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发表时间:2013-07-12T17:07:17.34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下供稿作者:靳爱玲[导读] 个性是创新的策源地,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凸显。靳爱玲

〔摘要〕个性是创新的策源地,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凸显。从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教师教学智慧的印迹,使师生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能够根据不同的个人特点,各自寻求各种不同的途径,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愉悦、和谐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

1 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艺术的灵魂便是个性。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本也应该有个性。其涵义有二:①不同类型的课其教学设计策略应不同;②同一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会不同。一般说来,个性鲜明,艺术性强的教学设计其思维含量高,反之,教学设计程式化现象越普遍,就越缺乏个性,则其思维含量就越低。要使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或者说已初步具有的教学风格。否则难保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东施效颦”现象。其次,要准确理解、把握数学教材的一般特点,避免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小学数学教材的一般特点是“四四四制”,即四类教材(起始教材、引申教材、后继教材、综合教材);四项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四种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教材进行合理地利用与创新性的处理(对教材进行心理化处理、活动化处理、操作化处理),更好地凸现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处理教材时,要找准新知生长点,探明教材支撑点,探寻创新着力点,努力将教材变为学材。

2 学生学习个性化

2.1 营造自主探索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探索空间,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深层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创新境界,通过自觉的独立思考,认真研究、分析,互相启迪,集思广益,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体验。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水槽水,一袋沙子和大小不等的空圆柱、空圆锥(其中有一组是等底等高的),让学生运用这些“材料”寻找求圆锥体积的方法。这样他们发现了空圆锥盛水量等于等底等高的空圆柱的三分之一,由此推想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空圆柱的三分之一,并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2 扶持创新个体,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不同,常常会提出许多有个性的问题。教师若能及时抓住并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以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个体行为与情绪感染其他学生,就能够使全体学生受到鼓舞,从而积极探索,对新知识、新内容有新的发现,进而使教学实践源于教材、立足生活又高于教材和生活。在教学13-9 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算法,即:先算9-3﹦6,再算10-6﹦4,他说完后,开始大多数同学反对,但我让这位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先把13 和9 分剐减3 后,就变成10-6,10 比6 多几,那么13 就比9 多几。”他边说边用线段图表示,并进而引导其他同学列举实例验证,最后竟发现这种算法非常具有代表性。我非常惊喜,并称赞他的这种求异思维品质,并把这种算法以他的名字命名,让他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带给他的快乐。

2.3 发挥不同个体的智力强项,促进其思维发展。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智力强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并在群体合作中,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将圆柱形学具当作“产品”,小组合作完成“产品”的设计包装。这一活动的展示不仅要求学生根据 “产品”的特点裁剪包装纸,还需要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确定量、算、剪、贴及成品介绍的最佳人选。只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力强项,才能使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这样小组合作为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展示提供了机会。在此基础上,再组织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将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同时抓住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3 教师指导个性化

教师指导个性化,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发生的学习情境,随机做出的独特而富有成效的引导、指导和疏导,其中包含了教师个人的经验、意识、技能、智力、意图和策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实际发生的学习情境,个性化的指导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择要介绍两种。

3.1 巧妙使用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明确思维方向。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判断的工具。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题目的不同和学生的差异,选择一种数学语言,并随机进行多种语言的相互渗透,相互转换。在这多种数学语言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中,显露出了教师的指导个性。

