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体系化、全面性的医疗管理工作,在医院运营和护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策略多样,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1. 严格的护理管理流程。护理管理流程是指对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标准化和优化,包括入院评估、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记录、病情监测、患者转运等环节。通过规范护理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当、失误和渎职等问题,提高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2. 建立完善的护理信息化系统。由于医院的规模和患者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纸质护理记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现代的护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数据和护理过程,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度,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和疏漏。护理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及时的护理指导和管理决策支持,优化护理管理流程。

3. 加强护理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是医院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医院可以通过不断地开展培训和教育,为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4. 实行全员护理安全责任制。护理安全责任制是指所有医院工

作人员都应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实践中,医院可以通过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落实护理工作责任书、开展护理安全月活动等方式,促进全院工作人员对护理安全问题的重视,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

5. 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护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和监控。通过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及时了解护理工作的质量,发现和整改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6. 完善护理管理机制。

对医院护理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建立护理管理委员会、制定护理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加强和优化护理资源等方式,可以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品牌价值。

7. 持续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防范。护理工作涉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危险。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护理事故和医疗纠纷。同时,要强化风险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加强护理质量监测、事故事件的报告和管理。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信誉。

8. 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护理工作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密切相关,沟通不畅或存在误解容易导致矛盾和冲突。为了改善患者和

家属的就医体验,医院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尊重患者的权利和意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增强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因沟通问题引发的纠纷和投诉。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基于全面、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落实。只有全员共同努力,积极推进护理安全工作,在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的同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7篇)

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7篇) 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1 一、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检查,落实护理安全制度 1.护理安全组定期或不定期按标准检查护理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 2.每月召开护理安全质量会议一次,反馈问题,讨论本月发生的不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 3.对科室反复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隐患,护理安全小组跟踪督查改进效果。 二、加强节日期间护理安全监控 1.继续执行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前安全检查和节中巡查。 2.节假日前科室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召开护士例会及工休座谈会,强调节日期间的安全及注意事项。 3.节假日期间科室合理排班,严禁无证人员单独上班。 三、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工作,主要做好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好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手术前准备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应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5.毒麻药品及抢救药品监控: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到100%。毒麻药品使用后按要求认真填写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 6.做好分级护理的巡视记录。 四、加强不良事件的监控,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 1认真落实“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科室积极按时上报不良事件。 2..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安全管理成为了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环节。护理安全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管理措施,保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本文将从预防医疗事故、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危重病人管理水平、加强团队合作等方面,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预防医疗事故 预防医疗事故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护士要加强对医疗事故的学习和了解,掌握常见的医疗事故类型和原因,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医疗事故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了解和配合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是患者安全的保障。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和标准。护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定期组织护理质量评估和内部培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鼓励护士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 三、提高危重病人管理水平

危重病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危重病监护室,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和专业的护理团队。护士要进行系统的危重病人护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加强对危重病人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与其他科室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危重病人的安全。 四、加强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护士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医疗团队的工作,与医生、药师、技师等密切合作,形成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的工作氛围。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共同制定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同时,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整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预防医疗事故、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危重病人管理水平和加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和护士要共同努力,推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体系化、全面性的医疗管理工作,在医院运营和护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策略多样,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1. 严格的护理管理流程。护理管理流程是指对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标准化和优化,包括入院评估、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记录、病情监测、患者转运等环节。通过规范护理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当、失误和渎职等问题,提高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2. 建立完善的护理信息化系统。由于医院的规模和患者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纸质护理记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现代的护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数据和护理过程,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度,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和疏漏。护理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及时的护理指导和管理决策支持,优化护理管理流程。 3. 加强护理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是医院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医院可以通过不断地开展培训和教育,为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4. 实行全员护理安全责任制。护理安全责任制是指所有医院工

