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设计管理程序

08设计管理程序

08设计管理程序
08设计管理程序

N X.Q/C X-08-2010

设计管理程序

(A版)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宁夏石化炼油项目经理部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0日实施时间 2010年03月01日

N X.Q/C X-08-2010

N X.Q/C X-08-2010

前言

本程序是根据《项目质量计划》(A版)的要求编写的,是《项目质量计划》的支持性文件。

本程序由项目QA/QC部提出。

本程序由设计管理部起草并负责管理。

本程序主要起草人:安鑫

审核人:孙久茂

批准人:葛治江

N X.Q/C X-08-2010

目录

1、适用范围 (5)

2、目的 (5)

3、项目组成 (5)

4、职责 (5)

5、工作程序与要求 (5)

N X.Q/C X-08-2010

1.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宁夏石化500万吨/年炼油项目所有设计及设计相关活动。

2. 目的

为了使宁夏石化5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详细设计管理符合EPC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3. 项目组成

项目主体工程包括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26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40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7万吨/年MTBE装置、1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等十二套工艺装置,配套设施包括76个公用工程单元。

4. 职责

4.1 设计管理部是设计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设计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工作。

4.2 控制部是项目计划管理、招投标管理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工作的归口部门。

4.3 采购部负责工程物资采购、现场入库验收、仓储、发料等全部物资管理工作,组织供货商技术交流、厂家资料管理。

4.4 施工部配合设计管理工作,参与技术交流、设计审查、设计交底和设计图纸会审等工作。

5. 工作程序与要求

N X.Q/C X-08-2010

5.1设计策略

5.1.1 本项目设计分包商共7家,分别是华东设计分公司(CEI)、洛阳院(LPEC)、寰球工程公司(HQCEC)、中石化北京设计院(SEI)、中纺院、兰化院、长庆院、辽阳院。其设计策略主要是总体设计院负责下的分工合作设计形式,各个设计院对其分包的设计工作负责。华东设计分公司作为总体设计院,还要对项目总体设计技术路线、总体设计统一规定、工厂内外设计界面、装置/单元内外设计界面等负责,当总体设计院编制的总体设计统一规定不能完全满足专业设计院的设计需求时,专业设计院有责任提出修改意见对总体设计统一规定进行修订或编制单独的统一规定报总体设计院批准后实施。

5.1.2 整个项目的设计管理组织机构由业主、EPC总包商、总体设计院、专业设计院共同组成,EPC总包商、总体设计院、专业设计院为EPC合同的设计管理执行主体,业主为监督方。

在整个项目设计管理中,业主处于最高管理层级。在EPC合同内,EPC 总包商处于第一管理层级。业主的管理行为要通过EPC总包商发生作用。

各方的设计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见各方的文件。

5.1.3 宁夏项目经理部设计管理部是项目设计管理的归口部门,设有设计计划管理、设计界面管理、设计质量管理、文件控制等职能。

5.1.4 设计院的组织机构中应设有设计计划、设计界面、文件控制等岗位,形成设计计划管理体系和文件控制管理体系。

5.2设计工作分解

5.2.1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一级分解见“工程主项表”。是设计和施工分包

N X.Q/C X-08-2010

的依据,设计院不能自行更改。

5.2.2详细设计开始之初,各个设计院首先应分主项完成设计文件的工作分解,要求分解到每一个设计文件,为了便于管理,设计文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用于施工的设计文件,即传统意义上的详细设计阶段的施工图文件,第二类是用于采购的设计文件,两类文件都要按照正式设计文件进行管理,要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施工用设计文件要编制“设计文件注册表”用于跟踪设计文件的状态;采购用设计文件要编制“MR文件注册表”用于跟踪MR文件的状态。

5.2.3各个设计院应该在详细设计开工会之后的三周内提交设计文件注册表、MR文件注册表。设计文件注册表和MR文件注册表是设计进度周报的附件。设计文件注册表和MR文件注册表在提交设计进度周报时更新以反映设计文件的最新状态。

5.3设计输入

5.3.1设计输入由业主、总包商或设计院共同准备,设计输入由业主和总包商控制其有效性,所有详细设计输入需要获得总包商和业主批准才能生效。

5.3.2设计院审查厂家资料的符合性、完整性并作为设计输入。

5.3.3设计统一规定也应视为设计输入。从业主角度,设计统一规定经业主批准后就转换成业主规范,要求严格执行来满足业主要求(也是合同要求),从建设和运行的角度,要求严格执行设计统一规定来统一技术、设备和材料的选择,方便采购、施工和工程建成后的维护。

5.4计划管理

N X.Q/C X-08-2010

5.4.1计划编制

⑴设计院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分主项、按项目部详细设计节点计划(里程碑计划)编制设计条件、设计界面、设计文件、MR文件的设计进度计划并对每项任务分配资源和人工时。

⑵设计院分主项绘制设计进度计划S曲线,当一个设计院承担多个主项的设计任务时,还应绘制总的设计进度计划S曲线。

⑶项目部根据各个设计院的设计进度计划S曲线绘制整个项目的设计进度计划S曲线。

⑷第一版主项设计进度计划报业主和项目部批准后作为主项设计进度

计划基准线,计划基准线视为合同条件不能更改,除非获得业主和项目部的批准。

⑸各个设计院要建立设计进度测量标准,使设计进度可测量、可报告。

5.4.2 计划运行

⑴参加项目的所有设计人员和设计管理人员都应了解设计进度计划,并熟悉计划的要求。

⑵设计人员负有计划保障的职责,当计划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可能严重滞后时,设计人员要在第一时间预警,并和计划经理一道制定预防措施并执行。

⑶在设计过程中,计划经理每周检测设计进度,绘制实际的设计进度S 曲线,每周将实际的设计进度S曲线和设计进度计划基准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作为管理行动的依据。当设计进度已经严重滞后于设计进度计划时,计划经理和设计人员一道制定纠偏计划并执行,使整个纠偏行动可控。

N X.Q/C X-08-2010

5.4.3设计周报、月报

⑴本项目采用设计工作情况周报和月报制度,周报报告上周工作情况,月报报告上月工作情况。设计周报和月报的内容均以设计进度内容为主。

⑵设计周报、月报原则上以主项为单位进行编制。

⑶设计周报、月报的内容要包括所报告周或月的主要完成任务、计划基准线进度、测量出来的实际进度、计划人工时、实际人工时、进度偏差、负偏差(即进度滞后于进度计划)的纠偏措施、下一个周或月将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以及需要总包商和业主解决的问题等。设计周报、月报应附设计进度计划、设计文件注册表、MR文件注册表作为支持文件。

