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数码夜视仪是否会取代红外夜视仪成为民用夜视仪的首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首先目前一部分不承认数码夜视仪这类产品是真正的夜视仪,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数码夜视仪不会取代红外夜视仪,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大家对于数码夜视仪不是特别了解,而且对于两类夜视仪的差别不是很清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类数码夜视仪及与红外夜视仪的差别。

红外夜视仪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红外夜视仪原理就是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简单来说,夜视仪原理就是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红外夜视仪工作原理

红外夜视仪的缺点:

目前市场上民用的夜视仪主要是集中在一代+的红外夜视仪的产品上。不过这类夜视仪也有其缺点。

1、白天不能使用

2、效果差,分辨率低,有效分辨率只有24线对,对红外不敏感,加红外也就4-50米距离

3、寿命短,一代管寿命只有1000小时

4、由于微光管放大倍数大概是0.5,镜头不容易做到大倍率

5、由于内部有高压升压电路,易发生故障,可靠性不容易做高

6、由于是玻璃管子,易碎

当然,唯一的优点就是省电了,合格产品做得好的话,只有100多MW的功耗。

数码夜视仪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区别于传统的红外夜视仪,数码夜视仪不是使用增像管作为图像增强器,而是使用低照度的CCD感光传感器作为图像增强器。低照度的CCD能够辨识非常暗的光线,然后转换为可见的数字信号,显示在夜视仪内部的液晶屏上。

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

数码夜视仪的优点:

相反,数码夜视仪具有天生的优势。这类夜视仪的优点:

1、日夜两用,可以做成白天彩色,晚上黑白或者靠视频处理电路处理成绿色成像

2、分辨率高,效果好,普通的CCD分辨率也在50线对以上,像是奥尔法的数码夜视仪是采用高清CCD 的感光器,图像亮度可以通过电路调节,可以达到二代管的水平。感红外能力好,可以在全黑条件下达到500米以上的有效观测距离

3、寿命长,电子产品基本都是半永久性的,这点不用多说

4、成像系统放大倍数近似或者大于一,所以一般来说,配同样的镜头,放大倍数会比微光产品大一倍,比如5X夜视仪的镜头换到数码夜视上就是10X,这点很关键。须知大倍率的镜头是很贵的。

5、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可以做拍照,录像,无线传输等等,应用面广功能强大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观看效果对比

其实正如电视显示技术由CRT被液晶显示取代一样,数码夜视取代微光管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在军用领域,由于半导体器件本体固有噪声影响成像质量,效果不如3代4代管。但目前在民用领域,数码夜视

取代使用传统1、2代管的微光管夜视仪是毫无问题的。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数码夜视仪的区别 数码夜视仪是否会取代红外夜视仪成为民用夜视仪的首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话题。首先目前一部分不承认数码夜视仪这类产品是真正的夜视仪,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数码夜视仪不会取代红外夜视仪,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大家对于数码夜视仪不是特别了解,而且对于两类夜视仪的差别不是很清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类数码夜视仪及与红外夜视仪的差别。 红外夜视仪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红外夜视仪原理就是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简单来说,夜视仪原理就是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红外夜视仪工作原理

红外夜视仪的缺点: 目前市场上民用的夜视仪主要是集中在一代+的红外夜视仪的产品上。不过这类夜视仪也有其缺点。 1、白天不能使用 2、效果差,分辨率低,有效分辨率只有24线对,对红外不敏感,加红外也就4-50米距离 3、寿命短,一代管寿命只有1000小时 4、由于微光管放大倍数大概是0.5,镜头不容易做到大倍率 5、由于内部有高压升压电路,易发生故障,可靠性不容易做高 6、由于是玻璃管子,易碎 当然,唯一的优点就是省电了,合格产品做得好的话,只有100多MW的功耗。 数码夜视仪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区别于传统的红外夜视仪,数码夜视仪不是使用增像管作为图像增强器,而是使用低照度的CCD感光传感器作为图像增强器。低照度的CCD能够辨识非常暗的光线,然后转换为可见的数字信号,显示在夜视仪内部的液晶屏上。 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 数码夜视仪的优点:

红外夜视传感器在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和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红外夜视传感器在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和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多的技术研发人员讨论的是摄像头、超声波/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围绕如何选择和配置这些传感器的争论。关于红外夜视传感器,却极少被提及。但在Uber的自动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发生备受关注的致命事故之后,似乎业界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包括FLIR Systems、AdaSky以及中国企业轩辕智驾(高德红外旗下)等研发制造车载红外夜视仪的厂家,开始再次成为行业的焦点,尽管在过去的数年时间,红外夜视仪已经在量产车(宝马、保时捷等豪华车)上进行少批量的配置。 以Waymo为代表的自动驾驶领军企业,此前一直在激光雷达上下足功夫,甚至是开始自主研发激光雷达。 去年1月8日,Waymo CEO Krafcik宣布,其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关键组件——激光雷达的成本相对于项目开始之时,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从超过7万美元直落至7500美元。但显然不能给全行业带来受益,除非Waymo宣布对外出售自己研发的激光雷达。同时,在过去两年中,价格已经大幅下降的激光雷达,对于大多数市场应用来说仍然是昂贵的。例如,Velodyne的HDL-64E激光激光系统的造价仍需约8万美元。 尽管,Velodyne 在今年初宣布:旗下16线激光雷达产品VLP-16 Puck在全球范围内的价格下降一半,从此前大约7999美元的售价降至3999美元。但这距离300美元的前装量产价格“甜蜜点”还有很大的距离。 再加上目前一台车仍需要配置多台激光雷达,整体成本仍居高不下。 当然,去年开始更多的固态激光雷达初创公司对外宣称开发出了更便宜的激光雷达技术,体积更小,几年内价格可能下降至不到100美元。但这仍然是个未知数。 更多的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激光雷达产业链发展进程,短期内更低的价格必然意味着性能的权衡,比如更低的分辨率、更短的测距范围。 此外,激光雷达并非像毫米波雷达那样适应全天候场景,雾、雨和雪等天气会严重影响精

