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 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

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管网式灭火系统图如下:

管网式灭火系统原理图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信号反馈装置10.启动管路11.集流管12.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3.安全泄压阀14.压力软管15.灭火剂容器阀16.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7.瓶组架18.灭火剂容器19.启动装置20.报警控制器

21.灭火控制器

1.4.2无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100m2;容积不大于3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无管网式灭火系统图如下:

无管网式灭火系统原理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光报警器

4.声报警器

5电气控制线路 6.火灾探测器7.喷嘴8.信号反馈装置9.集流管10.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1.压力软管12.灭火剂容器阀13.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4.柜体15.灭火剂储存容器16.启动管路17.启动装置18.报警灭火控制器

1.4.3结论

由于AAAAAA数据中心机房需要气体消防的机房面积不超过200m2,容积不超过600m3,故建议选择无管网式灭火系统。

1.5 设计说明

1、灭火防护区的划分:

防护区为数据中心机房,共设 3 个防护区。

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及要求,从经济节约及灭火效果考虑,本设计采用七氟丙烷全淹没组合分配系统,采用最大防护区设计用量。此外,防护区的房门如为有缝隙的

一般房门,可不考虑泄压口,否则必须按设计规范开泄压口。共设 3 个防护区,1 个钢瓶间,2个90 升主储存瓶组;灭火剂充装压力为4.2Mpa。

2、设计原理:

本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

●电气自动启动:

在防护区无人时,将灭火系统设置在自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报警及灭火控制器接收到感温和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发出火警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安装于防护区内的警铃、防护区门口的声光音响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继而联动相关设备(如防排烟阀,防火门、窗,风机,防火阀等),同时联动控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关闭空调。延时30s以后,灭火控制器发出灭火指令,触发与防护区相应的电磁先导阀使启动气瓶气瓶阀开启,释放启动气体,通过气控管路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灭火剂储瓶瓶头阀,释放HFC-227ea灭火剂,实施灭火。在灭火剂开始喷放时,点亮防护区门口的气体释放门灯,直到手动消除。

●电气手动启动:

在防护区有人工作或值班时,灭火系统应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灭火控制器上的直接输出按钮,或对设在防护区外的手动控制盒击碎玻璃,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按上述程序启动灭火系统,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电气手动控制实施前,防护区内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当发生火灾警报,在系统释放前的延时阶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或判断火情不大,无需启动灭火系统时,可按下气体手动控制盒上的“急停”按钮,将终止灭火指令的发出,阻止选择阀和瓶头阀的打开,禁止灭火剂的喷放。

注意!不论何时,按下“急停”按钮后,系统将不能再次启动,需要到现场将该按钮恢复。

●紧急气动启动及机械应急手动启动:

当某一防护区发生火情,但由于电源发生故障或自动探测系统、控制系统失灵不能执行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

●紧急气动启动:

电磁先导阀包含手动启动头,可用于手动启动。在保险销已拔掉的情况下,手动操作时,拉掉相应防护区启动气瓶电磁先导阀上部保险夹,用力拍击顶部顶块,即可打开电磁先导阀相连的气瓶阀从而启动系统。

●机械应急手动启动:

进入储瓶间打开与防护区域相对应的选择阀(即向后拉动选择阀上的转臂杆,翻转打开压臂使其敞开,靠灭火剂自身压力可打开。对于90L,DN32型瓶头阀,向后拉动各对应主储存瓶瓶头阀上的转臂,翻转打开压臂,打开主储存瓶瓶头阀,释放灭火气体,实施灭火。

3、对防护区和储瓶间的要求:

●防护区必须为独立的封闭空间,防护区应进行有效的防火隔断,其围护结构及门

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允许压强不宜低

于1200Pa。电缆及管道进出口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防护区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防护区不宜有不能关闭的开口,防

护区内与其他空间相通的开口,除泄压口外,应能在灭火剂喷放前自动关闭;否

则应将防护区扩大到与之相通的空间或采取防止或补偿灭火剂流失的措施。

●防护区应有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应将废气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

如需提前进入,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储瓶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环境温度0~50℃,并保持干燥通风,不允许有阳

光直接照射。储瓶间应有单独的通道,其通道直接通向疏散通道。

●不允许在储瓶间内存放可燃、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设备不允许受到震动和冲

击。

●储瓶间的楼面承载能力应能满足储存容器和其他设备的储存要求。

1.6 设计内容

一、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和《技术规程》的规定,各防护区的设计参数见下表:

二、根据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HFC-227ea用量计算公式,得出各数据见下表:

三、设计参数表

四、安装

1.安装分为七氟丙烷瓶站设备和喷嘴管路系统,严格按设计图及现场情况进行。

2.灭火剂输送管道采用GB/T8163—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内外热镀锌处理;管

