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例题黄振永老师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例题黄振永老师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例题黄振永老师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例题黄振永老师

Chapter 3: instruments for human eyes

例1:对正常人眼,如要观察2m 远的目标,需要调节多少视度? 解:5.0

m 21 1-=-==l SD 视度 需调节5.0-视度。 例2:如要求测微目镜的对准精度为0.001mm ,使用夹线对准精度为10〞,试问需采用多大焦距的测微目镜?

解:从题意可知,测微目镜的镜焦距的大小应使夹线角对准精度为10〞,这就和测微目镜分划面上的线对准精度正好配合,如图1所示。

AB =0.001mm, ''10=α

mm f 63.20'10' tg 001.0 tg AB '===α 测微目镜的焦距可取为20.63mm 。

例3:已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300,目镜的焦距为20mm ,求显微镜物镜的倍率。假定人眼的视角分辨率为60〞,问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时,能分辨的两物点的最小距离等于多少?

解:①已知目镜焦距mm 20/=目f ,根据目镜视放大率公式

?==Γ5.12250/目

目f ②显微镜的视放大率显Γ等于物镜的垂轴放大率物β和目镜视

放大率的乘积。因为?-=Γ300显,所以?-=-=ΓΓ=

245.12300目

显物β ③目镜焦平面上可分辨距离 mm f 0058.0''60tan mm 20tan '/=?=?=ασ目,

物方可分辨的最小距离00024.024

058.0'===物βσα 例4:用一架?5的开普勒望远镜通过一个观察窗观察位于距离500mm 远处的目标,假定该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有足够

的调焦可能,该望远镜物镜焦距,

物mm 100/=f 求此时仪器的实际视放大率Γ等于多少? 解:求目镜的焦距:mm 205

100//

=--=Γ-=物目f f ;求物体通过物镜的像距'l 和物镜的垂轴放大率物β:由高斯公式/11'1物

f l l =-得:10015001'1=--l ;mm 125'=l ;41500125''-=-===l l y y 物β;人的眼睛直接观察时500

y tan =眼ω;通过仪器观察时,80y 204/y y''tan /-=-==目

仪f ω; 视放大率?-=--==Γ25.6500/y 80/y tan tan /眼

仪ωω 此时实际的视放大率为6.25×,而不是5×。 例5:在一个2?伽里略望远镜物镜前,加一个焦距为100mm

的正透镜,构成一个组合放大镜。问此组合放大镜的视放大率等于多少倍?对一个近视500度的观察者,需要调节视度,目镜应

向哪个方向移动(靠近物镜还是远离物镜)?若目镜焦距/目f =20mm ,目镜移动量是多少?

本题第一问是求组合放大镜的放大率。从题意可想到,如果求出组合放大镜的焦距,则可知其视放大率。我们画出光路图。 由于焦距是焦点到主面的距离,只要延长平行于光轴的出射光线,便可找到物方主点H ,显然HA 即为组合放大镜的焦距。从图5-4可见h=1h ,BH=2h 因为伽里略望远镜视放大率2=Γ?,可以证明2/21==BH h h h ,所以AH=mm f f 502//1='=,即组合放大镜的焦距为mm f 50/=。组合放大镜的视放大率?==Γ550/250

本题第二问是要求500度的近视眼观察者需调节的目镜的移

动量和方向。由目镜移动量公式x=)(1000

/mm SDf 目-可知,当SD=-5时 x=)(21000

2052

mm =? x 为正值,说明负目镜的物方焦点应向左移,即目镜向靠近物镜的方向移,这样无限远物体通过物镜的像点在目镜物方焦点的右侧,通过目镜后成一放大的虚像,为近视眼所观察。

例6:我国自行研制的基线为1.2m 的体视测距机,其视放大率?=Γ15,向该测距机在5km 距离上的测距误差是多少?

解:根据对体视误差的讨论可知,测距误差公式为

Γ?=?-B l l 2

5

105 将m l 5000=,B=1.2m,15=Γ代入上式,則

)(69152.150001052

5

m l ≈??=?- 例7:一个年龄为50岁的人,近点距离为-0.4m ,远点距离

为无限远。试求他的眼睛的调节范围。

解:若以p 表示近点到眼睛物方主点的距离,以r 表示远点到眼睛物方主点的距离,其倒数分别表示近点和远点发散度(或会聚度)的折光度数,它们的差以A 表示,即p

r 11P -R A -==,此为“眼睛的调节范围”或称为“调节能力”。 故:折光度5.2m 4.01111P -R A =--∞=-==p r 例8:对目视光学仪器的共同要求是什么?(In English ) 答:1)To enlarge the viewing angle 2)The emitted lights are parallel.

