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样题-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样题-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样题-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样题-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样题

科目:《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元树,当它为一棵________二元树时具有最小高

度,当它为一棵________时,具有最大高度。

2、设数组a[1..50,1..80]的基地址为2000,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若以行序

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45,68]的存储地址为_________;若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45,68]的存储地址为____________。

3、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单链表,在已知的结点*p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

复杂度为________,在给定值为x的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int*p(),(*q)();则p是________________,而q是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ecfhg,中序序列为dbeahfcg,则该二叉树

的根为__________,左子树中有___________,右子树中有___________。

6、己知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二分法查找90

时,需__________次查找成功,47时__________成功,查100时,需__________次才能确定不成功。

7、XML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应用是____________。利用它可以存储和发布各

种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制地理信息在Web浏览器中的显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用来表示一个变量的地址或者表示另一变量的地址的变量是()。

A.函数;

B.指针;

C.数组;

D.结构体;

2、在C语言中,若函数调用时实参是数组名,则传递给对应形参的是()。

A.数组空间的首地址;B.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值;C.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D.数组中所有的元素;

3、int a = 2,则执行完表达式a+=a+=a-=a*a;后,a的值是()

A.-4;B.0;C.-8;D.16;

4、若有说明:int a[][3]={1,2,3,4,5,6,7};则a数组第一维的大小是()。

A. 2

B. 3

C. 4

D. 无确定值

5、二维数组A的每个元素是由6个字符组成的串,其行下标i=0,1,…,8,列下

标j=1,2,…,10。若A按行先存储,元素A[8,5]的起始地址与当A按列先存储时的元素()的起始地址相同。设每个字符占一个字节。

A. A[8,5]

B. A[0,9]

C. A[5,8]

D. A[3,10]

6、已知有下面的三个类(使用C++语言描述):

class A

{ int a;

public:

void fun()

{ cout<<”class A fun() is called”<

……

};

class B

{ int a;

public:

A *a;

……

};

class C

{ int a;

public:

B *b;

……

};

在主程序中,定义一个类C的对象指针C *obj。则下面的引用正确的是()。

A. obj->b->a->fun();

B. obj.b->a.fun();

C. obj->b.a->fun();

D. obj.b.a->fun();

7、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目的是()。

A.便于进行矩阵运算 B.便于输入和输出

C.节省存储空间 D.降低运算的时间复杂度

8、链表所具备的特点是()

①可随机访问任何一个元素;②插入、删除操作不需要移动元素;

③无需事先估计存储空间大小;④所需存储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计算机算法是指()

A.数值计算方法;B.对抽象数据结构的操作方法;

C.非数值计算方法;D.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10、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试从下面的语句中选出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

语句()。

(1) L->next=S;

(2) S->next=L;

(3) S->next=L->next;

(4) L->next=S->next;

(5) L=S;

(6) S=L;

A.(1)(6);B.(3)(5);

C.(4)(6);D.(2)(5);

11、一组记录的关键码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

A.(38,40,46,56,79,84) B. (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 (40,38,46,84,56,79)

12、一个n个顶点的连通无向图,其边的个数至少为()。

A.n-1 B.n C.n+1 D.nlogn;

13、有关类和对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类是对于众多对象的归纳;

B. 类的对象具备该类的所有特征;

C. 类是抽象的数据结构,而对象是具体的事件或事物等;

D. 在程序中,我们只能使用对象的成员,而不能直接使用类的成员;

14、以下语句或语句组中,能正确进行字符串赋值的是()。

A. char*sp; *sp="right!";

B. char s[lO];s="right! ";

C. char s[10];*s="right! ";

D. char*sp="right! ";

15、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结点p↑满足()。

A.p↑.link=head B.p↑.link=NIL C.p=NIL D.p= head 16、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1<=i<=n+1)。

A. O(0)

B. O(1)

C. O(n)

D. O(n2)

17、有六个元素6,5,4,3,2,1 的顺序进栈,问下列哪一个不是合法的出栈

序列?()。

A. 5 4 3 6 1 2;

B. 4 5 3 1 2 6;

C. 3 4 6 5 2 1;

D. 2 3 4 1 5 6 ;

18、软件管理是软件工程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以下哪些是软件工程管理应包括的

内容?()。①人员组织;②进度安排;③.质量保证;④成本核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若一棵二叉树具有10个度为2的结点,5个度为1的结点,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是()