件为高压镀锌管件。

3.管道连接一般采用螺纹连接,内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堵料为聚

四氟乙烯生料带。明管涂刷红色油漆两道,吊顶内及地板下管道涂红色油漆色环。

4.管道支、吊架的安装符合下表要求:

5.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10.05Mpa,保持5min无明显

滴漏现象且不变形为合格。

6.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氮气或压缩空气。试验压力

为6.7Mpa。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

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

力,稳压3min后,以涂刷肥皂水方法检查无气泡产生为合格,在无气源补充的条

件下,持续3min,压力降不超过10%为合格。

7.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护区,可用气压强度代替,但必须有设计单位和建设单

位同意,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作气压强度试验。试

验压力应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15倍,应先做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0.2Mpa,然后

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

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再将压力降至管道的工作压力,目

测管道无明显变形。

8.灭火剂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后或气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扫,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

流速度不应小于20m/s,用0.5~0.7Mpa的氮气或压缩空气对管道进行吹除,吹除

灰渣,保证管道的通畅性。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它脏物出现。

1.7 验收

1.本灭火系统按设计图纸安装完毕后,经调试、检验合格,可提交验收。

2.验收合格后,经消防主管部门及使用单位认可,可交付正式投入使用。

1.8 标志

防护区门外应设警告牌和声光报警及释放信号标志。

1.9 使用注意事项

1、本工程的灭火系统分为自动、手动、应急手动三种启动方式。

●自动工况:即自动探测、自动发出火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手动工况:即自动探测、自动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手动控制盒启动灭火系统进

行灭火;

●应急手动工况:

只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但当电气控制部分出现故障,或由于电源发生故障或自动探测报警系统失灵,不能执行灭火指令的情况下,采用应急手动启动。

应急手动启动必须在储瓶间进行。首先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通知并确认人员已经撤离后,拉掉相应防护区启动气瓶上电磁先导阀上部保险夹,用力拍击顶部顶块,即可打开电磁先导阀相连的气瓶阀从而启动系统。灭火系统必须有专人负责,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检查方法与要求应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

1.10 参考标准

?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灭火系统标准审查委员Q/HSB07-2001《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国家灭火系统标准审查委员ISO/CD14520-1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1.11 性能参数

?系统设计工作压力:2.5 MPa,4.2MPa

?系统最大工作压力(20℃):3.4MPa,5.3MPa

?灭火剂储存容器充装压力:2.5MPa,4.2MPa(20℃)

?灭火剂储存容器容积:150L×3

?喷射时间:≤8s

?最大喷射时间:≤10s

?系统工作电源:AC220V 50Hz,DC24V

?气体储存环境温度:0℃~50℃

?启动气体:氮气(N2)

?启动气体充装压力(20℃):6MPa

1.12 使用方法

?该系统的启动方式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手动控制三种。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手动控制,在保护区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不能执行时,应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将报警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报警控制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灭火控制器接受到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动设备,经过30秒延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与保护区域相应的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路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电气)手动控制:将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

手动控制状态。当一保护区域发生火情,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一保护区域发生火情,灭火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拨出与保护区域相应的电磁阀上的安全卡套,压下圆头把手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如果此时遇上电磁阀维修或启动钢瓶充换启动气体或其它原因不能开启相应的选择阀、容器阀时,应立即按下列程序操作:第一、打开与保护区域相应的选择阀手柄;第二、按下容器阀上的机械应急启动把手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当发出火情警报,在延时时间内却发现有异常情况下不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停止灭火控制器灭火指令的发出。

气体灭火设计方案详细案例教案

气体灭火设计方案详细案例 “我们经常会遇到做个《气体灭火设计方案》给到客户-业主、甲方、总包审核、沟通、商讨确认方案的可行性等,从而进入施工阶段”本文以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做个详细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商业大厦地下二层气体消防工程,首先明确建筑物本身的建筑特点和功能特点,了解该建筑地下二层的防火工程设计中其它专业的设施及对消防专业的设计要求,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对建筑物定性,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按照气体灭火设计规范,该楼层配电房、发电机房、油库不能应用水喷淋灭火系统,因此选用气体灭火系统方案,以确保消防灭火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地下二层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006 年版; 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4、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5、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二、设计原则 1、该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按整体建筑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2、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保护形式,用组合分配系统对各防护区进行保护。 设计灭火浓度:按保护对象定为9%。 系统额定增压压力:4.2Mpa(表压) 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20 °C。