例9: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各有什么特点?

答:1)开普勒望远镜:该系统中,000//<Γ>>,,目物f f ;

系统成倒立的像;一般需要另加棱镜或透镜式倒像系统;有中间实像;可以安装分划板进行瞄准和测量。

2)伽利略望远镜:该系统中,000//>Γ<>,,目物f f ;系统

成正立的像;无需加入倒像系统;没有中间实像;无法安装分划板;主要用于观察,且倍数不高,一般6<Γ。

例10:The two optical systems o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of the binocular instrument must satisfy several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good stereoscopic effect. What are the requirements?

Answer :

1)The axis of the two systems must be parallel.

2)The magnifying power of the two systems must be equal.

3)The two systems must not have tilt images.

例11: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刚使用过一台望远镜后,假如一个近视眼患者,再使用同一台望远镜,问:他该如何调节目镜和物镜的相对位置?假如一个远视眼患者再使用同一台望远镜,问:他该如何调节目镜和物镜的相对位置?

答:对于近视眼:SD<0,目镜应向物镜方向移动;

对于远视眼:SD>0,目镜应向远离物镜方向移动。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例题黄振永老师

Chapter 3: instruments for human eyes 例1:对正常人眼,如要观察2m 远的目标,需要调节多少视度? 解:5.0 m 21 1-=-==l SD 视度 需调节5.0-视度。 例2:如要求测微目镜的对准精度为0.001mm ,使用夹线对准精度为10〞,试问需采用多大焦距的测微目镜? 解:从题意可知,测微目镜的镜焦距的大小应使夹线角对准精度为10〞,这就和测微目镜分划面上的线对准精度正好配合,如图1所示。 AB =0.001mm, ''10=α mm f 63.20'10' tg 001.0 tg AB '===α 测微目镜的焦距可取为20.63mm 。 例3:已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300,目镜的焦距为20mm ,求显微镜物镜的倍率。假定人眼的视角分辨率为60〞,问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时,能分辨的两物点的最小距离等于多少? 解:①已知目镜焦距mm 20/=目f ,根据目镜视放大率公式 ?==Γ5.12250/目 目f ②显微镜的视放大率显Γ等于物镜的垂轴放大率物β和目镜视

放大率的乘积。因为?-=Γ300显,所以?-=-=ΓΓ= 245.12300目 显物β ③目镜焦平面上可分辨距离 mm f 0058.0''60tan mm 20tan '/=?=?=ασ目, 物方可分辨的最小距离00024.024 058.0'===物βσα 例4:用一架?5的开普勒望远镜通过一个观察窗观察位于距离500mm 远处的目标,假定该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有足够 的调焦可能,该望远镜物镜焦距, 物mm 100/=f 求此时仪器的实际视放大率Γ等于多少? 解:求目镜的焦距:mm 205 100// =--=Γ-=物目f f ;求物体通过物镜的像距'l 和物镜的垂轴放大率物β:由高斯公式/11'1物 f l l =-得:10015001'1=--l ;mm 125'=l ;41500125''-=-===l l y y 物β;人的眼睛直接观察时500 y tan =眼ω;通过仪器观察时,80y 204/y y''tan /-=-==目 仪f ω; 视放大率?-=--==Γ25.6500/y 80/y tan tan /眼 仪ωω 此时实际的视放大率为6.25×,而不是5×。 例5:在一个2?伽里略望远镜物镜前,加一个焦距为100mm 的正透镜,构成一个组合放大镜。问此组合放大镜的视放大率等于多少倍?对一个近视500度的观察者,需要调节视度,目镜应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1.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 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 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B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C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D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4.如图B4-5,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 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图一 5.如图二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 为透镜的主光轴,O 是透镜光心,a (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P 点,光线b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Q 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小于焦距 B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大于焦距 C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小于焦距 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大于焦距 图二 6.在下列图三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图三 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说课稿新版粤教沪版