500米高清激光夜视仪

HW-YJY-500GQ型高清激光夜视仪 产品简介 HW-YJY-500GQ型产品是山东华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清激光夜视仪系列产品,专为远程昼夜监控领域设计,采用200万像素高清一体机,画质清晰,性价比高,其体积小巧,安装、操作简便,兼容性强,可用在监控距离在100米至500米范围内的全天候监控项目中。 产品特点: 1、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集成度高、方便安装调试; 2、采用了先进的激光匀化技术,使得激光光斑非常均匀,无横纹、无散斑,夜间画质细腻,充分体现出了百万高清摄像机的最佳效果。 3、自主研发激光同步机构,激光光斑大小和光强度可根据镜头变倍、聚焦而调节。 4、光敏自动控制功能,激光开启时自动锁定摄像机至可感应激光的黑白模式。 5、云台采用高精度、高强度齿轮传动,断电可自锁,水平0~360°连续旋转;俯仰+60°~-60°; 6、防护等级IP66,防淋雨、防灰尘,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应用领域: 平安城市、航道、水利防洪、水库、大坝、工厂、油田、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矿区、水利防汛、边防等中远距离昼夜连续监控的场所。 产品及效果图片:

产品参数: 产品型号HW-YJY-500GP 作用距离夜间500M 白昼800M 镜头焦距(f) 4.3-129.0mm 变倍30倍 光圈(F)F1.6-F5.0 视角水平65.1-2.34度(广角-望远) 摄像机传感器类型1/2.8" Progressive Scan CMOS 最小照度 彩色:0.05Lux @ (F1.6,AGC ON) 黑白:0.01Lux @ (F1.6,AGC ON) 分辨率 50HZ:25fps(1920x1080) 60HZ:30fps(1920x1080) 50HZ:25fps(1280x720) 60HZ:30fps(1280x720) 日夜转换模式ICR 红外滤片式 数字降噪数字降噪 激光照明器功率6W 波长808nm(可选940nm) 照度角度 0.2°- 30° 电动连续调节同步变焦和手动变焦双重功能开关方式光敏电阻控制 护罩材料铝合金 结构上翻盖 窗口玻璃K9光学玻璃,激光窗口加镀红外增透膜接口19PIN航空插头 IP等级IP66 云台类型智能变速云台 角度水平0~360°连续旋转;俯仰+20°~-60°速度水平0.1°~9°/S;俯仰0.1°~4°/S 预置位200个 接口标准接口1路RS45,1路AV24V 控制协议 Pelco-D、Pelco-P等多协议, 波特率2400、4800、9600、19200可选电源AC24V(DC12V可选) 环境指标防护等级IP66 防雷视频、电源、485三合一防雷 工作温度-25℃~+65℃,90%±3%,非凝结(可选-40℃~+65℃)储存温度-40℃~+65℃

夜视仪详解

1)主动红外夜视仪 红外夜视仪是用目标(物件、人员)发出的或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进行观察的夜视仪器。现代坦克装配有驾驶员红外夜视仪、车长红外夜视仪、炮长红外夜视仪和炮长红外夜间瞄准镜。主动红外夜视仪靠自带红外光源(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利用被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转换成可见图像,由红外探照灯、观察镜、电源三部分组成的。由于自然界物体的温度较低,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很小,不能满足仪器的成像要求,所以需要红外探照灯或带有红外滤光玻璃的白炽探照灯来发射人眼行不见的红外辐射。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接通电源后,红外探照灯发射出红外线,照射前方目标,由主动红外夜视仪中的观察镜的物镜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在红外交像管的光电阴极面上形成目标的红外光学图像,通过变像管将不可见的红外目标像换成人眼可见的目标图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于是人眼就可通过观察镜的目镜观察到目标的图像。目前,坦克驾驶员红外夜视仪的视距(目标是坦克)为60~100米,车长红外夜视仪的视距(目标是坦克)为800~1000米,炮长红外夜间瞄准镜的视距为1200米,有的可达1500米。主动红外夜视仪因为有红外探照灯照明场景,光束照射到目标上将使景物间形成了较显著的明暗反差,所以图像消晰,利于观察但是容易自我暴露(红外探照灯向外发射红外线、容易被红外探测器发现)而招来火力攻击,而且观察的范围只限于被照明的景物,视距也受到探照灯的尺寸和功率的限制,红外探照灯易被打坏,因而逐步为各种被动式的夜视仪器所代替。 (2)微光夜视仪 夜间的月光、星光、银河系的亮光和大气辉光等,通称为“微光”。利用夜空的微光并加以放大,使人眼能看得见目标图像的一种仪器称为微光夜视仪。微光夜视仪的总体结构与主动式红外线夜视仪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省去了红外线光源——红外探照灯,所以它是一种被动式夜视仪器。微光夜视仪的关键部件是像增强器,它把微弱夜天光(其照度低于0.1勒克斯)照明下人眼分辨不清的景物图像转换成人眼可看清的可见光景物图像。微光夜视仪工作原理如下:其光学系统的物镜接收目标反射的自然微光,在像增强器的第一级光电阴极面上形成极为微弱的目标光学图像,经像增强器增强(其亮度增益通常为几万倍)后,在最后一级荧光屏上显示可供人眼观察的目标图像。微光夜视仪构造简单,体积较小,耗电较少,特别是不需人工的红外光源,因而使用安全可靠,不易暴露,从而提高了坦克在夜间的隐蔽性。英军在马岛战争中,借助这种夜视设备最终占领了马岛,就是个明证。但是,微光夜视仪的观察效果和作用距离,受周围环境的自然照度(星光或辉光的亮度)和大气透明度影响较大,在全黑条件下几乎不能工作。与主动红外夜视仪相比,图像不如后者清晰。特别是当天空中有密布的浓云和贴近地面的烟雾与无定向的散射将使景物的照度和对比度明显下降,会严重地影响观察效果。所以在某些坦克上还同时装有主动红外夜视仪或被动红外夜视仪。利用级联式像增强器的微光夜视仪,基本上能符合战术性能要求,但它遇到炮口焰、爆炸闪光等会产生模糊现象,最后一级图像还有畸变,因而不得不时常中断工作。在像增强器的光电阴极和荧光屏之间插入一个具有电子倍增功能的器件,可以避免闪光造成的模糊现象。目前,较先进的微光夜视仪的夜视距离在星光下已达到1600米,月光下已达2700米。如果把像增强

