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老子、庄子、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那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孔孟到荀子,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遍一发不可收拾,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就连清朝时期的戊戌变法中也有所应用,是把西方的政治学术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变法在清朝,这一时期康有为面临着仍然强大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虽初步发展但力量弱小,因此康有为借助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减少资产阶级改良的阻力。它表现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总之儒家思想从创立、发展和运用,无论是利用还是批判,始终是为现世所需。儒家思想构成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它的优秀内涵方面从古至今体现了人本主义,强调人的道德感化,这在我们今天的改革关口,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儒家的“德治”中合理的成分,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吸收儒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们对儒家的态度。

①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法律的影响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等级性和血缘性。儒家法律以血缘情感为心理基础,以宗法人伦为主要内容,其中心是“三纲五常”。宗法制度在西周演变而成,秦汉则成为宗族制度,明清以后变成家族制度,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血缘纽带一直未受到根本的松动,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

性质却坚实地固定下来。宗法家族伦理被视为法的渊源,并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朝廷和家族为本位,因此古代的法律最主要的精神仅有两条,孝于宗族和忠于王朝。

如秦简中的《封诊式》记载了两个案例,一则是:甲向官府控告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要求官府对丙处以流放,官府完全满足了甲的要求。另一则是:甲以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为由,提出控告,要求官府对丙处死刑。官府当即就派令吏前去把这个不孝子捉拿归案。这两个案例就表现了封建时期的儒家思想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性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实际上是将人们的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伦常纲纪是通过礼来维持完成的,认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这些礼的要求渗透在法律的各个方面,使法律的不平等差别对待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公平”于是将“八议”制度入律,在法律上明确了贵贱不同罚,自此,历朝历代相沿不改,“八议”成为封建法典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儒家思想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法律思想至今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其中一些妨碍现代法治建设的传统和习惯,保留一些好的思想,努力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②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伦理道德

简单的说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封建社会时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思想到现代社会虽然没有那么绝对但也有残存。

今天三纲五常也有积极方面,它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在“三纲”的伦理关系中,主导方应该承担起更多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当家作主”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有了“三纲”,复杂的社会、家庭关系就会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由此可见,作为儒家传统伦理基础的“三纲”依然是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根本大纲,已经根深蒂固的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无法提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使其适应于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老庄与道家学派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当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人们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很多人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人们在快节奏过后、在拿到工

资,交了房屋水电、买了米面还有剩余的时候突然想到的就是老庄的思想、老庄的境界。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①无为与当代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主张无为,始终是在努力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两种对立:一是现实社会中违背人性的纲常法度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二是凭借有限的知识妄自尊大的人与自在无为的大自然的对立。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说不要以心智去违背自然之道,不要以人为的造作去帮助自然,乃至毁灭自然。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凭借那么一点点非常有限的片面的知识,仰仗着自己几乎无法控制的现代科学技术,便自以为是世界的主宰。

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满足日益膨胀的功名利禄的需要,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狂妄自大地扬言要征服自然,于是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直接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这都是违背自然之道、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它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恰恰相悖。

②“无为”思想对治国安民的启示

无为而治思想所包含的尊重“自然”自身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维护宇宙中“各系统”天成的运行规律—“道”的思想,对于进一步

从哲学的层面总结建国后的经济建设过程和社会政治生活,理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和意义都有一定的帮助。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长期以来推行的是“有为”政治的政府。“有为”也好,“无为”也罢,关键是看在治理社会和发展经济中是否遵循各自发展规律。如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这种“有为”也就是“无为”。若相反,尽管是取“无为”但还是未得其“道”。如以搞运动的方式来搞经济建设,诸如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今天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形象工程、急功近利,以及一届班子一个规划等现象。对照古训,确有值得进一步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③道的养生思想

现在社会人们茶余饭后关注跟多的就是养生问题,这个问题早在老子时期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中国养生文化传统悠久。而在传统养生学说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道家的养生学说。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

天人合一是自然与人的统一性的命题。道家指出自然贵真,于是人们通过身体的“精、气和神”而发展到宇宙的“气”的概念,炼气修炼就由身体导引术“器”而“道”化的过程,当身体的真气与宇宙的真气同步,也就天人合一,就能直接感受到道。

