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1目的和范围

为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确定、控制、验证过程能力和产品特性。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统计技术的应用过程。

2 术语

本程序引用ISO/TS16949:2002标准的有关术语。

3 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策划和使用

3.2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统计技术的培训工作。

3.3各部门负责相关统计技术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4.1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控制图(Cmk,Ppk,Cpk,)、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网络图等。

4.2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4.2.1 技术质量部在质量检验和试验中,进行分析和评定时应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4.2.2 技术质量部在产品和过程开发、分析评定和产品风险估计、过程控制中,为了查明、控制和验证过程状况与产品质量,应按照规定应用统计技术;

4.2.3各相关部门在持续改进和过程优化中,进行分析和验证时,应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4.2.4其他如在顾客满意度分析、失效分析、测量系统分析、市场调查、质量信息统计分析、投入产出统计分析、质量成本分析等过程中,应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4.2.5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由项目小组确定应用的统计技术,并在相应的产品和过程控制文件中进行明确规定。

4.3常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及应用领域为:

1) 抽样计划:应用于大批量、破坏性、高成本的产品检验中。

2) 调查表:常用于对顾客意见及满意程度的征询活动。

3) 排列图:针对各类不合格及顾客投诉进行分类排列,找出主要问题或原因。

4) 因果分析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6) 测量系统分析(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的可信性分析。

4.4统计技术的采用

各部门应视使用目的、控制点的特性,选择适当统计技术手法,其运用范围参照下表:

使用时机使用统计方法使用部门

抽样计划控制图因果分析图排列图调查表MSA分析

进货检验○ 技术质量部

过程检验○ ○ 技术质量部

成品检验○ 技术质量部

过程能力计算○ 技术质量部

顾客满意度○ ○ ○ 销售部

测量系统分析○ ○ 技术质量部

供应商控制○ 技术部/生产部

过程监控○ 技术部/生产部

不合格品控制○ ○ ○ 技术质量部

质量指标统计○ 技术质量部

各部门业绩考核○ 相关部门

业务计划考核○ 办公室

4.5统计技术的培训

由办公室负责对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基本概念、统计技术理论及技能的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该统计技术。具体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5 相关记录

编制审核批准

【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的四个基本原理

【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的四个基本原理 作者:盈飞无限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 导语:统计过程控制,即: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简称SPC。作为一种先进方法论,统计过程控制主要对制造流程进行测量、控制与品质改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专门质量管理工具——SPC软件,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质量改进中。 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纸笔记录进行数据采集,企业负责人或者说质量主管主要靠“猜”。这种方法对人的经验过度依赖,非常不利于质量管理的效果。统计过程控制将在实时生产过程中获得的以产品或其他形式存在的质量参数绘制在事先确定好控制限的图表上,从而帮助企业对生产的过程进行实时的管控与分析,效果显著。下面文章将具体介绍统计过程控制的四个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了解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1、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之过程 所谓过程指的是共同工作以产生输出的供方、生产者、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输出的顾客之集合。过程的性能取决于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沟通、过程设计及实施的方式、动作和管理方式等。过程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只有它们在帮助整个系统保持良好的水平或提高整个过程的性能时才有用。 2、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之有关性能的信息 通过分析过程输出可以获得许多与过程实际性能有关的信息。但是与性能有关的最有用的信息还是以研究过程本质以及其内在的变化性中得到的。过程特性(如温度、循环时间、进给速率、缺勤、周转时间、延迟以中止的次数等)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我们要确定这些特性的目标值,从而使过程操作的生产率最高,然后我们要监测我们与目标值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如果得到信息并且正确地解释,就可以确定过程是在正常或非正常的方式下运行。若有必要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校正过程或刚产生的输出。若需要采取措施,就必须及时和准确,否则收集信息的努力就白费了。 3、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之对过程采取措施 通常,对重要的特性(过程或输出)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它们偏离目标值太远是很经济的。这样能保持过程的稳定性并保持过程输出的变差在可接受的界限之内。采取的措施包括变化操作(例如:操作员培训、变换输入材料等),或者改变过程本身更基本的因素(例如:设备需要修复、人的交流和关系如何,或整个过程的设计——也许应改变车间的温度或湿度)。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应用统计技术,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管理以及方针目标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正确评价整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统计技术应用的方法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 3.定义 3.1统计技术:所谓统计技术,一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且经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实用技术.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用统计技术可以得出有效的和客观的量化结论。二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的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4.职责 4.品质部: a.负责实施抽样检验及质量损失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负责统计技术过程应用的监控; b. 负责本部门年度目标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并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进行指导和推广 4.2总务部: a.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培训需求信息和员工考勤、工资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 b.负责对、能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3开发部门:负责开发各阶段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4制造部:负责对产能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5财务部:负责对经营指标、资金利用以及管理成本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6 市场部:负责对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7其他部门:负责与本部门KPI及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及统计技术的应用 5.管理程序与内容 5.1统计技术方法的识别和确定 5.1.1本公司主要采用下列统计方法用于数据分析: a. 排列图——适用于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主要原因; b. 因果图——适用于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分析; c. 调查表——适用于不合格品及原因调查、质量分布调查; d. 抽样检验法——适用于产品和过程的监测; e. 控制图——适用于质量控制点质量状况的控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分析与处理; 3.2 各管理处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程序 4.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 数据的来源 4.2.1 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动态; d.相关方(如业主和住户、供应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 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已发现的、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

