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手段推行民族交融的典型事件是

A.孝文帝改革

B.唐番和亲

C.澶渊定盟

D.设立榷场

2.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中称,北魏孝文帝深慕汉文化,所以要变鲜卑俗为华风,他想用同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因之排除阻碍,决计迁都。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平城

D.北京

3.“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书描述了()

A.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B.南朝四个朝代都定都健康

C.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D.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4.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C.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D.江南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

5.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南北朝为币制紊乱之世,其所由然,则以钱不足用,官家乏铜,既不明于钱币之理,政事又不整饬,铸造多苟且之为,有时或借以图利,私铸因之而起,遂至不可收拾矣。”由此推知,南北朝时期

A.“大一统”的形势遭到削弱

B.朝廷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币制混乱加剧了社会动荡

D.货币体系呈现出灵活多样性

6.《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三国统治者均重视农业发展

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7.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9.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

A.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

B.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

C.促进了儒学开始兴起

D.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

10.公元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

B.摒弃鲜卑族的陋习

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缓和社会矛盾

11.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

A.少数民族领袖实施的封建化改革

B.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挽救民族危亡的自救运动

D.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1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产生的危害不包括

A.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B.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官吏对农民的掠夺

C.各地宗主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激化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13.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②冯太后掌握实权,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

③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文化落后的深刻认识

④鲜卑贵族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15.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栗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这一规定

A.限制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前提是国家控制大量荒地

D.土地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

16.魏孝文帝初年,因“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有李安世上疏倡均田之议。……使贫微得洫,贪欲可抑。”这一政策的实行在当时

A.解决了北魏的社会矛盾

B.有利于北方小农经济的重建

C.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D.缩小了贵族和庶民的经济差距

17.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A.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B.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

C.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D.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18.“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

A.北魏当时的保守势力非常强大

B.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C.南伐比起迁都具有更大的阻力

D.高祖与各大臣都主张南迁洛阳

19.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的民族矛盾,表述正确的是

A.是鲜卑贵族与汉族普通民众的矛盾

B.是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C.是汉族地主与鲜卑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

D.既有鲜卑贵族与各族下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也有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

20.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颁布俸禄制,诏云:“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宪章(效法)旧典,始班俸禄。”这反映了

A.改革借鉴了汉族的官僚制度

B.旧势力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

C.战乱导致典章文书大量毁坏

D.俸禄制导致官员的贪污腐败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在其著作的“魏孝文迁洛”条中指出:“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材料二: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积极模拟和取鉴,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经史学术的风格上,都表现出某种南朝化的倾向,进而开启了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影响尤为深远。

——《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赵翼认为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迁都与魏孝文帝的个人素质有何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的表现。

(3)“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2.材料一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礼仪富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23.(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材料:清军入关后,中国发生了一次深刻的服饰变革。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洲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改变头饰和服饰,并扬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清廷完成对全国的征服后,发梳辫便成为清代成年男子的头饰,典型的服装搭配是瓜皮帽和马。瓜皮帽又称“西瓜帽”,形制像半个西瓜。清代的马褂也称“马甲”,属于满族男子上衣,穿在长袍、长彩之外,便于骑射。清代最高的是黄马,非特赐不得服。根据规定,汉族妇女、儿童仍着传统的明装,出现服饰杂乱的现象。满族妇女则着旗装。旗袍有单、夹、棉、皮多种,省工省料,一件可抵汉族的衣、裙、裤多种,又能展现女性的自然体态,故清朝灭亡后许多满族服饰被淘汰,而旗袍却被改良并保留下来,成为上层女士流行的服饰。清代官服继承明代的蟒袍、玉带、补服,废除明代的冠服,代之以暖帽、凉帽和顶花。

——摘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服饰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服饰变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1.A

2.B

3.A

4.C

5.C

6.B

7.D

8.A

9.A

10.D

11.A

12.D

13.D

14.C

15.C

16.B

17.C

18.A

19.D

20.A

21.(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革除鲜卑陋俗。孝文帝个人喜爱汉族文化,具有较高的汉文化素质,这是迁都的重要因素。

(2)积极学习汉族文艺及经史著作;改易风俗;参考汉制,改革北魏官制;改革土地制度,推行均田制。

(3)说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22.(1)原因:孝文帝改革中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等。