A.9 B.11 C.15 D.不确定

20、以下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

A.int a[2][]={{1,0,1},{5,2,3}};

B.int a[][3]={{1,2,3},{4,5,6}};

C.int a[2][4]={{1,2,3},{4,5},{6}};

D.int a[][3]={{1,0,1},{},{1,1}};

21、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 在C语言中

A.实参和与其对应的形参各占用独立的存储单元

B.实参和与其对应的形参共占用一个存储单元

C.只有当实参和与其对应的形参同名时才共占用存储单元

D.形参是虚拟的,不占用存储单元

22、对二叉树的结点从1开始进行连续编号,要求每个结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子的编号,同一结点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编号小于其右孩子的编号,可采用( )次序的遍历实现编号。

A.先序 B. 中序 C. 后序 D. 从根开始按层次遍历

23、如下所示是一棵5阶B树,该B树现在的层数为2。从该B树中删除关键码

38后,该B树的第2层的结点数为()。

A. 6;

B. 7 ;

C. 8;

D. 9;

24、以下正确的说法是____

A. 定义函数时,形参的类型说明可以放在函数体内

B. return后边的值不能为表达式

C. 如果函数值的类型与返回值类型不一致,以函数值类型为准

D. 如果形参与实参类型不一致,以实参类型为准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的遍历是从给定的源点出发每一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

B.遍历的基本算法有两种: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

C.图的深度遍历不适用于有向图

D.图的深度遍历是一个递归过程

26、下面对于数组的定义正确的是()。

int M=10;

const int N=9;

static int K=20;

#define J 50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cin>>I;

int array1[I]; ———————————————①

int array2[M]; ———————————————②

int array4[K]; ———————————————③

int array3[N]; ———————————————④

int array5[J]; ——————————————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 ④⑤;

27、执行完下列语句段后,i值为:()

int f(int x)

{ return ((x>0) ? x* f(x-1):2);}

int i ;

i =f(f(1));

A.2 B. 4 C. 8 D. 无限递归

28、一个递归算法必须包括()。

A. 递归部分

B. 终止条件和递归部分

C. 迭代部分

D.终止条件和迭代部分

29、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

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30、在一棵m阶的B+树中, 每个非叶结点的儿子数S 应满足 ( ).

A.

??

?

??

?+

2

1

m

≤S≤m B.

??

?

??

?

2

m

≤S≤m

C. 1≤S≤

??

?

??

?+

2

1

m

D. 1≤S≤

??

?

??

?

2

m

31、设哈希表长为14,哈希函数是H(key)=key%11,表中已有数据的关键字为15,

38,61,84共四个,现要将关键字为49的结点加到表中,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则放入的位置是( )

A.8 B.3 C.5 D.9

32、如果待排序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前后它们的相互位置发生颠倒,则称该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就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A.起泡排序 B.归并排序 C.希尔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33、对一组数据(84,47,25,15,21)排序,数据的排列次序在排序的过程中的变化为

(1) 84 47 25 15 21 (2) 15 47 25 84 21

(3) 15 21 25 84 47 (4) 15 21 25 47 84

则采用的排序是 ( )。

A. 选择

B. 冒泡

C. 快速

D. 插入

34、在下列排序算法中,哪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初始排序无关()。

A.直接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直接选择排序

35、定义如下结构体,那么以下的变量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struct node {

int j, k;

} x, *p=&x;

A.p->k=2;B.(*p).k=2; C.x.k=2;D.x->k=2;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语言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 适用层次:高技 总 学 时:320学时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高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必修的课程,本课程采用的语言是Javascript,简单、实用,能使互联网前端和后端有机的结合;利用第三方库、模块,学生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互联网产品,同时为专业知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课程与互联网密不可分,通过掌握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力。 2、教学基本任务和要求 熟练使用Javascript编写程序;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制作前端网页,熟悉jQuery、Bootstrap等框架的使用;掌握利用Node.js和Express.js构建服务器后台程序,并与前端进行数据交互;了解产品的用户体验,识得UI制作;掌握利用UML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功能图、流程图等;知道WebSocket原理,并学会使用WebSocket构建实时通讯系统;通过Node.js第三方模块,学会动态地构建应用程序的多样主题;了解Ghost开源系统,识得利用Ghost构建多样主题的博客网站;

