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按时间顺序)

一、约定阶段即结案与建立关系(实际上是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

渐成为案主并接受案主角色的过程)

1、了解案主的来源(自愿的案主、非自愿的案主、不自愿或

者强迫的案主),对此,社会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能够

加以区分。

2、初步评估:任务主要是界定并确定案主的问题,对照机构

的功能并确定是否接受案主或者转介。初步评估可以围绕

以下几方面进行:是什么使得案主寻求帮助;案主希望从

与社会工作者的接触中获得什么;案主希望产生什么后果;

3、建立专业关系(态度与情感相互反应的过程)

同理心、积极关注、尊重、亲切感、真诚等要素可以帮助工

作者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目的性、以受助者为本、

非平等性、受制约性、代表性、兼容性是专业关系的6个特

点。

4、促使案主进入角色(角色期望)

5、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

二、评估问题的阶段即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清楚而又具体的了解

案主问题和需要的时期,他的工作成果将成为今后工作、行动的依据) 1、什么事评估: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

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也就是说是认识、

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

2、评估的目的:了解案主、案主的问题及其环境,从而建构

一个计划帮助案主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3、评估的步骤

A、收集资料:

有关案主个人方面的资料,具体有案主的基本资料、案主的问题及其成因的需要、案主的问题和障碍;

(1)有关环境(即案主生活中重要的社会系统、环

境)的资料;

(2)有关案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资料

B、分析理解资料(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以发现整体的性质、

目的和内容)

C、认定案主的问题(案主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成因是

什么?改变案主情况要做什么?)

D、做出评估报告(报告包括:一是资料和事实,二是专业

判断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即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1、计划的内容:

A、目的和目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了,也就达到了目标)

B、关注对象(即介入行动中要加以改变的系统)

C、介入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为实现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工作者要

承担的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

3、案主要承担的任务

2、制定计划的原则(1、详细、具体; 2、具有可行性;

3、

与工作的目的和目标相符;4、能够总结和度量)

3、合约(合约是工作者与案主为解决问题而共同工作投入努

力的承诺,他体现了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合约的内容: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工作者和案主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达到目的和目标所要采取的步骤、方法、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及总结、测量的方法

四、工作介入阶段即服务计划的实施(也称行动阶段、执行阶段

或改变阶段)

1、社会工作介入的特点:(1)、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

(2)、可以是采取行动、也可不采;

(3)、可是实质性也可是非实质性

2、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A、与案主一起行动:(1)、帮助案主认识和运用现有资源

(2)、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和调适

(3)、运用活动帮助案主

B、代表案主采取行动:(1)、争取影响力人士参与共同工作

(2)、连接各种资源与系统

(3)、发展创新资源满足案主需要

(4)、改变案主所处环境

(5)、改变组织与机构从而进行服务

(6)、集体倡导,争取资源改变不公平五、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即结案与评估(结束与案主的接触、结束专业关系)

1、评估总结的目的(一方面帮助案主反思工作过程,总结得

失,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帮助案主回顾改变的过程,检查双方同意的目的和目标是否实现;此外还在于向机构交代)

2、评估总结的内容:(1)、确定的目的目标是否有效达到

(2)、工作方法技巧是否运用得当

(3)、工作者角色和任务完成情况

3、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1)、帮助案主回顾过程,进一步帮

助案主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2)、强调案主已有的改变,这样可

进一步增强案主的自信

(3)、有必要假设一些问题同案主讨

论结局的办法,并给予必要

的指导

4、终止、接触工作关系(转介、转移、终止)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按时间顺序) 一、约定阶段即结案与建立关系(实际上是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 渐成为案主并接受案主角色的过程) 1、了解案主的来源(自愿的案主、非自愿的案主、不自愿或 者强迫的案主),对此,社会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能够 加以区分。 2、初步评估:任务主要是界定并确定案主的问题,对照机构 的功能并确定是否接受案主或者转介。初步评估可以围绕 以下几方面进行:是什么使得案主寻求帮助;案主希望从 与社会工作者的接触中获得什么;案主希望产生什么后果; 3、建立专业关系(态度与情感相互反应的过程) 同理心、积极关注、尊重、亲切感、真诚等要素可以帮助工 作者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目的性、以受助者为本、 非平等性、受制约性、代表性、兼容性是专业关系的6个特 点。 4、促使案主进入角色(角色期望) 5、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 二、评估问题的阶段即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清楚而又具体的了解 案主问题和需要的时期,他的工作成果将成为今后工作、行动的依据) 1、什么事评估: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 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也就是说是认识、 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 2、评估的目的:了解案主、案主的问题及其环境,从而建构

