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视光业与小儿眼保健

美国视光业与小儿眼保健

美国视光业与小儿眼保健
美国视光业与小儿眼保健

住院期间新生儿保健

住院期间新生儿保健 一、概述 (一)内容 住院期间新生儿保健包括:产后 2 小时内的保健;产后 2 小时后的保健;保健指导;常见异常情况及其处理。 (二)新生儿护理的意义 新生儿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皮脂腺分泌异常活跃,存在脐部的残端容易感染,体温调节发育也不完善,同时缺乏某些营养素,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和造成营养缺乏,要适当的进行护理和免疫接种来提高免疫力,同时要注意保暖和散热,补充营养素,包括维生素 A 、维生素 D 和 K 。 二、产后 2 个小时内的保健 (一)出生护理 新生儿出生前要做好保暖准备,分娩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5 ~ 28 ℃,不要直接通风。新生儿辐射保温台设定为 36.5 ℃。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台上。新生儿娩出后迅速清理口腔内黏液,保证呼吸道通畅;擦净眼睛;严格消毒、结扎脐带;擦干全身,如果有血或胎粪,用湿布擦干净后,用干布擦干全身; 对新生儿的肤色、心率、呼吸等情况进行评价。进行出生后 1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的 Apgar 评分。 PPT5 中的表格是 Apgar 评分表,它是以婴儿出生后的 1 分钟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合反射及皮肤颜色 5 项体征作为依据进行评分,每项为 0-2 分,满分 10 分, 8-10 分属于正常新生儿, 4-7 分则有轻度窒息,需要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及用药等处理措施; 0-3 分则是重度窒息,又称为苍白窒息,表现出有严重的缺氧,需要紧急抢救。 擦净新生儿足底胎脂,将新生儿足印及产妇拇指印盖于新生儿病历上。新生儿体格检查后,记录病历,并将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和床号标记在手腕带上和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访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访视 一、内容和方法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新生儿访视工作要求 1.新生儿访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访视时应携带新生儿访视包,出示相关工作证件。 2.新生儿访视包应包括:体温计、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75%酒精、消毒棉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最大载重为10kg,最小分度值为50g。 3.注意医疗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检查前清洁双手,检查时注意保暖,动作轻柔,使用杠杆秤时注意不要离床或地面过高。 4.加强宣教和健康指导。告知访视目的和服务内容,反馈访视结果,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情况进行随访。 5.发现新生儿危重征象,应向家长说明情况,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

6.保证工作质量,按要求询问相关信息,认真完成测量和体检。完整、准确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并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7.考核指标 新生儿访视覆盖率=(该年接受1次及1次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同期活产数)×100% 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同期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数/满月访视有喂养记录的新生儿数)×100% 二、正常足月儿的新生儿访视的内容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 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座上课讲义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 座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座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吕月蛾 一、简述眼保健的重要性 电光性眼炎:电焊、雪景 先天性白内障:先发现、早治疗 二、简介眼睛的解剖、发育及功能 (一)眼的解剖 1、眼球 2、视路 3、附属器 (二)眼的发育 1、出生时眼的特征 2、眼的成长及改变 3、视觉发育敏感期、关键期 出生后、在外界正常视觉刺激条件下,视觉系统迅速发育。活跃的生长发育持续到2-3岁,8岁左右视觉系统及视功能发育成熟。 所以提出8岁前为视觉发育敏感期,在这时期内,视觉环境可影响视觉系统的发育,视觉系统对异常的视刺激很敏感,2-3岁前,尤为敏感,称为视觉发育关键期。 (三)视功能及检查 1、视觉功能(视力) 2、色觉

