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地理人教版选修5训练: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版含解析

2019版地理人教版选修5训练: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版含解析

2019版地理人教版选修5训练: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版含解析
2019版地理人教版选修5训练: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完成第1~2题。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由表中气温数据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偏低,主要是该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造成的。第2题,该地为青藏高原地区,不会出现台风和暴雨洪涝灾害;表中多年平均暴雨天数不到0.2天,暴雨少,不易出现泥石流;气温低,年降水量为561.4毫米,年降水量较大,所以易出现雪灾。

答案:1.C 2.A

3关于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高于平均值就易出现干旱

B.北方水少、耕地少造成干旱

C.降水年际变化小的地方发生干旱的概率大

D.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解析:降水量低于平均值才易出现干旱;北方耕地多少与形成干旱无关;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方发生干旱的概率大。

答案:D

4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旱只出现在那些降水较少的地区,我国的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不会出现干旱现象

B.“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是长江地区的农谚

C.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

D.在干旱多发地区,应选择耐旱农作物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出现干旱现象。

答案:A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给经过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第5~7题。

5下图示意某次台风过境某地时的风速变化,读图可知,该台风系统风力最大的时间大致是()

A.18时

B.9时

C.6时

D.12时

6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南部沿海时,海南岛地区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7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台风的是()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系统风力最大的时间为9时。第6题,北半球台风的气流运动形式是逆时针辐合,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南部沿海时,其风向为东北风。第7题,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洋面上,与A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最接近。B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很小,不能形成台风;C区域位于日本以东温带洋面,而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域的洋面;D区域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温带海域,也无台风形成。

答案:5.B 6.D7.A

8我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

A.台湾岛

B.山东半岛

C.南岭

D.雅鲁藏布江谷地

解析:寒潮是冬季风带来的气象灾害之一,在强大的冬季风驱动下,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

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寒潮的影响。

答案:D

9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解析:春季和秋季农作物处于生长期或成熟期,出现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答案:A

10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能力提升

1为提高我国南方水稻的抗灾能力,在品种培育时人工气候室需模拟的南方气象灾害有

()

①暴雨②滑坡③台风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南方的气象灾害主要为暴雨和台风。

答案:C

2下列关于旱灾的谚语与发生地区和时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十年九旱”——干旱的西北地区——常年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地区——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

解析:“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是对东北地区盛夏干旱的描述;“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是对长江地区伏旱的描述;西北地区受旱灾影响较小。

答案:B

3我国北方地区在不同季节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

①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②春季和夏季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③春季和秋季的台风袭击华北地区④春季和夏季的暴雨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春季一般不会有台风袭击,也很少出现暴雨灾害。

答案:A

4图片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图中显示的主题为干旱,造成我国干旱的原因主要有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需求量大,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变化大等。

答案:C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单位:次)等值线图”。读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等值线M可能的取值是()

A.20或30

B.20或25

C.25或30

D.30或35

6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小的地方

B.河流径流量小的地方

C.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

D.降水变化大的地区

7图中①地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压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量增大

解析:第5题,M位于25和30之间一条闭合的等值线上,根据等值线原理,其数值有两种可能,即和两侧相邻的等值线的数值相等。第6题,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因为这里农业发

达,降水变化大,农作物极易受灾。第7题,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旱灾多发生在7—8月的原因为此时该地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形成伏旱天气。

答案:5.C 6.D7.B

读“北疆降雪分布图”,完成第8~9题。

8该地冬季多暴雪的原因是()

A.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

B.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受到山地的抬升

C.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冬季气温低,多降雪

9春季积雪融化后可能带来的危害有()

①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②淹没农田,冲毁道路③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④融水温度较低,冻坏农作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第8题,新疆远离太平洋,其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加之这里受到山地的抬升,降雪较多。第9题,春季积雪融化后可使河水暴涨,引起洪水灾害,在山区还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答案:8.B9.C

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示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鼠害

C.寒潮

D.风暴潮

11上题中的自然灾害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A.阻碍交通

B.能源紧张

C.农业受损

D.减少病虫害

解析:第10题,由图示可知,该自然灾害发源于高纬地区,并向低纬运动,可判断为寒潮。第11题,寒潮会带来降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但是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答案:10.C11.D

12下图中“4”和“5”所在区域分别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图中显示此时我国西南山区、秦岭等地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则该季节为多雨季节,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用电严重紧缺区,说明此季节高温,用电量大,结合我国气候特点可判定此时为我国的夏季。

答案:B

13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影响该河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有()

