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置身于这场颇具规模、自上而下、鲜明地体现着国家意志的课程改革,作为一名热爱教学的我感觉是既激动不已又惶恐不安。激动的是赶上了课改的好时机,不安的是自己两手空空,以什么去迎接课改,拿什么去献给课改。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全国又处于新一轮的教改浪潮中,2006年下半年浙江省也开始了新课程改革。面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史上这次空前的课程调整和改革,全省高中政治教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刘程改革实践中,在这种积极参与课改意识的影响和实践的作用下,全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了提高。

从高一政治新教材实施及近两个月的实践对比不难看出,新的课程改革象是给传统的政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生剂,从而涣发了勃勃生机。但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及实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新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从教育改革的观念上看

教育改革与教师固有的价值观和教师实践的矛盾是影响新教材使用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从根本上改变是非常艰难的。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也就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

(二)从新教材内容本身上看

(1)新教材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简缩本,每个题目背后都包含了许多知识点,课时不够用。如,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材有两个框题,按新课标要求只有两个课时的授课时间,但实际内容却很多。如第一框,“揭开神秘的面纱”有三个目题,即“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按教学参考书里的教学提纲讲,三个目题中就有11个子目题,而每一个子目题中又有若干个问题需要展开说明和分析。讲第一个目题“货币的含义和本质;最后分析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作为第二个目题”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讲六个方面,流通手段讲四个方面,其中还要涉及两个公式(物物交换:W—W;

商品流通:W—G—W),并要说明两者的区别。在第三个目题“纸币”的内容中涉及五个问题,其中最难讲的是“名词点击”里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要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名词,并让他们知道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课堂上几句话是无法讲清楚的。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么多的内容,同时包括与学生探究活动及知识的巩固,老师们用1课时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模块的量太大,限制了教学思考的空间;教材知识点太多,每个课时的内容也安排得太多,以至普通学校无法正常完成。教学课时紧张。对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都是十分不利的。新教材中大量材料、名词、理论观点都是教师以往教学没有接触到的,需要为他们补充知识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材中体系不是很完备,前后知识点间逻辑关系不是很好,不配套:课本所述的和知识比较基础,但课后的题目有的难度大,且同课本所学内容进度不符,把高考原题照搬过来,对刚刚学习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讲,其难度定是过大了;还有与教材配套的经营活动习册将以前的旧题、高考题等不管进度难度地拿来,内容好多太深、难度大,对学生的适用性不好,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教材中所配习题基础题量还应大一些,以便于不同类学生选择。

(2)新课程淡化了理论,打破了原有的理论体系,表面上看好像简单了许多,但实际上却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如,教材第五页的框题中写到“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问: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旧教材讲完商品流通时出这个题目没错,因为那是讲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之生。而现在教材发生了变化,商品的内容放到了后面,学生在没有学习商品的有关知识就出这个题止,教师讲起来难度很大,学生即使能记住,但也难真正理解其内涵。

(三)从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看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困惑的是如何把握教材的“度”。面对新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迷惘,心底仍觉有一些沉重。一方面是教与考内容与标准的不统一。从新课标的要求和参考书练习给出的样题来看,内容过于偏低、偏易,这是否符合将来的高考?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不是一般的水平考试。目前高考新大纲迟迟未出台,今后的高考到底怎么考,谁也说不清楚。另一方面是改革

的不同步、不配套。旧高考大纲的要求与新课标要求相差甚远,二者空间距离较大,教师普遍感觉不好把握。如果完全按新大纲的要求上课,等到新的考试大纲下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自己学生的高考成绩;如果还按旧的考试大纲要求上课,就要对新教材增加许多内容,这样做不但课时不够,而且还会失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面对着这些不确定因素,一些教师采取际观望的态度,走一步看一步,小步去,稳步走,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出了各自的调整。

(四)从教材与课堂管理,课堂效率的关联上看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课程专家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但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部分老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前虽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有什么错,把老师讲的背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收获。而现在课堂上谁说的是对的呢?