掌握国外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能看懂、理解搜索结果的英文内容。 3、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理论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性要求学生多动手。因此课程的重点放在项目实践上,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项目协作能力。理论知识以精讲为主,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为学生提高动手技能打好基础;多利用国外搜索引擎,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交流能力。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 号章节内容总学 时 讲授 学时 训练 学时备注 1第一章 课程介绍22 2第二章 基本语法1266§2.1 变量与数据类型 §2.2 程序结构控制 §2.3 自定义函数 §2.4 字符串函数 §2.5 Math函数 2 1 1 1 1 2 1 1 1 1 3第三章 闭包与回调函数1266§3.1 剖析函数定义 §3.2 闭包 §3.3 回调函数 2 2 2 2 2 2 4第四章 对象1266§4.1 对象的使用 §4.2 this、apply、call §4.3 原型继承 2 2 2 2 2 2期中考试

中科院遥感所考博 遥感图像处理2000-2004.

2000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基础部分 1.简述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2.分别从空域和频域上解释图像增强原理,并说明它们的关系 3.写出图像退化模型,并简述各个量的意义及其求法 4.简述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的原理及优点. 5.试述SSDA(序贯相似性检测)图像配准算法的原理 6.如何抑制斑点噪声?如何去除不均匀光照的影响? 二、综合部分(40) 在已学过(或从事过)的遥感图像处理内容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论述(包括:1.该方向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2.目前的发展状况与主要存在的问题.3.可能的解决途径等)。 2001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 基础部分 1.如何利用傅立叶变换计算卷积(图示)? 2.如何判定并消除斑点噪声? 3.简述几何精纠正的步骤 4.如何利用直方图进行色调调整? 5.设一幅图像大小为N=64*64,有8个灰度级,其灰度概率分布如下表: k r k n k n /n o r =0 790 0.19 7/11=r 1023 0.25 7/22=r 850 0.21 7/33=r 656 0.16 7/44=r 329 0.08 7/55=r 245 0.06 7/66=r 122 0.03 7如何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6.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其中, s(x,y)表示所成的象, r(x,y)表示地面景物的发射率,代表原始信号, t(x,y)表示云层的透射率,代表云层噪声,L 为太阳光强度。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恢复,简述恢复原理及过程。 二、综合部分:试分析为什么目前自动图像分类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并指出可能的突破点。 2002年遥感图像处理 一、考试内容包括 1.如何抑制斑点噪声? 2.说明什么情况下进行线形拉伸处理. 3.什么叫灰度共生矩阵? 4.计算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时,用到傅立叶变换的那些性质? 5.试述RS 图像的几何纠正过程. 二、考试内容包括 1.试述图像分类的方法及原理,并指出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假设薄云覆盖下地面景物的成象模型为: s(x,y)=L*r(x,y)* t(x,y)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教案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教案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课程号:1080067 编写日期:20XX年7月 第1章C语言概述(3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C语言的特点;通过简单C程序的例子,了解C 程序的基本构成,要求通过学习简单例子,学生能编写简单程序;熟悉C程序编译环境。[教学内容] .1C语言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 .2C语言的特点 .3简单的C程序介绍 .4C编译环境 1.4.1 C程序编译环境 1.4.2 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第2章程序的灵魂——算法(3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算法的概念及特性,并正确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来表示算法的。 [教学内容] 2.1算法的概念 2.2 简单算法举例

2.3 算法的特性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4.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2.4.2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2.4.3三种基本结构和改进的流程图 2.4.4用N-S 流程图表示算法 2.4.5用伪代码表示算法 2.4.6用机器语言表示算法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3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3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C语言的特点、掌握上机步骤、C语言符号;理解数据类型、变量说明、常用的数学函数、运算符及表达式。 [教学内容] 3.1 数据类型 3.1.1 C的数据类型 3.1.2 常量和符号常量 3.1.3 原码、反码及补码 3.1.4 变量 33..11..55 整整型型数数据据 33..11..55..11 整整型型常常量量