①滑坡②低温冷害③台风④泥石流⑤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解析:图示内容显示该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5—6月,7—8月份降水减少,但个别日期降水异常多,说明此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为梅雨天气,7—8月份有伏旱天气,但偶尔也有台风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D

春天来了,沙尘暴也来了,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较旺盛的上升气流,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若E处的高度为1 000米,气温为-10 ℃,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16 ℃

B.-6 ℃

C.4 ℃

D.-4 ℃

15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原因主要有()

①初春与冬季比较,土质更加松软干燥②初春与冬季比较,大风天气显著增多③初春与冬季比较,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④初春与冬季比较,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解析:第14题,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从F到E的大气就要有逆温现象发生,大气由低到高的气温递减率要小于6 ℃/千米,即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4 ℃。第15题,初春与冬季比较,大气增温快,大风天气显著增多,造成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同时经过冬季后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为沙尘暴提供了物质条件。

答案:14.D15.C

16一年之内,我国旱涝灾害在时间上交替出现较多的地区有()

A.河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河西走廊

D.湟水谷地

解析:东部季风区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答案:B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60多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1950—2011年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解析:第(1)题,灾害的分布特征先描述总体状况,再突出集中分布区、极值区。由图可知,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在5—9月雹灾较多,8月最多。第(2)题,由材料可知,1950—2011年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不是由致灾因子——冰雹天气造成的;由材料可知,三江源地区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而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因此,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与承灾体——种植业有关。

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18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域有(至少列举三个)。

(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据图判断图中的A地是否受台风或寒潮的影响。

(4)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南地区影响较小?

解析:寒潮源于极地大陆气团,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北地区每年受寒潮影响的频率高;受东西向高大山脉的阻挡,寒潮很难深入西南部,所以我国西南部广大地

区受寒潮影响较小。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带来的丰沛降水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台风也是一种气象灾害,可能给所影响的地区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图中的A地在台风的影响范围之外,所以不受台风影响;但可能受寒潮影响,因为虽处于平均每年出现寒潮频次小于1.0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不受其影响,只是说明该地受其影响较小而已。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

(2)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如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等。

(3)图中A地在台风影响范围之外,不受台风影响,但可能受寒潮影响。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多东西走向,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南地区影响较小。

2019届全国高三地理考前60天模拟卷(四)(解析版)

2019届高三地理考前60天模拟卷四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1~3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 B.夏季遮阴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 D.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读“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比较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时期内,表述正确的是( ) A.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约为40% B.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首超世界 C.我国城镇化增长速度略慢于世界 D.世界乡村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在增加 5.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比城镇突出,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城乡经济不平衡 B.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村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迁移的年龄结构 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如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6.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 )

A.凉爽多雨,云雾缭绕 B.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 C.炎热干燥,水源不足 D.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7.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 A.地处山谷 B.海拔较高 C.邻近沙漠 D.临近大洋 8.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 ) A.环境具有封闭性 B.环境具有开放性 C.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 D.地势高,紫外线强烈 近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我国首个承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透过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据此完成9~11题。 9.与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周边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①光照充足 ②节约土地 ③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 1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 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 2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 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 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 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图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风景的、文物的,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 (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独特性 (3)变异性 (4)观赏性 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

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 (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旅游者应事先对所要游览的景观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人文景观设计者的美学构思,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太湖石、日月同辉。 (2)精选观赏点位

2019届全国高三地理考前60天模拟卷(三)(解析版)

2019届高三地理考前60天模拟卷三 据统计,2018年末中国大陆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这是1978年以来创下的最低出生率。同时,我国总和生育率也在一路走低,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5,甚至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67,更不符合世代更替水平。下图为2008年-2017年十年的出生人口及出生率。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据此完成下题。 1.据图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达到专家预测结果的原因( ) ①房价的高涨,养老负担重,生育意愿下滑 ②社会发展日渐成熟,观念进步,女性自主意识更强 ③家庭的社会功能地位日渐减弱 ④丁克族不断增多,加剧生育危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相对于出生人口的不断锐减,更危险的是人口结构的失衡,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影响不包括( ) A.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B.低端制造业面临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的压力 C.高端制造业迅速发展 D.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经贸合作区域,可以带动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是一种企业以“抱团”的方式集体“走出去”的全新模式。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北与中国黑龙江接壤的边疆城市)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是由国内一系列企业投资建设的涉及鞋类、服装、家具、皮革、木业、建材等为主的经贸合作区.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除优惠政策外,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吸引中国企业人驻的优势可能是( ) A.原料和市场 B.劳动力和原料 C.劳动力和投资环境 D.投资环境和市场 4.我国企业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建设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取得集聚效应 C.减少运输成本 D.获得更多利润 5.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资本输出的背景下,有人担心国内会出现“产业空洞”的问题,国内企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吸收先进要素,反哺国内 B.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回流 C.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D.进口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区域位于大陆以西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 工业革命是现代明的起点,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规模化生产 B.第二次工业革命——智能化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自动化生产 D.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 2.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A.电能的大规模使用 B.电话通讯技术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3.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工业结构与布局可能 ①由分散布局趋向集中布局②由集中布局趋向分散布局 ③由批量生产转向定制生产④由定制生产转向批量生产 A.①② B.②③.③④D.①④ 广东为我国人口大省,尽管每年净流入人口领先全国!但也面临劳动人口总量不足和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双重压力,这些将持续影响广东的创新动力和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图为广东省原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广东省最近一次的人口生育高峰可能是 A.1970年 B.1980年.1990年D.2000年 5.据图中信息判断,广东省未人口数量一直增加的年龄段是 A.0-20岁 B.20-40岁.40-60岁D.60岁以上 6.下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上题中人口问题的是 A.坚持原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广东省人口向外迁移