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业主和住户的满意度; b.服务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息等。 4.3.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 办公室负责政策法规类信息、政府相关部门、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服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2.3 办公室、管理处积极与业主和住户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妥善处理他们的意见,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2.4 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单》报告办公室,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4.3.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3.1 办公室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4.3.3.2 各部门每季度将各种统计表、考核表及其他必要的信息上报公司办公室,对已发生的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3.3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办公室处理。 4.3.3.4 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单》反馈给办公室处理。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CCC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CCC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技术的应用场合和方法。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合: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 e)目标达成及改进。 3.引用文件 3.1 DXC2-QA-01 《抽样计划表》 3.2 DXC-2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4 DXC-13 《进料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5 DXC-14 《制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6 DXC-15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7 DXC-19 《不合格品控制控制程序》 3.8 DXC-21 《客户满意度调查程序》 3.9 DXC-06 《供应商管理程序》 3.10 DXC-01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4.职责 4.1 各权责部门负责统计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收集、传递、统计、分析、整理、公布、

保存,并确保数据的真实和计算的准确; 4.2 品质部负责对应用统计技术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统计技术应用进行指导 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审查。 5.程序 5.1主要应用的统计技术 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实验计划、查对表、直方图、推移图、抽样计划。 5.2统计技术运用 5.2.1层别法 在日常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时,品质部运用层别法将检验结果归类统计, 记入相应表格中,了解产品总体质量状况;制造过程中,装配部应用层别 法将检验结果归类统计,记入《工程记录表》中,了解总体制程能力和状 况,《工程记录表》副本分发品质部、技术部。 5.2.2柏拉图 每月10日前,装配部对上月《工程记录表》进行统计,填写《工程记录统 计月报表》,用柏拉图描述,了解制程过程中重要的质量问题;品质部对上 月出货检验记录进行统计,填写《ODXC抽检不良分析月报表》,用柏拉图描 述,了解出货产品品质重要质量问题; 5.2.3特性要因图 品质部就柏拉图描述的工程不良率、出货品质状况、客户退货情况中重大 品质问题,用特性要因图分析形成原因,必要时召集技术部、生产部、PMC 一起讨论,并将有关记录及要采取的措施知会相关部门。 5.2.4实验计划 当问题的形成原因确定,需要确定具体的变数时,品质部或研发/技术部运 用实验计划,求证可行方案。找到可行方案后,制定后续改善计划。 5.2.5抽样计划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1 目的 为了解和改善过程,通过对过程能力的分析、评估使其有量化资料,为设计、制造过程的改进,选择材料,操作人员及作业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做统计过程控制(P P K、C P K、CmK 、PPM)的所 有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SPC:指统计过程控制。 CpK: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有关过程的指数,计算时需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PpK: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类似于C P K的指数,但计算时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C a:过程准确度。指从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其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间偏差的程度。 C p:过程精密度。指从生产过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一般样本在50个以上)所计算出来的样本标准差(σ × ),以推定实际群体的标准差(σ)用3个标准差(3σ)与规格容许差比较。 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个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Cmk:设备能力指数:是反映机械设备在受控条件下,当其人/料/法不变时的生产能力大小。 4 职责 质量部负责统计过程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5 PPM、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 1.