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 章 过 程控制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过程 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负反馈概念;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 要求及质量指标。

难 点:常用术语物理意 义(操纵变量与扰动量区别 );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绘 制方框图; 静态,过渡过程概念 。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 、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 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 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的发展,自动控 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 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简称过程控制) ------------ 自动 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 机械、轻工、纺织等 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 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 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 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 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 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 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 历史,大致经历了以 下几个阶段:

20 世纪 40 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 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 主要根据观测 到的反映生产过程的 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 验去控制生产

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 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 基地式

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I

型和电动I 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 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 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掌握管道及仪表流程 学会绘制简单系

统的

图绘制方法,认识常见图形符号、文字代

;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 控制要求(稳定、快速、准确 ); 掌握静态、动态及过 渡过程概念;

掌握品质指标的定义 ,学会计算品质指标。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各 部分作用,系统的组成;

重 点:自动控制系统的 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0 世纪 60 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 、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 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 合仪表(气动n 型和电动n 型)成为主流 产品

60 年代后期,出现了 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 ,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 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 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 态规划等最优控 制理论为基本特征的

现代控制理论 , 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 系统发展到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领 域, 、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 高( 80 年代 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 几万个晶体管,于是 32 位微处理器问世 ),微型计算机的 出现及应用都促使控 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 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 、模糊控制 自 动化仪表:气动川 型和电动川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 元的智能控制装 置。集散控制系统( DCS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 、工业 PC 机、和数字控制器等 ,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 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 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 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

式识别技术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 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

自动化仪表:

总线控 制系统的出现,引起过程控制系统体系结

构和功能结构上

的重大变革。现场仪 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形成了真正意义上 的全数字过程

控制系 统。各种智能仪表、变送器、无纸纪录仪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控制

、自 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1. 宇航方面:(现代控制理论)

同步卫星与地面接收 站直接对应,偏差影响收看效果(随动控 制系统) 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神州 3号卫星,哥伦比亚号 航天飞机)自动关机、点火系统

2. 军事方面:

火炮自动点火、巡航 导弹 3.

其他方面:农业(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 )

社会科学(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模型)

4. 现代管理:办公自动 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 的综合处理与办公活

动相关的语言、数据 、图像、文字等人及信息系统。

5. 工业生产:自动车床 、加热炉、发酵罐 三、过 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过程控制系统与其他 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生产 过程的连续性

家系统控制、模

控制的发展方向。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 大多数被控过程都是以长期的或间歇形式 运行,在密闭的设备中

被控变量不断的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

2?被控过程的复杂性

过程控制涉及范围广:石化过程的精馏塔、反应器;热工过程

的换热器、锅炉等。 被

控对象较复杂:动 态特性多为大惯性,大滞后形式,且具有 非线性、分布参数和时 变特性。 3?控制方案的多样性

被控过程对象特性各 异,工艺条件及要求不同, 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非常丰

富。

包括:常规PID 控制、改进PID 控制、串级控制、前馈 -反馈控制、解耦控制; 为满足特定要求而开 发

的比值控制、均匀控制、选择性控制、

推断控制;

新型控制系统,如模 糊控制、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

四、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

1?自动检测系统

------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录 女口:加热炉温度、压 力检测 2?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自动信号系统:当工 艺参数超出要求范围,自动发出声光信号 联锁保护系统:达到 危险状态,打开安全阀或切断某些通路, 女口:反应器温度、压 力进入危险限时,加大冷却剂量或关闭进 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自动操纵系统:根据 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

种周期性操作 如: 合成氨造气车间 煤气发生炉,按吹风、上吹、下吹、吹净 等

步骤周期性地接通空气和水蒸汽

自动开停车系统:按 4.自动控制系统:

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的投入 运行或自动停车

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 动

的影响而偏离正常

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 他们在受到外界扰

状态时,能自动的回到规定范围 。(本书介绍的重点内容)

§ 1.2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利用自动控制装置构 成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在没有人直接参 与的条件下,使这些工 艺参数能自动按照预 定的规律变化。

一、过程控制系统实例

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在锅炉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的高低直 接影响着蒸汽的品质及 锅炉的安全。水位过 低,当负荷很大时,汽化速度很快,汽包 内的液体将全部汽化,导致 锅炉烧干甚至会引起 爆炸;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的汽水分离, 产生蒸汽带液现象,降低了

必要时紧急停车 料阀

(a)

图1.1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示意图

眼—

—检测元件(变送器)要想实

现对汽包水位

的控制,首先应随时掌握水位的变化情况脑—一>控制器

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测量信号与预先规定的水位高度进行比较。如果两个

信号不相等,表明实际水位与规定水位有偏差,此时控制器将根据偏差

的大小向执行器输出一个控制信号,

手——?执行器

执行器即可根据控制信号来改变阀门的开度,从而使进入锅炉的水量发

生变化,达到控制锅炉汽包水位的目的。

2.发酵罐温度控制(参见教材P4)

发酵罐是间歇发酵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发酵罐

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a)(b)

图1.2 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影响发酵过程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发酵热、电机搅拌热、冷却水的流量及本身的温度变化以及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等。一般采用通冷却水带走反应热的方式使罐内温度保持工艺要求的数值。对于小型发酵罐,通常采用夹套式冷却形式。如图1.2(a)所示。

实现对发酵罐温度的控制,可使用温度检测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测量罐中的

实际温度,将测得的数值送入控制器,然后与工艺要求保持的温度数值进行比较。如果两个信号不相等,则由控制器的输出控制冷却水阀门的开度,改变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发酵罐温度的目的。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控制器

执行器]■给水

(b)

的温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微生物菌体本身对温度非常敏感,只有在适

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长代谢,而且涉及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酶也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