3、立体视觉 4、光觉功能:暗适应检查 5、视野:中心视野、周边视野 6、对比敏感度 7、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流图、眼电图、视觉诱发电位 三、幼儿视力保健 (一)幼儿的视力发育及特点 近视力-----远视力-------6-8岁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只有光感; 6个月:有了较完善的中心凹注视,视力可达0.2左右; 2 岁:视力约0.4; 3 岁:视力多为0.5-0.6,半数可达1.0; 4-5岁:视力多为0.6-0.8,约80%视力达1.0; 6-8岁:视力多为1.0以上,健康儿童视力基本达到 (二)如何防止视力减退 1、提倡用眼卫生 (1)光线:光线明亮,柔和;写字看书时台灯的光线要明亮,白炽灯一般为40瓦,放在左手边距离书面30厘米左右,房间同时也应开着柔和日光灯;看电视时也应开着等亮度与电视屏幕的亮度要匹配。 (2)坐姿: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3)用眼时间:一次用眼时间为30-40分钟为宜,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的距离应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6倍,位置应该正对电视,若为旁边则不超过45度角。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讲座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讲座 前几天我们学校进行了体质检查,通过检查我发现同学们的视力又有所下降,叫老师非常着急,现在,老师就这个视力问题再给大家说一下:眼睛是怎么近视的,而戴镜度数又怎么会加深呢,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视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预防近视的方法。 一、光线需充足,反光要避免 舒适的光线,可以得到良好的视觉信息,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家平常看书的书桌应有边灯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二、连续阅读时间不宜过长 大家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几个小时不休息,有的同学甚至到深夜才睡觉,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使眼睛负担过重,容易引起调节性(或称功能性)近视,即假性近视。而且还会使眼外肌对眼球壁的巩膜组织产生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因此,我们看书学习每隔50分钟休息片刻为宜。 三、坐姿要端正,距离适中 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眼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35厘米,身体与课桌保持一掌——大约10厘米的距离,书本与课桌的角度要保持在30—45度。如书本水平放在桌面上,看书时就要向前稍低头,这样就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

加重眼睛负担2—3倍,从而引起颈部肌肉和颈背的疲劳,而不自觉的向前倾斜,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四、少看电视,少用电脑 尽量减少与对人眼产生辐射的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器设备的接触,因为,显像管辐射出的X射线可大量消耗视网膜中的视紫质,可以使视力明显减退。电脑最好选用液晶显示器,以减少电磁波对眼睛的伤害。经常玩游戏机的同学更易损坏视力,而且自幼即玩游戏机的低视力同学,配镜连矫正都上不去,原因就在于视网膜和黄斑部的功能受到了损害。 五、睡眠要充足,注意用眼卫生 作息时间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眼酸痛等结膜、角膜炎症。应尽量避免风沙、烟尘、紫外线、红外线、化学物品、医药用品等对眼睛的伤害。个人卫生要保持清洁,毛巾、脸盆、手帕等个人物品,要专人专用,尽量不用他人物品,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引起眼部疾病,导致视力下降。 六、在行车或走路时不能看书 有的同学喜欢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晃动,身体在摇晃,眼睛与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有可能引起近视。 七、多做眼保健操,进行户外运动 做眼保健操是我国中小学校重视眼保健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按摩眼部周围各穴位和肌肉,刺激神经末梢,增加眼部周围组织血液循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的制定背景和目的 2013年西太平洋地区各国联合制定和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健康新生儿行动计划”,并颁布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指南(EENC)”。EENC是整个行动计划的核心技术指南,涵盖了正常新生儿、早产儿以及患病新生儿出生后即刻开始的临床保健技术,同时作为医院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技术流程。EENC的制定旨在改变医务人员的行为。实施EENC后,期望改变对新生儿有害的做法(如延迟擦干、立即断脐、吸引、与母亲分离)。 EENC的核心内容和理论依据 一、WHO关于新生儿早期保健的推荐要点(1) 分娩前准备 分娩前所有的产妇都可以选择是否让家属陪伴和采取何种分娩姿势 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和胎儿进行监测,包括使用产程图 对24-34孕周产妇使用类固醇皮质激素预防早产(住院后1小时内) 胎膜早破使用抗生素 小于32周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使用硫酸镁促进胎儿神经发育 每个分娩都有新生儿气囊和面罩,并且放在分娩床2米之内的距离 二、WHO关于新生儿早期保健的推荐要点(2) 出生后即刻保健 出生后立即和彻底擦干(擦干是是出生后的第一个护理步骤) 不做常规吸痰处理,除非口鼻被阻塞 不做胎粪吸引,除非婴儿气道梗阻(擦干之后) 出生后立即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腹部,擦干,保暖(覆盖毛巾和戴帽子),保持与母亲皮肤接触至少90分钟。皮肤接触的好处包括:保持体温、促进母乳喂养、促进新生儿和母亲的情感交流、促进激素分泌,促进宫缩和胎盘娩出、帮助新生儿建立免疫屏障。 出生后1-3分钟内,待脐带停止搏动后再结扎脐带(需要复苏和患病的新生儿除外)。研究表明,延迟断脐近期益处:降低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的发生几率;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和延长第三产程;产后1分钟通过胎盘增加80ml血液,3分钟增加约100ml。远期益处:改善6个月铁营养状况;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新生儿出现喂养信号时(流口水、张嘴、舔舌等),即鼓励母亲开始母乳喂养。研究表明,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被推迟2-23小时,新生儿死亡的概率增加40%;推迟24小时,死亡概率增加80%。 三、WHO关于新生儿早期保健的推荐要点(3) 新生儿复苏 出生后没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进行彻底擦干后,刺激背部2-3次,若仍没有呼吸,则断脐,在1分钟内使用自动充气式气囊进行正压通气 仅对羊水胎粪污染且没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进行气管和口鼻的吸引 进行了60秒有效的正压通气后,要评估心率