三、系统设计: 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组合分配系统;系统设计技术参数及详细计算过程见《设计计算书》。 四、系统启动方式: 控制系统有以下三种启动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手操电动)、紧急机械控制;在有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控制形式,在手动/ 自动控制故障时采用机械应急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自动完成火灾探测、报警、联动控制及灭火整个过程。动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防护区内的一组探测回路探测到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外的警铃,同时控制盘向数据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火灾预报警信号。 第二步:同一防护内的另一组探测回路探测到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内的声光报警器,通知区内工作人员迅速撤离防护区至安全地点,区外的人员切勿进入防护区。同时向数据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火灾确认信号并进入延时状态(0--30 秒可调); 在延时过程中,控制盘输出有源信号启动该区所对应的选择阀并同时关闭防护区防火阀、空调、排风扇等设备,如在延时阶段发现是系统误动作或防护区内确有火灾发生但仅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其他移动式灭火设备即可扑灭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按下设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停止按钮以停止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如需继续启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则只需将手/ 自动转换开关切换为自动或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完成七氟丙烷系统的喷放过程。 第三步:30秒延时结束后,控制盘输出有源信号启动防护区对应的启动钢瓶的电磁阀,气体灭火系统启动,气体通过管网进入防护区。此时,管路上压力开关的触点开关动作并将气体释放的信号传至数据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控制盘,由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外的气体释放指示灯箱。 防护区内的声光报警器以及气体释放指示灯箱在灭火期间将一直工作,警告所有人员不得进入防护区,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系统复位。

通信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方案

通信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方案 一、综述 ????信息化发展中的消防情节 ????近年来,通信机房的火灾事故从未间断过:2002 年 2 月27 日,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通信楼二楼无人值守市 话传输机房,由于布放在上走线槽道底下的电源线老化短 路而引起火灾,造成海府局的市话出入局中继大面积闭 塞,出入局呼叫、数据通信、小灵通网络、部分金融系统 网络、有线电视网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引发了外 界一场恐慌。同时造成6500 个接入网用户通信中断,52 个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的通信受阻。本次通信枢纽机房火灾 波及范围之大、时间之长、级别之高,在全国实属罕见;2002 年5 月25 日,江苏省泗阳县电信局机房由于外部强电侵入,突发火灾,造成全县12 万户程控电话瘫痪;2004年3月9日凌晨一点多钟左右,清远市气象局办公大楼五层280多平方米的电脑主控室发生特大火灾。这次火灾烧毁的一批气象设备价值约500万元,气象观测和气象日报工作瘫痪。其主要原因是电线老化。 ????大小规模的火灾不胜枚举,随着信息化时代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计算机机房在我们周围快速的建设着。这些机房规模都很小,但其中设备非常昂贵,一旦发生火灾,其损失是机房整个消 防投资的上百倍。 ????机房火灾危险主要因素 ????(1)机房电气的消防安全,必须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但是就目前机房建设而言,许多项目业主都以总包的形式包给专业的机房建设公司,合同中涵盖所有装修、主设备、软件以及消防设施,基本达到交钥匙工程,业主对消防的要求基本上是“消防部门验收过关,万事大吉!”,这种消防观念基本上是停留在被动消费层面,我国的消防管理力量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薄弱的,消防部门不可能每个工程都监管的无懈可击。利润最大化驱使消防投入在总包合同中艰难前进,投资不足这只是其一;其二,机房主设备大多数是高精尖设备,但消防设施还停留在“通过验收就行!”的层面,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可能是每个消防设计人员最想达到的设计境界,目前市场上的不少消防产品可以做到,但大家一提到此问题立刻出现一个问题:钱不够!;其三,机房建设公司在计算机和装修方面是很专业的,但对消防应用科学都很陌生,往往在估计投资时过于克扣,使得很多项目估价不足,机房建设公司应该与消防公司经常进行交流,并确定三到四家消防和作单位进行长期合作,这样一来可以降低造价而提高消防工程的 性能。 ????(2)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如:1995 广东汕头金砂邮电大楼的特大火灾,就是因电线老化、绝缘性能降低而短路引起的;2001海南省电信公司微波大楼火灾是因为电源 接线端头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的; ????(3)静电产生火灾。通信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电信机房接地处理不当,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人大地而是越积越多,一旦形成高电位,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 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 ????(4)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引发绝缘击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计划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产业总部基地控制中心设备安装工程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八年九月一日 目录 一、本标段工程概述 (03) 二、编制依据 (03) 三、施工特点 (04) 四、施工准备 (04) 五、主要施工部署和施工工艺 (05) 六、交工验收 (15) 七、工程质量目标保证措施 (15) 八、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

九、文件和资料管理措施 (19) 一、本标段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产业总部基地项目-线网控制中心及附属工程。 2.建设地点:本程位于乌鲁木齐市经开区,卫星路与黄山街交汇处西南侧。 3.建设单位: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4.建设层数及高度:C座层数6层,层高39.2m,1-4层每层高度 4.8m、5层夹层层高2.3m,5层层高10.6m,6层层高4m 5.建筑主要功能:C座为控制中心,框架(建筑隔震)结构; 6.合同段:塔楼C 座地上部分(含01、02 合同段气体灭火系统设备采购)