眼睛与光学仪器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第三章第七节(P73~P78)。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了解眼镜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第二、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第三、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属拓展性内容,都是上节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如眼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加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形成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的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整体难度不大。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近视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四、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原则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教学操作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复习问题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请同学们回答凸透镜成像规律,激发思考P73页问题,来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忆生物课上学过的有关知识,用多媒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 长治县二中宋金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大屏幕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过程。 ⑷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⑸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⑹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⑻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1)眼睛成像原理及视力的矫正。(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景法、讲解法 学法:自学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图片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神奇,认识眼睛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作用) 二、目标达成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结合课本图3-64,回忆生物课所讲内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复习旧知,加强学科渗透。)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有学生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有疑问,可以通过大屏幕解决。) 展示课件: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通过课件中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物体的。) 提出问题:一旦晶状体不能正常调节,物体的像就不会正好成在视网膜上。那么它会成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通过实践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课件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直观形象的展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光路图,突破难点。) 自学信息浏览:思考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通过自学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影像的保存 展示图片:刘翔运动图片。(激趣、过渡) 自学:“活动2”对照实物了解照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将生活常识与物理规律相结合,体验物理服务于生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照相机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照相机成的是什么像?为什么?3)照片是怎样出来的? 展示课件: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加深印象,更加直观) 3.眼睛的好帮手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除了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物体外,还有哪些由透镜做成的镜子在帮助着我们更好的观察物体? 自学:“活动3”与“活动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作用。 图片展示:电子显微镜和各种天文望远镜及成像原理,哈勃望远镜及其拍摄的照片。(体会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

个性化讲义之眼睛与光学仪器(附录答案)

学科:物理学段:学生姓名教师联系电话:教学内容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这样看见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并学会调节 4、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1、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一、眼睛的结构 1、眼睛的结构: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玻璃体,视网膜。 2、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瞳孔的作用: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4、近处物体——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偏折能力强—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远处物体——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偏折能力弱——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二、近、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凸,偏折本领强,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偏折本领弱,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三、影像的保存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暗盒等部件组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暗盒中的感光胶片相当于________。 四、眼睛的好帮手 利用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光学仪器。它们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组凸透镜组成。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 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 例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例3、请你在如图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限时训练】(15分钟) 1、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 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下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近视眼,凸透镜 D. 近视眼,凹透镜 3. 下图是小明配带眼睛后看远处某点时的光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 B. 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 C. 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 D. 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4.如图所示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含解析)

2019初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 睛和眼镜(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近视眼,在不戴眼镜时看不清物体,这时物体成的像在眼睛:()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前方 C.视网膜后方 D.以上都不对 2.下列关于眼镜度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远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 B.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度数都是正数 C.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 D.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100的值 3.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 A.远视凹透镜 B.远视凸透镜 C.近视凹透镜 D.近视凸透镜 4.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 丙 D.甲和丁 5.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 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6.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二、填空题 7.在图中,________图为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选填“甲”或“乙”). 8.如图所示的是________眼成像光路情况,矫正这种眼睛视力的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9.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 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描述了近视眼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点滴教学目标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2.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3.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重、难点 教学重点:眼睛和照相机。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器材准备 眼睛模型、照相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完成光路图: 二、新课教学: (一)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近视? 进行新课: 1、眼睛: (1)、眼睛的结构: 各部分的作用……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2)、眼睛如何看到物体:课本P63示 总结: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 照相机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产生原因: (1)近视眼: 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结果: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2)远视眼: 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结果: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 探究:如何调整? 3、眼镜: (1)、近视眼镜:让光线发散……凹透镜 (2)、远视眼镜:让光线会聚……凸透镜 4、眼镜的度数: 度数越大,折光能力越强。 远视眼镜(凸透镜)……正数 近视眼镜(凹透镜)……负数 (二)影像的保存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原理:被拍摄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2倍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的使用方法:照相机对准被拍摄的景物后,旋转相机前面的 “调焦环”移动镜头,即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胶片上形成一 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按下“快门”,镜头打开,使光线进入并射向胶片。快门速度是快门开合的时间,或称曝光时间。“光圈” 通过改变光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数量,这与眼睛的虹膜 通过改变瞳孔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相似。照相胶片上涂有化学 物质,在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所成的像固定在 胶片上,变成底片。将底片冲洗后,就能将像印在相纸上。 (三)眼睛的好帮手 显微镜和普通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的。 课下登录互联网,分别搜索“显微镜”和“望远镜”,查阅更多的相关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小结 1.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 2.照相机原理

第十六章眼屈光与视光学试题#(精选.)

