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氟辛酸335-67-1

全氟辛酸335-67-1

全氟辛酸335-67-1
全氟辛酸335-67-1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是聚四氟乙烯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有独特的表面防水活性,耐高温抗氧化。研究证明PFOA是啮齿动物的致癌剂。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全氟辛酸主要被用来防水和抗污,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 全氟辛酸具有低表面张力,在水中能完全解离与强氧化剂及还原剂不起反应。有较高界面活性,与纯碱反应生成盐;与伯醇、仲醇反应生成酯。加热至250°C 时分解,并放出有毒气体。蒸气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闪点:189-192 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 酸性:全氟辛酸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溶解性: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 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 全氟辛酸 - 提纯方法 在电解氟化法制备全氟辛酸生产工艺中,对全氟辛酸粗体进行提纯的方法,它是以辛酰氯为原料电解氟化得到电解液,经水解、硫酸酸化分离出沉淀物后得到全氟辛酸粗体,再向全氟辛酸粗体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将其中含-OH和-Cl基团的杂质氧化成羧酸,静置后分离出母液,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母液,加入硫酸控制母液pH值为4~5,静置分离出清洗介质水后,将洗净的母液蒸馏得到全氟辛酸产品。 该方法主要将杂质处理成低碳性直链型全氟低碳脂肪酸,形成的是低沸物,因此它们沸点与全氟辛酸相差比较远,在后续的蒸馏过程中非常容易地有效分离。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全氟辛酸 - 危害性 环境危害 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

全氟化合物零碎知识

1. 全氟有机化合物(PFCs)是一类主要由碳原子与氟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能够经受高温加热、光照、化学作用、微生物作用和高等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全氟化合物(PFCs)的生产历史已经有50年,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炊具制造(如不粘锅)、纸制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人体血清中发现有机氟化物的报道。自那以后,环境和生物基质中PFCs的含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由于PFCs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因此污染范围十分广泛。全世界范围内被调查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存在典型PFC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踪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地区和我国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全氟有机化合物。 考虑到此类物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危害,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上,将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录A或B。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将在全球范围内被限制使用。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一些全氟有机化合物列入禁止使用名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美国环保总署(EPA)也已将全氟化合物列为“可能使人致癌的物质”。 目前,关于PFOA和PFOS等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环境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至今,人类对PFOS和PFOA等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途径、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人体的暴露途径及人体健康损害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我国是全氟化有机化合物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我国人体PFOS污染水平较高,居世界前列。而中国PFOS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对其实施环境管理面临挑战。 2. 什么是Pops?Pops就是一个简称,它指的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是一类化学物质,这类化学物质可以在环境里长期的存留,可以在全球广泛的分布,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蓄积,逐级的传递,进入到有机体的脂肪组织里聚积。最终会对生物体、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POPs的基本特性是:在环境中降解缓慢、滞留时间长,可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中存留数年时间。因其具有很强的亲脂憎水性,可以沿食物链逐级放大,导致低浓度存在于大气、水、土壤的POPs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对处于最高营养级的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POPs物质因具有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气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可在大气环境中作远距离迁移,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POP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影响,对肝、肾等脏器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有急性和慢性毒性,并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特性等 3. 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构建我省POPs管理长效机制

全氟辛酸铵简介PFOA

PFOA 全氟辛酸铵 PFOA 是全氟辛酸铵的简称。PFOA代表全氟辛酸及其含铵的主盐,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通常是用于生产高效能氟聚合物时所不可或缺的加工助剂这些高效能氟聚合物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科技、运输、电子行业,以及厨具等民生用品。当PFOA 分解后会在环境或人体中释放出来。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毒性危害,相关产品中对PFOA提出限制要求.国内最常见的含氟聚合物是应用之一是聚四氟乙烯涂层,亦称作“不粘炊具”。此涂层同样被应用于金属基材,如铝、铝化钢和镀锌钢,用作仓库、发电站、纪念碑建筑和其他商业建筑的外部表面。当PFOA 分解后会在环境或人体中释放出来。 2003 年起,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定期更新和提供科学知识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PFOA。USEPA 提出PFOA 及其主盐的暴露会导致人体健康的发展和其他方面产生不利影响。PFOA 会残留于人体短至四年长达半生的时间。因此根据“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US TSCA)”,此类成分被禁止并将其列入化学品目录清单中。事实上,毒性水平是每天每千克人体重量不能超过3 毫克。同时,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CFR 170.30 (GRAS –通用公认安全条例)关注与食品接触的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其生产的材料必须是安全的。 欧洲情况在美国的影响下,根据欧盟2004/1935/EC 指令下的一般安全标准(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质的决议),PFOA 也被禁止使用。在德国,联邦风险评估协会BfR 制订了指引条例BfR section LI—针对油炸、烹饪和烘烤器具的耐温聚合物涂层系统。全氟正辛酸及其含全氟-烯基-羟苯磺酸钠铵盐的最大迁移限量为0.005 mg/dm2。 2004 年,某家著名的制造公司被美国环境保护局控告违反了有毒物质报告条款。这些违例由一连串USEPA 中关于PFOA 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损害风险项的不合格报告构成. PFOS –全氟辛烷磺酸钾化学药品编定注册登记编号: 2795-39-3 PFOA - 全氟辛酸铵化学药品编定注册登记编号: 335-67-1 PFOS全氟辛烷磺酸盐