才能具有高的活性。温度还会影响发酵产物的组成。因此,按,定的规律控制发酵罐的温

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 或机器(被控过程)+自动控制装置 (反应器、精馏塔、 换热器、压力罐 (控制器、执行器、测量元件及变送器)

储槽、加热炉、压缩 机、泵、冷却塔)

几个常用术语:

被控过程(对象)工 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如锅炉汽包,发酵罐。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如汽包水位 、发酵温度。

操纵变量

受控制器操纵,用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 量或能

量。如锅炉给水量和发酵罐冷却水量。

扰动量

除操纵变量外,作用 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如蒸汽负荷

的变化、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等。

设定值

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 差(e )被控变量的设定 值与实际值之差。在实际控制系统中

,能够直接获取的信

息是被控变量的测量 值而不是实际值,因此,通常把设定值与 测量值之差作为偏差。

§1.3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一、 方框图

方框图是控制系统或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信号流向的图解 表示,是控制系统进行

理论分析、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形式。

1. 方框图组成

方框----每一个方框表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为环节),方框内添入表示其 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 式

或文字说明;

信号线---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段,用

来表示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和信号的流向

作用于方框上的信号 为该环节的输入信号,由方框送出的信号 称为该环

节的输出信号。

比较点----比较点表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进行加减运算

,“+号表示相加,’-

”号表示相减;

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从同一位置引 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

图1.3方框的组成单元示意图

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 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四个方框分别表示: 被控对象(锅炉汽包)、

器和执行器。每个方框都分别标出各自的 化会引起汽包水位的变化,因此给水流量 汽包水位(被控变量)则作为被控对象的 定值的因素还包括蒸汽负荷的变化和给水

测量变送装置、控制 象环节,给水流量变 作用于被控对象,而

(汽包水位)偏离设 输入、输出变量。如被控对 (操纵变量)作为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引起被控变量 管压

力的变化等扰动量,它

们也作为输入信号作

用于被控对象。

2. 负反馈概念:

反馈一一通过测量变 送装置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送回到系统的

输入端,这种把系统的输出

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 环节引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做反馈。分为

反馈-----负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减

弱输入端作用的称为负反馈)用

“-”号表示 正

、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增强输入端作用的称为正反馈 )用“ +”号表示。

在绘制方框图时应注意

1. 方框图中每一个方框 表示一个具体的实物。

2. 方框之间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它们之间的信号联系,与工艺设备 间物料的流向无关。 方 框图中信号线上的 箭头除表示信号流向外,还包含另一种方 向性的含义,即所谓单向性。 对 于每一个方框或系 统,输入对输出的因果关系是单方向的, 只有输入改变了才会引起输 出的 改变,输出的改变不会返回去影响输入。例如冷水流量会 使汽包水位改变,但反过来, 汽包 水位的变化不会直接使冷水流量跟着改变。

3.

比较点不是一个独立 的元件,而是控制器的一部分。为了清楚 的表示控制器比较机 构的作

用,故将比较 点单独画出。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自控设计的文字代号、图形符号在工艺流 程图上描述生产过程控 制 的原理图,是控制 系统设计、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图示形式。 该图在工艺流程图的基础上, 按 其流程顺序,标出 相应的测量点、控制点、控制系统及自动 信号与连锁保护系统等。由 工艺 人员和自控人员 共同研究绘制。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绘 制过程中所采用的图形符号、

文字

代号应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进行。下面结合化工部《过程 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 和图形 符号》HG20505-92,介绍一些常用的图形符 号和文字代号。

1 ?图形符号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 图形符号包括测量点、连接线(引线、信 号线)和仪表圆圈等。

⑴测量点

(2

)连接线

Q nH

图1.4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方框图

交次

表禾信号方

Q)(C)

(3)仪表

常规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圆圈。

⑷执行器

2.仪表位号

在检测、控制系统中,构成回路的每个仪表(或元件)都用仪表位号来标识。仪表位号由字母代号组合和回路编号两部分组成。仪表位号中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被测变量,后继字母表示仪表的功能;回路的编号由工序号和顺序号组成,一般用三位至五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例所示:

T RC—1 31

匸顺序号(一般用两位数字,也可以用三位数字)工序号(一般用一位数字,也可以用两位数字)---------- 功能字母代号

-------------------- 被测变量字母代号

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仪表位号的标注方法是:字母代号填写在仪表圆圈的上半圆中;回路编号填写在下半圆中。

(a)就地安装(b)集中盘面安装

3.字母代号

仪表信号中表示被测变量和仪表功能的字母代号见P9表

1.3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实例

图1.8和图1.9为简化的锅炉汽包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和发酵罐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1.10为某化工厂超细碳酸钙生产中碳化部分简化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执行器的图形符号是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的图形符号组合而成。

二氧化

精浆液

贮槽

精浆液

§ 1.4过程控制系统的 主要类型

按系统功能---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流 量控制系统等;

按系统性能--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

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

变系统;

按被控变量的数量---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按采用的控制装置----常规仪表控制系统、计算机 控制系统; 按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形式-----闭环控制 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顺向控制又有反 向联系的控制系统。 闭

环控制系统

优点----不管任何扰动引起被控 变量偏离设定值,都会产 生控制作用

去克服被控变量与设定值的偏差。因此闭环控制系统有较高 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适应能力,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缺点---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只有在偏差出现后才产生,当

系统的 惯性滞后和纯滞后 较大时,控制作用对扰动的克服不及时, 从

而使其控制质量大大降低。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 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 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

和程序控制系统。

1.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FICQ

101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 01个流量控制回路(带 累计指示 ,累计指示仪及控制器安装