红外夜视技术漫谈-夜视仪和战争

红外夜视技术漫谈----夜视仪和战争 古今中外的战场上,人们十分重视利用夜幕掩护,夺取白天难以取得的战果。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曾发出"太阳是我们的,月亮是中国人的"叹息。然而,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美军却几乎全是从夜间发起的。正如海湾战争中的美军空战主要指挥官、空军少将格罗松说:"永远不要忘记,海湾战争的开始、作战和获胜都是在夜间。"美军从怯于夜战到敢于夜战,要归功于夜视技术。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 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统称为夜天光。因为它们和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作夜微光。人眼视网膜的感光灵敏度不高,在微光条件下不能充分"曝光"。这是造成人们在夜暗环境中不能正常观察的一个原因。夜暗环境中,除了有微光存在外,还有大量的红外光。世界上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向外发射红外线,所以无论白天黑夜,空间都充满了红外线。但红外线不论强弱,人们都不能看到。

夜视器材就是利用微光和红外线这两个条件,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这种光-电-光的两次转换乃是一切夜视器材实现夜间观察的共同途径。 1934年,荷兰的霍尔斯特(G·Holst)等人制成第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树立起了人类冲破夜暗的第一块里程碑。随着夜视技术的不断进展,品种不断增多,目前主要有: 一、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目前发展较为成熟,造价低廉,而且由于自身携带红外光源,所以受环境照明条件的影响较小,观察效果比较好。观察实用距离一般300米左右,主要用于近距离侦察与搜索、短射程武器的夜间瞄准和各种车辆的夜间驾驶。缺点主要是容易暴露。因为红外探照灯发射的红外光束虽不能被肉眼察觉,但能被对方用仪器探测到。

国产红外夜视仪和进口夜视仪性能对比,有哪些优势-

国产红外夜视仪和进口夜视仪性能对比,有哪些优势如今市场对红外夜视仪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用夜视仪、摄像用夜视仪等产品逐渐成为未来市场发展重点,而夜视仪市场上产品繁多,很多人在观念上往往先入为主,认为夜视仪国外研究的比较早,在技术、质量等方面相对于国内夜视仪而言占据优势。现在,国内红外夜视仪日趋完善,技术上日益成熟,那么相比于价格昂贵的国外红外夜视仪而言,国产红外夜视仪和进口夜视仪性能上有哪些区别呢?相对于进口红外夜视仪,有哪些优势呢? 想要对于进口红外夜视仪和国产红外夜视仪的性能优劣进行对比,需要先了解介绍什么是红外夜视仪,只有理解了红外夜视仪的原理及与分类,才能更好的挑选到适合您的红外夜视仪。 1.红外夜视仪原理:普通人的眼睛不能感觉到红外线,所以黑天的时候没有了反射光人就看不到东西,而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包括你的身体。所以用能感受红外线的器件探测红外线,再把这种模拟信号经过去背景噪声,放大,滤波等图像处理方法,还原出被探测物体的轮廓.但色彩很难还原,所以红外夜视仪看到的图像很少是彩色的.就是红外夜视仪的基本原理。