学习气氛空前活跃,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一节课发言的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的学生的面并不广。课改让部分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这样他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思考问题,以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和同学更多的掌声;而另一啊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这样下去就隐伏着一种危险:学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过去的课堂教学,一般都预先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都围绕一目标来展开,教学目标过于明确、单一,教师的作用就被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将受到扼制。所以人们批评过去的教学像表演,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老师简直是在背台词,学生也是根据课前排经营活动按部就班举手发方,显得很“假”。现在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使课堂上不可预料的因素比以往大大增加,可能导致课堂的“失控”即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五)从教学评价制度看

教育评价历来是教育改革的瓶颈。“评价方法不改,教育改革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现在,新教材已经开始使用,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激励和改造的功能,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但是,现在许多地方教学评价跟不上,学校对教师仍然是以高考成败(成绩)论英雄,致使教师是无休止地去争时间,抢课时,片面追求升学成绩,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的发展。

目前,很多学校还在依照传统的轨迹运行,不但星期六上课,甚至星期天也在上课,研究性学习如同摆设,成了一种形式,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很难落到实处。这些现象在根本上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六)从教师培训结果看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就是说教师要经过培训才能上课,这对新课程的改革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从培训的结果看并淌有达到已有的目的,对被培训者来说收获并不明显。因为培训中宏观的内容多,微观的内容少;理论的内容多,可操作的内容少,对培训缺少针对性,自然就缺少实效性。

二、如何才能使用好新教材

(一)以建构主义现论指导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始终把教学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其中,教师与同伴都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这一理论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指导新教材的使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观念一变天地宽。作为教师应认识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与时俱进,才能给学生创设出宽松、民主、自由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研讨等。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激发强烈的思想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种灌输。学生认为,课就是课,生活就是生活,完全是两码事。只要记住老师所讲的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样做,是没有人管你的。这样,就造就了一个个在课堂上和在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

思想政治新课程突破了“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它是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使“思想政治”课上所有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课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或他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课后,学生在讲演、讨论、模仿等活动中深化了思想认识,有关道德信念通过生活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中。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地点冲出了小课堂,走向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再局限于45分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学生就受到了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三)按照课标要求,采取互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过去的教材为用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在政治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

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另外,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使用着新教材的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而如果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民主、平等思想的话,是不可能实现这种转变的。

(四)在新教材使用中,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要求要有所不同;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要求也要有区别。如,综合探究课访问演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的内容和题目。

(五)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多媒体手段,以更多的知识信息充实课堂教学

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一定要贯彻新课标要求,不能讲的太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总之,课堂教学理应是由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而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教师不仅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多个环节,而且也应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为学生铺设表演的舞台。新教材非常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亲身体会与同学分享,可以创设情景要求学生针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为企业寻找出路。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模拟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角色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总之,因为老师的不告诉,我们的学生可能获得的将更多。

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它需要力度、需要推动,需要奋力前行的精神,同时也需要协商、妥协和包容。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也给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施展才能的发展空间,愿新课程和实施新课程的老师们互相见证彼此的成长。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出路置身于这场颇具规模、自上而下、鲜明地体现着国家意志的课程改革,作为一名热爱教学的我感觉是既激动不已又惶恐不安。激动的是赶上了课改的好时机,不安的是自己两手空空,以什么去迎接课改,拿什么去献给课改。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全国又处于新一轮的教改浪潮中,2006年下半年浙江省也开始了新课程改革。面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史上这次空前的课程调整和改革,全省高中政治教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刘程改革实践中,在这种积极参与课改意识的影响和实践的作用下,全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了提高。 从高一政治新教材实施及近两个月的实践对比不难看出,新的课程改革象是给传统的政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生剂,从而涣发了勃勃生机。但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及实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新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从教育改革的观念上看 教育改革与教师固有的价值观和教师实践的矛盾是影响新教材使用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从根本上改变是非常艰难的。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也就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 (二)从新教材内容本身上看 (1)新教材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简缩本,每个题目背后都包含了许多知识点,课时不够用。如,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材有两个框题,按新课标要求只有两个课时的授课时间,但实际内容却很多。如第一框,“揭开神秘的面纱”有三个目题,即“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按教学参考书里的教学提纲讲,三个目题中就有11个子目题,而每一个子目题中又有若干个问题需要展开说明和分析。讲第一个目题“货币的含义和本质;最后分析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作为第二个目题”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讲六个方面,流通手段讲四个方面,其中还要涉及两个公式(物物交换:W—W;

