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工培训通讯稿

社工培训通讯稿

社工培训通讯稿

【篇一:社工新闻稿写作技巧分享】

作为一名老社工,经历了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宣传工作,对新闻写作颇有了解,深知社工在新闻写作上的难处和无奈。如何跟媒体记者打交道?如何挖掘策划新闻点?如何写作新闻

稿以提升见报率?我想这三个问题是每个社工都关系的问题,日前

受机构培训部之托,开展了社工新闻写作培训,现将一些心得简单

分享给各位。

一、社工常用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有很多种,大家熟知的比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

闻评论等。我们社工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活动、外展宣传等写的

新闻,我们都习惯统称为新闻稿或者通讯稿。在此,我从新闻写作

的专业角度告诉各位,其实这就是我们新闻体裁里面的“消息”。我

们绝大部分的新闻稿都是消息,很少会用到通讯。那什么叫消息,

什么叫通讯呢?

消息跟通讯是新闻体裁最常见的两种,也是最相似的两种。消息的

特点是:实、新、快、短。实,就是事实,新闻事实,不能捏造;新,就是新近发生,注重实效性;快,就是新闻事实发生到发稿这

段时间相距很短,发稿很快;短,就是篇幅较短。而通讯又可以分

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和消息相比,时效性较差,就是没有消

息那么注重时效性,篇幅较长,写作手法多样,表现手法多种,常

见的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等都可以运用,而消息不行。我们在初

二年级就学过一篇人物通讯,叫《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写的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士,是一篇经典的通讯。

社工如果要写通讯,我想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到,比如你开小组

或者个案,某个组员或者案主在你的一段时间服务中,他的改变和

成长过程,你可以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但是社工很少这样写,更多

的是写某某时候开展了某某小组,某某活动等这样的消息。本人从

事社工三年有余,也是最近才写到人物通讯。

二、社工新闻写作常犯误区

三年前,我写第一篇新闻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稿,经过学习,现在我的稿子一般都能见报,深圳市级的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宝安日报、深圳侨报乃至广东省级的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都

发不过我的新闻。所以,我很清楚社工新闻稿写作最常见的错误,

在此也跟各位分享。

二、就事论事。还是以上文的例子来说明。社工一般是这样写新闻

稿的:

为了提倡环保,提升环保意识,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某社区服务

中心社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20名居民参加活动。。。。。。

活动中,居民积极踊跃,有的发宣传单张,有的解说环保知识,有的。。。。。社区居民对此次活动很满意,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这

样的活动。

最后一句话是社工新闻稿最常见的了。

这样的新闻是没有亮点也没有信息量的,就只是说活动本身而已,

就是我所谓的就事论事。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修改:1、以宣传中

心年度计划为目标,你可以一笔带过活动情况,另起一段说明你们

中心今年的计划就是以环保为主题开展服务,环保宣传只是其中一

项活动,把中心的年度计划详细写出来,这样就可以借助活动,宣

传更多的东西。

2、以社工专业(居民互助)为亮点,你可以说明这次活动是在社工

的倡导下,居民自发发起的首次环保宣传活动,以突出新闻点,当

然是要基于事实啊。总而言之就是要挖掘、策划新闻点,不要就事

论事。

三、建议

想写好新闻稿,其实很简单,多看报纸,多模仿、多写。本人就是

这样成长的。

【篇二:社工培训心得】

做一个合格的受群众欢迎的新社工

——展现新社工“五心”级服务的姿态

在本次社工培训前,我已在社区工作了一年,从一个大学刚毕业初

入社会的学生开始接触社区群众,处理一些各种各样的社区事务,

虽然比较耐心,也很细心,自以为服务的比较周到,工作积极认真,但是总有许多事情处理的不尽如人意。经过这次为时一星期的社工

培训,老师们生动的讲解,举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结合具体

事件,加以理论的运用,把我认为很繁琐的问题变得有条有理,使

我收获颇多。

为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有过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用自己的事迹来

描述社工的广义,那一桩桩成功的案例,让群众满意的笑脸,为我

将来的社区工作增添许多信心。同时我体会到了,只有用心热爱这

份工作,用热情和爱投入到工作中去,不矫揉造作,积极在岗位上

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做一个收群众欢迎的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社区的百姓有事第一想到的就是

找社区的工作人员,因此在面对百姓寻求帮助的时候要用“五心”级

服务,耐心、细心、热心、责任心、上进心。

授课老师反复提到的一句话,老百姓其实是挺淳朴的,百姓的事无

小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作为社工都要耐心地接待。用简单的心去

理解这种身边的淳朴,真心实意的帮群众去分担排忧解难,怎样做

到这“五心”级的服务呢?

