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编者按: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全球产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与前三次产业转移不同,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可能对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策划了这一专题,希望对读者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一些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发达国家

“逆向”产业转移目前来看规模还比较小,未来是否会主导整个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不好判断;这种“逆向”转移的不是一般的产业,往往属于高端制造业。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全球产业大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美国首先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使得美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美国将其国内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等转移到日本和西德,以便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西德通过承接美国转移的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期,

日本、西德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日本和西德将不适合本国发展的如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向东亚及拉美的一些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输入地的东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契机,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在继续承接发达经济体转移出来的高科技产业的同时,也把部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悄然发生。相比前三次产业转移,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产业转移方向发生了变化。在本次产业转移中,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等计划,在此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继将海外生产线迁回本

国,或在本国投资兴建新厂。不过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逆向”产业转移目前来看规模还比较小,未来是否会主导整个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不好判断;二是这种“逆向”转移的不是一般的产业,回流到发达国家的产业往往属于高端制造业,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技术领先优势。

全球范围内资源与成本的变化是催生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

吸引制造业回流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来说,是重新恢复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有所放缓,发达国家一直居于技术的高端,生产率较高,吸引了一些产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

本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是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造成重创。为挽救经济,发达经济体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吸引产业回流。2016年2月,在赢得总统连任之后的首次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再次强调了制造业回流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的首先任务是让美国成为吸引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

吸引制造业回流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来说,是重新恢复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重

要手段。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危

机使得美国意识到原来依靠金融创新的虚拟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的制造业才能将美国带回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同时,在美国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吸引制造业回流也是改善美国就业形势的重要举措。2016年4月,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达%,离自然失业率%还有较长的距离。

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与成本变化也是催生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力。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之后,原来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产业转移接受国的经济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已经不再适合接受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因此,这些国家从原来的产业转移接受国向输出国转变,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承接新一轮全球产业的转移。与此同时,近年来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有所放缓,再加上发达国家一直居于技术的高端,生产率较高,这也吸引了一些产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

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的影响

新兴发展中国家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将会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吸纳地;伴随着产业回流,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有所减少。

全球产业转移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也会对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一,对于产业输出国来说,一

方面,产业转移有利于国内产业的升级,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将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力下降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可以为其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特别是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会在短期内造成产业输出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就业能力下降。因此,在产业转移中,应加强政府的指导和规划作用,既要防止产业大面积转移造成国内产业的空心化,同时又要通过产业转移提升国内的产业层级。

第二,与产业输出国相对应,产业输入国将会由于产业转入或回流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内的就业水平。例如,美国鼓励制造业回流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促进就业增长并提振国内经济。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制造业回流并不是简单的制造业转移,其更多的是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为未来的技术领先奠定基础。

第三,全球产业转移将会对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影响。国际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根据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国际投资将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将会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吸纳地;二是伴随着产业回流,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有所减少。在产业转移和投资格局转变的基础上,产业输出国和输入国的贸易流向与贸易结构,以及贸易规模也将会受到影响。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到,世界贸易的到1/ 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 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编者按: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全球产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与前三次产业转移不同,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可能对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策划了这一专题,希望对读者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一些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发达国家 “逆向”产业转移目前来看规模还比较小,未来是否会主导整个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不好判断;这种“逆向”转移的不是一般的产业,往往属于高端制造业。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全球产业大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美国首先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使得美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美国将其国内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等转移到日本和西德,以便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西德通过承接美国转移的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期,

日本、西德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日本和西德将不适合本国发展的如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向东亚及拉美的一些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输入地的东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契机,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在继续承接发达经济体转移出来的高科技产业的同时,也把部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悄然发生。相比前三次产业转移,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产业转移方向发生了变化。在本次产业转移中,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等计划,在此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继将海外生产线迁回本