质量水准PPM的过程能力计算及评值方法: 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的数据为计数值时,制造过程能力的计算及等级评价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不良品数 PPM = × 1000000 检验总数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A PPM ≦ 233 制造过程能力足够。 B 233 < PPM ≦ 577 制造过程能力尚可;视过程控制特性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 C 577 < PPM ≦ 1350 制造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措施。2.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Ca = (x-U) / (T / 2)×100% 注: U = 规格中心值 T = 公差 = SU - SL = 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σ=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群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x =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B)Cp = T / 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 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SU-x)/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CPL(下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x-SL)/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Z1 = 3Cp(1+Ca)……根据Z1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1%; Z2 = 3Cp(1-Ca)……根据Z2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2% 不合格率P% = P1% + P2% 注:σ = R / d2( R 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 当n = 4时,d 2 = 2.059;当n = 5时,d 2 = 2.3267) C)Cpk = (1-∣Ca∣)× Cp 当Ca = 0时,Cpk = Cp。 D)Cpk = Min(CPU,CPL) = Min{(SU -x)/ 3σ,(x-SL)/ 3σ}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Ca值处理方法等级说明 A ∣Ca∣≦ 12.5% 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的规定并达到规格 (公差)要求须继续维持。 Ca值当U与 的差越小时, Ca值也越小, 也就是产品质 量越接近规格 (公差)要求 的水准。 B 12.5% < ∣Ca∣≦ 25% 有必要尽可能将其改进为A级。 C 25% < ∣Ca∣≦ 50% 作业员可能看错规格(公差)不按操作规定或需检查规格及作业规范。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1目的 为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准确判定工序能力和产品特性的波动情况,提高有关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确保产品在形成过程中满足控制和验证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有关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过程对各项统计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3 引用标准和文件 a 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第三版 b GB/LB01.01-2001《质量手册》第二版 4职责 4.1 品保部是应用统计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统计技术的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4.2 办公室负责统计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都了解有关如变差、过程能力、能力指数等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会正确的应用。 4.3 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应用需求计划的申报和统计技术的具体应用。 5 管理程序 结合我公司实际,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统计技术工具,并在控

制计划中标注,有关部门按其应用主要采用统计技术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 5.2 统计技术应用范围:对确定过程、控制过程和验证过程能力的部门开展统计技术。 5.3 统计技术的控制要求 为准确地应用统计技术,确保应用效果,应按下述步骤选用适用的统计技术。 5.3.1 确定需求,编制计划。 5.3.1.1有关部门根据应用统计技术的实际需要提出年度采用统计技术的需求计划,报品保部。 5.3.1.2品保部会同技术部对各应用统计技术部门提出的需求计划进行审查,并编制出全年统计技术应用计划,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发给提出部门实施。 5.3.1.3品保部组织评审统计技术应用计划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5.3.1.4新产品开发先期质量策划阶段,技术部需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工具,并纳入控制计划和检验指导文件及作业指导文件中,具体实施按《SPC的实施程序》执行。 5.3.2 组织实施,分类指导。 5.3.2.1批准后的统计技术应用计划,由统计技术应用部门负责人提出该计划在本部门的应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3.2.2办公室要根据有关部门需求和培训计划对确定采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具体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后,有关的管理、执行和