在控制室。

i HIC

'101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 制室。 01个带指示的手动控制

回路,手动控制器(手操器)安装在控

01个带指示的液位控制 回路,液位指示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室。

01、02个温度检测回路,温度指示仪安 装在现场。

01、02个压力检测回路,压力指示仪安 装在现场。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 馬表示为第一工序第

2.随动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未知的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以一定的精度跟随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以一定的精度跟随设定值的变化而

变化。

如:机械行业的数控车床、间歇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等都属于这类控制

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可以看成是随动控制系统的特殊情况,其分析研究方法与随动控制系

统相同。

、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控制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系统。

操纵变量可以通过控制对象去影响被控变量,但被控变量不会通过控制装置

去影响操纵变量。从信号传递关系上看,未构成闭合回路。

1.按设定值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的原理:需要控制的是被控对象中的被控变量,而测量的只是设定值。如图1.12 (a)所示的换热器。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冷物料与载热体(蒸汽)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使冷物料出口温度上升至工艺要求的数值。因此,系统中被控变量为冷物料出口温度, 操纵变量为蒸汽流量。操纵变量与设定值保持一定的函数关系,当设定值变化时,操纵变量

随之变化进而改变被控变量。

(b)

图1.12按设定值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

2.按扰动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的原理----需要控制的仍然是被控对象中的被控变量,而测量的是破坏系统正

常进行的扰动量。利用扰动信号产生控制作用,以补偿扰动对被

控变量的影响,故称按扰动进行控制。

枫动

由于测量的是扰动量,这种控制方式只能对可测的扰动进行补偿。对于不可测扰动及对象,各功能部件内部参数的变化对被控变量造成的影响,系统自身无法控制。因此控制精度仍然受到原理上的限制。

§ 1.5.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静态-----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系统 的输入(设定值和扰动量)及输出(被控 变量)都保持 不变,系统内各组成 环节都不改变其原来的状态,其输入、输 出信号的变化率为 零。而此时生产仍在 进行,物料和能量仍然有进有出。因此静 态反映的是相对平 衡状态。

动态-----被控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状态

当一个原来处于相对 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扰动作用的影响后, 其平衡状态受 到破坏,被控变量偏 离设定值,此时控制器会改变原来的状态 ,产生相应的控制

作用,改变操纵变量 去克服扰动的影响,力图恢复平衡状态。

过渡过程-----在设定值发生变化或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系统将从原来的平衡状态经 历一个过程进入另一 个新

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一个控制 系统的好坏在静态时是难以判别的,只有 在动态过程中才能充分

反映出来。系统在其 进行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扰动的频繁作用 ,系统自身通过控制装置不 断地施加控制作用去 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在工艺 生产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上。

因此,我们对系统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

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 被控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以下几种形式。 Y 表示被控变量。

1?发散振荡过程

如图1.15中曲线①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 ,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且 幅度越

来越大,即被控变量 偏离设定值越来越远,以致超越工艺允许

的范围。

2. 非振荡衰减过程

如图1.15中曲线②所示。它表明被控变量受到扰动作 时间最终能稳定下来。

3. 等幅振荡过程 如图1.15中曲线③所示。

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

振荡,即被控变量在 设定值的某一范围内来回波动。

4. 衰减振荡过程

如图1.15中曲线④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 幅度逐渐减小,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能稳定下来。

5. 非振荡发散过程

如图1.15中曲线⑤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 越来越远,以致超出工艺设计的范围。

如图1.15所示。图中,

用后,产生单调变化,经 过一段 后,被控变量做上下振幅稳定的 ,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且 波动的 ,被控变量单调

图1.15过渡过程的基本形式

扰动最为常见。

当A=1时称为单位阶跃信号。

过程控制系统的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

在比较不同控制方案 时,应首先规定评价控制系统的优劣程度 的性能指标,一般情况

下,主要采用以阶跃响应曲线形式表示的质量指标。

控制系统最理想的过 渡过程应具有什么形状,没有绝对的标准 ,主要依据工艺要求而 定,除少数情况不希 望过渡过程有振荡外,大多数情况则希望 过渡过程是略带振荡的衰减 过程。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常以下面几个特征参数作为质量指标。 ⑴衰减比

这是表示衰减过程响应曲线衰减程度的指标。数值上等于同方 向两个相邻波峰值之比,

即:

■B n B'

显然当n=1为等幅振 荡;n<1为发散振荡;n>1为衰减振荡。为保持系统有 足够的稳 定程度,工程上常取 衰减比为4:1?10:1。

⑵峰值时间t p

峰值时间是指过渡过 程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T P 愈小表明控制系统反 应

愈灵敏。这是反映系统快速性的一个动态指标。

(3)过渡时间t s

上面五种过程形式中 要求。

常见的典型信号 控制系统在其运行的 ,非振荡衰减过程和衰减振荡过程是稳定 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这些 过程,能基本满足控制

扰动不仅形式各异,对 被控变量的影响也各 的典型信号来代替系

不相同。为了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大量的无规则随机信 ,通常选择几种具有确定性 号。有:阶跃信号、斜坡信 号、脉冲信号、加速

度信号和正弦信号等。其中阶跃信号对被

控变量的影响最大,且阶跃

r(t )

A t > 0 0

t<0

(1.1)

过渡时间是指控制系经

历的最短时间。

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从过渡状态

⑷最大偏差A

对于一个稳定的定值差。

最大偏差(或超调量控制系统来说,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变量第)表示了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程度。