⑷设计周报、月报的提交。设计周报报告上周的工作情况,设计周报于次周二提交给总包商。设计月报报告上月的工作情况,设计月报于次月第二个工作日提交给总包商。总包商接到设计周报、月报后即开始汇总,完成项目周报、月报的编制并提交业主,总包商编制项目周报、月报的工期为接续的三个工作日。

5.5界面管理

本项目总包商和业主的界面管理执行业主的界面管理程序,设计院和总包商的界面执行总包商的界面管理程序(本程序),设计院之间的界面执行总体设计院的界面管理程序。各种界面管理程序的内容出现交叉时要求协调一致。设计院发行的界面文件应同时发行到总包商文控。

5.5.1设计界面管理

⑴界面文件应作为设计文件进行管理,保证界面管理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N X.Q/C X-08-2010

⑵设计院之间界面的管理执行总体设计院的界面管理程序。

5.5.2设计和采购的界面管理

⑴EPC项目的设计分包商承担了大量的采购技术支持工作(MR编制、技术评标、技术澄清、检验、供货商资料审核等)。如何将既符合功能要求、质量标准要求、合同要求又价格低廉的设备和材料从广大的市场上采购回来,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设计编制的采购文件的正确性、针对性、完整性直接影响供应商的投标行为;设计对投标人的技术评价也直接影响总包商的采购行为,所以,采购支持是设计分包商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做好的,对总包商项目执行的好坏(包括技术、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设计和采购的界面必需严格管理。

⑵设计院应使用统一要求的MR模板编制MR文件。

⑶用于材料采购的MR文件要求材料种类正确无误,材料数量符合EPC

工程精度要求。

⑷设计院应当按照总包商和业主的要求参与采购技术活动,如技术澄清,技术评标,技术协议谈判,厂家资料审查等,当总包商要求时,派专业工程师参加设备监造和出厂检验。

⑸设计院应对厂家资料提出要求,总包商应保证厂家资料及时和完整的到达,使设计院能够完成符合合同责任的作业。

⑹设计院应按照采购进度的要求审批厂家资料并传递。

下表定义了设计-采购界面活动的各方责任。

N X.Q/C X-08-2010

N X.Q/C X-08-2010

对于影响采购工作范围、商品质量、数量的商务问题,设计院协助CPECC 对供货商进行评估、审核,确保符合MR的采购要求。

5.5.3设计和施工的界面管理

下表界定了设计-施工界面活动的各方责任。

N X.Q/C X-08-2010

5.6文件控制

5.6.1定义

设计文件——指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设计产品。

设计资料——指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形成的除设计产品以外的文件,

N X.Q/C X-08-2010

包括信函、传真、会议记录、技术质询等。

文件传递——指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设计文件的发出和接收。

资料传递——指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设计资料的发出与接收。

正式文件——有编号和/或有版次的文件。

非正式文件——指没有编号又没有版次的文件。

5.6.2设计文件和资料等正式文件的控制

所有项目文件和资料均应通过文控进行注册和传递(即文控对文控),以保证设计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正式文件应使用传递单进行传递。各方人员应避免直接接收未经过文控传递的受控文件,各方人员收到未经过文控传递的受控文件应立即交给文控处理。

文控应建立设计文件和资料卷宗,编制必要的文控文件模板,以便对项目设计和现场服务阶段形成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文控卷宗应按照工厂-单元-专业-文件类别进行分类,当某类文件的数量较少时,可以将“文件类别”和“专业”平级,如某单元的传真可以放入一个独立的和专业文件卷宗平级的卷宗。

设计文件由设计文件开发人按“文件编号系统”规定进行编号,设计资料通常由文控工程师按“文件编号系统”规定编号,界面文件由界面工程师按“文件编号系统”规定编号。

正式发行的所有的设计文件和资料应扫描成PDF格式的电子文件。

设计文件的提交:提交EPC总包商的设计文件分为电子(PDF格式)和纸质拷贝两种,具体份数在设计分包合同中规定。PDF电子文件通常指带签名的扫描版,由文控工程师负责制作。

文控接收到外来的带有传递单的设计文件和资料,在检查无误后应在

N X.Q/C X-08-2010

接收到的传递单上签字并马上传真返给发出方的文控。原则上在收到对方传递单的当天就要将传递单返回。

采购版文件和施工版文件的控制

(1)采购版文件是指用于采购活动的设计文件,施工版文件是指用于施

工活动的设计文件,这两种文件提交后即可能发生采购和施工活动,具有不可逆性。

(2)对于EPC工程项目,采购和施工文件必须采用版次设计才能满足和

采购、施工高度交叉、集成化管理的要求。但本项目为了减少设计和文控工作量,要求尽量减少采购和施工文件的版次。对于设计关闭前,不必发生采购和施工活动的,可以只出一版;对于设计关闭前,需要发生采购和施工活动的通常出两版;大型复杂设备、厂房、结构的设计文件可以根据设计和施工需求情况适当增加版次。

(3)所有采购、施工版文件必须有签署、版本号和版本用途说明。

设计文件的升版。任何设计文件的修改后发行(外部发行),必须以新的版本号来进行标识,如果是非最终版文件,必须对修改部分进行标识,图纸通常采用“云线”标识,文档通常采用“修订标记”标识。

5.6.3非正式文件的处理

对于没有编号又没有版次的非正式文件可以经过文控传递,但不受文控控制。此类文件应由编制人负责控制。

设计文件和资料的查阅和借阅

专业工程师因工作需要,可到文控处查阅文件和资料;

文控保存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一般只能在文控办公室内查阅,阅毕即放回原处;

N X.Q/C X-08-2010

确实需要把文件资料借出的,要在文控的借阅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归还文控,借出时间不能超过7天。借阅人负责保管好文件,不能在文件上作任何修改和标记。

文控有权随时收回借出的文件,以保证其他人员使用,防止文件丢失。

5.7设计文件编制、交付

采购文件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分包商应编制全套的采购文件,采购文件按照业主/总包商批准的模板进行编制。

分包商应按本合同规定的介质和分数向总包商交付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又分为纸质和电子两种介质,电子文件的格式为PDF。