道家倡导的精神是“无为”、“无私”、“厚德载物”、“以道进德”,德是道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修炼的终极归宿和修炼的至高原则。故而,中国道家炼气修炼是“天人合一”的炼气修炼的方法技术学。可以健

身、强身、养生和发展心理智慧,可以通过对气的宣导利用用于养生和疾病的治疗,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和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指导后人。

总而言之,无论老庄还是孔孟这些人的思想和哲理都对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中政治就教会了我们对在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好的一部分为我们所用。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老子、庄子、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那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孔孟到荀子,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遍一发不可收拾,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就连清朝时期的戊戌变法中也有所应用,是把西方的政治学术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变法在清朝,这一时期康有为面临着仍然强大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虽初步发展但力量弱小,因此康有为借助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减少资产阶级改良的阻力。它表现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总之儒家思想从创立、发展和运用,无论是利用还是批判,始终是为现世所需。儒家思想构成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它的优秀内涵方面从古至今体现了人本主义,强调人的道德感化,这在我们今天的改革关口,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儒家的“德治”中合理的成分,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吸收儒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们对儒家的态度。 ①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法律的影响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等级性和血缘性。儒家法律以血缘情感为心理基础,以宗法人伦为主要内容,其中心是“三纲五常”。宗法制度在西周演变而成,秦汉则成为宗族制度,明清以后变成家族制度,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血缘纽带一直未受到根本的松动,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

性质却坚实地固定下来。宗法家族伦理被视为法的渊源,并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朝廷和家族为本位,因此古代的法律最主要的精神仅有两条,孝于宗族和忠于王朝。 如秦简中的《封诊式》记载了两个案例,一则是:甲向官府控告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要求官府对丙处以流放,官府完全满足了甲的要求。另一则是:甲以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为由,提出控告,要求官府对丙处死刑。官府当即就派令吏前去把这个不孝子捉拿归案。这两个案例就表现了封建时期的儒家思想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性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实际上是将人们的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伦常纲纪是通过礼来维持完成的,认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这些礼的要求渗透在法律的各个方面,使法律的不平等差别对待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公平”于是将“八议”制度入律,在法律上明确了贵贱不同罚,自此,历朝历代相沿不改,“八议”成为封建法典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儒家思想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法律思想至今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其中一些妨碍现代法治建设的传统和习惯,保留一些好的思想,努力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②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伦理道德 简单的说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浅谈老庄思想及所感

浅谈老庄思想及所感 道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哺育陶铸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哲理和信仰体系。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是由老子创立,而庄子是集大成者。二者的思想既有共同处,也有不同点。首先,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汉族,宋国蒙(蒙又称萧蒙或小蒙,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河南商丘人)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

老庄思想比孔孟思想更适用于当今社会(一辩稿)