《全球产业转移》英文版

Global Shifts1 Barry Eichengre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pril 2011 Shifts happen. We are currently witnessing a major shift in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o emerging markets – from West to East, or from the West to the Rest. This is, of course, not the first time that we have observed this kind of global shift. The rise of the West from the 15th century and its concomitant, the decline of China, was itself an earlier instance, if mirror image, of this kind of shift. (See Figure 1.)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gave rise to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Great Divergence” (the growing divergence in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and in capacity to project power between the first countries to industrialize, principally in Europe, and other regions) marked another global shift. 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the first industrial nation, Great Britain, came to control fully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land mass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2 There was the shift in economic power from the pioneer industrializer, Britain, to followers like Germany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 helping to set the stage for World War I. There is Charles Kindleberger’s thesis that that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was a consequence of the global shift in power from Britain to the United States, one that left an exhausted Britain incapable of managing the world economy and an inexperienced United States unwilling to do so.3 There is the shift after World War II toward the two great super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dominance of the U.S. over the Western world (Figure 2). There is then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the United States owing to catch-up growth, first in Europe, next in Japan, and finally in East Asia and elsewhere, which gradually closed the per-capita-income gap. The current shift toward emerging markets like China and India (Figures 3 and 4) is usefully seen in this ligh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earlier shifts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 and asks what light they shed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oday’s global shift. I inquire into the sources of the shift, describe the tensions to which it gave rise, and ask how those tensions were managed. The answer to this last question, in two words, is “not well.” Global shifts have almost always fanned economic conflict, created problems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heightened diplomatic tensions. Sometimes they have erupted into military conflict. While the same need not be true this time, there is reason to worry that the current global shift is a sourc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sks. It is past due time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both the nature of those risks and mechanisms for managing them.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economic fortune, both relative and absolute, probably constitute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all of economic history, if not all of economics. One paper can do justice to neither the topic nor the literature.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be comprehensive, I focus on a number of specific cases, those mentioned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While this requires me to touch on aspects of nearly a millennium of human history, my focus is mainly on the last two centuries, the perio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nk of Finland, the 1 Prepared for the Bank of Finland’s 200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Helsinki, May 5-6, 2011. 2 And to “rule the waves.” 3 As originally advanced in Kindleberger (1973).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818996686.html,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作者:梁云刘银国闻帅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2期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国内有关外产业转移研究的情状,总结了目前针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国内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龙型模式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成为比较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对产 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概况 迄今为止,国外理论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其中,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第二,建立模型,引入空间因素,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一些学者用“模拟动态”的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如Paul Krugman 和Anthony Venables,1995;Diego Puga 和Anthony Venables1996);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如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 和Anthony J.Venables,2001)。 二、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1.产业转移模式 贝毅、曲连刚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进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时,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贝毅,曲连刚,1998)。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之中,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谭介辉,1998)。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使国内产业获得发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存在四大缺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专业:国际商务硕士 姓名:罗琮 学号:20130136003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先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特征,继而又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投资方式多样化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摘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1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 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 3.01 亿美元。(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 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

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n bsp;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 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 7% 的比重,两者相差30. 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 55%,工业 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利润总额占69.28% , 资产总额占54. 64%,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 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

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 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本国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在本国生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鉴于我国目前主要作为产业转入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下面着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影响。 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

产业转移格局中的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老稿)