分包商须提供设计文件的图例和设计文件编号、设备编号说明,使设计文件完整并在不借助于外部文件的情况下可以阅读。

除专利设备以外,分包商应将所有设备的全套图纸(包括总图、零件图、详图等)提交总包商。

5.8设计沟通管理

5.8.1设计院到CPECC通信

一封信通常应该只有一个主题,所有信件均应由设计院项目经理签署、文控发出。

所有的信件均应该经过CPECC文控发至CPECC项目经理。

所有的信件应该按照发出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编号方法见“文件编号系统”。

设计院文控工程师保持所有信件、传真、文件传递单的日志,日志应记录每一个文件的编号、日期和主题等。

N X.Q/C X-08-2010

5.8.2 CPECC到设计院通信

每个信件应该由CPECC的项目经理或其委托人签署。

所有信件均应经过设计院文控发至设计院项目经理,在收到CPECC信件后,设计院项目经理指定分发对象,文控工程师进行分发并存档原件。

CPECC信件可能来自不同的部门,这些信件分为两类便于处理。

A类信件。A类信件是所有涉及工作范围、预算、计划、合同条款、概算、规格要求、施工限制、人力水平等改变的信件;或协议中约定的需要CPECC 正式批准的信件。如旅行、加班要求等。

B类信件。这是技术信息澄清、建议、CPECC标准解释等相关的信件。下列情况下,B类信件才能被设计院接受和实施:

●其影响不需要A类信件的批准。

●由CPECC相关专家或负责工程师签署。

5.8.3设计院和供货商的通信

所有至供货商的信件包括技术澄清应该由项目经理签署,所有供货商信件应该包含MR编号或采购订单号,所有供货商相关信件应该发行到CPECC 采购部门。

5.8.4 CPECC和业主的通信

CPECC和业主的通信按照业主的管理程序和要求进行。

5.8.5 设计协调会

项目实行两周一次的例行设计协调会制度,设计协调会由总包商主持召开,邀请业主参加。会议地点通常安排在总包商北京办公楼或总体设计院青岛办公楼。

N X.Q/C X-08-2010

总包商将根据项目的需要,适时安排双边或多边的设计协调会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所有的会议在会议开始前应该有一个议程并发到所有参会人员,会议纪要要及时完成和发布。

总包商和设计院应该建立高层和作业层的沟通机制,形式为定期或不定期。作业层沟通机制解决项目资源可以解决的问题,高层沟通机制解决项目资源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项目提供企业级的保障。

5.9 供货商资料管理

设计分包商在MR文件中应对供货商资料提出要求。

供货商资料应在设计院文控的统一管理下进行接受、登记、分发、反馈意见,要求设计院3-5个工作日完成从接收到反馈意见的活动,超过5

个工作日无意见反馈视为无意见,供货商即可按照合同要求提交正式资料,设计院接到供货商正式资料后一个工作日批准(签字、盖章)返回,使制造行动能够发起。

设计分包商负责审查供货商资料的符合性、完整性并作为设计文件的输入。

设计分包商应对供货商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编码、组卷,最后传递到总包商文控。

5.10 设计质量管理

各个设计院要严格执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保证质量体系在项目上有效运行。

严格执行本项目的设计统一规定。

详细设计要符合《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和采购、施

N X.Q/C X-08-2010

工、生产操作的要求。

分包商应确保其所提供的设计文件准确无误。在工程建设和保质期内,如果发现设计内容不全或有错误,分包商应尽快予以补充、纠正。

5.11 详细设计文件审查

5.11.1过程审查

EPC总包商和业主将对各主项有关工艺方案、设备选择的主要设计文件进行过程审查。此外,在以下情况下应该进行主项/单体设计文件过程审查:

⑴基础设计内容深度不够。

⑵详细设计出现设计输入、设计方案变更。

⑶业主或总包商从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考虑认为有再审查必要的单

项工程或单体工程。

TDR发行后一周总包商和业主将确定设计文件过程审查范围。

设计院应在设计进度计划中安排设计文件过程审查时间,按照计划进行管理。

5.11.2 施工图设计交底、施工图会审

总包商原则上将对全部的详细设计文件进行会审。

施工图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在设计文件完成之后施工开始之前进行。施工图设计交底应该在施工图会审之前进行,或与施工图会审合并进行。

施工图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由业主/总包商组织,设计、施工分包商参加。

总包商接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后,立即分发到施工分包商、业主,施工

N X.Q/C X-08-2010

分包商预先熟悉图纸,形成看图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设计分包商,设计分包商结合施工分包商的意见编写交底提纲。施工图设计交底的主要任务包括:交待设计意图;说明设计文件的组成和查找方法;解释图例符号的意义;明确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规范;介绍同类工程的经验教训;解答各方提出的问题等。

施工图会审的目的是检查详细设计文件是否满足基础设计文件的要求;检查详细设计文件的错、漏、碰、缺等问题;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设计院应根据会审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

本项目施工图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图会审管理办法”执行。

5.12 过程设计变更、现场变更控制

过程设计变更指设计文件交付之前的变更,现场变更指设计文件交付后的变更,主要是现场变更。设计文件交付之前的变更将直接导致设计文件修改、升版,设计文件交付之后的变更用变更单处理,并在施工完成后,由总包商打包交给设计院,设计院根据变更单将施工图升版为竣工图。

5.12.1 过程设计变更

过程设计变更采用信函方式进行申请,批准后直接在设计文件上修改,不采用设计变更单。

EPC合同是在基础设计项目定义完成后签订的,之后对基础设计项目定义的修改将视为设计变更。所有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过总包商批准后才能实施。

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由总包商和业主进行确认后实施,包括工作量、

设计更改管理程序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设计更改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更改后的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客户及公司内部持续改进的要求,有效控制成本,意在增强客户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会涉及产品BOM表用料有变动的所有方面的更改。 3. 职责: 3.1 营销部 3.1.1负责客户变更要求的接收、内部传递及内部跟踪。 3.1.2负责变更产品交期、价格、库存处理等事宜与客户的沟通协商。 3.2 研发部 3.2.1负责对小范围变动,变更可行性的评估和确认审批,大范围变动由研发组织各部门评估变更可行性并进行可行性评价和审批。 3.2.2负责产品变更设计合理性跟踪。 3.2.3负责设计变更相关的设计、工艺文件、图纸、BOM表等变更 3.2.4负责技术问题与客户的沟通、协商。 3.3 品质部 3.3.1负责对涉及变更新购物料的检验和变更产品打样的检验并根据变更要求修改相关检验 3.3.2负责采购购买之由于变更需要新购材料及/或配件的检验。 3.4物控部 3.4.1负责涉及变更所需新增物料的采购,确保物料及时到位。 3.4.1 负责变更前产品专用材料和变更前成品、半成品在产线和仓库的产品规格、数量盘点。并 提供相关部门。 3.5制造部 3.5.1负责因产品变更需要做试样时变更后产品的打样。 3.5.2负责与制造部工作内容相关其它变更需要的调整,如标签和印网的调整、新模具的购置等。 3.6内部技术改良要求由需要更改设计的公司相关部门提出 4. 操作内容说明: 4.1内部技术改良要求 4.1.1由研发部提出的基于成本、性能优化、产品标准化需要及/或修正原先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为目的进行的一种涉及到BOM表有变动的技术改良要求。 4.1.2由制造部在制作过程中基于产品制作效率提升提出的涉及需要变动BOM表的技术改良需 求。 4.1.3品质部针对客户对产品的投诉及/或内部发现的质量问题,基于改进或解决问题需要进行 变动BOM表的技术改良要求. 4.1.4物控部基于物料种类的合并优化、便于管理及/或其它与物料成本控制或供应问题相关需 要变动BOM表的技术改良要求。 4.1.5公司其它部门提出以增加强产品竟争力、增强顾客满意等为目的内部技术改良要求。 4.1.6公司对已提供给客户使用、客户确认过的产品,设计更改范围内的任何内部改良需求需 提前征得客户的同意方可实施。具体按《偏差替代程序》操作。 4.2客户技术变更要求:

安全风险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管理。 2职责 2.1SHE管理委员会 负责重大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审定。 2.2SHE管理者代表 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活动,审批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评价报告并组织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3SHE管理办公室(生产经营办)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所属企业定期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编制重大风险清单和风险评价报告。 2.4规划发展部 负责科研管理、技改技措实施各阶段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2.5其它职能部门 负责本部门主管业务与活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组织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2.6所属企业 负责组织本单位定期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编制重大风险清单和风险评价报告,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协助生产过程中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包括装置停工、开工过程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负责 装置检维修过程中设备设施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负责装 置检维修过程中电气、仪表设备设施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 施。 2.7基层单位 负责本单位作业与管理活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3管理内容和工作程序 3.1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 3.1.1确定范围 a)生产作业活动; 1. b)生产管理活动; c)生产工艺技术;

d)装置停、开工; e)检维修作业; f)设备设施; g)新建、改扩建; h)科研开发和技改技措; i)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变更。 3.1.2建立组织 3.1.2.1SHE管理办公室负责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组织管理。 3.1.2.2所属企业要组建本单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小组,并报送本单位SHE 管理 办公室备案。 小组成员由本单位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员工组成,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3.1.3编制计划 3.1.3.1生产经营办负责编制中国化工有限公司级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年度计划,并 列入总体工作计划中,明确识别和评价准则及工作要求,并监督检查计划的实施。 3.1.3.2所属企业负责编制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年度计划并列入总体工 作计 划。 3.1.4定期识别和评价 生产、辅助生产系统每年进行一次。 3.1.5适时识别和评价 a)生产作业活动前; b)生产管理活动前; c)新建、改建、扩建前; d)工艺和设备设施发生变更时; e)检维修作业前。 3.2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准则 3.2.1确定的依据 a)国家有关SHE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b)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2. c)本单位SHE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d)本单位SHE管理业绩。 3.2.2评价准则是动态的量化标准,应根据有关SHE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企业SHE 管理业绩的变化而变更。 3.2.3评价准则 3.2.3.1危害及影响的严重性(S) 量化的危害及影响的严重程度,见附录A。 3.2.3.2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可能性(L) 量化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频繁程度,见附录B。

变更控制管理程序65467

变更控制管理程序 目的 规定对本厂已批准的各类文件、设备、设施、物料供应商及包装材料发 生变更时控制的程序, 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 适用范围 范围适用于全厂所有产品的上述变更。 职责 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审核、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 并对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和行动计划负责实施,负责将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4.2.3质量管理部部负责变更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组织变更评估和审核,制订变更实施计划,跟踪变更的实施, 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 企业负责人对所有变更申请和实施计划进行批准以及对变更进行批准。 4 程序 变更类型 4.1.1所有已批准的SOP文件及各种记录的变更 4.1.2技术文件的变更技术文件包括: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4.1.3关键设备仪器、设施的变更: 4.131关键设备仪器:直接用于生产和QC测试,对产品质量直接造成影 响的各类设备仪器。 4.1.3.2QC 关键设施:对洁净室环境直接造成影响,对产品质量直接造成影响的各 类公用设施。

4.1.4 物料供应商变更: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变更。 4.1.5 标签、说明书、包装材料的变更:包括标签、说明书、单盒、中盒和 外箱上印刷的文字、颜色、图案和尺寸、材质等的变化。 生产用物料的贮存条件和(或)有效期的变更,包括原辅料、包装材 料、中间体和成品。 4.1.10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非计划性变更 变更程序 421在需要变更时,由需要发生变更的岗位责任人员向 QA 口头提出申请, QA 下发已编号的变更申请表,并在变更登记表中登记。 4.2.2 提出变更的申请人按以下要求填写 “变更申请表”, 交本部门负责人 评估、签署意见: ( 修改后版本号 ) ,文件应写完整编号。 4.2.2.4 申请人、申请日期及所属部门。 4.2.3 申请变更部门负责人按照以下要求对变更进行评估: 4.2.3.1 变更是否违背了政策法规、法定标准。 4.2.3.2 变更是否属于需验证的范围。 判断标准参见:验证主计划、 子系统 验证 主计划及验证计划;设施、设备和仪器的确认;工艺验证;清洁验证; 4.1.6 委托生产商要求的变更。 4.1.7 政府部门要求的变更。 4.1.8 人员组织机构图及其他变更。 4.1.9 4.2.2.1 变更名称: 明确变更的主题及变更类型。 4.2.2.2 变更理由: 描写该变更提出的原因。 4.2.2.3 变更内容: 说明 “原来内容” ( 原来版本号 )、 “ 修改后内容 ”

人员管理流程

人员招聘管理流程图编号:

招聘管理业务流程节点说明 第一阶段:制定人力计划 节点E2,提出人力需求计划 1.招聘培训主管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制定招聘计划。 2.用人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提出用人计划。 3.将用人计划上报招聘培训主管。 节点D2,提出人力计划 1.对各部门用人计划检查核实、并制定临时招聘计划。 2.将招聘计划报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 节点C2,审核 1.人力资源部经理根据公司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对招聘培训主管提交的人力计划和招聘计划进行全面审核。 2.审核包括对计划的真实性、可行性等、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人力资源供应情况汇总各方面意见进行审核确认。 3.将审核后的人力计划上报行政人事副总审定。 节点B2,审定 1.行政人事副总对人力资源部经理上报的招聘计划进行审定。 2.根据工作权限并结合招聘计划、对属于自己管理权限内的人员招聘计划进行审批定案、下发人力资源部、同时转相关用人部门备案。 3.对超出自己审定权限的人员招聘计划、及时上报总经理审批。 (一般指骨干主管职位以上的人员录用) 节点A2,审批 1.总经理对行政人事副总上报的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招聘计划进行审批。 2.将审批通过的招聘计划逐级下发、转人力资源部门予以实施。 节点C3,招聘计划 1.人力资源经理根据批示、组织相关资源制定出详细招聘计划和具体招聘实施方案。 2.制定招聘方案包括:工作时间表、人员招聘渠道确定、费用预算、