《老庄思想比孔孟思想更适用于当今社会》 主席、各位: 大家晚上好! (刚才对方辩友谈到了当今社会存在的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生态破坏等几个问题,然后说孔孟思想具有诸多优点,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想说老庄思想也具有很多优点也能解决这些问题啊,你们凭什么可以依此就说孔孟思想更适用于当今社会?或者说:你们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今天所说的更适用,应该是指在缓和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时哪种思想更具针对性。那么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生态破坏,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们幸福感的缺失,究其根源,大抵都是利益冲突、欲望膨胀以及僵化的思想造成的恶果。而老庄道法自然、少私寡欲、清净无为的思想主张,无疑正是给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开出的一剂清火清心的良药。 首先,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来看: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老庄。在人类中心论和贪婪欲望的驱使下,三百年以来的全球工业化浪潮,走的是一条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黑色文明”之路,而今天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正是给人类敲响的警钟。我们承认,(正如对方一辩所说)孔孟在生态问题上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法,但即便是提倡“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孟子,仍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认为自然万物生来就是为供人类享用而存在的,而这种思想人们也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我们是否反思过:以自然主人的身份去面对自然,怀着利用自然的目的去节制自然,这与以前的那种掠夺式开发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而老庄主张“齐物我”,在老庄的思想里,人与自然在地位本来就是平等的,我们不能仅仅考虑自然对人类的价值,而应该去分析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因此老庄认为“伤物者,物亦伤之”,提倡“无用之用”,即对人的欲望和需求加以合理地节制,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与自然互惠互利、和谐共生。这难道不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治本之道吗? 其次,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看:净化社会风气、解决道德问题需要老庄。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资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社会风气发生了扭曲,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也是老庄和孔孟思想共同的关切。值得注意的是:孔孟是以一套严格的礼制规范去约束人,要求人们不要失德,不要越礼,它强调的是外在的规范。而老庄思想一直都是“道法自然”的思想,因此老庄是从人的内在出发,倡导顺应本心、知足常乐的健康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去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愉悦,少一些不必要的物质欲望。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私利的冲突,社会的道德风气自然健康。所以,哪个治标,哪个治本,道理不言自明。 最后,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来看:缓和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需要老庄。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问题,而压力从何而来呢?冷静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是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僵化,使人们给自己加上了沉重的压力。一直以来,我们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都是财富、地位与名望,而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追求和修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因此,人竞物奔,苞疽恣行,每个人都在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累却依然惶惶不可终日。而两千多年前的老庄就已经参透了这一点。对个人:老庄认为我们虽然改变不了社会,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提倡“不为物易形,不为俗易性”的逍遥而无所待的豁达胸怀;对社会:则提倡“无为而后安其性命之情”,主张应该给每个人的合法的价值追求以平等的尊重,反对以僵化的标准论成败。老庄倡导“去甚、去奢、去泰”的养生之道,使处在现代社会巨大压力下的人们找到了心理寄托和慰藉。 当然,我们承认,老庄的思想中确实也带有一些比较消极的色彩,但面对当今这个功利、急进的社会,老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无疑是更具针对性的,并非我方强加之。

老庄与孔孟哲学

老庄与孔孟哲学 就哲学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言,中国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从子学到玄学为第一阶段,从佛学到理学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题是人心、人性的天道。本文的主旨就是以这些问题为主要线索,探讨老庄孔孟哲学的思想底蕴及其相互贯通——表面上,儒道对立,势若水火,实质上,它们不但同根同源,而且相互贯通。 本文所遵循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一是实事求是,因其固然,以求索各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思路;二是把各派哲学分为人生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并注重其人生观的差异性和方法论的相通性;三是以建立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致思方式为依据,把哲学划分为生命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类,并以此把握各个哲学体系的本质特征——人心有两基本层面,一日生命之心,是心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那一部分(略相当于英语中的heart);二日认知之心,是心对事物的认识的那一部分(略相当于英语中的brain)。以这两者为出发点和致思方式而建立的哲学分别为生命主义(如孟庄)和认知主义(如墨荀)。 春秋以前的文化是一种列国文化,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夏商以前,尽管华夏族的文化发展较快,并得到了一定的传播,但总的说来当时中国境内的各族文化还是相对独立发展的。此为独立发展期。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实行和华夏族对夷人的殖民统治,华夏文化便比较迅速地向周围其他民族进行传播和渗透。此为殖民渗透期,春秋时期随着列国混战、大国兼并,各种类型的文化相互交汇、相互融合,列国文化进入交汇融合期。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和发源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是当时两种最强壮、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它们完全具备孕育大哲学家的文化条件,所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分别产生于这两个地区并非偶然。 中国哲学建立的学术思想背景主要有三:一是天命鬼神观念。它产生于原始社会,西周时期有重要发展。首先是命运之命的出现,其次是认为人事对它有反作用,并开始怀疑它,周公更提出“敬德”的观点,这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出