33..11..55..22 整整形形变变量量 33..11..55..33 整整形形数数据据的的溢溢出出 3.1.6 实型数数据据 33..11..66..11 实实型型常常量量 33..11..66..22 实实型型变变量量 33..11..66..33 实实型型数数据据的的舍舍入入误误差差 3.1.7 字符型数据 33..11..77..11 字字符符常常量量 33..11..77..22 字字符符变变量量 33..11..77..33 字字符符串串常常量量 3.2 变量赋初值 3.3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3.4 运算符及表达式 3.4.1 C运算符简介 3.4.2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4.3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3.4.4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第4章 顺序程序设计(3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赋值语句、复合语句、最基本的输入输出函数及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 V A程序设计”、“https://www.doczj.com/doc/0a10978628.html,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等课程是软件开发类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此类课程传统的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法,老师感觉教学实施很困难,学生感觉不能理解所教内容,没法独立完成简单程序的编码任务。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在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可以改变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基本的软件开发工具之一,学生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学习的着重点。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在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的实施谈谈笔者的初浅认识与实践体会。 2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适应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能,还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和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2.1探究教学策略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感觉编程类课程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许多知识点抽象空洞,不能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也难于理解。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率。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以任务链的方式合理的呈现任务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来建构知识和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特点,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任务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入知识点→任务解决。 2.2设计任务情境,激活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将枯燥的编程知识与实际应用及

样题-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样题 科目:《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元树,当它为一棵________二元树时具有最小高 度,当它为一棵________时,具有最大高度。 2、设数组a[1..50,1..80]的基地址为2000,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若以行序 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45,68]的存储地址为_________;若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45,68]的存储地址为____________。 3、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单链表,在已知的结点*p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 复杂度为________,在给定值为x的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int*p(),(*q)();则p是________________,而q是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ecfhg,中序序列为dbeahfcg,则该二叉树 的根为__________,左子树中有___________,右子树中有___________。 6、己知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二分法查找90 时,需__________次查找成功,47时__________成功,查100时,需__________次才能确定不成功。 7、XML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应用是____________。利用它可以存储和发布各 种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制地理信息在Web浏览器中的显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用来表示一个变量的地址或者表示另一变量的地址的变量是()。 A.函数; B.指针; C.数组; D.结构体; 2、在C语言中,若函数调用时实参是数组名,则传递给对应形参的是()。 A.数组空间的首地址;B.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值;C.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D.数组中所有的元素; 3、int a = 2,则执行完表达式a+=a+=a-=a*a;后,a的值是() A.-4;B.0;C.-8;D.16;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1 简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汇编语言运行、调试环境及方法。 2.掌握简单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 3.熟悉调试工具DEBUG,并运用DEBUG 工具调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汇编源程序,汇编连接汇编源程序,并利用DEBUG 工具调试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 若X、Y、R、W 是存放8 位带符号数字节单元的地址,Z 是16 位字单元的 地址。试编写汇编程序,完成Z←((W-X) ÷5-Y)?(R+ 2) 。 2.试编写一个程序,测试某数是否是奇数。如该数是奇数,则把DL 的第0 位置1,否则将该位置0。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程序算法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3.程序运行结果。 4.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实验2 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汇编语言运行、调试环境及方法。 2.掌握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 3.熟悉调试工具DEBUG,并运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汇编源程序,汇编连接汇编源程序,并利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编写汇编程序,统计某存储区若干个数据中英文字母的个数,并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2.从键盘任意输入一组字符数据,请编写汇编程序将该组数据加密后在屏幕上显示。参考加密方法是:每个数乘以2。(说明:本题的加密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拟定)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程序算法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3.程序运行结果。 4.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实验3 子程序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汇编语言运行、调试环境及方法。 2.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 3.熟悉调试工具DEBUG,并运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汇编源程序,并利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编程以十进制形式和十六进制形式显示AX的内容,并把两个显示功能分别封装成子程序dispDEC和dispHEX。 2.设在以EXAMSCORE为首地址的数据缓冲区依次存放某班10名同学5门功课的成绩,现要统计各位同学的总分,并将总分放在该学生单科成绩后的单元,并调用第1个程序封装好的子程序,以十进制方式显示统计情况,显示格式自行设计。请编程完成此功能。数据缓冲区参考数据定义如下: EXAMSCORE DB 01 ;学号 DB 89,76,54,77,99 ;单科成绩 DW ? ;该学生的总分 DB 02 ;学号 DB 79,88,64,97,92 ;单科成绩 DW ? ;该学生的总分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程序算法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3.程序运行结果。 4.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实验指导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实验指导书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实验大纲 实验一 TC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运行环境。 2、掌握C语言程序的书写格式和C语言程序的结构。 3、掌握C语言上机步骤,了解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4、本实验可在学习完教材第一章后进行。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TC,运行一个程序,尝试用CTRL+F9编译运行;用ALT+F5查看结果。学会调试程序,实验TC的各个菜单功能。