职位名称、职位资格要求确认、岗位薪酬以及岗位职业生涯初步确认、参加招聘工作人员以及面试考官确认等等。 3.协调各方面资源开展招聘工作。 第二阶段:招聘实施 节点C4,选择利用招聘渠道 1.招聘培训主管根据实际岗位需要人员情况、依据人员招聘计划、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学校、媒体、猎头、推荐等)、进行招聘。 2.现场具体招聘各个岗位人员、汇总分类整理各个岗位应聘人员资料。 3.根据各个岗位要求进行人员初步筛选。 4.根据计划时间表通知应聘者参加第一次初试(面试、笔试)。 节点D5,初试 1.招聘培训主管根据招聘方案组织各项资源做好人员初试的准备工作。(考题、会场布置管理、接待时间和人员安排等) 2.组织协调对初选人员甄选(面试、笔试)。 3.对初试合格者进行登记备案、同时组织各用人部门准备进行复试。 4.及时通知初试合格者进行复试。 节点C6、E6,复试 1.用人部门对初试合格者进行复试; 2.用人部门将复试人员名单交人力资源部; 3.用人部门审核涉及业务方面的各项条件是否符合岗位工作要求。 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审核涉及人力资源方面(个人发展、薪酬谈判、诚信调查、背景调查、证件审核、劳动关系等)的各项条件是否符合企业和部门整体工作要求。 节点E7,汇总甄选意见、共同决定 1.招聘培训主管与用人部门共同决定复试合格者人员名单。 2.招聘培训主管汇总拟定待录用人员名单以及各方面资料提报上级。

公司员工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

目录 流程、制度篇 第一章流程制度职员招聘规定 职员招聘流程图 职员招聘流程讲明 岗前培训内容 试用期入职流程图 试用期入职流程讲明 职员转正/晋级考核制度 试用期转正流程图 试用期转正流程讲明 职员晋级流程图 职员晋级流程讲明 职员职业规划规定 职业规划流程图 职业规划流程讲明 职员调岗、离职交接制度 职员调岗流程图 职员调岗流程讲明 治理人员奖惩权限 职员停职流程图 职员停职流程讲明 后勤服务讲明书规定

公司、分店后勤服务讲明 后勤服务流程图 后勤服务流程讲明 职员离职规定 离职流程图 离职流程讲明 职员开除规定 开除流程图 开除流程讲明 第二章补充制度公司部门月考核规定 分店团队评比规定 职员考勤休假治理制度和讲明 工装治理制度 工具篇(附件)公司分店架构 (附件1) 职员岗前培训内容(附件2) 职业规划路径图(附件3) 分店后勤服务讲明(附件4) 人力资源部各类表格模版(附件5) 岗位讲明书(附件6) 岗位任职标准(附件7) 公司分店档案治理汇总(附件8) 第一章流程制度

招聘制度、流程 职员招聘规定 1.招聘原则:公司招聘以认人唯贤为差不多原则,公司职员在被聘用及晋升 方面享有均等的机会;补空缺职位时,本公司将首先考虑在职职员,然后再向外招聘;工作表现是本公司晋升职员的最要紧依据。 2.招聘规定: 1)分店主管级以下的(不含主管级)职员在各分店面试求职,经公司人力 资源部审核符合录用条件者,经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试用期。 2)分店主管级以上的职员必须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和相关部门经理进行初 试符合录用条件后,经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试用期。 3)公司部门经理以上(含部门经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面试合格后,推举 总经理最后复试,经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试用期。 3.招聘途径:公司招聘途径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依据各招聘媒体的优缺 点进行优化组合,方可达到低费用、高效率的运作特点。 1)报纸媒体招聘: 2)网站媒体招聘:a、本地网站媒体招聘 b、全国网站媒体招聘; 3)人才市场招聘: 4)院校招聘: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 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通过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威胁事件造成的影响,从而将风险消减到可接受的水平。 二、范围: 适用于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等管理。 三、责任: 管理者代表 信息中心执行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审核并批准重大信息安全风险,并负责编制《信息资产风险评估准则》,执行信息安全风险调查与评价,提出重大信息安全风险报告。 各部门 协助信息中心的调查,参与讨论重大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办法。 四、内容: 资产识别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评价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风险评估中资产的价值不是以资产的经济价值来衡量,而是由资产在这三个安全属性上的达成程度或者其安全属性未达成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来决定的。安全属性达成程度的不同将使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而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已采用的安全措施都将对资产安全属性的达成程度产生影响。为此,应对组织中的资产进行识别。 在一个组织中,资产有多种表现形式;同样的两个资产也因属于不同的信息系统而重要性不同,而且对于提供多种业务的组织,其支持业务持续运行的系统数量可能更多。这时首先需要将信息系统及相关的资产进行恰当的分类,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风险评估。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资产分类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要求,由评估者灵活把握。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服务、人员等类型。 表1 列出了一种资产分类方法。

信息分类的重要度分为5类:国家秘密事项、企业秘密事项、敏感信息事项、一般事项和公开事项。 信息分类定义: a)“国家秘密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指定的秘密事; b)“企业秘密事项”:不可对外公开、若泄露或被篡改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或者由于业务上的需要仅限有关人员知道的商业秘密事项; c)“敏感信息事项”:为了日常的业务能顺利进行而向公司员工公司开、但不可向公司以外人员随意公开的内部控制事项; d)“一般事项”:秘密事项以外,仅用来传递信息、昭示承诺或对外宣传所涉及的事项; e)“公开事项”:其他可以完全公开的事项。 信息分类不适用时,可不填写。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生产活动中发生变更时的操作程序/方法,使相关部门彻底了解变更的内容,并切实有效的实施。同时,防止因变更而发生品质问题,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销售活动相关的设计、材料、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治工具、生产方法/生产条件、检查试验方法/条件的变更以及客户要求的变更。产品试做阶段的变更不在此范围。 3.0定义 变更:是指变更现有的状态 4M:Machine(指生产工厂、工程、设备、治具等) Material(指公司直接采购的材料及供应商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Method(指生产方法、条件、规格等) Man(指相关的人员) 4.0变更管理的原则 所有变更在检讨内容未得到承认之前严禁实施。 5.0变更管理范围 变更管理范围如下: 5.1设计变更