生产规定的状态愈远,特别是对一些有危险限制的情况,如化

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所

一个波峰值与设定值的

A(或(T )愈大,表示偏离学反应器的化合物爆炸极限

等,应特别慎重,以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⑸余差C

余差是指过渡过程终了时新稳态值与设定值之差。它是反映控指标,一般希望它为零或不超过工艺设计的范围。制系统控制精度的静态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 章 过 程控制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过程 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负反馈概念;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 要求及质量指标。 难 点:常用术语物理意 义(操纵变量与扰动量区别 );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绘 制方框图; 静态,过渡过程概念 。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 、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 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 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的发展,自动控 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 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简称过程控制) ------------ 自动 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 机械、轻工、纺织等 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 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 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 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 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 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 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 历史,大致经历了以 下几个阶段: 20 世纪 40 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 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 主要根据观测 到的反映生产过程的 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 验去控制生产 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 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 基地式 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I 型和电动I 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 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 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掌握管道及仪表流程 学会绘制简单系 统的 图绘制方法,认识常见图形符号、文字代 号 ;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 控制要求(稳定、快速、准确 ); 掌握静态、动态及过 渡过程概念; 掌握品质指标的定义 ,学会计算品质指标。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各 部分作用,系统的组成; 重 点:自动控制系统的 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管理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 管理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是( A 、管理的功能 B C 、管理的特性 D 2、 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他这时扮演的角色是( A )。 A 、人际角色 B 、信息角色 C 、决策角色 D 、企业家角色 3、 公司经理正在同要终止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经理这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B )。 A 、企业家角色 B 、混乱处理者角色 C 、资源分配者角色 D 、谈判者色 4、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再创 佳绩。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 B )。 8、泰勒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C )。 9、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 B )为前提。 10、 ( B )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赫伯特?西蒙 11、 ( C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赫伯特 ? 西蒙 B )。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基本手段 A 、监督者 、传播者 C 、发言人 、联络者 5、技术技能对于 C )管理者最为重要。 A 、高层 、中层 苴冃 、基层 、所有层次 6、概念技能对于 A )管理者最为重要。 A 、高层 、中层 、基层 、所有层次 7、被后人尊称为 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 、法约尔 B 、韦伯 、泰勒 、巴纳德 A 、资源配置 B C 、提高劳动效率 D 、资源利用 、追求利润最大化 A 、受雇人 B 、经济人 C 、社会人 D 、自我实现人

第一章 战略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战略管理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1.战略管理的概念 2.战略管理的演进 3.触发事件 4.环境分析的概念 5.战略制定的概念。 6.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7.战略决策 本章重点: 1.战略管理的概念 2.战略管理的演进 3.触发事件 4.战略决策 作业题 一、填空题 1.战略管理的四个基本模块包括()、()、()、()。 2.一般来说,公司要考虑的三类战略是()、()与()。 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说法,典型的战略决策有()、()、()三种模式。 二、名词解释 1.战略管理 2.触发事件 3.环境分析 4.战略制定

5.使命 6.战略 7.战略实施 三、问答题 1.简述战略管理的内容。 2.简述战略管理的演进过程。 3.简述战略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4.列举触发事件的情况。 5.简述什么是评估与控制。 6.简述战略决策过程的8个步骤。

第二章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 本章主要内容: 1.公司的概念 2.董事会的职责 3.董事会的作用 4.董事会参与战略管理的程度差别 5.董事会成员的组成 6.高层管理的职责 7.战略领导与战略远景。 8.战略决策者的社会责任 9.企业的责任 10.公司利益相关者 本章重点: 1.公司的概念 2.董事会的职责 3.董事会的作用 4.董事会参与战略管理的程度差别 5.高层管理的职责 6.战略决策者的社会责任 7.企业的责任 8.公司利益相关者 作业题 一、填空题 1.公司治理指的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2.大多数公开上市的董事会由()和()组成。 3.卡洛尔认为企业管理者有的四种责任包括:()、()、()、()。 二、名词解释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将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一般而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低于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如何利用交通信号控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交通信号控制是指利用交通信号灯,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和行人进行指挥。交通信号控制也可以描述为:以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控制路口信号灯的灯色变化,以达到减少交通拥挤与堵塞、保证城市道路通畅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目的。其中,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是描述交通性能指标(延误时间、停车次数等)随交通信号控制参数(信号周期、绿信比和信号相位差),交通环境(车道饱和流量等),交通流状况(交通流量、车队离散性等)等因素变化的数学关系式,它是交通信号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交通工程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主要针对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阐述。 6.1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的集结点、交通流的疏散点,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场所。根据交叉口的分岔数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三岔交叉口、四岔交叉口与多岔交叉口;根据交叉口的形状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T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X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以及环形交叉口等。 6.1.1交通信号与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是指在道路上向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或停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灯色信息,主要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信号灯则是指由红色、黄色、绿色的灯色按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显示交通信号的装置。世界各国对交通信号灯各种灯色的含义都有明确规定,其规定基本相同。我国对交通信号灯的具体规定简述如下:对于指挥灯信号: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企业管理的基本含义