一个计划帮助案主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3、评估的步骤 A、收集资料: 有关案主个人方面的资料,具体有案主的基本资料、案主的问题及其成因的需要、案主的问题和障碍; (1)有关环境(即案主生活中重要的社会系统、环 境)的资料; (2)有关案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资料 B、分析理解资料(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以发现整体的性质、 目的和内容) C、认定案主的问题(案主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成因是 什么?改变案主情况要做什么?) D、做出评估报告(报告包括:一是资料和事实,二是专业 判断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即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1、计划的内容: A、目的和目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了,也就达到了目标) B、关注对象(即介入行动中要加以改变的系统) C、介入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为实现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工作者要 承担的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 3、案主要承担的任务 2、制定计划的原则(1、详细、具体; 2、具有可行性; 3、 与工作的目的和目标相符;4、能够总结和度量) 3、合约(合约是工作者与案主为解决问题而共同工作投入努

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试题二 第一题 赵婷6岁时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又各自再婚后把赵婷留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仅靠着退休金生活。赵婷读到初中后就辍学了,因为她不想再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增加负担。辍学后的赵婷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一些服装设计方面的书籍,很少与爷爷奶奶交流,更不愿与其他人接触,她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大家会看不起她。赵婷的爷爷奶奶担心这样下去,赵婷会得自闭症,所以找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张霞寻求帮助。 【问题】 1.赵婷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张霞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第二题 老姜是一家工厂的工人,近期工厂进行改革,精减人员,老姜下岗了。老姜的妻子在制药厂工作,就在老姜下岗后不久,妻子因为所在的制药厂破产也面临着失业。妻子的身体有残疾,很难再找到工作,女儿正在外地读大学,费用很高,家庭生活越来越困难。老姜也曾尝试去找过工作,但他的要求较高,希望能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收入还要高,而老姜又没什么专业技能,所以总是碰壁。找不到工作的老姜,情绪越来越坏,经常和妻子吵架,在外地读书的女儿知道家里的情况后,很担心,但又无能为力。 老姜觉得自己的家庭情况符合享受城市低保的条件,于是到社区去申请低保,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老姜家庭的具体情况,老姜对此非常不理解,觉得工作人员在有意为难他,对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恶劣。 社会工作者李阳了解到老姜的家庭情况后,认为老姜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帮助其申请了城市低保。同时,李阳多次与老姜进行沟通,帮助他一起分析自身条件和面临的就业压力及家庭生活情况,让他降低就业要求。经过李阳的努力,老姜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李阳的帮助下在一家酒店做保洁工作,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老姜的家庭经济状况慢慢好转。同时,李阳还帮老姜的妻子联系了社区的康复机构,定期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指导康复。一年后,老姜退出了低保,还特意到居委会表示感谢。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姜解决了哪些问题?

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

社会工作组织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 罗繁明符永寿 [提要]经过31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是,我们发现效率优先给中国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下的分配格局,造成社会问题急剧膨胀。当今群众最为关心并期待改善的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建设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前者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来解决;后者则需要通过政策与制度创新,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来解决。其中,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组织创新模式应是社会建设中需要优先突出解决的问题,这因为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就此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一是要从国家治理向公民治理转型的制度环境下发挥社会工作组织在缓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二是社会工作组织创新要处理好与政府、社区、居民的关系;三是组织经费来源要从“输血”方式向“造血”方式转移的市场化路径寻求出路;四是组织模式创新要借助知识管理思想引导学习创新、知识创新和组织创新,以此提升社会工作效率。 关键词:社会工作模式创新市场化知识管理 一、引言 从现代文明的进程来看,社会工作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是社会需求所产生的社会分工。一个国家的社会工作服务水准的高低标志着这个国家提供的社会服务公共产品的发达程度,反映了全社会民众的生活质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准进入小康社会,人们对社会福祉的追寻有了更高的需求。但是,相对经济增长速度而言,社会保障服务相对滞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始从执政党层面提出加强社会建设问题,社会服