由技术部?工程提出的变更主要涉及材料变更、产品式样变更、SOP变更、检查规格变更 5.2材料变更或材料供应商/加工厂家变更(包含成型、加工模具的变更) 由材料供应商提出变更申请,采购部作为对应联络窗口 5.3生产部门、生产场所变更 由生产部提出变更申请 5.4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设备/治具变更 由生产部或技术部?工程提出变更申请 5.5生产条件/方法/工序变更 由生产部或技术部?工程提出变更申请 5.6检查/实验方法及条件变更 由生产部、品质部、技术部?工程提出变更申请 5.7客户要求的变更 销售部根据客户的要求提出变更申请 6.0变更管理流程 6.1变更的起草 为达到提高品质、提高生产性、降低成本等目的而发生变更时,提出部门要提前检讨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提出部门认为变更为需要时,将变更目的、理由、变更内容、日程计划等内容填写到《4M变更事前联络书》中。 另外,当发生品质问题,需要紧急变更时,可先采取措施,事后务必按程序要求做成书面文件。

人员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制度(范本6份) 人员管理制度(一): 为了创造一支以公司利益至高无上准则,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服务于每一位客户制定了以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望各位员工自觉遵守! 1、迟到、早退、每分钟扣罚1元;旷工一天扣罚50元,每月2天假,超假一天扣除当日工资,未经批准按旷工处理;准时上下班不许迟到早退翘班没有特殊情景不能请假。 2、顾客就是上帝在店里顾客永远是任何情景下不能顶撞顾客或和顾客发生争执违者扣20元次 3、卫生区域不清洁扣罚5元次,工作完毕后未整理干净者扣罚5元次; 4、上岗时不得嬉笑打闹、赌博、喝酒、吸食毒品,睡觉而影响生意、本公司形象,违者扣罚10元次; 5、必须服从分配、服从管理,违者扣罚30次; 6、不许带情绪上班如对自我的上级有不满意的能够越级投诉(但必须要有

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7、所有工作人员为客人服务时不得接听手机、电话,在完成手中工作后,方可回电。 8、员工不能私自免单,特殊情景可申请按材料费出价 9、员工必须提前三个月提出辞职,以便公司安排。 丁一造型宗旨:敏锐观察和自我创新,以时尚品质、温馨、潮流为产品风格,以信誉、创新、完美经营为理念,以包装精美、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服务优质、信誉良好为追求目标! 人员管理制度(二): 为了使人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更能有效的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充分的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员的自身的素质。到达人人都能按章办事,按制度行事。对员工的所作所为有章可循。特制定此制度。 一、所有人员必须在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框架内做事,不可超越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不论是当地员工还是中方员工,都必须要遵守。否则按照制度对违纪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2709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一、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评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全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安全风险预控责任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注:PDCA分别表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 三、风险预控管理流程 (一)危险源辨识。 1、年度危险源辨识 (1)每年底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队进行一次重点对瓦斯、水、火、粉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辨识; (2)危险源辨识前由培训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3)辨识范围要覆盖全矿所有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①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也可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 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结合本年度的安全工作情况及下一年工作中可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HK/QP-514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控制和减少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组织机构、人员、关键供方、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管理。 设计和开发更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执行《HKQP-50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HKQP-505 生产控制程序》,不适用本程序。 3.职责 3.1.经营管理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3.2.行政部负责组织机构的变更管理。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关键和重要人员的变更管理。 3.4.采购组负责关键供应商的变更管理。 3.5.经营管理部负责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管理,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4.工作流程

5.工作程序 5.1.变更的产生 5.1.1产生变更的因素有: a)组织结构上的变更; b)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 c)关键供应商的变更; d)管理体系的程序的变更,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e)其它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5.1.2对变更的管理,各责任部门应在计划和实施变更前对变更进行策划,包括: a)明确变更目的; b)确定变更的实施方案; c)识别变更的潜在风险与机遇 d)所需的相关资源; e)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f)应对潜在风险的措施 g)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等。 5.2.变更的申请、审批 5.2.1当计划或实施变更前,由变更因素所属部门通过办公平台【发文办理】流程,填写《变更申请审批单》(格式见QP514-B1),启动变更审批,变更申请的信息应包括: a)变更的项目; b)变更的目的; c)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 d)变更所需的资源; e)变更的依据; f)变更的实施方案及各阶段的完成时限; g)变更的潜在风险、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h)变更机遇分析等。 5.2.2组织机构的变更、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提交行政总监审核、关键供应商的变更提交生产总监审核、管理体系的程序的变更提交变更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5.2.3管理者代表根据提交的变更申请信息,组织总经理办公会及与变更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评审,评审变更实施方案、风险及措施等,评审通过后由变更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5.2.4评审形式由管理者代表视变更因素决定采取会议评审或流程评审,评审应形成评审记录并在[变更申请审批]流程中保存。 5.3.变更的实施 5.3.1.变更实施部门应按照评审通过的变更实施方案实施,如实施方案更改,则应重新对实施进行评审。 5.3.2.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变更潜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防止不期望结果的发生。 5.3.3.变更实施完成后,由变更实施部门填写变更实施情况,风险措施的控制情况,并评价变更实