孔孟老庄思想论述

老庄思想简论 一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 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三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 境界 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 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 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由此,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讲“有物生于宇宙,先天地……吾不知其名,而名之道。”还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老子》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对于世人、对于世俗、对于社会,他主张以“道”为体,所谓“顺道自然”;而道又是一种先于宇宙而存在的东西。有人就会问“道”是什么呢?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但他知道“道”是干什么的。所谓“道”是宇宙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生存的依据,是自然的最高法则。所以人也要顺应“道”而存在,否则违背了规律的下场是世人皆知的;2、庄子主要讲“无为”,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要无为呢?人要无为,那还活着做什么呢?讲道家思想消极最早也就是从此始。但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无为,你就会发现,庄子讲的“无为”不是要你不要做事,反而是要求你只做正确的事,也就是“顺应规律的事”由此可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正如庄子讲“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孟之道:1、孔子主张“行仁政”,以圣人君主为国体,君爱民、民拥君。君主应是圣人之体,体恤百姓,爱惜子民;君主于臣民之间应该类似父子的关系,也就是后人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仪为体制,以伦常为纲教,君主有过失臣民应该提出意见予以纠正,臣民有过失,君主则可以处罚之,臣民不得违反其间规律,否则就是谋反;2、孟子主张“王道治国”,即君主应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满足了百姓需求则百姓安康,百姓安康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朝廷兴盛,朝廷兴盛则社稷无忧。但世俗体制上,孟子依然同孔子为同一主张,既宣扬“礼仪、伦常”。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二者观念的异同。老庄之道在于探索人类社会的最原始,也既最为本的规律,要求人们按此规律办事做人;孔孟之道则是探询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则,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圣人君主体制。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从世俗文化出发,去探求人类社会各近来有一部大片种矛盾的解决方法;去寻找一种怎样才能达到“大同社会“的方法。一说起国学,总是令人想起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著作,其实国学的范围浩瀚淼茫,百家争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却独对老庄之学颇感兴趣。 人们总是喜欢将孔孟之道连在一起说,其实孔子和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孟子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发扬光大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还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这一点他比孔子更接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如果说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话,那么,老庄学说则充满了出世、甚至厌世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其中心思想。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电商1101 1203110121 王佳玲1.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隼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隼”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史上有着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周瑾 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 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 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 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以善为美,美善统一。此善笃实光辉、高明壮美;此美充溢仁德、超拔完善。美善相乐,臻于极致。后世儒家美学绵延传承,皆无悖此根本者。 老庄哲学以"道"为宗。《道德经》中"道"凡七十三见,以宇宙本体为本。《庄子》一书"道"凡三百二十见,以自由境界为尚。老庄之道一脉相承,其殊异亦判然乃现。老子重思重知,偏于思议无限永恒之大道;庄子重行重修,偏于得道之人精神自在超遥。徐复观谓老聃之道以思辨展开宇宙之哲理系统,形上意义至为显著;庄周之道以工夫体认人生之超然境界,艺术精神更足彰明②。"道"在老子为形而上之宇宙根源,为众妙之门、万物之母,故老子偏于察识思议此大本大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静观往复、去蔽归根,方能知常合道、没身不殆。"道"在庄子为超遥自在之人生体验,故庄子偏于体认实修此人生境界。由外天下而外物、外生、朝彻、见独,而无古今,以"入于不死不生"之境(《庄子·大宗师》),自在逍遥、无往不适。 异乎孔孟所成就之道德境界,老庄所成就者,乃形上境界与艺术自由境界也。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林天黎11号 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道家学的现实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

