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I.课程性质

设计师在出版物的版式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页面设置与管理、图文编排、输出以及电子出版物的设计等工作。InDesign 软件可以轻松的和Photoshop、Illustrator、GoLive等软件进行设计配合,既可以满足类似于普通书籍的教学需要,也可以满足类似与杂志、电子出版物等高端设计要求,使制作变为简单。设计师轻松掌握InDesign 软件的基本应用功能后,可以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设计创作当中。

本教程的目的是从设计的角度向学员介绍了出版物理论知识、InDesign 软件使用、宣传画册设计制作和书籍设计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学习本书,学习者将会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版式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Ⅱ.教程的目的和任务

“InDesign出版物设计培训教程”的培训目的是:

1.了解版式设计基本原理。

2.了解出版物设计的基本流程。

3.InDesign软件的基本操作。

4.了解出版物设计在印刷过程中的输出环节。

5.简单了解电子出版物。

Ⅲ.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包含6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概述,出版物设计的基础;第2部分为设计流程部分,需要掌握出版物设计的基本流程;第3-4部分是软件部分,解决InDesign软件的基本操作;第5-6部分是实例讲解分析部分则需要读者掌握出版物设计及印刷的项目过程,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项目进行设计。

本课程供授课72学时,其中1/3学时供上机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以下各章学时安排仅供参考。

第1部分 8 学时

第2部分 8 学时

第3部分 16 学时

第4部分 16 学时

第5部分 12 学时

第6部分 12 学时

Ⅳ.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

第1部分出版物设计基础知识

1.了解出版物的发展历程

2.了解出版物的类别与特点

3.了解出版物的各种装订方式的特点

4.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

5.掌握一定的色彩原理

6.掌握网格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第2部分 出版物设计制作基本流程

1.掌握出版物设计的基本流程

2.了解出版物市场分析的基本要求

3.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

4.了解的设计心里需求

5.结合印刷工艺进行设计思考

6.掌握文字在排版过程中的应用

第3部分 InDesign 应用基础——软件基础

1.了解InDesign页面的参数设置

2.了解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的文件进行软件间互调的方式

3.掌握InDesign 的

4.InDesign的表格应用

第4部分InDesign 输出基础——印刷基础

1.了解RGB与CMYK色彩模式的差别和应用领域

2.掌握各种存储格式的特点

3.了解PDF 格式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4.了解InDesign 与印刷输出环节的协调关系

第5部分画册设计方案

1.针对一个企业进行资料收集(也可以虚拟一个企业),为其设计和制作一本宣传画册的设计

2. 详细记录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完成后对整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将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做成一本工作进展册

第6部分书籍设计与制作方案

1.小型杂志的策划,针对一个虚拟项目(如旅游景点、一个学校)策划一本杂志的设计。内容包括市场调查规划、资料收集、杂志定位、设计制作以及输出等环节

2.详细记录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完成后对整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将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做成一本工作进展册