务纳入政府的制度安排。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多数注重“输血”功能,忽略“造血”功能,使许多已经上马的项目因缺政府资金的持续支持而难以维继,而仅凭目前大多数的地方政府财力还无法包揽社会所需服务的全部内容。从社会工作服务面看,仅局限于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定位也不利于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持续参与,不利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风气和社会大家庭集体心智模式的培养或聚合,不利于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群众路线在当今历史发展阶段的模式创新。显然,从过去战争年代供给制下或计划经济时期分配制度下创立的群众工作及服务功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群众工作已经不能完全代替社会工作的功能。原来的群众组织的职能也不能代替现今社会工作的职能。但是,从国外引进的社会工作模式如何实现本土化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营造一个由政府宏观规划管理指导及资助服务,为社会工作组织提供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生态环境,这是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假设这个理论模型成立,接下来主要是应该解决如何架构或创新社会工作组织的管理模式的问题。 二、把握社会工作理论前沿是模式创新的前提 (一)社会工作思想和实践溯源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西方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一百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服务业的发达最先出现了专门培养和训练帮助人们解决心理、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问题的职业,而随后出现专门帮助各种弱势或边缘群体解决困难或问题的

社会工作资格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总分:3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总题数:15,分数:15.00) 1.社会工作定量研究准备阶段的首要工作是( )。 ?A.提出研究假设 ?B.进行研究设计 ?C.确定研究问题 ?D.进行研究操作化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一般而言,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以( )方式获取。 ?A.概率抽样 ?B.非概率抽样 ?C.公开招募 ?D.街头访问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也需要选择调查对象和确定研究方法。一般而言,其研究对象多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与定量研究需要基于一定精确程度要求而确定较大容量不同,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案,也可以有数十个。 3.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是( )。 ?A.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 ?B.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 ?C.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互动 ?.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可测量指标D.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分析解释是研究的核心所在。定性研究注重事实的本质和整体性,以当事者视角看待事、物、人和环境,细致探讨人与人、人与事的互动。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以获取最真实、最丰富、最具意义的信息,但是这些目标很少有能被一致接受的标准。因此,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是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 4.研究报告是社会工作研究的最终成果,它可以分为普通报告、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三种。其中普通报告至少必须包含的内容是( )。 ?A.研究标题、研究发现、作者简介 ?B.研究问题、讨论与建议、成果应用 ?C.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 ?D.研究方法、讨论与建议、成果应用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质量良好的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要大致体现如下的内容结构:①标题;②引论;③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 ④文献问题;⑤研究方法;⑥研究发现;⑦讨论和建议;⑧附录;⑨参考文献。 5.定量研究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 ?A.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没和制定研究方案 ?B.确定研究方法 ?C.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 ?D.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定量研究是在严格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它分为下列四个基本程序:①研究准备,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②资料收集,即采用具体方法收集资料; ③资料研究,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④总结阶段,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 6.比较两个或儿个变量的关系,看看是否合乎情理指的是( )。 ?A.幅度检查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资料讲解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 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

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六个步骤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介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为社会工作者在主任过程中组织起助人思想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张敏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 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图,社会工作者可以问下列问题:(1)服务对象收入能否满足基本需要(2)服务对象是否获得足够食物和合适居所(3)服务对象的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居住的环境是否安全(4)服务对象是否获得足够的预防性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资源(5)服务对象能否获得所需资源会否因地理环境、缺乏电话、交通设施等因素而使服务对象未能获得所需资源(6)服务对象是否与邻居、朋友及小区组织保持良好关系(7)服务对象是否属于某个群体或参与某些群体活动(8)社会系统是否能接受其他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价值观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持有的价值观是否与周遭的环境有所冲突

帮助阿三的计划书 一、目的和目标 1.目的:帮助阿三正确面对环境挑战,提高其适应、利用环境的能力,同时帮助阿三改善生存环境。 2.目标: (1)帮助阿三戒除毒瘾。 (2)帮助阿三正确面对婚姻生活危机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心理困扰。 (3)帮助阿三找到一份工作,解决生计问题。 (4)介入阿三的邻里系统,改善他们对阿三的看法,使阿三重获尊重、尊严。 二、关注的对象:阿三及其家庭。 三、阿三所拥有的资源:阿三母亲的尽心关照以及母亲的退休金,为阿三提高了一定的经济来源,阿三的儿子乖巧可爱,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和精神支撑,阿三还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 四、参与者:阿三、社工、阿三的母亲、阿三的儿子、阿三的姐姐、阿三的朋友。 五、介入策略:实行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相结合,实行家庭治疗。 六、阿三的角色:戒除毒瘾的主导者,与阿三进行沟通,了解阿三对他现在状况的看法,增加阿三戒除毒瘾的信心,帮组阿三戒除毒瘾。其次,与阿三的妻子进行沟通,取得阿三妻子对感情上的支持,来共同帮助阿三戒除毒瘾。寻求阿三以前的朋友进行帮助,帮助阿三度过戒毒期的这段困难期,其次,寻求社区和社会的帮助,帮阿三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为阿三在解除毒瘾期间提供生活保障,帮助阿三申请廉租房,以防止阿三因拆迁儿失去住所,改善阿三打的住房状况。同