最新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第四实验小学李元元 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刚接手一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孩子的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在教学的同时有了一些困惑。 1、在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孩子们的差别太大,布置同样的任务,有的学生十分钟就能完成任务,然后无事可做。有的学生很长时间也完不成任务,可又不能置之不理,老师要等他们很久,所以总有很多时间浪费在四五个学生身上。例如:拼音的教学。有的孩子上学前已经学得不错,可有的几乎不懂。在教学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时,已经会认的孩子觉得已经会认了,于是没有学习兴趣,学得浮而不实;而不会的孩子呢,跟着会的孩子会读,一单独认,又不会了。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每节课抽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多练习,在以后的课文中也要多多的渗透拼音的拼读。 2、在教学写字开始,我通过图片画面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什么是不正确的姿势,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同时,我还结合坐直姿势告诉他们写字姿势不正确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害处。可我发现现在孩子写字时,执笔的方法是千奇百怪,坐姿是五花八门。每次一到写字时间,我都要苦口婆心地叮嘱“一寸,一拳,一尺”,还经常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他们,“xxx 小朋友写字姿势真漂亮!”话音一落,能看到很多孩子齐刷刷挺了挺腰板,抬了抬脑袋,调整了握笔姿势,可坚持不到3分钟,又故技重演。每节课都要多次提醒孩子们用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 3、我们总是提倡要共同发展,但是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是优等生在动脑、在发言,有时专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后进生发言,虽然能答上来,但一节课

下来,很难把课上的知识全部掌握。有时为了让差生能多掌握一些,有的题目或内容要多讲好几遍,这样一来好生又是在浪费时间。我听说过一句话:“学生是什么材料就培养成什么材料”。话虽这样说,可分数的成分占得越来越重了,老师只能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每天死拉硬拽得让他多学会一分,看着他们勉为其难的样子,我也替他们难受。可是一个班五六十人,这课堂我要怎么才能把握?要让学生得到锻炼,要照顾大多数,要完成教学任务,要学好基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一切的一切,我怎么样才能协调好呢? 4、前几天,让同学们做了做汉语拼音测试卷,一看,都是挺难的题目,拼音和字连线,找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拼音和图连线。之前我从未讲过类似的题目,所以每个题目我都带着同学们读了读告诉他们怎么做,可是好多小孩子理解不了。针对这种现象,我觉得首先老师得多讲几遍题目,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目可能不知道无从下手,多理解题意;二是让他们熟练拼音的品读,即使是教了,可能有同学不会品读,就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5、班级管理中如何处理好乱丢东西的习惯。 每节课下来,总有几个同学捡到铅笔橡皮,讲桌上一堆铅笔和橡皮,如何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文具这成为养成好习惯的第一步。每节课下了课让他们自己捡垃圾,收拾文具,整理课桌,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同学找不到铅笔橡皮,课桌底下纸屑一堆。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困惑与意见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的困惑与意见 云霄县下河中心小学高淑琴 教了四年的数学,却接触了两套不同的数学教材,使用新教材还不到两个学年,通过近两年新教材的实践及对老教材的回顾,感触颇多。老教材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教师能容易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但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应用融汇贯通,好像是为学算理而学数学,给人留下“学数学没多大用处”的错觉。新教材不管是例题的讲解还是习题的应用,大都配有彩图,图文结合,不但丰富有趣而且富有时代气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它还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好的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化教育思想,新教材的编排理念时刻要求教师们准备新的教材观,采用新的教学观。对我们这样一线教师们是个挑战,它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摸索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积累新的教学经验。在两年的新教材摸索中,常常会对自己的教学产生质疑,由此我想谈谈心中的困惑和自己的一些建议: 1.教学设备的欠缺,使教材情境图无法完美地发挥它的效能。 每一小节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生活情境图,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在倍感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如新六(上)P43页《比的意义》,教材从“神州五号”这个国家重大的事件中引出国旗的长与宽的同量关系的比,以及路程与速度不同量关系的比,从而认识了比的意义,它与除法这间的关系,结合国情,很有教育意义。又如“合理存款”情境图也生动形象。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各种情境图所说的内容加以系统地认知,而且教师也很难掌控学生观察情景图的注意力。如果能将这些情境图用多媒体将之展示出来,加以引导和系统的叙述,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才能使情境图的效能得到淋漓地发挥,而这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还是个渴望。 2.例题中的题型少,解决问题里的例题大都以一两步简单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新解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新解读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袁安慧 所谓教材解读,就是指教师在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反复阅读、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整理出教材内容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实际问题、逻辑结构和思想方法,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从而掌握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弥补其缺陷的活动和过程。思想政治课教材解读的主要对象是课本,但它不仅仅是课本,还包括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文件、时政材料以及经典著作等一切有关资料。 在传统的课程观下,教材成了知识的权威、好教师的标准是会“教教材”。因而,在这种课程观指导下的教材解读,就是对教材文本本身的分析、挖掘和再现,重视知识性,而忽视了能力;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解读必然是封闭的、单向的、独断性的。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而不是单向的。它统筹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谋求逻辑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注重启发引导并重视学生主体的民主参与,建构精心预设与灵活生成的相统一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呈现和展示的是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教材已不再是教材文本与师生的阅读——明理的关系,而是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的对话关系、伙伴关系、共同成长的关系”。 ①就是说,教材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教材是为实现一定课程目标而精心编制的、负载着一定知识和信息,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进行对话的文本。好教师的标准不再是会“教教材”,而是会“用教材”、“选教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过程中,既尊重教材,又依据所教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对教材做一定“改造”。因此,我们对教材的解读应该有一种新的理念和方式。 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解读,其意义重大。它有利于于教师切实把