2.红外夜视仪分类:夜视仪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分类。 一代红外夜视仪:一代红外夜视仪使用的是1代增像管,由于1代增像管的增像能力有限,所以一代红外夜视仪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开启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才能看清黑暗中的目标。由于一代红外夜视仪的价格相对较低,售价1600多开始,由于红外灯成为其很主要的一个设备,所以我们在传统意义上就把夜视仪都叫做红外夜视仪,一代夜视仪通过图像增强管,通过阴阳极加速电子来增强亮度。这样图像增强管寿命短。图像容易变形。 二代红外夜视仪:90年代,二代增像管的退出,夜视仪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二代红外夜视仪在成像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二代夜视仪在野外大部分情况,都是不需要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红外发射器的左右,只是把成像的噪点降低而已。所以二代红外夜视仪,有了更远的观测距离和观测效果。二代夜视仪附加了微通道板,通过增加电子来增强亮度。寿命延长,图像扭曲程度明显下降。亮度可调性增加。 三代红外夜视仪:三代红外夜视仪目前国内基本没有,技术掌握在美国,不允许出口。其特点是比二代红外夜视仪噪点更少,清晰度更高。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夜视仪作为一个专业的光电设备,在购买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下文将介绍夜视仪的一些相关入门知识,相信对对大家选购夜视仪会有一定的帮助: 1.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荷兰的霍尔斯特等人成功的研制出世界上地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它的出现标志着夜视技术的诞生,借助于夜视仪器,人类从此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观察目标。简单的说夜视技术就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低照度条件下观察的光电技术。夜视技术基本上可分为红外和微光两个方面,主动式红外夜视仪造价较低,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使用时受环境照明条件影响小,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用于军事上,有容易被敌方侦测仪器发现的缺点。微光夜视仪和主动红外夜视仪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由于工作方式是被动的,使得安全性大为提高,不容易暴露。但微光夜视仪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环境影条件响很大,雨雾天不能够正常工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如山洞)则完全失效。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今的微光夜视技术已大为提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微光夜视仪器发展的基本脉络。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就是现代军事的发展历史,主导夜视仪的发展,主要是美国军方。从1960年开始美国军方就与现在全球两大夜视仪厂商ORPHA和ITT合作,研发从一代到目前为止的四代夜视仪。现在民用的夜视仪,很多都是从美军夜视仪转变而来,比如非常知名的ORPHA TRACER560,G350+,ONV2+ 以及ITT 的SPOT450,SLIM450都是曾经在美国军方或者北约军方大量服役的优秀机型。 2. 什么时候会用到夜视仪产品? ---休闲娱乐时使用,例如野营,旅行,捕鱼,划船,或自然观测用。其它用途包括监视,搜索和救援,和保安等用途。 3. 为什么夜视仪用久后眼睛会难受? 夜视仪是图像亮度增强设备,所以一旦设计不好,就会导致眼睛非常难受。目前很多品牌在设计时没有投入成本,一味增大图像对比度,导致很多低端的夜视仪,人用一分种就会出现流泪的情况。 但是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给军方合作的品牌,军方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部队在使用时,夜视仪必须适合长期观看。所以像ORPHA和ITT这样的品牌,是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眼睛也不会难受。

激光夜视仪介绍

激光夜视仪介绍 实时连续监拍60天主要特点便携,可快速灵活组建监控点,设备搭建方便,拍摄、记录、功能控制、显示监看于一身;完美的激光补光系统,满足夜间拍摄清晰画面的要求,光斑均匀、倍数可调、系统运行稳定;手动彩色或黑白模式拍摄,可通过网络接口(RJ45)、3G远传至指挥部门设备名称技术参数彩色转黑白摄像机成像器件:单片1/4"EXview HAD CCD,逐行扫描信号制式:PAL制,440,000像素水平分辨率:彩色550线、黑白600线信号处理:内置DSP;自动背光补偿;自动增益信号输出:复合视频输出;YC分离输出同步系统:内同步和电源同步,宽动态,图像防抖功能最低照度:彩色状态0、1Lux;黑白状态0、09Lux 红外滤镜昼夜拍摄功能宽红外区域:780n m-1000n m镜头36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光学3、4mm30之间;进口管芯;驱动电路和控制管芯运行环境,保障了激光器的连续使用寿命;通过透镜组的整形均匀化处理后光束能量输出集中,消除散射,使光斑在拍摄的画面上显示均匀;光源透镜组镀有多层增透膜和保护膜;激光与摄像机工作模式具备同步切换功能,激光镜头键控变焦照射功能显示屏TFT全彩,5寸,分辨率640X480 显示屏亮度、对比度、锐度均可调录音录像移动硬盘/SD卡高清录像;可选录音,音频采用G711 压缩方式,音视频同步,压缩方式H、264 High Profile( Level4、1);高清晰、全实时录像、D1分辨率存储:

SDHC32G/64G卡/移动硬盘1TB以内可选;支持本机实时音视频回放,支持广泛的第三方媒体播放器,开机自动连续录像、支持定时录像、支持移动侦测报警录像网络传输10M/100M 自适应网络接口,支持静态IP 和动态IP 两种网络设置。可选3G 、电信、联通、移动;可选3G传输、 GPS功能防护罩一体化双视窗设计,视窗光学玻璃镀增透膜,透过率>98%,玻璃厚5mm;全铝合金材料护罩,内置加热器;防腐蚀外部漆面处理;可选防雷:电源4000V,通讯、视频信号4000V接插附件航空插头储存温度-40℃~+80℃使用温度-35℃~+60℃电源电压适配器 AC220V/DC12V 便携DC12V锂电池车载DC12V连接电缆重量/尺寸2、5公斤长300mm 宽216mm 高123mm