工具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工具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一使用规范 1 时刻保持工具整洁干净 2 保持工具摆放整齐有序,不得随意凌乱乱放 3 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使用蛮力、粗暴等手段施加破坏性作业防止对工具造成永久性损毁 4对于像改锥、钳子等不耐受力工具禁止用其他方法给其加力或敲击5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随用随取,用过后不得随意摆放在作业车辆上面,不用的工具要摆放到工具车上方,待中途使用。 6作业完毕后要及时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理脏污、归类、归位以便下次使用 7对借用的专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爱护,规范使用,不得违规操作。 8 工具在借用前一定要检查其完好性,用完后要保持其完好可靠性 9对待精密仪器和脆弱性专用工具更要仔细小心,确保工具的持续可用性 10 对于像电脑检测仪等精密电子仪器必要时请技术总监陪同知道作业,不得盲目操作 二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移交收回等程序,避免工具的丢失和离职交接没收回等现象,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A、工具的发放及领用事项: 1专用工具由公司统一购置,由专人保管,公司所有维修人员在使用专用工具时,必须在保管员处签字领取,工具使用完毕交还时,由保管员签字确认工具已回收(完好无损); 2除专用工具外,公司还为每位维修人员配备一套一汽大众专用个人

工具,个人工具由维修工本人在保管员处签字领取并由本人保管,公司随时安排专人对工具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进行抽查。 B、工具丢失赔偿事项: 1、维修人员所签字领取的专用工具,在使用完毕后没有及时交回而导致丢失的,由签字领用工具的本人按所遗失工具的原价进行赔偿; 2、维修人员领取的个人工具发生丢失情况的,领用人本人应及时申报补缺,所丢工具由公司代为购买,购买费用由其本人承担;如丢失工具后不及时申报的,公司检查时一经发现,由领用人按所丢失工具价格的2倍进行赔偿。 C、关于维修人员离职时工具交还事项: 维修人员在离职时,由本人在离职前将所领用工具如数且无损坏交回保管员处,如有缺失或损坏的,由本人按原价进行赔偿。 D、维修人员存在主观故意或恶意损坏工具的事项: 如有个别维修人员存在故意或恶意损毁工具的行为发生,公司一经发现,由损坏人本人按损坏工具价格的3倍进行赔偿。 E、其它事项: 专用工具及离职人员所交回的个人工具由保管员统一保管,如无其它情况发生而导致工具丢失的,由保管员本人照价赔偿。 一汽大众孝义德众售后

(完整版)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进行适当收集和分析,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来自检验检测活动及其他质量活动数据统计、分析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采用了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规定的术语。 4.职责 4.1各相关科室收集相关信息,提供本科室质量目标数据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并定时上报质量负责人。 4.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管理。 4.3办公室负责对外数据的收集、统计、汇总、上报。 4.4所长负责对数据分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 5.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5.1.1用户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 5.1.2服务满足政府和用户需求的符合性; 5.1.3服务、过程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2数据的收集 5.2.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质量目标完成结果、内外部审核

情况、管理评审的输出、上级部门检查的结果及反馈、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2.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检验检测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3可以采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5.3.1对用户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等,一般采用调查表、统计表等方法。 5.3.2对质量目标的完成结果、服务情况、供方情况等,在受控状态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调查表、统计表等找出过程的发展趋势。 5.4对数据分析的要求 5.4.1正确运用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5.4.2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5.4.3根据评价的结果,寻找改进的机会。 5.5数据分析结果的处理 5.5.1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应传递给所长,由其组织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寻找改进的机会,组织实施质量改进。 5.5.2数据分析的结果、质量改进的情况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相关文件 6.1接受安全监察管理程序; 6.2内部审核程序; 6.3不符合控制程序; 6.4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等。

