籍、抽屉、恐怖、瞅了瞅、魔鬼、肥胖、苦刑、匪徒、舅姥爷、绞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抓住重点段落长文短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情朗读升华学生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李大钊的言行,激发学生对李大钊的敬仰之情,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当时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同学们“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前辈。大家看他是谁?课件出示李大钊图,学生齐说,师板书:李大钊。 2、对于李大钊,你有哪些了解?(生交流后回答) 人物简介: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教案

2 回延安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倾吐的浓浓亲情。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 1、【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提到陕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收集,说说你说了解到的延安。看来大家对延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情谊? (多媒体展示)《回延安》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说说作者、背景 2、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 通过预习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体裁角度) 学生质疑预设: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读这首诗?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感情? (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5—20分钟) 1、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走进文本,读中悟情

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 ①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②抽学生读,并以第一小节为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们这样读? 提示方法:理解诗意,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 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 介绍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出质疑、学生读课文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 学生动手标注诗的节奏、重音展示学习成果。 由于这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游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听视频范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请大家听范读,注意诗中感情、节奏和重音的处理。 ①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训练(读、听、评); 朗读要求: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②抽读、点评;(3)全班齐读、体会; (3)研读、赏析诗歌 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①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②概括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并填写下表: 延安→延安→延安→延安→延安 回延安——忆延安——说延安——看延安——祝延安。(课件展示) 那么,这些内容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回答,并深情朗读相关诗句) ③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内容,然后标画出表现诗人回延安心情的动词。 小结: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炼,表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