眼健康知识讲座

眼健康知识讲座——预防近视 一、关于近视 近视是视力不良的一种,和视力不良不能混为一谈。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劳动和生活能力,出生时绝大多数是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眼的生长发育,远视逐渐减少,6 岁—7岁年龄组仍有一部分学生为远视,至6 岁—14岁正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4 岁以后正视率逐步下降,近视率急剧增加。 近视眼是指因眼轴过长或屈光力过强,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所形成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即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眼。近视眼的特点是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但是,真正确定是否近视、近视强度有多严重,怎样治疗,应到眼科散瞳验光,才能最后确定。 二、近视的患病规律是: 1.低年龄小学生生理性远视较多。随年龄增长,远视率减少,近视率越来越高。 2.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 3.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4.重点学校学生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 5.近视眼好发年龄以青春发育期发病率较高,初中一、二年级是近视发病最高的阶段。身体发育停止后即趋于稳定。 近10 年来出现了新的变化: 1.中小城市患病率增长迅速,原因主要与学习负担重、升学考试压力有关。 2.乡村学生近视率迅速上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3.近视发病有低龄化趋势。既是因儿童生长发育提前,造成从生理性远视 -正视-近

视的转变进程提早出现,也和儿童上学前的近视活动增多有关。 三、近视的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1) 3.0D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2) 3.0?6.0D者为中度近视眼。 (3) 6.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 2.按照屈光成分分类 (1)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2)指数性近视眼:是由屈光介质的屈折指数过高所引起的。 以上两种统称屈折性近视眼,均属屈光性近视。 (3)轴性近视眼:是由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4)此外,还有因晶状体向前移位所引起的近视眼,则属少见。 3.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 (1)单纯性近视眼:大多数近视眼的度数在600度之内,这种眼称为单纯性近视眼。单纯性者绝大多数的眼是健康的,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2)病理性近视眼:又叫变性近视,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起病 早,青春期阶段发展快;成年后还继续发展,近视度数一般1000~2000度。这 种近视发病率不到1/200 ,但危害很大。常会并发视网膜剥离、白内障和青光眼,甚至 导致失明。 四、近视病因 目前对近视的病因还没有最后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近视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和体质健康因素有密切关系。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的护理 一、保暖 新生儿居室的适宜温度为18-24℃,湿度保持在 50%-60%。冬季如果温度过低会使新生儿体温不升,影响代谢和血液循环。因此,冬季新生儿强调保暖。夏季环境为度如果过高,或者衣物和被子过厚或者包裹过紧,容易引起发热。因此,要随着气温的高低,及时调节环境温度和衣物。 二、喂养 出生后开始母乳喂养,喂奶的时间和次数以婴儿的需要和母亲乳房胀奶的情况为准,一昼夜不少于8次。根据婴儿体重增长和小便次数判断哺乳量是否充足。如果具备以下两点,则表示哺乳充足: 体重每周增长150g及以上,或者每月增长600g及以上 每日排尿6-8次以上,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 当母亲担心乳汁不足时,应耐心帮助其促进乳汁分泌,即增加婴儿吸吮、保证每次哺乳吸空乳房,能够吃到前奶,也能够后奶,有利于体重增长。帮助母亲保持母乳喂养的信心,切莫轻易添加奶粉等母乳代用品。及时发现母亲乳房的问题(乳头凹陷、皲裂、肿胀)等,并给于妥善处理。指导母亲的营养、睡眠和心理调节,保证顺利哺乳。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增高,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比例也随之增高。母乳性黄疸是一种无危害的高胆血红素血症,多发生在出生一周后,持续时间3周到3个月。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没有疾病表现,精神和吃奶都正常,不需要特别的医学处理,也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喂养。 三、预防感染 新生儿期尽量减少亲友探望,以避免感染和打扰母婴休息。新生儿的用具保持清洁,洗脸和洗臀部的毛巾要分开。绝对不能给新生儿挤奶头、擦口腔、擦马牙。提醒家长不要自行给新生儿用药,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四、皮肤护理 刚出生时可用毛巾或纱布擦去血迹、胎脂和胎粪,24 小时后可每天洗澡,洗澡时必须尽可能减少体热的丢失。尿布应该勤换,以免发生尿布皮炎。 五、脐部护理 脐部应保持干燥,每天用酒精清洁脐带残端和周围皮肤。一般生后3~7天残端脱落,脱落后如有严重渗血,应局部消毒并重新结扎。如10天后仍不脱落,则提示可能存在脐部感染。脐部如有粘液,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如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局部;如有化脓感染,用双氧水或酒精消毒。 六、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由于胎盘不能转运维生素K(Vit K)和刚出生的新生儿肠