SPC-统计过程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SPC,识别过程变差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原因,减少过程变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SPC。 3、术语 引用SPC手册中附录G的术语及符号。 4、职责 技术部负责SPC,其他部门配合。 5、工作程序 5.1本公司统计过程控制采用的方法: a)计数型数据:采用P控制图,计算过程能力(即PPM值)。 b)计量型数据;采用X—R控制图,计算Ppk和Cpk。 5.1.1X—R控制图的绘制和使用 A、收集数据 数据是以样本容量恒定的小子组的形式报出的,这种子组通常包括2-5件连续的产品,并周期性的抽取子组(例如:每15分钟抽样一次,每班抽取两次等)。应制定一个收集数据的计划并将它作为收集、记录及将数据画到控制图上的依据。 A.1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 a.子组大小:一般由4-5件连续生产的产品的组合,仅代表单一刀具、冲模板等生产出的产品。 b.子组频率:应当在适当的时间收集足够的子组,一般对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监测的子组频率可以是每班两次、每小时一次或其他可行的频率。 c.子组数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包含100或更多单值读数的25或更多个子组数可以很好的用来检验稳定性。 A.2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数据 X—R图通常是将X图画在R图之上方,下面在接一个数据栏。X和R的值为纵坐标,按时间先后的子组为横坐标。数据值以及极差和均值点应纵向对齐。数据栏应包括每个读数的空间。同时还应包括记录读数的和、均值(X)、极差(R)以及日期或其他识别子组的代码的空间。填入每个子组的单个读数及识别代码。 A.3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和极差(R) 画在控制图上的特性量是每个子组的样本均值(X)和样本极差(R),合在一起后它们分别反映整个过程的均值及其极差。 对于每个子组,计算: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核准:审核:制定: xxxx年xx月xx日发行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文件修订履历

1.目的:用于进料检验、制程能力、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统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以此分析问题来进 行对策,用以稳定质量及降低不良率的发生,以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由进料、制程管制至产品出货以及客户满意度,供应商考核均适用。 3.权责:品管部及相关单位。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抽样检验: 5.1.1.材料、半成品、成品之进出货检验,依据GB/T2828.1-2012 II级水平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允 收水平依据各物料之检验规范。 5.1.2.制程管制依据SIP或相关规范执行。 5.2.质量数据来源: 5.2.1.品管人员依据平时所作检验,测试或量测记录填入检验表中。 5.2.2.品管部门每月汇总各项检验表资料,运用统计手法统计分析各项质量数据,并于每周召开 品质会议上提报。 5.2.3.经统计分析后,如有质量问题时,由品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检讨,拟定各项质量预防措施, 并由品管单位追踪结案。 5.2.4.每月品管单位召开质量会议,作为质量目标及质量计划检讨或修订。 a)品管检验记录。 b)制程能力分析(如Cpk、管制图等)记录。 c)客户满意度评价记录。 d)生产记录。 e)设备校正、保养、维修等记录。 f)供应商评鉴记录。 g)订单审查及修改记录等。 5.2.4品管检验记录之分析,应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如管制图、柏拉图、鱼骨图等),结果做成[品 质月报] 5.2.5客户所关注(如客户投诉、退货、原因调查等事件)有关资料的分析,应及时将分析结果依书 面形式向客户报告。 5.2.6与公司目标有关数据的分析,应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成情况]。 5.2.7业务部依《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 成情况]以了解客户满意状况。

质量目标及统计技术应用管理程序

JINFENG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CO.LTD ., PROGRAM FILE P4.2.3-04 V1.0质量目标的管理和统计技术运用管理程序 2006/10/25发布2006/11/01正式实施中国高仕(东莞)文具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程序是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质量管理体系”中的“4.2文件要求”第三条“4.2.3文件控制”之各项要素并结合金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而成。 本程序主要起草及解释部门: 本程序拟制(起草)人: 本程序审核人: 本程序标准化: 本程序批准人:

1、目的 应用有效的分析方法,确定适宜的统计技术,基于逻辑分析结果权衡经验和直觉作出决定并采取措施,来分析控制工序过程的产品品质和查找不合格品发生原因,确保工序及产品质量有效地控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及质量的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塑胶、电子制品的流量形成的各有气过程及流量管理体系的各流程中进行统计技术分析工作均属之。 3、定义 3.1层别法:将各相关数据按其来源,性质,期限范围等进行收货分类,加以层别,为其他统计技 术提供,原始依据 3.2柏拉图:根据收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现象分别进行系统分类,计算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 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以所占的比例,依大小顺序排列,加上累计百分值以找出主要项目的图形. 3.3因果图:也叫鱼骨图,用于找出质量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直观明了地确定因果关系. 3.4调查表(检查表):也叫调查表,是收集数据规范化的内容,可直观显示出某段期限内,某项产 品不同质量所占每项的频次. 4、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对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选择,应用与评价,并负责各项检查点和工序序点,采 用统计技术抽样值做好质量统计技术应用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及统计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公布。 4.2 各部门及生产部质量统计人员要按有关要求负责实施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并做好本岗位 质量统计分析工作。并负责提供相关统计分析和原始数据,及时执行相应的改善措施。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适用的质量统计技术,并对质量统计技术的运用进行审批。 5、作业内容 5.1统计技术管理流程(附图) 5.2统计技术需求管制: 品质部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流程及制造工艺及行业特点,建立与维持“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以鉴别指出监督控制或验证各处控制情况所需使用的统计技术和相应的资料来源和应用管理方案。 5.3 统计技术的要求。 5.3.1 品质部根据车间各部门工序检验员的品质分析统计结果确定统计技术、监控、查找过程 品质因素或规律。 5.3.2 各部门的统计员对其主管产品或业务进行管理,并进行产品产量责任废品量的审核(重

统计过程控制程序内容(精华)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编号:CX.05.502 版本号/修改次:C/0 页次:第1页共4页实施日期:2002.4.30 统计过程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受控号: 持有者: 发放日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统计过程控制,以保证生产过程稳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SPC。 3. 定义 SPC:统计过程控制英文缩写。 4.职责 4.1 质量保证部负责成立SPC技术小组和组织进行量检具测量系统分析。 4.2 过程评估小组负责确定SPC工序及统计工具,并建立SPC作业指导书。 4.3 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评估制造过程能力。 4.4 过程评估小组负责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和上岗后提高性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5.工作流程 5.1 成立SPC技术小组 5.1.1质保部负责成立SPC技术小组,该小组负责对全公司SPC技术的咨询、释疑和开展SPC过程 的指导。 5.2 确定SPC工序 5.2.1 过程评估小组根据PFMEA确定SPC工序。 5.3 确定SPC工具 过程评估小组根据控制工序的控制参数、计量特性、测量系统的能力,参考AIAG的《统计过程控制》手册及《控制图实施细则》(FX.05.095/02-2000),合理地选择SPC控制图种类。 5.4评估制造过程能力 5.4.1生产管理部工业工程科负责组织评估制造过程能力; 5.4.2 过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 5.4.3 过程评估小组负责调查SPC工序的过程能力; 5.4.4 过程评估小组对C P值或C PK值≤1.33的工序制定优先改进计划; 5.4.5 过程评估小组确认控制图中的控制线。 具体见《工序能力研究实施细则》(FX.05.091/01-2000)。 5.5 建立SPC作业指导书 5.5.1 过程评估小组负责编写SPC作业指导书; 5.5.2 过程评估小组在《SPC作业指导书》中规定抽样频度; 5.5.3 过程评估小组在《SPC作业指导书》中规定样本容量;

IATF数据分析与统计过程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与统计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产品、QMS绩效等方面分析及持续改进活动的控制。 3.定义 3.1变差:指产品质量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产品质量的波动。 3.2控制(稳定性):指过程的统计稳定,也就是在过程中造成产品质量变差或波动的原因仅包括普通原因,没有特殊原因。 3.3过程能力:指在受控或稳定的状态下过程产生变差的大小,一般用6σ表示。 3.4统计过程控制:使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 3.5要求:明示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6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组织与产品符合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销售部负责组织与满意度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质量部负责组织与QMS绩效和有效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采购部负责组织与供应商绩效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生产部负责组织与产品制造、设备管理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