《地氟病防治》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预防氟中毒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预防氟中毒的措施、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预防氟中毒的措施和方法。 自觉养成防氟中毒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同学们都了解到氟是一种有害于人们的健康的物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了解预防氟中毒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怎样预防氟中毒” 1、预防氟中毒的意义 (1)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症状(氟斑牙、氟骨症)(2)指名学生说说得了氟中毒病有什么不好(影响牙齿的美观性、耐久性,有害人们的健康,使人们的行为和劳动受阻,严重的甚至会瘫痪。) (3)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意思(保证人们的美丽姿态,美丽的牙齿,有健康的身体,旺盛的劳动力。)

2、预防氟中毒 (1)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原因(使用敞炉灶,吃用敞火烘烤的食物)。 (2)指名学生说说预防氟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改良炉灶、不用敞炉灶,也不用敞炉灶来烘烤食物等等)。 (3)国家对预防氟中毒做了哪些有效的工作。 (发放封闭式的铁炉子、倡导用阳光晒干食物,发放有关氟病的宣传资料) (4)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能对防氟中毒做些什么? (宣传氟中毒、预防氟中毒等等知识,学会在家里指导家长做好预防氟中毒工作,不用明火烘烤食物等) 三、防氟中毒知识反馈 四、课堂总结: 1.我们这里流行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是: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较高 2.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对人地造成的危害是:氟斑牙、氟骨症 3.预防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好的措施是:改水 4.自己掌握的氟中毒防治常识应该向父母和邻居讲,积极宣传引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主要表现、预防方法等。