3.到制版公司、印刷厂了解InDesign 软件在输出环节的作用。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内容出版物设计》教学大纲 I.课程性质 设计师在出版物的版式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页面设置与管理、图文编排、输出以及电子出版物的设计等工作。InDesign 软件可以轻松的和Photoshop、Illustrator、GoLive等软件进行设计配合,既可以满足类似于普通书籍的教学需要,也可以满足类似与杂志、电子出版物等高端设计要求,使制作变为简单。设计师轻松掌握InDesign 软件的基本应用功能后,可以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设计创作当中。 本教程的目的是从设计的角度向学员介绍了出版物理论知识、InDesign 软件使用、宣传画册设计制作和书籍设计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学习本书,学习者将会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版式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Ⅱ.教程的目的和任务 “InDesign出版物设计培训教程”的培训目的是: 1.了解版式设计基本原理。 2.了解出版物设计的基本流程。 3.InDesign软件的基本操作。 4.了解出版物设计在印刷过程中的输出环节。 5.简单了解电子出版物。 Ⅲ.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包含6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概述,出版物设计的基础;第2部分为设计流程部分,需要掌握出版物设计的基本流程;第3-4部分是软件部分,解决InDesign软件的基本操作;第5-6部分是实例讲解分析部分则需要读者掌握出版物设计及印刷的项目过程,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项目进行设计。 本课程供授课72学时,其中1/3学时供上机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以下各章学时安排仅供参考。 第1部分 8 学时 第2部分 8 学时 第3部分 16 学时 第4部分 16 学时 第5部分 12 学时 第6部分 12 学时 Ⅳ.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 第1部分出版物设计基础知识 1.了解出版物的发展历程 2.了解出版物的类别与特点 3.了解出版物的各种装订方式的特点 4.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 5.掌握一定的色彩原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702035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 任务: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的萌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工艺美术运动”的个发展过程及影响。 难点:“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二)第二章: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3)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4)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第二部分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难点: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第三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共6学时) 1、教学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数字电子技术模块教学大纲 一、说明: 1、大纲的编写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结合学院开展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电子技术”模块教学大纲。 2、模块的性质和内容:“数字电子技术”模块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工种必须的电子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块是电子技术专业的先导模块。本模块教学项目有三个: 项目一:“三人表决器的逻辑电路设计与制作”;项目二:“一位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电路设计与制作”项目三:“数字钟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3、模块的任务和要求:项目一“三人表决器的逻辑电路设计与制作”。主要任务是:学习逻辑代数、逻辑函数基本知识;常用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方法。具体要求:掌握TTL、CMOS的识别与测试;掌握三人表决器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项目二:“一位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逻辑电路设计与制作”。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制及其转换的基本知识;学习编码器、译码器、选示器的基本知识;学习半加器与全加器的基本知识。具体要求:理解编码器、译码器、驱动示器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位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逻辑电路设计与制

作。项目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主要任务是:学习触发器的基本知识;学习分频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学习二十四进制、六十进制计数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具体要求:掌握集成触发器的测试;掌握555振荡器的制作与测试;掌握数字钟的安装与调试。 4、教学方法的应用:本模块采用项目教学法,每一项目安排多个任务,任务中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知识链接点、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思考与练习。教师使用操作示范、演示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会模仿、讨论、评析、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提高教学效果。 5、模块的适用范围及对教师的要求:本模块适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条件已在教学方案中说明。教师应具备电类本科毕业或电类中级以上职称。实训操作需一名辅助教师作准备。 6、建议选用教材或讲义及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建议选用讲义 参考资料:《新编电子技术项目教程》李传珊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学时分配表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资料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常用基本的半导体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的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 .掌握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了解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技术。 2 .正确掌握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能够分析由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小电子电路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精神。 3 .具有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设计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掌握用计算机分析电子电路的新方法。 4 .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会使用常规的电子仪器,会通过实验安装调试电子电路,具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5 .具有较强的查阅电子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多种教学活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后续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各章节内容及其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半导体元器件、各种常用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内容。 第 1 章逻辑代数( 4 学时) 数字信号的特点、双值逻辑系统的概念。数字电路描述的数学工具——逻辑代数的运算定理和规则,以及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等内容。 第 2 章集成逻辑门电路( 6 学时) TTL 和 COS 两大类型的逻辑门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指标,对常用的几个系列逻辑门,以及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门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和比较。 第 3 章组合数字电路( 10 学时) 组合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比较器等常用组合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数字出版物界面设计中的3C原则