眼屈光与视光学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A1型题(单个最佳选择题) 请从所列备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里 1、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不包括(C)1.11 A.角膜 B.房水 C.瞳孔 D.晶状体 E.玻璃体 2、根据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球总屈光力在最大调节时为(B)1.12 A.70.75D B.70.57D C.77.05D D.75.70D E.77.50D 3、根据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眼球总屈光力在调节静止状态下为(C)1.12 A.56.84D B.54.86D C.58.64D D.56.68D E.58.46D 4、下列答案中,哪一个属于逆规散光(B)1.31 A.–3.00DS/-1.50DC×45 B.–2.00DS/-2.25DC×90 C.–1.00DS/-1.75DC×180 D.–4.00DS/+1.25DC×45 E.–1.00DS/+1.00DC×135 5、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与眼球相距(D)2.12 A.4m以内 B.4m以外 C.5m以内 D.5m以外 E.6m 6、根据Hof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所示调节与年龄的关系,正确的是(D)1.33 A.最小调节幅度为12,年龄为10岁 B.最小调节幅度为10.5,年龄为20岁 C.最小调节幅度为9,年龄为30岁 D.最小调节幅度为5,年龄为40岁 E.最小调节幅度为1,年龄为50岁 7、轴性近视主要与何有关(E)2.22 A.角膜曲率过大

B.晶状体曲率过大 C.前房过深 D.玻璃体曲率过大 E.眼轴过长 8、近视度数较高常伴有多种眼底病变,但不包括(D)2.23 A.豹纹状眼底 B.黄斑出血 C.玻璃体后脱离 D.视网膜周边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E.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9、隐性远视引起临床症状最早可出现在(A)2.23 A.<6岁 B.6-20岁 C.20-30岁 D.30-40岁 E.>40岁 10、下列不属于屈光不正的是(D)1.23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老视 E.屈光参差 11、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何位置称为顺规散光(A) 1.21 A.90。 B.180。 C.150。 D.135。 E.20。 12、屈光不正矫治手段不包括(C)6.33 A.框架眼镜 B.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C.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D.角膜接触镜 E.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3、国人正视眼的临床标准应为(E)5.34 A.-0.25D-0 B.-0.25D-+0.25D C.0-+0.25D D.0-+0.50D E.-0.25D-+0.50D 14、矫正近视的方法有(A)6.23 A.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B.镜片矫正 C.物理疗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 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 师]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生]因为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 二,自主预习 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设计(粤沪版)教案

沪粤版《3.7眼睛与光学仪器》说课稿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第三章第七节(P72~P7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了解眼镜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第二、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第三、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属拓展性内容,都是上节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如眼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加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形成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完成以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4)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5)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6)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8)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的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整体难度不大。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近视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是正常眼睛看近处物体光路图,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关于眼睛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眼睛,晶状体变薄,视网膜上能形成物体的像 B.物体远离眼睛,晶状体变厚,视网膜上能形成物体的像 C.物体靠近眼睛,像远离晶状体,物体的像变大 D.物体靠近眼睛,像靠近晶状体,物体的像变大 2 . 以下四图,能表示近视眼成像模糊及其矫正做法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3 . 如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B. C.D. 4 .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2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2A B.将A 、B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 C.导体A的电阻小于导体B的电阻。 D.导体B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5 . 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A.近视眼 镜 B.远视眼 镜 C.凹 镜 D . 凸 镜 6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a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c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b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d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同步教案:3.7眼睛与光学仪器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结构和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 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教学用具 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玻璃片、水、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1.眼睛的构造 提出问题:(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呢?(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怎样的像呢? 课件展示:眼睛的结构 结合课本P73图3-64“人眼和它的剖视图”。让学生说说。 学生思考,观察后回答:人眼的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虹膜、水样液、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相当于蜡烛。 提问: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来看,眼睛看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的哪一种? (相当于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睛成像的调节 提问:我们的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也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它是如何实现这种功能的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通过晶状体凸度的调节,人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课件展示: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换上凸度不同的透镜,移动蜡烛,使它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改变焦距(即调焦)。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眼睛和眼镜 1、观察与思考 观察一:如图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按顺序填写眼球结构的名称。 观察二:观察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 2、动手做一做 用手摸一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看它们各用的是什么样的透镜。 3、动脑想一想 为什么近视眼用凹透镜,远视眼用凸透镜? 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的眼睛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 4、要使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要使远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 5、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中的那一副。