作人员都应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实践中,医院可以通过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落实护理工作责任书、开展护理安全月活动等方式,促进全院工作人员对护理安全问题的重视,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 5. 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护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和监控。通过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及时了解护理工作的质量,发现和整改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6. 完善护理管理机制。 对医院护理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建立护理管理委员会、制定护理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加强和优化护理资源等方式,可以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品牌价值。 7. 持续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防范。护理工作涉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危险。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护理事故和医疗纠纷。同时,要强化风险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加强护理质量监测、事故事件的报告和管理。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信誉。 8. 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护理工作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密切相关,沟通不畅或存在误解容易导致矛盾和冲突。为了改善患者和

护理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

护理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 一、护理安全概念 护理安全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护理安全现状分析 1.人员不足: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护士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容易出现疏忽和错误。 2.缺乏专业培训:一些医疗机构对护士的培训不够重视,很多护士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在护理操作中存在风险。 3.护理文化氛围不佳:有些医院的护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护士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差,容易出现交流不畅、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4.缺乏标准化管理:目前医疗领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护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各医疗机构之间护理操作存在差异。 三、护理安全防范策略 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水平,需要采取以下防范策略: 1.增加人员配置:医院应该加大人员配备力度,确保护理人员的数量足够,避免因人员不足导致工作负荷过重。 2.完善培训体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具备处理突发状况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3.加强沟通交流:医院应建立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加强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错误。

4.推行标准化管理: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护理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护理操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5.建立检测机制:医院要建立护理安全的监测和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水平。 四、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护理安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关乎护士的职业责任和道德担当。护士是患者的守护者和保护神,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构建完善的护理安全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升护士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

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医院等卫生机构中,护理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因为护 理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以 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药物错误:药物错误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护士应该仔 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的剂量、途径以及时间。在药物给予前,护士可 以使用“五正确”原则: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 时间和正确的患者。此外,护士还应该不断更新药物知识,参加培训课程,并使用电子药物管理系统来减少药物错误的发生。 2.感染:感染是另一个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洗手 和无菌操作的规程。在给予患者护理时,护士应该戴手套、口罩和防护衣,并在接触感染风险高的患者时特别注意。此外,医院也应该提供良好的环 境卫生,并定期对医疗仪器和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 3.疼痛管理: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护士应该 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疼痛,如给予合适的 药物、冷热敷和按摩等。在给予药物治疗时,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 4.局部固定和绑扎:在给予患者局部固定和绑扎时,护士应该确保绷 带和固定材料没有松脱和过紧。固定和绑扎的过紧可能导致术后肢体肿胀 和血液循环受阻。此外,护士还应该定期观察患者的局部固定和绑扎部位,以及相关的血液供应和感觉状态。 5.跌倒和滑倒:跌倒和滑倒是护理工作中一个常见的安全问题。护士 在照顾患者时应该保持床边的安全,如调整床栏、准备移动辅助工具以及

提醒患者慢慢起床。对于高跌倒风险的患者,应该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如提供护理人员的陪护、使用防滑鞋和使用摔倒预警器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护士在工作中应该时刻注重患者的安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护理服务。此外,医院和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为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针对护理环境、护理操作和护理人员进行的安全管理活动,旨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然而,目前护理安全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解决。 一、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护理环境问题: 护理环境不合理,如病区空间狭小、设施设备老化、清洁不到位等,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2.护理操作问题: 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存在疏忽或不规范的情况,如洗手不规范、药品使用错误等,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伤害或医疗事故。 3.护理人员问题: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思想不端正等问题,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或患者权益受损。