高中政治新课改论文

高中政治新课改论文-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思考 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江苏省进入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已经一年,这对于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高中教师和2005级的高中学生,尤其是对高中教师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我们面对的是全新的教育和教学,如何解读新课程理念,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何解决教学实践中即将凸显的问题是我们每个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实践思考 2005年9月,江苏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教育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对于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应该如何深入理解新理念;怎样抓住这次教改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等。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政治课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新课程新理念 1、新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2、新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为此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四个必修模块都体现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新导向。课程标准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此先导有如下特征:时代性,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时代特征相统一;针对性,即思想教育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开放性,即新课程内容与创造性思维对接。 4、新课堂。构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课堂不仅实现知识转移和传递,而且让学习者主动地沉浸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让“生活”走进课堂,在理解具体知识中充分做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新时代呼唤新课程的到来,新课程凸显新的教育观念,这就是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老师在整个教学中,要树立生本意识。我们如何贯彻这些新观念呢? 二、政治课教学实践的探索 高中政治课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来构建知识体系,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构建“生活——教学——生活”的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设计的多维化。 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附属品,虽然有时在教学目标上也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注重的也是掌握、理解、分析书本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因此,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单纯的注重书本知识转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治新教材根据生活逻辑编写淡化了学科知识体系,但决不意味着可以不要这些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绝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识记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及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含义等,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经济生活》的基础,需要透彻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一年级计算能力差的解决途径 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将直接影响他以后的计算能力。但是,通过教学发现学生计算速度慢且正确率低,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熟练、正确、会。虽然没有速度上的要求,但速度太慢是达不到熟练的。 计算能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把握不到位。现在的计算课,都是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有些学生流连情境,教师不能很好的处理,致使时间紧张对算理的掌握不够。二是在算法多样化的认识上有偏差。部分教师总认为方法越多越好,这样只是注意了算法的数量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结果学生对每种方法的计算都会一点但每一种都没有掌握。三是新教材的练习题少,练习题量达不到。 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加强学习,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课标是方向,教材是基础,学生是根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做到脑中有书,心中有生。因为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教师自由驾驭课堂的基础,对学生的了解是决定教学方法的关键,课标中也指出:“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激励学生是教师永远的工作”,只有这样步步扎实到位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2、教师对计算类型进行归纳,并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的计算类型可以归纳为一下:10以内的加法、减法;十几的数的组成;十几加几或减几(不进位、不退位);十几减十几;20减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步计算。由于小学生容易遗忘,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要经常讲,每天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如果学生是方法错误,要进行个别辅导。 3、视听结合,加强口算的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的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看,想,说,得出结果,听算则是通过听,记,说出得数。课堂上常常要进行视算和听算这样的口算练习,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对学生常常错的题进行个别跟踪。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孩子常常错同一题,可以把学生喜欢错的题记录下来,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说给他答一下,多进行几次,学生就能够记牢了。 5、严格训练,养成习惯 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后要检查。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持之以恒,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加强计算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的计算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高中政治学科高考知识点总结(强烈推荐)