2.输入并调试下列程序 #include mai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 ”); } 3. 输入并调试下面程序,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改 #include main() {int a,b; a=123 b=456; sum=a+b; printf(“sum= %d\n ”,sum); } 实验二 基本数据类型一、实验目的 1.熟练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2.了解表达式的运行结果 3.了解C语言中数据类型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了解整数变量的数据范围 #include main() {int a; long b; a=32767; a=a+1; printf(“a=%d\n ”,a); b=32767; b=b+1; printf(“b=%d\n ”,b); 2.字符变量的使用 #include main() {char c1,c2; c1=’A ’; c2=97; printf(“c1=%c,c2=%c ,c1=%d\n ”,c1,c2,c1); printf(“c=%c\n ”,c1+1); } 3.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要求输出摄氏温度。公式为)32(9 5 -=F c 。输出要有文字说明,取2位小数。

历年中科院遥感所 GIS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博真题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空间拓扑关系 2. 地址匹配 3. 元数据 4. 栅格数据结构 5. 空间数据精度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 3. 叠加分析 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 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1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址匹配 2. 地图精度 3. 关系数据库 4. 四叉树 二、简答题 1. GIS的特点及应用 2. GIS的结构及功能 3. 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 三、论述题 1. GIS的发展趋势 2. 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 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空间 2. 行程编码 3. 地址匹配 4. 拓扑关系 5. 空间数据元数据 二、简答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 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

三、问答 1. GIS的发展历程 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 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版本一) 一、名词解释 1. GIS 2. 数据挖掘 3. 空间索引 二、简答题: 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 2、数据质量标准 三、论述 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 2、关于温度梯度的 2003年GIS试题(版本二) 一名词解释 DEM、TIN、平移转换、栅格结构 二、简答 1、GIS的组成 2、空间拓扑分析 3、GIS互操作 三、论述(任选二个) 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 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 2005年中国科学院遥感所GIS考博试题 一、简答题 1. 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缺陷 2. GIS中TIN的生成步骤 3. 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GIS标准化的内容 5.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6.谈谈GIS与RS的关系 7.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 8. 电子地图的特征 9. 空间索引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 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伤亡。请设计一个海啸预警、检测、评估系统的系统方案。

