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格罗皮乌斯住宅分析

格罗皮乌斯住宅分析

格罗皮乌斯住宅分析
格罗皮乌斯住宅分析

【四大建筑师系列】----格罗皮乌斯【中文版】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也译作瓦尔特·格罗佩斯或葛罗培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 前期生涯 格罗皮乌斯出生于德国柏林,在颇具艺术渊源的家族背景中成长。父亲是位建筑师,叔父马丁·格罗皮乌斯(Martin Gropius)是德国十九世纪的建筑师与艺术教育工作者,曾参与柏林应用艺术博物馆(Applied Art Museum (Martin Gropius Bau) in Kreuzberg, Berlin)的建筑设计,与担任过柏林艺术工艺学院(Academy of Applied Art, Berlin)教员,普鲁士艺术教育主管官员等要务。马丁·格罗皮乌斯致力于提高德国设计水平,对新材料的研究与德国设计艺术的努力,给了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很大的启示,也影响到日后他在包豪斯的经营,与在美国哈佛大学教学的态度。 在完成学校建筑教育后,格罗皮乌斯于1907年进入彼得·贝伦斯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受到贝伦斯与德意志工艺联盟的人士启发,突破了传统古典建筑体制的窠臼,勇于尝试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理论,表现出比贝伦斯更前卫的理念。

法古斯工厂(Fagus Factory) 1910年,格格罗皮乌斯离开贝伦斯建筑设计事务所,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与阿道夫·梅耶(Adolf Meyer)合开了一间建筑事务所,并在1911年受到企业家卡尔·班(KarlBenscheid)的委托设立鞋楦工厂建筑,即是后来格罗皮乌斯的成名杰作法古斯工厂(Fagus Factory),虽然格罗皮乌斯与梅耶只负责设计建筑外观,而大片的玻璃立面,是格罗皮乌斯“为德国劳动阶级提供至少六小时的日照”的最佳体现,轻巧的钢梁结构取代笨重的支柱,尤其取消了建筑立面转角处的支柱是一大特点,加强了结构透明性与实用表现,展现出建筑的革命性样貌,使格罗皮乌斯开始在建筑界上受注目。格氏为劳动阶级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的理念,与型态反应功能的设计,可看出带有些许现代主义的味道。 1914年,德意志工艺联盟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工艺联盟展览上(WerkbunExhibition),格罗皮乌斯展出了他所设计的工厂与办公室建筑设计,同样的玻璃立面表现手法使建筑获得足够采光与透明感,也使他获得极高的评价,这位年轻的新锐建筑师逐渐在国际上成名。 1914年,当亨利·凡·德·费尔德因为他的比利时国籍身份,被迫从魏玛市立工艺美术学校(Grand Duca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in Weimar,由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创办)的校长职位上退休时,格罗皮乌斯被推荐为继任人选,格氏希望能将学校办成一个独立

浅谈格罗皮乌斯 (1)

浅谈格罗皮乌斯 内容提要:格罗皮乌斯是二十世界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师,现代主义教育家,包豪斯创始人。其关于设计的主要理论有“功能性”、“理性主义”、“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设计与市场”等。他否定设计中无节制的表现艺术性,提倡符合功能的装饰,反对繁琐的装饰。其教育理念也影响了一大批设计人。 关键词:设计理念、教育 正文:现如今,设计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锅碗瓢盆,大到车房等等。设计,早已我们不可知的速度,占领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那么,谈到设计及设计的起源,我们 就无法绕开他---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建筑是家庭,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1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学习建筑。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工作。2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由于战争爆发,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魏玛共和国认识到自己在战后德国重建和稳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能够重振德国经济的一切建议都给予关注,格罗皮乌斯的设想便得以受到重视。1919年本正式任命为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校。 当然,格罗皮乌斯不仅仅是只接手校长这一职务,其中还包括他对他对新学校的看法。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将美术学院与已关闭的工艺学校合并。战后对新事物是开放的,因此他的想法真的被采纳了。1919年4月12日,最高领主办公室同意将现在合并了的学校改名为国立魏玛包豪斯。3格罗皮乌斯知道,一个新世界只能经历过特定形式教育的人来建设。他认为艺术是不能教的,而且,“作为职业的艺术”并不存在。相反,他要求手工艺的教育应该再次成为所有艺术工作的基础。因此他说,艺术家是手工艺师的高级形式。因而。他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转从一种工艺或行业,并且总是置身于两名教师的监管下。三年的教学方式采用双轨教学制度,每一门课程设计由“造型师”和“设计师傅”共同教授,是学生能同时接受纯艺术教育和纯技术教育,是两者合并为一,以培养艺术与工业结合的初步基础。 对于格罗皮乌斯而言,在工作房里接受教育是既定的信念,是这所新兴学校的基础。他还认为一切造型活动的最终结果目标在于建筑,绘画、雕塑都应该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他的梦想就是要把各种艺术都综合在建筑艺术中。其次,希望他的学生们团结合作应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人生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人生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Walter Gropius,德裔美国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生于1883年5月18日,卒于1969年7月5日。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年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1945年同他