.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引进吸纳大量的国际移民 难言岛(74.9°S,163.8°E)位于南极洲罗斯海西岸的维多利亚地,地理位置优越,我国将在此新建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难言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其附近的特拉诺瓦湾地区是南极洲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下图为难言岛逐月平均的风速、风向示意图及风向度数表。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断难言岛 A.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B.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D.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8.据材料推测难言岛4?9月风速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A.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海陆热力差异较大 B.极夜为主,气温较低,盛行西风风力强劲 .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极地东风影响显著 D.极夜为主,气温较低,冰川气流下降强烈 在大西洋表层洋流中,有一支被称为“暖输送带”。它将海洋在热带获得的热量经北美墨西哥地区向格陵兰岛、西

2019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四旅游地理(选修3)课时规范练41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41 旅游地理(选修3) 1.(2018四川内江诊断)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部的禾木河畔,是图瓦人3个集中生活地中最远、最大的村庄。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有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冰川、原始森林、草原花海、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晨雾、屋顶上淡淡炊烟等,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游客前往禾木村地区游览需要做的准备。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暗夜公园是国际暗夜协会为呼吁关注全球光污染,而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的一些暗夜条件极佳的区域。2014年7月,我国首家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为主题的暗夜公园——西藏阿里暗夜公园已试运行,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四个暗夜公园之一,为广大游客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了观测夜空的好去处。下图为阿里地区景点示意图。 分析西藏阿里发展暗夜公园旅游的条件。 3.(2018广东肇庆模拟)龙胜民族自治县地处南岭西段,为桂林市辖县。位于东经109°43'28″至东经110°21'14″,北纬25°29'21″至北纬26°12'10″之间。稻米是当地各族人民的主要食粮。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下图)是全国AAAA级景区,有“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其游览的最佳时间是每年5月至10月。2018年2月,龙脊梯田等“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分析龙胜龙脊梯田景观特点形成与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关系。 4.(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以“体验”为经济提供物的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以追求心理愉悦体验为终极目标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的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 分析体验式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以及与传统旅游相比体验式旅游的特点。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 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6.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下表为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概况示意。据此完成下题。 景区交通两条线路,一是人行栈道;二是公路,为大型观光车用,票价10元 景区餐饮绿茵山庄、枫叶山庄 景区其他服务设施垃圾桶随处可见;厕所沿线适当位置均有设置,无专门净化处理设施 景区软环境景区内除票务员外,其他工作人员较少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 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 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完整word)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1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和印度 Goldstone公司合作,计划于2021年3月以前打一个印度本土化的电动巴士制造中心,并计划向其他南亚国家出口电动巴士。2018年6月5日, Gold stone-BYD发布印度制造的电动巴士,其中5辆出口到尼泊尔。 Goldstone-BYD目前每年在印度组装大约600辆公交车,计划在2018年底前将产量提高到2000辆左右。目前,在印度, Gol stone-BYD销售的电动巴上的本地化率为35%。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吸引中国比亚迪公司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市场需求量大 B.产业协作条件好 C.技术力量雄厚 D.劳动力充足廉价 2.比亚迪公司尽快占据印度市场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组装产量 B.加快产品本地化进程 C.投资城市道路建设 D.增加品牌专卖店数量 3.为尼泊尔设计的电动巴士最应突出 A.续航能力 B.涉水能力 C.爬坡能力 D.耐热能力 猕猴桃喜光怕晒,叶大而薄,新枝娇嫩。其属藤本植物,攀附是猕猴桃生存的法则,生长速度比乔木和灌木快很多。猕猴桃原产于我囯,新西兰引进改良为奇异果。在新西兰北岛普伦蒂湾畔的公路上驱车飞驰,便可以看到路旁高耸的树墙,把成千上万的奇异罘庄园圈隔成一块块精致的碧绿(图1)。虽然我国的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但是有十多种野生猕猴桃品种成为濒危种质。读图1,据此完成4~5题。 4.新西兰奇异果庄园周边高耸的树墙的主要作用是 A.遮阳 B.防风 C.美化环境 D.减弱噪音 5.我国十多种野生猕猴桃品种成为濒危种质,主要原因是 A.果农种植水平参差不齐 B.果农过度施用农药 C.不合理的森林砍伐 D.猕猴桃科研经费匮乏 观察发现,山地降水量与坡度呈正相关。下图为根据气象观 测站数据绘制的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 化曲线,海拔约2500m的A气象站位于甲段,降水量明显偏离冋 海拔降水曲线。读图2,据此完成6~8题。 6.图2中代表祁连山北坡东、 中、西段降水曲线的依次是 A.甲段、乙段、丙段 B.甲段、丙段、乙段 C.乙段、丙段、甲段 D.丙段、乙段、甲段 7.降水曲线中部所示年降水量 突然减少的原因是 A.坡度增大 B.坡度减缓 C.水汽含量减少 D.水汽含量增大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13选修3旅游地理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 课时 作业-13选修3旅游地理含 答案 课时作业13旅游地理 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 1. [2018北京卷,41]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 陶。 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 “坭兴陶文化”成为广西钦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 要品牌之一。 读图,简述钦州市“坭兴陶文化”主题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10分) 解析:可从“坭兴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地 域组合状 § 城di 古村咗态文代旅游区 钦州市旅游诜源分布及对外交通示童图