7、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8、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9、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 ) A.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 B.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 C.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 D.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 如果不准用手摸,你有哪些办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请说出你的办法 眼睛 每个人都有眼睛,这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我们欣赏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不过你们是否知道眼睛的构造呢?以及是否了解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呢?其实眼睛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在眼睛的最外层是角膜,中间的囊状物是晶状体。晶状体和角膜之间的空间充满的液体――水样液。晶状体和后面的视网膜之间充满着无色的胶状透明物质――玻璃体。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都能对光线产生折射。他们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个凸透镜的前焦点约在角膜前1.5cm处,后焦点约在角膜后2.0cm处。用眼睛观察的物体,距离都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体射进眼睛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颁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另外在虹膜的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孔叫做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通过肌肉的伸缩自动改变,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暗时,瞳孔变大。 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上文后,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瞳孔和照相机中的哪个部件有相似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这个世界的物体,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答案 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2。较薄远处变厚近处3。25 4。凹透镜凸透镜5。凸透镜6。甲7。B 8。D 9。D 实验题提示:太阳聚焦法(把眼睛和眼镜镜片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用白纸接受光斑,若调整距离后能出现小而亮的光斑的镜片为远视镜,反之为近视镜),平行聚焦法(使实验室的平行光源的光通过镜片,移动光屏,若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小而亮的光斑,即为远视镜,反之为近视镜)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及练习题答案教案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⑷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⑸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⑹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⑻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本节属拓展性内容,眼睛和眼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都是前几节所学的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加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形成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成像原理又较为简单的眼睛开始,首先介绍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那么患了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矫正呢?为什么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接下来的“活动1”就来研究这些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眼睛看到的景象不能准确地保存和再现,于是人们发明了照相机。“影像的保存”介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也是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精密仪器,但相对来说它们的成像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本节教材最后让学生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传统教材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般只介绍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式的投影仪使用越来越少,有关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来说,实用价值不大,所以本教材没有介绍投影仪;而增加了眼睛和眼镜、显微镜、望远镜,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技的联系。 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地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多为常识性了解的知识,整体难度不大。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多为常识性了解的知识,建议采用自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挂图、多媒体、实物、网络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广泛应用,。

(完整版)初二物理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含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 2、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先用凸 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 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 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 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 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 (选填“正 立”或“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3、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看到的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像。 (选填“实”或“虚”)。 4.小星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身上的细微之处。如图 所示,此时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_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 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 _ 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 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6、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7、幻灯机的镜头是___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__________。 8、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用镜。用焦距的作为物镜,用焦距的作为目镜。(选填“长”或“短”) 9、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 下面的问题: (1)右图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 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 _ 、 _ __的__ 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10、小华有三个同样的凸透镜,把其中一个做了照相机模型,把其中另一个做了一台投影仪,还有一个做放大镜用,三个凸透镜的焦距都是20 cm。小华用照相机模型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用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昆虫。方框中提供了几个长度数据,选择合理的长度和左边的有关距离用线连起来。不需要的数据可以空着。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四眼睛和眼镜作业设计新版

四、眼睛和眼镜 一、选择题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 如图所示是一副“近视运动眼镜”,它起到矫正近视和防止运动时脱落的作用,这种眼镜镜片的种类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3.如图所示是李明同学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关于他的眼睛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明的眼睛正常 B.李明是远视眼 C.李明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D.李明应佩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4.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题 5.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图甲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选填“平”或“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图中(选填“甲”或“乙”)为远视眼镜。 6. 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透镜制成的眼镜。 7.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比正常眼(选填“强”或“弱”)。 三、作图题 8.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沪粤版

沪粤版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3.7眼睛与光学仪器》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6课 【教材分析】:在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用图文对照的方法集中介绍了它们是凸透镜的各种应用,眼睛的构造、两种眼睛缺陷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通过影像的保存,介绍照相机;通过眼睛的好帮手,介绍显微镜与望远镜。本节内容丰富,现代气息很浓。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对于凸透镜在日程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节的教学内容大部分融入了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学理念。以期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等。 通过图示或模型,结合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经历模拟眼睛成像的实验过程,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通过对照相机实物的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拍照的大体过程。用显微镜观察微笑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 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能主动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器具,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a、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b、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原理、用途。c、知道用实验解决问题。 本节的难点在于:a、通过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b、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采用的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截图1_片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