3.2 即时设计纠错方案,疏导学生扫除思维障碍。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对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加以点明,并当即想出疏导方法,让学生自己扫除思维障碍,纠正思维错误,从而再次获得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即时设计正确的纠错方案,是教师指导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学个性是教师个性心理特征诸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反映。把握自己的个性并扬长补短,是教师在探索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教学个性,设计自己所追求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教学中将教师和学生完全溶为一个 “共同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愉悦、和谐的境界。健康的教学个性和高品位的教学艺术风格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的教育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绚丽!作者单位:新疆精河县茫丁乡中心小学__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临高县创新学校作者:王小兵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非常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必定是件艰巨的事情。课堂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把课堂教学设计得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是一个乐园,从“要我学”真正转入到“我要学”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趣味性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中来 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修炼。面对自控能力差,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始至终地保持下来,就必须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1、通过新颖的导入激趣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所谓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所谓富有情趣,就是指生动有趣,有幽默效果,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上一段。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经过一座荒山野岭,身体已筋疲力尽,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孙悟空想:这样下去,可要把师父饿坏的。不一会儿,悟空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桃子,贪吃的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未等悟空站稳脚,就抢了几个,刚想往嘴里塞,悟空说:‘八戒,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吃。’八戒说:‘行’。悟空说:‘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连想都不想,就把它写下来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发表时间:2017-11-28T15:54:23.02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7期作者:尚绍琼 [导读] 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409000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一是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二是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主要源于教师对于传统课程教学形成了公式化的教学模式,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小学课堂缺乏活力,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结果。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参与,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而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新课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 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 2.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四、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是很难在小学生心底引起共鸣,是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提出挑战问题,开拓创新思维。 3.教师辅助引导,学生主体发挥。 4.组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5.结合现实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教材、方法等各个方面全面展开, 给数学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和生命力。迫切要求广大数学教师明确数 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数学改革的浪潮中适应数学新课改的要求.虽然教育改 革在全方位地进行,但在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少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却 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的外在形式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有改变,头脑里还 是根深蒂固的遗传型和灌输性的教学观.尽管学生怎样学数学,是广大数学教育 工作者天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方法、应用 思想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既意味着转化,即把生疏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 殊问题,把高次问题转化为底次问题,把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把一个综合 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 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 数形结合思想。 一、数形结合的应用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 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 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 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 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 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 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 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在 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 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利用图形间 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 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对应的思想方法。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 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二、函数的思想方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 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 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 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函数思想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 律等,都较好的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浅谈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浅谈 数学家外尔说:“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这一语道破了数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是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的是授人以渔,教会方法。教学多年,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比如,《认识钟表》这一课,我先向学生介绍:“今天老师带了几位新朋友来”,然后课件出示并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时针、分针、秒针一个个飞到表盘上,展示在了大屏幕上。学生兴奋不已地说着它们的名字,接着时针、分针、秒针分别动起来,学生观察着它们走的速度,比较谁快谁慢,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的时间换算做好铺垫。 二、锤炼学生的心理 培养学生健全的品质,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例如,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自信,坚强的意志,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三、和学生做知心朋友 教师与学生良好愉快地交往,可以构建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则不言而喻。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作为教