况、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突出,已建有相关文化设施;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临近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文化旅游需求潜力大;交通可进入性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2018 ?东惠州二模,43]川南旅游区地处成渝腹心地带,区内旅游资源独特,是四川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川南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i , O MrU kb^i.Jtl ? 诙 ri *io ;T 姑细.基水予勒十*山煎 頁=='■性耳 甘牌:tiff-古带耳——--JB 交迫崔 S r* / — 根据川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评价该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条件。 (10 分) 解析:分布可以先宏观、后具体方式来描述,同时要结合分布来分析开 发条件 (资源类型与价值、地域组合状况、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等 )。 答案:主要景区遍布川南各地,总体分布较均衡;小范围内部分景区集 中,便于 集群开发;自然与人文景区在多地均有分布,地域组合较好;主要 景区邻近城市,且地处成都、重庆之间,靠近客源地;邻近交通线,但各景 区间交通线路单一,景区间联系相对不便。 (10分) 3. [2018福建泉州3月质检]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进 行整 合,并组织民众围绕当地的旅游业创办相关产业,从而实现以本土资源 旅游为中心,全方位、系统化地开发保护。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程度 相对落后,但生态文化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独特性保护较好的地方,尝试全域 旅游与扶贫相衔接,取得精准扶贫和返贫率低的良好效果。 说明发展全域旅游在扶贫和抑制返贫中的作用。 (10分) 解析:“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利于提升地域组合状况,优化资源类 型; “创 办相关产业”可带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 “全方位、系统化地开 发保护”,利于资源开发与民众参与;“生态文化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独特性: 说明旅游资源质量高。 答案:整合优化各种旅游资源,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改善 曲期直暗.舊制 口*UMF 占,字!T.导巧卜 ‘片口山务; 旬呵対直 ‘ P>lWiHlP61

福建省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垛田是我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何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堤状高田。垛田的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宜种植各种旱地作物,为了避免涝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垛一般都很高,低的两三米,高的四五米,现如今垛田离水面的高度只有一米左右,景观如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 垛田适宜种植旱地作物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少,气候干旱 B. 垛田灌溉不便 C. 土壤保水能力差 D. 农民水田生产经验不足 2. 垛田专业化生产规模很难扩大,主要是因为垛田 A. 地势起伏大 B. 所在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足 C. 农作物需精耕细作 D. 地块狭小,不变机械化作业 3. 以往垛田较高,而今垛田低平,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洪灾得到有效治理,水患减少 C. 人为挖低 D. 地壳运动,地势降低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头北脚南。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落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