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综合部负责组织与公司经营、风险与机遇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技术部、新能源事业部负责组织与设计开发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 4.2各部门依据确定的统计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 4.3质量部负责持续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必要时组织成立项目评价小组负责对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状况及成果进行评价,并将批准的持续改进验证成果纳入体系文件;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的策划、协调、验证工作,并负责批准持续改进计划; 4.5 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持续改进计划并负责实施。 5.0 工作程序 5.1 数据分析 5.1.1数据收集 公司确定数据收集内容,这些数据可通过监视测量结果、体系运行记录、或来自顾客、供方、行业的信息获得。各部门按职责应在以下方面收集数据:a)公司经营业绩 —产值、产量; —交付准时率、市场份额、销售回款 —质量成本、内部故障、外部故障; b)顾客要求符合性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 —准时交付率统计与分析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文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得 为收集与分析适当得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得适宜性与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得目得,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局输电、变电、配电生产得全过程及其相关环节得数据分析。 3、职责 3、1管理副局长或生产副局长(总工程师)负责有关数据分析方法及实施方案得审批。 3、2计划发展部负责有关生产经营方面如可控成本、线损、电价等数据得收集、分析与控制。 3、3生产技术部负责与电能质量有关得数据如:设备完好率、设备可靠性、缺陷、电压、谐波源得监测等数据得收集、分析与控制。 3、4 安全监察部负责安全方面有关数据得收集、分析与控制。 3、5市场营销部负责客户投诉情况、客户满意率调查、电费回收、电价等方面数据得收集与分析控制。 3、6物资公司负责收集供方得信息等(包括:价格变动、新技术/新材料得应用、供方提供合格品得能力等); 3、7局办公室负责人大政协提案处理、政策法规信息与技术标准类数据得收集。 3、8其它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数据得收集、整理与分析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4、1数据包括: 与供电、变电、输电过程及供电服务过程有关得电能质量、服务质量与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得数据,包括监视与测量得结果等。 4、2数据得来源 4、2、1外部来源 a 政策、法规、标准等; b 上级部门检查得结果、外审信息; c 电能供应及服务过程新技术、新装备、新知识发展方向; d 相关方(如客户、上级领导、供方等)反馈意见如安全检查、行风评议结果及客户投诉等; e 各相关部门在与用户沟通时,应对了解得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涉及其它部门得重大信息报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安排分析处理。 4、2、2内部来源 a 日常工作,如:不合格物资得返工返修;目标完成情况;日常得监督检查;;质量、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电能、供电服务质量得监视与测量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得其它记录; b 存在、潜在得不合格,如:质量、安全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 紧急信息,如:突发事故等; d 其它信息,如职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得记录、书面活动、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数据得确定与收集 4、3、1数据得确定数据来源于监视与测量活动,产品实现过程与与客户、供方有关得过程、

清洁工具标准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清洁工具的管理规程,规范一般区和洁净区卫生工具的清洗、使用,传递等操作,确保清洁工具符合GMP的要求,以保证清洁工具不会对清洁及环境造成污染,防止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2.责任 生产部负责制定本规程,生产车间各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质量部QA负责监督。3.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车间所有清洁工具和用品。 4.内容 4.1.分类 4.1.1.卫生工具分为一般区用、洁净区用及设备用。 4.2.各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 4.2.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布、毛刷、扫帚、水桶、簸箕、垃圾桶、盆 等。 4.2.2.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丝光毛巾(必要时B级区可采用包尼龙绸包布的丝 光毛巾)不锈钢(塑料)洁具(桶、盆、撮子)等。 4.2.3.设备使用得清洁工具:不掉纤维的抹布或丝光毛巾、小刷、小撮子等。 4.3.制定原则 4.3.1.一般生产区用与洁净区用要严格分开,不同洁净级别用的清洁工具要严格分开。丝 光毛巾、抹布可采用缝制不同颜色布料挂环或缝制字等来区别(比如规定设备用粉红色,墙、顶棚、操作台面等用蓝色,地面用白色标记),用具外部可用漆写(喷)字,或贴字标识使用区域。 4.4.洁净区清洁工具的管理 4.4.1.设备用清洁工具必须单独清洗,与生产用清洁工具颜色不同或有区别标志。 4.4.2.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用完后要按各区清洁工具清洁、消毒,填写《清洁工具清 洗、消毒记录》。停用超过一周应重新清洗,消毒或灭菌后方可使用,未清洁或消毒的工具严禁使用。抹布,毛巾干后挂在洁具架上或放入洁净塑料袋内,桶、盆倒置放在固定位置上。 4.4.3.洁净区清洁工具应选购清洁力强,不易脱落纤维,不长霉、易洗涤、消毒或灭菌的 材质。 4.4.4.洁净区的清洁工具应专用,如清洗生产工具的抹布和清洗墙壁,门窗所用的抹布应 区分清洗、消毒和使用。 4.4. 5.已清洁的工具应挂有《清洁合格证》标识,分区放置,防止交叉污染。卫生工具贮 存于各区清洁间内,由区域操作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在国内,大多侧重基本方法的介绍,而忽视了统计实验的教学。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枯燥无味。为此,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以使学生对统计软件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统计软件的种类 1.SAS 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大型统计分析系统,被誉为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尽管价格不菲,SAS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生产和金融等不同领域,并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SAS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9000多个客户群,直接用户超过300万人。在我国,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卫生部,中国科学院等都是SAS系统的大用户。尽管现在已经尽量“傻瓜化”,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训练才可以使用。因此,该统计软件主要适合于统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使用。 2.SPSS SPSS作为仅次于SAS的统计软件工具包,在社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由于SPSS容易操作,输出漂亮,功能齐全,价格合理,所以很快地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纷纷就SPSS 的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称赞。迄今SPSS软件已有30余年的成长历史。全球