学中的一环,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成长,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诱导,使每个学生都发展顺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注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彼此补充、不断进步。 四、以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导入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将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当学生在一种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时,就会感到亲切和自然,就会有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例如,“图形的变换”就是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物体及其运动、变化,是对物体运动、变化的数学抽象。教学时从生活中去选取材料,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 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数学的学习 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逻辑性强,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惫感,认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竞赛、动手操作、引入情境进行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积极地去参与学习。另外,对小组活动的过程,教师要进行监督管理,不能留下任务就放任学生自由发挥,要有适当的引导与调控,否则很容易形成场面很热闹,但学习效果却不理想的局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引导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去做,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数学。例如,可让学生对所在的教室进行面积计算,让学生利用米尺来对教室进行实际的测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并要求学生将所得的实际面积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图中标出实际的距离和图上距离,教师也可进一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测、画、算,在实践中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领悟数学,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以旧带新 以旧知识带领新知识,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方法,巧妙地以旧带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进行铺垫,让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某班共有40人,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3/5,对于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可对小学生进行提问:(1)本班男生人数是多少?(2)女生占本班总人数的比例?(3)女生人数是多少?根据这三个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前两个问题涉及已学过的内容,相对较简单,而第三个问题是教师为新知识的学习引入的问题,为新知识的讲解做铺垫,这样既能达到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又能与新知识有一个衔接,更好地形成了新旧知识的和谐统一。 三、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与生活进行实际的联系 数学虽然具有抽象性,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我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对数学进行讲解。在实际的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系的例子随处可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结合生活对小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够统帅事实和现象。”在对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其中的乐趣,并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因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 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 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 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 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考 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 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课堂中学生如果老是听着老师来说,思 维肯定会很疲倦。刚开始组织时是会有困难的,课堂可以用“喧哗”来形容,可是,当学生掌 握了“游戏的规则”,知道自己的位置之后,整个课堂完全就属于学生了,教师则可以真正体 会“无为而为”的乐趣了。多媒体的使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我们在每一个课件的 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 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情商。 2.注重实践活动,体验数学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仅 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 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 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得与兴趣关系密切,小学生的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 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 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 握获得知识的钥匙,增添学习兴趣。 3.紧密联系生活,寻找数学趣味性 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抽象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甚至不少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 难以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其实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如果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不仅可 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知识,而且也回答了为什么学数学的问题。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 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考方法,我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现象,如优惠措施、行程问题 的最佳选择、物品的分配等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数学“蕴藏”于生 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以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使整个学习过程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学会用数 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 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 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而这颗“好奇心”正是 一个孩子身上最重要的素质,他将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还可能使一个人 走进科学的殿堂。为此,应根据教材设计相关的生活调查报告,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 这反映了生活中处处遍布着数学的足迹,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于生活。 4.生动风趣的语言,展现课堂趣味魅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李国琼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几乎谈不上,在几年的教学中,将我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今,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生的潜能就像取之不尽的宝藏。学生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 二、用爱心为学生搭建求知的桥梁。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 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里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 2、注重学生求知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快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去获取新知。 3、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

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身受益;反之,从小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形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那么数学课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好的习惯呢? 1、独立思考习惯。 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遇到问题要善于主动思考,养成认真钻研,耐心细致的习惯,这样才能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合作交流习惯。 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这是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受益无穷。 3、质疑习惯。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能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别人来帮助解答;第二,发现别人不正确的地方,矫正别人的错误观点,学生开始学着提问题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太大、太空,或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逐渐形成。 4、自我管理习惯。 小学生虽然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是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具体负责管理好他们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上课纪律最好,回答问题、交流合作最积极。在小组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发表时间:2020-03-27T08:08:33.68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1期作者:陆丽梅 [导读] 有一位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只有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心理,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 陆丽梅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高新小学 537100 摘要:有一位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只有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心理,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而数学是一门相对严谨并且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学习生活中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环节,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引言: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从古至今,在学业中有所成就的人都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只有拥有学习兴趣,才会将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也就是“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讲,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遇到难题时能够不放弃,并且有钻研下去的精神。 一、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有良好的情绪进行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对该教师的课格外上心,所以教师应该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关心学生。 (一)在生活中关心学生 对于小学生来讲,一进入学校就失去了父母的体贴和照顾,许多学生对学校都有抗拒的心理,而这些学生就特别需要老师对他们格外的关照。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是学生已经将你当成好朋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学习上帮助学生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教师要有服务精神,在学生需要答案时第一时间交给学生;在学生遇到难题解决不了时,第一时间给学生答疑解惑。如此下来,教师就会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有些同学对数学的接受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我不行”的心理,教师要对这些同学进行有必要的指导,课内注意他们的课堂状态,尽量提问一些他们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在旁边悉心指导,如此下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会逐步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适当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很自卑,会产生“为什么别人行,我却不行”的想法,为了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教师应找寻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对其进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及其强的,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多边形面积,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数学趣味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疑惑不解,学生对事物疑惑不解时容易会产生强大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多边形面积的求法产生动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教材,恰当导入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能力很强,但是学习的专一度比较差,对于抽象并且需要强大耐心的数学来讲,教师需要将数学的抽象转变为现实生活中形象的事物。在根据课本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导入一些故事情节,运用趣味小故事进行课堂讲授。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浅谈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浅谈 小学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