数字出版物界面设计中的3C原则 2010-06-29 01:05来源: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浏览次数 296 每一位多媒体艺术设计师都期望自己设计完成的数字出版物界面能够做到整洁漂亮,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那就是在设计中严格遵循界面设计中的3C原则,即Concision(简洁)、Coherence(一致性)、Contrast(对比度)。下面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具体分析。? 1。 Concision(简洁原则)?现实生活与设计之间到底有多远?这两者间又有着怎样的一种关联与区别?我们来看2张图:图1是一张江南水乡的摄影作品;图2是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其题材也是江南水乡。通过对两张图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含设计)并非是现实生活的原样照搬。艺术(含设计)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再现具体的物象和特征,而是要表达一定的意图和要求,在适当的环境里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绘画是以带给人们美感为主要目标,设计与绘画有内在联系,但也不尽相同。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为主要目标。同时,设计还要求能够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从人的记忆能力角度来说,由于人的大脑一次最多可记忆五到七条信息,因而设计需要比绘画更单纯、清晰和精确.网页页面设计属于设计的一种,同样要求简练、准确。 保持简洁的常用做法是使用一个醒目的标题,这个标题常常采用图形来表示,但

图形同样要求简洁.如图3所示,它是一个商业多媒体网站的主页,在这里,设计师用该商业网站中所出售的各种商品拼出网站的名称“GIORDANO”,使人们在了解所售商品的同时,也记住了网站的名称. 2。Coherence(一致性原则)?多媒体作品由于作品构成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要由多个界面组成,因此在多媒体界面设计中如何保证各个界面之间的一致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图4、图5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部作品中的各个界面应用了相似的布局,各界面中的主要元素与界面整体的色彩和风格保持了严格的一致性.界面均采用线条和图像有机结合的处理手法,各界面的主要字体和颜色保持一致并注意到了色彩搭配的变化与和谐。?应该讲,界面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统一整部作品的设计风格,使整个作品看起来变而不散。? ?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课程代码:TELE1005 英文名称:Digital System and Logic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5/72 开课学期:第3学期 适用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 后续课程: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课程负责人:黄旭 大纲执笔人:黄旭大纲审核人:X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数字逻辑的基本知识及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建立数字系统完整的总体概念,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若干典型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能及应用,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逻辑代数和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能将其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1.4】 2、具备对数字逻辑器件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够对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 辑电路进行描述和分析,能够分析典型脉冲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以及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的结构和原理,并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和应用对象进行器件和参数的选择。【2.2】 3、具备对数字逻辑电路进行初步设计的能力,能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完 成数字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3.2】 4、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与实验验证。【3.2】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2016-01-15 08:30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属高等 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开 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的目的在于借鉴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了解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风格潮流,对“功能主义”、“国际风格”、“民族特色”等语汇的认识,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做出正确的定位。有助于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有助于我们发展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发展道路。 对已修课程要求如下: 1、《中外美术史》课程,介绍基本的艺术时期中典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对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 2、《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了解相应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 3、《版式设计》、《会展设计》、《标志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专业创作课程,使学生有相关专业创作经验,可以加深对设计作品的理解。 为后续课程服务方面如下:对后面的艺术专业创作课程提供理论支持,令学生可以从较深的艺术专业理论层面理解专业创作。 课程名称:世界现代设计史/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课程编码:3 总学时数/学分数: 48/3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所属部门:艺术学院 课程负责人:刘芳 制定日期:2014年4月

二、教学目标 1、熟悉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潮流及其特点。 2、了解一些着名设计国家和地区如北欧、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3、了解现代世界设计史中一些着名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4、能够辨别和简单画出重要设计思潮中的设计作品,并能够说明其特点和风格。 三、课程规范要求 1、课前通知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课上准备教材、笔记本。 2、上课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出勤上课,凡学生无故迟到、旷课次数超过学校教务相关文件规定的次数时,根据教务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处理。 3、课中教导学生认真听课,勤作笔记,文明举止,禁止喧哗、闲聊,禁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有事需请假。 4、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勤学好问,科学钻研,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1、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着中国青年出版社 2、参考书:

十种数字出版物

十种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 电子书包;手机报;电子阅读器;微动漫;网游;按需印刷;光盘;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无纸无盘联机版1.制作者(出版单位):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年份:2011年11月8日 形式:电子书包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首次入会的企业有10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被推举为理事长单位。联盟将促进会员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电子书包产业发展。据悉,电子书包项目是国家教育部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意义不在于普通意义上的教育教材的电子化,它是在教与学的服务性平台基础上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成为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上海虹口区作为电子书包项目的唯一试点地区,已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建设相结合,为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提供软硬件等产业资源保障,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研究实践,最终将使电子书包运营模式在上海乃至全国推广和普及。 2010年,上海虹口小学开始试点使用“电子书包” 2.制作者:盛大文学全称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是盛大集团旗下文学业务板块的运营和管理实体 年份:2008年7月宣布成立 形式:电子书。2011年2月,盛大文学宣布云中书城正式独立运营,云中书城是盛大文学的运营 Android客户端上阅读到。(用户可以通过云中书城网站、Bambook电子书阅读器、Android、iphone 手机端应用、ipad应用、电视等多种平台设备随时随地下载阅读云中书城的海量内容。通过云中书城开放平台,所有出版单位均可自主上传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等内容,自主定价,借助云中书城庞大密集的销售网络进行推广销售。云中书城凭借强大的内容与平台优势,推动数字出版,引领数字阅读潮流,为全球用户带来数字时代全新的阅读体验。) 盛大文学运营的原创网站包括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言情小说吧、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七大原创文学网站以及天方听书网和悦读网。盛大文学拥有三家图书策划出版公司:“华文天下”、“中智博文”和“聚石文华”。2010年12月开卷数据显示:盛大文学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出版公司。2011年4月20日,盛大文学已经以保密形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草案,以此为可能的IPO做准备。 3.制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综治办主办,法制日报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年份:2011年10月28日 形式:法制日报手机报《新疆政法综治专刊》开通 法制日报手机报《新疆政法综治专刊》正式创刊开通运行,该专刊由。 《新疆政法综治专刊》采用全免费形式发送浏览,自治区政法各级部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级成员单位、各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等都是免费订阅用户。该专刊旨在及时、便捷、权威地发布政法综治信息、动态资讯、经验交流,宣传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以推进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确保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制舆论环境。 4.制作者:E·Ink公司[ E-Ink一般称之为“电子墨水技术”(电泳式电子纸),它是一种屏幕技术]所研发的此种电子纸张。 年份: 形式:电子纸;电子阅读器 汉王电纸书N518是汉王最新推出的一款带手写的类纸阅读器。产品手写功能十分强大,采用汉王最新手写识别技术和汉王电磁板技术,实现手写、键盘双触控操作。汉王电纸书是一款类纸阅读器。基于电子墨水最新显示技术,就像阅读纸书一样阅读电子书,舒适环保、不伤眼睛。同时有大容量和便携性的特性。功能特点:节能环保:一次充电,开机状态可连续待机15天以上,无需天天充电。保护视力:可长时间阅

电子技术专业-数字电子技术B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031106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B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上机:0 适用专业: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 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掌握其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 2.掌握逻辑代数分析的理论方法,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3. 使学生了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三)实施说明 课程各章节内容在重点、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说明: 1.用真值表、逻辑表达式、逻辑图、波形图、卡诺图、状态图等描述逻辑问题的方法。 2.化简或变换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和卡诺图法。 3.TTL和CMOS门电路的特性及特点。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5.掌握使用MSI实现简单数字系统的一般方法。 6.掌握各种基本、同步以及边沿触发器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7.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8.掌握集成计数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可与模拟电子技术并行)。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设计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目标:重点考核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小测验、课堂提问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数字集成电路教学大纲

