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一)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一)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一)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一)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一)

摘要: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它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使它能够突破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在会计领域孕育出一个崭新的体系,以适应并服务于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安东尼(Anthony)对管理会计发展的评论进一步指出:衡量任何管理会计思想的尺度是企业管理者对这一思想的应用。管理会计是对优秀管理实践的吸收、提炼、改进与传播。一、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出现,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过程。为了适应企业价格决策和业绩评价的需要,产生了作为管理会计萌芽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形成的历史源流正是来自于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产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由成本计量、记录方面转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时候,管理会计创立便处于萌芽阶段。20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其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影响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寻找到拓宽会计参与公司管理的通道。紧接着,通过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会计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突破一管理会计产生,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管理会计建立起来了。之后,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中专门用于内部管理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管理会计的内容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会计阶段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前者是以经营决策方案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为核心;后者是以责任会计为其核心,着重于对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控制。二、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这一阶段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继发表的“计件工资”及“车间管理”著作之后,泰罗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开创了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新纪元。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随后,“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的产生,便为管理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1885年美国军械师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埃米尔。加克与会计师M.费尔斯合着的《工厂账目》,到1911年E.韦伯纳的《工厂成本》这些书主要讲的还是产品成本计算问题,但其中已开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单纯的讲成本核算向兼顾论及成本管理问题过渡。188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立,它的成员诸如泰罗、埃默森等工程师开始超出工艺技术范围研究产品成本问题。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师H.R.汤在协会的年会上发表题为《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论文之后,工程师便更加注重从解决产品成本问题着手研究公司经济效果问题,正是围绕着这方面的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国的科学管理运动处于酝酿之中。科学管理运动为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契机,泰罗(FrederickTaylor)等工程师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了工作分析和时间、动作研究,建立起特定单位产出所需的人工和材料的科学标准,开创了将间接制造费分配给产品成本的实务,并形成了费用预算、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为主的,具有科学管理特性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泰罗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是要求企业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缩减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在管理上要求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当时在会计上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制定“标准成本”,严格的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来体现,这是会计为配合泰罗制的广泛实施,在计算和监督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它把严密的事先计算引进到会计体系中来,实行事先计算、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可以看作是管理会计乃至整个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7契机,也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创了一条新路。三、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战后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得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资本主义企业也进一步

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条件和环境,对企业管理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着眼于对生产进程进行科学管理,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过程的个别环节、个别方面的高度标准化,为尽可能提高生产和效率提供条件,但对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则很少考虑。而且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不把人当作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而是把人当作机器的努力(附属品),强调管得严,才能提高效率。这使得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无法适应战后资本主义新的条件与环境。以泰罗制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虽可视为管理会计的一个起点,并成为至今流行的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以服务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为核心的,这与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管理会计仍有区分,现代管理会计是一种全局性的、以服务于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会计,即以“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的决策性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管理会计的起源 对于管理会计的产生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所引起的。而从19世纪8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和传播,这时规模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大,组织结构更为复杂的钢铁托拉斯企业和销售公司大范围地出现并发展壮大,这对管理会计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管理会计进行了第二次革命,这次革命主要集中在如何进一步控制企业成本方面,但这时的成本控制还只集中于企业的直接生产费用上面,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关注较少。[1] 管理会计的第三次革命则出现在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管理会计逐渐从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演变,从而形成一门不同于成本会计的新的学科。而发展至今,管理会计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成本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和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当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1、国外学者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表述 国外学者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本文列举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卡普兰教授和西村明教授的两种观点: 在约翰逊和卡普兰教授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起源和产生阶段,这主要是指19世纪以前,在这一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该阶段管理会计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公司的多层次企业管理的需要。 (2)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部分行业的管理者开发了服务于企业管理的关于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3)综合管理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成本管理与财务记录结合并统一于复式记账,并出现了投资报酬率等新的核算指标,这是对管理会计的开创。 (4)发展停滞阶段,这主要是指1925-1985年这60年,受制于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等原因,该阶段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虽已发展形成,但是这些理论的发展都停滞不前。[2] 此后,卡普兰将将管理会计发展历程进一步深化,在原先卡普兰对管理会计的划分基础上,根据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和管理会计发展情况,将这一阶段划分为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新阶段。[3] 日本的西村明教授(2004)则将管理会计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进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发展是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与管理的结合,管理会计初具雏形。 (2)传统管理会计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将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会计,在此阶段,管理会计的理论进一步发展。 (3)计量与信息的管理会计阶段,主要着眼于以经济学理论知识为核算基础的最佳收益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逐渐与传统的成本会计相区分进而独立发展并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4)综合的管理会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会计和管理高度融合,在企业生产等方面涌现出作业成本法等新的成本管理方法。 (5)价值创造会计阶段,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和管理研究的深入,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了管理会计新的关注重点,这一阶段主要涌现出包括平衡计分卡,企业供应链等新的管理会计理论。[4] 2、我国学者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表述 早期,我国关于管理会计的观点主要包括胡玉明教授和许金叶教授的两阶段论与四阶段论,随着对管理会计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专家学者又相继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思考