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 1.货币的内涵 (1)商品的含义和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所以,货币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则出现通货紧缩。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和工具: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结算中经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使消费更加简单、方便、高效、安全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在我国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2)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①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手段;②股票、债券等外币有价证券;③其他外汇资产。 (3)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用100单位外币能兑换多少本币表示。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为物价稳定,对外为汇率稳定),能让人民生活安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价值规律 (1)价格的含义:价值的大小叫价值量,价值量用货币表示叫价格。 (2)影响因素:①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现象,处于买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处于卖方市场。 ②价值(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间接因素:气候、时间、政策、宗教、习俗等,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价格的。 ④其它因素:货币的发行量(过多,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过少,价格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国家经济政策(利率、税收、价格政策等)。 (3)价值规律:①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普通商品(耐用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生活水平降低;

初中数学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心得

初中数学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心得 发表时间:2015-02-02T10:32:50.43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期供稿作者:孙亚芳 [导读] 新课程的实施,为每个教师的成长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孙亚芳 新课程的实施,为每个教师的成长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促进自我发展,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面对新课程的各种挑战。新课程强烈呼唤教师的“自我”觉醒,要求教师更加自觉地形成投身课改的内在动力,并在执行新课程、建设新课程的同时,更加自觉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活增添新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与新课程共生共长。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现将我在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认识新教材 1.新旧课本内容上,新教材较以往更广泛,它涉及到了概率,视图与投影,专门增设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数据的处理等内容.从内容体系上来看,编排顺序与以往也有较大差别,如在几何证明中,把学生学会证明书写格式及要求放在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内容之后学习。 2.新旧课本在知识深度上相比,新教材有一定程度下降. 3.新课本较旧课本知识理解程度要求进一步加强,教材也更贴近生活. 4.新教材更注重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及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关系来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用拼图来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证明勾股定理的多种方式,使认知更符合学生实际. 5.新教材的练习量较以往大幅减少.阅读材料更丰富,涵盖数学趣题,如博奕问题,数学史,数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新教材处处透视着一种人文精神,处处洋溢着一种鲜活的时代气息。 二、正确用好新教材 1. 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 准确地理解教材,恰当地运用教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新教材给了我们教师更广阔的自主创造的思维活动空间,丰富多彩的讲授方法、学习方法,靠我们教师去恰当地把握和运用。教师应着重于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的规律和编者的意图上来把握教材,真正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全面调查”这一节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会取得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采取学生自主操作、教师适时引导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现场调查,整个过程活动化。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团结一致,积极投入的精神。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如同一个题目可以多途径求解,也可举一反三一样。新教材不仅要求教师会教教材,而且还要求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认真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新教材自身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理、修改和调整。如:七年级(上)第一章的股票指数走势图对于没有炒股的大多数教师来说是陌生的,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是"找不到感觉",因此许多教师把它改成本地气温变化曲线图,改成本校历年初中招生人数折线图等,这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打破了学科界限,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有教师到学校附近的包装印刷厂,搬来包装盒的半成品让学生折叠操作,把课堂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紧密相连。在教《9.1生活中的轴对称》及其他几何图形时,许多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网络资源,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初中数学“新教材”使课堂活跃起来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活动,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且学会学习。数学活动应该始终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如在教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中,我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建立轴对称的概念。通过剪纸、画图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在学完概念和性质后,我又安排了如下的一个活动。 1.口答:(1)在你学过的数学符号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等)(2)如果把一个标点符号看成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哪些标点符号是轴对称图形?(!……——《》()等) 2.分组游戏 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四个大组,在黑板上轮流写,每人写一个,写对一个得1分,写错一个扣1分,最后总分高的获胜(总分相同则所用时间短的获胜)。 (1)如果把一个字母看成一个图形,请写出26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 (2)如果把一个汉字看成一个图形,请尽可能多地写出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田、中、申、日、人、由、回、巨、个、十、一、大、出、且、王……) 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气氛已可想而知,达到了高潮,既调节了情绪,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还起到了与其他学科知识横向联系的作用。通过活动后的归纳小结,更使知识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教师普遍认为“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情绪已明显降低,课堂上学生更加活泼,把数学课真正当成自己展示才能、探索新知的场所。学生的乐学、亲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切。学生的好学也促进了教师的乐教,教师往往为自己能成功地组织一堂课的活动而感到自慰和欣喜,有时更会和学生一起融入其中,这样,课内外学生和教师都“玩”起了数学。