(2)进步作用: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或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3.(1)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带有强制性和血腥性;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対象以成年男子和官吏为主;汉族女性、儿童仍着明装;服饰的颜色有等级之分;满汉服饰混杂等。

(2)满足了满族统治的需要:冲击和改变了汉族的传統习俗:改良后的旗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代表;推行之初激化了満汉矛盾等。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_北魏孝文帝改革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侧 (共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题50分) 鲜卑族“马背上得天下”,能否“马背上治天下”成为当时的主要问题。请回答1~4题。 1.北魏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地方基层组织实行的是() A郡县制 B.县制 C.宗主督护制 D.三长制 2.北魏统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 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3.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硅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孝文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请回答5~10题。 5.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室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6.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的吸引 7.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 主要是因为() 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纳税 8.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9.均田制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 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B.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 D.封建集体土地所有制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期末复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手段推行民族交融的典型事件是 A.孝文帝改革 B.唐番和亲 C.澶渊定盟 D.设立榷场 2.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中称,北魏孝文帝深慕汉文化,所以要变鲜卑俗为华风,他想用同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因之排除阻碍,决计迁都。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平城 D.北京 3.“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书描述了() A.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B.南朝四个朝代都定都健康 C.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D.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4.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C.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D.江南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 5.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南北朝为币制紊乱之世,其所由然,则以钱不足用,官家乏铜,既不明于钱币之理,政事又不整饬,铸造多苟且之为,有时或借以图利,私铸因之而起,遂至不可收拾矣。”由此推知,南北朝时期 A.“大一统”的形势遭到削弱 B.朝廷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币制混乱加剧了社会动荡 D.货币体系呈现出灵活多样性 6.《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三国统治者均重视农业发展 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7.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第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文化大争鸣。其中能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③新兴地主开始掌握政权④百家争鸣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③④⑤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符合史实,故选D。 答案:D 2.《国语》载:“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这既是社会习俗的变化,更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周时期祭祀活动盛大 B.春秋时期牛耕技术应用 C.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 D.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牛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的牺牲,现在成为种田的主要帮手,牛耕技术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由此可知B项正确,故选B。 答案:B 3.公元前498年,针对鲁国三位国相超越规格的城墙,孔子协助鲁定公实施“堕三都”的行动,最终失败;公元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成功瓜分。这两个历史事件反映了()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本质 B.战国时代的到来 C.当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 D.统一趋势的加强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这两件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联系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堕三都”和三家分晋这两件事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动荡,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本质,也无法得出统一趋势的加强,故AD两项排除。孔子协助鲁定公实施“堕三都”的行动是在春秋时期,故B项排除。 答案:C 4.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 C.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 D.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解析:根据“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加强了政治权利的集中,故A正确;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指的是打破贵族官位世袭制度,实行依据才能的任免制,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反映诸侯国君加强了政治权利的集中,无法体现“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排除C;战国时期,分封制被破坏,周王室衰微,“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不符合史实,D错误。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教案 【篇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政治史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 制⒉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二、西周的分封制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发展演变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 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 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 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 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 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 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 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 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 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 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 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学案

课题:北宋王安石变法 【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掌握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客观评价王安石变法。 【重点难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自主学习】 一、历史背景 唐(618——907年) 辽(916——1125) 金(1115——1234) 五代十国 (907——960960——1127) 南宋(1127——1276) 1038——1227) 蒙古(1206——1271) 元(1271——1368年) 二、基础梳理 (一)历史背景

(三)结局与评价

【课堂检测】 1.下列各项不属于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表现是 A.政治上官僚机构膨胀 B.经济上财政入不敷出 C.军事上面临着辽夏的威胁 D.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变法 2.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4.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A.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B.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D.改革教育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6.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支持哪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 A.利不一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感悟总结】

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高二历史学科选修1第三单元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的背景及概况;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的表现;宗主督护制的含义及影响;赋税制度的缺陷;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方式 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 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 运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极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本课导读 (一)阅读教材32页第1、2段,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拓拔部建国历程:(A)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汉化的表现有哪些?(A)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二)阅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和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宗主督护制: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 1、宗主督护制的消极影响有哪些?(A) 2、北魏存在哪些社会矛盾?(A) 3、依据学思之窗,回答北魏统治者贱其它民族反映了什么问题?(B) (三)阅读冯太后的相关材料,结合教材第2、3段和学习延伸,回答问题。 冯太后:(442—490)北魏历史上著名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由于她去世后为谥称曰:“文明太皇太后”,所以历史上又称她为“文明太后”。冯太后是位典型的“铁碗女人”。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她沉着果断,坚忍精明,牢牢地掌空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曾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换句话说,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这位了不