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 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 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 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 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 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 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 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 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 ",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 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 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 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 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 到全面发展。 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是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则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的艰苦性的,但是当他们对数学发生举时就会觉得“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呢? 一、在课堂上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 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气氛对学习活动是十人有利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与学生情感交流,加强心理交往 要注意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这样做,教师提出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往来,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于表情、手势、眼神等其它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学生情感交流有关,自己语气、声调、动作既要有分寸感,又要有幽默感,使学生不感到拘束。即使批评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善意的。师生情感交融,“爱屋及乌”,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知识传授上“同频共振”,情感交流上“情绪共鸣”。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动手动脑结对议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要重视建立宝贵的师生共同见解的气氛。但是,课堂上的民主式不是放任自流,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既有约束,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课堂扭转中学到知识,练到本领。具体讲,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提要求,有约束。如该记的必须记,该熟练掌握的必须熟练掌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活动任务的方式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合理应用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255-01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其可能性 1.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我发现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儿童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按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整天做数学题,但不知数学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因此,在现实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解决,只是学了一些死知识,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1.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能性。当前小学数学的新教材与以前的教材有着天壤之别,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

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他们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其实数学本来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 从古到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实际问题。现在,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应用性越来越强。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反映这一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习题,如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股票行情、出租车费、统筹运输、电脑上网等问题。下述的几个例子就反映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应用性。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例如,在新课标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分数乘法》一节,例8,就是有关农民种地的问题,体现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特点。教学中选用类似的习题,有利于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做什么事情,若是脱离了兴趣就谈不上做好这件事情了。同样学习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乐趣,以此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一、巧设导语 对于一堂课来说,能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设计好导语,导语生动,并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好课堂的开头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比如,用音乐的播放营造学习氛围,运用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增强学生的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还以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等教学方式进行开头教学,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使他们能够进入学习的热情之中。 二、亲情挚爱激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要点。除了我们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应该有教师的一种亲情和关爱。也就是当教师对学生有一种关爱之情时,学生就会感到和教师无比的亲近,他们就会喜欢教师,自然也就会去学习教师所教的这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因此,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关心爱护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像人们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绝不能给学生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由于数学学科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太喜欢数学,特别那些抽象思维弱势的学生。所以,对这些学生教师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切入,那就是给他们以最大的爱,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让他们感到教师就是他们的亲人,他们就会努力地学习你所教的数学了。 三、走进生活,兴趣学习 学生往往对数学有距离感,还是因为它的抽象所在,缺少生动形象性。那么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作用是非常大的,他们自然就会重视对数学的学习了。教师在平日里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形成一种时时刻刻、处处事事都能体现着数学的存在,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我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让学生之间动手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身高是多少?体重是多少?同学之间比较一下,能差多少?通过学生称一称、量一量、测一测、比一比、算一算,就很快出来了一些数字。他们也非常感兴趣,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时,在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小东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书,回家向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了他100元,小东拿到钱后犹豫不决,因为他忘记三本书的具体价格,只记得其中两本三十几元,一本十几元,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买。 1、设问:同学们觉得100元够买这三本书吗? 2、追问:每本书具体价格多少钱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就能作出判断呀? 3、小结:感谢大家帮助小东解决了困惑。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4、最后: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上舍入”或“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便。 我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了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有意识地“绕开”具体数据,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思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思路 【摘要】教师从知识的整体出发,用联系的观点指导教学,在知识的连结处,在知识的从属、对立统一关系中,采用同化与顺应等整体教学手段,把合理的知识结构及时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清各部分知识的脉络,及其在知识块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大纲中“学会”这一目标具体化、系统化,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几个孤立的点,而是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逐步具有“从整体看事物”的数学思想,有条理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整体教学主动性指导教学 【正文】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恰当而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还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建立和协融洽的师生关系。科学地、灵活地实施激疑,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在知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上实施整体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在数量众多的知识中,有些知识是平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这是数学本身辩证法的体现。像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等,它们彼此互不包含,而且在文字表述上只有几字之差,极易引起混淆。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实施整体教学,把对立的知识集中在一个整体结构中,从区别点出发,进行比较鉴别,以达到区分异同、准确掌握、合理应用的目的。 例如,质数与合数都是自然数,又都有约数,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约数的个数不同。教学时,先让学生求每个数的约数,再比较并加以区分。 二、激疑中组织操作,形象地理解教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遇到理解概念、法则、认识数学规律这类内容,这些内容逻辑性强,也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多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样,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就形成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是设法最大限度地缩小这个距离。如在学生急于探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仍然不忙于告诉结论,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自己找出特征。在进行激疑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要领。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中学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田莹 (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一小学,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堂好的教学课,它能使学生激发和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体现出学生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等特点。 关键词趣味;数学;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堂好的教学课,它能使学生激发和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体现出学生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等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关键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年龄特点出发,挖掘数学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生动、趣味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让学生进入一种快乐、享受的学习境地。 1 贴近生活、形象生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侧重于具体形象思维,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于理解,如果把它贴近生活形象化、学生听起来有趣,学起来轻松,思维也十分活跃。例如我在教学中利用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