(完整版)高中政治教材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关系)。 (4)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 (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3)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 难点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 (2)政治的实质和根本属性是? (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简单分析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关系,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 思考: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两个方面想一想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一、国家的介绍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因此国家是历史范畴,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性质,又被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浅谈高中政治新课改

浅谈高中政治新课改 今年我省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半学期的具体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使的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虽然新课程具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社会底蕴。但我们教师也不能仅仅从教材的方面去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新的教材最终也会变成旧的教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周围的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紧密联系起来。让教材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当中去。从而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应一如既往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 每一门的学科教学时都应该要注意学科性,没有学科性的话就体现不出其科学性,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学科特色,而我们的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新的课改下我们的政治教学还应该重点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教育这一块,应该要充分利用教学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突出政治课的特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 例如,我们在组织第一单元的“正确对待金钱”探究性活动时举了最近的陈良宇、一些腐败分子案例,同时又举了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例子。通过这两者的对比既让学生认识到获的钱财必须取之有道,同时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样就做到了一举两得,达到了教学时不仅体现了知识性同时又实现了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往往对我们政治课教学的无味与空洞的说教感到极其的厌烦,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我们新课改就是避免政治和生活和社会相脱节,实践也证明,根据新课程的特点,恰如其分的设置各种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还能提高新课程的落实效果。 例如,我们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节里的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假设我们高一(8)班于2000年时成立一个水果有限公司,里面机构有营销部,市场调查部,董事会和附设一个水果加工厂等。同时把班级里的同学按组分为有营销部,市场调查部,董事会和水果加工厂等。本公司通过竟标承包了我们学校后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差及解决方法 伊旗第三小学张彩琴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将直接影响他以后的计算能力。但是,通过教学发现我们的学生计算速度慢且正确率低,《大纲》中对计算的要求分三个层次:熟练、较熟练、会。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熟练、正确、会。虽然没有速度上的要求,但速度太慢是达不到熟练的。 计算能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把握不到位。现在的计算课,都是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有些学生流连情境,教师不能很好的处理,致使时间紧张对算理的掌握不够。二是在算法多样化的认识上有偏差。部分教师总认为方法越多越好,这样只是注意了算法的数量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结果学生对每种方法的计算都会一点但每一种都没有掌握。三是新教材的练习题少,练习题量达不到。 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加强学习,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课标是方向,教材是基础,学生是根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做到脑中有书,心中有生。因为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教师自由驾驭课堂的基础,对学生的了解是决定教学方法的关键,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情大于天”,课标中也指出:“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激励学生是教师永远的工作”,只有这样步步扎实到位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2、教师对计算类型进行归纳,并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的计算类型可以归纳为一下:10以内的加法、减法(如3+4;5-2);十几的数的组成(如10+3,14―4,15―10);十几加几或减几(不进位、不退位)(如15+2,15-2);十几减十几(如18-12);20减几(如20-3);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如8+4,12-5);两步计算(如5+6-7)。由于小学生容易遗忘,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要经常讲,每天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如果学生是方法错误,要进行个别辅导。 3、视听结合,加强口算的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的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看,想,说,得出结果,听算则是通过听,记,说出得数。课堂上常常要进行视算和听算这样的口算练习,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对学生常常错的题进行个别跟踪。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孩子常常错同一题(如有的学生总喜欢算6+8=15),可以把学生喜欢错的题记录下来,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说给他答一下,多进行几次,学生就能够记牢了。 5、严格训练,养成习惯 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后要检查。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计算和实际生活、情感态度相联系;