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找出我国在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其对现代管理环境的适应性并积极促进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通过利用有关信息,把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企事业规划、决策、控制及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活动。不难看出,管理会计不仅能够促进包含成本计算在内的管理会计改革,此外还有利于释放隐藏在经济转型中的管理因素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今后经济理论建设的重点就是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与此同时,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关键在于人才建设。管理会计人才是建设其他各方面的依托,也是实施指引体系、理论体系、信息系统与咨询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我国虽然从数量上看是会计人才大国,但从质量上来说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总体来说,我国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过于偏重财务会计方面,泛泛而学,高端的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在管理会计人才上更是严重不足。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就需要培养大批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适应改革的需要、还要有勇气承担改革重任,将管理会计中各项建设实施完善,落到实处,带动管理会计全面

发展。 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自1992设立以来至2020年底,已经培养初级会计师326万人,中级会计师146万人,高级会计师近12万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自1991年正式创立到2020年6月30日,已经培养注册会计师超过20万人,培养会计领军人才1132人,但是,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能够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尤为匮乏,力量较为薄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管理会计发展的突出瓶颈。 三、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企事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迫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大部分都放在财务会计上,仅仅局限于记账、报账方面,不能够较好的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主要偏向于财务会计知识的学习,管理会计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力量十分薄弱,与美国大部分企业中90%的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且75%的工作时间用于进行决策支持还存在很大差距。显然在培养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时我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决策型人才对管理会计缺乏全面的认识。管理会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然而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领导层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很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也比较片面,不能准确的认识到管理会计存在的价值,加之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一般也没有能力胜任相对应的管理会计工作,从而导致管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

管理的科学性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 摘要: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它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使它能够突破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在会计领域孕育出一个崭新的体系,以适应并服务于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安东尼(Anthony)对管理会计发展的评论进一步指出:衡量任何管理会计思想的尺度是企业管理者对这一思想的应用。管理会计是对优秀管理实践的吸收、提炼、改进与传播。 一、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 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出现,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过程。为了适应企业价格决策和业绩评价的需要,产生了作为管理会计萌芽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形成的历史源流正是来自于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产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由成本计量、记录方面转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时候,管理会计创立便处于萌芽阶段。 20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其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影响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寻找到拓宽会计参与公司管理的通道。紧接着,通过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会计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突破一管理会计产生,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管理会计建立起来了。

之后,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中专门用于内部管理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管理会计的内容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会计阶段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前者是以经营决策方案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为核心;后者是以责任会计为其核心,着重于对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控制。 二、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这一阶段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继发表的“计件工资”及“车间管理”著作之后,泰罗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开创了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新纪元。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随后,“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的产生,便为管理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1885年美国军械师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埃米尔。加克与会计师M.费尔斯合著的《工厂账目》,到1911年E.韦伯纳的《工厂成本》这些书主要讲的还是产品成本计算问题,但其中已开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单纯的讲成本核算向兼顾论及成本管理问题过渡。188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立,它的成员诸如泰罗、埃默森等工程师开始超出工艺技术范围研究产品成本问题。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师H.R.汤在协会的年会上发表题为《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论文之后,

浅谈我国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作为一门管理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管理会计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的成熟和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是经济攀升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对企业在推动战略决策、增强竞争优势、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改善绩效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展望一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发展现状;趋势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会计学基础理论的逐步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佛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约翰逊教授率先提出管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他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了管理会计理论的真正作用,这是对会计管理进行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缺乏,有待加强 受传统企业会计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层缺乏管理意

识,对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深,传承沿袭老方法,又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吸纳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会计只是报账算账而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管理行为,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制定有很大关系,因此造成了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意识普遍不高。然而并非如此,管理会计可以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对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说明,以使管理者可以更好的考核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管理假设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严重脱节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是传统会计体系的两大分支,但是就目前而看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工作中重财务工作,轻管理会计。无论是在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很多企业都把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只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理论的最终目的,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在现实中,管理会计过多的照搬国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成果,并未考虑中国国情,导致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严重,并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的管理会计方法、技术操作性低,缺乏创新性,也没有针对相关的管理会计应用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包括: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实时成本、作业成本、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会计、获利分析。 成本中心会计:支持灵活的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支持间接费用在部门之间,部门向产品、项目的分摊,支持灵活的费用统计和各类成本动因数据的统计,支持图形化的费用跟踪等统计报表分析。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会计电算化 学制二年半 类别业余 2014年5 月10 日