观。当地旅游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据此完成4~5题。 4. 游客若拍摄“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A.西南B.东北 C.西北D.东南 5. 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我国植树节前后B.五一劳动节C.春节前后D.元旦前后 6. 右图为某电脑生产公司电脑零部件生产厂分布示意图,其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 原因是 A.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 B.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 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 D.充分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 7. 近年来,位于福建泉州的安踏、特步等知名鞋帽服装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厦门,其主要原因是厦 门 A.土地价格更低廉 B.拥有更多廉价劳动力 C.本地市场更广阔 D.信息交流条件更优越 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是海盐生产的有利天气条件。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回答8~9题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10949536.html, 京翰教育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0a10949536.html,/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一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 .旅游饭店 B .上海的东方明珠 C .大型商贸会 D .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 .具有经济价值 B .可以开发利用 C .产生社会效益 D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 .安徽黄山 B .傣族泼水节 C .桂林山水 D .青海的青海湖 5.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 .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 .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6.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 .大足石刻——重庆 B .黄龙——安徽 C .龙门石窟——云南 D .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 7.黄山位于: A .长江以南 B .安徽省的中部 C .地势第二级阶梯 D .温带季风气候区 8.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 .奇松 B .怪石 C .云海 D .温泉 9.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 .背斜 B .向斜 C .褶皱山 D .断块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 B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C .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D .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 1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13.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 .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B .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 .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 .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1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A .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 .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C .要有出游的时间 D .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1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 .教师与学生 B .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 .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 .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6-19题。 16.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 .昆明 B .海南 C .武夷山 D .泰山和曲阜 17.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 .旅游费用 B .交通条件 C .身体状况 D .旅游观光地 18.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 .娱乐消遣 B .参观学习 C .市场购物 D .接受教育 19.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A .旅行社 B .小明、王浩等 C .旅游景观 D .一千元的花费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 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广西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西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垛田是我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何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堤状高田。垛田的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宜种植各种旱地作物,为了避免涝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垛一般都很高,低的两三米,高的四五米,现如今垛田离水面的高度只有一米左右,景观如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 垛田适宜种植旱地作物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少,气候干旱 B. 垛田灌溉不便 C. 土壤保水能力差 D. 农民水田生产经验不足 2. 垛田专业化生产规模很难扩大,主要是因为垛田 A. 地势起伏大 B. 所在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足 C. 农作物需精耕细作 D. 地块狭小,不变机械化作业 3. 以往垛田较高,而今垛田低平,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洪灾得到有效治理,水患减少 C. 人为挖低 D. 地壳运动,地势降低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头北脚南。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落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

观。当地旅游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据此完成4~5题。 4. 游客若拍摄“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A.西南B.东北 C.西北D.东南 5. 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我国植树节前后B.五一劳动节C.春节前后D.元旦前后 6. 右图为某电脑生产公司电脑零部件生产厂分布示意图,其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 原因是 A.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 B.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 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 D.充分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 7. 近年来,位于福建泉州的安踏、特步等知名鞋帽服装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厦门,其主要原因是厦 门 A.土地价格更低廉 B.拥有更多廉价劳动力 C.本地市场更广阔 D.信息交流条件更优越 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是海盐生产的有利天气条件。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回答8~9题

2019届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含高考地理真题考试大纲

2019年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 【高考真题例举】 1、(2010年新课标卷)(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10分)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2、(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10分)旅游地理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3、(2012年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 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 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 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 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口供给; 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5.(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 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 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 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 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 的自然原因。 【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 山地海拔较高,(2分) 植被繁茂,(2分) 夏季凉爽,(2分) 冬季有积雪。(2分) 6.(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上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 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 1.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 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

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6套

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6套 仿真模拟(一) 时间:50分钟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下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A.使用频率较高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 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根据某河流域图(图甲)及该河流河口附近观测站测得的径流和降水的逐月变化曲线图(图乙),完成4~5题。 4.该河流春季径流补给的主要类型是() A.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5.水文工作者发现,该河流中游两岸常见有沙洲连靠沙丘,这表明该地() A.植被破坏严重B.地理位置特殊 C.水利设施失修D.河水暴涨暴落 下图所示区域中甲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乙城为首都,丙城为所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据此完成6~8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XX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

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 归纳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导言部分】 1、什么是旅游业(记忆) 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 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 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 性长夜,它不经能满足现代人 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 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进和带 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 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 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 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 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 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 第一节现代旅游极其发展一、旅游的发展(记忆)

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记忆|应用) 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 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 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 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 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 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 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 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 活动”。 5、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 合起来。三、旅游的基本类型(明白,黑体的重 要)

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5、旅游产业增长持续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六、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方面条件 ①金钱;②闲暇时间;③旅游动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