《数字集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341001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4 实验:4 上机:0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5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数字集成电路是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学位课,该课程为必修专业课。课程主要讲授CMOS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的结构、电气特性、时序和功耗特性,以及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与验证方法、EDA前端流程等。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CMOS工艺下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的功能、结构、特性; 2.掌握基于HDL设计建模与仿真、逻辑综合、时序分析;熟悉Spice模型; 3.具备将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转换为逻辑描述的能力; 4. 具有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流程;CMOS逻辑器件的静态、动态特性和Spice 模型;数字集成电路的时序以及互连线问题;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与性能;数字集成电路低功耗解决方法以及输入输出电路;数字集成电路的仿真与逻辑综合。 2.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掌握静态和动态CMOS逻辑器件特性基础上,理解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掌握真值表、流程图/状态机、时序图的分析方法和逻辑设计的基本思想。 3.基本技能:掌握器件与系统的建模仿真方法;具备逻辑描述、逻辑与时序电路设计能力;熟悉电路验证与综合软件工具。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和设计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习题和讨论课,并在一定范围内学生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网络资源、参照设计规范及芯片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采用电路建模语言(SPICE/HDL)和仿真模拟工具软件进行电路分析与设计验证;采用逻辑综合工具软件进行电路综合;采用时序分析工具进行时序验证。(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大学物理、电路、线性电子线路、脉冲与逻辑电路、EDA技术与FPGA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以及相关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MOS反相器静态特性/开关特性和体效应、组合与时序MOS电路、动态逻辑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建模与仿真验证、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综合)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分析设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成教)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76课时,其中理论26课时,实践10课时,自学40课时 学分:4学分 考核方式: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一)概论 1、什么是设计; 2、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 3、了解现代设计教育; (二)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1、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情况; 2、掌握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三)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2、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3、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维尔德; 4、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与安东尼.高帝的贡献; 5、苏格兰新艺术运动和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6、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7、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四)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基本概念; 2、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发展; 3、美国与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五)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1、了解现代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 2、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基础; 3、现代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六)包豪斯 1、包豪斯成立的宗旨; 2、格罗佩斯的设计影响; 3、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4、迪索时期的包豪斯;

5、泛政治化时期—迈耶时期; 6、米斯.凡德诺的设计影响; (七)工业设计的兴起 1、美国工业设计兴起; 2、“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建立与流线型风格; 3、消费主义与流行样式; (八)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 1、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背景; 2、国际主义风格的代表设计家; (九)世界现代设计 1、日本的设计发展 2、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发展 3、意大利、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与瑞士的设计; (十)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1、国际主义的衰退; 2、后现代主义设计; 3、其它设计风格; 三、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出版网上练习题

