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1.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 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2.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3.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题。

4.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

5.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投入试运行,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此结束。青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落后,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力水平较低②河流水流湍急,不利通航③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④现代运输成本高,不适宜高原环境⑤人口稀少,不必发展现代交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

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

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

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

6-7题。

6.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7.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

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 Ⅱ<Ⅲ

C.Ⅰ< ⅡⅡ> Ⅲ

D.Ⅰ>ⅡⅡ<Ⅲ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

萨7 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第8题。

8.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9~11题。

9.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10.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

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1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B.天山C.祁连山D.昆仑山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逐渐枯竭,雪线下降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日益突出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14.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A.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开发活动,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D.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2006年湖区降雨明显少于往年,但湖水依然上涨。据此回答15-17题。

15.纳木错的成因是

A.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C.冰川作用D.火山喷发

16.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D.大气降水增加

17.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A.A B.B C.C D.D

读右图,回答18-20题。

18.本地区蕴藏量较丰富,且属于可再生新能源的是

A.水能、太阳能B.太阳能、地热能

C.地热能、天然气D.风能、煤

19.导致珠穆朗玛峰高度不断上升的是

A.①板块不断向②板块水平运动B.②板块不断向①板块水平运动

C.①板块不断向上垂直运动D.②板块不断向上垂直运动

20.雅鲁藏布江谷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浓度高B.气温低,水分蒸发量小C.雨量适当D.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读“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等值线的数值c>b>a), 回答21-23题。

21.图中等值线不可能表示

A.气温

B.气压

C.降水量

D.海拔

22.雅鲁藏布江地区的植被成垂直分异,其山脚处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3.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A.地势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

24.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业、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3)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25.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西藏局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乙为拉萨附近的降水、河流流量变化图。

材料二:西藏具有圣地好水得天独厚的优势,雅鲁藏布江谷地盛产极富营养价值的青稞。出产于拉萨的西藏青稞啤酒以当地优质矿泉水和青稞为主要原料酿造生产。

(1)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拉萨河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5分)

(2)描述西藏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6分)

(3)评价西藏青稞啤酒生产的主要优势与限制性因素。(3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

-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材料二: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试述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3分)

(2)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4分)

(3)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4分)

(4)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6分)

青藏地区专题练习

1-5 ADDCA 6-10 DCCBC 11-15 CAABA 16-20 BDBAD 21-23DBA

24.(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

(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3)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25.(1)特点: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6-10月径流量较大,变化明显(1分);11月-次年5月径流量小,变化和缓(1分)

原因:6-10月河流以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11月-次年5月以地下水补给为主(1分)。(2)特征:城镇数量少(密度小)(1分)、等级低(规模小)(1分);主要沿河谷(河)分布(1分);

原因:地势高,气温低(1分),人口稀少(1分);河谷地带(自然条件较好)农牧业较发达(1分)

(3)有利:原料丰富(接近原料产地)(1分);环境优美,原料品质优良(1分);不利:本地消费市场狭小(1分)

26. (1)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降低了运输成本;会给西藏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开发旅游资源将创造百亿的旅游收入。

(2)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2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2分)

(3)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2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2分)

(4)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2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