约有25万家产品用户,它们分布于通讯、医疗、银行、证券、保险、制造、商业、市场研究、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在国际学术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凡是用SPSS软件完成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可以不必说明算法,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和信誉之高。因此,对于非统计工作者是很好的选择。 3.Excel 它严格说来并不是统计软件,但作为数据表格软件,必然有一定统计计算功能。而且凡是有Microsoft Office的计算机,基本上都装有Excel。但要注意,有时在装 Office时没有装数据分析的功能,那就必须装了才行。当然,画图功能是都具备的。对于简单分析,Excel 还算方便,但随着问题的深入,Excel就不那么“傻瓜”,需要使用函数,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方法了。多数专门一些的统计推断问题还需要其他专门的统计软件来处理。 4.S-plus 这是统计学家喜爱的软件。不仅由于其功能齐全,而且由于其强大的编程功能,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编制自己的程序来实现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它也在进行“傻瓜化”,以争取顾客。但仍然以编程方便为顾客所青睐。 5.Minitab 这个软件是很方便的功能强大而又齐全的软件,也已经“傻瓜化”,在我国用的不如SPSS与SAS那么普遍。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过程分析工作表(乌龟图)

1.目的 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 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5.程序内容 5.1 统计技术管理 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标准作业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标准作业文件编制提供依据,使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标准作业文件符合标准化管理规定,以标准化的形式对产品过程作业进行控制,达到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作业文件有效性管理。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过程标准作业文件的管理。 3 定义 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工艺规程、明细表、工艺装备、特殊工艺过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工位控制作业文件:标准作业指导书、工作要素表等生产过程作业文件。 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编制标准文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工作班组通过减少浪费、持续改进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4 职责 生产制造部负责公司生产作业过程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对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负责对生产作业的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负责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劳保保护、安全环保卫生等工作监督检查。 设计研究所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和生产作业文件的标准化管理,负责产品过程技术文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负责产品生产质量检查作业文件编制和实施。

承制单位技术组负责承制产品过程技术文件设计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管理,承制单位负责组织产品生产过程、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的管理 产品过程设计必须依据产品设计图样和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编制,产品过程设计文件编写要详细,各个环节要考虑周全,要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应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定。 公司技术部负责对产品关键、重要工序和特殊工艺等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的审批,负责对生产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产品承制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标准化实施工作,负责产品关键、重要工序和特殊工艺等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并对正确性负责。 对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编写的具体要求 作业指导书审批:按工艺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经批准下发执行。 作业指导书发放、更改、归档等管理应符合公司文件控制程序规定。 产品过程设计技术文件的有效性控制由技术设计部门按产品工艺文件控制相关程序进行管理,并负责产品工艺文件有效的检查监督。 工位控制作业文件的管理 生产作业文件的编制由生产部门GFPS办公室组织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依据相关工艺流程、产品工艺、工位作业范围、工位承担产品等进行编制,小组成员(车间班组或小组)在组长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制定及更新相关工位生产作业指导书,保持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