企业管理的基本含义 一直以来,很多外国专家持这样的观点:中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管理,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也是管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管理问题?其答案却是众说纷纭。但肯定包含这样的原因,就是不懂管理,或者说不懂得管理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就企业发展而言,懂管理未必就会成功,但不懂管理一定不会成功。据说,“企业管理”一词在一百多年前才出现。今天我们所说的“企业管理”,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庞大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如何实现企业组织持续性和健康性的发展。一锤子买卖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两回事,要实现后者,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世界发展到今天,企业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今天中国二十多年来的企业管理,实际上囊括了西方三百年的工业化管理历程,但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无论什么样的管理解决之道,企业都会习惯性地使用效益和效率去衡量,如果一项看起来很“伟大的理论”,既不谈效益,也不谈效率,都会质疑它对于企业管理的价值。 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的化,看起来与企业定义有一致性,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效益的化;另一种观点说管理的目的就是满足顾客,这是现代管理学的观点。利润来自哪里?效率来自哪里?这两个问题,今天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或者说是西方企业管理的共识,即:利润来自满足顾客、效率来自分工流程。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观点,第二种观点是现代的观点。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仅要了解管理的渊源,更要了解时代的要求,这样才能使一个好的管理理论在继承中发扬光大。目前国内外众多企业普遍采用了“现代管理学”的理念,“现代管理学”是从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写于1946年的《公司的概念》开始算起的,为什么没有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算起?因为在德鲁克之前,所有的企业管理几乎都是在谈论“企业和利润”,从德鲁克开始,才谈论“组织和绩效”,才讨论“产品与顾客的关系、组织与个人的关系”。目前流行的“目标管理”的概念也是德鲁克XXXX 年最先提出来的。因此说,现代企业管理不仅关注企业生产的组织、生产的效率和企业的效益,更关注顾客的反映、顾客的需求,也关注企业职工的思想和实际的情况。 在这里还要提到国企的中国特色管理,或者叫“中国式管理”,都强调了稳定比竞争更重要、和谐比效率更重要、价值观统一比个性的解放更重要,这与西方国家的管理理念有差异,国内的专家正在积极探索,力求缩小这种差异,使国际先进管理理论不仅仅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发挥出有效管理的作用,同时也能与国际惯例有效接轨。

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

第一讲中西方人际关系 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植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积淀出发,来对中国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殊的人际关系文化 正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才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性,要把握在中国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 (一)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进一步地溯本求源可以发现,以下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 1.伏羲氏与八卦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氏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意义重大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了“八卦”。 《周易?系辞下传》中曾提到:“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该记载的意思是说伏羲氏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总结其规律,创画了八卦。“八卦”是指“坤”、“艮”、“坎”、“震”、“巽”、“离”、“兑”以及“乾”等八种悬卦的符号,代表天地间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种种事物。时光荏苒,数千年来人们交口传颂着伏羲氏画八卦的故事,而八卦台(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作为历史的见证,也依然屹立在黄河岸边。八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现代各行各业的人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八卦潜移默化的影响。 2.易经 伏羲氏在依据法河图和洛书画成八卦的基础上,随后又按“每卦有三支,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的原理进行了扩展,这就是《周易》一书的基本内容。《周易》与对其进行哲学体系性提升的《易传十翼》一起共同构成了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易经》。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它被列为群经之首。在民国初时期,它被纳入黄埔军校的必修课,在现代西方它则被视为破译东方文明的钥匙。由此可见,《易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智慧遗产,也是我们所努力倡导的“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础之所在。 基本内容 《易经》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集中记录。主要是以八卦交相配合,来说明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周易?系辞上传》中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而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而雷风水火山泽则演化出万事万物。《易经》就是这样以八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说明世界生成的整个程序。 核心思想 从《易经》的内容进行推演,可以发现它主要是阐明宇宙之间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即“易简”),但一切的事物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即“变易”);而同时又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即“不易”)。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宇宙的千变万化受一个简单的法则支配,有一定规律可寻(易简),而社会上的一切制度、礼仪、文物、器具,都会因时而变(变易);但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尊卑之序、长幼之伦,却永远不变(不易)。 (二)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比较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3 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 1.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3.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3-4 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 答:1. 余差(静态偏差)e :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与给定值c 之差。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希望余差越小越好。 2. 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 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 n <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 >1,系统是稳定的,若4,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是比较理想的。 衡量系统稳定性也可以用衰减率φ 4.最大偏差A :对定值系统,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峰值与给定值C 之差,它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 5. 过程过渡时间:过渡过程时间定义为从扰动开始到被控参数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或±3% (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系统过渡过程快慢的质量指标,越小,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 6.峰值时间: 从扰动开始到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它反映了系统响应的灵敏程度。 静态指标是余差,动态时间为衰减比(衰减率)、最大偏差、过程过渡时间、峰值时间。 B B n ' = B B B '-= ?

管理基础-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协作程度的不管加深、社会政治结构日益复杂等使得生产和社会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逐渐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 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未来实现特定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定义的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1、管理者是指挥和领导他们活动的人。管理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所有者以及各种形式的委托代理人。管理的主体: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 2、管理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是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外部环境和条件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如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内部环境和条件主要指组织内部的状况,包括组织性质、人员状况。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有动态和稳态之分。 3、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4、有效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也包括机会、时间、信息。动员和配置资源是达到有效管理的必要环节。 5、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是一切管理活动共有的,其他具体复杂的职能知识对基本职能的进一步具体化。 6、管理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管理通过被管理者的活动来有效实现管理目标,主要作用对象是被管理者。管理是管理者主观作用于被管理者客观的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 二、管理的特性:两重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一)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是指一般性和特殊性,也指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与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特性表明管理是人类社会的自认属性,使得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般规律。管理都是在非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管理的社会性质是由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决定的。管理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方式。 2、科学性是指管理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具有可检验的标准性和可重复检验性。由于人的活动复杂性,管理又具有特定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对于‘度’的把握,还体现在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二)管理具有目标性 1、共同认同的目标,不包括他们之间的不同部分。 2、层次结构性,总目标下有不同分目标。 3、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包含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4、多元价值性,企业在盈利外也包含市场地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和谐等多钟管理价值;而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