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 1925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的“公立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4月1日在德国德绍正式开学。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格罗皮乌斯令20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开始遵从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要求,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1918年,协约国司令福熙将军向德国提出了苛刻的停战条件:德军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15万辆车、全部的海军和空军、5000台火车头……而已经失去了大片国土控制权的德国只有被迫接受。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一位名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师却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信发出去了,格罗皮乌斯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他们说,目前别说在魏

格罗皮乌斯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始

西方现代建筑流派 格罗皮乌斯 与 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始 班级: 姓名: 学号: 格罗皮乌斯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始

提纲:一建筑师介绍 二基本观点 三包豪斯介绍 四心得体会 摘要现代主义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包豪斯(Bauhaus)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开创了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现代主义功能技术 一建筑师介绍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于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10~1914年自己开业,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纳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和驱逐,他所创建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 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

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二基本观点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1965年格罗皮乌斯完成了《新建筑学与包豪斯》一书,它的主导思想是“我们都应该回到工艺上去,未来的新结构,将像一种新信念的水晶那样,通过工人的手伸向天空”。在格罗皮乌斯看来,艺术家和工匠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虽然艺术无法教会,不过工艺和手工技巧是能够传授的。他的学校是以工艺为基础的,是真实劳作世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把以往互不相干的若干学科和手段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个综合的整体的艺术作品。格罗皮乌斯说:“未来几年将会显示出,手工艺将是我们这些艺术家的救星,我们将不再是手工艺的旁观者,我们将是他们的一部分。” 格罗皮乌斯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提出了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 三建筑介绍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位于德国德绍市(另译“德骚”), 1925年动工,次年年底落成,建筑面积接近一万方米,是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中型公共建筑。 之前的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

建筑五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瓦

现代建筑五大师 ——对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 赖特、阿尔托的分析 内容摘要: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阿尔瓦·阿尔托作为现代建筑的五位大师坚决反对复古,创时代之新,他们的建筑有新功能、新技术,形式符合抽象的几何美学,他们承认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提出了要反对外加装饰的建筑表现形式。他们确定了现代建筑的为现代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功能空间异同有机人情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并且出现了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等流派,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当代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由于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未现代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

现代建筑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他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另一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此外有一些派别人数并不多单十分重要,他们在建筑观点上特别是在建筑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上,赞成欧洲的现代建筑派,也参加了他们发起的CIAM组织,但在设计手法上则倾向于有机性。代表人物是芬兰的阿尔托。 下面就针对这五位现代建筑大师展开分析: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格罗皮乌斯比较明确地提出要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的主张.1910年,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他说:“在各种住宅中,重复使用相同的部件,就能进行大规模生产,降低造价,提高出租率”。他认为在住宅中差不多所有的构件和部件都可以在工厂中制造,“手工操作愈减少,工业化的好处就愈多”。格罗皮乌斯是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 他在包豪斯担任校长时期提出了一些观点:第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第二.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格罗皮乌斯认为新的工艺美术家既要掌握手工艺,又要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供给工厂大规模生产;第三,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当时已经兴起的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第四,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第五,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撞上钩,包豪斯的师生所作的工艺设计常常交给厂商投人实际生产。由于这些做法,包豪斯打破了学院式教育的框框,使设计教学同生产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它比旧式学校高明的地方。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