新生儿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一月左右(28天)。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一、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应每日测体温一次,低于30℃者,应予保温;高于38℃,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寻找发热原因,进行处理。夏季宜进行散热,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二、喂养新生儿从皮肤、呼吸道有大小便中失去大量水分,应注意补充。可于两次哺乳之间喂5%糖水。一般可出生后6~8小时喂糖水,12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哺喂时间20~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昼夜可喂6~7次,对早产或体弱的新生儿,应每2小时哺喂一次。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背,使吞入胃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三、新生儿黄疸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四、脐带应每日检查,保持干燥。如脐部有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消毒后撤上磺胺粉,再用消毒纱布包盖。干瘪的脐带多在3~7天内脱落。如分泌物有臭味或脐轮周围发红有感染现象者,应积极作抗感染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五、大小便出生后第一天排出黑绿色胎便,哺乳后渐变黄色,糊状,每天3~4次,小便每天十数次。每次哺乳前应换尿布。注意大小便次数、性质,发生异常应即时处理。每次大便后应洗净臀部,除以10%鞣酸软膏,以保护臀部皮肤。六、皮肤新生儿皮肤薄嫩,易擦伤感染,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尿布应经常更换。出生后应立即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擦去胎脂,以防其分解或脂肪酸后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糜烂,特别是颈、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屈曲处。以后每日应洗澡或擦澡一次,于皮肤皱摺处撒滑石粉少许。七、眼及口腔每日应检查眼及口腔。如发现眼有分泌物,可用0.25%氯霉素或其它眼药水点眼。如发现口腔有白膜,多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称“鹅口疮”,可用2%龙胆紫涂抹。 八、免疫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lgG,从而在出生后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有免疫力,其自身主动免疫力则尚未充分发育。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力差,免疫反应不及时。由于体内缺乏lgA,故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又因所产生的lgM有限及缺乏补体和备解素等,致其粒细胞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杀伤力弱,故易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以预防感染。出生24小时后,须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座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座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吕月蛾 一、简述眼保健的重要性 电光性眼炎:电焊、雪景 先天性白内障:先发现、早治疗 二、简介眼睛的解剖、发育及功能 (一)眼的解剖 1、眼球 2、视路 3、附属器 (二)眼的发育 1、出生时眼的特征 2、眼的成长及改变 3、视觉发育敏感期、关键期 出生后、在外界正常视觉刺激条件下,视觉系统迅速发育。活跃的生长发育持续到2-3岁,8岁左右视觉系统及视功能发育成熟。 所以提出8岁前为视觉发育敏感期,在这时期内,视觉环境可影响视觉系统的发育,视觉系统对异常的视刺激很敏感,2-3岁前,尤为敏感,称为视觉发育关键期。 (三)视功能及检查 1、视觉功能(视力) 2、色觉 3、立体视觉 4、光觉功能:暗适应检查 5、视野:中心视野、周边视野 6、对比敏感度 7、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流图、眼电图、视觉诱发电位 三、幼儿视力保健 (一)幼儿的视力发育及特点 近视力-----远视力-------6-8岁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只有光感; 6个月:有了较完善的中心凹注视,视力可达0.2左右; 2 岁:视力约0.4; 3 岁:视力多为0.5-0.6,半数可达1.0; 4-5岁:视力多为0.6-0.8,约80%视力达1.0; 6-8岁:视力多为1.0以上,健康儿童视力基本达到 (二)如何防止视力减退 1、提倡用眼卫生 (1)光线:光线明亮,柔和;写字看书时台灯的光线要明亮,白炽灯一般为40瓦,放在左手边距离书面30厘米左右,房间同时也应开着柔和日光灯;看电视时也应开着等亮度与电视屏幕的亮度要匹配。 (2)坐姿: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3)用眼时间:一次用眼时间为30-40分钟为宜,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的距离应为电视屏