氟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氟和人体健康 田爱欣,王玮 (廊坊食品工程学校,廊坊 065000) 摘要: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介绍了氟在人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排泄过程,阐述了氟的生理功能及氟的摄入量与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氟;分布;代谢;生理功能;健康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主要以CaF2的形式分布,在世界医学史上,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科学研究表明,含氟药物可以治疗疾病,已经用于临床,氟尿嘧啶可以治疗癌症,氟烷可以作为,三氟拉嗪可以治疗精神病等等。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氟可致癌。总之,氟素及其化合物有着繁杂的生物学功能,一直被医学界所关注[1]。 1 氟在人体内的分布 氟在人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中,尤以牙釉质中含量最多。骨骼中以长骨的含氟量最高。男性骨骼中氟含量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人的内脏、软组织、血浆中含氟量较低。氟的生理需要量为0.5~1mg/d,成年人体内含氟约为2.9g。人体对氟的含量最为敏感,氟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微量元素要窄得多,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多[2]。 2 氟在人体内的代谢 氟吸收的部位主要是肠和胃。从肠、胃吸收的氟,能很快进入血液,血液内的氟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2种,非离子型氟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能发挥生理作用;离子型的氟以氟化物的形式参与运输,并很快进入组织、唾液、肾脏里,大量聚集在骨骼及牙齿内,骨骼甚至可称为人体的“氟库”。 氟主要经尿排泄,汗液和粪便也可以排泄一定量的氟,唾液、乳汁、眼泪、头发和指甲等亦可排出极其少量的氟。尿排泄氟的速度快、数量大,成人每天吸收的氟约有50%经尿排出;其余的绝大部分蓄积在骨骼内。一次经口摄取氟后,1h即可经尿排泄摄入量的10%,4h达40%,12h达43%,24h则接近于50%。经呼吸道摄入的氟也经尿而迅速排出。粪便也是氟排泄的一种途径,粪内氟的来源有二:一为未吸收的氟,另一为虽已吸收但又排入肠腔的氟。一般认为,经粪便排出的氟约占排泄总氟量的10%。 3 氟的生理功能 3.1 氟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当氟缺乏时,可引起实验动物的造血功能障碍。Wegner等发现,动物缺氟时主要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补充铁剂后可以得到纠正;同样,补以适量的氟也可以纠正铁在临界量时出现的小细胞贫血。当机体处于缺铁的状态时,氟对铁的吸收、利用有促进作用。有研究指出,给予大白鼠3.5μg/g的含氟水,对其造血机能有明显刺激作用。 3.2 氟与骨骼代谢的关系 氟的重要性在于参与钙磷代谢,有助于钙和磷形成氟化磷灰石从而增强骨骼的强度。人体骨骼固体的60%为骨盐(主要羧磷灰石),而氟能与骨盐结晶表面的离子进行交换,形成氟磷灰石而成为骨盐的组成部分。骨盐中的氟多时,骨质坚硬,而且适量的氟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沉积,可加速骨骼的形成,促进生长,并维护骨骼的健康。实验证实,补充适量的氟,羟基磷灰石的羟基可被氟取代,形成均匀一致的氟化磷灰石。后者的溶解度明显降低,其热力学的稳定性明显升高,增加了骨骼的强度[3]。 3.3 氟的防龋作用 人们早就认识到氟有预防龋齿、保护人牙齿健康的作用。自1945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地区广泛实施饮水加氟。当前已趋向于局部用氟防龋。氟的防龋机理与氟对骨骼代谢的作用一致。氟在牙釉质大部分矿化之后,仍能取羟基磷灰石的羟基,形成氟磷灰石,参与牙釉质的晶格结构,在牙齿表面形成氟磷灰石保护层,提高了牙齿的强度,增强了牙釉质的抗酸能力。此外,氟对细菌和酶有抑制作用,可减少由于细菌活动所产生的酸,从而更有利于牙齿的防龋作用。 3.4 氟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有人研究发现,当小鼠饲料中含氟量小于0.005mg/kg时,动物生长发育迟缓,生殖能力降低,甚至发生不孕;补充一定量的氟后,可恢复其正常发育和生殖能力。氟对生物体寿命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研究不多。Schroeder等曾报道,雌鼠缺氟时生长发育明显减慢,寿命缩短。 3.5 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氟对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某些酶的作用而体现的。氟可影响一些酶的活性,特别是烯醇酶,此酶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使磷酸甘油酸向磷酸丙酮酸的迎向转化作用。氟能抑制胆碱脂酶活性、减少体内乙酰胆碱分解从而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作用,还能抑制三磷酸腺苷酶使体内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增多。有实验证明,给实验鼠补氟,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血清过氧化脂质和心肌中脂褐素含量明显减少,提示补充适量的氟能提高生物体的抗过氧化能力,减少体内衰老色素(脂褐素)的生成和积聚,从而发挥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4 氟与人体健康 4.1 氟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缺氟时,由于釉质中不能形成氟磷灰石而使羧磷灰石结构得不到氟磷灰石的保护,牙釉质易被微生物、有机酸和酶侵蚀而发生龋齿。据文献报道,当饮水含氟量小于0.5mg/L时,龋齿发病率高达70%~90%;当饮水含氟量为0.5~1.0mg/L时,龋齿发病率为40%左右。据我国的经验,在供水中加氟6年,儿童的龄齿发病率降低50%。使用氟化物牙膏也可以降低龋齿发病率。缺氟时,不但易发生龋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骼。据流行病学研究,低氟的地区居民患骨质疏松症者较多。大多数人一生不可避免从骨骼中丢失矿物质,尤其是老年人,这个过程呈加速的趋势,出现骨骼结构的破坏,骨小梁丧失,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可导致长骨骨折。调查表明,长期饮用含氟量为4~9ppm 的天然水地区,骨质疏松症要比低氟地区少见[4]。 4.2 氟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摄入过量的氟可引起中毒,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特点是在高氟地区的环境中,人或动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蓄积体内而发病,是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并波及到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儿童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成人主要表现为氟骨症。 4.2.1 氟斑牙 氟斑牙是氟中毒表现最明显的病症。长期居住在高氟地区的儿童,一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氟斑牙。由于氟过多使牙齿钙化酶的活性降低而