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及流程

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及流 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云南睿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 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第一条、目的 1、为了加强变更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有效地控制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特制定本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2、通过对变更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审批,确保变更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消除变更对工程成本和进度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条、变更是对原设计内容进行完善、修改及优化,变更共分为三类: 1、一般变更:不改变设计原则,不影响使用功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美观;变更发生费用在2万元(含)以下的; 2、较大变更:不改变设计原则,不影响使用功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美观;变更发生费用在2万元至10万元(含)以下的; 3、重大变更:对原方案、原系统、主要结构布置、主要尺寸、坐标、主要标高、主要设备及主要使用功能改变及变更发生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 第三条、变更的体现形式分为四类: 1、由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提出的变更; 2、由监理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3、由设计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4、由施工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第四条对上述提出的工程变更,提出部门备齐相关原始资料,按本变更管理办法中图一及图二进行逐级上报审批。 第五条变更应将工程变更内容描述清楚。如:工程名称、变更原因、变更时间、变更部位、图纸比例、图示尺寸、规格型号、材料材质等,应达到根据变更单可准确计算工程量。 第六条变更单由项目部分专业依发生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第七条变更的控制 1、变更控制原则: 符合国家规范:变更应是对原设计中不满足国家规范、法规的部分进行变更,使之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法规; 保证使用功能:变更应是对原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变更,变更后应比原设计更合理、更满足使用功能; 降低建造成本:在不影响使用功能、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变更方案应更加节约成本; 保证建造工期:在不影响使用功能、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变更方案应更缩短施工周期; 2、变更内容: 原设计中不符合国家规范、法规的内容; 原设计中某些施工工艺做法现场难以实现、改进后更加合理的内容; 原设计中某些功能要求不能达到或违背承诺而需要进行改进的内容; 原设计中存在的遗漏、缺陷等内容; 由于某种需要公司提出的对原设计的更改内容; 3、相关部门职责: 项目部: 3.1.1 办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申请手续; 3.1.2 对拟变更的施工工艺进行把控; 3.1.3 负责变更的实施; 审批2万元(含)以下变更并报公司备案; 合同成本部: 对拟发生的变更进行经济分析;估算变更成本; 变更实施后,核算变更实际发生额是否在估算范围内; 跟踪变更的落实情况; 总工: 审核变更实施的可能性及施工工艺合理性;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

城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

目录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 (1) 第一章目的 (1) 第二章范围 (1) 第三章名词解释 (1) 第四章风险评估方法 (2) 第五章风险评估实施 (5) 第六章风险管理要求 (19) 第七章附则 (20) 第八章检查要求 (20)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目的:指导信息安全组织针对信息系统及其管理开展的信息风险评估工作。本指南定义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施流程;对资产、威胁和脆弱性识别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 第二章范围 第二条范围:适用于风险评估组开展各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三章名词解释 第三条资产 对组织具有价值的信息或资源,是安全策略保护的对象。 第四条资产价值 资产的重要程度或敏感程度的表征。资产价值是资产的属性,也是进行资产识别的主要内容。资产价值通过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评估计算获得。 (一)机密性(Confidentiality):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访问信息; (二)完整性(Integrality):保护信息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准确而完整; (三)可用性(Availability):确保经过授权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信息并使用相关信息资产。 第五条威胁 可能导致对系统或组织危害的不希望事故潜在起因。 第六条脆弱性

可能被威胁所利用的资产或若干资产的弱点。 第七条信息安全风险 人为或自然的威胁利用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第八条信息安全评估 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它要评估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并结合安全事件所涉及的资产价值来判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第九条残余风险 采取了安全措施后,信息系统仍然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四章风险评估方法 第十条风险管理模型 图1 风险管理模型

变更管理程序(完整)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药品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岗位负责人、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物料、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控制方法等发生变更时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药品生产制造全过程发生变更时使用。 2 引用标准 SFD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8年)(2009年征求意见稿) SFDA《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4号)(2004年) SFDA《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2007年) 参照澳大利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02年) 参照SFDA《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6年版) 参照SFDA《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讨论稿)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不涉及术语和定义 4 变更管理的基本要求 4.1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 4.1.1 公司所设置的职能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在聘用配备和变更时,应选聘具有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具有药品生产管理和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生产管理负责人应有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实践经验、一年以上药品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培训;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有五年药品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从事过药品定性、定量分析检验、药品质量保证相关检查、一年质量管理实践培训。根据企业需要,当公司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主管质量负责人、主管生产负责人以及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时,在符合选聘条件的要求,按GMP要求,按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规定的程序申请变更,上报备案。在变更前,应由人力资源部门填写变更人信息和相关资质复印件和培训记录,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符合条件后,上报公司批准,实施变更。 4.1.2公司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人员,在聘用配备和变更时,应选聘具有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经过一定时限检验操作相关实践培训和通过培训考核;选聘中药材鉴别人员应具有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

劳务人员管理方案计划经过流程

劳务人员管理流程 目录 一、承接工程、成立项目部 二、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 三、劳务人员素质评定 四、确定外包队伍及队内劳务人员 五、施工管理 六、后勤管理 七、经营结算 八、调查、归档

劳务人员即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部施工人员,劳务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是项目做大、做细的关键,良好的劳务人员管理能够很好的展示公司、项目部的形象,同时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劳务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文明施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公司特例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为适应建筑市场及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根据多年的外出劳务施工管理编制此项劳务人员管理管理流程。 主干流程图: 不符合条件

一、承接工程、成立项目部 组织机构图: 反馈

公司经营部门投标取得施工资格,经理办公室针对工程的特点,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领导班子组建、劳动力组织、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经营、财务等,进行全面管理,项目经理选调能胜任岗位的各工种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管理人员以岗位职责为基准,在自己的岗位上各负其责,组织、督促、引导、帮助工人进行施工作业。 二、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 项目部成立后,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性质,编写施工方案,预算员及各班组长按图纸核算工程量,按照工程的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劳动力需求计划,明确各施工段的劳动力数量和技术水平需求,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可采用专业外包班组施工。 三、劳务人员素质评定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对外包队伍和队内工人进行施工技术水平及单价进行评定。 1、外包队伍的资格评定包括:有无施工资质(包括工人的岗位证书持有率);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施工年限(包括分包队队员的施工年限及施工经验);

设计变更管理工作程序与流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设计变更管理工作程序(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2346设计变更管理工作程序 Design Change Management Work Procedure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1目的 对设计变更进行评审、验证与确认,保证设计变更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消除设计变更对工程成本和进度带来的消极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施工图完成后的设计变更管理。 3术语和定义 设计变更:指由设计单位或设计部对设计成果进行的修改。 4职责(由各单位自己决定,以下为参考职责) 4.1设计部 4.1.1设计变更信息收集、整理;

4.1.2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变更进行设计技术论证; 4.1.3负责设计修改和设计单位的联系管理; 4.1.4填写设计变更单下发项目经理部同时送现场销售备案; 4.2工程管理部:参与设计变更的技术论证; 4.3成本管理部 4.3.1负责变更成本测算; 4.3.2成本管理部经理负责审定单项大于2万元的变更; 4.4公司管理层:负责审定单项金额大于5万元的变更。 5程序 5.1设计变更的一般来源: 5.1.1设计缺陷或设计错误引起的设计变更。 5.1.2客户需求变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来自营销、业主、物业管理等方面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的变更设计。 5.1.3现场施工管理引起的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错误、材料/设备变更、施工现场条件误差、施工工艺技术等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 5.2设计变更控制原则