儿童眼保健知识

视力保健专题知识讲座 幼儿眼保健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保健,为了孩子们总是有一双明亮、可爱的大眼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孩子的眼保健。因为它涉及到小孩视力是否发育好,是否发生弱视,今后是否会近视等。幼儿期注意眼保健,孩子的眼睛将会终生受益;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会导致终生低视力,或戴一辈子眼镜,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做好眼保健。 一、青少年近视患病率 卫生部、教育部最新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人数居世界之首;其中国内小学生患病率约10~20%,初中40~55%,高中生60%~80%以上,大学毕业生为80%~85%以上;国内近视眼患病情况的调查,估计全国平均近视眼患病率约为33.6%,即我国约有3亿近视眼患者,其中近半数为少年儿童。 二、幼儿视力发育特点 初生小孩的视力只有光感;1岁时达0.2;2岁0.5;3岁0.7~0.8;4岁1.0;5岁1.0~1.2;6岁1.2~1.5。4岁视力低于等于0.6、5岁及以上视力低于等于0.8的视力低常儿童,或两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的儿童,都应在2周~1月复查一次。小孩在3岁前完成70%视力发育,到6岁时完成全部视力发育。在幼儿园期视力发育障碍(弱视)大多为可复性,即可通过弱视治疗重新发育达正常。

三、什么叫近视眼?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 眼在放松调节时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使远距离目标不能清晰在视网膜上成像,造成看远模糊的现象。按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高度。 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环境因素、配镜不当、其它:饮食因素、眼睛自幼患有影响视力的疾病导致发生近视等。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高度近视有遗传性。父母都是高度近视眼,其子女的发病机会在90%以上。高度近视者如果与近视基因携带者结合,其子女可能有50%是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者如果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眼者相结合,其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10%。今后优生优育工作中应重视婚龄青年遗传咨询。 四、近视发生的早期症状 1、早期出现光线暗时视物不清,有时看远处模糊,眼睛易疲劳,休息以后症状缓解。 2、原来成绩很好的小朋友出现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对原来喜爱的东西也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下降。夜间睡眠不佳,容易倦怠和食欲不振。 五、青少年近视眼的控制和治疗方法? 目前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普通框架眼镜。 另外大家还需要了解近视该不该戴眼镜的问题:专家普遍一致认为,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近视到一定程度,就应该戴眼镜。

新生儿期的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的保健重点 讲课人:范玮 新生儿娩出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易患各种疾病,死亡率高。因此新生儿期是生命最脆弱的时期,新生儿保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定期家庭访视。主要查看新生儿居室环境,观察新生儿反应,皮肤颜色,脐部是否清洁;了解新生儿吸吮、睡眠、哭声、大小便性状,体重增长情 况,宣传指导母乳喂养。 (2)指导保暖、喂养、护理、预防感染和感知刺激等。 (3)对高危新生儿密切随访,重点管理。对受高危因素(如早产、出生低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等)影响的新生儿,应重点进行家庭访视,建册重点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4)促进亲子间的情感联结,通过亲子间的身体和视觉的接触,并倾注爱心和热情,使新生儿得到温暖和安全感,促进亲子间的情感联结。 新生儿的特点和保健 (一)新生儿期的特点: 1、体温调节:需适应的环境温度或中性温度,特别是低体重儿或 早产儿。 2、循环系统:胎儿循环→成人循环,任何原因使肺动脉压力增加 可出现右向左分流,导致发绀。 3消化系统:胃略水平位,食管下段括约肌不成熟,控制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发生幽门痉挛出现呕吐。 (1)人乳喂养的小儿粪便:黄色或金黄色,均匀膏状或黄色粪便粒或较稀薄,平均每日2-4次,添辅食后减少。 (2)人工喂养每日1-2次易便秘,如只是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不伴任何痛苦,不称为便秘。 (3)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加外,无其他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渐渐转为正常。 4 泌尿系统,肾浓缩功能差,肾小管排磷功能差,选用蛋白质、矿物质(磷)含量高的牛乳喂养对新生儿肾脏有潜在损害。 5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兴奋性,对外界刺激反应易疲劳,以睡眠状况为主。 6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功能较成熟,肠道分泌的Iga较低。 7体格发育:新生儿是婴儿期增长最快阶段,第一个月增加1-1.5KG,身高生长4-5CM。 (二)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期是婴儿期的特殊阶段,重点是预防出生时缺氧、窒息、低体温、寒冷损害综合征和感染,为Ⅰ级预防和部分Ⅱ级预防(新生儿筛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