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2分) 31.参考答案 (1)经济学原理: ①市场的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价格垄断是企业主体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伤害他人利益。(2分) ②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2分) ③宏观调控。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命令进行罚款。(2分) (2)政治学原理 ①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2分)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2分) ③政府依法行政,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分) 32.参考答案 ①教师要目的明确。“时事评析”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一课题。(3分) ②课堂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但不能偏离课堂教学主题。可以通过“新闻播报”、“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组织。(3分) ③课堂活动要有逻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评析的难易程度的逐渐深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分)

④教师应具有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学生针对时事的评析汇总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也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3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 33.参考答案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答案,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以突出问题性、突出 探索性、突出主体性为特征。(4分) 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该教学设计中的探究性问题比较新颖有趣,能够 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4分) ②该教学设计中的探究性问题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4分) ③探究性教学的问题设置要难易适度,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原有的各种片段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的联系, 逐步形成比较确切的概念和原理。该教学设计中通过第一组探究性问题的分析 不能全面得出所给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比较局限。(4分) ④探究式教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验证等。该教学设计中的第二组探究性 问题“是意识直接创造了电动车遮阳伞吗”探究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 探究。(4分) 34.参考答案 (1)取得的成绩: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教学中的困惑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教学中的困惑 上山小学邱丽鸿 在送走一个毕业班后,这学期我接受了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从六年级到一年级,真的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经历,以前,只要一句话,学生就能将你要办的事做得妥妥的,现在,一件小事,就得重复好多遍,还不一定办好。重点是我们学校,全是外来农民工子女,家长配合度极低,再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根本就没上过幼儿园),因此,我在教学的同时有了许多困惑。 1、今年的一年级语文教材课本,可和往年大不同,从外形上看,比传统的小学语文大了许多从内容上看,教材使用了“识字在前,拼音在后”,专家们说:孩子们首先入学有一个入学的适应期,这个入学适应期之间开始学拼音,因为拼音比较枯燥都是一些字母,所以说家长在孩子学拼音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烦恼。觉得孩子们有的地方学不会,或者说中间有很多孩子学的比较慢,容易上火,拼音滞后了以后,可能这个担忧就不必要有了。因为第一单元首先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学语文,紧接着是个识字小学,什么水、火、口、天、地、你、我、他这些。这些都是孩子生活中比较熟知的一些汉字,就减轻了他们学习中的一些压力。等这个入学的适应期过去以后,基本就是开学的一两个星期了,然后再开始学拼音。孩子们从心理上说,或者说从他们的认知特点上来说,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家长在这方面烦恼会少一些。 但我的困惑是:在识字过程中又穿插拼音,孩子们拼音还没学,怎么拼读?应该来说,在城市,或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些都比较适合,因为孩子们幼儿班学过,但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我们学校,全是农民工子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幼儿班只是让家长更放心地去打工,而不在乎孩子学了什么,还有一些孩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总结 高明四中龙建书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开始使用按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这标志着我们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三年以来,我们思想政治科全体教师,坚决贯彻新课改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一、深入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培训教师提高素质。实施新课改前后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外,主要采取了两种培训学习的形式,自学和集中辅导,以自学为主。我们按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规定的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自学的提纲进行学习,并限定完成的时间,并写好自学笔记和体会,定期交流学习体会。我们科组先后开展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等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培训,我们初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制定的课改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走进新课改 1、确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宗旨。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