一、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多元因素决定论 主要观点:社会问题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通常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介入方法:助人活动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 生理-心理-社会视角 主要观点:强调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 介入方法:首先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情况,然后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 环境中的人视角 主要观点: 社会处境论:认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个人原因论:个体有认知能力,可自主选择生活 介入方法: 一方面,倡导社会政策的变革 另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认知,提升社会功能 系统理论 主要观点:系统指社会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交错和影响,环境是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介入方法:强调人与环境交叉互动、相互影响;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运用社会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资源。 优势视角 主要观点:评估问题和需要时将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介入方法: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都可成为挑战和机遇;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巨大;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为其服务;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 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冈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政府的政策 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三.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四.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摘要: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是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本文结合实例,从理论基础、运作目标、小组特点、实践原则、小组成员、工作者的角色等方面对三大模式进行比较,并对三大模式的优劣势进行说明。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治疗模式 分工: 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其原则与社区工作有诸多相似之处,强调组员的参与、共识和任务的达成,更重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 交互模式又称互动模式或调节模式,强调在小组的协助过程中,有类似问题的成员聚在一起,相互协助发展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工作技巧 治疗模式也叫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理论基础 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 1.社会目标模式:A.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参与可激发个人的潜能,提升个人的意识。赋权及时过程也是结果,包括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和理解,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近年来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小组,采用社会目标模式,贯穿了赋权理论。B.系统功能理论。根据系统功能理论强调的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认为小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小组功能最大化,带给成员真正的改变;小组必须建立总目标和过程目标;小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情境化的过程。C.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交互模式:A.系统理论,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每一系统都有三个协助人生活的系统:非正式和自然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B.场域理论,场域理论汇总的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的概念 C.镜中我、自我观念和符号互动论。 3.治疗模式:A.精神分析小组;B.阿德勒式小组;C.心理剧;D.行为治疗小组; E.玩型治疗小组; F.交流分析小组; G.案主中心的小组; H.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I.现实疗法小组。 运作目标 社会目标模式对各种弱势群体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推动能力建设和应对市场压力。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扶贫”的非政府组织、村民自助组织、妇女手工艺制作

社会工作实务地通用过程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考点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3种情况:主动求助的、他人转介的、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服务对象真正接受机构服务之前,他们都还是“潜在的服务对象”。考生在这里要具体分析这3类服务对象: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考生需要理解的是:初次求助的服务对象和求助多次或者有过多途径求助经历的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需要采取的技巧和介入的策略应有所不同。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是指服务对象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协助和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考点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接案是一个有结构的操作过程,遵循一定的步骤并使用专业的方法技巧,包括:准备、面谈、收集资料和记录。考生需要掌握的各步骤的容及技巧如下: 1、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2)拟定面谈提纲。提纲的容一般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原则)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2、面谈 (1)面谈的目的。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个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2)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④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面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3、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围和容。包括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 4、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最终达到服务协议;同时确定服务对象要解决的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一些对服务对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六个步骤

16.C17.B18.D19.C20.E21.B22.C23.B24.E25.A26.C27.D28.A29.E30.E 31.A32.E33.D34.E35.C36.A37.A38.D39.D40.A41.E42.D43.E44.E45.A 46.D47.D48.E49.C50.C 二、 1.ABCE 2.ABC 3.BD 4.CE 5.ABE 6.ACD 7.AB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介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为社会工作者在主任过程中组织起助人思想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1

16.C17.B18.D19.C20.E21.B22.C23.B24.E25.A26.C27.D28.A29.E30.E 31.A32.E33.D34.E35.C36.A37.A38.D39.D40.A41.E42.D43.E44.E45.A 46.D47.D48.E49.C50.C 二、 2

16.C17.B18.D19.C20.E21.B22.C23.B24.E25.A26.C27.D28.A29.E30.E 31.A32.E33.D34.E35.C36.A37.A38.D39.D40.A41.E42.D43.E44.E45.A 46.D47.D48.E49.C50.C 二、 3