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总目录 第一章孔孟与老庄异同之概说 第一节孔孟老庄存在于我们身边 第二节孔孟老庄在近代的坎坷历程 第三节孔孟老庄在今天的思想文化价值 第二章孔孟老庄的辩证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提示大家要重 视对立面的作用三,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 第二节庄子的“齐物论”相对主义哲学打破独断论的辩证意义 一、“齐物论”之形成二、“齐物论”的本质三、“齐物论”独特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孔子“中庸”论的辩证法思想 一、原“中庸”二、世俗对中庸的误解及辩正三、中庸的利害功用 第四节孟子“中”“权”等辩证法思想 一、“中”是针对偏激片面的二、“权”是矫正保守呆板的三、其他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孔孟老庄辨证思想异同比较 第三章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孟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老子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庄子的美学思想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孔孟老庄的天命鬼神观之比较 第一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论述 第二节孔孟的天命鬼神观38 附一、荀子的天论 附二、董子的“天人合一”论 附三、孟子天道观若干问题初探 附四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天人关系问题上儒道思想的异同 第五章孔孟老庄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经济思想 一、财富观二、生产与流遍概念三、分配与消费观念四、财政思想五、孔子经济思想的总考察六、子贡的经济观点七、《大学》《中庸》的经济思想八、大同、小康论 第二节、孟子经济思想 一、孟子的义利观二、孟子的恒产理论三、孟子的分工和劳动理论四、孟子的财政赋税理论五、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道家的经济思想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及其影响在后世的主要表现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3及其影响 一、孔孟的异同: 相同点: (1)他们都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即道德人格教育。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2)孔子与孟子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孔子注重道义之乐,孟子主张仁政,其实仁政就是礼治,因为仁是最高之德,所以仁政就是最高的礼德。 (3)孔子注重道义之乐,自然之乐,而孟子对自然之乐不但赞同,而且主张普及。(4)孔子虽重礼、乐,反对人的性情是陶冶的功效,但也不忽视自然和人生关系的重要,与孟子重视利用自然以陶冶性情的功用无区别。 不同点: (1)孟子与孔子相比,孟子的新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接在一起。孔子认为人性非全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孟子认为人性是全善的,教育的作用 在于存养和扩充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人人都可以为善,人人都可以为 尧舜。 (2)孔子注重言行,重视感情的陶冶。孟子则认为知言可以辨别理性的得失,常将知言对举,特别注意意志的锻炼。 (3)孔子强调仁礼,是个人修身的必须,而他也最乐意春田宴乐。孟子强调的仁是王道,爱民,是一种实现称霸野心道路的治国方式。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 成一种仁政的学说,由仁爱之心,发展为统治者、最高的领导要关爱自己的百姓, 要施仁政,儒家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 (4)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 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孟子则不同,孟子生活 在战国时期,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 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 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5)孔子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 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二、老庄的异同: 相同点: 1.“道”为世界万物最后根源和具有超验性质的观念。 2.庄子是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并做出了自己的发展。因此,庄子与老子的最大的相同之处 便在于此了。 3.社会批判的立场和返归自然的社会理想。老庄的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比较一致,即老子与 庄子同样都对当时的社会采取批判的态度,对社会充满了怀疑与不满,对时局的无常,对于百姓的疾苦,都是切身体验的,因此对当时社会制度必然是充满忿恨之情。这一批判的锋芒,主要是指向两个对象:一是当时的统治者,一是为当时统治者推崇、采用的儒家思想。摘自《老庄异同论》崔大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 苏东坡买来了一头牛,还有锄头、水桶、镰刀之类的农具,那是一个农民的笔墨纸砚,收纳着他的时光与命运。劳作时,苏东坡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汗。第一年种下的麦子在时光中发育,不断抬高他的视线,让他对未来的每一

天都怀有乐观的想象。孔孟老庄、四书五经,此时都没了用场。他日复一日地观赏着眼前的天然大书,对它在每个瞬间里的细微变化深感痴迷。 人生如蚁,他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天天要为五斗米折腰。 一 公元1082年,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在黄州,等着苏轼书写。 “天下行书第一”,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四百年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写下“天下行书第二”——《祭侄文稿》。 在我看来,被称作“天下行书第二”的,应该是李白《上阳台帖》。当然,这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艺术没有第一名,《兰亭集序》的榜首位置,想必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有关,但假如它永远第一,后来的艺术史就没有价值了,后来的艺术家就都可以洗洗睡了。

当然我们也不必那么较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第一。 无论怎样,《寒食帖》,这“天下行书第三”,要等到《祭侄文稿》三百多年之后,才在苏轼的笔下,恣性挥洒。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稿已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唐代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褚遂良临绢本和定武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则都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之间,有五代杨凝式,以超逸的书美境界获得了显著的历史地位;有梅妻鹤子的林逋,书法如秋水明月,干净透澈,一尘不染;有范仲淹,“落笔痛快沉着”。他们的作品,故宫博物院都有收存。其中范仲淹的楷书《道服赞》,笔法瘦硬方正,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说它“行笔瘦劲,风骨峭拔如其人”,《远行帖》和《边事帖》,一律粉花笺本,亦在清劲中见法度,一如他的人格,“庄严清澈,信如其品”。 但宋代书法的真正代表,却是“苏黄米蔡”。苏轼《寒食帖》,则被认为是宋人美学的最佳范例。