单筒红外夜视仪和双筒红外夜视仪性能对比分析

单筒红外夜视仪和双筒红外夜视仪性能对比分析 夜视仪作为夜间户外工作的必备品,已经越来越进入人们生活工作中。在购买望远镜时,大部分人都是购买双筒的望远镜,因为双筒望远镜使用起来更适合人们的双眼观测。夜视仪也是一个需要人眼观测的设备。从理论上讲,肯定是双筒的夜视仪比单筒的夜视仪使用起来更为舒服。所以在资金够的情况下,是应该购买双筒夜视仪的。但是,与双筒望远镜相比,双筒夜视仪在内部构造上会更有学问,不同的双筒夜视仪,其观测和使用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下面就详细给大家介绍,相信会对大家有帮助。 一.夜视仪的基本知识 在进入下面介绍主题前,需要介绍一下夜视仪最基本的知识: 1.增像管 增像管其实就是一个光源电子放大器,增像管是夜视仪最为关键的器件,也是影响 夜视仪成本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增像管从原理角度说,可以分为1代,2代,3代 甚至4代,理论上代数越高,越清晰。 2.夜视仪代数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基本上没有3代的夜视仪。 1代和1代+的夜视仪,单筒价格一般在1000-3000元,双筒一般在3000-6000元。 2代和2代+的夜视仪,单筒价格一般在20000-40000元,双筒一般在30000-60000 元。 在讨论是应该买单筒还是双筒夜视仪之间,还需要了解双筒夜视仪之间的本质差别 二.双筒夜视仪的分类 双筒夜视仪,在结构上分为两种: 1.固定眼距双筒夜视仪 这种双筒夜视仪,在生产设计上,是直接在单筒夜视仪结构上进行改造而成,简单 的说就是在单筒夜视仪的基础上,再前后增加一个物镜和目镜生产而成。 上图就是一款典型的这种结构的双筒夜视仪-YUKON育空河海盗3X42.

1-3公里系列红外变焦激光灯与同类产品的对比

佶达德1-3公里系列红外变焦激光灯与同类产品的对比 佶达德1-3公里系列红外变焦激光灯 同类产品 照明效果 我司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散斑抑制技术,变焦过程中 全焦段补光均匀细腻,完全无激光散斑现象,光能分布均匀, 无中心光过强现象,完全无过暴现象。 搭配高清摄像机效果极佳。 同类采用主要采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补光,变焦过程中激光 散斑现象明显,光能分布不均匀,尤其是中心光与周边光相比过 强,存在非常明显的过暴现象。 搭配高清摄像机效果极差。 集成性、可靠性 我司产品的光源、镜头、驱动和控制单元、散热单元等采 用集成的产品设计,大大提高的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 减少了模块分割所产生的安装组装、产品质量、维护支持等问 题。 我司产品集成性高、可靠性高。 同类产品多把光源、镜头、驱动和控制单元、散热单元等分 体组装,大大减低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模块分割所 产生的一系列的安装组装、产品质量、维护支持等问题。 同类产品采用散件组装,集成性差,可靠性差。 能耗 我司产品采用部分非球面镜片,产品设计时充分提高光能 利用率,能耗仅为同类产品的30%-50%,适用节能新趋势。 1公里激光灯功耗仅为16瓦,2公里激光灯功耗仅为25瓦, 3公里激光灯能耗仅为35瓦。 同类产品多采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补光,此类激光器多用于 切割、印刷、医疗等领域,设计思路是产生足够的能量而未考虑 夜视照明领域的应用要求,再加上后期设计的光学镜头,其光能 利用率非常低。 同类产品的功耗普遍高出我司产品一倍以上。 产品寿命 我司产品进行了严格的整机寿命测试,并参照Telecordia 468、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关于大功率激光产品可靠 性认证标准,确保产品正常寿命达到20000小时。 同类产品的寿命普遍只能达到几千小时,原因如下:①大功 率光纤激光器的激光功率越高,对激光谐振腔的膜层损耗越大, 对激光晶体也有一定的损害,导致有效寿命极大降低,一般只有 几千小时;②同类产品通过分散组装的方式,大大减低了产品的 可靠性,缩短了产品寿命,在复杂的应用环境下极易产生故障。 价格 我司1-3公里全系列产品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50%! 性价比非常突出!

论文红外与夜视仪

1基于微光与红外融合的夜视技术 关键字:红外器件红外焦平面阵列微光夜视仪夜视技术光机扫描红外热成像红外热像红外图像量子效率BCG-MCPIV 摘要:以像增强器为主线概述微光成像技术,以红外探测器为主线概述红外热成像技术, 分别介绍各自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这二种夜视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技术。将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一步放大、转换成可视信号的固态电子器件。是在黑夜或低照度(小于1勒克斯)下扩展人眼视力的微光夜视技术的关键部件。其中包括:①直接微光成像器件。功能是把微弱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图像,再经过增强传递到荧光屏上,以得到人眼可视的照度(1~105勒克斯)和可见的光谱范围(350~760纳米)。②把微弱光信息转换成视频信号的微电摄像器件。把收集到的光学图像以其光强的分布转换成电荷量的分布并存储,随后将存储的电荷图像转换成视频信号,从而扩展人眼接收微光信息的范围。在工、农业、航天、科研、国防、公安等部门中,凡需要采集低照度下的光学信息时,都离不开微光器件。由微光器件组成的微光夜视仪广泛应用于战术武器和防盗系统。 1背景: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是夜视器材的鼻祖,它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暗中的目标。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存在着能耗大,易暴露的缺点。 1962年,美国人研制成功像增强器,使得夜视器材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 我们平时所谓的黑夜,很少是绝对黑暗的,因为自然界总是存在着微弱的光线,例如星月光,大气的辉光和黄道光。即使肉眼不容易察觉的星星,对地面的照度仍然可以达到2x10负4次方勒克司。能够利用如此微弱的光线进行观测,是因为两个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首先,研制成功了灵敏度极高的光电阴极,既S-20多碱光电阴极。比以前的光电阴极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得夜视仪的光电增益大大提高。 另一个突破是采用了光学纤维面板。既一种由大量光导纤维组成的薄板阵列,每根纤维传导一个像素减少了光的散射,传导效果好,由于可以将纤维的末端排列成曲面,天然的避免了像差,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 将多个上述结构的像增强管串联起来,将光线逐级放大,使得极其微弱光线下的图象放大到了人眼可以清晰观看的程度,便实现了无须红外照明的微光观测。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