二、编制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 《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美国防火学会NFPA2001标准2000年版) 《惰性气体灭火剂》(GB20128-2006 )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GB25972-201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 《线网控制中心C区电气专业》(2018.6.25)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 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

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管网式灭火系统图如下: 管网式灭火系统原理图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信号反馈装置10.启动管路11.集流管12.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3.安全泄压阀14.压力软管15.灭火剂容器阀16.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7.瓶组架18.灭火剂容器19.启动装置20.报警控制器 21.灭火控制器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

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汇总)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汇总) 七氟丙烷气体气体灭火系统(有管网) 采用全淹没灭火,施工工艺如下: 、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由储存容器、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集流管组成,有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储存容器额定增压压力为.,无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储存容器额定增压压力为.。 、集流管上所设安全阀的动力压力为±。 、在储存装置上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增压压力等。 、储瓶间室温为10℃—50℃。 、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防止阳光直接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距离, 、有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管网安装:采用丝扣连接,首先打好牢固的防晃支吊架,将管道按图下好料,连接螺纹处涂胶,包生料带后拧紧,并调查管网之间的连接处。 、有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管网试压:按设计要求用氮气进行试验,上好堵头后慢慢向管网充填氮气,压至一定高度时暂停关闭试验阀,先进行检查,无泄漏后继续加压,达到规范要求后关闭试验阀,目测无泄漏、无变形,且连续稳压30min合格通过,该过程申请建设方和监理方代表参加并签字认可。

、喷嘴安装:试压合格后采用专用扳手安装,并调整好装饰盘,不影响中控室等区吊顶美观。 、瓶组及组件安装:会同设备厂家指导人员同时进行,先将瓶架就位并固定,逐个将瓶组固定在瓶架上,安装专业阀门时用专用工具,确保美观、整齐,连接牢靠,无泄漏且启动正常。 、其他设备仪器安装:声光报警器、探测器、启停按钮及模块等设备仪器的安装工艺参照消防弱电系统。 中控室投入运行之前,应将灭火系统先进行调试,合格后提前移交,处于手动开启状态,以确保重要设备的消防安全. 七氟丙烷气体气体灭火系统(无管网) 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药剂储存和喷放设备、报警和控制设备。药剂储存和喷放设备主要包括有七氟丙烷(FM200)气体钢瓶、钢瓶固定支架、瓶头阀电磁启动器、瓶头阀手动启动器、高压软管、气动软管、喷嘴等。报警和控制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气体控制盘、烟感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警铃、蜂鸣器及闪灯、气体释放指示灯、压力开关等。施工工艺如下: 、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由储存容器、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集流管组成,本项目气体系统采用无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无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储存容器额定增压压力为.。 、集流管上所设安全阀的动力压力为±。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

防护区安装设备及作用原理 七氟丙烷灭火剂在标准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的气体,其密度约是空气的6 倍,在一定压力下呈液态,释放后不含有粒子或油状残余物,不会污染环境和被保护物,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灭火技术成熟;灭火后不留残渍;合成物在大气中存留寿命短;灭火剂不导电;具有良好的储存性和稳定性。因此是理想的灭火药剂。 本防护区大小为:**;防护区内为计算机房。根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本防护区设定1只烟感探测器、2只温感探测器;根据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防护区内、外各设定1只火灾声光警报器,每个门口设定1个气体释放指示灯、1个紧急启/停按钮;根据GB50370-2005规范计算需要七氟丙烷药剂,需要120L的钢瓶充装,要求设定1个2型自动泄压装置。 防护区内烟雾浓度满足触发烟感探测器动作时,烟感探测器发出信号给火灾报警控制器,防护区内温度上升到能够触发感温探测器动作时(温度上升一般在产生烟雾之后),感温探测器也发出信号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感烟、感温探测器都动作后通过设定的逻辑关系给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对应防护区的启动信号,气体灭火控制器通给出信号启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的电磁阀,灭火药剂喷出;在火灾报警控制器给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对应防护区的启动信号时对应区内外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启动(发出消防车声音及闪灯)信号,灭火药剂释放后触发反馈信号给气体灭火控制器,灭火控制器给出信号点亮气体释放指示灯;七氟丙烷药剂释放后灭火机理:1、产生能够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阻断燃烧时的链式反应。2、灭火剂在喷出喷嘴时,液体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热量,降低了保护区内火焰周围的温度。3、保护区内灭火剂的喷放降低了氧气的浓度,降低了燃烧的速度。 药剂释放后房间内的压力会突然增大,在1200KPa时泄压口自动打开泄压,小于1200KPa 时泄压口自动关闭。药剂释放时要是没有释放的窗口,防护区窗户的压强达不到要求就会把窗户压破,药剂会进入大气,起不到灭火作用。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方式。 1) 自动启动:从火灾探测报警、关闭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火剂瓶组均由系统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员介入的操作和控制方式。 2) 手动启动: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信号或发现火灾后,经确认后启动手动按钮,通过灭火控制器操作联动设备、释放灭火剂的操作和控制方式。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 华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二号楼消防工程二层发实验室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施工方案 杭州恒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 一、概述 3 二、施工依据 3 三、施工组织结构 4 四、气体灭火系统施工 5 五、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系统施工 13 六、安全措施 18 七、文明施工 20 八、成品保护 20 九、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21