产业转移格局中的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区域经济学江朦朦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寻求最有力的生产经营地点,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国内地区之间,都出现了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趋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产业承接方的承接能力,试图构建一组指标,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衡量。 关键字: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承接力主成分分析法 一、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寻求最有力的生产经营地点,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国内地区之间,都出现了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趋势。 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其前提是不同地区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即处于不同的梯度,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往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从微观看,产业转移无疑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从宏观上看,它对转入区和转出区将产生不同影响,而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利的,也有可能是不利的。在现实经济中,为争夺各种有利资源,吸引企业迁入或防止企业迁出,各地区招商引资的竞争近年来也日趋激烈。 国内的学者认为我国地域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当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由先进技术地带东部逐渐到中间技术中西部地带。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发达地区的产业可以通过梯度推移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缩小两地区差距。 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产业承接方的承接能力,试图构建一组指标,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衡量。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刘易斯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观点,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还有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焦点都集中在全球范围、洲际范围、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大方向上。 我国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除了一部分关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外,更多的研究聚焦于国内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目前关于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因、效应以及模式,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 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据此,区域经济学家们把它深入到国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领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费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取出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创新要素及机制研究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创新要素及机制研究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内不少产业开始走出国门,本文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分析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创新要素,同时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标签:产业转移创新要素机制 1 珲春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和政策等优势,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包括:木制品加工、能源矿产、纺织工业、海产品加工及健康生物等产业集群。 木制品加工产业,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及相邻的俄罗斯和朝鲜的林木资源,进行木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经过多年努力,发展了木材交易市场、成材和高档家具等相互衔接的林产品加工产业链。 能源矿产产业,包括大型能源企业、煤化工业园区有色金属企业。大型能源企业包括珲春大唐发电厂等,还有正在推进的珲春——敬信66kv输变电等工程。有色金属企业以紫金矿业及曙光金铜矿为代表,其中紫金矿业处理金精矿能力达到37.95万吨规模;曙光金铜矿年产金铜矿粉24636吨。 纺织服装产业以纺织工业园为依托,已有小岛制衣、吉林特来、运达针织、风华制衣、浪莎袜业、雅戈尔等知名企业进驻,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态势很好。 海产品加工产业,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挥近海的区位优势,打造百亿级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相关产业转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其中东扬实业有限公司已形成加工鳕鱼300吨、马哈鱼2000吨、多春鱼1000吨、鱿鱼10000吨和沙丁鱼2000吨的生产规模。 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现拥有吉林省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的人参食品加工企业——珲春华瑞参业。 2 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所谓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即产业结构要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相匹配;要融入国际产业链条,要与航线和通道的上下游城市的产业相关联,形成产业梯度,生产要素自由顺畅流动,产业集聚程度高。 2.1 珲春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合理化评价。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珲春市森林覆盖率为76.5%,有利于发展木制品加工产业。煤炭的探明储量为7.78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金融支持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和跨国层面,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金融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理论的发展,逐渐深入到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 1.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912 年,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认为金融机构的运行可以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使资本配置到具有高创造性的实体中去;除此,还可以消除在这其中的道德风险,进而减少转移成本[1]。1966 年,帕特里克(Patrick)对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的两种方法:需求带动(Demand Following)法和供给引导(Supply Leading)法,并指出在经济发展早期,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 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他的思想为后来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Goldsmith (1969)[1]把各种的金融现象总结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三个基本方面,还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等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开创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的先河。1973 年,麦金农(Mckinnon)[4]和肖(Shaw)[5]分别从“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问题。他们认为贫穷国家应该通过政府的作用解决金融抑制的问题,从而实现金融自由化,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国内王志强、孙刚(2003)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采用金融相关比率、结构指标、效率指标,同时引入投资、进出口额、零售商品价 格指数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协整分析,得出三者均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格兰杰因果关 系检验显示三个指标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19]。史永东等(2003)[20]、陈刚(2006)[21]等也得出相类似的结论。 2.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Bagehot(1873)[3]较早对金融和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金融的发展大大减轻了大项目的融资难题,对工业革命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69 年,Hicks 指出18 世纪60 年代英国的“金融革命”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大满足了工业革命中大规模的长期借款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发展了Bagehot(1873)的说法[9]。进入90 年代,各国学者对金融与产业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发展,最近一次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伴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回流,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大规模进行。相对于前三次产业转移,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有自己的独特特点。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全面探讨了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策,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 一、引言 (一)产业转移的概念 产业转移的概念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实践而发展。早期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本上还是在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寻求要素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将衰退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层面。但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产业转移的部门不仅仅停留在衰退型产业上面,同时也正在慢慢向扩张型产业拓展。此时,对于产业转移的定义的描述也就更加全面。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1]顾朝林认为产业转移既是对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不同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2]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3]还有学者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组合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的结果,其本质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产业布局的改变而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当然在学术界,普遍被接受的是,产业转移就是产业的空间转移或空间迁移现象。 (二)全球产业转移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经历了四次大规模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_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37期2011年第27期Serial No .137 No .27,2011一、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相应的有成本上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 边际产业转移论等。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一)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 1.成本上升论。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 )最早对产业转移动因问题进行探讨。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产品生命周期论。弗农(R.Vernon )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在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3.移入需求论。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 )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他认为,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因为正是进口替代战略为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打开了大门。同时,普雷维什强调发展中国家被迫性的产业移入需求对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 4.边际产业转移论。小岛清(Kiyochi.Kojma )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 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或夕阳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不仅研究整个产业的国际转移,而且已涉及到企业、生产工序的国际转移问题。 5.垄断优势论。斯蒂芬·海默(S.Hymer )认为,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或者说利润的差异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而这些垄断优势主要包括资金、技术、规模、组织管理、信誉和商标优势,其中技术知识是企业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 6.梯度转移论。以缪尔达尔(Gunnar M yrdal )为代表的梯度发展理论研究者认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低梯度上的地区传递下去。 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J.H.Dunning )在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用O-L-I 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他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O 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L 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特定优势(I 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8.集成经济论。石奇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所谓集成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 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在技术手手段之外通过对市场的重组和集成实现经济性的结果。 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有一定说服力。 收稿日期:2011-07-16 作者简介:李娟(1986-),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现代国际经济研究;吴南(1986-),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李祥(1983-),男,甘肃静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银行管理及宏观经济理论研究。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李 娟,吴南,李祥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几个方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 关键词: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27-0187-02 1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