红外夜视仪原理及基本知识介绍 1. 夜视仪的原理及用途 通俗讲: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专业讲:夜视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 用途:适用于军队,海关、边防、治安守卫的夜间巡逻,侦破取证。银行、金库文物重要物资仓库的夜间监控。海底资源的夜间探查,海上石油平台水下部分监控,远洋捕鱼,夜视仪器都重要的工具。卫星遥感遥测,天文星系弱星的的夜间观察。记录植物夜间的生长规律研究,以及夜行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现在,夜视仪器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 2.为什么夜视仪的成像是绿色的而不是呈红色的红外光谱? 绝对0 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温度越低,波长越长。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当温度为800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就是为什么铁烧红了你能看到亮光。红外线我们是看不见的,晚上了,没有可见光,但是仍在辐射红外线,人和周围的树木的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因为辐射的红外线很弱,所以转化成的可见光也很弱。图像呈绿色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绿光感光性最敏感,而且容易疲劳,这些都是使我们对弱光看得更清楚些。而且红光和绿光的区别就是波长不一样而已,很容易转变的。夜间模糊的图象→光电阴极(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微通道板(通过高压使电子数量增加)→荧光屏(电子撞击一个具有磷光质涂层的屏幕)所以夜视仪看到的景象大多是绿色的 3.夜视仪图像增强管的介绍 (没找到解说,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段。这个理科生比较容易懂,知道就行,不需要理解,中间涉及的知识属于物理专业,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这些短管时,更多的电子被释放。这个特殊的过程使得第二代夜视仪可以增强光线,提供比一代更明亮更清晰的图像。因为增加了这个,所以贵!三代是在二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敏化物——砷化镓,由此获得了更加明亮清晰的图像。另外增镀了离子阻隔膜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砷化镓是一种深海提取物,因为提炼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也是价格昂贵的一个原因。四代由于涉及到一些军方技术问题,属于违禁品,无法进口。 增像管的代数直接影响到夜视仪的观测距离和观测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夜视仪的效果还收到镜片质量,口径大小,倍数大小,内部原器件的干扰,以及内部结构的影响。所以同样是1代+的夜视仪各型号之间是有较大差距的。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购买1代+的夜视仪就可以,价格一般在1000-3000元,建议购买2000元以上的产品会更为实用。比较优秀的单筒1代+的夜视仪是奥尔法ORPHA CS2+ 5X50,这款是全美2011年200美金以上的单筒夜视仪销售冠军。特点是口径大,倍率高,清晰度高,亮度高。最远的观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讲解

物电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光学课程设计 题目: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日期: 指导教师: 物电学院教务部印制

说明: 1、报告中的第一、二、三项由学生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填写,由指导 教师指导并确认签字。 2、学生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给出各项分值及总评成 绩,并填写成绩评定表。 3、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设计的答辩环节,凡不参加答辩者,其成 绩一律按不及格处理。答辩小组成员应由2人及以上教师组成。 答辩后学生根据答辩情况填写答辩记录表。 4、报告正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3000字,也可由指导教师根据本门课 程设计的情况另行规定。 5、平时表现成绩低于6分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其该课程设计成 绩按不及格处理。 6、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写出总结。 7、此表格式为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提供的基本格式, 指导教师可根据本门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Ⅱ) Abstract (Ⅱ) 1.课题背景 (1) 1.1红外夜视仪发展 (1) 1.2红外夜视仪基本原理 (1) 2.设计方案简述 (3) 2.1设计方案 (3) 2.2简单光路 (3) 3.详细设计 (4) 3.1所需材料及硬件焊接 (4) 3.2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5) 4.设计结果及分析 (6) 4.1设计结果 (6) 4.2结果分析 (7) 5.总结 (8)

摘要 夜视仪,简单的说就是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间外瞄准具,其工作时不用红外探照灯照明目标,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来观察和瞄准目标。而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简易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以红外发光管作为光源,通过在无光条件下照射目标并接收目标反射的红外光,经过显像系统的处理,让人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目标。这种夜视仪自带光源,不受环境影响,制作简单,成像清晰,能够很好地得到应用。 关键词:红外夜视仪;原理;制作方法 Abstract Night vision devices,a simple night of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image intensifiger sights,infrared searchlight lighting goals,and its work without the use of the goal under the faint light reflected light through the image intensifier on the screen to enhance the human eye canthe visible image of the feelings of observation and targeting.And infrared night vision device is a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technology,military night vision devices.It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active and passive:the former infrared searchlights goal,receiving the reflected infrared radiation to form images;which does not emit infrared,fely on the infrared radiation of the target itself to the formation of ”hot images”,also called “thermal imaging instrument.”What we do is an active night vision,night vision image principle,analysis,and lisits the production methd of a simple infrared night vision. Keywords:Infrared night vision;Principle;Production methods