铁弗龙是什么

铁弗龙是什么材料? 2007-12-15 13:07 提问者:hhaa01|浏览次数:12323次 最佳答案 2007-12-15 20:49 热心网友 铁弗龙是聚四氟乙烯(PTFE)的俗称,又称铁氟龙,特氟龙, F4、塑料王等,是一种常用的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 聚四氟乙烯(Teflon或PTFE),俗称“塑料王”,中文商品名“铁氟龙”、“特氟龙”、“特富隆”、“泰氟龙”等。它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能在+250℃至-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能耐其它一切化学药品,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用作工程塑料,可制成聚四氟乙烯管、棒、带、板、薄膜等。一般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腐蚀的管道、容器、泵、阀以及制雷达、高频通讯器材、无线电器材等。 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是四氟乙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TFE。聚四氟乙烯的基本结构为. - CF2 - CF2 - CF2 - CF2 - CF2 - CF2 - CF2 - CF2 - CF2 - CF2 -. 聚四氟乙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抗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它本身对人没有毒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之一全氟辛酸铵(PFOA)被认为可能具有致癌作用。 聚四氟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低的为数十万,高的达一千万以上,一般为数百万(聚合度在104数量级,而聚乙烯仅在103)。一般结晶度为90~95%,熔融温度为327~342℃。聚四氟乙烯分子中CF2单元按锯齿形状排列,由于氟原子半径较氢稍大,所以相邻的CF2单元不能完全按反式交叉取向,而是形成一个螺旋状的扭曲链,氟原子几乎覆盖了整个高分子链的表面。这种分子结构解释了聚四氟乙烯的各种性能。温度低于19℃时,形成13/6螺旋;在19℃发生相变,分子稍微解开,形成15/7螺旋。 虽然在全氟碳化合物中碳-碳键和碳-氟键的断裂需要分别吸收能量346.94和484.88kJ/mol,但聚四氟乙烯解聚生成1mol四氟乙烯仅需能量171.38kJ。所以在高温裂解时,聚四氟乙烯主要解聚为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在260、370和420℃时的失重速率(%)每小时分别为1×10-4、4×10-3和9×10-2。可见,聚四氟乙烯可在260℃长期使用。由于高温裂解时还产生剧毒的副产物氟光气和全氟异丁烯等,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并防止聚四氟乙烯接触明火。 力学性能它的摩擦系数极小,仅为聚乙烯的1/5,这是全氟碳表面的重要特征。又由于氟-碳链分子间作用力极低,所以聚四氟乙烯具有不粘性。

地氟病健康教育知识交流

地氟病健康教育

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 1.范围与目标人群 ⑴范围:选择莱西市和平度市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工作。在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项目乡(镇),每个乡(镇)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的班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项目乡(镇),每个乡 (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⑵目标人群:一级目标人群为4~6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二级目标人群为乡镇和村干部、乡村医生、小学教师和水站管理人员。 2.干预内容与方法 ⑴基线调查:在每个项目乡(镇)中心小学校随机抽取5年级1个 班的30名学生,完成表1的答卷调查(人数不足时,可从邻近班级或上年级学生中补足);并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 完成表2的问卷调查。将基线问(答)卷结果统计填入表3。 ⑵健康教育材料制作: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负责设计制作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传播资料(如:DVD光盘、小学健康教育手册、宣传画、折页等),并下发至项目单位。 ⑶活动形式:县级项目执行机构协调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在项目县辖区内播放有关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科普片和公益广告3 次,宣传报道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知识、策略和措施等信息2次以上; 协调和配合教育部门在项目乡(镇)小学校4~ 6年级的班级上好1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要求目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写1篇作文,并把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成员;由村医组织项目村的家庭主妇开展1?2次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培训;在每个项目乡(镇)政府、村委会所在地张贴或悬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标语2幅,在 项目乡(镇)卫生院开设2~ 3期专题宣传栏,在村卫生所(室)张贴宣传画;利用“赶集日”在项目乡(镇)开展2?3次健康咨询活动。将上述健康教育活动情况填入表4。 3.项目评估 ⑴评估方法:项目实施结束后,在每所项目小学校随机抽取5年级1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究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究X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从地方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失调、某些肿瘤以及从减轻症状至增进健康和防止衰老,无处不显示出活力。本文探讨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 标签:铁;锌;碘;硒;氟;人体健康;相关性 生命必需元素按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含量0.01%为分界线,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也称痕量元素)[1]。人们在研究了生物体内金属元素存在的状态、结构及其生物功能之后,发现微量元素参与了人体内酶的组成,构成了体内重要的载体和电子传递系统,参与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并与某些疾病直接相关[2]。微量元素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只能来自饮食、空气及各种外源性物质,容易产生缺乏或过量,从而引起疾病。因此,研究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是医药学领域值得重视的课题。本文就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揭示它们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促进健康长寿。 1 铁、锌、碘、硒、氟缺乏 1.1 铁(Fe)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必需微量元素,它有参与氧的运输和贮存、参与合成细胞色素和多种金属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1]。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在体内参与氧的贮存、运输。Fe2+也是细胞色素的组成部分,参与氧的利用。当机体摄入铁不足时,往往导致缺铁性贫血、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紊乱。 1.2 锌(Zn) 锌主要以结合状态(大分子配合物)存在于多种含锌酶中,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尤以视网膜、脉络膜、前列腺内含量最高。锌对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细胞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缺锌时酶的活性下降,引起有关的代谢紊乱,使人体发育和生长受阻、厌食,影响生殖、皮肤病变并发炎症、伤口愈合差,味觉减退及胎儿畸形等。缺锌对生长期儿童影响最大,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性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甚至智力发育障碍[3-4]。 1.3 碘(I) 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碘缺乏会出现甲状腺肿大、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还可导致不可逆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克汀病(呆小症)等一系列症状。缺碘可累及整个人群,由于婴幼儿和儿童