2019-2020年新一线突破同步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讲义: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及答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重点)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重点) 3.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难点)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崛起 (1)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北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2.统一黄河流域 (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2)影响 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拓跋珪封建化改革

思维点拨 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2.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融和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社会矛盾激化 (1)基层统治方式: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负担沉重。 (2)赋税制度: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社会矛盾激化。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宗主督护制的实质 宗主督护制是官府与地方豪强势力勾结、镇压民众、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方式。2.民族矛盾激化: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 (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 (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改革运动。 重点精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梳理】 一、背景 1、必要性:(1)时代的要求——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时代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军事: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思想:私学兴起,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思想顺应时代潮流。 (2)秦国摆脱落后,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 2、可能性:(1)秦国国君立志改变落后状况,推行社会改革,并发布求贤令,吸引有志之士; (2)商鞅投秦,主张变法: 3、有利条件:(1)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2)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3)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4)其它国家的改革变法为秦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4、历史机遇:(1)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2)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二、过程 1、开始: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

三、评价 1、积极作用: (1)政治: (2)经济: (3)军事: (4)对后世:它不仅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影响(1) (1)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2)改革不彻底,并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3)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探究: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

历史人教版选修1导学案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Word版含答案(1)

预习导航 梁启超说,“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 安石)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 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 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 知识点一起用王安石 1.原因 (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 (2)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知识点二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1)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借贷,这样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4)市易法: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5)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田亩多少、好坏征税。

(6)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的原则。 自主思考王安石的理财措施分别是针对哪些社会问题提出的? 提示:(1)青苗法是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百姓的高息盘剥提出的。 (2)农田水利法是针对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问题而提出的。 (3)免役法是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而提出的。 (4)市易法和均输法是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而提出的。 (5)方田均税法是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而提出的。 知识点三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农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2)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领军队。 (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 自主思考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会产生怎样的改革成效? 提示:(1)保甲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但减少了军费的开支,有利于抵御西夏的进攻。 (2)保马法:提高了马匹的数量和质量,节省了政府的开支。 (3)将兵法:有效防范了更戍法带来的弊端,使兵有常将,将能识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4)军器监的设立改善了武器的质量,提高了数量。 总之,王安石整顿、加强军队的措施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弱局面。 知识点四取士之法 1.目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 2.内容 (1)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2)整顿太学,设专门学校培养人才。 (3)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1.萨拉米斯岛问题2.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工商业的发展、首席执政官梭伦)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过程与方法:(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阅读摘要、(工商业的发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首席执政官梭伦)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 选修1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检测题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①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①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2.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 ①方田均税法 ①青苗法 ①募役法 ①农田水利法 ①市易法 ①保甲法 A. ①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 3.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A.辽夏经常攻宋 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土地兼并严重 D.财政入不敷出 4.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

A.辽 B.西夏 C.金 D.元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6.下图中有关宋神宗后宫妃嫔的立场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守旧官僚反对均田制 B.代表外戚反对保甲法 C.代表守旧官僚反对方田均税法 D.代表民意反对迁都洛阳的主张 7.庆历新政夭折后,王安石曾呈送长达万言的《言事书》给谁,倡导变法() A.宋太宗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哲宗 8.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种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 ①消除了分裂割据①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①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9.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因为() A.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题含答案(内容影响类)(PDF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 影响类) 1.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及机构;军事方面,层层编伍,寓兵于农;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统一货币,发展渔盐之利。 (2)影响: 1.促使齐国经济繁荣,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坚实基础; 2.加速井田制

的瓦解,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3.其重法的思想为战国法家所继承发展。 2.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一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参考答案 (1)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员(2分);政府鼓励生产,注意垦荒,扩大副业种植。(2分);平籴法。(共6分,每点2分) (2)有利于人才选拔,加强了国家权力;(2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初步形成;(3分)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分)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2分) 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练习)