红外线

红外线 ? 百科名片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目录 定义 远红外线的发现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 红外线的发现 红外线的辐射源区分 1. 白炽发光区 2. 热体辐射区 3. 发热传导区 4. 温体辐射区 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红外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1. 原理 2. 红外线红斑 3. 治疗作用 4. 设备与治疗方法 5. 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 红外线污染 红外线的应用 1.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2. 透视望远镜 3. 红外热成像仪 定义 远红外线的发现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 红外线的发现 红外线的辐射源区分 1. 白炽发光区 2. 热体辐射区 3. 发热传导区 4. 温体辐射区 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红外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1. 原理 2. 红外线红斑 3. 治疗作用 4. 设备与治疗方法 5. 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 红外线污染

* 红外线的应用 1.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2. 透视望远镜 3. 红外热成像仪 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 ?? 太阳光谱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编辑本段远红外线的发现 远红外线的发现公元1800年德国科学家"霍胥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外侧所围绕著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於5.6-1000UM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究报告指出,在红外线内,对人体有帮助4-14微米的远红外线,能渗透人体内部15CM,从内部发热,从体内作用促进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但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长波长的远红外线出来。 编辑本段红外线的波长范围 近红外线 | (Near Infra-red, NIR)| 700~ 2,000nm | 0.7~2 MICRON 中红外线 | (Middle Infra-red, MIR)| 3,000~ 5,000nm | 3~5 MICRON 远红外线 | (Far Infra-red, FIR)| 8,000~14,000nm | 8~14 MICRON 编辑本段红外线的发现 公元1666年牛顿发现光谱并测量出3,900埃~7,600埃(400nm~700nm)是可见光的波长。1800年4月24日英国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的威廉·赫歇尔发表太阳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延伸光谱,具有热效应。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支温度计测量经过棱镜分光后的各色光线温度,由紫到红,发现温度逐渐增加,可是当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仍持续上升,因而断定有红外线的存在。在紫外线的部分也做同样的测试,但温度并没有增高的反应。紫外线是1801年由RITTER用氯化银(Silver chloride)感光剂所发现的。底片所能感应的近红外线波长是肉眼所能看见光线波长的两倍,用底片可以记录到的波长上限是13,500埃,如果再加上其它特殊的设备,则最高可以达到20,000埃,再往上就必须用物理仪器侦测了。 编辑本段红外线的辐射源区分

红外夜视仪分辨率是多少

红外夜视仪分辨率是多少 普通人的眼睛不能感觉到红外线,所以黑天的时候没有了反射光人就看不到东西,而任何温度高于零度的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包括你的身体。所以用能感受红外线的器件探测红外线,再把这种模拟信号经过去背景噪声,放大,滤波等图像处理方法,还原出被探测物体的轮廓.但色彩很难还原,所以红外夜视仪看到的图像很少是彩色的.就是红外夜视仪的基本原理。红外夜视仪分辨率:镜头的分辨率非常重要,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1.一代红外夜视仪 一代红外夜视仪使用的是1代增像管,由于1代增像管的增像能力有限,所以一代红外夜视仪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开启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才能看清黑暗中的目标。一代夜视仪通过图像增强管,通过阴阳极加速电子来增强亮度。这样图像增强管寿命短。大概分辨率(线对):45lp/mm。 2.二代红外夜视仪 90年代,二代增像管的退出,夜视仪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二代红外

夜视仪在成像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二代夜视仪在野外大部分情况,都是不需要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红外发射器的左右,只是把成像的噪点降低而已。所以二代红外夜视仪,有了更远的观测距离和观测效果,并且成像柔和、分辨率高,细节好。二代夜视仪附加了微通道板,通过增加电子来增强亮度。寿命延长,图像扭曲程度明显下降。亮度可调性增加。大概分辨率(线对):48-60lp/mm。 3.三代红外夜视仪 三代红外夜视仪其特点是比二代红外夜视仪噪点更少,清晰度更高。大概分辨率(线对):60-72lp/mm。 4.激光数码夜视仪 激光数码夜视仪,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其优点是可以外接视频设备进行输出。 那么为了将红外夜视仪的作用发挥出来,以及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使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摔坏且小心轻放 即使是质量过硬的红外夜视仪也经不起强烈地碰撞,所以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仪器受到异物的撞击而遭到损坏。如果不注意这