聚四氟乙烯(PTFE)的性能与作用

聚四氟乙烯(PTFE)的性能与作用 聚四氟乙烯(英文缩写为Teflon或[PTFE,F4]),被美誉为/俗称―塑料王‖,中文商品名―铁氟龙‖、―特氟隆‖(teflon)、―特氟龙‖、―特富隆‖、―泰氟龙‖等。它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是当今世界上耐腐蚀性能最佳材料之一,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能耐其它一切化学药品,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抗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耐温优异(能在+250℃至-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聚四氟乙烯它本身对人没有毒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之一全氟辛酸铵(PFOA)被认为可能具有致癌作用。 温度-20~250℃(-4~+482°F),允许骤冷骤热,或冷热交替操作。 压力-0.1~6.4Mpa(全负压至64kgf/cm2)(Full vacuum to 64kgf/cm2) 它的产生解决了我国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的许多问题。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垫圈、垫片. 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垫片、密封垫圈是选用悬浮聚合聚四氟乙烯树脂模塑加工制成。聚四氟乙烯与其他塑料相比具有耐化学腐蚀与的特点,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密封材料和填充材料。 用作工程塑料,可制成聚四氟乙烯管、棒、带、板、薄膜等。一般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腐蚀的管道、容器、泵、阀以及制雷达、高频通讯器材、无线电器材等。分散液可用作各种材料的绝缘浸渍液和金属、玻璃、陶器表面的防腐图层等。各种聚四氟圈、聚四氟垫片、聚四氟盘根等广泛用于各类防腐管道法兰密封。此外,也可以用于抽丝,聚四氟乙烯纤维——氟纶(国外商品名为特氟纶)。 目前,各类聚四氟乙烯制品已在化工、机械、电子、电器、军工、航天、环保和桥梁等国民经济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聚四氟乙烯(PTFE)使用条件行业化工、石化、炼油、氯碱、制酸、磷肥、制药、农药、化纤、染化、焦化、煤气、有机合成、有色冶炼、钢铁、原子能及高纯产品生产(如离子膜电解),粘稠物料输送与操作, 卫生要求高度严格的食品、饮料等加工生产部门。使用优点耐高温——使用工作温度达250℃。 耐低温——具有良好的机械韧性;即使温度下降到-196℃,也可保持5%的伸长率。 耐腐蚀——对大多数化学药品和溶剂,表现出惰性、能耐强酸强碱、水和各种有机溶剂。 耐气候——有塑料中最佳的老化寿命。 高润滑——是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低者。 不粘附——是固体材料中最小的表面张力,不粘附任何物质。 无毒害——具有生理惰性,作为人工血管和脏器长期植入体内无不良反应。

地方性氟中毒与人体健康的研究

地方性氟中毒与人体健康的研究 XXXXXX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XXXX级本科XX班 摘要氟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动物通过多种途径摄入,但动物对其需求量很低,适量的氟有利于机体对钙和磷的利用及防止龋齿,而过量的氟则易导致人富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由于一定地区外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饮水、食物、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氟中毒类型全身性疾病治疗和预防 地方性氟中毒又称地氟病,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类人畜共患病,由于人和动物长期摄入过量氟导致牙齿和骨骼发生病变。我国是氟中毒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除了上海市以外,均有发生[1]。 1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地方性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的存在,我国除上海市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的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广大区域为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渤海湾滨海平原和河北泥州等地为深层高氟地下水病区;北京小汤山、广东丰顺、福建龙溪等地是高氟泉水病区;河南的方城、云南的昆明、贵州的贵阳、新疆的温宿等地区为高氟岩矿病区;另外四川、广西、湖南及湖北等12个省150个县中的病区主要为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其中湖北省的鄂西自治州、四川的彭水、陕西的安康等地区病情较为严重。2005年报道,全国有病区县1308个,氟斑牙