第二章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理论

2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理论 本章首先给出了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相位,周期时长,绿信比,相位差,绿灯间隔时间,有效绿灯时间等,然后介绍了常用的交叉口性能指标以及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常用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这些研究为后面的信号配时模型及优化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交通控制的基本概念 交叉路口信号配时参数优化,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和理解交通控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面对信号配时设计中部分参数作一介绍。 (l)信号相位: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具有相同的信号灯色显示的一股或几股交通流的信号状态序列称作一个信号相位。信号相位是按车流获得信号显示的时序来划分的,有多少种不同的时序排列,就有多少个信号相位。每一个控制状态,对应显示一组不同的灯色组合,称为一个相位。简而言之,一个相位也被称作一个控制状态。以四相位为例如图所示: 相位1 相位2 相位3 相位4 图1 四相位信号相序控制示意图 (2)周期时长:信号灯发生变化,信号运行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等于绿、黄、红灯时间之和;也等于全部相位所需的绿灯时间和黄灯时间(一般是固定的)的总和。周期过长时,等待的人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因此通常以180秒为最高界限。

图1 第一、三配时表 (3)绿信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对一指定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与信号周期长度之比。 (4)相位差(又叫绿时差或绿灯起步时距):相位差是针对两个信号交叉口而言,是指两个相邻交叉口它们同一相位绿灯(或红灯)开始时间之差。 它分为绝对相位差和相对相位差。相对相位差是指在各路口的周期时间均相同的联动信号系统中,相邻两个交叉路口协调相位的绿灯起始时间之差。绝对相位差是指在联动信号系统中选定一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标准路口的相位差叫绝对相位差。 (5)绿灯间隔时间:是指从失去通行权的相位的绿灯结束,到下一个得到通行权的相位绿灯开始所用的时间。绿灯间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交叉口的几何尺寸,因此,要确定该时间的长度就必须首先考虑停止线和潜在冲突点之间的相关距离,以及车行驶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 (6)有效绿灯时间:是指被有效利用的实际车辆通行时间。它等于绿灯时间与黄灯时间之和减去损失时间。损失时间包括两部分,一是绿灯信号开启时,车辆启动时的时间;还有绿灯关闭、黄灯开启时,只有越过停止线的车辆才能继续通行,所以也有一部分损失时间,即为绿灯时间减去启动时间加上结束滞后时间。结束滞后时间是黄灯时间中有效利用的那部分。每一相位的损失时间为启动延迟时间和结束滞后时间之差。 在实际工作中,损失时间的精确计算是非常困难的,也没有必要。通常取绿灯时间代替有效绿灯时间 2.2交通信号控制类型简述 2.2.1定时控制 (l)定义 依据交通量历史数据进行配时,交通信号按照配时方案运行,一天只按一个配时方案的配时方法。定时控制是单个交叉路口最基本的控制方法。 (2)适用条件及优点

时代光华讲义:中国式管理团队(曾仕强)

第一讲日本人的团队管理(上) 现代化管理在美国即成为“美国式管理”,而到了日本,它又势必会打上深刻的日本烙印,由此可见,现代化管理一定要与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以及当地的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才会产生功效。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民族,古人留传下来的历史文化财富博大精深,因此,在现代社会里,中国的团队管理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性,可以称之为“中国式团队管理”。 对于“中国式团队管理”的理解 “团队”的要义 要理解“中国式团队管理”,首先应该明确“团队”的内在含义。可以从“团”和“队”两个方面

把握: ?“团”,就是指团体,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组织,即按照一定的配合关系所组成的集体或者系统。 不论是团体还是组织,所强调的都是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因此,任何一家公司、一个家庭都可以称之为团队或组织。 ?“队”则更突出组织内部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协同一致的力量,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组织力。 现在很多组织之所以视团队管理为重点和难点,就是因为大多数组织只有形式,而没有巨大有效的统和力量,如同一盘散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步调不一,内乱频繁。 对“团队管理”进行比较研究的出发点 基于中国式团队管理的特殊性,要把握“中国式团队管理”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 1.要传承民族文明 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进一步地溯本追源可以发现,“伏羲氏与八卦”以及《易经》这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因此,对于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只要从易经的道理来看待和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破解其中的奥妙。换言

之,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观点和理论,对于指导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相当有帮助的。 2.对西学要用“拿来主义” 然而近几百年来,中国人开始盲目地用西方的观点和标准来看待和分析自身的一切,并且将自身的缺点与西方的优点进行对比,其结果是很糟糕的;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已经开始逐渐地丧失民族自信心。因此,对如何借鉴西方科学文化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可以学,因为这个领域是不存在国界的,而在吸收与文化有关的思想以及处理与人有关的问题时,则必须谨慎小心,一定要避免机械和盲从,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否则,将对国人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基于此,在阐述中国式团队管理时,首要的一环就是对东西方团队管理的模式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比较,以此加深对自身特点的把握。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客观的评价,团队力量最强的是日本人。因为在日本的团队中,其成员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服从的意识非常强烈。也就是说,所有人都精诚团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没有太多个人意见。 然而,尽管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强烈的,但随着全世界所有民族的长期互动,其价值观也是会发生改变的。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Ⅱ型和电动Ⅱ型)成为主流产品 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 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 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 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 自动化仪表:气动Ⅲ型和电动Ⅲ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工业PC机、 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 识别技术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

(整理)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 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 信道---- 载荷着信息的信号所通过的通道(或称媒质) ◆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 传输信息的多少可直观地使用“”进行衡量◆信息及其度量 信息----指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 传输信息的多少可直观地使用“信息量”进行衡量 消息中的信息量I与消息发生的概率P(x)紧密相关 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 息量就() 概率为0时(不可能发生事件),信息量 为() 概率为1时(必然事件),信息量为( 消息中的信息量I与消息发生的概率P(x)紧密相关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 息量就(愈大) 概率为0时(不可能发生事件),信息量 为(无穷大) 概率为1时(必然事件),信息量为(0 )◆I与P(x)的关系式 当a取2时,单位为比特(bit)