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学生在故事中能够很快的掌握住学习的方法。例如,“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教学,用字母表示:(a+b)×c=a×c+b×c,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而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比较抽象。尽管教师反复强调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都要同括号外的因素相乘,可许多学生还是错写成(a+b)×c=a×c+b等形式。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呢?我写下了这样一个式子:姐姐+你妈妈=姐姐×妈妈+你×妈妈,然后提问:“谁能解释为什么我这样写吗?”思维活跃的学生马上就会回答:“因为妈妈是我和姐姐共有的,所以我和姐姐都有资格和妈妈在一起。”我接着说:“是的,妈妈既要关心爱护你,也要关心爱护姐姐,妈妈不会偏心的。”……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河北省乐亭县第二实验小学顾青 新课程的实施,它给我们小学数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6年来,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也有一些困惑阻碍着我们小学数学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学生计算能力不强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很简单的计算也要出错。也许,我还在以以往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学生,《课程标准》早已不在要求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计算”,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这样显然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由于要求降低了,数学教材上计算题目也明显少了,很多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对计算教学不怎么重视了;另外《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开放式思维,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就一味强调、分析、引导多种方法计算,这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是“喝足了”,但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一下子“这种方法”,一下子“另一种方法”,最后“一点儿也喝不到”。虽然《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降低了,对计算的方法是开放了,但并不是对计算没有要求了,还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况且数学是永远也离不开计算的。因此我觉得,我们的小学数学还是要重视对计算的教学,必要的计算训练还是需要的。在重视计算教学、训练巩固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回到以前的“题海战术”时代,要有针对性的、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计算训练。1、老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计算教学。2、教学计算技能方法时在保证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再去提倡多种方法。3、隔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计算训练。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学生数学练习量减少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上面的练习题比起老教材也相对减少了,供学生练习用的也只有《课堂作业》一本练习本。因此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影响着现在学生数学的练习量。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没有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是很难巩固的。我们要在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高效完成书上练习题的同时,补充不同坡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我们老师在设计布置数学练习题时也要把枯燥、机械的训练变成丰富多彩的“数学之旅”。1、课堂上要增加数学的练习量。2、设计补充一些层次性作业。3、安排一些数学实践性作业。 三、农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不强 使用新课程教材,我认为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1、每个知识在教材上的呈现比较简单。2、知识点的分布也比较分散。3、有些知识点还是在练习题中出现的。4、有些知识点原本在中学才有的,而如今在小学就出现了。4、《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这些都要求我们老师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而我们农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并不怎么好,甚至有些老师还没有形成要对教材进行处理的意识。部分老师还是按照教材的呈现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以致有时课上了一半内容就上完了,接下来就没事可做可教了。因此,我们要通过校本培训等方式提高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1、让每个数学老师了解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在各册教材中的分布情况。2、通过一些案例研究反思自己对教材的处理。3、通过一定的专题培训和实践反思提高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与认识,如有不妥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