孔孟的儒,老庄的道,与中华佛教的区别

孔孟的儒,老庄的道,与中华佛教的区别 引子: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自伏羲氏,画八卦,分阴阳,制嫁娶,肇启文明;而后仓颉造字,文王拘羑演易,定礼乐,中华文化始成定制。春秋、战国之时,风云际会,百家争鸣,中华文化一片繁荣昌盛。后佛学西来,为我中华所接纳,融入其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还是重要的一部分。2000年来,百家逐渐消亡,只有儒、道、释三家,异彩纷呈,愈益精彩。 正文: 自开辟鸿蒙,三皇五帝之后,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春秋之末,孔子开坛讲学,儒家始传。道家老子、庄子一脉相承,而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一路逶迤而来,加之皇权加持(汉明梦传,白马建寺),于我中华驻足,不断发扬光大。 至此,儒、道、释三家遂成我中华显学,贯穿中华文化的命脉;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中修炼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哲学,健康的心态。下列简释三家文化的区别。儒学:以教化为核心。道学:以治理为核心。佛学:以大爱为核心。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精进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遵从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舍得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修德、守本、淡泊。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 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天堂,一 念地狱。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资料讲解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 现实意义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林天黎 11号 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道家学的现实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一中2019——2020年高二年级备战下学期期末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一中2019——2020年高二年级备战下学期期 末考语文模拟卷四(解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目前,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现在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是把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正是我们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应当发扬光大的原因。 ②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既不能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实际上,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全断裂。 ③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承载着丰富的审美经验,由这些经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论,乃至审美经验本身,值得中国当代美学和世界美学加以继承。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已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心理。因而,对于它们的继承与弘扬,是当代学人之使命所在。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譬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在当下依然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古代的戏曲小说和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得以再现;古代的器物造型等可以为当下的设计提供启示和灵感,等等。 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含着启迪学者智慧、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中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思想及其价值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思想及其价值 引言 自然主义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与核心价值。自然首先是指自然而然的原则,其后具有自然界的含义。道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是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的立场来看待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存,人与自然本质同源,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反对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对矫正现代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弊病有重要意义,对当代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建构环境伦理具有独特价值。 内容与内涵 “自然”本是道家首创的独特概念,自然最先出现在《老子》中,战国中期以后使用渐多。“自然”一词的最初意义不是指自然界,其本意就是“自己如此”,“自然”的原始意义就是自然而然,其运动发展没有原因可言,也没有外力干预作用。道家讲自然,并不是排斥一切人为,而是主要指人类应按自然原则做事。老子所讲的自然恰恰是人类社会中的自然,是人类行为中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提倡自然是对人类社会行为提出一种方向和理想,而不是提倡“不做事”。老子之自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没有人类文明的自然状态,不是与“人类”或“人为”相对的概念,而是与勉强、紧张、压迫、冲突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值得追求、向往的状态,也就是一种价值。 老子思想最深刻的体现就在于自然无为的精义,无为是构造自然和谐完美状态,具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良好品质,天下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在无为的状态下成为和谐的整体。“无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无为的根本含义就是尊重自然。在这一点上,庄子和老子一脉相承。庄子反对人们以“鲁莽灭裂”的残暴手段肆意破坏自然,主张在顺应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条件生产财富。 道家思想中包含不少对自然的客观认识,但主要方面却不是提倡认识自然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而是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因此从“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中发展出自然主义。这里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界的自然,更是因其自然、顺其自然的思维习惯,同时也是富有诗意的人生态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主要表明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融为一体,人顺应自然、因应自然而生活。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之一。庄子继续并发挥了这一传统思想,他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天地固有常 1

孔孟思想与老庄思想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