红外线与夜视摄像机的选择和使用规则

红外线与夜视摄像机的选择和使用规则 红外线与夜视监控产品的选择重点在于系统的搭配完整性,需要周全考虑 低照与夜视的主要产品及接口设备,亦即红外线灯与摄像机、镜头、防护罩、 供电电源等的成套性考量。在安装与施工时,都必须以低照与夜视为主诉求的 监控系统工程来设计,依此考虑所有器材,才不致出现采购摄像机、镜头、防 护罩、电源设备后再去考虑购买红外线投射灯等会造成器材间匹配及效果等方 面的问题。以下是在采用相关产品时,所须遵循的几个搭配问题及原则,也是 工程安装人员进行相关产品的施工安装前置工作时必须谨守的原则。1、 注意摄像机的口径尺寸与通光量 摄像机感光组件的口径尺寸已经趋于小型化,目前市场上的摄像机口径 尺寸大小一般从1/1.8”到1/4”,而在感光组件与镜头搭配时通光量取决于摄像机口径尺寸,口径小接受的光通量就少,反之亦然。此外,还需特别注意与镜 头的搭配原则,即焦距数值与光圈口径成反比对应关系,例如4mm 光圈比可能为f1.2-1.4,但50mm 甚至200mm 光圈口径可能最大只有f1.8-2.2,因此也会影响到通光量,相应的在搭配红外线投射时也会因影响到成像距离的画面亮度。 2、必须选用低照度条件的摄像机 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是被摄景物的亮度最低值,摄像机厂家会给出不同光 圈 f 值的最低照度,也就是此摄像机的最低照度(也称灵敏度)。若选择的摄像机最低照度高于红外线投射灯的最高照度要求,红外线灯的有效距离将受到最低 照度的影响,令投射距离变短或成像范围不足,导致画面中心亮点而周边一片 漆黑的不良显示效果。因此摄像机是不是真正的低照度摄影机对低照度环境的 监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数码夜视仪红外照射距离对比

数码夜视仪红外照射距离对比 数码夜视仪也是属于红外夜视仪中的一种,夜间完全无光全黑或者较暗环境下也是需要开启红外辅助光源的。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的前提下,同级别的数码夜视仪,红外辅助灯的强度越高,红外照射距离越远,观看的距离也越远。红外照射距离对于数码夜视仪观看距离有何影响?那么是不是红外越强越好?数码夜视仪红外照射距离有什么不同? 一、红外照射距离对于数码夜视仪观看距离的影响 首先介绍一下数码夜视仪的相关知识。 数码夜视仪是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CCD)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简称CMOS)作为图像增强器,低照度的CCD或者CMOS能够辨识非常暗的光线,然后转换为可见的数字信号,显示在夜视仪内部的液晶屏上,然后通过目镜观看到目标图像。 由此可以看出,数码夜视仪的图像传感器对于夜视仪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决定左右,其级别和性能直接影响了数码夜视仪的观看距离的远近及效果。不过在相同的图像传感器的级别的情况下,数码夜视仪观看距离则受到红外照射距离的影响较大了。可以这样说,同级别的数码夜视仪,红外辅助灯的强度越高,红外照射距离越远,观看的距离也越远。 那岂不是红外越大越好吗?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红外做得太大,功率增加,一方面增加了仪器的使用电耗,另一方面红外做的太大太亮的话,数码夜视仪观看到的图像会是一片白光,反而影响到观察效果,无法辨识观测目标。 二、一代、二代、三代数码夜视仪红外照射距离对比 1、关于数码夜视仪红外灯的辅助光源的波长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数码夜视仪包括红外夜视仪的波长都是850的,当然也有940的。那么850波长的红外

红外夜视仪与望远镜的区别

红外夜视仪与望远镜的区别 望远镜和红外夜视仪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两种观测仪器,而对望远镜了解颇少的朋友往往搞不清两者的区别,其实望远镜和夜视仪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咱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它们两者的具体不同点有哪些。 首先从使用条件和环境上,大家熟悉的望远镜是直接利用透镜将物体的视角放大在视网膜成像的光学仪器,不使用电源,不能在全黑的环境下观看使用的。而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像增强原理或红外线成像来观测的仪器,清晰度不如望远镜,但是却适合在全黑或星光月光的环境下观看。而像日常中见的许多商家标志着不用电源的“夜视望远镜”或“红外线望远镜”都不过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宣传罢了。 什么是望远镜: 1. 高清高品质望远镜–有一定夜视功能的夜视望远镜 其实双筒望远镜,并没有夜视功能,有些高品质的望远镜,如博士能精英系列,博士能奖杯系列,还有蔡司和施华洛世奇的顶级镜子,即使在夜晚的暗光中观测,仍能保持清晰、通透,而且对眩光、鬼影控制得很好。这是望远镜自身的品质,其实不是什么“夜视”功能。当然,这种高品质的望远镜,在夜晚的暗光下,确实能够比肉眼看到更远的目标和更清晰的图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也是功能。 高清高品质望远镜,这种夜视望远镜,的夜视功能有限,如果在比较暗的情况下,比如1/4月圆,没有路灯的情况下,是基本上没有用的。这种夜视仪望远镜,更多的是在黄昏的情况下有用。 其优点是:因为是望远镜,所以白天能够很清晰的使用,观测距离非常元,黄昏晚上有一定的夜视能力。 缺点是:晚上夜视功能有限,在很暗的地方是无法使用的 什么是红外夜视仪 由于红外夜视仪是一个夜视仪的俗称,并不是一个产品的名称,没有一个产品取名叫红外夜视仪,而红外夜视仪又称夜视望远镜, 因为,夜视仪基本上都配备有红外辅助光源,所以又叫红外夜视仪。其实红外夜视仪的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一代夜视仪在稍微暗一点的情况下就必须使用红外线作为辅助光源,才能看见目标。而过去10年,市面上主流的产品都是一代夜视仪,所以夜视仪又叫红外夜视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