中科院遥感所课程介绍

一.中科院遥感所博士专业选修课介绍 一、近年开设课程 1.高光谱遥感 40学时/2学分(张兵) 2.遥感物理 54学时/3学分(牛铮、柳钦火) 3.微波遥感 40学时/2学分(李震) 4.地球系统科学 40学时/2学分(毕思文) 5.遥感图像处理 60学时/4学分(唐娉) 6.虚拟地理环境 30学时/2学分(龚建华) 7.网络空间信息技术 30学时/2学分(杨崇俊) 8.数字城市 30学时/2学分(池天河) 9.量子遥感 10学时/1学分(毕思文) 10.滑坡遥感 10学时/1学分(王治华) 11. 遥感应用方法论 60学时/3学分(吴炳方) 12. 海洋遥感 30学时/2学分(唐军武) 13. 热红外遥感 10学时/1学分(陈良富) 14. 定量遥感反演 15学时/1学分(薛勇) 15. 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程序设计与应用(马建文) 16. 遥感图像解译(刘亚岚、魏成阶) 二、年度授课情况 2006博士专业课(秋季) 1.遥感物理54学时/3学分(牛铮、柳钦火) 2.热红外遥感 10学时/1学分(陈良富) 3. 高光谱遥感 20学时/2分(张兵) 4. 定量遥感反演 15学时/1学分(薛勇) 5、海洋遥感 30学时/2学分 07年博士专业课(春季)所开课程 1.遥感图像解译 12学时/1学分(刘亚岚、魏成阶) 2.“数字城市”理论、技术与方法30学时/2学分(池天河等)3、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程序设计与应用 21学时/2学分(马建文)07年博士专业课(秋季)开设课程 1、遥感物理 54学时/3学分(牛铮、柳钦火) 2、微波遥感 40学时/2学分(李震) 3、遥感应用方法论 40学时/2学分(吴炳方等) 08年博士专业课(春季)课程 1、遥感图像解译 12学时/1学分(刘亚岚、魏成阶) 2、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程序设计与应用 21学时/2学分(马建文) 3、遥感图像处理 21学时/2学分(唐娉)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李彩玲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愿与同道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策略;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李彩玲,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C语言是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目标程序效率高、移植性好等特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学生掌握这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有效途径。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的语法,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如何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师的讲授是很难将复杂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笔者在多年任教过程中,不断分析学生特点,尝试运用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C语言教学的原则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设计举例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先给出问题,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在老师提示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性,因此在做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每位老师要确实的融入爱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学校的关怀,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力度。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通过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我们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使贫困生打开心扉。 (三)以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为切入点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生的“成长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以增强学生自尊与自信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正面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艺术类的专业尽可能地组织一些绘画展出或设计比赛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贫困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外宣泄到活动中去,而不是对内指向自己和对外指向他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并通过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大力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学校应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定期对学生德育工作队伍进行培训,并为其提供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使大家能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从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能力及时发现贫困学生的心理异常,并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制,有效的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从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针对艺术类学生心理特点开设心理讲座,从而提高贫困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有效的促进贫困生能够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获得对自我更为适当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2.雷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 · 012 ·

《算法和程序设计》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拟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空,每空2分,共40分) 1.使用计算机解题的步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正确理解题意→设计正确算法→寻找解题方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B.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C.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调试运行→编写程序D.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2.下列算法展示了一台自动售货机一次售货的工作流程: 步骤1:等待接收一枚硬币。 步骤2:若硬币面值不是0.1元、0.5元、1元,退回硬币。 步骤3:若投入货款达1.5元或以上,执行步骤4和5。 步骤4:售出一个口香糖。 步骤5:从接收货款中减去1.5元。 步骤6:退回余额。 下列关于这个算法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算法采用自然语言表示 B.这台自动售货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售出口香糖 C.上述算法属于顺序算法结构 D.这台自动售货机只会在接受硬币达2元时才放出口香糖 3.规定窗体文件的扩展名是( )。 A.B.C.D. 4.假设某一程序如下,则能触发该程序的事件是() 2() 1“示例” A.2 B.C. 1 D. 5.下列结果为的逻辑表达式是()。 A.(3<8) B.(3<8)(5>10) C.(3<8)(5<10) D.(3>8)(5>10) 6.以下语句中正确的是( )。 A.1 50000 B.888 C.= 9 D.d(1 500) 7.在中,添加一个标签,在工具箱中要单击控件是()。

A . B . C . D . 8.下列运算结果中,值最大的是 ( )。 A .3\4 B .3/4 C .4 3 D .3 4 9.表达式((-3.4))*(100)的值是( )。 A .-340 B .-34 C .30 D .40 10.若i = 1,j = 9,则运行 i; "*"; j; "="; i *j 的结果是( )。 A .1 * 9 = 9 B .i *j = 9 C .i * j *j D . 9 11.下列 程序段运行后,变量的值为( )。 5 10 b> A .5 B .10 C .5和10 D .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四种描述中,符合以下程序的是( )。 11 20 (“请输入一个整数”) y ^2 A .读入10个不同的x 值,只计算最后一个y 值,只输出最后一个x 、y B .读入10个不同的x 值,计算10个不同的y 值,输出10个不同的x 、y 值 C .只读入一个x 值,进行10次相同的运算,输出10个相同的x 、y 值 D .读入10个不同的x 值,计算10个不同的y 值,只输出最后一个x 、y 值 13.下列程序段中可以输出整数1-5的是( ): A .i = 1 i > 5 i = i + 1 i Loop 14.执行下面程序段的结果是( )。 6 1 n n 0 d; d A .1 6 B .1 2 3 C .1 2 3 6 D .1 2 3 4 5 6 15.阅读下面的程序段: B . i = 1 i <= 5 i = i + 1 i Loop C .i = 1 i <= 5 i i = i + 1 Loop D .i = 1 i <= 5 i i = i + 1 Loop