4.患者问题: 患者自身因素也是护理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不理解医嘱、不 配合治疗或有暴力倾向等,容易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二、应对策略 1.改善护理环境: 加大投入,提升病区空间和设施设备的质量,加强清洁消毒工作,改善护理工作条件。 2.提升护理标准和操作规范: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护理技能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项 护理操作都符合规定要求,并建立严格的护理操作标准。 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加强道德 伦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4.加强患者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提供医学知识和医嘱解读,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的理解和配合度。 5.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改善护理安全管理。 6.强化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7.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借鉴国外先进的护理安全管理经验,了解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是医疗服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存在的问题需要由医院和护理人员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改善护理环境、提升护理标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加强患者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护理安全管理及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及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他护理场所中,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管理及措施: 1. 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意识培养、操作规范培训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 2. 护理文化建设:倡导“安全第一”的护理文化,强调团队合作、沟通和反思,营造积极的安全氛围。 3.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护理安全管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安全巡查。 4. 制定护理规范和流程:制定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护理操作标准化,减少操作错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安全设施设备: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如安全床、防滑地板、扶手、护士呼叫系统等,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6. 护理记录和交接:规范护理记录和交接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沟通,避免因信息传递不清导致的护理差错。

7. 不良事件报告与分析: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事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8. 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共同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 9. 疾病预防和控制:落实感染控制措施,加强洗手消毒等操作规范,预防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10. 患者教育:提供患者安全教育,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治疗方案和给药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治疗风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管理及措施,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纪律,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

护理平安管理及防范措施 为加强护理平安防范于未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应做到严查细对、用心效劳、具体及措施如下: 一、准确识别病人: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在抽血、给药或输液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编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然后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姓名。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至少对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二、提高门诊与病房用药的平安性 1、对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 2、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对各科抢救车内存放高危药品有标准,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氯化钠等)镇静、解痉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4、进一步完善输液平安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液滴 速,执行对输液病人最高滴数限定告知程序,预防输液反响。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紧急抢救急危重症的特殊情况下,对医生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复诵,在执行时护士应两人检查核对药品(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六小时内应准确记录。 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 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五、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标准。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标准,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标准,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根本要求。 六、防范与减少患者摔倒,压疮事件的发生。 1 、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与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建立跌倒和压疮预案。 2 、建立跌倒与压疮的报告与认定制度。 3 、做好根底护理,要配好用好护理资源,做到弹性排班,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 七、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 1、医院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制定鼓励医务人员报告机制。 2、形成良好的医疗平安文化气氛,提倡非处分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有鼓励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平安的不良事件的措施。 手术室护理平安管理及防范对策xx-04-21 06:52

内分泌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内分泌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1. 引言 1.1 内分泌科护理的重要性 内分泌科护理是一门专注于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重要护理 学科,其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内分泌系统是维持人 体内稳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以 及很多其他重要功能。内分泌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内分泌科护理的目标是确保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正常运作,帮助患 者维持身体健康。护士在内分泌科工作中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正确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内分泌科护理在医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仅能够帮助 患者康复,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分泌科 护理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只有加强内分泌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护理和更快的康复。 1.2 内分泌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内分泌科药物使用存在潜在的风险。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常涉及 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这类药物具有副作用较大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严重的后果。

内分泌科病情复杂多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病情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需要护士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内分泌科护理涉及到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的问题。很多内分泌科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或注射治疗,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果患者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内分泌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因为病情复杂多变、药物使用风险大以及患者自我管理不当等因素所致。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需要加强对内分泌科护理的重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字数:236】 2. 正文 2.1 内分泌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1. 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内分泌疾病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内分泌科护理的认识和理解。 2. 制定内分泌科护理规范和流程:建立内分泌科护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流程,规范护理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安全风险。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有计划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使护理人员具备 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素质。 2.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团结 合作,结合各科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3.严格执行交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 观察病情变化。 4.努力做好住院病人的饮食管理和安全管理。 5.对新上岗的同志经过三个月的岗位培训,合格后才能单 独值班,对护校实习及进修人员,要严格带教。 6.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作好消毒隔离 工作,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 7.认真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出现差错事故的单位 和个人,应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视情节轻重 给予处理。 8.医疗器械,物品管理得当,保证性能良好,按时交接, 定时清点,严防损坏和遗失。 9.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 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抢救器材做好应急准备,不准外借。 10.急救药品定位定量专人管理,用后及时补充,定期清