一、工程概况: 2.2 本工程由综合楼、科研1号、科研2号楼、科研3号楼、综合楼、园区食堂、实验平台组成。科研2号楼、科研3号楼。建筑面积为7477m2,地上四层,计高20m.科研1号楼建筑面积2535m2,,地上四层局部三层,计高14.4m.宿舍建筑面积3138m2,地上六层,计高15.7m.食堂建筑面积616m2,计高5.7m。试验平台建筑面积3544m2,,地上一层,计高4m. 本工程二层共设有一套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均设有一个气瓶间。 二、施工依据: 1、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2、有关规范和规定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相关厂家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手册》 三、施工组织结构

四、气体灭火系统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熟读图纸及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充分了解产品的结构、技术参数、安装的特殊要求、维护方法与要求。 4.1.2对系统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有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如储罐、压力控制监视报警系统、安全阀、压力开关、主控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等,必须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合格报告。而对集流管与管道附件则应有制造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其中包括水压强度试验,气压严密性试验等;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有相应规格的材质证明,认真填写“钢管检查验收记录”,对安全阀上的安全膜片、膜片密封式容器阀上的密封膜片,可抽样检验,此类产品必须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4.1.3机具准备 4.2施工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1211、1301七氟丙烷、1G541等灭火系统的管道及设备安装。 2施工准备 2.1接到任务后,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对照装修图并结合施工现场检查管路及喷嘴位置是否相吻合,如存在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并办理洽商手续。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方法,配备所需各项资源。 2.2设备材料: 2.2.1消防气体灭火系统主要设备材料的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 2.2.2主要设备:灭火剂储存容器及系统组件包括单向阀、容器阀、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和喷嘴等。这些系统组件均应给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的产品,如安全膜片等,应具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检验报告。 2.2.3一般常用材料:管材及连接件,型钢,焊条,氮气,氧气,乙炔,聚四氟乙烯胶带,膨胀螺栓,螺栓,螺母,密封垫;机油,防腐漆,稀料,小线,铅丝,电池等。 2.3主要机具:锯管机,套管机,台钻,手电钻,射钉枪,电焊机,空气压缩机,专用弯管机,步话机,管钳,压力案子,手锯,手锤,调管专用支架,钢锯,锉刀,板牙,扳手,活扳手,改锥,榔头,錾子,钢卷尺,平尺,角尺,油标卡尺,水平尺,线坠,白绸或白纸,石笔,粉笔,铅笔等。 2.4作业条件: 2.4.1预留预埋应配合结构施工进行。 2.4.2管网安装所需基准线应测定并标明。吊顶内管道应在封吊顶前完成。 2.4.3设备安装应在设备间完成粗装修后进行。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 → → 3.2安装准备: 3.2.1熟悉图纸并对照现场复核管路走向,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研究解决。检查预留预埋是否正确;临时剔凿应与设计,土建协调好。 3.2.2进场设备材料检验:设备材料规格: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观整洁,无缺损、变形及锈蚀,镀锌或涂漆均匀无脱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完好无损伤;充压药剂钢瓶压力表指针应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阀、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逐个水压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结果,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 3.3管网安装: 3.3.1气体灭火系统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贮存压力选用,一般采用冷拔冷轧精密无缝钢管并内外镀锌。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当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丝扣及法兰连接件应满足试验压力要求并内外镀锌。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可采用不锈钢或钢管等。 3.3.2管道安装前应进行调直并清理内部杂物。采用法兰连接时,被焊接损坏的镀锌层要做好防腐处理。丝扣连接时,丝扣填料应采用聚乙烯四氟胶带。切割的管口应用锉刀打净毛刺。 3.3.3气体灭火管道必须固定牢靠。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管道支吊架安装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3.3.4干管安装时,出瓶室的一段管应先安装好,找准尺寸后固定牢靠,管与管之间的距离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确定,确保设备安装尺寸,然后再顺序安装其它管道。所有管道的安装尺寸应与设计图纸一致,严禁任意改变管道方向和长度。

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七氟丙烷(HFC-227ea)柜式灭火装置 将七氟丙烷(HFC-227ea)贮存装置和喷头等部件组装成套的预制灭火装置,可直接放置于被保护的房间内。七氟丙烷柜式灭火装置具有无需另设气瓶间、无需安装管网、可移动、占地少、方便安装使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发电机房、通讯基站、主机房等面积较小的场所。