中科院遥感考博真题整理

2011年3月RS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成像光谱仪 通常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对遥感而言,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愈多,及波段取样点愈多,愈接近于连续波谱曲线,一次可以使扫描仪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像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2、空间分辨率 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反映了两个非常靠近的目标物的识别区分能力,有时也称为分辨力或解像力;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①像元,指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大小;②线对数,对摄影系统而言,影像最小单元常通过1mm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确定;③瞬时视场,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场,单位为毫弧度,瞬时视场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3、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每单位地表面积的页面面积比例,它对植物光合作用和能量交换是十分有意义的。叶片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和作用,产生植物干物质积累,并使叶面积增大,叶面积增大则光合作用更强,产生更多的干物质积累,则生物量扩大,同时,叶面积越大,植物群体的反射辐射越强。页面指数与植被生态生理、叶片生物化学性质、蒸散、冠层光截获、地表第一生产力等密切相关,使它成为研究生态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4、光谱分辨率 遥感信息的多波段特性,多用光谱分辨率来描述。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越好,如TM在0.45-12.5um有7个波段,记录了同一物体在7个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的差异,而航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在0.4-2.45有224个波段,可以捕捉到各种物质特征波长的微小差异。 5、植被指数 植被指数指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计算(加、减、乘、除等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方式),产生某些对植被长势、生物量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的数值,它用一种简单而有限的形式—仅用光谱信号,而不用其他辅助资料,也没有任何假设条件,来实现对植物状态信息的表达,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植被覆盖、生长活力及生物量等。在植被指数中,通常选用对绿色植物(叶绿素引起的)强吸收的可见光波段(0.6-0.7um)和对绿色植物(叶内组织引起的)高反射的近红外波段(0.7-1.1um)。 6、地物方向谱 地物方向谱主要用来描述地物对太阳辐射反射、散射能力的空间变化的波谱变化。 7、主动遥感 按遥感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遥感,又称有源遥感,指从遥感平台上的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能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与要求 期末总成绩构成:期末开卷考试60% + 平时作业10% + 实验和实验报告30%。 1、试卷考核方式与要求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要求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虽然课程是通过80x86微处理机来开展教学的,但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学会80x86指令的语法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多读程序、多练习编写程序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其他机型,都应该能利用所掌握的方法和技术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具有指挥棒作用的考核环节中,着重体现了“能力培养是首位”的指导思想。 为此,汇编课一直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在考核评分上,平时练习和上机实验占40%,期末考试占60%。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这样学生平时学习的关注点就会放在分析问题和编程实现的方法上,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发挥自身创造力。每年设计开卷考试的考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体现这些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多种题目类型。 2、实验方式与要求 实验的目标为:加强课堂上相关理论和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上机编程和调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的理念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设计思想是:实验内容兼顾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题目由简单→复杂,程序功能由单一→综合,实验安排有基本要求题+自选题,实验题类型有验证型和自主创新设计型。 √实验课组织形式: 1.系教学实验室按课程要求负责上机环境配置及实验设备管理; 2.以班为单位组织上机实验,并将上机时间安排表发至每位同学; 3.每单元实验课安排一位助教(助博)负责实验指导和答疑; 4.学生每做完一个实验即可提交老师验收,老师将实验运行结果记录下来作为实验成 绩的依据。验收时教师要注意发现比较突出的好的实验例题(完成时间短、程序运行效率高); 5.要求提交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及实验运行结果的记录,评出实验成绩,实验成 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 √教师指导方法: 1.大课集体指导。每学期实验前教师安排一次实验指导课,讲解实验方法和实验要求; 2.每次实验课都安排助教(助博)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实验指导和答疑; 3.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比较多的实验,主讲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集体指导; 4.每学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照实验题目进行分析、总结,以利于以后的教学。 5.对于实验中有创新点的学生,还可以请他上讲台为同学们介绍他的设计思路,引发大家展开讨论。