16.C17.B18.D19.C20.E21.B22.C23.B24.E25.A26.C27.D28.A29.E30.E 31.A32.E33.D34.E35.C36.A37.A38.D39.D40.A41.E42.D43.E44.E45.A 46.D47.D48.E49.C50.C 二、 1.ABCE 2.ABC 3.BD 4.CE 5.ABE 6.ACD 7.AB 象的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居住的环境是否安全?(4)服务对象是否获得足够的预防性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资源?(5)服务对象能否获得所需资源?会否因地理环境、缺乏电话、交通设施等因素而使服务对象未能获得所需资源?(6)服务对象是否与邻居、朋友及小区组织保持良好关系?(7)服务对象是否属于某个群体或参与某些群体活动?(8)社会系统是否能接受其他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价值观?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持有的价值观是否与周遭的环境有所冲突? 帮助阿三的计划书 4

社会工作实务(答题模板)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应试准备 (内部资料,仅限培训班内传阅) 说明:由于今年是第一次考试,难以针对性地把握规律,所以只能把可能的几种类型分别列出(但并不全面)。特别提醒的是,大纲上列出的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的两种样题类型及其回答思路必须掌握,考前,最好能反复训练,直至熟练运用。一、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方式及其作答 类型一:面临困境与介入策略分析 参阅大纲中的示例。答题时,应注意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答题模板: 第一、生理方面的困境,如: 1、遭遇意外伤害,如遭遇暴力、或导致身体残疾等。 介入策略:(1)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危机介入模式;(2)帮助其进行医疗康复、进行康复辅导等。 2、疾病伤痛 介入策略:为其提供有关疾病和康复方面的知识。 第二、心理方面的困境 1、情绪方面。表现:服务对象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落、愧疚等。 介入策略:(1)帮助服务对象进行情绪疏导、缓解或消除情绪压力;(2)行为疗法中的放松练习,以舒缓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紧张。 2、认知方面:服务对象对……的认识存在不当之处,如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婚姻过于苛求、对他人缺乏应有的信任、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有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等。 介入策略:(1)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服务对象对非理性信念、认知进行检查和辩论。(2)指导服务对象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其他心理方面:如服务对象性格较内向、缺乏自信心、依赖性较强、自卑感较重等。 介入策略:(1)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调适;(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行为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在行为方面存在偏差:如撒谎、说脏话、网瘾等。 介入策略: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厌恶、漫灌、模仿、代币管制等方法进行行为修正。 第四、社会交往、社会参与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存在与(家人、同学、同伴、老师等)关系比较紧张的困境。 介入策略:(1)帮助其学习人际沟通技巧。(2)鼓励服务对象主动与……进行交流沟通;(3)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果敢训练法协助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因环境原因而产生的困境 1、服务对象的……需要(如生活照顾需要、医疗健康需要、安全、居住、受教育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就是社会责任与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与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与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就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就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就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就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与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她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与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与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与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要瞧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与潜能;关键就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与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与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与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与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与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就是她们建立与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与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她们推动社区与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就是规划与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就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与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与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就是精神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与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最早源于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有答案)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程序中的()。 A.介入 B.接案 C.预估 D.计划 2.夏军在升入高中后感觉压力特别大,无法适应高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觉察到他与同龄孩子不同,对如何教育他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处理他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于是,夏军在老师的介绍下接受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夏军的父母属于()。 A.自愿型服务对象 B.现有服务对象 C.潜在服务对象 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3.小丽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最近要为脑瘫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如为脑瘫儿童的家长提供训练脑瘫儿童生活技能的方法,举办小组活动,分享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直接提供训练给脑瘫儿童,让他们能独立在校生活等。此外,该机构还通过向各级残联部门汇报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以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由此可见,该机构分析服务对象资料时决定介入策略原则是()。 A.单层次介入 B.系统性介入 C.递进式介入 D.多层次介入 4.当服务对象遇有突发性事件,例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行动。 A.危机干预

B.资源整合 C.经济援助 D.安置服务 5.在社会工作结案期,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这种负面反应属于()。A.倒退 B.焦虑 C.否认 D.忧郁 6.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属于()。 A.现有服务对象 B.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C.自愿型服务对象 D.潜在服务对象 7.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 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是评估方法中的()。 A.过程评估 B.结果评估 C.基线测量评估 D.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8.“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 A.预估 B.介入 C.计划 D.接案 9.谭菲菲是某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者,正在为服务对象制订服务计划。在目标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上课讲义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 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in Social 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 ①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支持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和同感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肯定和认可;直接影响则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调整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后者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人格发展反思则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②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邻里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