*注:适用于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8%。 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 1.概述: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具有清洁、低毒、良好电绝缘性、灭火效率高、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特点,是替代卤代烷灭火剂的洁净气体中的较优者。 七氟丙烷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灭火剂毒性-“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 =9%,灭火设计基本浓度C=8%,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作为卤代烷的较理想的替代物,七氟丙烷按照毒性指标可作为全淹没灭火系统适用于有人区域,可用于保护经常有人工作或停留的场所。目前,在国际上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用以替代卤代烷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从应用经验中表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能有效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 2.适用范围: 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适用于以全淹没灭火方式扑救电气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保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变配电室、精密仪器室、发电机房、油库、化学易燃品库房及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金库等场所。本公司生产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档案馆、程控交换机房、电视广播中心及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重要场所。 按照设计规范,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8个防护区组合成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七氟丙烷备用量,备用量应按原设置用量的100%确定。可见,对于超过4个被保护对象的情况,选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能较经济合理。 3.产品特点: 储存装置密封性能优异。灭火剂储存装置的容器阀采用反向压迫式活塞结构,密封圈选用优质材料精加工而成,密封效果理想。 电磁驱动准确可靠。电磁驱动装置的阀门设计精巧,驱动电流小,动作灵活可靠。 锁定机构防止误动作。储存装置和驱动装置均设有锁定机构,防止在运输过程误动作。 压力表开关。灭火剂储存装置和电磁驱动装置上设有压力表开关,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撞坏压力表而造成泄漏。 选择阀结构设计合理。确保先打开选择阀再打开储存装置释放灭火剂。 机械手动启动。电磁驱动装置、选择阀及灭火剂储存装置均可手动启动,安全可靠。 规格形式多样。储存钢瓶有40L、70L、100L、120L、150L、180L六种规格,悬挂式装置有14L、20L、30L、40L、50L、60L 五种规格。结构形式有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主备转换系统、柜式装置、悬挂式装置等,完全能满足各种设计方案的要求。 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各部件的安装布置合理简练,方便维修、检查和操作。 工艺成熟,质量保证。产品投产多年、工艺成熟,ISO9001:2000质量体系及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产品责任险,为广大用户提供最贴心的产品质量保证。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通信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方案 一、机房火灾危险主要因素 (1)机房电气的消防安全,必须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但是就目前机房建设而言,许多项目业主都以总包的形式包给专业的机房建设公司,合同中涵盖所有装修、主设备、软件以及消防设施,基本达到交钥匙工程,业主对消防的要求基本上是“消防部门验收过关,万事大吉!”,这种消防观念基本上是停留在被动消费层面,我国的消防管理力量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薄弱的,消防部门不可能每个工程都监管的无懈可击。利润最大化驱使消防投入在总包合同中艰难前进,投资不足这只是其一; 其二,机房主设备大多数是高精尖设备,但消防设施还停留在“通过验收就行!”的层面,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可能是每个消防设计人员最想达到的设计境界,目前市场上的不少消防产品可以做到,但大家一提到此问题立刻出现一个问题:钱不够!;其三,机房建设公司在计算机和装修方面是很专业的,但对消防应用科学都很陌生,往往在估计投资时过于克扣,使得很多项目估价不足,机房建设公司应该与消防公司经常进行交流,并确定三到四家消防和作单位进行长期合作,这样一来可以降低造价而提高消防工程的性能。 (2)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 (3)静电产生火灾。通信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电信机房接地处理不当,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人大地而是越积越多,一旦形成高电位,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 (4)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引发绝缘击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静电感应以及电磁感应都可能引发火灾;

气体灭火的施工方案

一、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的准备 1、技术资料的准备 为了保证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安装的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施工队伍除具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施工机具外,还应掌握以下技术资料。 1 (1)设计施工图、系统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2)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容器阀、单向阀、选择阀、喷嘴、灭火剂和驱动装置等主要组件的检验报告和产品的出厂合格证。 (3)灭火剂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4)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的产品,如安全膜片,应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2 2、施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为了保证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质量,除应做好一般工程施工所应准备的条件外。针对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防护区和贮瓶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这里所讲的设置条件主要指防护区的位置、大小此寸、开口及封闭情况,维护构件的耐火性能和耐压性能;贮瓶间的位置、大小尺寸、梁板的承载能力、室内温度等。这些设置条件是保证系统能否保持的有效条件。因此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如与设计不符,应向设计、建设单位反映,以采取补救措施。 (2)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齐全,其品种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空洞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来讲,气体