《C语言》程序算法练习题

完成下列训练题的基本步骤是: 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明确问题到底要做什么。(what to do?) 在确定解决问题框架过程中(how to do?),考虑怎样使程序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并确定每个函数的简单功能,以及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2、详细设计和编码 确定算法的主要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代码设计(coding),一般来讲,每个 明确的功能模块程序不超过60行代码,否则,功能要继续分解。 3、上机前编写程序与检查 上机前检查程序可有效提高调试效率,减少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无谓错误。 程序检查主要有两种途径:用一组测试数据手工执行程序;或者通过阅读或 给别人讲解自己的程序而深入、全面地理解程序逻辑,把程序中的明显错误 事前排除。 4、上机调试程序 提供的结果应当包括: 算法、数据结构的设计、程序清单 1、猜数游戏 游戏的开始由机器产生一个随机数(1~100之间,用库函数random()取值),然后游戏者在程序的提示下猜数,若输入的数比这个数大,程序提示“your answer is HIGH,try again!”否则,程序提示“your answer is LOW,try again!”直到猜对为止。程序可以实现连续猜数,直到游戏者退出。 程序输出要求:累计游戏者猜对这个数所需的次数n,当n<=7时,给出“congratulation!”,当715时,用exit(0)库函数退出程序。 2、百钱百鸡问题(穷举算法) 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中出了一道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 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 注:穷举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处理的高速特性。 使用穷举法的关键是确定正确的穷举范围,即不能过分扩大,也不能过分缩小穷举的范围。 3、请编写一个程序,计算表达式:data1 op data2的值。其中,op为运算符+、-、*、/、%。 4、打印所有的水仙花数 5、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将输入的一个无符号整数转换为二进制和八进制表示,分别存入字符 数组中并输出。(提示:算法采用模拟人工法)

河北工业大学汇编语言知识程序设计实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网络*** *** 实验一 顺序与分支程序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顺序程序设计方法。 2) 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及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2) 学习数据传送及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的用法。 3) 熟悉在pc 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六 从键盘上接收一位十进制数x ,计算y 值,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y 按下列公式计算。 ???????===-=+=) 6(2/) 5()4(2) 3(22 2 2X X X X X X X X X X Y 2..实验七 实验内容:从键盘上接收两个一位十六进制数x 和y ,然后再输入一个a-d 之间的一个字符,按下列要求计算。 a) 当输入字符为a ,则计算x+y ,并以十六进 制形式显示出来 b) 当输入字符为b ,则计算|x-y|,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c) 当输入字符为c ,则计算x*y ,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d) 当输入字符为d ,则计算x/y ,并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三、实验代码 实验六 DATE SEGMENT X DB ?

DATE ENDS ;数据段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E START:MOV AX,DATE ;代码段 MOV DS,AX ;初始化ds寄存器 MOV AH,1 INT 21H ;读文件到缓冲区 CMP AL,33H ;比较指令 JB L0 ;A

中科院所有研究所

北京市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华大教育中心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光电研究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信息工程研究所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天津市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河北省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山西省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辽宁省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吉林省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系统学习 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 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 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 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1.教学内容 (1) 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 (2) 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 (3) 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 (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简单的 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

(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 第二章算法 1.教学内容 (1) 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 (2) 简单算法举例; (3)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 (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 (2)难点: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 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教学内容 (1) 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法(字符和字符串常量),各种数制(八、十、十六进制)的整型数和长整型数,实型数( float和double); (2) 变量的类型说明、初始化及引用; (3) 运算符与表达式: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 C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规则;不同运算符的使用特点,清楚每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各种表达式的含义与使用要点。 (1)难点: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第四章最简单的 C 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 C程序结构和语句的构成; (2) 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赋值语句的使用要点; (3)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顺序结构程序的表达式语句形式;输入/输出函数的表示与调用方法;利用流程图加深对顺序结构程序的理解。 (2)难点:格式输入与输出表示中各种格式字符的表示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