首先,面对社区百姓要有耐心,耐心的倾听,让百姓把事情的原委

详细的讲述完,再发表我们自己的意见,千万不可以为自己手上有

事在做而草草的打发来访者,不要因为赶时间没有听完事件的全部

而发表意见,以免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耐心的倾听,引导群众自

我认识。社区居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年龄、学识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面对不同人群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换

位思考,特别是年纪偏大的群众,更要有耐心。

其次,社区工作是一项细活,要替群众想的周到全面,不可马虎大意,每一位社区居民都是我们服务对象,不能疏漏任何一个人,对

社区居民的情况要了解,在这点上要做到十分细致,每个人都希望

被别人重视,最能体现在社区服务中,细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

就能感染居民的心。

再次,是要热情的为居民排忧解难,让居民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这

样也能帮助到我们的工作,用我们的热情去换来居民的体谅和理解,遇到每件事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积极的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温馨

和谐的社区环境。

最后是要有责任心和上进心,这是每个人都应积极去培养的处事态度,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

工作职责是为社区居民解决难题,使得大家相信我们,愿意把心事

烦事告诉我们,解决了这些事,我们的工作也能顺利的开展。因此

要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好社工。在工作中要用到许多的政策及法规法条,除了平时开会培训时的政策学习之外,在业余时间也要好好利

用时间,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也为工作中遇到不同层

次的服务对象打下基础。

以上是我本次新社工培训中提炼出的精华,也是我在今后社区工作

中的努力发展的方向。将它塑造成一种光辉的社工形象,投入到今

后的工作中,感染身边的其他同事,凝聚成咱们社工的精神,穿流

在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上,更好的为居民百姓服务!

2010年11月8日

【篇三:社工培训总结演讲稿】

演讲稿

时间荏苒,转眼一个月的上海社工培训之旅即将结束,经过这一个

月的社工实务提升研修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做一名优秀社会工作

者不容易,他需要融汇贯通各个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整合社会各

方面资源,运用专业技能帮助弱势群体,他们这种助人自助的价值

观深深感染了我。在临见实习结束的时候,总结自己一个月以来的

收获和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专题培训主要收获

在本次温州市社会工作专题实务提升培训中,我感受最多的是它在

我们以往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知识点和实务操作技巧。特别是刘勇老师讲到的《社会工作项目开发和运作》,让我了

解到社会工作组织是如何购买政府服务的以及项目方案是如何设计、制定流程,操作等等;从安秋玲老师和江怡老师讲的《社会工作个

案工作坊》和《社会工作小组工作坊》,学习到专业社会工作者应

如何做好个案和小组工作;顾高英老师讲的《社会工作实务技巧》

让我明白当好一名优秀社会工作人员,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

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以上这种“专题”式的授课模式,让我们更专注

于各个不同领域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及针对的技巧,在归纳与分析中

加深了对不同技巧的认识与运用,可谓是“温故”。同时,在课堂上

通过分小组讨论,让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念,是让我们积

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分享上来的一种良好方式,既活跃了课堂的气

氛又增加了与老师的互

动,可谓是“知新”、一举多得。

二、机构见习报告

结束了一个星期专题实务培训之后,我很荣幸被分配到上海市阳光

青少年社区事务中心见习,该机构承担政府委托的社区青少年教育、管理和服务事务,负责对全市青少年社工进行业务指导、管理和调配,支持其参加资格认证、职业培训等。中心在各区县设立社工站,负责对本区域内所属青少年社工进行业务指导、绩效考核和日常管

理。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赋予我们的思想理念却是根深蒂固的。首先实地参观瑞金街道,感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社区发展史。其次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居委会等办事机构了解办事流程,掌握服务技巧,提升服务能力。最后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服务社区发展。通过学习,让我更加认识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区不仅仅是政府的一个窗口,更是一个联系的纽带。在在见习期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去创益机构旁听张宁老师的“power of action”课程,张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他工作中的实例,通过互动的游戏调动现场气氛,激发在场每一位人的想象和创造力。他的理念,他的思维,他对poa透彻的分析,同样被运用到他们的游戏开发中,“绿色环保”、“火冒三丈”、“安全出行”这些游戏和知识相结合,让青少年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便能学到知识,个人很希望能将他们游戏引进到我们苍南,让苍南青少年儿童在游戏中了解知识,懂的环保,懂的如何自救。通过自己旁听,询问,参与,使得自己慢慢进入

社工角色。

三、学习体会及今后打算

本次培训中,我们结识了来自不同机构的社工,也通过社工协会的老师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力量和个人单打独斗力量的悬殊对比,了解到真正的精髓来自团队,真正的劳动果实只有与大家共享才是最甜。并也对自己在团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反思,我想这将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温州这个缺乏社会工作服务及意识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县、乡镇,开展社会工作是比较有难度系数的。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知问题,他们对社工这个概念并不了解,缺少有困难找社工这个意识,我想这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发展过程。其次是工作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并不完善,单靠机构自身发展是不够的,需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总之,要想在工作上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是一定要有一颗耐心和恒心!

《老子》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作为社工,我们要帮助服务对

象,但是我们更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帮助自己。同时这也是我们苍南组学员5个人共同的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