摘要 管理会计的基础是现代管理科学,它将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可以规划、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助于加强企业部管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研究管理会计的职能来审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管理会计职能

目录 引言 (1)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1) <一>管理会计经济前景预测职能 (1) <二>管理会计参与经济决策职能 (2) <三>管理会计规划经营目标职能 (2)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 <一>管理会计能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3) <二>管理会计能合理使用企业的经济资源 (3) <三>管理会计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因素 (4)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6)

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WTO,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的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这无疑是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全新挑战,因此,企业管理变得十分重要。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有国外学者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它是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定量与定性信息并重,为企业竞争战略及战术的制定、执行和考评,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新兴交叉科学。 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它采用产品生命期法,分析企业的成本动因、成本效益、价值功能,大量搜集与企业战略目标、加工管理法有关的信息,以协助管理者借鉴学习、确立战略目标、规划战略、评价战略业绩。 其本质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活动或信息系统。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一>管理会计经济前景预测职能 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管理会计发挥预测经济前景的职能,就是按照企业未来的总目标和经营针,充分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约束,选择合理的量化模

管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方面

管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方面 目前,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本文将围绕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理性思维观培育和技术方法应用这两个层面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一、理性思维观的培育 战略管理会计与其说是一种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观念。它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塑造人的理性思维观方面,能帮助企业高层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1.外向型观念。战术管理会计漠视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企业全方位竞争优势的形成。相反,在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生产以满足外部顾客需要为中心;竞争以企业的内部条件为基础,着眼于形成在外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决策时既要考虑内部因素,更要考虑外部环境状况、市场占有率、客户的盈利水平等等。这一切均要求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外部相关信息,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以求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2.战略优势观念。战术管理会计视野狭隘,没有从战略上来考虑成本管理问题。战略管理会计则以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为参照物,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有时为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惜牺牲短期利益。竞争优势的取得主要有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三种方式。企业高层决策者要把这种决定企业竞争地位、未来利润和市场价值的优势观念植根于自己的头脑中,时刻指导自己的决策。 3.整体观念。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整体性。具体地讲,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内外环境是一个整体,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控制和结果分析是一个整体,人、财、物是一个整体。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决策,只有牢固树立整体观念才能有助于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企业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性,减少内部职能失调。要摒弃过去那种把控制仅仅停留在结果上的做法,真正通过过程控制和结果分析的有机结合,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联系起来,达成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4.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但不要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财富的保值性和利益的整体性。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升级,企业领导必须从国有企业亏损、破产、倒闭的现实命运中吸取教训,认真领会并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决策行动,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其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以人为本、注重智力投资的管理理念、过程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方法等均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帮助企业领导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良好工具。 5.以人为本的观念。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激励人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因此,为适应这一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知识和科技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深入研究和把握本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做到人尽其才。 6.不断改进的观念。知识型企业取得成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顾客的满意程度、技术领先水平和产品品质(包括优良的制造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等,而且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动的。中国人世后,市场更加开放,竞争对手剧增,竞争升级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更新观念,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统一、迅速的应变策略。 二、技术方法的应用 1.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战略三角”,制定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应该达到的各项目标。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企业应首先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劣势,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切实加以改进,对短期内不可避免的应努力通过其他办法予以弥补;其次,对顾客状况进行研究,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跟踪市场的消费动态,研究顾客偏好及发展趋势等;再次,研究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对手拥有的资源、产品结构、价值链构成、市场占有及开发状况、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状况、战略目标以及合作伙伴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本企业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以目前所处的竞争地位为起点,注意吸取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本着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本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依据这一目标再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包括项目的引进和开发、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资金的融通和利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以及市场的占有和开拓等,以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2,综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对成本实行战略性管理。对于处在开放与竞争环境的中国企业来说,拓宽成本管理范围、分析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成本水平,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因此,企业对成本应实施战略性管理,从战略高度来探求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要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还应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把成本管理看作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实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加以利用。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2013-7-11 9:3袁萌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 20世纪初期,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管理会计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世界经济在最近的高速发展在西方国家的各大企业中获得了推广和运用。 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但在三十几年短暂的时间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开始涉及从战略总体上进行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已渐渐从定额数量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转变,从项目、部门区域管理演变为全面的战略管理。管理会计相关理论成果研究的逐步拓展和实际经验的逐渐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趋于融合。管理会计高速发展能够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但由于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短,仍然有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硬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 近些年来,伴随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和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企业面临很多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大企业深刻分析对经济环境,采取新的积极的管理方式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各种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强化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也提高了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2、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20世纪初,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企业利润的多 少在收入已定的情况下,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因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必须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2、经济理论的发展。为适应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理论有了很大发展, 其中古典组织理论对管理会计形成的影响最大。1)官僚学派2)科学管理学派3)行政管理学派 3、管理会计的形成。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1)标准成本2)预算控制3)差异分析 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 到了企业内部,使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以下变化:1)广泛推行职能管理。2)从重视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3)开始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4)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量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2、经济理论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企业管理重心又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转向提高经济效 益的需要管理理论有了迅速发展:1)行为科学)系统理论3)决策理论 3、管理会计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 完善,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1、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2、经济理论。市场竞争日趋激励,人们认识到对外部环境的准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发展。战略管理是管理者确立企业长期目标,在综合分析全部内外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并执行和控制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战略的评估和控制。 3、战略管理会计的生产 1)价值链分析 2)SWOT分析 3)战略成本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5)战略性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论文 _11062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论文 一、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和技术,对财务会计和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其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30年代萌芽、40~50年代创立到现在,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过程中,它通过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新方法,使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成熟和日臻完善,在实践中为强化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预测分析、决策分析、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其效果尤为显著,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厂长、经理们深受其益。 然而,应该看到,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管理会计作用的对象及其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技术方法却几乎一仍其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的创新。实践表明,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现行管理会计的一些观念、理论和方法,由于未能与电脑一体的弹性制造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及时适量生产等同步发展,已经显得不那么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了,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和大平派路德大学的托马斯·约翰逊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的程序和期间所产生的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经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来说,不仅为时过晚,而且过分笼统,严重的还歪曲事实。 在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例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行为科学等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引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从而扩大了管理会计的适用范围,但是,管理会计对于源自这些不同学科的科学成果,尚未能全面而充分的消化,人们还只是依据这些成果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作了程度有限的修正,有些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还缺乏应用价值。 2、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它必须假设:单价是一常数;单价和销售量相互独立;总成本线是一直线。然而,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很大,现实经济活动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显得越来越滞后,从而难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和推广。 3、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过时,例如,关于存货问题,它允许存货存在,并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于是乎,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依照目前的适时制生产(Just-In-Time