浅谈格罗皮乌斯思想及对现代的影响

浅谈格罗皮乌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Discuss gropius,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impact of future generations 摘要:本文介绍了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思想、成就以及对后世建筑的影响,他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发挥新型技术的优越性能,注重建筑功能的地位,强调为大众服务,根据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创造出简洁而舒适的建筑,符合现代建筑大量建造实用性房屋的需要,解决了现代社会生活提出的要求,真正的做到为大众服务。对后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键词: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功能 正文: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的四大师之一,处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想领袖地位,他是不断地与复古思想、折中思想作斗争,在新时代新建筑中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对后世的建筑也有着极大而深远的影响,引领着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为各个城市披上了现代的嫁衣。 1919年3月20日,包豪斯的成立,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它的成立是现代艺术设计概念的形成标志。有利于现代思潮的发展和推广。而其建立的一系列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强调于工艺结合等,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及对艺术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形成了后来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一系列课程体系,直到现在艺术生还学习着这种理论和方法。 图一,格罗皮乌斯 1、重要思想 1.1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 无论是在包豪斯的教学还是在他的各个作品之中无不体现着设计与工艺是必须精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包豪斯宣言》中他这样写到,“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艺术家是一个能够随心所欲

格罗皮乌斯住宅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住宅,1938(2008-11-03 02:41:24) 标签:杂谈分类:建筑学从西南侧看格氏自宅,树的阴影使建筑与环境共生。 住宅的南侧挑檐经过精心设计,正好可以遮去夏日的骄阳,同时又让热空气从挑檐与外墙的空档中散发出去。 螺旋楼梯是许多建筑大师最喜爱的元素,你无法抗拒它的表现力。 格氏自宅的起居室,这里陈设的包豪斯家具许多是由Breuer设计的。 Gropius的书房,可以以微曲的玻璃砖墙对光线的作用,那时这种材料还很少用。 这是Gropius和他的妻子Ise Gropius在玻璃景廊里用餐的情景。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光与影的变幻令建筑与自然共生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住宅,1938Walter Gropius House 68 Baker Bridge Road, Lincoln, Massachusetts这一天的建筑旅行实在令人愉快,早晨在经过了哈佛大学柯布西埃的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Carpent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1963),斯特林的萨克勒博物馆(Arthur M Sackler Museum,1983)以及MIT的阿尔瓦·阿尔托的贝克楼(Baker House,1948)、小沙里宁的圆形小教堂(Kresge Chapel,1955年)之后,来到美丽的Wellesley 女子学院,不说莫内欧(R.Moneo)的Davis博物馆如何,就是校园春意浓浓的湖光山色,已是令人心醉不已,要不是赶着去找仰慕已久的格罗皮乌斯的自宅,真的不忍离去。而在去林肯郡格氏住宅的途中,又巧遇了新英格兰艺术协会的 Decordova博物馆与雕塑公园,算是意外收获,更领略了新英格兰地区田园诗般的胜境。当我第一眼瞥见格氏住宅时,尽管我在许多书籍的图片上已对它了然于胸,可还是被深深感动了,在场与不在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并不确定是否能找到这幢小房子,当我哥们的二手 CIVIC在从林中左弯右转,突然这幢住宅从一个弯道的枝桠中映入眼帘时,夕阳正准备从波士顿郊区高高的树梢上离去,我无法用言语形容它的美,它和我从大学课堂中所学到或体会到的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印象有所不同。1938年,是欧洲的现代主义大师们开始在美国大展宏图的时候,而按照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的说法,这是波士顿近郊的第一幢现代住宅。这时尽管鲁道夫o辛德勒(R M Schindler)和理查德o纽特拉(R.Neutra)在美国西海岸建造了许多现代住宅,格氏的自宅还是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幢住宅是格罗皮乌斯和他在包豪斯的学生布劳耶尔(M.Breuer)合作设计的,格氏在1937年3月以政治难民的身份从英国来到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任职,他想为他的那些包豪斯家具(大部分是布劳耶尔设计的)找一个合适的家。遗憾的是,当我迫不及待地走近这幢住宅时,却发现它正经历着继1989年之后的第二次整修,不过尽管建筑的外立面上还钉着不少黑色胶袋,却依然无法掩饰它摄人的魅力。当我从南侧服务阳台的厨房小门进到有些零乱的室内时(我想这应该是不合法的,而