1.西方早期图书发行体系出现的标志是(C.印刷所的出现)。 2.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是(D.技术创新)。 3.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企业必须采取的竞争策略是(A.合作竞争策略)。 4.产业融合的类型包括(A.延伸性融合B.替代性融合C.渗透型融合E.重组型融合)。5.在数字出版领域,出版企业的竞争对手包括(网络运营商技术商出版商个人非赢利性机关团体)。 6.下列哪些材料可以用于出版(泥板羊皮兽骨龟甲纸莎草纸)。 7.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考察,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人类似乎从未获得过自由驾驭信息的能力。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又如陷入巨大信息海洋中的泅者,面临着溺毙的危险。 试分析在信息化时代,人类面临的信息困境有哪些?①一方面,以海量.无序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严重地挑战人类的认知能力。②另一方面,未经校勘的.不连贯而且极不稳定的信息将会威胁人类共同体的凝聚力。 8.传统出版企业从事数字出版具有哪些优势?①出版企业在从事数字出版方面拥有明显的资源优势。②出版企业拥有强大的编辑队伍。③出版企业在内容加工方面拥有经验优势。④出版企业拥有了解公众阅读兴趣.并懂得利用各种网络促销手段来激发这种兴趣的营销队伍。⑤出版企业精于利用内容来吸引和组织具有相似要求和共同爱好的读者。 9.国内第一部正式发行的电子出版物是(B.国共两党关系通史)。 10.下列不属于数据库出版物的是(C.甲骨文)。 11.判断某出版模式是否是数字出版的关键是(A.出版物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在,且没有物理形态复制品存货)。 12.手机出版物形式主要包括(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彩铃)13.下列哪些产品属于手持书阅读器(A.软书(Softbook)C.火箭书(Rocketbook)D.玻璃书(Glassbook E.Kindle)。 14.下列属于数字出版形态的是(A.按需印刷出版B.手机出版C.数据库出版E.电子书出版)。 15.简析数字出版.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区别与联系?①这三个术语出现和流行的时间有先后。《韦氏字典》将“电子出版”正式使用时间定为1977年,这一词语也一直沿用至今。19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及其应用普及,“网络出版”成为国内媒体乃至学术论文中的常用术语。2000年前后,开始启用“数字出版”这一术语。 ②这三个术语的适用范围也有差异。电子出版和数字出版都可以用来指印刷出版的印前部分,涵盖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大纲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OE2121017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英文名称:Digital Logic and Digital System Design 学时:60 学分:4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大类)开课学期: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 开课院系: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及相关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与配套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实验”课程紧密结合,以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强化实践和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课程讲授、单元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大作业、设计报告撰写、研讨讲评等环节,实现知识能力矩阵中1.1.2.2、1.2.1.2以及2.5、2.6、3.6、4.1、4.2的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和工具。数字电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数制及编码、逻辑代数及逻辑函数的知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的中规模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典型的中大规模时序逻辑部件。EDA设计技术部分,需要了解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学习硬件描述语言,了解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及开发过程,掌握EDA 设计工具,培养学生设计较大规模的数字电路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特点和主要目的: (1)本课程概念性、实践性、工程性都很强,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 (2)使学生掌握经典的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3)掌握当今EDA工具设计数字电路的方法。 (4)本课将硬件描述语言(HDL)融合到各章中,并在软件平台上进行随堂仿真, 通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以及设计师作品的分析讲授, 使学生对人类在造物史方面的发展线索、各个运动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达到以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为设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二)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概况,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56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或论文形式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内容 第一章现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设计师与独立制作的手工艺人的区别 二、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1831-1901年)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出现前的设计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矛盾的实验性规划设计 三、新专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设计潮流——维多利亚风格 第三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出场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七节装饰主义运动(Art Deco)1920—1935年 一、装饰主义运动所源之影响方面 二、代表地区及人物、作品 第八节现代主义(Modernism) 一、主要设计师 (一)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下简称格氏) (二)密斯(Mies Van der Rohe) (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四)赖特(Frank Wright) (五)阿尔托(A.Alto) 二、主要设计风格和流派 (一)荷“风格派”运动 (二)表现主义 (三)德意志制造同盟 (四)俄——1918至1925年间的构成主义 第三章包豪斯BAUHUASE(1919—1933年) 德语Bauhuase意为“建筑房子”。格罗皮乌斯创立,她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和改造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快速提高德国设计水平,满足战后的物质需求。 第一节魏玛时期(1919—1925年) 一、课程改革 第二节德骚时期(1925—1933年)——其中1925-1927年为黄金时期