管理会计论文会计发展趋势会计会计管理论文:浅析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管理会计论文会计发展趋势会计会计管理论文: 浅析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属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浪潮纷至沓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将从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略阐述。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 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此时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要,开始强调计划与控制,这就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进行事后记账、算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由此产生了标准成本法,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通过差异分析寻找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对管理人员的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雏形。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接近炽热化,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为此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事前预测和决策。于是管理会计独立分支,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短短几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管理会计在

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一)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必须假设。 (二)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有些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变得陈旧。例如,传统管理会计允许存货存在,一直在主张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于是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 (三)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 传统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忽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忽视追求长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四)方法落后,信息失真 随着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管理会

管理会计文献综述1组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1组: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预算管理论最早起源于英国,之后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与我国相比,预算管理在国外起步较早,因此它的理论体系也相对较为完善。在本文中,将西方预算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这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国外的研究状况。 (一)预算管理理论的萌芽期 预算管理这一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英国,在英皇签署的《大宪章》中第15、16条规定未经过议会的同意,英皇不得随意征税。也就是说国家的收入来源必须经过议会的审核评估,这也是早期的国家预算。1911 年,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提出将管理人员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希望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并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该理论为预算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经验基础,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可以看做是预算管理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这一时期在如何实现分权管理的同时保持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控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率先引入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预算管理作为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的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1921年6月美国颁布了《会计与预算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预算管理在实务中的应用。1922 年James O.McKinsey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详细的论述了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而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形成。 (二)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竞争加剧,内部管理难度加大。这一时期各种新的管理学派和新的管理学科不断出现,预算受到行为科学的影响,参与预算和零基预算初步形成和推广。预算管理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后趋于成熟,这个阶段被称为“传统预算管理”的标准模式。