灭火的施工有一定的独立性,常在建筑物土建施工完成,进入室内装饰时开始。因此在土建施工时,要注意系统所需预埋件和孔洞的位置及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系统安装位置正确,缩短施工时间。 3、系统组件的检查 (1)外观质量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灭火剂贮存容器、容器阀、选择阀、液体单向阀、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等系统组件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和其他机械损伤。 2)组件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的保护涂层完好。 3)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 4)铭牌清晰,标注的内容,如每个贮存容器的编号、灭火剂充装量、充装日期和贮存压力等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5)用于保护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高度相差不宜超过20毫米。这一要求除考虑到安装的系统整齐美观外,还考虑到容器尺寸相差过大,将影响贮存容器内灭火剂的充装率,影响灭火剂的喷射性能。 6)气体驱动装置的气体贮存容器规格尺寸应一致,容器高度相差不宜超过10毫米。 (2)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灭火剂的充装量和充装压力检查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部分施工程序 第四部分关键工程施工方案 第五部分工期目标和保证措施 第六部分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方法、措施第七部分施工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及措施 第八部分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部分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部分施工机具和技术装备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安徽皖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大厦三层网络机房、UPS室和管理间;八层、十三层档案室安装固定式EBM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工程。 (二)主要工程内容 EBM气溶胶灭火系统设备具有手动、自动转换功能,同时可联动控制外部的其他设备,当监视部位发生火情时,探测器将电信号发给灭火控制设备,经逻辑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延时后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并具有联机、数显功能,同时还需准确记录对系统的重要操作和系统当时的工作状态参数。 当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处于自动状态时其联动过程如下: 当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两路信号相与,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火警信号,声、光报警,延时30秒自动启动,同时启动外控功能。 在系统自动启动延时30秒期间内,如经人工确认无需启动该系统时,可通过气体灭火控制设备的面板操作或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停止按钮操作终止启动程序。 当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处于手动状态时其联动过程如下: 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两路信号相与,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火警信号,声、光报警,此时人工操作气体灭火控制设备操作键或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启动按钮启动,此时外控功能自动启动。 主要工程量包括三层网络机房、管理间、UPS室与八层、十三层档案室五个防火分区。其中三层网络机房、管理间、UPS室由消控中心三区气体灭火控制器集中控制,八层、十三层档案室由防护区外区域控制器自动控制。 (三)工程特点 1、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 2、施工场所均属机房等场所,需达到高质量,确保各种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

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消防系统我们推荐采用气体消防系统,这样对设备的损害最小,而且也有较好的消防效果。 机房中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万一受到损害将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更换,气体消防系统是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必要保证。 1、机房消防系统设计依据: 《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6670-2006 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机房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机房消防系统设计为无管网柜式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设计灭火浓度为8%。该系统共分一个保护区。当保护区有火警时进行保护,七氟丙烷灭火剂喷放时间为10秒。当保护区内有火警时,保护区内报警器报警,30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内喷气。 机房消防系统在保护区内设置有气体灭火控制主机、烟感、温感、声光报警、警铃、气体释放灯、气体启动按钮。当有火情时,烟感、温感同时探测到火灾信号反馈到气体灭火控制主机,警铃和声光器报警,保护区内人员开始疏散,系统延迟30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喷气,同时保护区门口的放气指示灯点亮,警告人员不得入内。如在火情时,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可通过保护区门口的紧急起停按钮,手动按下进行人工放气。如出

广州鼎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现误报警状态,也可通过该按钮,停止向保护区放气。 柜式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装置以“洁净气体”七氟丙烷作为灭火剂,灭火机理是通过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七氟丙烷的特点是:无色无味、清洁、不导电、毒性低、灭火效率高、不污染被保护对象,特别是对大气臭氧层无任何破坏作用。在第一代的哈龙替代物中,七氟丙烷的综合性能最好。 根据机房的结构及面积,采用无管网全淹没灭火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喷放时间小于10s),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气体(设计浓度采用8%),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由气体贮存装置、喷嘴、喷射短管、灭火剂储存储 1

完整版机房七氟丙烷灭火方案

机房气体消防方案 1、设计依据: 《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2007 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GB 16670-200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200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年版)》 《GB 50045-1995 《GB 50016 —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设计说明 该系统设计为无管网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设计灭火浓度为8% 。该系统共分一 个保护区。当保护区有火警时进行保护,七氟丙烷灭火剂喷放时间为10 秒。当保护区内有火警时,保护区内报警器报警,30 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内喷气, 本系统在每个保护区内设置烟感及温感。当有火情时,烟感报警,同时室内声光讯响器报警,保护区内人员开始疏散,当温感报警30 秒后,开始向保护区喷气,同时保护区门口的放气指示灯点亮,警告人员不得入内。如在火情时,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可通过保护区门口的紧急起停按钮,手动按下进行人工放气。如出现误报警状态,也可通过该按钮,停止向保护区放气。 本系统在大楼内独立成一系统,但可以向大楼的消防系统提供报警信号、故障信号和放气信号 本系统保护区的周边围墙应该在上至楼板,下至地板。每个保护区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防火门,并应随时能从内部打开。我们推荐采用气体消防系统,这样对设备的损害最小,而且也有较好的消防效果。在这三个机房中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万一受到损害将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更换,气体消防系统是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必要保证,气体消防系统原来主要是卤代烷系统,卤代烷系统的电绝