5.2.1事先变更原则:不管是设计缺陷与错误、客户需求,还是现场施工管理引起的设计变更,尽量在需要变更的部分施工之前进行变更,避免返工、浪费成本和影响工期。 5.2.2先算后做原则:对设计变更必须事先测算成本,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才能施工。 5.2.3设计变更完工确认原则:设计变更完工后必须予以确认,避免重复计算或“变而不做或少做”。 5.3设计变更流程(由各单位自己决定,以下为参考职责) 5.3.1设计部根据现场情况提出设计变更或接受其它部门的“设计变更申请单”。 5.3.2设计部组织相关工程师进行技术论证,做出是否可行的结论,如可行,由现场成本组进行成本测算;测算结果在2-5万元的变更,需成本管理部经理审定,设计部项目负责人填写《设计变更单》,设计部经理签字确认。 5.3.3测算结果大于5万元的变更,需报公司管理层审批,公司管理层不批准的则不通过。公司管理层批准的,审批过程结束。 5.3.4设计部发《设计变更单》或将变更要求提供给设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制度

编号:SM-ZD-12412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各(区)队、科室: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高刚 常务副组长:苏显峰 副组长:张年富李树坤王力 成员:关长福许海龙龚哲常维辉李云南纪佩野 各区队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科。 (二)领导组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

项目变更管理流程

变更管理流程

文档控制文档分类 版本控制 批准

目录 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变更流程 .. (3) 2.1摘要 (3) 2.2提交变更申请 (4) 2.3审核变更申请 (5) 2.4识别变更可行性 (5) 2.5批准变更申请 (5) 2.6实施变更申请 (5) 3变更任务 (6) 3.1变更申请人 (6) 3.2变更经理 (6) 3.3变更可研小组 (6) 3.4变更审批小组 (6) 3.5变更实施小组 (6) 4变更登记 (7) 5变更模板 (7)

1 概述 描述变更管理的目的。就项目中变更管理的总体流程提供一份概述,如: 变更管理流程是成功交付项目的基础。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对在项目环境中的每个变更在实施以前都得以恰当的定义、评估和审批。 对项目的变更管理是通过对以下五个关键步骤的实施引入的。,: ?提交和接收变更申请 ?审核和记录变更申请 ?确定变更申请的可行性 ?批准变更申请 ?实施和结束变更申请 2 变更流程 对将要执行的流程和程序做一个图表概述,以启动、实施项目中的变更并审核其效果。例如:Provide a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to be undertaken in order to initiate, implement and review the effects of changes within the project. An example follows: 2.1 概要 下图对将要执行的变更流程和程序做了一个概述,以有效地管理与项目相关的变更。同时也明确的变更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人员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检测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保持与检测有关人员的能力,确保检测工作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与检测工作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 3 术语: 无 4 职责: 4.1 中心主任批准人员的选择和录用;批准中心的年度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授权。 4.2 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检测人员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组织关键人员能力和资格确认。 4.3 质量负责人组织认可标准和管理体系文件等知识的培训。 4.4 综合室组织确定人员能力要求,向公司申请人员需求;组织实施年度培训计划,验证培训效果;负责对人员的考核及管理;建立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 5 工作程序: 5.1 人员能力确定 5.1.1 要求 5.1.1.1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监督员、内审员、检测员、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方法验证和确认人员、核验人员、结果符合性声明和样品管理员等各类人员的能力应能满足所承担工作的要求。 5.1.1.2 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熟悉业务,授权签字人应经考核合格。

5.1.1.3 检测人员,开发、修改、验证和确认方法人员,符合性声明,编制、审查和批准检测报告人员应行为公正,并经考核合格,授权上岗。 5.1.1.5 本中心使用长期有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不使用已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和被实验室短期试用、聘用、临时借调的工作人员和客座专家顾问。 5.1.2 能力要求的确定 5.1.2.1 根据法律法规、客户、中心的要求,综合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提出并编制《各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见《质量手册》附录B),中心主任批准。 5.1.2.2 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检测人员,开发、修改、验证和确认方法人员,符合性声明人员,编制、审查和批准检测报告人员的能力进行确认,填写《人员资格能力确认表》,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确认可以满足要求后,由中心主任授权。确认不满足要求的人员,综合室应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培训、考核。 5.2 人员选择 5.2.1 新人员录用 5.2.1.1根据中心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招聘新人员时,由综合室按照公司人员管理要求提出申请,报主任批准后提交公司人事部,在提出申请时将明确技术人员的学历、专业、经验和技能要求等。 5.2.1.2公司人事部招聘时应收集其相关证实资料,必要时到原工作单位进行调查,用人部门予以配合对拟录用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人事部保留拟录用人员提交的证实材料、调查资料和考核记录,考核合格人员可以进入中心试用。 5.2.1.3在试用期满后,由综合室将试用人员在试用期间的工作、考核、鉴定情况上报公司人事部。对通过考核鉴定的人员,签定正式劳动合同。 5.3人员监督 中心使用的检测人员包括在培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执行《人员监督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附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本程序,作为《WX-WI-IT-001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A0版》的附件,随制度发行,并同步生效。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1.0目的 在ISMS 覆盖范围内对信息安全现行状况进行系统风险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描述风险等级,识别和评价供处理风险的可选措施,选择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处理风险。 2.0适用范围 在ISMS 覆盖范围内主要信息资产 3.0定义(无) 4.0职责 4.1各部门负责部门内部资产的识别,确定资产价值。 4.2IT部负责风险评估和制订控制措施。 4.3财务中心副部负责信息系统运行的批准。 5.0流程图 同信息安全管理程序的流程 6.0内容 6.1资产的识别 6.1.1各部门每年按照管理者代表的要求负责部门内部资产的识别,确定资产价值。 6.1.2资产分类 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服务、人员 等类。 6.1.3资产(A)赋值 资产赋值就是对资产在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的达成程度进行分析,选 择对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最为重要(分值最高)的一个属性的赋值 等级作为资产的最终赋值结果。资产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代表资产重要性

的高低。等级数值越大,资产价值越高。 1)机密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机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 2)完整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 3)可用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的达成的不同程度。

3分以上为重要资产,重要信息资产由IT 部确立清单 6.2威胁识别 6.2.1威胁分类 对重要资产应由ISMS 小组识别其面临的威胁。针对威胁来源,根据其表现形式将威胁分为软硬件故障、物理环境威胁、无作为或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恶意代码和病毒、越权或滥用、黑客攻击技术、物理攻击、泄密、篡改和抵赖等。 6.2.2威胁(T)赋值 评估者应根据经验和(或)有关的统计数据来判断威胁出现的频率。 威胁频率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代表威胁出现的频率的高低。等级数值越大,威胁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