患者3950万,氟骨症患者287万,病区影响人口仍是1.1亿。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地方病[2]。 2 地方性氟中毒类型 造成地方性氟污染原因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饮水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天津、河北、新疆和江苏等省;第二种为燃煤型,主要出现在我国的贵州、山西、辽宁、云南、四川和北京等省市;第三种为饮茶型,在我国四川省的阿坝州和甘孜州,以及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和中国内蒙古。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一些研究者分别对北京、河北、福建、山东、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山东和中国内蒙古进行地氟病调查,到70年代后,相应的发现一些省市和自治区有地方性氟中毒,其中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接近100%,青壮年氟骨症患病率高达70%~80%[3]。 2.1 饮水型氟中毒 高氟地下水一般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华北、西北等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它主要分布于:(1)地下水径流缓慢受强烈蒸发的山前平原;(2)绿洲边缘与沙漠接壤的坳陷洼地及沙漠地带。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03-Na型[4]。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现可分为浅层高氟地下型深层高氟地下水型、高氟温泉水型、高氟岩矿水型和高氟茶水型等。 2.2 燃煤型氟中毒 燃煤释放的氟化物污染了室内外环境,并且氟不能被生物降解,反而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由食物链进入人体。所以氟对人和动植物

PFOA和PFOS的管控

PFOA PFOA 全氟辛酸铵(Perfluorooctanoic Acid 缩写为PFOA) PFOA 是全氟辛酸铵的简称。PFOA代表全氟辛酸及其含铵的主盐,或称为“C8”,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通常是用于生产高效能氟聚合物时所不可或缺的加工助剂。这些高效能氟聚合物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科技、运输、电子行业,以及厨具等民生用品。当PFOA 分解后会在环境或人体中释放出来。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毒性危害,相关产品中对PFOA提出限制要求. 国内最常见的含氟聚合物是应用之一是聚四氟乙烯涂层,亦称作“不粘炊具”。为提供光滑非粘的特性,不粘涂层已广泛地应用于以健康的目的不含脂肪和低脂肪的煎炒烹调中。此不粘涂层是有机树脂通过在水中或者有机溶剂中均匀分布形成厚度不超过60 µm 的表面层。此涂层同样被应用于金属基材,如铝、铝化钢和镀锌钢,用作仓库、发电站、纪念碑建筑和其他商业建筑的外部表面。当PFOA 分解后会在环境或人体中释放出来。 2003 年起,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定期更新和提供科学知识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PFOA。USEPA 提出PFOA 及其主盐的暴露会导致人体健康的发展和其他方面产生不利影响。PFOA 会残留于人体短至四年长达半生的时间。因此根据“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US TSCA)”,此类成分被禁止并将其列入化学品目录清单中。事实上,毒性水平是每天每千克人体重量不能超过3 毫克。同时,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CFR 170.30 (GRAS –通用公认安全条例)关注与食品接触的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其生产的材料必须是安全的。 2004 年,某家著名的制造公司被美国环境保护局控告违反了有毒物质报告条款。这些违例由一连串USEPA 中关于PFOA 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损害风险项的不合格报告构成. 欧洲情况在美国的影响下,根据欧盟2004/1935/EC 指令下的一般安全标准(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质的决议),PFOA 也被禁止使用。在德国,联邦风险评估协会BfR 制订了指引条例BfR section LI—针对油炸、烹饪和烘烤器具的耐温聚合物涂层系统。全氟正辛酸及其含全氟-烯基-羟苯磺酸钠铵盐的最大迁移限量为0.005 mg/dm2。 PFOA - 全氟辛酸铵化学药品编定注册登记编号: 335-67-1 PFOS –全氟辛烷磺酸钾化学药品编定注册登记编号: 2795-39-3 2006年12月27日,欧洲议会和部长理事会联合发布《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2006/122/EC),该指令是对理事会《关于统一各成员国有关限制销售和使用禁止危险材料及制品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的指令》(76/769/EEC)的第三十次修订。 根据规定,该指令于2008年6月27日开始生效。 ◆PFOS限制指令的内容 1.限制PFOS类产品的使用和市场投放。不得销售以PFOS为构成物质或要素的、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005%的物质。 2.限制在成品和半成品中使用PFOS。不得销售含有PFOS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1%(1000ppm)的成品、半成品及零件。限制范围包括有意添加PFOS的所有产品,包括用于特定的零部件中及产品的涂层表面,其中,纺织品及涂层材料限量为1μg/m2。但限制仅针对新产品,对于已经使用中的以及二手市场上的产品不限制。 3.对指令进行评估。为逐步淘汰PFOS的使用,当有新情况或安全的替代产品出现时,应对指令中的限制范围进行评估。 ◆PF OS/PFOA是什么?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地氟病防治的各种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介绍地氟病的各种知识情况。 1、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使体内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氟骨症,还可损伤其它器官。 2、消化道是氟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3、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除上海市、海南省外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区。病区分3种类型,即饮水型、燃煤型、饮茶型。 4、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表现为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出现粉笔样白色、黄色或棕色,严重者出现缺损。氟骨症表现为骨关节疼痛、变形,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 5、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改换低氟水源,如打低氟井、引江河湖泊等低氟水源,干旱缺水地区可窖水或屋檐集水。 6、在无低氟水源的病区,可选用氯化铝、羟基磷灰石、骨炭等除氟剂除氟。分为集中式供水降氟方法与分散式家用降氟罐。也可用电渗析等物理降氟方法。 7、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措施是:除改炉改灶外,不要将粮食和食物悬挂在炉灶上方熏烤,采取自然晾晒或利用烤烟房烘干。病区经熏烤的玉米和辣椒含氟量很高,在食用前要进行淘洗,以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 8、正确使用降氟炉灶:使用炉灶时,炉盖要严密,不能敞灶燃烧,烟囱要伸出屋外,炉膛加煤高度不能超过烟道出口;定期维修炉灶、清理烟道。 9、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靠预防。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强机体抵抗力。 10、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灶做饭或敞灶烤火、熏烤粮食、蔬菜等,造成室内空气氟含量过