1.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统治是() A. 中央集权 B. 土地私有 C. 世卿世禄制 D. 重农抑商 2.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 宣传法家思想 B. 以法治国 C. 诗书的传播不利于统治 D. 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3.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A. 推行县制 B. 法律严酷 C. 奖励军功 D. 焚烧诗书 4.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共同本质是() A.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B. 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C. 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 D. 赋税有了统一的标准 5.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击了贵族的特权②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④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6.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这表明商鞅变法() A. 没得到作者认可 B. 未建立正常秩序 C. 提升了秦国国力 D. 引发了诸侯争霸7.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耕织的措施,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④增强国家的实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民族融合 9.《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 C.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 普遍推行县制 10.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 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 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1.《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这反映出秦国() A. 功利思想盛行 B. 亲情淡漠 C. 公民意识浓厚 D. 军纪严明 12.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 B. 水利工程的兴建 C. 私田荒地的开垦 D. 井田制逐渐瓦解13.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③ 1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 阶级立场不同B. 政治主张的分歧C. 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D. 社会性质的差异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历史考试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大多是由于( )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残暴 C.汉族人民的反抗 D.战争不断发生 解析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靠落后的制度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初期各种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 答案A 2.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 ) ①豪强地主隐瞒赋税②农民负担沉重③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④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改革的必要性,四个选项都是造成北魏社会

矛盾尖锐的原因或表现。社会矛盾的尖锐,是孝文帝改革迫在眉睫的主要原因。 答案A 3.下列对北魏统治者在公元439年后面临局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结束了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B.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C.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D.与汉族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解析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此后一段时间内,北魏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因此C项错误。 答案C 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产生的危害有( ) ①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②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官吏对农民的掠夺③各地宗主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④激化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宗主督护制是北方的社会实际与拓跋贵族的需要相结合产生的。在这一制度下,出任宗主的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这些豪强地主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大地主,它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族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解析:变法运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需要。 答案:B 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 A.精耕细作B.奖励耕织 C.土地私有D.重农抑商 解析:根据材料“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可知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才能增加农业产量,故A项正确;奖励耕织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明确主张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的是商鞅,不是李悝,故D项错误。

答案:A 3.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宣布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并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这些措施() ①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②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③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④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根据材料“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可知,变法措施削弱贵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也会遭到贵族的反对,故①③正确;吴起以法家思想变法,但不能说明整个楚国法家思想流行,故②错误;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发展,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唐朝宰相杜佑曾评论道:“周之兴也得(姜)太公,齐之霸也得①,魏之富也得②,秦之强也得③,……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下列填写准确的是() A.①管仲②吴起③韩非 B.①庄周②孙武③孙膑 C.①孟轲②墨翟③荀况 D.①管仲②李悝③商鞅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而秦国的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公元前4世纪,秦国改革面临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二、工商业发展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建立“四百人会议”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移风易俗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二、富国之法 三、强兵之法 四、取士之法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二、宗教“异端”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土地制度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第3课改革的后果

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7 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目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比较分析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3、分析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作用 【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的必然性) 1、北魏统一北方,并开始向汉族先进文化学习 公元386年鲜卑族建立北魏并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这为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的落后和汉族制度、文化的先进,从而坚定了他改革的决心。 2、北魏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在北魏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赋税徭役极为繁重,导致阶级矛盾比较尖锐;北魏统治者还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从而导致民族矛盾也很尖锐。 3、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掌握政权的拓拔贵族和汉族地主间常常发生矛盾。 总之,在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的内容) 1、推行均田制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桑田、露天)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 目的:巩固北魏统治 内容:给百官颁行俸禄;严厉惩罚贪赃枉法。 作用: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 3、迁都洛阳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作用: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4、移风易俗 内容: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作用: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1、使北方经济得以复苏和繁荣 表现: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提高。 手工业:手工艺品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商品贸易活跃,对外贸易兴盛(四通市) 2、加速了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表现:统治者尊儒崇经,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表现:鲜卑族逐渐和汉族相互融合,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这为后来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 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课堂反馈】 1、材料一、神瑞二年(415),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十食货志材料二、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恆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十食货志材料三、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十食货志材料四、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禧赞成其事。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朕尝与李冲论此,冲言:‘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何必改旧从新。’冲之此言,应合死罪。”乃谓冲曰:“卿实负社稷。”冲免冠陈谢。又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何为而违前诏?”禧对曰:“陛下圣过尧、舜,光化中原。舛违之罪,实合处刑。”孝文曰:“若朕言非,卿等当奋臂廷论,如何入则顺旨,退有不从?昔舜语禹:‘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卿等之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