当a取e时,单位为奈特(nit) 当a取10时,单位为哈特(hart)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指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设备的总和 通信系统的任务----将不同形式的消息从发送端传递到接收端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和噪声源六部分组成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和信宿 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 调制和解调 信道 噪声源 信源—把消息转换成原始的电信号,完成非电/电的转换 信宿—把复原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完成电/非电的转换 信源编码—有两个作用:一是进行模/数转换;一是数字压缩(即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号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的“抗 干扰编码” 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系统 的抗干扰能力 调制—把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应于信道 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已调信号)

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 前言 组织文化包含很多的内容,在我们小组的大作业中讲到了组织文化的相关概念、组织文化产生的背景、组织文化的类型、组织文化的结构、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以及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等内容。 第一节:组织文化的概念(概论) 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2]。——《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张俊伟著。 对一种文化要从思想、行为、表象三个层面切入,抓住真、善、

美三个主题内容,使用选择排序、表现方式、区别特征三个关键来进行认识[2]。——《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张俊伟著[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广义: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组织管理中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两部分 组织文化狭义: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 具体地说: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第二节:组织文化产生的背景 1、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 2、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是基石才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 3、21世界将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个人和团体为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过程控制-第一到三章-作业

过程控制-第一到三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 1.1 常用的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它与误差积分指标各有何特点? 答:(1)衰减率ψ、超调量σ、稳态误差e ss、调节时间t s、振荡频率ω;(2)单项指标用若干特征参数评价系统优劣,积分指标用误差积分综合评价系统优劣。 1.2 什么是对象的动态特性?为什么要研究对象的动态特性? 答:(1)指被控对象的输入发生变化时,其输出(被调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时,对象的动态特性可以为控制工程师设计出合理的控制系统满足要求提高主要依据。 1.3 通常描述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 1.4 过程控制中被控对象动态特性有哪些特点? 答:无振荡、稳定或中性稳定、有惯性或迟延、非线性但在工作点附近可线性化。 1.11 某水槽水位阶跃响应实验为: t /s0 10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h /mm0 9.5 18 33 45 55 63 78 86 95 98 其中阶跃扰动量Δμ=20%。 (1)画出水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2)若该水位对象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试确定其增益K和时间常数T。 解:MATLAB编程如下: %作出标幺后的响应曲线

t=[ 0 10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 h=[ 0 9.5 18 33 45 55 63 78 86 95 98 ]; x=0:0.01:400; y=interp1(t,h,x,'spline'); %三次样条函数据己知的t、h插出x的值yy=y/y(end); %输出标幺 plot(x,yy,'k'); xlabel('t/s'); ylabel('h/mm'); title('阶跃响应曲线','fontsize',10); grid; %找出最接近0.39和0.63的点 less1=find(yy<=0.39); more1=find(yy>=0.39); front1=less1(1,end); behind1=more1(1,1); cha11=0.39-yy(1,front1); cha12=yy(1,behind1)-0.39; if cha11<=cha12 t1=x(1,front1) else t1=x(1,behind1) end less2=find(yy<=0.63); more2=find(yy>=0.63); front2=less2(1,end); behind2=more2(1,1); cha21=0.63-yy(1,front2);

中国式管理系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试题及答案

中国式管理系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试题及答案单选题 1. 哪一个不符合中国人的管理方式:回答:正确 1. A 激励方式上追求合理的不公平 2. B 沟通时以情入理 3. C 合乎人性的领导,能使大家自觉自愿,不斤斤计较 4. D 公平合理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组织人员发展的策略必须重视阶段性调整 2. B 人员发展要遵循民族性 3. C 要想开发中国人的潜力,一定要从心理上着手 4. D 从事人员发展的人首先要把人当作纯理性的生物看待 3.人员发展需要遵循:回答:正确 1. A 民族性 2. B 统一性 3. C 间断性 4. D 多样性 4. 阶段性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回答:正确 1. A 制度的健全 2. B 员工的努力 3. C 调整前后的心理建设 4. D 领导层的重视 5. 沟通技巧的宗旨是:回答:正确 1. A 讲道理

2. B 沟通彼此之情 3. C 意图表达明确 4. D 目标一致 6. 在中国式的管理中,哪种属于合乎人性的领导:回答:正确 1. A 能让大家都自动,而且自己也会因为无为而轻松愉快 2. B 让大家很被动 3. C 让大家不知所措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员工有能力而不肯做的主要原因是:回答:正确 1. A 害怕做错了要自己承担后果 2. B 多做多错多挨骂 3. C 主观没有主动工作的意愿 4. D 以上说法都包括 8.为了做好人员发展工作,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回答:正确 1. A 甄选人员时把握出其不意的原则 2. B 尽量公开处罚员工 3. C 关心员工的生活 4. D 关注员工方方面面的问题 9.为了激发员工的潜力,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回答:正确 A员工第一次做错的时候绝不批评 B领导者时刻检讨自己 C给员工做事的机会 D 公开处罚员工 10.哪一个不是做好阶段性调整的有效方法:回答:正确 1. A 从管人慢慢提升到理人,再慢慢提升到安人 2. B 与时俱进

第一章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各部分作用,系统的组成; 掌握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绘制方法,认识常见图形符号、文字代号; 学会绘制简单系统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稳定、快速、准确); 掌握静态、动态及过渡过程概念; 掌握品质指标的定义,学会计算品质指标。 重点: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负反馈概念;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要求及质量指标。 难点:常用术语物理意义(操纵变量与扰动量区别);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绘制方框图; 静态,过渡过程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东方管理思想复习