数字化出版物

数字化出版物 数字化出版物分以下几种类别 (1)离线出版物:CD、VCD、DVD等 (2)网络出版物:电子杂志、个人主页、BBS、BLOG、Wiki等 (3)按需出版:出版单位出版图书完全依据市场需求,出版单位与作者签订供稿合同,作者需要支付一笔一次性的费用。然后按20%的版税、依据实际图书销售状况付给作者稿费。而读者通过网站选择想要买的书,付费后,按需出版商就会印刷、装订、出版后寄给读者。 (4)电子书:网页形式和专用电子书形式 网站怎么盈利 1.广告。广告几乎是门户和大部分网站的生存法宝。不同的网站可以根据自身受众的特点,吸引不同的广告商。 2.服务功能收费。此类收费适用于门户网站和专业咨询类网站,主要收费领域为:电子邮件、主页空间、租赁服务、内容定制、专业咨询、网上业务。 3.电子商务。主要还是B2C(B表示商家,C表示消费者)、C2C、B2B,其中B2B 主要还是卖会员费,C2C主要是收取交易中介费,B2C则可直接收取相应利润。 4.搜索竞价。如Google和中国的百度,通过卖关键字出售搜索页面上的位置资源获得收入。 5.移动增值业务(短信)、图铃下载。门户网站、娱乐性网站及专门为短信提供内容服务的ISP是主要的受益者。 6.信息内容收费。收费模式有3种:新闻和信息内容打包向其它网站或媒体销售;用户付费方能浏览网站;用户付费进行数据库查询。 7.付费游戏。除了盛大等专业游戏公司外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游戏产品,就连一直致力于国产软件开发的金山公司也推出了多款网络游戏产品。网络游戏收入已成为这些网络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8.网上咨询及教育。各类远程教育网站以及各种网校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9.网上社区及交友。网易、搜狐、新浪、雅虎中国等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社区交友专栏,他们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向VIP会员收取会员费,并向VIP会员提供更优质、特殊的服务,还有像中国交友中心这样的专门从事网上交友活动的网站,他们除了向VIP会员收取会员费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线下活动的方式达到盈利的目的。 还有最近比较火的威客网站,像k68这样的也是一种新的模式,通过向招标者(单位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932120 ) (学分 4 学时51 )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电子技术》是物理教育专业、应用物理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不仅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数字电子技术是发展很快的学科,但其基本理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教学上要按照基础知识储量和学科发展增量统筹考虑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上,并及时跟踪电子技术学科前沿的进展,为学生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字电子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安排上将实验课作为课程内实验环节,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步进行,使理论实际的联系更加密切。综合培养学生看电路图能力、电路分析计算能力、选择设计方案和器件能力、电路设计及调试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为《电磁学》、《模拟电子技术》,本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课程教学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 2.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3.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知道所学的有关内容。 五、教学环节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85学时,其中理论课51学时,实验课34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 实验课学时分配,见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二)、教学方法 1、主讲式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主讲式教学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分析、研究数字电子电路的方法。 2、讨论式教学方法 拓宽性后续知识、部分习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目的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迁移提高的能力,知识传授和知识能力培养并重。 3、研究式教学方法 提高性知识,采用研究式教学方法,目的是激励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 4、答疑、激疑质疑式教学方法 在辅导、答疑的辅助教学环节中,采用答疑的方法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又针对某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提问,向学生质疑、激疑,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牢固掌握知识体系、内在联系,从而提高了学习质量、学习效果。 5、实验环节采用学生预习、审查方案、仿真模拟、讲解示范、指导操作、独立操作等教学方法。 (三)、考试考核方式 教学过程是知识消化、理解和升华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各个环节的统一协调,齐抓并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措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全程考核:理论课将完成作业、答疑质疑、习题研究、专题研讨、阶段考核考核情况量化成分值作为本课程的平时成绩。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0级) 编号:40023600 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 总学时:56 学分:3.5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应用领域,发展概况和发展局势。 2.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了解连续信号、时域离散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和相互关系;掌握序列的表示、典型序列、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时域离散系统及其性质,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掌握采样定理、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频谱关系。 3.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掌握序列的傅里叶变换(FT)及其性质;掌握序列的Z变换(ZT) 、Z变换的主要性质;掌握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了解梳状滤波器,最小相位系统。 4.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定义,掌握DFT、ZT、FT、DFS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性质;掌握频域采样;掌握DFT的应用、用DFT计算线性卷积、用DFT分析信号频谱。 5.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熟悉DFT的计算问题及改进途经;掌握DIT-FFT算法及其编程思想;掌握IDFT的高效算法。 6.数字滤波网络 了解滤波器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I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掌握F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线性相位型,级联型,频率采样型,快速卷积型)。 7.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滤波的概念、滤波器的分类及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熟悉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掌握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8.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法;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抽样设计法;了解FIR数字滤波器的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设计法。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字电路;后续课程有:DSP原理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