管理会计综合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B )。 A. 19 世纪末 B.20 世纪上半叶 C.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 世纪70 年代 2、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A )。 A. " 管理的会计" B." 管理会计" C." 传统管理会计" D." 现代管理会计" 3、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 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 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D )。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4、在管理会计学中,将" 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称为(A )。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 5、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B )。A. 管理会计假 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 6、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 C )。 A. 可理解性要求 B. 最优化要求 C. 可靠性要求 D. 效益性要求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B )。 A. 不发生法律效用的信息 B. 全面精确的信息 C. 非价值量信息 D. 定性信息 8 、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D )。 A. 股东 B. 外部集团 C. 债权人 D.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9、现代管理会计中占核心地位的是( A )。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成本会计 D. 责任会计 10 、管理会计正式形成和发展于( B )。 A. 20 世纪初 B.20 世纪50 年代 C. 20 世纪70 年代 D.20 世纪80 年代

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计、开发研究等),其特点为:(1)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2)以市场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本的降低;(4)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

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开题报告

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2014 年 2 月 2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引入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本一量一利分析、责任会计、绩效考核等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但根据国内一些关于管理会计发展及运用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状况不够理想。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为企业完成计划、控制与决策等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宝贵信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应用经验整理总结,探究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如何发展,将成为会计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 2、研究意义: 本文分析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得不到重视与有限应用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本人对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旨在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做出更透彻的分析与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积极推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需要。目前,管理会计已在我国广大会计工作者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能够在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评等方面成功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的企业尚为数不多,管理会计对我国企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从以上分析来看,推广、研究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对企业而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引进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 发展,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尽管我国引进管理会计已经有很 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依旧不尽如人意。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管理会计应用不足这一问题,只 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确保企业能够实 现自身的发展战略。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将企业的责任中心作为 核算主体,将企业的资金流动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从而来提升 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个企业的管理会计者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将决策理论和管理理论等完美的结合起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 高效的、合理的规划,从而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一)缺失专业人员一个优秀的管理会计师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一个 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 丰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处于 不败地位。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是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也为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二)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不强。管理会计虽然是企业管理学科的一 个分支,但是它绝不像表面上那样,是一种简单的核算行为。准确地说,管理会计水平直接决定着公司的发展,一个优秀的管理会计师必 须在各方面对企业的管理做出专业并准确的决策。因此,管理会计水 平不仅体现着企业管路者的价值观,也检测着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存有一个主要问题:管理意识薄弱。造成这一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生,使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规模随着市场的开拓迅速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会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会计不仅要发挥反映职能,更要发挥监督职能,从而促使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企业对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视,强调计划与控制。这就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进行事后记账、算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事中控制,这一时期产生了标准成本法,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通过差异分析寻找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对管理人员的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价。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可以说是管理会计的雏形,但当时管理会计还从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管理会计真正的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军用产品生产企业向民用产品生产企业转换,市场竞争接近炽热化,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由此对会计提出了不仅要事后算账,事中控制,更要做到事前预测和决策。于是,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会计的一个独立分支,形成了由预测决策会计、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组成的较完整的体系。 一、传统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他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涵。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①差别计价工资制,即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种不同的工资率计付工薪,对用时少、质量高的工人按高工资率支付工资,而对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按低工资率支付工资,以此激励工人努力工作。②工时研究与标准化,即将一项工作分解为多种基本组成部分,做出测试,然后根据其合理性重新进行安排,以确定最佳的标准工作方法。同时,对工具、机器、原科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并使与任务有关的所有要素都最终实行标准化。③职能工长制,即将责任分为执行职责和计划职责,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的责任人,以解决综合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④例外管理,即提供给企业经理人员的应是简洁明了、具有对比性的报告,其内容应该只包括以往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各种情况,节约经理人员的宝贵时间,使其有更多时间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分析。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得当时注重于事后记账、算账的传统会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于是,与泰罗同时代的埃墨森在成本管理上实行了标准人工成本法,享·甘特又将标准人工成本法推广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预算控制也是科学管理原理引入会计的产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小城镇率先实施了公共预算制度,以后逐渐推广到美国各州,并从单项预算发展为企业的全面预算。1912年6月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对民间企业推行预算控制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出版的专著《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首次提出了“管理会计”术语,但书中只是把管理会计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范畴。1924年麦金西出版了专著《管理的会计》,同时,布利斯也出版了专著《通过会计进行管理》,这些著作被西方誉为早期管理会计学的代表作。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控制制度在美国的推广,标志着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已粗具雏形。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的新时期,日益高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高度自动化和社会化,产品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的国际化加剧,企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集团公司、跨国公司,企业产销规模庞大,管理层次繁多,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依靠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已经无法应对外部市场的急剧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欲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且提高自身的价值,必须对市场变化进行正确预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由此,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