1.东方管理学的含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具体内容 东方管理学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器运行规律的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学派之一 研究的主要范围涵盖这渊源于亚洲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恒河/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以及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一切人类管理活动的精华 研究对象也就是人们在各种管理实践中所包含的普遍使用的管理原理和方法。 具体内容除了涵盖了西方管理科学体系中的国家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管理/工业管理/农业管理/科技管理/财政管理/城市管理等等以外,还包括治家管理/治身管理等关于人的生命存在质量的内容 研究宗旨:提炼和总结东方管理文化中的精髓/促进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特点:人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日渐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发扬光大。文化因素作用突出。全球一体化加速东西方文化融合。推进东方管理的教育普及及应用 2.东方管理学体系结构 从1970年代初开始,东方管理经过多年探索,汲取中国管理文化中道家儒家、法家、释家、兵家、墨家以及伊斯兰教和西方管理、华商管理等派别主干思想的合理养分,终于开创性地提出了概括东方管理文化本质特征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原理,在中国管理、西方管理和华商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治国、治生、治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以人本论、人德论、人为论为核心、包括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五行”管理的东方管理理论体系,并提出东方管理学的管理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和合、和谐(苏东水)。这样,东方管理学的体系可以总结为五个字:“学”(三学)、“为”(三为)、四治)、“行”(五行)、“和”(三和)。东方管理学还从管理主体、管理权力管理组织、管理文化和管理心理等五方面,归结出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以管理主体为出发点,凭借职位凭借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施加影响力,依靠管理组织去协调人们的活动,通过管理文化规范管理主体的心态、意识和行为方式等,从而使组织目标顺利实施。贯穿于这个过程的是管理主体的心理行为过程。因此管理主体也成为管理的归宿。就其管理哲学思想而言,东方管理的要素可以概括为“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万面(苏东水,2010)。就管理未来的发展来看,管理思想的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和管理人才的现代化等五个方面目前包括: 理论基础:中国式管理、西方管理、华商管理、四治论、和谐论、三为论、五行论、十五字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何为数据?何为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所谓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要表示数据通常有三个方面事情要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按照具有一定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时,它就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以外的额外价值。 2、什么叫系统?五个基本要素?特性?有哪几类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特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稳定性,相似性。 按抽象程度分类: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 按系统功能分类:社会,经济,军事,企业管理 按与外界关系分类:封闭式与开放式 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3、什么是系统方法?什么是系统观点?说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观点,就是不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把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的综合体,从整体上追求系统的功能最优。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演步骤: ①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 ②列出资源和约束: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 ③给出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 ④评估被选方案 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 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4、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5、什么叫管理?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①它是一个人——机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系统的长处,一些工作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一些工作要由人进行处理,使人和计算机系统和谐工作。

过程控制系统 复习总结!培训资料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 总结!

过程控制系统知识点总结 ) 一、概论 1、过程控制概念:五大参数。 过程控制的定义:工业中的过程控制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 2、简单控制系统框图。 控制仪表的定义:接收检测仪表的测量信号,控制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仪表。主要包括:控制器、变送器、运算器、执行器等,以及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控制仪表的作用:对检测仪表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能将控制流程图(工程图、工程设计图册)转化成控制系统框图。

4、DDZ -Ⅲ型仪表的电压信号制,电流信号制。QDZ-Ⅲ型仪表的信号制。它们之间联用要采用电气转换器。 5、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各自特点。 电压传输特点: 1). 某台仪表故障时基本不影响其它仪表; 2). 有公共接地点; 3). 传输过程有电压损耗,故电压信号不适宜远传。 电流信号的特点: 1).某台仪表出故障时,影响其他仪表; 第一个字母:参数类型 T ——温度(Temperature ) P ——压力(Pressure ) L ——物位(Level ) F ——流量(Flow ) W ——重量(Weight ) 第二个字母:功能符号 T ——变送器(transmitter ) C ——控制器(Controller ) I ——指示器(Indicator ) R ——记录仪 (Recorder ) A ——报警器(Alarm )

2).无公共地点。若要实现仪表各自的接地点,则应在仪表输入、输出端采取直流隔离措施。 6、变送器有四线制和二线制之分。区别。 1、四线制: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元件的功耗无严格要求。 2、两线制:节省电缆及安装费用,有利于防爆。活零点,两条线既是信号线又是电源线。 7、本安防爆系统的2个条件。 1、在危险场所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 2、在控制室仪表与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以限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 8、安全栅的作用、种类。 安全栅的作用: 1、安全栅作为本安仪表的关联设备,可用于传输信号。 2、控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在爆炸性气体或混合物的点火能量以下, 以确保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 安全栅的种类:齐纳式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 二、基型调节器 1、基型调节器组成: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基型调节器控制单元构成。 基型控制器又称基型调节器,对来自变送器的1-5V直流电压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所产生的偏差进行PID运算,输出4-20mA(DC)直流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输入电路(偏差差动和电平移动电路)、PID运算电路(由PD与PI运算电路串联)、输出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以及硬、软手操电路; 指示单元:测量信号指示电路、设定信号指示电路。 2、测量信号、内给定信号范围;外给定信号范围。 测量和内给定信号:1~5V(DC); 外给定信号:4~20mA直流电流。(它经过250Ω精密电阻转换成1~5V直流电压) 3、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的作用。 输入电路作用: 1). 信号综合。将(U i-U s)后放大两倍反相以U o1输出,即U o1= -2(U i-U s)。 2). 电平转换。将以0V为基准的输入信号转换为以U B(10V)为基准的输出信号U o1。 电平转换的目的: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允许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 输出电路作用:把PID输出ΔU o3(以UB为基准)转换成4-20mA.DC输出。实现电压—电流转换。 4、放大系数和比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