格罗皮乌斯与赖特的建筑思想之比较

格罗皮乌斯与赖特的建筑思想之比较摘要: 格罗皮乌斯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是现代建筑学派倡导人之一,是建筑工业化思想的最早提出者.赖特是20 世纪美国的位最重要的建筑师,是举世公认的20 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和思想家,是世界建筑史上有机建筑论的创立者。本文通过全面地比格氏与赖特建筑思想之差异及其原因,最终期望从两大师的建筑思想魂中吸取一些对当代建筑创作有益的精髓。 关键词:格罗皮乌斯赖特建筑哲学建筑创作比较有机建筑建筑工业化思想 l 、格罗皮乌斯的“全面建筑观” ( Total scope of Architecture)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艺术应该是包容各项艺术在内的全面建筑。他主张从城市规划到建筑、家其、日用品、织物、壁画、雕塑、照相、印刷等都应有统一风格的设计。这些想法后来经过格氏的一再充实与重申称之为“全面建筑观” ( Scope of Total Architecture)并于 1 956 年成书出版.它是以“包豪斯”和格罗皮乌斯一再提出的见解―建筑,“犹如人类自然那样包罗万象”,是“我们时代的智慧、社会和技术条件的必然逻辑的产品”一一作为出发点的,其内容包括:从生活日用品、建筑以至城市和区域的规划与设计方面:使建筑师具有多方面的艺术和技术技

能,即建筑师的教育方面;建立建筑设计的共同基础方面;研究建筑的合理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方面;反对建立格式方面和建筑师的相互合作方面,……不一而足,涵盖极广。将“全面建筑观”归结为“三个要点和一个精神”。三个要点是技术、经济和功能,一个精神是以新技术来经济地解决新要求.实际上这里还应加上格氏关于建筑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美学需求等方面的思考。而我认为,格氏的“全面建筑观”里面的内核又是他的建筑工业化思想和功能主义思想。 工业化思想是格氏一生的追求,从1909 年开始就一直是他工作的重心之一,离开包豪斯后,他在柏林从事了一些建筑工业化的实践,如1931 年他进行的单层装配式住宅实验(铜屋)就是其中有益的尝,而这也是他在1927 年德意志制作联盟为斯图加特住宅展览会设计的装配式独家住宅以及1926 一1927 年托顿小区预制装配等一系列实 验的延续。到美国后,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格氏更加强调高速发展芭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他从未间断过对预制、装配和。为了推广标准化,格罗皮乌斯认为标准化并不约束建筑师在设计中的自由,“其结果应该是建筑构造上的最多标准化和形式上的最大变化的如意结合。”他经常这样反驳那些反对建筑工业化的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机器在所有生产领域的挑战,直到人们充分利用机器来为自己的生理需要服务。由于种种技术条件及人们对工业化需要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用工业化方法大规模地建造住宅到二战后才变为现实,但这也恰好显示了格罗皮乌斯的远见卓识:他在近半个世纪前就己经抓住了这一建筑发展的巨大趋势.1943 一1948 年,格罗皮乌斯与曾在包豪斯教过结构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 1925年,德国著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的“公立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4月1日在德国德绍正式开学。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格罗皮乌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他令20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开始遵从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要求,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1918年,协约国司令福熙将军向德国提出了苛刻的停战条件:德军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15万辆车、全部的海军和空军、5000台火车头……而已经失去了大片国土控制权的德国只有被迫接受。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Weimar),一位名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师却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信发出去了,格罗皮乌斯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他们说,目前别说在魏玛,就是在整个德国,建一所医院、建一座住宅远比成立一所设计学校重要得多。 但是,政府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商议,就采纳了格罗皮乌斯的建议。1919年3月,原撒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成立了“国立建筑工艺学校”,36岁的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校长。他说,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模仿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东西。这时,离战争结束刚刚过去了四个月。 这之前的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格罗皮乌斯针对此提出了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为此,与传统学校不同,在格罗皮乌斯的学校里,学生们不但要学习设计、造型、材料,还要学习绘图、构图、制作,于是,国立建筑工艺学校拥有着一系列的生产车间:木工车间、砖石车间、钢材车间、陶瓷车间等等,学校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称谓,师生彼此称之为“师傅”和“徒弟”。格罗皮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格罗皮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 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工厂不再有任何装饰,厂房为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大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椅子没有任何装潢雕饰,四方的坐椅靠背仅由几条曲线状的木条或钢条支撑,它在生产流水线上一天就能产出上百把。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台灯,金属的半圆灯罩下一根灯杆直立在薄薄的圆形灯座上……至此,小到水壶大到楼房,格罗皮乌斯让他的学生学会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