氟的危害及控制

氟的危害及控制3 焦 有 杨占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郑州450002)  付 庆 王留好 (河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52)(河南省林业学校,洛阳471002) Fluorine H arm and Control.Jiao Y ou ,Y ang Zhanping (Soil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 ,Henan Acade 2 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 hou 450002),Fu Qing (B asic Medicine College ,Henan Medi 2cal U niversity ,Zhengz hou 450052),Wang Liuhao (Forest ry S hool of Henan Province ,L ouyang 471002).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0,19(5):67-70. Based on survey of the literatre concerned ,the F harm on plants ,soil microbes and human health ,ge 2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areas with high F water and the statas of F epidemic areas are intro 2duced.And the methods of controlling F harm and testing F in soil are also presented.K ey w ords :fluorine harm ,control method ,fluoride test ,F poisoning ,geographic distribtion. 3本文在魏克循教授指导下完成,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焦 有,男,31岁,助理研究员,199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从事土壤环境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环境中氟的危害是环境科学及卫生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氟的过多吸收,对动植物及人体会产生危害[1,2]。研究氟危害的表现特征及机理,目的是为了控制或减轻氟危害。综合评价氟的测定方法,在氟污染调查和环境质量评价中,有切实的实用价值。 1 氟对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土壤氟污染对作物的危害是慢性积累的生理障碍过程。氟能抑制作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3]及光合作用[2],抑制新陈代谢过程中马来酸脱氢酶的活性[4]。氟对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少、产量降低、分蘖少、成穗率低、光合组织受损伤,出现叶尖坏死,叶绿退色变为红褐色 [5] 。 氟存在于植物组织中,且是必要的元素[6]。 然而,氟的过多吸收,则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7]。针叶树是对氟最敏感的植物种类[8]。 Kundu 等[9]的研究表明,随加入土壤中氟量 的增大,磷肥的有效性提高,但小麦对磷的吸收量却减小。在低磷处理时,氟的毒害增大。Braen 等[10]认为,氟污染土壤,增加了金属Al 的溶解性,导致F 、Al 对植物的双重危害。 Wilke [11]的实验表明,在低氟量时,土壤腐殖 质的氮矿化,碱性磷脂酶(APA )、芳基硫酸酯酶 (ASA )的活性即受到减弱,这是Al 2F 化合物的形 成所致;另外,氟也影响脱氢酶(DHA )的活性,脱氢酶的测定是标志土壤潜在微生物活性的较敏感方法,优于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王惟咨等[12]的研究表明,氟能抑制土壤纤维素的分解、土壤硝化作用及呼吸强度,能抑制土壤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2 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氟是人体必需的有益元素[13]。人体各组织均含氟,但以牙齿、骨骼和头发的含氟量最多[14,15]。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组织(WHO )大会作出了”推荐在自来水中添加氟化物预防龋齿”的决议[16]。当今含氟牙膏的供销[17]也是为了预防龋齿而采取的措施。然而,因氟的过多摄取引起的氟中毒已远远超过了氟不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6]。20世纪初,在意大利维苏威火山附近首次发现斑釉齿,当地叫“基阿杰齿”。直到1937年,人们才认识到这是人体内氟含量超过了正常 生态学杂志 2000,19(5)∶67-70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全氟辛酸的性质