无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无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5)《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0-2002; 6)《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7)《ZTQ型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Q/CYZTQ018-2002; 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火灾自动报警通用技术条件》GB4717 10)业主工程进度安排计划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工程内容简介 本工程为独立的气体灭火系统,火警控制盘设在本层,负责本系统信息的通讯、显示、管理和控制,并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智能化程序自动或手动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向相关消防设备发出动作指令,同时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报警信号、故障信息、联动信号等分别显示在控制盘上。 1)系统控制:本系统设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2)当采用火灾探测器时,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 号后才能启动。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秒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 3)手动控制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 心点距地面1.5m。

4)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无论系 统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均能在一处完成系统启动或急停的全部操作。 四、防护区的要求: 1)防护区必须为独立的封闭空间,电缆及管道出入口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2)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 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力不宜小于1200Pa; 3)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设在与走廊 相隔的内墙上,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4)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 区内打开; 5)防护区应设有能在30秒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 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6)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7)防护区内、外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入口处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 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 8)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9)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 10)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 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五、施工方法 1)线管敷设 1.1材料要求: 1.1.1钢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镀锌管应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相关材质证明材料。 1.1.2锁紧螺母外形完好无损,丝扣清晰,并有产品合格证。 1.1.3护口要完好无损,丝扣清晰,并有产品合格证。 1.1.4接线盒板厚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镀锌层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

一概述 蓝狐消防机房气体灭火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先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也叫FM200来进行保护,它分为有管网和无管网二种型式,即小的机房或独立的保护区我们一般用一个柜式的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也叫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来保护;若是区域较大或较多,而且比较分散我们一般会用管网式的组合方式来进行保护,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二气体灭火系统的特性: 1.对环境无污染,是安全有效的灭火系统。 2.灭火速度快,能在十秒内迅速灭火。 3.对敏感设备无损害。 4.优异性能,是其他灭火系统无法比拟的。 5.经全面的测试,无毒性。 6.灭火时候不用屏住呼吸,气体灭火对人体更安全。 7.节省时间,快速无比,当贵重的财产面临危险,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 8.解除隐忧,解决后顾之忧。 9.价格优势,与火灾造成的财产与资料损失相比,气体灭火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三、气体灭火应用场所有: 配电房、配电室、无人配电房、无人配电室、无人值守配电房、无人值守配电 四气体消防系统 气体消防系统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的原则。采用FM200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系统最大保护区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最大保护容积为2000立方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采用有管网组合分配系统,即系统可以在气瓶间按最大保护设置灭火药剂瓶组,通过组合分配原理最大可以设置8个防护区域,某个发生火警的区域系统能自动选择启动释放药剂灭火,可以节省投资。 根据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要求:当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时,系统设置用量中有关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的部分,应采用该组合中某个防护区设计用量最大者替代。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8个防护区组合成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七氟丙烷备用量,备用量按原设置用量的100%确定。 数据中心全部气体灭火防区为4个,每组按最大防区的容积设置气量。 主数据中心区间,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按8%进行设计。 灭火钢瓶集中放置在气瓶室,以钢管道连到各保护区间,气体容积需考虑天花层、工作层及地板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每个防护区内设置烟感回路和温感回路。该系统的控制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电气)、紧急手动操作和紧急停止放气操作等控制与操作方式。 五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说明 每个保护区的地板下、室内空间层及吊顶天花内需设置喷嘴、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为了节省投资成本,保护区之间的气体采用共享设计,减少了灭火药剂用量,而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则仍然保持警报的功效。 所有间隔必须密闭固定,药剂喷放时无泄漏。系统采用组合分配方式,当某个保护区有火情发生时,烟、温两路探头把火警信号传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声、光自动报警并按照预定模式自动延时,启动电磁阀及方向阀,使FM-200储气钢瓶喷放气体至发生火情的保护区,也可以手动放气或进行机械紧急启动。 气体喷放的延迟时间0-30 秒可调,表示系统状态的所有信号都可以传输到当地的气体灭火控制盘或传到消防中央控制室。 钢瓶的瓶头阀部位设有安全阀,在超压时可以自动泄压,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钢瓶的放气启动头及方向阀均采用24VDC 电磁阀控制,由气体灭火控制屏给出放气信号,启动钢瓶。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可通过钢瓶上的手动启动头施行手动启动。手动及电动启动方式作用在钢瓶的瓶头阀上,而从属钢瓶则用主气瓶的压力通过压力启动头控制启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