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成为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课堂教学目标上,坚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三维”是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4、转变教学方法,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到实处,体现在每一个课堂教学中。主要做到:(1)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3)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

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困惑

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困惑 现在的一年级教材的教学内容似乎难了很多。100以内的加减法,从编排来看,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下册用口算,二年级上册用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必须要求学生口算。在我的印象中,教学两位数加减法时就开始学笔算了。口算比笔算简单一些吗?口算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吗?我不是很明白,只是知道让老师教的很苦。经过一个学生的努力,全班21位学生,有20位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两位数加减的口算,还有一位学生女学生没有办法掌握口算技能。在老师的监督下,这位小女孩能够用这么两种方法来完成计算任务,而且正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用数指头的方法来计算;如果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勉强教给她的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 对于问题解决,灵活度和开放度比起以往的教材不知提高了多少难度。以往的教材中,对于解决的问题,不是减法,就是加法。现在呢,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了,解决的问题有多余信息的,有为以后乘法奠基的相同数连加的,有为以后出发奠基的相同数连减的,有比多比少的问题。应该说,比多比少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已经是一个难点了,可是还有那么多类型的问题。 还有人民币的认识,小孩子上小学了,认识人民币,哪是100元,哪是50元、20元、10元、5元等,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偏偏是我们认为给小孩子教了这么一点还不够,要把与人民币认识有关的知识都要教给他,只怕小孩子在日常生活的交易中吃亏。如100元换几张20元啦,几张5元啦,3元5角+8角等于几元几角啦,天呀,一年级的小孩能很好的认识人民币已经是很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塞这么多东西呢?我真是不理解,新课程改革,改掉难、繁、偏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小孩真的很简单吗?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是怎样做的?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我们运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数学素养”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心中养成。最终让孩子把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首先,在这堂课开始运用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贯穿这节课。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始出示学生已知的复习题。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这三点基本内容、通过让学生找、

部编教材教----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建议

部编教材教----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建议 导读: 2019年10月18日,温儒敏先生在第十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上发表讲话,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和语文教师业务提升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减轻使用统编教材带来的压力 统编教材改动比较大,老师们拿到新教材,看到许多课文是新的,体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这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所以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开使用的步子应当稳一点。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学就来个天翻地覆。使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这是时代要求,大家对语文教学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进教学。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那并不符合事实,别把语文老师弄得“灰头土脸”。其实我们就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要尊重历史,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有所发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校或者班级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与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让我们的教学更上层楼,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这需要时间,不可能靠几次培训就解决问题。 使用新教材,我不赞成一哄而起搞“运动”,不赞成形式主义,不赞成“一刀切”。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差的,也可以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后老师才拿到教材,时间这么紧张,现在对新教材还来不及熟悉和消化。应当容许先尝试采用新方式教一两个单元,积累了经验后,再把新教法推开。全国那么大,地区差异也大,办学的条件不同,要给学校和老师一定的选择权。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学方法要变化和适应,最主要的还是教学观念要更新。要理解新教材“新”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变化,有什么学理支持。建议大家备课时,认真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教材对照着读,以加深对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的理解。因为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是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编写的,如果说有创新,那是新课标要求之下的“新”;如果说新教材存在某些缺失,可能是课标的精神“转化”为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新的初中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主要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但也显然接受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某些新理念。所以初中和小学老师也有必要研读一下高中新课标。把新教材和新课标对照研究,才知道教材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和创新,这些变化、创新是源于哪些理论、政策的要求。这样,我们对于如何用好新教材,站位就会高一些,而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在全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在着手研究如何实施新教材提出的那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这种研究和讨论是必要的,有些问题和困扰的解决会有一个过程。我想讲几点意见,澄清一些误解,让新教材使用和教学改革更加切实可行。 如何理解“学习任务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