点毒.麻.剧.限.及贵重药品,专人加锁保管并严格交班。 11.经常对工作人员和病人.陪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 防火.防盗,按有关规定严格氧气的管理,如定位放置,做到四防(防火.防热.防震.防油)。 二.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要以身作则, 实施刻刻想安全,并及时下科室督促检查,把好安全质量关,定期护士长例会,反复多次强调及早发现不安全因素,加强防范措施,一确保医疗安全,优质服务。2.努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要求上班 时思想集中,上夜班前必须休息好,以保证精力充沛做好夜班工作。 3.对全院的危重抢救病人要及时了解掌握,并进行积极的 组织指挥.调配,保证重点抢救病人的工作,对抢救室. 处置室定期检查,保证使用。 4.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纪律,不迟 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 5.加强护士长夜班管理,并强化重点检查内容,做好月质 量检查工作,发现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汇报。 6.每季组织一次安全质量检查,列入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 扣分。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2篇)

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6.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7.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9.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0.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1.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无用。 (二)监控措施 1.氧气管理 ①用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告知患者及家属勿在室内抽烟,氧气管道周围禁烟火和易燃品。

③定期检查氧气接口,发现漏气及时维修。 ④吸氧设施有“四防”标志(防热、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带,氧气筒的氧气不可用尽。 2.对危重患者及小儿防止发生意外措施 ①防坠床小儿要使用有床档的小儿床;昏迷及烦躁者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 ②防烫伤需要热敷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巡视,严格交接班;给婴幼儿、老人、昏迷、肢体瘫痪麻痹患者用热水袋时,温度在50℃以内,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病员的皮肤。 (三)制度落实 1.执行分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及长期卧床初起活动者,有人扶持,动作要轻慢,以防因体位变化,引起虚脱。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三查八对”,按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对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①昏迷患者专人护理,床旁备好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纱布、吸痰器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 ③烦躁患者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 ④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讨论处理并上报。 4.消防措施:对全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灭火器的操作规程,灭火器及消防栓保持性能良好,钥匙定位放置。 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二)

护理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护理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指因护理事故或纠纷而造成医院及当事护理人员承担的行政、经济方面等,以及在医疗护理服务场所的环境污染、放射性危害、化疗药物、各种病原体、针头刺伤等护理人员造成危害.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指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主要措施】(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三)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的】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约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涉及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以及患者本人,需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主要措施】(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二)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三)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四)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五)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六)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七)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八)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1.药物剂量有误2.漏发(多为病人不在)3.重发(多为定点药物) 4.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5.药品失效 6.发药后未及时服用7.服药方法不正确

护理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护理安全目标与管理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与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指因护理事故或纠纷而造成医院与当事护理人员承担的行政、经济方面等,以与在医疗护理服务场所的环境污染、放射性危害、化疗药物、各种病原体、针头刺伤等护理人员造成危害。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主要指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主要措施】(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三)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的】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约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涉与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以与患者本人,需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主要措施】(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二)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三)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四)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五)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六)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七)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八)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与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1.药物剂量有误2.漏发(多为病人不在)3.重发(多为定点药物)4.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5.药品失效6.发药后未与时服用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2篇)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 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控制。 3、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纠正出现的问题,控制护理缺陷。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差错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巡视病房,对小儿、躁动、昏迷、老年患者,严防坠床、烫伤、跌伤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7、加强病人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病人一律不准在外留宿。 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对有精神症状和自伤念头的患者须留陪护人员,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发生意外。 9、加强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响抢救。对毒、麻、限药品专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点核对,专柜保管并加锁。 10、对易燃、易爆、易损、贵重物品,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防火、防爆、防盗。 11、值班人员要注意病区门、窗、水、电的安全。

12、电源、水源、防火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确保安全。二、病房安全制度 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 5、病房晚九点应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处。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三、病室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药房对病房内存放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 5、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图示,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6、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7、需要冷藏的药品(如: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