全氟辛酸的性质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分子式CF3(CF2)COOH,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通常人们所说的还包括其盐,主要指全氟辛酸铵(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简称APFO,有时也简称C8)。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PFCs)(Van de Vijver et al.2005;Yeung et al.2006;Blake et al.2007;Kannan et al.2001)。全氟化合物大多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Nakata et al.2006)。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Giesy and Kannan et al.2002)。PFOA的这些特殊性质,使其在被排放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祝凌燕和林加华2008)。 目前关于PFOA及其相关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放与途径的资料还很有限,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们可在工业和消费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向环境释放,而生1产过程的PFOA的释放是环境中PFOA的主要来源。在这些过程中,与PFOA有关的挥发性母体物质C8F17CH2CH2OH(缩写为8:2 FTOH)可能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并进行迁移转化(Ellis et al.2003a,2004b;Wallinton et al.2006),以PFOA和8:2 FTOH等物质为原料的相关含氟化合物在环境介质中的降解及生物体内的代谢(Dinglasan et al.2004)都会导致环境中PFOA含量的增加。而且由于其化学惰性,普通的环境条件(化学、生物或光解)只能对分子中除全氟羧基以外的部分进行降解(Remde and Debus1996)。 因此一般认为(De Silva and Mabury 2006),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进入大气环境的PFOA,不易被降解,并可进行远距离迁移或转运,随干湿沉降到达地面,或进入水体或土壤。Martin(2006)等利用烟雾室实验证明了大气中的全氟辛烷磺酸氨化合物[C8F17SO2N(R1)(R2)]可以通过大气转运、氧化为全氟羧酸化合物(PFCA)和PFOS,并导致偏远地区的污染。他认为全氟化物挥发性前体物质可通过大气转运扩散到遥远的地区,然后沉降为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这个过程也导致了对生物体的污染。 PFOA可通过摄取、吸入、皮肤接触等被人体吸收(Gerald and Kennedy 1985;Kennedy et al.1986),导致人体中过氧物酶体繁殖(Berthiaum and Wallace 2002),影响能量传递、破坏细胞膜等,从而诱发癌症、肝肿大等疾病。

含氟表面活性剂经典综述

含氟表面活性剂经典综述 作者:肖进新江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胶体化学研究室,北京100871) 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一般为碳氢链,称碳氢表面活性剂。将碳氢表面活性剂分子碳氢链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用氟原子取代,就成为碳氟表面活性剂,或称氟表面活性剂。碳氟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本文介绍其合成、性能及应用。 1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质和用途 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常被概括为“三高”、“两憎”,即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高化学稳定性;它的含氟烃基既憎水又憎油。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可达到20mN/m以下,甚至到15mN/m左右。碳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就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至20mN/m以下。而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范围才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30mN/m~35mN/m。碳氟表面活性剂如此突出的高表面活性以致其水溶液可在烃油表面铺展(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碳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耐热性,如固态的全氟烷基磺酸钾,加热到420℃以上才开始分解,因而可在30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碳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它可抵抗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溶液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若将其制成油溶性表面活性剂还可降低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 早期,碳氟表面活性剂曾用作四氟乙烯乳液聚合的乳化剂,以后逐步用作润湿剂、铺展剂、起泡剂、抗黏剂和防污剂等,广泛应用于消防、纺织、皮革、造纸、选矿、农药和化工等各个领域,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但碳氟表面活性剂由于合成困难,价格较高,目前主要用于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难以胜任或使用效果极差的领域。研究表明,将碳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有可能减少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而保持其表面活性。如将异电性碳氢和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不仅可大大减少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配品甚至具有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即达到全面增效作用。碳氟表面活性剂特殊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利用其水溶液可在油面上铺展的特性,制备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其原理为:欲使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必须满足铺展条件,即铺展系数Sw/o>0: 油的表面张力约为20mN/m~24mN/m左右。因此欲使铺展系数大于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一般应在18mN/m以下(至少应在20mN/m以下)。有相当数量的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较高,不能满足铺展条件。在另一种情况下,即使表面活性很高的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也只能在达到一定浓度(临界铺展浓度)时方可在油面上铺展。研究表明,当油面首先加入很少量能够铺展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后,一些本来由于表面张力太高而不能铺展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即可在油面上铺展。若在油面上首先铺展少量在临界铺展浓度之上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临界铺展浓度之下的水溶液也可铺展。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形成一层水膜,使油面与空气隔绝,以此发展出一种高效灭火剂———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或称“轻水”泡沫灭火剂),这是目前国际上重点发展的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灾。 2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与碳氢表面活性剂相比,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相对困难。它的合成一般分三步:首先合成含6个~10个碳原子的碳氟化合物,然后制成易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的含氟中间体,最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制成各类碳氟表面活性剂。其中含氟烷基的合成是制备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